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4《力的合成》课后练习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后习题 第三章 4 力的合成

4 力的合成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物理量在运算时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有( )A.时间B.位移C.速度D.加速度解析时间是标量,位移、速度、加速度是矢量,矢量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选A。
答案A2.(多选)关于大小不变的两个共点力F1、F2的合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F的大小一定大于任一分力的大小B.合力F的大小可能小于任一分力的大小C.合力F的大小可能等于F1或F2的大小D.合力F的大小随F1、F2间夹角增大而增大解析由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由于表示分力的两邻边的长短及其夹角的变化,使得表示合力的对角线的长度大于两邻边、小于两邻边、等于两邻边或其中某一邻边都是可能的,所以,合力的大小大于分力的大小、小于分力的大小、等于分力的大小也都是可能的。
另外,平行四边形中两邻边夹角越小,其对角线越长;夹角越大,其对角线越短。
所以,合力的大小随分力间夹角减小而增大,随分力间夹角增大而减小。
正确选项为B、C。
答案BC3.关于力F1、F2及它们的合力F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F一定与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B.两力F1、F2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C.两力F1、F2可能是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也可能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D.两力F1、F2与F是物体同时受到的三个力解析合力与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故选项A正确;两个分力性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故选项B错误;两个分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选项C错误;分力与合力作用效果相同,但不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故选项D错误。
答案A4.如图所示,轻绳OA、OB和OP将一只元宵花灯悬挂在P点,花灯保持静止。
已知绳OA和OB的夹角为120°,对O点拉力的大小皆为F,轻绳OP对O点拉力的大小为( )A.FB.√2FC.√3FD.2F解析轻绳OP对O点拉力的大小等于绳OA和OB的拉力的合力,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应为F。
答案A5.两个共点力,一个力F1=40 N,另一个力为F2,它们的合力F=100 N,则F2的大小可能是( )A.20 NB.40 NC.80 ND.160 N解析F1和F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是|F1-F2|≤F≤F1+F2,判断可知选项C正确。
高中物理 专题3.4 力的合成(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最新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专题3.4 力的合成(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专题3.4 力的合成(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专题3.4 力的合成(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3.4 力的合成1.下列关于分力与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力的合力,不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B .5N 、2N 、6N 三个共点力最大合力为13N,最小合力为1NC .将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若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则只有唯一解D .合力是分力等效替代的结果【答案】D【名师点睛】解答此题时,要从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等效替代,进行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如果二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和;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差.如果二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力大小介于二力之和与二力之差之间2.两个力F 1、F 2的合力大小等于60 N ,其中一个力F 1的大小为30 N ,那么另一个力F 2的大小可能是: ( )A 。
10NB 。
20NC 。
40ND 。
100N 【答案】C【解释】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为60N ,若其中一个分为大小为30N,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应在30N≤F≤90N 范围,所以可能为40N ;故选C .【名师点睛】此题是力的合成和分解的问题;本题两个分力的合力在两个分力之差与两个分力之和之间;求解分力的范围与确定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方法相同.基本题.也可以采用代入法,将各个选项代入题干检验,选择符合题意的.3.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F 2,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 ,则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大小为: ( )A 、40NB 、N 210C 、N 220D 、N 310【答案】B【解析】两个等大的力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1220F N ,解得12102F F N ==;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大小为11=2cos60102F F F N ==合,故选B 。
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1同步练习:3.4 力的合成(2) Word版含答案

力的合成 同步练习(二)一、选择题1.质量为m 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产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A. 沿斜面向下B. 垂直于斜面向上C. 沿斜面向下D. 竖直向上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合力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B 、合力的大小一定等于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C 、合力的大小可以大于它的任一个分力D 、合力的大小可以小于它的任一个分力3.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 1、F 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 1=10 N ,F 2=2 N 。
现撤去F 1保留F 2。
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A .10 N ,方向向左 B .6N ,方向向右C .2 N ,方向向左D .零4.有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夹角为θ伊,它们的合力F 随θ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那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 A 、1牛和6牛 B 、2牛和5牛 C 、3牛和4牛 D 、4.5牛和2.5牛5.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依次为F 1、F 2,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可能出现F <F 1同时F <F 2的情况B.不可能出现F >F 1同时F >F 2的情况C.不可能出现F <F 1+F 2的情况D.不可能出现F >F 1+F 2的情况6.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F 2,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 ,则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大小为A 、40NB 、N 210C 、N 220D 、N 310 7.关于两个力与它们的合力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②合力的大小一定等于两分力大小的代数和 ③合力可能小于它的任一分力④仅增大两分力中一个分力的大小,合力也一定随之增大A. ①④B.①③C. ②④D.②③ 8. 如图所示,绳OA 、OB 等长以点固定不动,在手持B 点沿圆弧向C 点运动的过程中,绳OB 的张力将:A.由大变小B.由小变大右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9. 用斜向下的推力推木箱,木箱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F 与木箱所受的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是A .向下偏左B .向下偏右C .竖直向下D .水平向左10.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斜面对木块的作用力的合力的方向应该是:A 、沿斜面向下B 、沿斜面向上C 、垂直斜面向上D 、竖直向上 二、填空题11.有一氢气球,系于绳子一端,因受水平风力影响,气球平衡时绳子与水平方向成θ角,若测得风对气球的水平作用力是30N ,空气对气球的浮力为40N ,不计气球重力,则绳子所受拉力的大小为多少?12.如图,物体A 重100N 物体B 重20N ,A 与水平面的最大的静摩擦力为30N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这时A 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
人教版新版 高一必修一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 同步练习(带答案)

力的合成和分解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力的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的分解就是求合力值与分力值之差B. 力的分解就是将一个力等效成两个力C. 力的分解只能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D. 两个分力可能在合力的同一侧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着一根竖直立柱,某人用绳子通过柱顶的光滑定滑轮将100N的货物拉住.已知人拉着绳子的一端,且该绳端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则柱顶所受压力大小为()A. 200NB. 100√3NC. 100ND. 50√3N3.小明想推动家里的衣橱,但使出了最大力气也推不动,他便想了个妙招,如图所示,用A、B两块木板,搭成一个底角较小的“人”字形架,然后往中央一站,衣橱被推动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小明根本没有用力去推衣橱B.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如何小明的力气也没那么大C. 这有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有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D. 这有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不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4.已知F是F1和F2的合力,则下列力的合成图正确的是()A. B. C. D.5.两个夹角为120°的拉力大小都为2000N,用作图法求两个力的合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力与合力间的夹角是90°B. 作图时必须统一规定一个标度C. 根据对称性可知合力必在两分力中间D. 根据夹角为120°菱形对角线长度等于边长的特点,可得合力为2000N6.作用于O点的五个恒力F1、F2、F3、F4、F5的矢量图的末端跟O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示,已知这五个恒力中的最大力F3=10N,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是()A. 0B. 10NC. 20ND. 30N7.如图所示,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静止不动,把物体所受的重力G分解为F1、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2是物体受到的下滑力,F1是斜面受到的压力B. F2是使物体有下滑趋势的力,F1是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C.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Gcosθ,与F2等大反向D. 若只减小斜面的倾角θ,两个分力F1、F2均减小8.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小盒子中装有一些沙子,恰沿斜面匀速下滑,若在小盒子中再缓缓加入一些沙子,那么()A. 小盒所受的合外力增大B. 斜面对小盒的摩擦力不变C. 小盒仍将匀速下滑D. 小盒将加速下滑9.将一个4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下列各组值不可能为()A. 4N和4NB. 6N和10NC. 10N和5ND. 3N和1N10.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大小不变,它们的合力F跟两力F1、F2之间的夹角θ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合力F大小的范围是()A. 0~1NB. 1~3NC. 1~5ND. 1~7N11.如图所示,由F1、F2、F3为边长组成四个三角形,且F1<F2<F3.根据力的合成,下列四个图中三个力F1、F2、F3的合力最大的是()A. B. C. D.12.张鹏同学在家帮妈妈洗完衣服后,挂在如图所示的晾衣架上晾晒,A、B为竖直墙壁上等高的两点,AO、BO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为一根轻杆。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3.4+力的合成+Word版含答案.pptx

A、C
正确,B
错误.在合力一定时,分力间的夹角
θ
越大,则分力越大,故
选项 D 错误. 答案:AC 10.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其大小分别为 6 N、8 N、12 N,其合力大小可能是( ) A
.4 N B.0 N
C.15 N D.28 N 解析:对于三个力的合成,应该是先求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再去与第三
学无止 境
个力合成即可.由于 6 N、8 N 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介于 2 N 与 14 N 之间,再与 12 N 的 力去合成,则其最小值是 0 N,而最大值为(6+8+12) N=26 N.所以正确的选项是 A、B、 C.
答案:ABC
学无止 境
课时作业(十三) 力的合成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 F1、F2与其合力 F 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 大小随 F1、F2 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B.F 大小一定大于 F1、F2中最大者 C.F 大小随 F1、F2 间的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D.F 大小不能小于 F1、F2中最小者
以滑轮为研究对象,悬挂重物的绳的拉力 F=mg=100 N,故小滑轮受到绳的作用力沿 BC、BD 方向,大小都是 100 N.以 CB、BD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如右图所示,由∠CBD=120°, ∠CBE=∠DBE,得∠CBE=∠DBE=60°,即△CBE 是等边三角形,故 F 合=100 N.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20 N B.40 N
C.80 N D.160 N
答案:C
4.两个共点力同向时合力为 a,反向时合力为 b,当两个力垂直时,合力大小为( )
A. a2+b2 B.
a2+b2
2
人教版必修一《3-4力的合成》课后作业及答案

课后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有两个大小恒定的力,作用在这一点上,当两力同向时,合力为A,反向时合力为B,当两力相互垂直时,其合力大小为( )A.A2+B2B. A2+B22C.A+BD. A+B 2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F1,F2,F3的作用,则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是( ) A.2F1B.F2C.2F3D.03.两个共点力F1,F2之间的夹角θ固定不变,其合力为F,当其中一个分力增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一定增大B.F矢量可以不变C.F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当0°<0<90°,F一定减小4.如图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重力的过程中(绳OC不会断)( )A.ON绳先被拉断B.OM绳先被拉断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5.两个大小都是5 N,夹角为120°的共点力,其合力大小和方向为( )A.10 N,方向与其中一个力夹角为60°B.5 N,方向与其中一个力夹角为30°C.5 N,方向在两力夹角的角平分线上D.10 N,方向无法确定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6.若F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则有( )A.合力F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B.合力F一定大于较小分力C.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F1也可能等于F2D.合力有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7.关于共点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几个力的作用点在同一点上,这几个力是共点力B.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不同点,这几个力一定不是共点力C.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不同点,但这几个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几个力也是共点力D.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当二力平衡时,这两个力一定是共点力8.两个共点力,一个是40 N,另一个未知,合力大小是100 N,则另一个力可能是( )A.20 N B.40 NC.80 N D.120 N三、非选择题(共52分)9.(12分)作用于物体上的两个力,F1=80 N,F2=60 N,当__________时两个力的合力最大,合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N;当__________时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合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N;当两个力的夹角是90°时,合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N,合力的方向__________.10.(8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①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②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答案课后作业1.B 由力的合成公式F=F21+F22+2F1F2cosθ知,θ角等于0°时F=F1+F2,当θ角等于180°时,F=|F1-F2|.从公式知,当θ增大时,合力F逐渐减小,也可用作图的方法得出结论.2.C 由三角形定则可知,力F1和F2的合力为F3,与另一个F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所以力F1,F2,F3的合力为2F3,故C正确.3.C 由力的合成公式F=F21+F22+2F1F2cosθ知,θ角虽然固定不变,但其大小不知,当θ<90°时,F随其中一个分力的增大而增大,当θ>90°时,cosθ<0,则F可能随其中一个分力的增大而减小.故C正确.4.A 细绳MO与NO所受的拉力在数值上等于重力G沿两细绳方向的分力.如右图,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结合长度MO>NO可知,F ON>F OM,又知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重力的过程中,一定是ON绳先被拉断.5.C 两个力等大,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两个力和合力的关系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合力方向沿两力的对角线方向,因两个力的夹角为120°,进而可得到菱形的半边是等边三角形,所以合力的大小也是5 N.6.CD 由力的合成公式F=F21+F22+2F1F2cosθ知,合力可以比任何一个分力都大,也可以比任何一个分力都小.7.ACD 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同一点,或者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不同点,但这几个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几个力都是共点力.8.CD 由力的取值范围|F1-F2|≤F≤F1+F2可知,另一个分力的取值范围是60 N≤F2≤140 N之间,故C、D项正确.9.方向相同140 方向相反20 100 与F1夹37°角10.①BD ②BD11.(10分)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5 N和7 N,这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大值为21 N,则第三个力的大小为多少?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多少?12.(12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一质量为1.0 kg的木块,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在水平方向上对木块同时施加相互垂直的两个拉力F1,F2,已知F1=3.0 N,F2=4.0 N,g取10 N/kg,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少?若将F2顺时针转90°,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的合力大小为多少?13.(10分)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大小不变,它们的合力F与两个力F1与F2之间的夹角θ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合力F大小的变化范围是多少?答案11.9 N 012.5.0 N 1.0 N解析: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题图中F1与F2的合力F=F21+F22=5.0 N.若木块滑动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f=μF N=μmg=6.0 N.由于F<F f,故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与F相等,即为5.0 N.当F2顺时针旋转90°时,F1与F2方向相同,它们的合力为F1+F2=7.0 N>6.0 N.此时木块运动,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木块受的合力为1.0 N.13.1 N≤F≤7 N解析:由图知,F1-F2=1,F21+F22=52,得F1=4 N,F2=3 N,合力范围F1-F2≤F≤F1+F2,即1 N≤F≤7 N.。
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1同步练习:3.4 力的合成(6) Word版含答案

力的合成同步练习1 关于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合力和分力是物体同时受到的力B 合力的方向一定与一个分力方向相反C 合力是对各力共同作用效果的等效替换D 合力的大小随F1和F2之间的夹角(0°~180°)增大而减小2 大小不变的两个共点力F1和F2,其合力为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合力F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B 合力的大小既可以等于F1,也可以等于F2C 合力的大小有可能小于任意一个分力D 合力的大小介于∣F1-F2∣和∣F1+F2∣之间3 共面的5个共点力的合力恰好为0,若将其中一个4N的力在力作用的面内转过90°,则这5个合力大小为()A 4NB 8NC 4ND 2N4 在两个共上力合成的实验中,用A、B两弹簧秤拉橡皮条的D端,使其伸长到E点,今保持弹簧秤A的读数不变,当α角由下图中的大小逐渐减小时,欲使D端仍在E点保持不变,可采用的办法是()A 使B的读数变大,β变小B 使B的读数变小,β变小C 使B的读数变小,β变大D 使B的读数变大,β变大5 如下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A 10N,方向向左B 6N,方向向右C 2N,方向向左D 零6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1)除已有的(方木块、白纸、弹簧秤、细绳、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和;(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A 每次把橡皮拉到同样的位置B 每次把像皮拉直C 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D 每次记准线绳的方向(3)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小误差,实验中应注意什么?(4)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实验值。
人教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 3.4 力的合成 同步练习(带答案)

力的合成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在力的合成中,下列关于两个分力与它们合力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 合力一定小于每一个分力C. 合力的方向一定与分力的方向相同D. 两个分力的夹角在0°~180°之间变化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2.如图所示,F1、F2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共点力,F是它们的合力。
已知F1的大小等于3N,F的大小等于5N。
若改变F1、F2的夹角,则它们的合力的大小还可能是()A. 0B. 4NC. 8ND. 12N3.物块受到共点力F1和F2的作用,它们的合力大小为4 N,则F1和F2的大小可能是()A. F1=10N F2=5NB. F1=1N F2=2NC. F1=4N F2=4ND. F1=10N F2=16N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则必须()A. 每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B. 每次把橡皮条拉直C. 每次把橡皮条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D. 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5.体育课上某同学做引体向上。
他两手握紧单杠,双臂竖直,身体悬垂;接着用力上拉使下颚超过单杠(身体无摆动);然后使身体下降,最终悬垂在单杠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上升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始终大于人的重力B. 在下降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始终小于人的重力C. 若增大两手间的距离,最终悬垂时单臂的拉力变大D. 若增大两手间的距离,最终悬垂时单臂的拉力不变6.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的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高度A. 一定升高B. 一定降低C. 保持不变D. 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7.如图所示,有2n个大小都为F的共点力,沿着顶角为120°的圆锥体的母线方向向下,相邻两个力的夹角都是相等的.则这2n个力的合力大小为()A. 2nFB. nFC. 2(n−1)FD. 2(n+1)F8.两根长度相同、材料相同的细绳悬挂一块小黑板,以下四种挂法中,最容易拉断细绳的挂法是()A. B.C. D.9.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程学习方略】2012-2013学年高中物理3、4力的合成课后巩固
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关于分力与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合力与分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分力作用于物体上共同产生的效果与合力单独作用时产生的效果就是相同的
C、务个分力一左就是同一性质的力才可以进行合成
D、各个分力必须就是同一个物体同一时刻受到的力
E、平而内作用于同一「点的四个力若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有人二5 N,方向沿x轴的正
方向:F==6N,沿y轴正方向;F3=4 N,沿x轴负方向;F F8 N,沿y轴负方向,以上四个力的合力方向指向()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3、如图所示就是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跟它的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0的关系图象,则这两个
分力的大小分别就是()
A、1 N 与 4 N
C、1 N与 5 N
D、2 N 与 4 N
4、如图所示,一个小朋友做游戏,用两根轻绳将一个球悬于空中,球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
法正确的就是()
A 、 球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B 、 人将绳子拉得越紧,球受到的合力越大
C 、 人将绳子拉得越紧,球受到的合力越小
D 、 人将绳子拉得越紧,球受到绳子的拉力越大
5、 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 :二5 N,F 3=10 N,F F 20 N,则它们的合力(
A 、不会大于35 N
B 、最小值为5 N
C 、可能为0
D 、可能为20 N
6、 如图所示,水平横梁的一端A 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
有一小滑轮B 、一轻绳的一端C 固泄于墙壁上,另一端跨
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 二10 kg 的重物,ZCBA 二30° ,则
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g 取10 N/kg )()
A 、50 N
B 、50炉 N D 、100 x/3 N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7、(10分)如图所示,一轻骑独轮车的杂技演员在空中钢索上表演,如果演员与独轮车的总质 戢为80 kg,两侧的钢索互成150°夹角,求钢索所受拉力有多大? (cos 75°二0、259, g 取 10 N/kg )
8、(挑战能力)(10分)如图所示,一条小船在河
中向正东方向行驶,船上挂起一风帆,帆受侧向风作用,风力大小为
100 N,方向为东偏南30°,为了使船受到的合力恰能沿正东方向,岸 上一人
用一根绳子拉船,绳子取向与河岸垂直,求风力与绳子拉力的合 力大小及
绳子拉力的大小、
C 、
100 N
答案解析
1、【解析】选3、D、合力就是各个分力的等效替代,二者本质就是同一作用效果两种发生原因的不同表述,并不就是同时作用于物体上,A错,B正确、各个分力可以就是不同性质的力, 也可以就是同一性质的力,C错、各个分力必须就是同一时刻同一物体受到的几个力,合力也即就是这一时刻物体受到的合力,D正确、
2、【解析】选D、由题意知F,与F,的合力玖沿x轴正方向,兔与N的合力F,•沿y轴负方向、故四个力的合力F指向第四象限,如图所示、
3、【解析】选B、由图象可得:0=0°时,F’+F==5N; 0二180°时,设FA&,比-几二1 N,解得,23 N, F-=2 N、
4、【解析】选D、球受重力、两段绳子的拉力,两段绳子的拉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两段绳子的拉力的合力大小不变,人将绳子拉得越紧,两段绳子的夹角越大,球受到绳子的拉力越大,A、B、C错误,D正确、
5、【解析】选A、B、D、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F¥F,+F:+F F35 N、F’与F:的合力范围,5 NW F 虫15 N,当%二15 N且与F,反向时,三个力的合力最小F&
I F『F, I =5 N,故三个力”的合力范围为5 NWFW35 N,故选项A、B、D正确、
6、【解析】选C、以滑轮为研究对象,悬挂重物的绳的张力F二mg二100 N,故小滑轮受到绳的作用力沿BC、BD方向,大小都就是100 从图中瞧;岀,ZCBD二
120° , ZCEE二ZDBE,得ZCBE二60°,即ACBE就是等边三角形,故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
100 N、
【方法技巧】轻绳张力的特点
高中阶段涉及到的绳子往往不计重力即轻绳,轻绳张力的方向沿绳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若绳子跨过滑轮,绳子上各处的张力的大小处处相等:若绳子系在物体上,不同绳子的张力往往环同、该题中就是同一根轻绳,故滑轮受到拉力大小相等均为100 N,若BC、BD就是两段绳子在
B处相接,BC绳拉力就不就是100 7、
7、【解析】设钢索的拉力大小为F,则演员两侧的钢索的合力与演员与独轮车的总重力等大
反向、作出拉力与其合力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如图所示,据几何知识可知字甌75。
所以拉力
F_ G 80x10
"2cos 75° "2x0.259 =1 544 N
答案:1 544 N 8、【解析】如图所示,以氣F:为邻刘作平行四边形,
使合力F沿正东方向,则
F=F:cos30° =100X—N=50>/3 N、 2
F:=F:sin30° 二100X 丄N二50 N.
2
答案:50x/3N 5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