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汽车工业发展情况

巴基斯坦汽车工业发展情况
巴基斯坦汽车工业发展情况

巴基斯坦汽车工业发展情况

随着巴基斯坦经济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巴汽车工业增长率大大超过GDP增长率。但由于缺乏先进技术和经济规模,巴汽车生产一直主要立足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目前,世界上各大汽车制造商正在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规划和投资兴建汽车厂,以降低汽车成本,巴认为有机会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商供应链的一部分。为此,巴经济协调委员会组织相关部门编制了汽车工业五年发展规划,并把其描绘为持续创新和有竞争力的汽车工业路线图,其宗旨是通过技术获取、人力资源开发、生产能力拓展来促进投资和鼓励技术创新,提高整车及零部件出口创汇能力,增强汽车产品竞争力。

一、巴汽车工业现状

巴汽车工业始于1953年在卡拉奇国家汽车公司组装“贝德福德牌”卡车,可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日野、丰田等汽车公司相继在巴建组装厂。巴汽车工业经历了1985-2005年的准备阶段,此阶段强制实施国产化计划,具有了初步的零部件生产能力,目前巴汽车工业进入了2005-2012年的发展阶段,即在新的产业政策与竞争环境下提升汽车工业水平。

(一)巴主要汽车公司

目前巴有32家汽车公司,主要是组装轿车、轻型车、中重型卡车和客车,2007年上半年前4家公司的销量占全部市场份额的99%,这4家公司是帕克-铃木、印度斯、本田-阿特拉斯和迪温·法汝克。巴唯一的国产自主品牌汽车是亚当汽车公司的瑞佛(Revo)牌轿车。在巴组装卡车的公司包括日野、大宇、五十铃和卡马斯。

(二)汽车零部件体系及供应商

巴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约有200家左右,多数是在巴汽车工业1985-2005年的准备阶段建立的中小企业。这些供应商不具备研发能力。巴供应商产品主要是汽车冲压件、线束、内饰件、座椅、橡胶件、塑料件、电瓶、轮胎、轮缘和车灯等零部件。

(三)汽车相关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巴汽车法规主要注重驾驶人员对车辆的安全使用和一般的环境标准。巴标准与质量管理局正在为汽车工业发展制订新的标准、质量及法律框架。2008年7月1日和2009年7月1日巴政府将对汽油车和柴油车实施EURO 2排放标准,为此政府计划建立汽车排放认证试验室。

(四)巴汽车工业增长机遇与面临的挑战

巴汽车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巴平均每1000人拥有10台轿车,是在新兴经济体中比例最低的。近几年,人们购买力的增强,汽车贷款的普及和政策的连续性,刺激了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此外,国家贸易走廊计划中卡车被列为第二重点支持项目。随着巴物流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由于与阿富汗和中国陆路贸易的增长,巴对卡车需求量很大。天然气汽车在巴很受欢迎,巴在亚洲是拥有天然气汽车最多的国家。

2001-2006财年巴轿车、轻型车、中重型卡车增长率分别为41%、37%和41%,2008年4月轿车同比

增长了3.83%,吉普车增长了53.89%,客车增长了32.06%,轻型车增长了16.49%。

巴汽车工业面临以经济规模生产具有竞争力产品的挑战,包括人力资源开发和产品研发,刺激国内需求和利用国际商机等。达到这些目标依赖于获得先进的技术,开发安全和环境友好的汽车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及改进生产工艺。

二、汽车工业发展规划

生产安全、环境友好的高质量汽车,满足用户需求是巴政府为汽车工业发展规划制订政策框架的核心。政府将继续推进投资便利化,以实现汽车工业发展规划目标(见表一)。

表一汽车工业发展规划

(数据来源:《巴汽车工业发展规划》)

汽车工业发展规划鼓励汽车公司整合其业务,在其财务账目中如果投资或技术获取已资本化,公司将获得某些激励政策,这些政策有助于使一部分公司壮大并走向世界。

上述计划的框架工作已经完成,汽车工业发展委员会将进行必要的审核和认证工作,并确定公司实体的资质,授权有资质的公司执行激励措施。

三、五年关税计划

根据世贸组织规则赋予的权利和国际惯例,自2006年7月1日起,巴政府取消了实施多年的国产化计划,采用适应贸易相关投资措施的“关税基础机制”。在关税基础机制下组装厂会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和质量来采购零部件,用整车进口(CBU)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关税调节来促进整车组装和零部件国产化,以促进巴汽车供应链竞争力的提升。

为实现汽车工业发展规划目标,巴政府重视可预测和稳定的关税环境。由于投资回报周期长,供应商能力开发需要时间,投资需要政策的确定性和连续性,关税也是关键零部件开发、技术转让和出口的关键,因此政府进行了一项长期的汽车工业咨询工作,考虑到保护竞争的最低要求和全球汽车工业环境,在200 7-08财年批准了汽车工业五年关税计划,其中包括零部件、套件(CKD)和整车CBU(见表二)关税。

关税细则详见:

2006-06-22 的SRO 656(I)/2006(用于整车生产厂);

2006-07-01 的SRO 693(I)/2006(用于整车生产厂);

2006-06-22 的SRO 655(I)/2006(用于零部件供应商)。

表二五年关税计划

巴基斯坦人眼中的中国

记者在巴基斯坦工作了近3年,切身感受到,巴基斯坦人虽然普遍对中国极富好感,但除了那些曾有机会访问中国的人之外,大多数人并不十分了解中国。 大多数巴基斯坦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还算客观、友好,但明显少于对美国和欧洲的报道。几乎所有的巴基斯坦人都知道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但今天的中国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许多巴基斯坦人并没有多少印象。相当多的人过高地估计了中国的实力,甚至认为中国在未来10年到20年内肯定能超过美国,但也有少数人认为中国仍然比较落后。 有一次,记者请一个电脑工程师到记者站来修理宽带网络。办公室墙上挂着一本中国挂历,图案是上海浦东的电视塔和高楼大厦。这个工程师盯着挂历看了好半天,后来终于忍不住问道:“这是中国的照片吗?”当得到肯定的回答时,他十分惊讶地说:“想不到,真是想不到,原来中国也有纽约!” 其实,就算是一些到过中国的人,也不是都对中国很了解。记得有一次,记者曾遇到过一个十分倔强的老大爷,非要说大多数中国人是穆斯林,而且还是他的“亲眼所见”。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当过卡车司机的他曾经去过一次中国的喀什,便把自己在新疆看到的当成了中国的全貌。记者告诉他,坐飞机从伊斯兰堡到喀什只需1个小时,但从喀什到北京还得再飞5个多小时,老大爷惊得目瞪口呆。 以前曾听人说,许多西方人看了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后,误以为中国人全都会功夫,当时记者还不相信西方人真会这么天真,但在巴基斯坦确实有一些人把银幕上的中国当成了现实。有人看了中国的古装电影,便以为中国人现在还是宽袍大袖,驾着马车在街上奔

跑。一个加油站工人对记者说:“你们中国人真厉害,能在树叶上飞来飞去!”记者哭笑不得地问道:“你刚看完电影《卧虎藏龙》吧?”他一本正经地说:“是呀!是呀!” 许多巴基斯坦人对中国充满兴趣,并希望从与中国人的接触中,尽量揭去一些蒙在中国身上的“神秘面纱”。在巴基斯坦,记者经常遭遇各种各样好笑的问题:“是不是各个阶层的中国人都使用筷子?”“中国年轻人自由恋爱的多不多?”“中国人吃不吃猫肉?”“听说中国文字有3000多个字母,你是怎么记下来的?”“巴基斯坦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中国是从哪个国家的统治下获得独立的?” 任职于伊斯兰堡某中国公司的哈布希曾在中国生活、学习了10多年,说着一口流利的北京话。他说:“与任何一个文明古国一样,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但外国人不可能从经史中去了解中国,而现阶段的中国又变化得实在太快,常常让外国人摸不准中国的节拍。看起来,中国应该试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诠释自己,”哈布希对记者说,“比如,印度的电影和歌舞享誉世界,让许多对印度一无所知的人也能在提到印度时,自然想起那独特的旋律。” 哈布希对中国在世界多个国家开办孔子学院的做法赞不绝口。“…孔子学院?这个名字富有迷人的中国魅力,现在伊斯兰堡已经有了一所孔子学院,希望像这样的…中国魅力?在巴基斯坦越来越多!”他还建议说,在巴做生意的中国人往往只在名片上印英文,可能觉得即使印上了中文巴基斯坦朋友也看不懂,“其实中国文字就像艺术品一样美妙,名片印上中文可以让对方自然而然地心生崇敬之情,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又是对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宣传。”

南亚和印度-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汇编

南亚 一、位置与范围 1、海陆位置: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 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 2、经纬度位置:记住70°E 、80°E 、90°E 穿过 23.5°N 穿过正中间 3、范围:包括: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内陆国 (2个):尼泊尔、不丹 临海国(3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岛 国 (2个):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二、地形 (“南亚次大陆”之称) 1、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 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沿海是东高止山、西高止山 2、地势特征:北部地表崎岖,起伏大 中部地势平坦; 南部高原较平坦,西部略高,东部略低。 三、气候(乞拉朋齐是世界雨极) ① 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 特征: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 ② 热带沙漠气候——西北部、印度河流域 特征:全年炎热干燥少雨 成因:夏东北信风,冬副高 塔尔沙漠成因:①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②夏季风西南风无法到达; ③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③ 高原山地气候——北部喜马拉、雅山脉、西北兴都库什山脉等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①冬季:受东北新风带控制,气候干燥。吹东北风 ②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南季风,给南亚从印度洋上带来充沛的降水。吹西南风 巴基斯坦 印度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不丹孟加拉国 尼泊尔 克什米尔 孟加拉湾 阿 拉伯海 10°N 20°N 30°N 70°E 80°E 90°E 2、经纬度位置

巴基斯坦市场调研报告

一、巴基斯坦政府的进口贸易政策: 巴基斯坦是WTO成员国,它在WTO框架下制定贸易政策,政策内容符合WTO的规范。巴基斯坦的贸易政策总体上比较开放,除了根据特定需要所实行的必要限制之外,对进口没有过多的管制,绝大多数商品实行自由进口制度。关税是调节进口的主要杠杆和手段,对鼓励进口的商品实行低关税甚至零关税,反之则实行高关税。对进口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手段进行。主管进口事务的联邦商业部根据形势需要,会及时颁布和修订进口管理的法规和规章,主要有: 《2000年进口贸易和程序法令》 《1969年海关法》(The Customs Act, 1969) 《2001年海关细则》(The Customs Rules, 2001) 从发展中国家整体情况看,巴基斯坦的关税总水平并不算高,近两年还接连进行了下调。2001-02财年对4000余种商品的进口关税进行了下调,最高关税降到了30%,关税层级也由5档降到了4档;2002-03财年再次对2500余种商品的关税税率进行下调,最高关税也降到了25%。目前,除了小汽车、摩托车以及部分运输车辆实行高关税保护外(3000CC以上小汽车进口关税税率达200%;摩托车税率90%,运输车辆税率60%),其他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最高为25%。现在巴基斯坦进口关税税率只有4档,即25%、20%、10%和5%。部分商品如外国投资项下的部分机械设备进口还享受零关税。 二、重型汽车、工程机械和专用汽车 目前,巴基斯坦政府正积极推进国家和城市基础建设,尤其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如公路修建、水电站等,客观上给集团的各种车辆带来一定市场机会。 我集团公司的重型车辆、工程车辆和专用车辆已有将近20年的生产经验,质量在不断提高,型号在不断扩展,并在国内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有些企业还具备海外营销的经验。这些优势和经验是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

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的浅谈

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的浅谈 [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的曲折发展,并探讨在新世纪拓展与调整这种特殊关系的必要和可能, 目的在于改 善安全观念, 取得符合新时期特点的更大范围的双赢以及多赢。[ 关键词]中国;巴基斯坦;合作; 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存在着“全天候”和“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所处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我们有必要及时更新与改善安全观念, 取得符合时代特点的更大范围的双赢以及多赢。作为一个大国并且期待成为一个强国, 中国需要在处理与巴基斯坦和其他南亚国家的关系时, 展现地区与全球视野, 体现出塑造和提供地区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一、理解中巴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和巴基斯坦存在着“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既然是战略合作关系, 那就是有别于同其他国家之间关系 的特殊关系。在战略问题上讲合作, 必须合作双方的战略利益有相当的契合。中国和巴基斯坦在重大战略问题上需要利益一致或接近, 不然就需协调, 以缩小双方战略意图和利 益的差距, 并对无法协调的部分各自做出妥协, 否则无法 开展战略合作。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这种要求, 对所有其他国家的类似关系也适用, 尤其是对同盟国家之间的关系。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特殊关系, 还由于存在第三方因素而更加特殊。尽管中国和巴基斯坦在其官方声明或文件中未必承认它们的特殊关系有针对第三方的因素, 但这种性质在事实上是存在的。巴基斯坦在当时与中国合作, 协助开辟了中国与美国就战略缓和或者展开对话的重要通道, 并进而大大增进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安全。巴基斯坦对此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它也因促进中巴关系而改善了自己的外部安全环境。 二、中巴传统合作的战略内涵 在冷战期间, 中国和巴基斯坦能在双边关系和广泛的国际事务中形成坚强的合作关系, 并非拜一致的文化或价值所赐, 而是基于共同或接近的威胁认知与安全利益。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 中苏间甚至发生了在我国黑龙江和新疆与苏交界处的武装冲突, 出现了多起流血事件。中巴能够开展战略合作, 二是由于两国都在领土完整问题上同印度存在根本矛盾。同时, 苏联又在武装支持印度, 是印度从外部获得先进武器装备的主要提供者, 而印度则又是巴基斯坦国家安全的首号对手。无论是在印巴关于克什米尔的争议问题上, 还是在上世纪70 年代初的东巴基斯坦独立问题上, 印度都是巴基斯坦安全感知中最为严重的威胁来源。而苏联在涉及印巴、中印的边界与主权问题上, 一概采取了支持印度的立场。在当时的形势下, 必然产生了中巴加强安全合作

巴基斯坦光伏市场分析报告

巴基斯坦市场情况 国家简介: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简称巴基斯坦,国名意为“圣洁的土地”、“清真之国”。巴基斯坦位于南亚,南濒阿拉伯海,东接印度,东北毗邻中国,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其余属亚热带气候。从前首都在卡拉奇,现在首都位于伊斯兰堡。最大城市卡拉奇。 巴基斯坦是一个多民族的伊斯兰国家,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乌尔都语为国语,官方语言为英语。 巴基斯坦和印度原是一个国家,后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印巴分治后宣告独立。巴基斯坦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多元化的经济体系,是世界贸易组织、伊斯兰会议组织、77国集团、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巴基斯坦还是英联邦 自然地理: 面积为796095平方公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印度、中国、阿富汗和伊朗为邻。海岸线长980公里。全境五分之三为山区和丘陵地,南部沿海一带为沙漠,向北伸展则是连绵的高原牧场和肥田沃土。全国最高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这三条世界上有名的大山脉在巴基斯坦西北部汇聚,形成了奇特的景观。源自中国的印度河进入巴境后,自北向南,长驱2300公里,最后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年平均气温27℃。 [3] 巴基斯坦属于热带气候,气温普遍较高,降水比较稀少,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河径流季节变化大,为了调节水量,满足灌溉之需,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能源方面问题 主要矿藏储备有:天然气4920亿立方米、石油1.84亿桶、煤1850亿吨、铁4.3亿吨、铝土7400万吨,还有大量的铬矿、大理石和宝石。森林覆盖率4.8%。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友谊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呢? 三件国际大事奠定基础! 第一件事:1960年代初,国际形势和中印关系的急剧变化,对中巴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当时,巴基斯坦对美国在军事上援助印度的政策感到不满,对美国扶植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没能给予巴任何援助也大为失望。巴基斯坦在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中,明确支持中国的立场。巴基斯坦认为:边界冲突的责任在印度,中国完全是出于自卫;中印的冲突是有限的,西方国家没有必要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印度从西方获得大量武器,不仅为了对付中国,而且是为了对付巴基斯坦。 当时的国际背景对中国是非常不利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公开指责中国是入侵印度,并给予印度巨大的军火支持。毫无疑问,中国主动撤军跟后勤跟不上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在中印边界冲突后,巴基斯坦对中国采取了更加友好和合作的态度。 中国则投之于桃,报之于李。在随后的两次印巴战争中,中国坚定的站在巴基斯坦的一边。中国的介入也彻底影响了战争的结局。 第二件事:促使中巴关系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最大因素还是1989年发生在夏天的事件。事件过后,美国单方面宣布将采取军事制裁中国。更让人恼火的是,美国还鼓动巴基斯坦跟随美国的政策。美国的一份“美巴两国协议备忘录”称:美国与巴基斯坦国,都是同时属于民主化的国家,而与巴国有着关系的邻国中国,是一个极端缺乏民主的国家。此次采取得“暴行”是应该受到国际社会谴责与制裁的。巴国应该遵循我国政府所提倡导--制裁中国。 在这之后的联合国总部召开的“联合国成员国人权扩大委员会”上,美国率先针对中国开始提议联合国制裁中国议案,随后绝大多数成员国是赞同的,而一部分与中国有着“一定友好关系”的国家如朝鲜、非洲等国家,均投票表示了弃权。 出乎美国意料的是巴基斯坦国代表在大会上正式宣布政府决定:“巴基斯坦国将一如既往坚决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主张,巴基斯坦国坚决反对联合国公开干预成员国内政的错误。特别是干涉一个联合国及其重要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事务”。 巴基斯坦的做法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众多敌对国家的虎视眈眈下,在中国对朝鲜等国家的失望下,巴基斯坦站了出来,坚定支持处在困境中的中国。 提醒一点,美国为报复巴基斯坦的做法中断所有合作协议或合同!据保守估计,巴基斯坦损失巨大。 哪个国家不感恩?! 从此,中巴关系飞速发展。 第三件事:1998年的印巴核试验。 印度为提高多巴基斯坦的核威慑力,分别于5月11日和13日在其西部临近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拉贾斯坦邦连续进行五次地下核试验。 印度接连进行了5次核试验的消息彻底激怒了巴基斯坦人民,巴举国上下一致谴责印度的核试验,并要求巴政府采取有力应变措施,坚决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5月28日下午3时30分巴基斯坦在其西南部的俾路支省查盖地区成功地进行了5次核试验。5月30日下午1时10分巴在同一地区又进行了一次核试验。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南亚印度

亚洲之南亚和印度 南亚(含印度):填图练习 ①、读出南亚主要的国家:印度(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孟加拉国(达卡)、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尼泊尔(加德满都)、锡金(甘托克)、不丹(廷布)、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马累)、 克什米尔地区 ②、读出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塔尔沙漠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印度洋、、 ③、读出印度主要的城市:新德里(印度首都)、孟买(印度最大海港和棉纺织中心)、 加尔各答(麻纺织中心、海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班加罗尔(全国第三大城市) ④、图中的印巴军事停火线位于地区。控制该地区的国家 有。 ⑤、标出印度的乞拉朋齐, 概述 1.位置: 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喜马拉雅山以南, 印度洋以北经纬度大部分位于70°~90°E,10°~30°N) 2范围&南亚次大陆: 临海国: 印度【新德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孟加拉国【达卡】 内陆国: 尼泊尔【加德满都】不丹 岛国: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马累】 与我国相邻国家: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 南亚次大陆: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 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临海 国+内陆国) 3南亚识图要求 1、赤道穿过:马尔代夫,印度洋 2、10°N穿过:印度洋,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北侧海域 3、23°26′N穿过:印度河三角洲,德干高原,恒河三角洲 4、30°N穿过:两个交汇点(中国、印度、尼泊尔的交汇点&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的交汇点) 5、70°E穿过:北部山地,印度河平原,阿拉伯海 6、80°E穿过:印度半岛,科伦坡 7、90°E穿过:不丹,孟加拉国,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 4悠久的历史 1. 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 2. 从十六世纪起,葡萄牙、英、法等国殖民主义者入侵,绝大部分地方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3. 大量矿产品、棉花、黄麻被掠夺 4. 英语为南亚一些国家的第二语言 5.宗教: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佛教:斯里兰卡印度教:印度,尼泊尔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6三大地形区 北部:喜马拉雅山南侧山地,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一部分。北高南低,垂直变化明显。 中部:,印度河、恒河冲积而成的平原。面积广阔,是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 南部:德干高原,西高止山略高,东高止山略低,低矮和缓,东西有高止山沿海一带有狭窄的平原。 高原上的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棉花。高原上还有丰富的煤、铁、锰、铝土和云母等矿产资源。 7河流

巴基斯坦简介

巴基斯坦国情、外交及灾后重建 目录 1. 基本信息 (3) 2. 基本国情 (4) 3. 对外政策 (7) 4. 灾后重建 (8)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英文名称: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简称:巴基斯坦所属 洲: 亚洲 首都:伊斯兰堡 主要城市:卡拉奇伊斯兰堡拉合尔 国庆 日: 1956年3月23日 国歌:《保佑神圣的土地》国家代 码: PAK 官方语言:乌尔都语、英语 国家领袖: 国家元首(总统):扎尔达里;政府 首脑(总理):优素福·吉拉尼 人口数量:1.64亿(2009年) 人口密度:206人/平方公里(2007年) 主要民族:旁遮普族;信德族;巴丹族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 国土面积:79.6万平方公里(不计克什米尔)水域率: 3.1% GDP总计:5040.3亿美元(2008年) 人均GDP:3320.12美元(2008年) 国际电话 区号: 92 国际域名 缩写: .pk 道路通行:靠左行驶

货币:巴基斯坦卢比 时区:UTC+5 政治体 半总统共和制 制: 二,基本国情 1,卫生:巴基斯坦的医疗状况较差,没有完整的医疗体系和医保制度。医院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医院收费很低,主要面向普通市民,但环境较差,设备简陋,医疗水平低下;私立医院设备先进,医疗水平较高,但收费相对于当地人的平均收入来说比较昂贵。 2,总人口:约1.7亿。巴基斯坦人口居世界第六位。人口密度旁遮普省最高,次为西北边疆省,俾路支省密度最低。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占人口总数的近30%。拥有移民420万(2000年)。3,民族:巴基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旁遮普族占63%,信德族占18%,帕坦族占11%,俾路支族占4%等。97%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 乌尔都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旁遮普语、信德语、普什图语和俾路支语等。 4,就业:与巴基斯坦就业问题与生俱来的一些问题始终是该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比如,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和缺乏职业技能。该国劳动力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一年以下的占46%。而近年来经济增长的提速、工作流程和技术进步的变化对工人的技能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巴基斯坦受过较好教育和培训的人力资源的供给远远难以满足需求。而且,以就业情况而

林语堂眼中的中国人性格

中国人,过了四十岁就变成了一个无赖 如果是一个完全不了解外面世界的中国人,或者是一个完全不懂中国的外国人,要了解中国都不会那么容易。但是,林语堂不同,他学贯中西,横跨东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他的生活中有着深厚而丰富的中西方生活背景,作为一个有着中国西方文化背景的中国人,来观察中国与中国人,自然会有比较客观公正的结论。那么中国人的性格在林语堂眼中究竟是怎样的呢? 第一老成温厚。他说“英语中‘性格’一词,意谓力量、勇气、‘有种’。偶或生气、失望,也只是看上去有些闷闷不乐;而汉语中的‘性格’一词则使我们联想到一个老成温厚的中国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安之若素,不仅完全知已,而且完全知彼。”(林语堂著,《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56页。以下引文均出自此书。)中国人做人处事,圆滑、稳重、内敛,富有耐力,善于察颜观色,迂回曲折,为人老成世故,讲究城府。也就是说非常超脱老猾。中国人为人处事,总体上是比较讲究稳妥稳健的。这既是中国人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因为“思想上过分的稳健会剪去人们幻想的翅膀,使这个民族失去可能会带来幸福的一时的狂热;心平气和可以变成怯懦;忍耐性又可以带来对罪恶的病态的容忍;因循守旧有时也不过是懈怠与懒惰的代名词;多生多育对民族来讲可能是美德,对个人来讲却又可能是恶习。”(第57页)。

老成温厚,常常意味着用消极、镇静、等待的力量,而不是像年轻人那样用青春活力与激情浪漫来处事。中国人每每遇到难题的时候,不是积极地追求进取,从根本上去克服困难,而是用一句“退一步海阔天空”来自我麻醉,有时这样的做法也叫“丢一卒而胜全局”。中国人的这种特质是与中国的社会文化与政治土壤分不开的。中国人的成熟常常表现在家庭上,而不是表现在对外在事物的兴趣上。一个成熟的中国年轻人,“由于他通常有一个大家庭要扶养,要帮助堂表兄妹在社会上立足,他可不能总做一个教员(如果从事教育的话),他要设法高升,当个校长什么的,于是他就是家庭中受尊敬的成员。在设法飞黄腾达的过程中,他获得了终生难忘的人生与人性的学问。如果一个人不去作这些尝试,人到三十仍是一个眼睛圆圆、单纯无邪、火急火燎的青年,仍醉心于进步与改革,那么他不是一个富有灵感的白痴,就是一个稀里糊涂的天才。”从林语堂的这个观察与判断来看,中国人在学术上与社会改革上出不了大师,成不了气候,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一个真正做科研与艺术工作的人,常常就是这样一个眼睛圆圆、单纯无邪的人,不仅仅是三十岁以后如此,甚至终身都是如此。在西方那些特别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无不是这样的,在世俗的眼光看来都是怪怪的人物。第二遇事忍耐。中国人特别善于忍耐,乃至成为中国人的一大恶习。因为,“中国人已经容忍了许多西方人从来不能容忍的暴政、动荡不安和腐败的统治。”(第59页)。在四川的一些地方,人民能够容忍被征30年以后的赋税,但是,面对这些毫无道理的事情,中国人顶多用不是很清晰的低音,在自己的家里咒骂几句而已,除此之外,再无任何反抗。因为,我们这个民族习惯于屈服于暴政和

一条巴基斯坦“法律”雷倒多少中国人

【丐帮】一条巴基斯坦“法律”雷倒多少中国人?浏览量:512回复数:101 复制链接分享到:qq 人人新浪小米推客 12尾页下一页>>近日不断接到国内博友求助,希望协助查一下巴基斯坦是否有《反破坏巴中友谊法》。笔者听了一笑,好像不可能吧?没曾想这样的求助依然不断出现,至今已有5位网友求助或提到过这个问题。如此一来,我就不得不认真地查阅博友提供的一些资料。结果发现,这条信息自去年上半年开始流传至今,多家网站论坛转摘,有关博文和跟帖等铺天盖地,至今仍在广泛传播。但具体内容已经开始走样,用词也很模糊! 一种说法是巴基斯坦国刑法里面有一项罪名叫做《破坏中巴友谊罪》。第二种说法是巴国有一项法律叫做《反破坏巴中友谊法》,其种明确规定,无论任何政party执政,必严格遵从此法。至于具体内容,则没有提到一个字。 接着,更多让人喷血的相关文字开始出现。巴基斯坦虽然政局始终不稳,但对待蓄意破坏两国友谊的行为处理得很严肃,以致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迷惑不解。印度更是惊呼:“巴基斯坦快成了第二个中国了!”巴基斯坦把“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坚定的盟友”写在小学课本上。巴基斯坦人严格限制西方人进入中国烈士陵园,坚定捍卫烈士的尊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之后,巴基斯坦第一时间将逾10吨救灾物资运往中国地震灾区。“动用国家全部的运输机”,“搬光国家战略储备的帐篷”倾囊相助!中巴人民优秀的品质,产生了两国伟大的友谊。网上问卷调查显示,巴基斯坦是中国网民最受欢迎最受尊重的国家。 哇塞,越来越离谱了!你激动了吧?不能再继续了,再看下去你就彻底上当了。本来我想动用一下毕业考试多科全系第一的英语底子,但看完这些东西就觉得没必要了。不信你看看,只要动一下脑筋,就会发现最关键的法律信息根本站不住脚! 1,如果两个国家的关系火热不同寻常,且都觉得有必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两国友谊的话,那么应该是两个国家同时、对等地设立法规,而不是某一个国家剃头条子一头热。如果其中一个国家这么做了,就如同单相思,还公开宣扬自己爱上了谁,而单相思是别人的麻烦。 2,如果一个国家认为自己跟另一个国家感情就是好,好得不得了,那么不如主动与另一个国家合并来得更痛快、更直接。否则两家的日子是分开过,再好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3,如果一个国家只产男丁,另一个国家只产女丁,且全世界其他民族都是性功能残疾,产男丁的国家必须向产女丁的国家示爱才能获得甜蜜的爱情。那么,单方出台有关两国友好关系保护的法律是十分必要的。可惜,当今世界没有这种性别需求互相依赖的国家。跨国婚姻也只是公民个别行为,而影响不了国家间关系。

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

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 中巴的亲密关系世所共知。在外交场合,巴基斯坦向来对中国鼎力支持;面对印度的挑衅,中巴更是长期共同进退。巴基斯坦甚至超越了朝鲜、越南这些传统邻国加社会主义兄弟,成为中国眼中最值得信赖的伙伴。 但是,在以前可并不是这样;近代以前,因为太过遥远,两国几乎没什么联系;新中国成立之初,巴基斯坦甚至还跟中国敌对过一段时间,直到六七十年代才冰释前嫌,然后感情迅速升温。 中国与巴基斯坦会成兄弟关系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地缘政治层面找到答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巴基斯坦的国情:这个伊斯兰大国地处南亚次大陆西北端;国土面积大约88万平方千米;人口近2亿。地缘格局层面,印度河自喀喇昆仑山脉发源,由北向南贯穿国土,是维系巴国命脉的生命之河。河水流经形成的冲积平原,为发展工农业提供了天然的基本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巴基斯坦的核心主体板块; 东北方向号称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阻断了印度河流域乃至南亚次大陆与东亚的交流;西北部的兴都库什山脉和西面的俾路支高原,则是巴国跟伊朗、阿富汗的地缘分割线;东面,一个总面积高达60万平方千米的塔尔沙漠,横亘在印度河流域跟南亚最大板块——恒河流域之间。至于南部,则是浩瀚的印度洋。 就这么看,巴基斯坦的地缘结构不错,称得上是一个四塞之地。但是也有硬伤:它赖以立国的印度河流域,被恒河流域压制。 其实在次大陆,印度河与恒河流域一向齐名,是次大陆的二元核心板块,但二者作比较的话,恒河流域比印度河流域有两大地缘优势:

第一,是板块体量庞大,地缘实力更强。恒河长度两千五百千米,印度河只有一千三百千米;在流域面积方面,两河倒是差不多;只不过印度河流域降雨量匮乏;恒河中下游却是降水丰富。鉴于淡水是发展发展工农业的基本条件,所以恒河流域的潜力更大。 第二,在南亚次大陆范围内,而恒河处在板块中央,印度河流域却处在西北角落。这也就是说,恒河平原更适合做南亚次大陆的地缘核心。相对于印度河,恒河平原不但更强大,还能凭借“中原”的区位优势,就近掌控德干高原、孟加拉等其它板块,而印度河流域由于过于偏僻,所以无法做到这一点。 正因为如此,虽然印度文明是在印度河流域发源,但随着时光流逝,这个古老文明的核心区域转移到了恒河大平原上,印度和流域反而成为边缘板块。 按常理说,不管印度文明的中心是恒河还是印度河,它们整体上都归属次大陆,所以一般情况下,这种地缘博弈和核心迁徙,不至于发展到引发文明分裂的程度——比如,古代中国的核心区就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但他们照样都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可是南亚次大陆却不一样。因为在文明核心迁移的同时,印度河与恒河这两大板块,在文明体系方面分道扬镳——政治上,形成了印巴两国,文明体系上,印度河板块,这个印度文明的发祥地,最后竟被伊斯兰吸纳。 之所以如此,全因中亚板块对印度河流域的冲击。 相对于喀喇昆仑山脉和西藏,俾路只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的地缘阻断功能较弱。所以中亚与南亚的交流相对频繁。公元7世纪起,伊斯兰文明开始东进,将中亚游牧民族陆续吸纳。在完成对中亚的整合后,伊斯兰教依附于中亚突厥系游牧武装,逐渐穿越兴都库什山脉,侵入南亚次大陆。 当时的伊斯兰文明,综合实力远在印度文明之上;而印度文明在政治上缺乏凝聚力,面对伊斯兰体系的中亚突厥势力时处于下风,不少传统势力范围都被伊

关于市场调研报告精选范文三篇

关于市场调研报告精选范文三篇 中国是茶叶有发源地,茶区分布广、资源丰富,茶叶种类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在国内,茶类消费者为中老年人居多,但年轻人占据的比例也逐渐加大,说明茶在年轻人的消费中有了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茶叶出口主要有六大国际市场,分别是摩洛哥、日本、美国、欧盟、 ___、中东地区。由于国际市场质量门槛越来越高等原因,中国茶叶市场发展受到了阻碍,但从总体来看,我国茶叶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总体向上的趋势从未改变。相信随着我国茶叶种植、生产水平的迅速提高,产品安全体系日趋完善,我国茶叶的优势会越来越显现,世界各国对我茶叶的消费会逐步增加。 1、调研背景 商品经济的日益的发展,我国的外贸份额越来越大,其中不可或缺的传统的商品茶叶市场也相当的活跃。 2、调研目的 更好的研究我国的茶叶市场,以点看面了解中国的市场行情,

二)对国内市场进行调研,获取国内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情景和市场主要卖点。主要经过以下几个渠道获得: 1、经过上网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国内茶叶市场行情,获取相关数据。 2、经过查阅有关书籍、报刊,详细了解情景 3、走访一些茶叶销售店,询问一些社区的消费者 4、学校学生 ___和想法 三)详细了解我国茶叶的出口现状及出口目标市场,主要渠道: 1、经过互联网了解我国茶叶的主要出口国对象及其出口特征 2、根据其出口特点制定营销方案 一)中国茶叶概述 1、茶叶分类

我国茶叶基本能够分为两类,一种是基本茶类,一种是加工茶类。其中基本茶类又可分为六类:绿茶、青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加工茶类可分为花茶、果茶、紧压茶、保健茶等。 1)绿茶 以制作方法不一样可分为: a、炒青绿茶:眉茶、珠茶、细嫩炒青; b、烘青绿茶:普通烘青、细嫩烘青; c、晒青绿茶:滇青、川青、陕青、黔青、桂青; d、蒸青:煎青、玉露; 2)青茶(乌龙茶) 以制作方法不一样可分为: a、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乌龙。

马克思眼里的中国人

张允熠:马克思眼里的中国人 本文的题目可能令人诧异,因为至今为止未曾见过同一题目的文章。但这绝非标奇立异,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或者说马克思的中国观和中国人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类学研究和东方社会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曾踏上中国的土地半步,但他们终其一生对中国都关注,这不仅从保留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十余篇重要的有关中国的专论、专评和专述中可以看出,而且从这两位革命导师有关中国的零散议论和“只言片语”中也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马克思和恩格斯究竟如何认识中国、如何看待中国人呢?这是一个较为矛盾的问题,一方面,在这两位伟人的眼中,当时的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素质大致就是那个样子,任何一位西方人都不敢恭维;另一方面,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真诚期待充盈于两位伟人的胸襟之中。 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中国人的用词有时过于刺目,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令今天的中国读者难以接受。但是如果我们借用这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深邃目光来反观自身,对于正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社会和已遍及世界各地的中国人来说却不无裨益。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屡屡称中国为“天朝帝国”,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块“活的化石”,是“僵死不动的东西”,不仅“几千年来都没有进步”,而且“习惯于靠无知来保证不受物的侵犯、世界的侵犯”。中国的社会制度称为“腐朽的半文明制度”,中国人被称为“半野蛮人”、“野蛮人”、“陈腐世界的代表”和“宗法的骗子”,等等。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这种看法用语偏激而尖刻,实际上却入木三分,颇能揭示19世纪处于衰败深渊里的中国社会的沉疴垢弊,不无正确之处。 马恩一生都没有去过中国,也没有跟中国人直接打过交道,他们对中国人的看法究竟缘何而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出生于19世纪上半叶,这个时期欧洲思想界恰好经历了长达二百年的“中国热”,“中国”一词已为欧洲主流思想界耳熟能详。尤其在德国,从莱布尼茨和沃尔弗到康德和黑格尔,走过了一个对中国从崇敬颂扬到批判反思的历程。如果说当年莱布尼茨学派对中国持褒奖态度的话,那么,马克思青年时代所崇拜的思想导师黑格尔则对中国进行了辛酸的嘲讽和严厉的批判,马恩正是在这种氛围下认识中国的。黑格尔说中国很早就已经达到了现在这个发展水平,但几千年来却停滞不前,“……无从发生任何变化,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马克思和恩格斯也说中国是“活化石”、“木乃伊”、“僵死不动的东西”,显然跟黑格尔的观点如出一辙。我们的研究还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除从同时代人的著述中获得有关中国的知识之外,欧洲18世纪的思想家乃至古代的先贤们有关东方社会的见解对他们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在欧洲,一般认为最早论及东方人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在《政治学》中说:“亚细亚的人民多擅长机巧,深于理解,但精神卑弱,热忱不足;因此,他们常常屈从于人而为臣民,甚至沦为奴隶。”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对亚洲人的笼统评价是从早他一个多世纪的希腊医圣希伯克拉底那里来的。《希伯克拉底全集》中这样写道:“亚洲人较欧洲人精神卑弱,性情温和,怯于战斗。”这种观点在欧洲流传了二千多年,如17世纪被派到中国来的俄国使节、罗马尼亚人米列斯库在其《中国漫记》一书中就以见证者的口吻说中国男人打起仗来“勇如妇孺,怯如走兔”,“比起我们欧洲人,中国人之勇敢犹如妇女在男子面前所显示的。”后来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对中国人也有类似的评价。可见,欧洲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在双方直接交往匮乏之时,乃是世代传承、相互影响的。

世界各洲主要港口一览表

加拿大(Canada) 鲁珀特王子港公司(Prince Rupert Port Corporation)艾伯尼港(Port Alberni)丘吉尔港(Port of Churchill)魁北克港(Port of Québec) 蒙特利尔港(Port of Montreal)多伦多港(Port of Toronto) 哈密尔顿港(Port of Hamilton)达尔豪西港(Port of Dalhousie) 贝尔迪尤恩港(Port of Belledune)贝塞德港(Port of Bayside) 圣约翰港埠公司(Saint John Port Corporation)悉尼港(Port of Sydney-Canada)哈利法克斯港埠公司(Halifax Port Corporation) 美国(United States) 贝灵汉港(Port of Bellingham,Wa.)安那柯特斯港(Port of Anacortes) 西雅图港(Port of Seattle)塔科马港(Port of Tacoma) 格雷斯港(Port of Grays Harbor)卡拉马港(Port of Kalama) 圣路易斯港(St.Louis Port Authority)奥克兰港(Port of Oakland) 斯托克顿港(Port of Stockton) 匹兹堡港管理委员会(Port of Pittsburg Commission) 洛杉矶港(Port of Los Angeles)圣地亚哥港(Port of San Diego) 圣保罗港(The Saint Paul Port Authority) 印第安那港口管理委员会(Indiana Port Commission) 波特兰港(Port of Portland)惠特曼港(Port of Whitman) 新罕布什尔港(New Hampshire Port Autority) 纽约-新泽西港(Port Authority of New York and New Jersey) 费城-卡姆登港(Port of Philadelphia and Camden) 德拉华河港口管理局(Delaware River Port Authority) 巴尔的摩港(Port of Baltimore)查尔斯顿港(Port of Charleston) 北卡罗来纳港(North Carolina State Ports Authority) 威尔明顿港(Port of Willmington)杰克森维尔港(Port of Jacksonville) 莫比尔港(Port of Mobile)阿瑟港(Port of Port Arthur) 休斯顿港(Autoridad Portuaria de Houston)科珀斯克里斯蒂港(Port of Corpus Christi)新罕布什尔港(New Hampshire Port Autority) 墨西哥(Mexico) 马萨特兰港(Port of Mazatlan)韦拉克鲁斯港(Puerto de Veracruz) 非洲地区 安哥拉(Angola) 罗安达港(Port of Luanda) 南非(South Africa) 萨尔达尼亚港(Port of Saldanha)开普敦港(Port of Capetown) 莫塞尔贝港港(Port of Mossel Bay)伊丽莎白港港(Port of Port Elizabeth) 东伦敦港(Port of East London)德班港(Port of Durban) 理查兹贝港(Port of Richards Bay)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文化交流历久弥新

56国际人才交流2019·8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文化交流历久弥新 BELT AND ROAD 一带一路文/王丽 泽米尔·阿万 (Zamir Awan) 2019年4月26日,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同中国深化伙伴合作、区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它极具前瞻性,将造福我们子孙后代,也将塑造21世纪。作为中国唯一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与中国保持了根深蒂固、牢不可破的友谊,被认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典范。中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深化中国与巴基斯坦传统友谊与务实合作,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中方愿同巴方保持高层交往,积极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为促进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深入合作提供了崭新机遇,为推进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文化交流和文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客观分析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文化传播和交流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探索两国文化传播与合作路径,对推动中国与巴基斯坦加强全方位文化交流和深入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传播与交流现状 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但对文化传播与合作重视不足。自从1951年5月21日中国与巴基斯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互利合作和睦邻友好关系,目前已经成为全天候、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这也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合作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并自从建交以来就保持着两国之间长期稳定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如2001年中国与巴基斯坦建交50周年,两国举行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庆祝活动,中国云南杂技团在伊斯兰堡图书馆大礼堂举行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相比中国与一些国家例如非洲国家,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交流的时间跨度是比较长的,体现了两国文化交流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基础。 民心和民意在推动两国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民间交流虽然起步较晚,但取得逐步进展。2011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和木尔坦进行为期10天的眼睛免费复明手术。此项活动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友好年”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民间交流的进一步提升,表明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深厚的民意基础。2016年5月24日下午,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成功举办了北京论坛首届海外分论坛“北京论坛(2016)·伊斯兰堡”的活动。巴基斯坦方面有许多高级官员参加这次活动。包括巴基斯坦方的总统、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校长以及对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比较熟悉和颇有研究的多位外方代表也参加了该仪式。中国方面也有多位相关人物出席了该论坛开幕式。比如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中国丝路文化发展联合会会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以及多位北京大学荣誉教授等也参加了论坛开幕式。2016年12月22日,中国国际广播考察巴基斯坦国家广播电台、国家电视台、巴国家通讯社等主流媒体,并举行对巴基斯坦合作传播研讨会,在人员交流、节目制作、合办频率、新媒体合作、影视剧落地等合作传播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但从总体上来看,两国对文化传播和合作方面重视不够,文化合作关系远远滞后于经济、政治、军事等关系。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政治关系自从建交以后发展快速,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与巴基斯坦高层领导人互访逐渐增多,两国的政治友好关系得以快速平稳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巴基斯坦进一步成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时任总理温家宝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与巴基斯坦签署《中国与巴基斯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15年4月,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经济方面,中国与巴基斯坦经贸关系发展紧密,据统计,中国已经成为巴基斯坦国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国。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原科技参赞、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教授泽米尔·阿万(Zamir Awan)指出,习近平主席2015年访问巴基斯坦时,签订了51个项目合同,总额460亿美元。民间投资大约是官方资本的10倍,中国大约8万家企业到巴基斯坦进行投资。2017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水利合作备忘录,涉及印度河流域的5个水库项目,项目总金额达500亿

中国茶叶的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茶叶的市场调研报告 一、摘要 是茶叶有发源地,茶区分布广、丰富,茶叶种类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在国内,茶类消费者为中老年人居多,但年轻人占据的比例也逐渐加大,说明茶在年轻人的消费中有了很大的提升空间。茶叶出口主要有六大国际市场,分别是摩洛哥、日本、美国、欧盟、俄罗斯、中东地区。由于国际市场质量门槛越来越高等原因,茶叶市场发展受到了阻碍,但从总体来看,我国茶叶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总体向上的趋势从未改变。相信随着我国茶叶种植、生产水平的迅速提高,产品安全体系日趋完善,我国茶叶的优势会越来越显现,世界各国对我茶叶的消费会逐步增加。 二、调研的背景和目的 1、调研背景 商品经济的日益的发展,我国的外贸份额越来越大,其中不可或缺的传统的商品茶叶市场也相当的活跃。 2、调研目的 更好的研究我国的茶叶市场,以点看面了解的市场行情, 三、调研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一)通过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茶叶的品种及其分类 二)对国内市场进行调研,获取国内消费者对茶叶的需

求情况和市场主要卖点。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获得: 1、通过上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国内茶叶市场行情,获取相关数据。 2、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报刊,详细了解情况 3、走访一些茶叶销售店,询问一些社区的消费者 4、学校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三)详细了解我国茶叶的出口现状及出口目标市场,主要渠道: 1、通过互联了解我国茶叶的主要出口国对象及其出口特征 2、根据其出口特点制定营销方案 四、调研情况介绍 一)茶叶概述 1、茶叶分类 我国茶叶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基本茶类,一种是加工茶类。其中基本茶类又可分为六类:绿茶、青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加工茶类可分为花茶、果茶、紧压茶、保健茶等。 1) 绿茶 以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 a、炒青绿茶:眉茶、珠茶、细嫩炒青; b、烘青绿茶:普通烘青、细嫩烘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