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治实验报告4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的实验报告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随着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伴随而来的计算机病毒传播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因特网的流行,有些计算机病毒借助网络爆发流行,如CIH计算机病毒、“爱虫”病毒等,它们与以往的计算机病毒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给广大计算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当计算机系统或文件染有计算机病毒时,需要检测和消除。
但是,计算机病毒一旦破坏了没有副本的文件,便无法医治。
隐性计算机病毒和多态性计算机病毒更使人难以检测。
在与计算机病毒的对抗中,如果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就能使系统不染毒,或者染毒后能减少损失。
计算机病毒防范,是指通过建立合理的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和制度,及时发现计算机病毒侵入,并采取有效的手段阻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和破坏,恢复受影响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
计算机病毒利用读写文件能进行感染,利用驻留内存、截取中断向量等方式能进行传染和破坏。
预防计算机病毒就是要监视、跟踪系统内类似的操作,提供对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计算机病毒的传染破坏。
计算机病毒的工作方式是可以分类的,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就是针对已归纳总结出的这几类计算机病毒工作方式来进行防范的。
当被分析过的已知计算机病毒出现时,由于其工作方式早已被记录在案,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能识别出来;当未曾被分析过的计算机病毒出现时,如果其工作方式仍可被归入已知的工作方式,则这种计算机病毒能被反病毒软件所捕获。
这也就是采取积极防御措施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方法优越于传统方法的地方。
计算机病毒防范工作,首先是防范体系的建设和制度的建立。
没有一个完善的防范体系,一切防范措施都将滞后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社会性的工作,不是一两个人、一两家企业能够实现的,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充分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资源,形成广泛的、全社会的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网络。
一.计算机病毒的技术预防措施下面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供参考。
1、新购置的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测试新购置的计算机是有可能携带计算机病毒的。
毕业综合实践报告-计算机木马病毒及防治(防治版)

GDGM-QR-03-077-B/1Guangdong College of Industry & Commerce毕业综合实践报告Graduation synthesis practice report题目:计算机木马病毒及防治(in En glish) Computer Trojan virus research and prevention系别: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日期:目录一、计算机木马病毒的概述及现状 (1)(一)计算机木马病毒的概念 (1)(二)木马病毒的原理 (1)(三)木马病毒的特征 (3)(四)木马病毒的危害 (3)(五)计算机木马病毒发展 (4)二、计算机木马病毒的伪装方式 (5)(一)修改图标 (5)(二)捆绑文件 (5)(三)出错显示 (5)(四)定制端口 (5)(五)自我销毁 (5)(六)木马更名 (6)三、计算机木马病毒的防治 (6)(一)如何查出木马 (6)1、检测网络连接 (6)2、禁用不明服务 (6)3、检查系统账户 (6)4、对比系统服务项 (7)(二)如何删除木马病毒 (7)1、禁用系统还原 (7)2、安全模式或VGA模式 (8)(三)如何防范木马病毒 (8)1、截断传染源 (8)2、加强计算机防护 (8)3、善用账号保护工具 (8)四、几款免费的木马专杀工具 (9)(一)冰刃 (9)(二)Windows清理助手 (9)(三)恶意软件清理助手 (9)(四)Atool软件 (9)(五)Windows恶意软件删除工具(mrt.exe) (10)五、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内容提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生活对因特网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和普及。
因特网使得全世界都联系到了一起。
极大的促进了全球一体化的发展。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的不断发展,各种黑客工具和网络手段导致网络和用户收到财产损失,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木马攻击手段。
电脑病毒与防治实验报告

电脑病毒与防治实验报告电脑病毒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中传播并破坏数据或干扰正常运行的恶意软件。
在当今数字化社会,电脑病毒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隐患。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脑病毒的危害以及有效防治方法,我们进行了相关实验并撰写此报告。
###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讨电脑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危害程度,以及采取何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治电脑病毒的侵害。
### 实验材料1. 实验室计算机设备2. 各类电脑病毒样本3. 杀毒软件4. 防火墙软件### 实验步骤1. 收集各类型电脑病毒样本,包括文件病毒、网页病毒、邮件病毒等。
2. 将病毒样本分别输入实验室的计算机系统中,观察病毒对系统的影响。
3. 安装杀毒软件,并对感染病毒的计算机进行查杀和清除操作。
4. 启动防火墙软件,设置相关防护策略,阻止病毒入侵计算机系统。
5. 对比有无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的情况下,电脑系统的表现和安全性。
### 实验结果分析经过实验观察和对比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电脑病毒的危害程度较大,不仅会导致系统运行缓慢、文件丢失、数据泄露等问题,还可能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破坏,使其无法正常使用。
2. 安装杀毒软件和启用防火墙软件是预防电脑病毒的有效措施。
杀毒软件可以及时查杀发现的病毒,防火墙软件可以阻止病毒入侵系统。
3. 电脑系统在有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保护下,运行更加稳定,数据更加安全,用户体验更好。
### 实验结论综上所述,电脑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危害不可忽视,因此加强对电脑病毒的防治至关重要。
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是预防和治理电脑病毒的有效手段,建议广大用户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并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重视,保护个人和机构的信息安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脑病毒及其防治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在未来的计算机使用中,将更加注重网络安全,提高电脑系统的安全防护意识。
愿我们的实验报告能为更多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计算机网络病毒解析与防范的研究报告

计算机网络病毒解析与防范的研究报告计算机网络病毒是一种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中自我复制并传播的计算机程序,它会破坏或盗取敏感数据,给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解析和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方式。
计算机网络病毒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移动设备、互联网等途径进行传播。
具体来说,病毒代码通常被隐秘地嵌入到其他文件中,如附件、软件、程序代码等,一旦用户打开这些文件,病毒就会在计算机中植入,并开始自我复制和传播。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辨识计算机网络病毒。
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病毒会使计算机系统变得异常缓慢、频繁死机、出现弹窗广告、网络连接异常等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实时监控计算机系统的行为来识别是否存在病毒数据。
最后,我们需要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以防范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攻击。
一方面,我们可以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实时防护。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用户的计算机安全意识,避免接收并打开来自陌生源的邮件、软件等信息,及时更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补丁,停止使用不安全的WiFi等等。
总之,计算机网络病毒是一种复杂且危害极大的病毒程序。
通过加强对于病毒传播方式、辨识方法、防范措施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提高网络安全的保障性和稳定性。
计算机网络病毒对网络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相关数据以更好地分析病毒的形势和趋势。
首先,根据2019年Symantec安全服务的报告,首个网络病毒诞生于1971年,目前已经发现了超过600万种病毒。
每天平均有超过350,000个新病毒在网络中被发现。
据说,网络病毒每年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这些数据反映出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威胁规模之大,以及病毒种类日益繁多。
其次,根据网络安全企业Check Point的统计数据显示,Conficker病毒是2009年病毒感染最严重的一款网络病毒,影响了超过1.5亿台计算机。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措施探究的研究报告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措施探究的研究报告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措施探究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能自我复制,传播和感染其他计算机程序的恶意软件。
它可以极大地破坏计算机系统,窃取个人信息,甚至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将探讨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措施。
病毒类型计算机病毒有许多种类,其中一些包括:1. 爆发病毒:这种病毒会在计算机系统中迅速传播,并在系统发生崩溃之前迅速复制自己。
2. 木马病毒:这种病毒通常是伪装成可信的程序,实际上是恶意软件,可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偷窃个人信息。
3. 文件病毒:这种病毒会在感染后感染其他程序或操作系统,并使它们变得受损或不可用。
防范措施虽然计算机病毒的威胁非常严重,但用户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的计算机系统:1. 安装防病毒软件:就像安装防火墙来保护家庭一样,在计算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可以帮助识别并解决潜在的病毒问题。
2. 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在保持操作系统和软件更新的情况下,可以确保计算机系统不受已知漏洞的影响。
3. 设置强密码:使用强密码可以保护您的计算机系统免受不良攻击,例如暴力破解。
4. 不要打开未知的电子邮件附件:不要打开来自未知来源的邮件附件,因为它们很可能包含病毒。
5. 避免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通过下载来自可信渠道的软件来避免感染计算机病毒。
结论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严重的问题,但用户可以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其威胁。
在计算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使用强密码,不要打开未知的邮件附件,避免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减轻病毒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的损害。
通过注意这些控制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计算机免受病毒攻击。
为了更好的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影响及其防范措施,我们可以通过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以下是一些相关数据:1. 美国国家安全局表示,每天有超过三百万个计算机被感染了病毒,而这个数字还在上升。
2. 根据Symantec公司的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平均每400个电子邮件中就有一个是恶意软件。
计算机病毒实验报告

计算机病毒实验报告计算机病毒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可以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和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
实验一:病毒传播方式我们首先研究了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
通过在一个封闭的网络环境中模拟实验,我们发现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可移动存储设备和互联网下载等方式进行传播。
这些传播方式都依赖于用户的不慎操作或者系统的漏洞。
实验二:病毒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我们接着研究了计算机病毒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在一个实验环境中,我们分别在未感染和感染病毒的计算机上进行了性能测试。
结果显示,感染病毒的计算机在运行速度、响应时间和网络连接方面都明显下降。
这是因为计算机病毒会占用系统资源、干扰正常的进程和网络通信。
实验三:病毒防护措施为了更好地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病毒攻击,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病毒防护措施实验。
我们测试了不同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对其进行了性能和效果的评估。
结果显示,合适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可以有效地检测和阻止病毒的传播,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实验四:病毒对个人隐私的威胁除了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计算机病毒还可能对个人隐私造成威胁。
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模拟了一个病毒窃取个人信息的场景。
通过在一台计算机中安装了一个窃取密码的病毒,我们发现该病毒能够成功获取用户的登录信息和敏感数据。
这个实验结果提醒我们,保护个人隐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谨慎对待未知来源的文件和链接。
结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病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主要依赖于用户的不慎操作和系统的漏洞。
感染病毒会导致计算机系统性能下降,并可能对个人隐私造成威胁。
为了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我们应该采取合适的病毒防护措施,如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且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打开未知来源的文件和链接。
总结:计算机病毒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的一大威胁,对系统性能和个人隐私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实验4-3的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地点:主楼A2-413-1 实验时间:一、实验室名称:主楼A2-413-1二、实验项目名称:木马技术初级实验1三、实验学时:1 学时四、实验原理:木马进行网络入侵,从过程上看大致可分为六步:(1)木马配置一般来说,一个成熟的木马都有木马配置程序,从具体的配置内容看,主要是为了实现以下的功能:第一让木马程序更加隐蔽,比如隐蔽的文件名,文件图标,文件属性。
第二就是设置信息反馈的方式,比如在窃取信息后,发送邮件到攻击者,或者上传至某处等等。
第三就是如果是反向连接的木马,需要配置获得攻击者的IP并连接的具体方式。
(2)传播木马根据配置生产木马后,需要将木马传播出去,比如通过邮件诱骗,漏洞攻击等。
(3)运行木马在用户机器上木马程序一旦被运行后,木马便会安装并驻留在用户系统中。
木马通过各种手段防止不被用户发现,并且随系统启动而启动,以求获得最长的生命期。
并在这一期间会通过各种手段向攻击者发出反馈信息,表示木马已经获得运行。
(4)建立连接无论是正向连接还是反向连接的木马,都会在入侵用户机器成功运行伺机与攻击者获得联系,正向连接的木马往往是开发一个特定的端口,然后由攻击者扫描到被攻击机器建立连接。
如果是反向连接的木马,则是木马本身在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攻击者的IP地址,并主动建立连接。
(5)远程控制攻击者一端与被控端建立连接后,它们之间便架起了一条网络通讯的通道,攻击者通过向被控端发出各种请求操作实现远程控制。
现在的木马程序功能都做的非常完善,操作远端机器就如同本地操作一样简单容易。
4.木马/后门的特点与技术(1)木马隐蔽技术木马的隐藏主要分为文件隐藏、进线程隐藏、端口隐藏、注册表隐藏等等。
隐藏的手段也多种多样。
并且这项技术是关乎木马本身生命周期的关键因素。
通过编写驱动程序隐藏木马的方法已非常多见,用户在未使用一些更高级的工具之前是无法发现木马的存在的,对于防病毒软件来说清除难度也较大。
计算机病毒实验报告

计算机病毒实验报告
《计算机病毒实验报告》
近年来,计算机病毒成为了网络安全的重要问题。
为了深入研究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和对网络系统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样本,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测试。
首先,我们对这些病毒样本进行了静态分析,包括对其代码结构、功能特性和传播途径的研究。
通过反汇编和代码审查,我们成功地分析出了这些病毒的工作原理和传播方式。
我们发现,这些病毒样本大多采用了文件传播和网络传播的方式,利用漏洞和弱密码等手段感染目标系统。
其次,我们对这些病毒样本进行了动态分析,包括在受控环境下的运行实验和行为监测。
通过在虚拟机环境中模拟感染过程,我们成功地捕获了这些病毒的行为数据,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
我们发现,这些病毒样本在感染目标系统后,会对系统文件进行篡改、窃取用户信息或者发起网络攻击等恶意行为。
最后,我们对这些病毒样本进行了安全性测试,包括针对其传播途径和感染后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实验。
通过在受控网络环境中模拟病毒传播和感染过程,我们成功地验证了这些病毒的危害性,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安全建议。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和对网络系统的影响,为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网络安全领域的相关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大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2014 至2015 学年第二学期
(2) 手动卸载
在实际情况中,木马客户端不可能为木马服务器端自动卸载木马,我们在发现计算机有异常情况时(如经常自动重启、密码信息泄露、桌面不正常等等)就应该怀疑是否已中木马,这时我们应该查看注册表(开始运行),打开Windows注册表编辑器。
依次打开子键目录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CurrentVersion\Run。
在目录中发现一个默认键值为C:\windows\system\Kernel32.exe,这是冰河木马在注册表中加入的键值,将它删除。
依次打开子目录
(3) 杀毒软件查杀。
附录(可包括源程序清单或其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