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2022年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______是酸雨调查最重要的项目。
2、水样消解的目的是______,消解后的水样应该______;干灰化法不适用于处理测定______组分的水样。
3、从土壤和水体中吸收污染物的植物,其污染物分布量和残留量最多的部位是______。
4、作用于某一点的二个噪声源的声压级均是70dB,则该点的总声压级为______dB。
5、大气环境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6、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面水域的不同分为五级标准,下列水体各适用哪一级标准:神农架自然保护区:______;长江回游鱼类产卵区:______;麦田灌溉用水区:______;淡水浴场:______。
7、固体废物的采样方法有______、______和废渣堆采样法。
8、精密度是由测定的______误差决定的。
二、判断题9、采集的降水,需过滤后,才能测定电导率和pH值。
()10、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
而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转化后形成的物质,因此二次污染物的毒性要比一次污染物的毒性小。
()11、用测烟望远镜法观测烟气林格曼黑度时,连续观测的时间不少于30 分钟。
()12、水温、pH等在现场进行监测。
()13、使用高氯酸消解时,可直接向有机物的热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但须小心。
()14、测定水中NO2-N是在中性溶液中,利用重氮偶联显色反应,生成红紫色染料。
()1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分为四类区域。
()16、“分贝”(dB)是计算噪声的一种物理量。
()17、对某一污染物进行监测,监测数据准确性高的精密性一定高。
()18、在分析测试中,测定次数越多准确度越好。
()三、选择题19、大气中某些沸点较低的气态污染物,比较适宜的采集方法是()。
A.低温冷凝法B.注射器采样法C.滤料阻留法D.塑料袋法20、测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时,常选用的预处理方法是()。
昆明理工大学2022年[环境工程学]考研真题
![昆明理工大学2022年[环境工程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a303c82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3.png)
昆明理工大学2022年[环境工程学]考研真题第一部分水污染控制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工艺技术中,污泥产生量明显较大的反应单元是()A氧化沟BA-B法工艺中A反应池C延时曝气系统D生物膜系统2、A2/O生物脱氮系统中,哪个生物反应池有时需要投加额外的碳源()A厌氧池B缺氧池C好氧池D预处理池3、最为适宜的滤料不均匀系数是()A 2.5B 1.7C 1.1D 0.84、进行沉降试验时,测试效果与高度无关的类型是()A絮凝沉降B成层沉降C自由沉降D压缩沉降5、下列水处理技术单元中,最适合高浓度啤酒废水处理的工艺技术是()A厌氧生物滤池B厌氧折流反应器+SBRCUASB+CASSD氧化沟6、采用氯消毒时,与病原菌杀灭效果不相关的是()AHOCl浓度BpH影响消毒效果C有的细菌表面带正电D氯胺影响消毒效果7、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哪种SVI条件表明活性污泥性能最为良好()A 220B 180C 60D 1208、下列膜分离技术中,其作用力存在明显差异的是()A反渗透B纳滤C电滤析D微滤9、下列水处理单元中,脱氮效果相对最差的是()A生物接触氧化池B好氧活性污泥CCASS反应器D氧化沟10、普通快滤池适宜的配水方式是()A大阻力配水系统B小阻力配水系统C两者均可以D以上均不合适二、问答题1、简述传统好氧硝化-缺氧反硝化的脱氮机理,并介绍两种废水脱氮新理念。
2、某黄金生产企业产生的废水中含有氰化物、重金属这两类典型的有毒有害组分,试根据以上特点选择可行的工艺技术并简要说明污染物去除作用原理。
3、某焦化厂每天排放废水1250~1520m3,原废水中典型污染物浓度如下:焦油26~42mg/L,COD4160mg/L,挥发酚660mg/L,TN280mg/L,氨氮165mg/L,试根据焦化废水的特征确定合理可行的废水处理方案,以满足除油、外排废水中COD与氮达标排放、污泥产生量少的设计要求。
请绘制工艺流程并说明技术原理与特征。
830环境工程学考试试题D卷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D卷) 考试科目代码:830 考试科目名称:环境工程学第一部分:水污染控制工程(共75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1.污泥沉降比2.大气复氧3.分级沉淀4.污泥负荷率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1.气浮法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黏附水中的悬浮颗粒,使其随气泡浮升到水面而加以去除的一种水处理方法。
气浮分离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污泥浓缩的方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稳定塘按塘内微生物类型、供氧方式和功能来分类,主要类型有______ 、_____ 、_________和兼性塘。
4.我国现行的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
三、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通用的凝聚剂不包括()。
A. 硫酸铝B. 硫酸锰C. 三氯化铁D. 硫酸亚铁2.在平流沉淀池中使水流均匀的分布在整个进水断面上,并尽量减少扰动的装置是()。
A. 流入装置B. 流出装置C. 缓冲装置D. 排泥装置3.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通常以()为设计和运行的水质指标。
A. BOD5B. SVIC. MLSSD. COD4.以下不属于活性污泥处理正常系统运行的三要素()。
A. 无机物B. 有机物C. 良好的活性污泥D. 充足的空气5.颗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属于()。
A. 自由沉淀B. 絮凝沉淀C. 拥挤沉淀D. 压缩沉淀6.TOD是指()。
A. 总需氧量B. 生化需氧量C. 化学需氧量D. 总有机碳含量7.生物法主要用于()。
A. 一级处理B. 二级处理C. 深度处理D. 特种处理8.某工业废水的BOD5/COD=0.5,初步判断它的可生化性为()。
A. 较好B. 可以C. 较难D. 不宜9.厌氧消化中的产甲烷菌是()。
A. 厌氧菌B. 好氧菌C. 兼性菌D. 中性菌四、判断对错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微生物活性同时还能加快生化反应速度,所以常采用高温消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历年各大学环境化学考研试题选

历年各大学环境化学考研试题选20XX年武汉科技学院环境化学考研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1 .光化学烟雾2 .温室效应3 、硫酸烟雾型污染4 .盐基饱和度5 .优先污染物6 .农药7 .生物浓缩因子8 .腐殖质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______a. 热岛效应b. 温室效应c. 土壤的盐碱化d. 噪声2 、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_____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b. Hgc. Pbd. As3 、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_____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b. Hgc. Pbd. As4 、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______ 。
a. 寒冷的夜间b. 多云的冬季c. 寒冷而晴朗的冬天d. 寒冷而晴朗的夜间5 、某一水体的BOD20 为100 ppm ,其BOD5 约为__________ 。
a. 40 b.50 c. 35 d. 706 、随高度升高气温的降低率称为大气垂直递减率(Γ),对于逆温气层的大气垂直递减率。
a. Γ > 0b. Γ = 0c. Γ < 07 、腐殖质胶体是非晶态的无定形物质,有巨大的比表面,其范围为________ 。
a. 350-900m2/gb. 650-800m2/gc. 100-200m2/gd. 15-30m2/g8 、在土壤中,下列离子的交换吸附能力最强。
a. Ca2+b. Na+c. Fe3+d. H+9 、表面活性剂含有很强的,容易使不溶于水的物质分散于水体,而长期随水流迁移。
a. 疏水基团 b. 亲水基团 c. 吸附作用 d. 渗透作用10 、硫酸型烟雾污染多发生于季节。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请叙述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存在哪些重要过程。
2、植物对重金属产生耐性有哪几种机制。
3 、简述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NEW)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829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2015年昆明理工大学829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研真题2014年昆明理工大学829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研真题2013年昆明理工大学828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研真题2012年昆明理工大学827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研真题2011年昆明理工大学825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研真题2010年昆明理工大学825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研真题2015年昆明理工大学829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研真题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考试科目代码:829 考试科目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生答题须知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4分) 1.危险固体废物: 2.垃圾渗滤液: 3.破碎比: 4.磁流体: 5.热值: 6.堆肥化: 7.厌氧发酵: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磨碎机的破碎比为( )。
(A)1~2 (B)3~30 (C)100~200 (D)40~400 2.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中,主要控制参数为( )。
(A)垃圾成分、焚烧温度、烟气停留时间和炉型结构(B)焚烧温度、烟气停留时间、混合程度和过量空气率(C)烟气停留时间、废物粒度、空气过量系数和废物粒度(D)废物热值、废物粒度、空气过量系数和废物粒度 3.污泥浓缩或机械脱水前的预处理是( )。
(A)热处理 (B)污泥调理 (C)分选(D)压实4.炼铁高炉渣可用来制造水泥是因为其( )。
(A)有火山灰活性 (B)有较大比重 (C)有较高含铁量(D)没有毒性 5.通常采用浓缩法去除的是污泥中的( )。
2016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全程报道2016考研试卷及答案公布(点击进入考研真题解析专题),新东方网考研频道时刻关注2016考研初试情况,第一时间为考生提供考研真题答案及答案解析内容,同时新东方考研名师将在考后为考生提供在线答案解析直播。
请关注新东方网考研频道为您带来的精彩内容。
一、A型题:1~90小题,每小题i.s分;gl~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1 95分。
在每给出的A, B, C,D 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机体内环境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DA.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B.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c.稳态调节中都有一个调节点D.稳态是指细胞内液理化性质基本恒定2.在引起和维持细胞内外Na+、K+不对等分布中起重要作用的膜蛋白是BA.载体B.离子泵c.膜受体D.通道3.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一70mV, Na+平衡电位为+60mV, Na+的电化学驱动力则为AA. -130mVB. -10mVC. +lOmVD. +130mV4.风湿热时,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原因是CA.红细胞表面积/体积比增大B.血浆白蛋白、卵磷脂含量增高C.血浆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含量增高D.红细胞本身发生病变5.阿司匹林通过减少TXA2合成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环节是AA. 抑制COXB.抑制TXA-,合成酶C.抑制PGI7合成酶D.抑制PLA26.心室肌细胞在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内产生动作电位的特点是BA.0期去极化速度快B.动作电位时程短C.兴奋传导速度快D.O期去极化幅度大7。
在微循环中,进行物质交换的血液不流经的血管是BA.后微动脉B.通血毛细血管C.微静脉D.微动脉8.下列呼吸系统疾病中,主要表现为呼气困难的是AA.肺气肿B.肺水肿C.肺纤维化D.肺炎9.下列关于CO影响血氧运输的叙述,错谈的是AA. CO中毒时血02分压下降B. CO妨碍02与Hb的结合C. CO妨碍02与Hb的解离D.cO中毒时血02含量下降10.下列关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描述,错误的是DA.其流入流出血液中的Pa02差接近零,通常处于动脉血环境中B. Pa02降低、PaC02和H+浓度升高对其刺激有协同作用c.感受器细胞上存在对02,、C02、H+敏感的不同受体D.血供非常丰富,单位时间内血流量为全身之冠11.胃和小肠蠕动频率的决定性因素是DA. 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频率B.胃肠平滑肌本身节律活动C. 胃肠肌问神经丛活动水平D.胃肠平滑肌慢波节律12.在胃黏膜壁细胞完全缺乏时,病人不会出现的表现是CA.维生素B12吸收障碍B.肠道内细菌加速生长C.胰腺分泌HC03-减少D.食物蛋白质消化不良13.促进胰腺分泌消化酶最主要的胃肠激素是CA.胰多肽B.促胰液素C.缩胆囊素D.胃泌素14.人体发热初期出现畏寒、寒战的原因是BA.散热过程受阻B.体温调定点上调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D.产热过程过强15.利用肾清除率概念测定GFR,被清除物除能被肾小球滤过外,尚需满足的条件是CA.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但可被分泌B.可被肾小管重吸收,但不可被分泌C.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D.可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16.肾小管重吸收Na+与水的量与肾小球滤过率成定比关系的部位是DA.髓袢细段B.髓袢升支粗段C.远曲小管D.近端小管17.机体安静情况下,对醛固酮分泌调节不起作用的因素是CA.高血Na+B.血管紧张素II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D.高血K+18.视网膜中央凹处视敏度极高的原因是DA.感光细胞直径小,感光系统聚合联系B. 感光细胞直径大,感光系统单线联系C.感光细胞直径大,感光系统聚合联系D.感光细胞直径小,感光系统单线联系19.在突触传递中,与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数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DA.末梢内囊泡的大小B.囊泡内递质的含量C.活化区面积的大小D.进入末梢的Ca2+量20.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属于胆碱能纤维的是CA.所有副交感节后纤维B.所有支配血管的交感节后纤维C.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D.所有支配汗腺的交感节后纤维21.下列激素中,能使机体的能量来源由糖代谢向脂肪代谢转移的是CA.胰岛素B.皮质醇C.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22.口服葡萄糖比静脉注射等量葡萄糖引起更多的胰岛素分泌,其原因是BA.小肠吸收葡萄糖非常完全。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考研真题

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考试科目代码:834 考试科目名称:环境工程学试题适用招生专业:环境工程考生答题须知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第一部分水污染控制工程(共75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好氧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的区别在于:起作用的不同。
产物不同,好氧处理把有机物转化为、等基本无害的无机物;厌氧处理把有机物转化为众多的有机物,产物复杂。
反应速率不同,好氧处理反应速率,厌氧反应速率。
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好氧处理要求,对其他环境条件要求;厌氧处理要求,对其他条件要求也。
二、选择题(题后答案只有一个正确,多选为错,每题1分,共15分)1.纳污水体功能为Ⅲ类时,污水中第二类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应执行。
A、不能排放B、一级标准C、二级标准D、三级标准2. 格栅和沉砂池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属于级处理。
A、一B、二C、一级和二D、三3.浅池理论表明,当处理量一定时,沉淀池的去除效率只与沉淀池的有关。
A、深度B、长度C、体积D、表面积4.在胶体结构中,电位离子层构成了。
A、扩散层B、双电层内层C、双电层外层D、反离子吸附层5.水对各种粒子的润湿性大小,可用接触角来判断。
接触角 0为疏水性物质。
A、<90B、180C、>90D、2706.当有机营养物质和氧气充足时,活性污泥以A 、降解为主 B、合成为主 C、内源呼吸为主 D、降解合成不分主次7.好氧微生物处理对BOD浓度的要求为A、2000mg/lB、<100mg/lC、5000mg/lD、100—1000mg/l 8.微生物处理的主要作用者是A、细菌B、原生动物C、昆虫D、后生动物9.污泥浓缩前后的含水率分别是99%和98%,则浓缩后的污泥体积是浓缩前的A、 50%B、60%C、90%D、120%10.生物反硝化是把转变为氮气。
《环境生态学》试题集

《环境生态学》试题集环境生态学》综合练习名词解释1. 环境生态学:2. 生态规划(广义):3. 群落的水平结构:4. 土壤肥力:5. r-选择:6. 能量流动:7. 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8. K- 选择:9. 须氧污染物:10. 生物种群环境容量:11. 污染物质环境容量12. 生态因子:13. 群落的垂直结构:14. 物质循环:15. 酸雨:16. 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规律:17. 生物多样性:18. 湿地生态系统:19. 光饱和点:20. 生态型工业:21. 间接生态因子:22. 生态监测:23. 光补偿点:24. 群落的交错区:25. 功能区划:26. 食物链加环延长:28.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规律:29. 人为干扰:30. 平行食物链相接:31. 限制因子:32. 协同进化:33. 群落:34. 环境质量的生态评价:35. 光周期性:36.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37. 物质循环再生利用规律:38. 生态破坏:39. 谢尔福德耐性定律:40. 动态平衡规律:41. 边缘效应:42. 温度三基点:43. 耐性限度:44. 反馈调节规律:45. 生态位:46. 自然保护:47. 环境资源有效极限规律:48. 温室效应:49. 优势种:50. 生态工程:51.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52. 正反馈:53. 互利共生:54. 负反馈:55. 食物链:56. 沉积循环:57. 生态幅:59. 初级生产:60. 环境污染:61. 主导因子定律:62. 生态金字塔:63. 系统功能综合性:64. 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定律:65. 群落的演替:7. 对长日照植物花芽分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 日照时间大于 14 小时B.日照时间小于 10 小时C.日照短引起的低温D.日照长引起的高温66. 生态平衡: 67. 生态因子综合作用定律:68.顶级群落: 69. 生态失调: 70. 间接生态因子: 82. 物候期83. 限制因子84.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85. 耐性限度 86. 生态幅 71. 次生演替: 87. 主导因子 72. 能量流动:88. 主导因子定律 73. 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 89. 协同作用 74. 指示生物 90. 不可替代性 75. 平行食物链连接 91. 综合作用规律 76. 食物链加环 92.DO 77. 光补偿点 93. COD 78. 光饱和点 94. BOD79. 光周期性 95. 治污生态工程 80. 温周期现象 81. 物候96.二、选择题1.红橙光的主要生态效应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它的。
A. 外貌
B. 镶嵌性
C. 成层性
D. 季相
2.如果人口按照与密度无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dN/dt=rN)增长,则人口倍增时间为。
A. 0.3/r
B. 0.5/r
C. 0.7/r
D. 0.9/r
3. 固氮作用的几条途径中最重要的是。
A. 高能固氮
B.生物固氮
C. 雷电固氮
D. 工业固氮
4.氧气对于水生动物来说,属于。
A. 综合因子
B. 限制因子
C. 代替因子
D. 一般生态因子
5. 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也较弱,当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质恰好抵偿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时的光照强度称为。
A. 光饱和点
B. 最适光强
C. 光补偿点
D. 最弱光强
6. 物质的周转率用于生物库的更新称为更新率。
若某一森林的现存量为324 t/hm2,年净生产量为28.6 t/hm2,则其更新率为。
A. 10.36
B. 8.42
C. 4.35
D. 0.088
7. 短日照植物通常是在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否则就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这类植物多数在早春或深秋开花。
下列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 水稻
B. 大麦
C. 油菜
D. 番茄
8. 有效积温法则表述公式K=N(t-t0)中,t0的生态学意义是。
A. 极端高温
B. 极端低温
C. 平均温度
D. 生物学零度
9. 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3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
A. 凸型曲线
B. 凹型曲线
C. 对角线型曲线
D. S型曲线
10. dN/dt=r N (1-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
A. 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B. 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C. 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D. 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11. 生态系统能够提供保护土壤肥力、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平衡与稳定等的服务。
这种服务价值属于。
A. 直接利用价值
B. 间接利用价值
C. 选择价值
D. 存在价值
12. 在植物群落配置时,将浅根性植物与深根性植物配置,主要是遵循了。
A. 互利共生原理
B. 生态适应原理
C. 资源充分利用原理
D. 生态演替原理
13. 水鸟中农药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浓度比水体中高几万倍属于。
A. 生物放大
B. 生物富集
C. 生物积累
D. 以上都不是
14. 从演替的起始条件上看,在农田弃耕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
A. 原生演替
B. 次生演替
C. 自养性演替
D. 旱生演替
15. 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
A.间接作用 B.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种群的内分布型(或格局)表现为三种类型,即、和。
2. 美国生态学家Ehrlich P R等人1981年提出一个假说,认为生态系统中每个物种都具有相同主要的功能,任何一个物种丢失或灭绝都会导致系统的变故,这个假说被称作。
3. 重要值(important value)是用来表示某个物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 + 。
4. 集群效应对种群整体是有益的,它可以提高捕食效率和,和增加彼此学习的效率。
5. 沙漠中的啮齿类动物对高温环境常常采取行为上的适应对策,如夏眠、或等。
6. 景观多样性和是景观生态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前者主要描述斑块性质的多样化,后者则是指斑块空间镶嵌的复杂性。
7. 生长在世界各大洲环境相似的地区,由于趋同进化而具有相同生长型的植物,可以称为。
8.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通常有、物理化学迁移和机械迁移三种方式。
9. 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最大持续产量,在对鱼类进行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英文名词请先翻译再解释,翻译正确得1分。
)
1.密度效应 2.Ecological efficiencies 3.多元顶级论
4. Projected coverage
5. carnivore
6. 生态幅
7. 化感作用
8. Gause's hypothesis 9. subacute toxicity 10. Innate capacity of increase
四、论述题(5小题,共75分)
(一)请解释以下生态现象(每小题5分,共25分)
1. 如果没有生命出现,地球上大气中N2和O2的浓度可能为1.9%和0.0%,而不是现在的78.08%和20.95%。
2. 毛冬青在20-30℃时,发芽率为70%-80%,但在25℃时仅为20%-30%。
3. 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在2500m2内有植物130种;在巴西,一个777hm2的面积内有4000种乔木;在爪哇西部,一个280hm2面积内有250种不同的树木,已相当于欧洲全部树种之和。
4. 冬天不冷,不能吃饼(农业谚语)。
5. Sundin等(2000)分析了密克罗尼西亚某岛屿上人群中色盲的比例在4%-10%之间,比其他地区的人要高得多。
原来,1780年时,台风袭击了这个岛,只剩下30个人,其中男人9个,并有一个是色盲。
(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充足的水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
有记载的长江水生生物有1100多种,其中鱼类370多种、底栖动物220多种和水生植物上百种。
长江还拥有许多特有、珍稀鱼类和野生保护动物。
但是,目前长江各种生物资源正处于衰退之中,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白暨豚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水中活化石”中华鲟的数量也急剧下降;久负盛名的“四大家鱼”的鱼苗发生量锐减。
试分析长江生物资源衰退的可能原因,并谈谈该如何减缓物种的衰退。
(10分)
(三)种群的动态研究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即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及其变动原因(调节机制)。
请简述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类型以及种群调节的主要理论。
(15分)
(四)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使一些害虫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同时许多害虫的天敌又被大量杀灭,致使一些害虫十分猖獗。
目前,生物防治技术在世界许多国家有了迅速发展,该技术就是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学现象和某些生物学特
性,以防治危害农业、仓储、建筑物和人群健康的生物所采取的措施。
请根据你掌握的生态工程知识,谈谈在农林业生产过程中该如何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
(15分)
(五)下图引自某杂志,作者研究了“Arsenic additions”对两种植物(Pteris vittata 和Pteris tremula)“leaf dry weight”的影响。
请仔细读该图,尽可能写出图形所反映出的信息。
(10分)
Effect of arsenic additions on leaf dry weights of Pteris vittata and Pteris tremula in the pot exper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