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二甲苯 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合集下载

3-硝基-1,2-二甲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3-硝基-1,2-二甲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3-硝基-1,2-二甲苯化学品英文名:3-nitro-1,2-xylene;1,2-dimethyl-3-nitrobenzene;3-nitro-o-xylene化学品别名:1,2-二甲基-3-硝基苯;3-硝基邻二甲苯CASNo.:83-41-0ECNo.:201-474-3分子式:C8H9NO2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对水生物有毒。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不适用危险信息: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不适用。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有毒。

本品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

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果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邻苯二甲酸酐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邻苯二甲酸酐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邻苯二甲酸酐按照GB/T16483、GB/T17519编制修订时间2021/04/08SDS编号2021040802最初编制时间2021/04/08版本 1.0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3GHS 标签要素象形图信号词危险危险说明H302吞咽有害。

H315造成皮肤刺激。

H317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H318造成严重眼损伤。

H334吸入可能导致过敏或哮喘病症状或呼吸困难。

H335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H402对水生生物有害。

防备说明预防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皮肤。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2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防护面具。

P284[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戴呼吸防护装置。

应对P301+P312+P330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急救中心/医生。

漱口。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04+P340+P312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如感觉不适,呼叫急救中心/医生。

P305+P351+P338+P310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立即呼叫急救中心/医生。

P333+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P342+P311如有呼吸系统病症:呼叫急救中心/医生。

存放。

1,2-二甲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完整版)

1,2-二甲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完整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2-二甲苯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1,2-二甲苯化学品英文名:1,2-xylene;o-xylene;1,2-dimethylbenzene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址:供应商电话:邮编:供应商传真:电子邮件地址: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主要用作溶剂和用于合成油漆、涂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有害,吸入有害。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H226:易燃液体和蒸气H401:对水生生物有毒H315:造成皮肤刺激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如爆炸物对静电敏感。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面具。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如非其预定用途。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应急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70+P378:火灾时,使用灭火。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21: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

P332+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当P333+P313出现在标签上可略去。

P362+P364: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安全储存:P403+P235: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废弃处置:P501:处置内装物/容器.物理和化学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充血、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61670--4-溴-1,2-二甲基苯、对溴邻二甲苯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61670--4-溴-1,2-二甲基苯、对溴邻二甲苯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4-溴-1,2-二甲基苯;对溴邻二甲苯;4-溴-1,2-二甲苯;3,4-二甲基溴化苯化学品英文名:4--Bromo-1,2-dimethyl benzene;4-bromo-1,2-xylen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4-溴-1,2-二甲苯583-71-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有毒。

受高热释放出有毒气体。

对眼睛、粘膜有强烈而持久的刺激作用,浓度高时可引起肺水肿。

空气中本品在0.5ppm时即不能忍耐。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可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能燃烧。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溴化氢。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消除所有点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邻二甲苯95-47-6

邻二甲苯95-47-6
戴呼吸罩。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消除所有火源。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注意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可蓄积在地面低洼处。
6.2 环境预防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 部分)。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0.791 g/cm3
n) 溶解性 /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C / °F)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1 产品标识符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邻二甲苯 CAS No.: 95-47-6 别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无数据资料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FlammableLiquids:Flam.Liq.2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经口):AcuteTox.3 急性毒性(经皮):AcuteTox.3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单一接触):STOTSE1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邻二甲苯

邻二甲苯

邻二甲苯C6H4(CH3)2/C8H10CAS登记号:95-47-6 中文名称:邻二甲苯; 1,2-二甲苯RTECS号:ZE2450000UN编号:1307EC编号:601-022-00-9英文名称:o-XYLENE; ortho-Xylene; 1,2-Dimethylbenzene; o-Xylol 原中国危险货物编号: 33535分子量:106.2 化学式:C6H4(CH3)2/C8H10危害/接触类型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火灾易燃的。

禁止明火、禁止火花和禁止吸烟。

干粉、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爆炸高于32℃,可能形成爆炸性蒸气/空气混合物。

高于32℃,密闭系统、通风和防爆型电气设备。

防止静电荷积聚(例如,通过接地)。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却。

接触严格作业环境管理!避免孕妇接触!#吸入头晕,倦睡,头痛,恶心。

通风,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护。

新鲜空气,休息,给予医疗护理。

#皮肤皮肤干燥,发红。

防护手套脱去污染的衣服,冲洗,然后用水和肥皂清洗皮肤。

#眼睛发红,疼痛。

安全护目镜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食入灼烧感,腹部疼痛。

另见吸入。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漱口,不要催吐,给予医疗护理。

泄露处置通风。

移除全部引燃源。

尽可能将泄漏液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

用砂土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并转移到安全场所。

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

个人防护用具:适用于有机气体和蒸气的过滤呼吸器。

包装与标志欧盟危险性类别:Xn符号标记:C R:10-20/21-38 S:2-25 联合国危险性类别:3 联合国包装类别:III中国危险性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中国包装类别:III应急响应应急卡:TEC(R)-30S1307-III美国消防协会法规:H2(健康危险性);F3(火灾危险性);R0(反应危险性)储存耐火设备(条件)。

与强氧化剂和强酸分开存放。

易燃性2活 性毒 性3重要数据物理状态、外观: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

邻二甲苯 危险、有害识别表

邻二甲苯 危险、有害识别表


中文名:邻二甲苯
英文名:o-xylene
危规号:33535
分子式:C8H10
分子量:106.17
UN号:1307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CAS号:95-47-6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25.5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封,加强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毒性:
急性毒性:LD501364mg/kg(小鼠静脉)





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爆炸极限/%:1.0-7.0
稳定性:稳定
爆炸物质级别、组别:ⅡA级T1组
禁忌物:强氧化剂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邻苯二甲酸氢钠(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邻苯二甲酸氢钠(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邻苯二甲酸氢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邻苯二甲酸氢钠、酞酸氢钠、苯二甲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drogen phthalate、Sodium biphthalate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吸入、食入刺激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 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在没有医务人员的情况下不要催吐,用清水漱口。

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可能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CO, CO2), 钠的氧化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无资料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个人防护:穿上化学防护衣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严禁向环境排放清洁/吸收措施:根据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要求进行处理。

小量泄漏:利用沙土或非易燃性的吸收剂处理泄漏物。

用干净铲子铲入干燥,清洁的容器并加盖,再将容器移离现场。

大量泄漏:切断引火源。

使用砂土、细沙或土屑覆盖于泄漏物上,并将其铲至干燥,密闭之容器且标示清楚。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远离火种、热源等。

防止蒸气或粉尘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密闭容器中。

监测方法:无资料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良好的通风设备,保证空气中粉尘浓度低于爆炸极限。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说明书编码:DGT(07)010
生效日期:2013年3月1日
企业应急电话(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0755-84802533
传真号码(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0755-84802532
国家应急电话:0532-3889090
0532-3889191
分子式:C8H1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第 1 页,共 5 页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 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 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治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
第 2 页,共 5 页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 3 页,共 5 页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1364 mg/kg(小鼠静脉) LC50:无资料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其它有害作用:其环境污染行为主要体现在饮用水和大气中,残留和蓄积并不严 重,在环境中可被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但这种过程的速度比挥发过程的速度低得 多,挥发到大气中的二甲苯也可能被光解。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 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 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最高容许浓度:前苏联MAC:50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 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 生习惯。
闪点(℃): 30
引燃温度(℃): 463
爆炸下限[%(V/V)]: 1.0
爆炸上限[%(V/V)]: 7.0
最小点火能(mJ): 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 0.764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溶剂和用于合成油漆涂料。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配物:强氧化剂。 分解产物: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 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3535 UN编号:1307 包装标志:易燃液体;有毒品 包装类别:O53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 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 板箱或胶合板箱。
√纯品
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

浓度 CAS NO
1,2-二甲苯
≥96% 95-47-6
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 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 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 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第 4 页,共 5 页
运输注意事项: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 门批准。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 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 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 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 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 、水泥船散装运输。
深圳市东港田化工有限公司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志
化学品中文名称:1,2-二甲苯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邻二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1,2-xylene;o-xylene
企业名称:深圳市东港田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植物园路326号
电子邮件地址:nifo@
邮编:518116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 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 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 氧化碳、干粉、砂土。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 参考文献:周国泰 主编《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2003年7月北京第5次印 刷)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填表时间:2013年2月28日 填表部门:安全办公室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第 5 页,共 5 页
第九部分:理化特征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
Ph值:
熔点(℃): -25.5
相对密度(水=1): 0.88 相对密度(空气=1): 3.66 燃烧热(Kj/mol): 4563.3 临界压力(MPa): 3.70
沸点(℃): 144.4 饱和蒸汽压(kPa): 1.33(32℃) 临界温度(℃): 357.2 辛醇/水分配系数: 2.8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