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戟科植物简介
大戟_精品文档

大戟大戟植物简介大戟(学名:Euphorbia ingens)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大戟科大戟属。
它通常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区,特别是非洲南部地区。
大戟在当地被广泛种植作为药用植物、观赏植物和园艺品种。
大戟植物的主干高度可达到15米,是大戟属中最高的物种之一。
它的主干是粗壮的,呈灰色或棕色,密布着许多小型的突起,形状独特。
大戟的叶子呈羽状复叶,每个复叶有3-5个小叶,小叶呈狭长形,有时呈锯齿状。
叶子通常呈绿色,但也可能呈现其他颜色,如红色或紫色。
大戟植物的花是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
每个花序都由多个小花组成,呈伞状排列在主干的顶端。
这些小花往往呈黄绿色或绿色,但也可能呈现其他颜色。
大戟的花期通常在夏季或秋季,花朵吸引了许多昆虫的访问,对于传粉起到重要作用。
尽管大戟在观赏价值上具有很高的潜力,但它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大戟的乳液含有有毒物质,对人和动物有毒。
因此,在处理大戟植物时需要格外小心,以免接触乳液。
其次,大戟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
在栽培大戟时需要提供适当的水分和肥料,以保持其生长健康。
在药用方面,大戟被广泛用于非洲一些地区的传统医学中。
它的根部被用来制作草药,据传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病、消化不良和皮肤问题。
然而,由于大戟含有毒素,使用时需要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除了药用价值,大戟还被广泛种植作为观赏植物。
它的高大的主干和独特的叶子形状使其成为园林和景观设计的理想选择。
大戟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迅速,可以很快形成壮观的树形。
它也可以作为盆栽植物栽培,并成为室内和室外装饰的亮点。
在大戟的栽培和繁殖方面,可以通过嫁接和分株两种常见的方式进行。
嫁接可以加快大戟的生长速度和树形形成,而分株则可以繁殖更多的植株。
在栽培大戟时,需要注意适当的浇水和施肥,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总的来说,大戟是一种具有观赏和药用价值的多年生植物。
它的外观独特,结构高大,是园林和景观设计的理想选择。
大戟科识别要点

大戟科识别要点
大戟科是一类植物,其特征和识别要点如下:
1. 叶子:大戟科植物的叶子通常呈长椭圆形或卵形,有时呈倒卵形。
叶片边缘呈锯齿状,或者有不规则的齿状突起。
叶子的颜色可以是绿色、红色或紫色,有些种类的叶子还会有斑点或条纹。
2. 茎:大戟科植物的茎通常粗壮,有些种类的茎可以长到数米高。
茎表面光滑或带有纵纹,有些种类的茎上还会有刺状突起。
3. 花:大戟科植物的花通常呈圆锥花序,花序上排列着许多小花,每朵小花由一个花瓣和多数雄蕊组成。
花瓣的颜色可以是白色、黄色、橙色或红色。
4. 果实:大戟科植物的果实通常是蒴果,果实内含有许多种子。
有些种类的果实会爆裂,将种子散布到周围。
大戟科植物的识别要点主要是通过观察叶子、茎、花和果实的形态特征来判断。
叶子的形状和颜色、茎的粗壮程度和表面特征、花序的形状和颜色以及果实的类型都是判断大戟科植物的重要依据。
大戟科植物具有特殊的叶子、茎、花和果实形态特征,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可以准确识别大戟科植物。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避免将大戟科植物与其他类似植物混淆,以确保识别的准确性。
植物学 大戟科

野 蔷 薇 花 枝
野蔷薇花解剖 野蔷薇花纵切
玫瑰(R. rugosa Thunb.)
叶皱缩,茎多皮刺和 刺毛,花玫瑰红色。 原产华北,各地栽培。 花作香料,花及根入 药。
玫瑰(R. rugosa Thunb.)
(6)观赏;一品红、猩猩草、铁海棠、火殃簕、 绿玉树、红雀珊瑚、重阳木、石栗、洒金榕、红 桑、乌桕、红背桂、五月茶…
果树:余甘子,果初嚼时酸涩而后生甘甜,有开 胃消食,生津止渴的功效。
本科重点特征:
多含乳汁,叶片基部或叶柄顶端长有腺 体,花单性,子房上位,常3室,中轴 胎座,多为蒴果。
蔷薇科(Rosaceae)
亚科Ⅲ.苹果亚科(Maloideae)
木本。 有托叶。 心皮2—5,多数
与杯状花筒之内 壁结合成子房下 位,或仅部分结 合为子房半下位。 每室有胚珠2—1 个。 梨果。
梨属(Pyrus)
叶近卵 形。花 柱2—5 条,离 生,果 肉有石 细胞, 果实梨 形。
沙梨[P. pyrifolia(Burm.f.) Nakai]
珍珠梅属(Sorbaria)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花小,为顶生圆锥花 序;花瓣5;雄蕊20-50;心皮5,稍合生。 蓇葖果具多数种子。产我国西南部和东北部。
华北珍珠梅[S. kirilowii(Regel) Maxim.]
圆锥花序无毛;雄蕊20;花柱稍侧生。分布在我国北部至东部,常 栽培。
野珠兰(Stephanandra chinensis Hance)
叶皱缩,茎多皮刺和 刺毛,花玫瑰红色。 原产华北,各地栽培。 花作香料,花及根入 药。
月季(R. chinensis Jacq.)
大戟科

形态特征
大戟科(8张)
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体常有乳状汁液。叶互生,少有对生或轮生,单叶,稀为复叶,基部或顶端有时具 有1-2枚腺体;托叶2,着生于叶柄的基部两侧,早落或宿存,稀托叶鞘状,脱落后具环状托叶痕。花单性,雌雄 同株或异株,单花或组成各式花序,穗状或圆锥状花序;萼片分离或在基部合生,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在特化 的花序中有时萼片极度退化或无;花瓣有或无;花盘环状或分裂成为腺体状,稀无花盘;花柱3裂,柱头6裂。子 房上位,3室,稀2或4室或更多或更少,每室有1-2颗胚珠着生于中轴胎座上,花柱与子房室同数,分离或基部连 合。果为蒴果,或为浆果或核果状;种子常有显著种阜,胚乳丰富、肉质或油质,胚大而直或弯曲,子叶通常扁 而宽,稀卷叠式。染色体基数 x=6-14。
2.铁苋菜亚科 ACALYPHOIDEAE Ascherson
植株无内生韧皮部及乳汁管。单叶,稀复叶。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花瓣存在或退化;无花盘;雄花生于小 苞片腋内,雌花生于叶状苞片内;雄花萼片4,雄蕊少数至多数,花丝分离,花粉粒多数三核;雌花萼片3-5,覆 瓦状排列;子房3室,每室有1颗胚珠,花柱分离。蒴果;子叶扁而宽。染色体基数 x=8-11。
保护级别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
谢谢观看
在大戟属不同番樱桃大戟中的个曼西醇二萜酷具有中等程度抗HIV-1逆转酶抑制性;巴豆菇烷型二萜虽然在 大戟属植物中成分数量少,但却是大戟属植物辅助致癌和至炎的主要成分之一;巨大戟烷型二萜酷在大戟属植物 中数目较多、发现较早,并具有致炎和辅助致癌的成分;千金二萜烷型菇类为该属植物中数量最多的大环二萜类, 体外试验表面其具有细胞毒性和抑瘤活性。
识别要点:草本或木本,体内常具乳汁;花单性,多为雌雄同株,雄蕊1至多数,雌蕊3,心皮合生、子房3 室;多为蒴果。
大戟科植物有哪些

大戟科植物有哪些
大戟科植物品种
1、龙骨
龙骨是多肉植物的一种,属于大戟科,其汁液中蕴含着剧毒,而且平时叶片很容易刺伤皮肤,在养殖龙骨的过程中,尤其翻盆换土、修剪时,一定要注意尽量避免触碰汁液。
2、秋枫
秋枫的根须较大,枝叶生长十分茂盛,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正常情况下,通常4-5月开花结果,8-10月时果实成熟,大多栽种在我国南方地区。
3、一品红
一品红也属于大戟科植物,虽然它的汁液中有毒,但不会散发出毒气,平时将其摆放在室内,可以起到装饰环境、净化空气等多种作用,而且一品红的花色鲜艳,花量繁多。
4、虎刺梅
虎刺梅属于大戟科,它开出来的花朵为红色,叶片呈嫩绿色,比较肥厚,含水量较大,因此有一定的耐旱性,在养殖虎刺梅时,需要将其放在阳光柔和的地方,以免被灼伤。
5、麻疯树
麻疯树也叫做臭油桐,它具有一定的毒性,特别是果实和种子,如果不小心误食,会出现头晕目眩、昏迷不醒等现象,在为麻疯树浇水施肥时,一定要穿好防护服。
大戟科块根植物的特征

大戟科块根植物的特征
大戟科是一大类植物,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它们的块根上。
大戟科植物包括许多
种类,如仙人掌、龙血树和红掌等。
它们在全球分布广泛,生长在各种环境中,从沙漠到热带雨林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
首先,大戟科植物的块根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块根通常是粗壮且肉质的,
生长在地下,起到储存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这种独特的适应方式使得大戟科植物能够在干旱或营养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其次,大戟科块根植物一般拥有刺或尖刺状的特征。
这些刺起到保护植物免受
食草动物的侵害的作用,并有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
一些大戟科植物的刺看起来非常尖锐,甚至可以造成刺伤,因此温度为人们提供警示信号。
此外,大戟科植物的叶片通常较小且不对称。
叶片上覆盖有厚厚的角质层,用
于减少水分蒸发,并且能够耐受高温和日晒。
大戟科叶片的形状各异,有的呈羽状,有的呈椭圆形,但都帮助植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
最后,大戟科块根植物的花朵通常较小且呈漏斗状。
这些花朵具有鲜艳的颜色
和浓郁的芳香,吸引昆虫等传粉者的来访。
它们产生的花蜜也是吸引蜜蜂和其他昆虫的重要因素。
总之,大戟科块根植物以其独特的块根、刺、小叶和花朵等特征而著名。
它们
适应了不同的环境条件,并为我们展示了植物界的多样性和生存的奇妙方式。
大戟科科属特征

大戟科科属特征
1. 大戟科(Passifloraceae)是拟南芥目植物类群中的一类,属于拟南芥科,包括220多种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尤以热带地区最为常见,可以在南美洲及东南亚等地找到,其中有一些种类还分布到热带亚热带地区。
2. 大戟科植物一般具有肉质叶,具有显著的长柄,叶片的形状和大小各异,有的像橄榄树的叶片,有的则是三棱形,也有圆形的叶片。
叶表面两面多单细胞的腺体,叶背面比较平坦,有细小突起,具有黄绿色和深绿色的叶色,极少的有紫色叶片,叶脉网络稀疏,有粗细不一。
3. 大戟科植物的花色各异,多为紫、白或黄、红色,茎柄一般较短,花蕊多为两列,花萼为9-10片,正常情况下花瓣数在5页以内,每朵花多有雄蕊5-10个,雌蕊1-5个,雄花和雌花不在一朵花中出现,而是分开花序出现,分别在雌雄植株上。
4. 大戟科植物的果实小,具有明显的颈状的,距萼片旁边有个小穴,果实内有多数的种子,种子表面有毛,果实经常带有红色或紫色,果肉中有多数的果汁,可以口感酸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做辅料,做成多种美食。
- 1 -。
大戟科

子房上位,雌蕊心皮3,3室,中轴胎盘,每室胚珠1-2。
蒴果,少数为浆果或核果。 种子具胚乳。染色体X=6-14.
大戟科分布状况
本科共约300属5000多种,起源于第三季,除北极及寒 冷的高山带以外,遍布于全世界,主要产于热带和亚 热带地区。它们分布在极不同的地方,既有极特殊的 沙漠型肉浆植物,也有湿生植物,还有不少是热带森 林乔木,还有许多是分布广泛的田间杂草。 大戟属是遍布全球的大属,包含2000多种,主要产于 亚热带及温带,热带地区较少。有许多栽培植物,如 木薯、蓖麻、乌桕等,远远超过其原来面积。大戟科 的分布中心是印度—马来西亚区和巴西。 我国约有66属,360余种,已知药用约160种。
种子
蒴果
大戟
多年生草本,植物体有白色乳汁。 花序特异,由多数杯状聚伞花排列而 成的多歧聚伞花序。 单叶互生;几无柄;长圆形或披针形, 长3~6厘米,宽6~12毫米,全缘,下 面稍被白粉。
子房上位,3心皮合生3室,每室胚珠1。 种子卵圆形,表面光滑,灰褐色。 根有毒,能消肿散结,泄水逐饮。 同属植物国产60余种,其中较重要的药用植 物还有:月腺大戟、狼毒大戟、甘遂、续随 子、地锦等。
常绿小乔木,幼枝,叶有星状毛。 花单性,雌雄同株。 蒴果卵形。 种子有大毒,能泻下祛积,逐痰行 水。根可治风湿腰腿痛和跌打损伤 ;叶可治蛇咬伤或作杀虫剂。
种子 花枝
蓖麻
高大草本。 叶掌状深裂。
雄花
形,一端有种阜,具斑纹。
种仁能泻下通滞,消肿拔毒;种子 经冷榨所得油为蓖麻油,内服有泻 下通便作用。
齿 裂 大 戟
乳 浆 大 戟
长 叶 大 戟
紫 斑 大 戟
经济价值
大戟科以盛产橡胶、油料、药材、鞣料、淀粉、木材等重要经济 植物著称。 橡胶树属是主要产橡胶的植物。油桐属产最好的干性油。 乌桕产蜡和油。蓖麻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巴豆为泻药,又可作杀虫剂,也产单宁。 木薯是热带重要的食用植物之一,有肥厚的块状根,极富淀粉, 是工业上用粉主要原料之一。余甘子的果可食,维生素C含量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花具花瓣 3.雄花萼片覆瓦状排列;花盘围绕于子房基部或不围绕 4.花盘环状,背面不贴生于花瓣上;蒴果开裂后中轴宿存外 果皮与内果皮分离………………………………………喜光花族 4.花盘分裂为5枚扁平的腺体,腺体背面基部贴生于花瓣上; 蒴果开裂后中轴不宿存,外果皮与内果皮不分 离…………………………………………………………雀舌木族 3.雄花萼片镊合状排列;花盘包围子房中部以上或全部包裹子 房…………………………………………………………土蜜树族
刺果树Chaetocarpus castanocarpus (Roxb.) Thw.
大戟亚科
1.穗状花序,稀总状花序;雄花萼片2-5枚, 分离或合生;雄蕊2-3枚,稀多数 ……………………………………乌桕族
1.杯状聚伞花序(即大戟花序);雄花无花 萼;雄蕊1枚…………………………大戟族
大戟科-大戟亚科-乌桕族-乌桕属
白楸
Mallotus paniculatus (Lam.) Muell.
Arg.
大戟科-铁苋菜亚科-黄蓉花族-黄蓉花属
黄蓉花Dalechampia bidentata Bl. var. yunnanensis Pax et Hoffm.
巴豆亚科
1.花丝在花蕾时内弯,通常基部被绵毛,离生,雄花萼片覆瓦状或 镊合状排列,具花瓣;雌花有或无花瓣……………………巴豆族
2.头状花序,两性的,具长的花序梗和;2 枚大的叶状总苞,雄花3至多朵生于苞腋, 雄蕊10枚以上……………………黄蓉花族 2.不具以上特征………………… 铁苋菜族
大戟科-铁苋菜亚科-沙戟族-地构叶属
广东地构叶 Speranskia cantonensis (Hance)
Pax et Hoffm.
大戟科-铁苋菜亚科-铁苋菜族-野桐属
乌桕 Sapium sebiferum (L.) Roxb.
大戟科-大戟亚科-大戟族-大戟属
火殃勒 Euphorbia antiquorum Linn.
大戟科-叶下珠亚科-叶下珠族-黑面神属
雪花木Breynia nivosa
大戟科-大戟亚科-大戟族-大戟属
大戟科-巴豆亚科-花戟族-变叶木属
撒金变叶木
大戟科-叶下珠亚科-叶下珠族-叶下珠属
珠子草 Phyllanthus niruri Linn
铁苋菜亚科
1.雄花具花瓣,萼片镊合状排列,雌花稀无 花瓣,萼片镊合状排列;总状花序,两性 的……………………………………沙戟族
1.雌、雄花均无花瓣,雄花萼片镊合状排列, 雌花萼片覆瓦状排列;花序各式,两性的
大戟科-叶下珠亚科-秋枫族-秋枫属
秋枫 Bischofia javanica Bl.
大戟科-叶下珠亚科-喜光花族-喜光花属
喜光花 Actephila merrilliana
Chun
大戟科-叶下珠亚科-雀舌木族-方鼎木属
方鼎木 Leptopus fangdingianus (P. T. Li) Vorontsova & Petra Hoffmann
2.花无花瓣 5.雄蕊着生在花盘内面;子房15-3室…………………叶下珠族 5.雄蕊着生于花盘边缘或凹缺处,或花盘裂片之间;子房2-1 室,稀3室 6.萼片离生;花柱柱头常扩大呈盾形或肾形;果直径12.5cm……………………………………………………核果木族 6.萼片合生成杯状或盘状;花柱柱头不扩大,果直径8mm以
1.花丝在花蕾时直立 2.雄花花萼裂片镊合状排列;花排成聚伞圆锥花序 3.花无花瓣,蒴果,叶为指状复叶…………………………复叶族 3.花具花瓣,果为核果状,叶为单叶………………………石栗族 2.雄花花萼裂片或萼片覆瓦状排列 4.雄花具花瓣…………………………………………………花戟族 4.雄花无花瓣 5.花萼钟状,长7-10mm,具彩色斑;叶分裂…………木薯族 5.花萼非钟状 6.果无刺状刚毛…………………………………………白树族 6.蒴果密生刺状刚毛;花簇生于叶腋,萼片4枚,花丝合生成 柱状…………………………………………………………刺果树族
恩格勒系统
• 牻牛儿苗目 大戟科 叶下珠亚科 铁苋菜亚科 巴豆亚科 大戟亚科
APGⅢ
• 金虎尾目 大戟科 Cheilosoideae 铁苋菜亚科 巴豆亚科 大戟亚科 叶下珠科
1.子房每室2胚珠;植株无内生韧皮部;染色 体基数=7,12或13………………叶下珠亚科
1.子房每室1胚珠;植株常具内生韧皮部;染 色体基数=8-11
大戟科-巴豆亚科-花戟族-麻疯树属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inn.
大戟科-巴豆亚科-木薯族-木薯属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大戟科-巴豆亚科-白树族-白树属
白树Suregada glomerulata (Bl.) Baill.
大戟科-巴豆亚科-刺果树族-刺果树属
2.植株无乳汁管组织……………铁苋菜亚科
2.植株有乳汁管组织
3.苞片基部常无腺体;花瓣常有;花盘中 间具退化雄蕊……………………巴豆亚科
3.苞片基部常有两枚腺体;无花瓣;花盘 中间无退化雄蕊…………………大戟亚科
1.植物体具红色或淡红色液汁;无花瓣和花盘;三出复叶;染色 体基数=7…………………………………………………秋枫族
大戟科-巴豆亚科-巴豆族-巴豆属
巴豆 Croton tiglium Linn.
大戟科-巴豆亚科-复叶族-橡胶树属
橡胶树 Hevea brasiliensis (Willd. ex A. Juss.) Muell. Arg.
大戟科-巴豆亚科-石栗族-石栗属
石栗 Aleurites moluccanus (L.) Willd.
大戟科-大戟亚科-乌桕族-海漆属
红背桂
大戟科-大戟亚科-大戟族-大戟属
麒麟冠
大戟科-大戟亚科-大戟族-红雀珊瑚属 红雀珊瑚
大戟科-大戟亚科-大戟族-大戟属
光棍树
大戟科
• 常有乳状汁液,白色,稀为淡红色 • 单叶,稀复叶,常互生;有托叶 • 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子房上位;常
具花盘 • 果多为蒴果
广布全球,主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约 300属,5000种,我国有70多属,约460种。
• 橡胶树——橡胶 • 油桐,木油桐——桐油,最好的干性油 • 乌桕——蜡和油,蜡烛和肥皂的原料 • 蓖麻——种子产蓖麻油;叶饲蓖麻蚕 • 粗糠柴——单宁,可做染料 • 巴豆——泻药和杀虫剂 • 余甘子——果富含VC,可食;干叶可做枕芯 • 木薯——块根富含淀粉,可食;叶可喂蚕 • 好望角毒漆——已知有毒植物中含毒性最强的一种 • 产树脂;栽培脉土蜜树Bridelia spinosa (Roxb.) Willd.
大戟科-叶下珠亚科-核果木族-核果木属
核果木Drypetes indica (Muell. Arg.) Pax et Hoffm.
大戟科-叶下珠亚科-五月茶族-五月茶属
日本五月茶 Antidesma japonicum Sieb. et Z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