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20题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20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
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周国平)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
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
(莫言)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本题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段材料是周国平的话语,意思是,在这喧嚣的社会中,他选择安静的生活方式,安静地写作,安静地思考,不受外界的喧嚣干扰或诱惑,守得住自己的内心。
第二段是莫言在2014年南国书香节上演讲的观点摘录。
意思是,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生于斯,长于斯,谁人都不能避免直面喧嚣。
如何看待这个喧嚣的时代,如何应对这个喧嚣的社会,值得每一个人认真思考。
材料中的关键词有两个:“安静”和“喧嚣”。
如果把“安静”理解为“宁静”“安宁”“平静”,把“喧嚣”理解为“喧闹”“热闹”,不作偏题处理。
“内容”层面,可侧重对“安静”和“喧嚣”意义的直接解读;“含意”层面,可以由“安静”和“喧嚣”引申到对现代人生活态度或生存方式的思考。
关于“自选角度”,学生可以在“安静”和“喧嚣”两者中任选一个作深入思考,也可以将二者综合起来思考。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有一段关于‚陌生人社会‛的经典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
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造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上面的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社会生活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这一段话的理解难度不大,关键在于我们对材料的指向的理解。
如果仅仅停留在字面,拘泥于陌生人的叙写,显然失之于肤浅;如果转向陌生人的不可或缺,也属于蜻蜓点水。
材料的提示语中,“结合社会生活与认识”应该是我们思考的方向:对于陌生人,我们只怎样的态度?陌生人之间相处时是怎样的状态?有怎样的戒备心理?麻木冷漠占据着怎样的位置?我们渴求怎样的人际关系?怎样才能建立理想的人际关系?这样的一番问询之后,我们便可发现,这则材料指向的是人际关系。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

17
▪ 一、写记叙文。
最棒就是你
我是一朵雏菊,在阳光明媚的早晨被人栽种在这
里。这里是花的天地。富贵的牡丹舞姿绰约动人,
娇媚的玫瑰舞步优美清新。我低头看看自己,平凡
的枝叶,矮小的身躯,自卑感涌上心际。一阵风雨
过后,牡丹、玫瑰被掀倒在地,只有我傲然矗立。
鸟儿飞过头顶,对我说:“最棒就是你。”
——题
记
面对着初三那扇冰冷的门,我深呼一口气,怕
“我已决定径直飞向地球。”
8
1、整体阅读,确定材料中的主要描述对象
树叶 东风、西风
2、分析所有描述对象的主次关系,确定主角
树叶
3、分析所写对象的主要特点。
随风而动,无风落地
4、加以联想和想象,将主角的特点对应生活中的 现象和事理
生活中有些人善于适应环境,能顺应潮流而动; 或者说有些人没有主见和固定的目标,面对生活 左右摇摆。
字要求、内容要求等),看懂文字材料。这是快
速审题的第一步,对整篇作文的立意、结构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
▪ 其次,明断是非优劣,通过阅读材料要迅速判断
出材料所提供现象的属性,是与非,正与误,优
与劣,以便确立自己文章的中心。
▪ 再次,挖掘深意,有的材料作文内容比较复杂,
主旨比较“隐蔽”,在这种情况下,深入领会材
▪ 2.深刻:一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二揭 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三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 3.集中:只有一个主题,中心突出 ▪ 4.新颖: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
角度,能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给 人新的启迪、新的联想 。
5
▪ 写给材料作文,审题和领悟非常重要,可以从3
方面做起:
▪ 首先,要看清要求(如拟题要求、文体要求、文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
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
“它也很可爱啊!”
1、材料中的对象及相应内容 对 象
乌 鸦
内容
乌鸦学老鹰抓小羊 →被牧羊人抓住 “这是一只忘记自 己叫什么的鸟 ” “它也很可爱啊!”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
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
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
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
答:“下一个!”
牛刀小试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 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 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 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 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 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 的珍珠。”
由 果 溯 因 法
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 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 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 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 工说:“工钱已给过了” 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 的钱。”漆工说:“那是 顺便补的。”船主说: “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 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 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 来,所以我感谢你!”
作业布置
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前 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加 笔试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 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 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点点 头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请都给 我打个电话。”“如果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 么?”“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 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 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话 费。请您一定打。”经理笑了:“你把两块钱收回。我 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叙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主观能动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第三个工人热爱本职工作,把它看成是一种创造,
对此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自然会成为有名的建筑师。我们可以从工作态度、兴趣,
热爱本职工作等方面提出论点,相信会是一篇好文章。
——立意(对工作要有积极认识,充满热爱,
富有责任感,积极进取,才能真正有所成)
学以致用1: 鞋厂派了两名推销员,一同飞往一个海岛开辟市场。刚一下飞机,他们就了解到所有岛民从来没有穿鞋的习惯。推销员甲心里凉了半截,立即向厂里发出电报:“这里没有市场, 预计他们的需求量为零!”推销员乙 却惊喜万分,也立即向厂里发了电报:“市场前景广阔,他们的需求量将从零开始。”
孩子 —— “它也很可爱” (肯定) ① 有拼命追求,勇于超越的精神 ②向强者学习,理应得到鼓励 ③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 ④ “东施效颦”未尝不可 辩证:既要有超越自我的勇气,又要 结合自身条件。
*
2找准关键词句,原因分析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本材料的关键词是“爱坐前排”(对“前排”的理解不要狭隘)、“成功”,所以抓住这两个词语的逻辑关系组织成句 。
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
添加标题
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
添加标题
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第一)
添加标题
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等。
添加标题
二、从分析原因入手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大方法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大方法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常见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准确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会使所写文章切题又有深度。
写作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
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材料作文审题和立意

例4:阅读下面的村料,根椐要求写一篇文章。有一次,我去 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然后 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3×9=(27)4×9=(36)5×9=(45) 6×9= ( 54 ) 7×9= ( 62 )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 “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喊起来:“老师,他错了, 最后一道题答错了……”我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纠正这名 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 他说:“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 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 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 要求:1.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 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3.除诗歌、 戏剧外,文体不限。4.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在名、校名、 人名。
在吃的问题上,孔子曾有过这样一些议 论:“饭菜越精致越细腻越好,颜色不好看 的东西不吃,变质变味的东西不吃,肉割的 不方正不吃”……时隔两千多年,我们再来 品味这些话,感到它谈论的不仅是一种饮食 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阅读品位, 一种审美倾向,一种人生追求……
现在,请你任选一种角度,由此及 彼,生发联想,写一篇550字左右的文 章。文体不限,文题自拟。
在吃的问题上,孔子曾有过这样一些议 论:“饭菜越精致越细腻越好,颜色不好看 的东西不吃,变质变味的东西不吃,肉割的 不方正不吃”……时隔两千多年,我们再来 品味这些话,感到它谈论的不仅是一种饮食 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阅读品位, 一种审美倾向,一种人生追求……
现在,请你任选一种角度,由此及 彼,生发联想,写一篇550字左右的文 章。文体不限,文题自拟。
风,从水面走过,留下粼粼波 纹;阳光,从云层走过,留下 丝丝温暖;岁月,从面庞走过, 留下条条皱纹…… 我们也在走过,走过一条条道 路,走过一座座城市;也走过 自己的青春,走过自己的生命。 走过的,可以是空间,也可以 是时间;可以实实在在,也可 以虚无空幻…… 请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 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 的文章。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详解

材料作文意在让学生在原材料中提炼观点,如果不作引论, 不叙原材料,不分析原材料,习作观点横空出世,就会使 人摸不着头脑。因此每篇习作的开头即要求学生在简洁的 引论部分叙、析、评三结合。叙述原材料要简洁,侧重于 为习作者提炼观点服务。分析材料是关键,须鞭辟入里, 要为提炼观点作铺垫。提炼观点是全文的灵魂,要在分析 基础上水到渠成,且语言简要明确。
分析:结果——鲤鱼、鲫鱼、米虾、空白 追溯原因——井里捞鱼 空间不宽 水域狭窄 藏鱼不多
立意: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
方法二:找关键词句法 材料四: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 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 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 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 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例3: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 分析:
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 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
材料作文的原材料多种多样,模式不同,要求不 同,学生应分类辨析,“对症下药”,扣题而写。 此其二。 材料可分三类:一类是材料情感意向决定了
习作的主题性质,如上文所述;一类是材料提供学生写 作的社会生活背景,让学生了解所写事情的性质、范畴; 一类是提供材料让学生质疑或反其道而行之进行写作。
如
有一则材料说王安石在某地见“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蕊” 两句诗,认为对方写错字造成错误,于是改成“明月当空 照,黄犬卧花荫”;其实,“明月”是当地的一种鸟, “黄犬”是一种小毛虫。材料说:“王安石没有调查,结 果弄错了作者的原意”。原材料本身的情感意向是批评王 安石的,但如果作文要求中写道:“是王安石改诗错误, 还是原诗有缺点?请你谈谈看法。”这时完全可以一反原 材料的意向,批评原诗用词的冷僻和表现的晦涩。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精选课件
10
麻雀讥笑燕子怕冷,燕子就笑黄鹂虚有其表;
百灵歌声悦耳动听,却被黄鹂说成动机不纯,鹦鹉 会学人说话,却被百灵嘲笑为无原则的家伙……寓 言诗《鸟的评说》,引起我们的深思:嫉妒,而不 正视别人的优点, 是我们成长发展的大敌,要取得 成功,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圣贤,也有他不足
的地方。孔子年七十方“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每个普
通人当然更有其不足之处,怎么能够光看到别人的缺点,却
把自己的缺点抛之脑后呢?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缺点,把自
己背后的那个口袋挂到胸前来,自己先看个一清二楚,方有
弥补不足的机会,才是最好的方法。既看到优点,也看到缺
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根据《鸟的评
说》,自选角度,自 拟题目,联系生活实 际,展开议论,写一 篇不少于600字的议 论文。
精选课件
7
材料字面上的含义是:大家都揭别人 的短处。———七种鸟不能正确地对待别人的 优点。对别人的优点,不是采取充分肯定、 虚心学习的态度,而是采取污蔑攻击的态 度。这种态度,于己于国都是有害的。
因此从材料中可提炼的观点、角度不 外乎“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不以一眚 掩大德”、“嫉妒心”等有限的几个方面, 出此之外就属跑题。
精选课件
8
要扣材料来展开论述
1.通篇不引材料。有的考生,整篇文章,没 有一处是扣材料的,这怎么能算是材料作文 呢?这样写,即使 是立论正确的文章,也 会判为不及格,立论错误的,就更不用说了。 2.开头转抄材料全文或局部,然后,就一直 没有再扣材料来写。 3.写到文章的最后,才点一下材料,开头和 中心部分,完全没有点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保罗•迪克的祖父留给他一座美丽的森林庄园, 不幸的是一场山火烧毁了他的森林。一天,十分伤 心的保罗走到一条街上,看见一家店铺门口在排队 购买用于烤肉和取暖的木炭。他眼睛一亮。回去后, 他雇了几个炭工,把庄园烧焦的树木加工成木炭, 送到集市上的木炭分销店。他用卖木炭得来的一笔 不小的钱在第二年春天购买了一大批树苗,终于让 自己庄园又新绿滚滚。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失败。很多 时候,埋没或毁坏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恰恰是自 己。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 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 600字。 ⑥不得抄袭。
由命题人的观点态度可以进一 步推论:人生观决定人生命运。 以各个角度的观点为基础,可 以引出很多话题,如:微笑、 态度、心态、命运、乐观与悲 观、幸福与痛苦、心态与生活 等等。
3.(2010· 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 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还在念大学的时候,雅克布· 格林和威廉· 格林 兄弟俩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 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 联系。为此,他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共收集整理 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 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 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立刻联 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这本 故事至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 曾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五十多种语言。这本故事集 就是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
11、同是一块石头,一半做成了佛,一半 做成了台阶。一天,台阶不服气地问佛: “我们本是一块石头,凭什么人们都踩着 我,而去朝拜你呢?”佛说:“因为你只 挨了一刀,而我经历了千刀万割。”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 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 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2)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4.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姚明率领中国男蓝的队友们,为中华骨髓库 捐献造血干细胞。姚明郑重承诺,一旦配型成功, 立即放弃一切,回国捐献。姚明还表示:除了捐献 骨髓,他还将抽出时间,参与相关公益推广活动。 (2)成龙在上海组织慈善周末,又是演唱会,又 是美女赛车,又是慈善拍卖晚会,很是惹眼,但目 的只有一个,慈善捐献。成龙表示带领更多好朋友 参与慈善事业。 (3)苏有朋利用过生日时机,成立“苏有朋慈善 基金会”,把生日收到的贺金作为第一笔慈善基金 会的基金,并表示以后会通过义演等手段增加基金 会的基金,帮助更多的人。 要求全面理解上述三则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 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解析】材料中轿夫的事是王廷相用来告诫新御史们的,在特定的语言 环境里就被赋予了新意,我们就得把握其新意。这就是审题的关键。王 廷相作为都察院长,对新御史们讲轿夫的事,不是随便讲讲逸闻趣事, 而是有其用意的;新御史也心领神会,所以说出“终身不敢忘”的话。 那么,王廷相的用意何在?御史“终身不敢忘”的是什么?在这个语境 之中,再去琢磨轿夫的事,就利于准确把握了。 轿夫穿的是新鞋,开始没有受污染,因此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 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新鞋受到污染,便不再顾及新鞋 了。这“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就是造成轿夫前后变化的关键。王廷相 用轿夫的事,告诫新御史们,新任要职,要走好每一步,以防一不小心 踩进污泥浊水,受到污染,由此可以立意:“要防微杜渐”,“谨防走 错第一步”,“谨防失足泥水中”,“要善始善终”,“始终洁身自好 难能可贵”,“一步不慎影响终身”,“一失足成千古恨”,“提高警 惕常备不懈”…… 立意参考: 这个故事虽小,却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要慎初。防止腐败要 从慎初开始,切勿一次落水,就“不复顾惜”了。 要慎始慎初,走好第一步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要坚定持久,走好每一步 善始善终,画好休止符 把关守节当慎初 我们要小心地走好人生的第一步,特别是第一次的第一步。 一个人要想清正廉洁,一定要把好第一关,守住第一道防线。
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 一个小孩儿在草地上发现一个蛹,他把 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 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段似乎 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儿看着于心不忍, 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天,蝴蝶脱蛹而出。 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 不起来。小孩儿内疚地把它捧回草地。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 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0、两兄弟各带一只行李箱出门,行李箱 很沉,他们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 左手。忽然,大哥停下来,买了一根扁担, 将两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他挑 起两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 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 求: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 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 名、人名。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座荒芜了的花园里。 美丽的池子干得见底了。美丽的花木枯萎尽了。玫瑰死了,夜莺好久没 有飞来了。除了蟋蟀在草丛中悲鸣,只有有毒的恶草与刺人的荆棘生长 着。 有一天,忽然有几个人到园里来。 他们看见这座美丽的花园出现这样的凄凉情况,个个脸上都显出追慕惋 惜的神色,几乎要痛哭了。一个叹气道:“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了 吗?”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身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应该大家努 力把它整理好。”于是他们讨论怎样改造这座荒芜的花园的方法。 一个人说:“应该先把恶草和荆棘砍除掉,然后才能把花木栽下。” 另一个人说:“不然。应该先把花木运来,然后去砍除恶草和荆棘,因 为——” 另一个人说:“我表示同意A君的话,恶草和荆棘如果不先除去,佳木好 花是决不能栽种的。因为——” 其余的人说:“不然。你的话错了。我赞成B君的意见。因为——” 他们各举了许多理由,互相辨论着,还引了许多例子来证明他们的话, 由早餐的时候一直辩论到正午,家家炊烟起了,还没有停止;甚至于因 为意见不合,互相谩骂……而且扭打了。 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 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解析】在审读上面的材料时,首先要审明材料蕴涵的观 点、态度。“我只在春天开放!”中的“春天”,代表 美好的时期,“只在春天”隐含着与“春天”相对的 “夏天、秋天和冬天”。既然此话中的“春天”代表美 好的时期,那么,“夏秋冬”就代表“不美”的时期。 分析到此,“玫瑰花”的生活态度就显露出来了:在美 好的时候开放,而在不美的时候就不开放。换句话说, 象玫瑰花这样的人只有在优越的条件下才能快乐地、幸 福地生活,否则,就会陷入痛苦之中。而“我开花的每 一天都是春天”是说,只要“我”开花,外部环境不管 是春天,还是夏天、秋天或冬天,在“我”看来,它都 是美好的。说得更明白些,象日日春这样的人,只要他 生活着,不管生活怎样,但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合理的、 美好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以物喜,以己 悲”。通过分析,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就明确地显现了出 来:消极、悲观、低沉和积极、乐观、向上。两种人生 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我们就能够很容易地 看出命题人的观点,即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审题提示: 1.多维审视: ①蝴蝶的角度: a 新生命的诞生总要经过痛苦艰难的过程。 b 有困难要靠自己去克服,靠外力终难成 功。 ②小孩的角度: a 包办代替,事与愿违。 b 事虽未办好,然助人解难之心应肯定。 c 凡事欲速则不达。
7.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某日,明朝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 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 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 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 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 后说道:“终身不敢忘。”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 章。
【解析】材料中可作构思的角度有如下几种: ① 从《格林童话》的价值,可以得出:是金子终 究会发光。 ② 从格林兄弟的不得不放弃,可以得出:舍弃是 一种更高的追求。 ③ 从朋友的偶然发现,可以得出:偶然中蕴藏着 必然。 ④ 从柏林出版社的结集出版,可以得出:当局者 迷,旁观者清。 ⑤ 从格林兄弟付出的努力,可以得出:要勇于探 究;要持之以恒。 ⑥ 从假设与结论的背离,可以得出:理论与实际 有差距。 ⑦ 从格林兄弟的放得下,可以得出:急功近利者难 以获取真正的成功。
【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子 “在这个世பைடு நூலகம்上,没有绝对的失败。 很多时候,埋没或毁坏自己的往往 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进行立 意: 战胜困难,不断超越自己 自己挽救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 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玫瑰说:“我只有在春天开 花!” 日日春说:“我开花的每一天 都是春天!”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8、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家莫言曾说:人生 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 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对莫言的话,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校名。
9、现代人的生活经常会纠结于“比”与“不比”, 著名学者塔西陀曾经这样说过:“要想认识自己, 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而《罗素论幸福》 中却说道:用“比较”的观念去思想,是一个致 人死命的习惯。对于比与不比的思想你有怎样的 思考和感悟? 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 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诗歌不少于20 行);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