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生物上册 4.3.1《婴儿的诞生》教案2 (新版)济南版

合集下载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3.1《婴儿的诞生》教案1(新版)济南版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3.1《婴儿的诞生》教案1(新版)济南版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观看分娩视频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观看分娩视频等活动,体验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婴儿发育和分娩的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观察: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情和参与度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或者在小组活动中如何与同伴合作。
-测试:教师可以通过小测试来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测试可以包括口头测试、书面测试以及实践操作测试。
-小组活动:通过组织小组活动,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婴儿发育过程和分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讨论,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一些真实的分娩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释分娩过程中的科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胎儿发育过程和分娩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3.1《婴儿的诞生》教案1(新版)济南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3.1婴儿的诞生(教学设计)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3.1婴儿的诞生(教学设计)

婴儿的诞生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和观察图片,能够准确说出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重点)2.通过列表比较和观看动图,能准确描述出两种生殖细胞的特点和受精的过程及场所。

(重点)3.通过阅读课本和观看图片,能准确说出胚胎发育的大体过程及其营养的获得途径,体会到妈妈的艰辛,增强感恩父母的情感。

(难点)教材分析:本节是济南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和动物有着不同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通过对本节《婴儿的诞生》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差异、生命产生、发育的整个过程,并帮助学生普及一些生活中月经的形成等相关知识,为后面两节青春期的发育和走向成熟奠定基础,从而建立学生对自我身体的保护意识,感恩父母给予自己生命和把自己从小养大的养育之恩。

可以说本节对学生日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也知道不同动物有不同的生殖发育方式。

学生进入青春期,也渴望知道自身生长的发育特点。

教师要引导学把人的生殖特点和动物结合起来,播放视频,分析讨论,理解知识。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情景导入,播放图片当你知道邻居家阿姨生了一个可爱小宝宝的时候,也许产生过这样的疑问:自己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呢?其实,人类新生命的诞生属于有性生殖过程,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

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新课学习】【探究一】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活动1.知识构建展示自学任务:自主学习教材70—71页,完成问题1-41.人类新生命的诞生属于生殖的过程,是通过来完成的。

2.人类的生殖系统分为生殖器和生殖器。

3.结合课本男性、女性生殖系统图,写出以下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及其作用。

(1)男性生殖系统:①主要性器官:[g]睾丸:产生,并分泌。

②[d]附睾:。

③[a]输精管:输送的管道。

④[e]精囊腺和[f] :分泌物与精子共同组成,为精子提供营养并有利于精子的活动。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3.1《婴儿的诞生》教案1(新版)济南版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3.1《婴儿的诞生》教案1(新版)济南版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婴儿诞生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婴儿诞生过程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可以准备一些模型婴儿、子宫模型等,让学生通过模型进行观察和操作,加深对分娩过程的理解。同时,要确保所有实验器材都经过消毒处理,保证学生的安全。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讨论区域,配备相应的桌椅和白板,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在教室内设置一个实验操作台,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3.1《婴儿的诞生》的教材或学习资料,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包括婴儿发育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照片、分娩过程的示意图、新生儿的生理特征表格等。此外,还可以准备一些真实的婴儿出生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婴儿的诞生过程。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3.1《婴儿的诞生》教案1(新版)济南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3.1《婴儿的诞生》教案1(新版)济南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自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3.1《婴儿的诞生》,主要涉及婴儿的诞生过程、分娩的生理机制以及新生儿的特征。具体内容包括:

八年级生物上册4_3_1婴儿的诞生教案2新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4_3_1婴儿的诞生教案2新版济南版

《第一节婴儿的诞生》教案教材分析学生对人类的生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的了解仅限于对生理过程的认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将认识进行提高和升华,将生理课扩充为感悟生命的诞生,落脚点置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本节课一个突出的亮点。

生殖过程本身的顺序,就是上课的思路,脉络清晰,知识落实到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达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节讲述了男女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其主要功能,继而对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作了简单介绍,这为学习受精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这些内容与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密切相关。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能力目标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培养观察读图能力;2)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

能与父母交流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

3)通过对视频资料的分析,感悟生命来之不易,渗透珍惜生命的教育;4)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性教育,让学生学会自尊、自爱。

教学重点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教学难点胚胎的发育;胎儿和母体间的物质交换。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引入新课学生回答从妈妈和自己所了解的关于问题的答案其实很多同学都曾有这样的疑问:自己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呢?(课前老师让大家问问妈妈或查阅资料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妈妈是怎么说的?)生殖是自然界很普遍的现象。

人的新生命的诞生是属于有性生殖的过程,更是一件神圣的事情。

要正确的看待生殖,此过程是通过生殖系统来完成的。

二、学习新课1、生殖系统的组成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仔细看图并回答问题。

男性主要性器官:睾丸女性主要性器官:卵巢指导学生观察图4.3—2、4.3—3,了解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器官名称。

并进一步思考:【1】在男女生殖系统中,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什么?【2】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其功能是什么?【3】子宫的名称和它的功能有关吗?为什么?2、受精作用通过刚学习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师讲解理清思路:精子+卵细胞→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经过讨论、交流,将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引领后续的学习。

八年级生物上册 4.3.1《婴儿的诞生》教案2 (新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4.3.1《婴儿的诞生》教案2 (新版)济南版

第一节婴儿的诞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男、女性生殖系统组成和功能。

(2)描述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的过程。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自我活动,体验生命来之不易,学会关爱生命,关注自身健康和发展,养成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材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对自己身体形态和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会产生一些疑惑,一些神秘感,但又不好意思去问老师、家长,个别同学甚至会因为一些传统思想影响,羞于去了解生殖系统的相关知识。

这些思想将直接影响学习这一章节内容的效果。

因此,教师应大方、亲切、认真、科学地对待这一节的教学,消除学生不良的心理影响和思想障碍。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形态和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会产生一些疑惑,一些神秘感,但又不好意思去问老师、家长,个别同学甚至会因为一些传统思想影响,羞于去了解生殖系统的相关知识。

这些思想将直接影响学习这一章节内容的效果。

【教学重点】
男女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
感受生命的宝贵,体会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的意义。

【教学过程】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新)济南生物八上《第4单元第3章第一节 婴儿的诞生》教案(一等奖)

(新)济南生物八上《第4单元第3章第一节  婴儿的诞生》教案(一等奖)

第三章人类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婴儿的诞生教材分析教材首先讲述了男女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接着对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作了简单介绍,这为学习有关受精的知识打下根底。

受精卵形成后在子宫内形成胚胎,按照人的发育顺序在本节后面的内容中阐述了胚胎的发育和营养,最后总体概括了人的发育和成长的总体过程。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对自己身体形态和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会产生一些疑惑,一些神秘感,但又不好意思去问老师、家长,个别同学甚至会因为一些传统思想影响,羞于去了解生殖系统的相关知识。

这些思想将直接影响学习这一章节内容的效果。

因此,教师应大方、亲切、认真、学地对待这一节的教学,消除学生不良的心理影响和思想障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别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根本结构,说明各局部的结构和功能。

2.认识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能描述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阅读、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观察,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3.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体系的能力。

4.通过观察和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启示学生认识生殖和发育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端正学习态度。

2.学会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

【教学难点】1.运用观察的方法,认识受精作用及胚胎的发育过程。

2.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感情。

教学过程兴趣导入教师:播放视频片段:产妇入产房、婴儿的啼哭、婴儿被抱出产房。

激发探究身高2.26米的姚明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和你我一样也是由一颗小小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那么,受精卵发生了什么变化,成为现在大约60亿个细胞、聪明优秀的你呢?仅仅是细胞分裂吗?如何发育的呢?胎儿一天天长大,他〔她〕的营养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婴儿的诞生教学设计(新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婴儿的诞生教学设计(新版)济南版

婴儿的诞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概述男、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记住睾丸和卵巢的主要功能。

(2)描述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的过程。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及读图能力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 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感悟生命之不易, 珍惜生命, 尊重父母, 感恩父母。

(2)知道健康生命孕育过程, 需要合适的时机, 并需要健康的生活习惯为保证。

二、教学设计思路(指导思想):本节课教材中包含生殖系统、受精及胚胎的发育三部分内容, 共有十四幅图片。

这部分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 是他们非常感兴趣和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既然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了解如此迫切, 那么, 我就设计了导学案, 让学生循着导学要求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组间质疑释疑,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 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视频, 并进行分析、点拨, 帮助学生达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为了达成情感目标, 我从一开始的师生合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就把学生先引入了亲情氛围, 然后, 通过巧妙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加上多媒体喧染气氛, 用情感打动学生的心,让他们欣赏生命,珍爱生命;了解健康生命的孕育, 需要合适的时机, 也需要健康的生活习惯作保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是最值得我们感恩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睾丸和卵巢的主要功能。

胚胎发育和胚胎营养。

2、教学难点: 胚胎发育和胚胎营养;感受生命的宝贵, 体会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组间质疑问难和释疑解疑, 老师的引导点拨解难, 层层推进, 突破难点, 完成共同达标。

五、教学手段: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视频, 并进行分析、点拨, 直观形象, 帮助学生突破重难标。

六、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课。

八年级生物上册 4.3.1 婴儿的诞生教案 (新版)济南版-(新版)济南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 4.3.1 婴儿的诞生教案 (新版)济南版-(新版)济南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婴儿的诞生一、课标分析《课标》——掌握人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解读《课标》设计教学目标为:1、概述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

3、认同生命来之不易。

二、教材分析人类的生殖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

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主要的性器官,能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

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胚胎,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分娩过程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

这一部分知识是学生渴望了解的知识,也是学生认识青春期发育的基础。

在本节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对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非常渴望了解人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自身生长发育的奥秘,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这些心理活动,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

四、教学过程1、教学目标(1)、概述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

(3)、认同生命来之不易。

2、教学重点概述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教学难点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

4、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问题:你从哪里来?引出课题《婴儿的诞生》。

(2)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明确学习目标(3)自主探究,问题导学探点一、人类的生殖系统(1)阅读课本70页第一段,找出下列问题:人类生殖系统有什么组成;什么是第一性征。

(2)学生读并思考。

(3)教师和学生总结,学生巩固。

探点二:男性生殖系统(1)学生阅读课本70页男性生殖系统图,及71页第一段。

边读边思考。

★★★★.男性生殖器官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2)学生读并思考。

(3)教师和学生总结,学生巩固。

(4)跟踪练习。

(5)完整我是这样来的。

探点三:女性生殖系统(1)学生阅读课本70页女性生殖系统图,及71页第二段。

边读边思考。

★★★★.女性生殖器官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2)学生读并思考。

(3)教师和学生总结,学生巩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婴儿的诞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胚胎发育的的大体过程以及其营养的获得途径(重点、难点)。

2.能力目标①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观察图片、看视频提高观察能力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感悟生命来之不易,渗透珍惜生命的教育。

②体会父母孕育孩子中感情、物质等的付出,使学生更加孝敬父母。

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

能与父母交流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形态和生理变化会产生一些疑惑,甚至会产生一些神秘感。

“婴儿的诞生”第二课时是继学习男女生殖系统之后又一个重点内容,本节主要内容是胚胎发育的过程和营养,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动物的生殖等相关知识来描述人的胚胎形成过程。

胚胎发育的过程是同学们都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也是困惑同学们的一个问题,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如彩图,视频等,为学生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思维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同时特别强调胚胎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受精卵是一个细胞,它是新生命的起点,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养料由卵黄提供,以后则通过胎盘由母体提供。

通过播放受精卵发育过程视频,把不同时期的名字和图片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把精子、卵细胞、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这些模糊、易馄肴的知识直观、彻底的理解。

关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来源和供应,是本节的难点。

由于此过程非常复杂,因此,在本节课授课时,可让学生大体了解胎儿和母体之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胎盘和脐带来进行的。

胎儿和母体的血液并没有混合。

在情感教育方面,通过一连串学生熟悉又感兴趣的问题,结合图片和资料让学生真实感到自己的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不易,让学生直观感悟生命产生的不易,认识到父母为孕育生命所做的奉献和牺牲。

让学生更加理解、尊重父母,并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通过这节课既要学习知识同时又要让学生感受生命来之不易,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要珍爱生命。

愿意用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来报答父母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设计教学过程,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酒精、烟草和某些药物对胎儿的不利影响的资料。

从父母那里了解生育、养育自己的情况。

问导入新课(5分钟)正面图,要求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男、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什么?它们的功能是什么?2、两性生殖细胞各有什么特点?在哪里结合?教师设疑:前面我们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和动物的生殖,大家回想一下,它们的生殖大多数都是什么生殖?点拨:人和其他有性生殖的生物一样,从最初的受精卵怎样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新个体。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神奇的变化胚胎发育。

(板书课题)识,观察课件上的图片思考、回答问题。

绿色开花植物和动物大都进行有性生殖。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疑问,想探究真相。

直观、形象地呈现出男、女生殖系统,便于学生的认识。

同时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使学生产生疑问,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定向示标、自主学习(5分钟)1、出示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

(1)受精卵:是新生命的第个细胞(新生命开始)。

(2)发育过程①着床即怀孕:受精卵沿向移动,同时进行细胞分裂,形成并植入。

②在母体子宫内,胚胎继续进行,形成各种。

③胚胎发育到,其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起到出生前的,叫做。

④分娩: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产出的过程称为。

分娩结束标志着诞生。

(3)胎儿通过从母体获得,同时把产生的排到母依据自学指导,学生自学课本73页—75页,找出问题的答案。

并用红笔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5分钟后可小组内讨论,交流。

(1)、一(2)、①输卵管、胚胎、子宫内膜②细胞分裂分化、组织器官③第八周末、胚胎、胎儿④阴道、分娩、婴儿(3)胎盘、氧气、营养物质、二氧化碳等废物。

通过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记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

师生互动层层推进(15分钟)设疑:男性生殖细胞(精子)是怎么跟女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的呢?从哪进?在哪与卵细胞结合?最终到又到哪“安家落户”?接下来我们通过视频探究人的胚胎发育程。

知识点一:胚胎发育的大致过程在观看视频时,启发学生仔细观察排卵、受精、细胞分裂、着床的过程观看后思考问题:1、新生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是哪里?3、人的发育开始的标志是什么?4、什么是着床?精讲:1、受精卵分裂形成胚胎。

成熟的卵细胞由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

受精卵沿输卵管向子宫移动,同时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埋入子宫内膜。

2、放映幻灯片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让学生了解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过程。

试一试:教师用一体机放映图片要求学生辨别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

胎儿是胚胎吗?提问:胎儿在母体内一天天长大,身高和体重是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呢?请大家结合课本73页4.3-1图提供的数据,绘制胚胎发育过程中生长发育的曲线,并根据曲线说出胚胎生长发育的变化特点。

(指导学生绘图,分析特点)过渡:通过绘制胚胎生长发育曲线图可知随着月份的增加,胚胎的身高和体重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积极思考,迫切想找到问题的答案。

学生观看后思考回答:1、新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受精卵的形成。

2、受精卵首先在输卵管进行分裂,然后在子宫里继续进行胚胎的分裂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

3、受精卵的分裂标志人的发育开始。

4、受精卵形成后,一面顺着输卵管向子宫移动,同时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并植入增厚的子宫内膜,这一过程称为着床。

学生根据图片依次说出它们的名字分别是: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

胚胎不是胎儿。

胚胎发育到第八周末,外貌才有点像人,从这时起到出生的胚胎叫做胎儿。

在自己的课本73页绘制出胚胎发育过程中生长发育的曲线,并到展台展示自己绘制的曲线图。

(如下图)小组讨论胚胎生长发育的变化特点:随着月份的增加,胚胎的身高和体重都逐渐增加,其中体重增长的特点先慢后快,身高增长的特点是前期较快。

观察带有胎盘、脐带的胎儿图片,认识胎盘、胎儿、脐带,明确胎儿、胎盘、脐带、通过设疑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破了学生难以启齿的局面。

因为受精着床的过程既是一个动态的、又是一个不直观的过程,通过看图片可以使问题明晰化。

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通过试一试这个环节让生把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都逐渐增加,胚胎身高、体重的增加需要营养,胎儿如何从母体获得?在母体子宫内怎么“吃喝、呼吸、排拉”?知识点二:胚胎获得营养的途径指导学生阅读书本及有关插图,观察脐带内血液流动的Flash动画,教师补充说明:1、胎儿、胎盘、脐带、母体四者关系2、胎儿在母体的时间约为280天(40周)在这期间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全部由母体提供,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由母体排出。

据资料表明一位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体重要增加增加14千克。

(教师用一体机出示表格)。

3、孕妇不仅需要注意营养和休息,她们为了孩子的健康即使生病了也不能随便用药,有些药品的说明书上往往写着“孕妇慎用”、“孕妇禁用”,如下图过渡:正常的人有生育能力,但有的夫妇由于身体的原因,不能如愿。

然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到今天,可以给他们带来福音了。

知识点三:试管婴儿“试管婴儿——谈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点拨:1、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熟再分娩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婴儿出生后母体四者关系。

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

学生阅读观察后,体会到伟大母亲在孕育自己时所承受的巨大的压力和巨大的痛苦,领悟到生命来之不易。

愿意加倍努力学习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学生阅读课本75页,了解试管婴儿的大致过程:体外受精、试管中发育、胚胎移植、母体中发育。

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母乳中含有婴儿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和抵抗传染病的多种抗体。

胎生可使胚胎得到母体的有效保护,哺乳有利于婴儿的健康发育。

这种生殖发育方式大大降低了外界环境对胚胎和幼体生存的不利影响。

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愿意用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来报答父母。

这些模糊、易馄肴的知识直观、彻底的理解。

通过一连串的文字介绍,让学生更直观的感悟生命的奇妙,体会自己的发育的不可思议性!领悟到伟大的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不易。

资料给学生造成一种震撼,更让学生感觉自己生命的来之不易,体会到应该更加珍惜生命。

让学生由母乳来喂养称为哺乳,胎生哺乳是人类和其他的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你知道这种生殖发育有什么好处吗?2、我们的生命由父母给予,出生后需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等若干个连续的生长发育时期长大成人,每个人的成长都饱含着父母的心血和关爱。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

动物界尚且如此,何况人呢,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作为青春期的你,从今以后怎样对待父母,应该怎样做。

明确生物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会带来一些其它的问题。

引导学生关注有关的社会问题。

对于青春叛逆期的中学生有感而发,更加感觉自己生命的来之不易,体会到应该更加珍惜生命,孝敬父母!知识整合,归纳总结(7分钟)1、课件出示:知识建构2、师生共同总结:(重点内容启发学生回答)人生命的开始是受精卵的形成,发育的开始是受精卵的分裂,开始发育的场所是输卵管,主要场所是子宫。

受精卵分裂形成胚胎,发通过知识构建让学生系统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落实基础知识。

育到第8周末,胚胎开始出现人形,改名叫胎儿。

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需要40周时间。

成熟的胎儿从母体阴道排出的过程就叫分娩,分娩结束改名叫婴儿,和我们的青春期一样受精卵、胚胎、胎儿是发育的不同时期,只是场所在母体内,我们看不见而已。

我们把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熟的过程称为胚胎发育。

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来自卵黄,后期营养通过胎盘由母体提供。

拓展延伸(5分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胎儿经过40周的发育就成熟了。

成熟了的胎儿和胎盘从从母体阴道排出就叫分娩,这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

过程虽然简单,但是对母亲来说却是十分不易,在分娩的过程中,妈妈的子宫收缩,促使子宫口张开,以使胎儿的头能出来。

这个过程,是伴随着妈妈的剧痛完成的。

有时候,这种剧痛会持续20个小时。

如不顺利、难产,则必须剖腹手术,以确保母子平安。

母亲在孕育和生育我们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重负,我们要感谢父母的爱心和责任心所创造的生命的奇迹。

在妈妈痛苦的生你时,家人在外焦急的等待;等你降生时,给整个家庭带来无穷的欢乐。

你们的生命凝结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承载着很多人的爱和期望。

所以生命不仅仅属于是我们自己一个人的,在我们还未来到世上时,家人就已经倾注了那么多的心血和汗水,且还寄予了很多期望,我们一定要爱惜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