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张祜七言律诗152首

合集下载

唐张籍七言律诗81首

唐张籍七言律诗81首

唐张籍七言律诗81首《全唐诗》[卷385]1 送裴相公赴镇太原张籍盛德雄名远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维。

衔恩暂遣分龙节,署敕还同在凤池。

天子亲临楼上送,朝官齐出道傍辞。

明年塞北清蕃落,应建生祠请立碑。

2 寄元员外张籍外郎直罢无馀事,扫洒书堂试药炉。

门巷不教当要闹,诗篇转觉足工夫。

月明台上唯僧到,夜静坊中有酒沽。

朝省入频闲日少,可能同作旧游无。

3 赠梅处士张籍早闻声价满京城,头白江湖放旷情。

讲易自传新注义,题诗不著旧官名。

近移马迹山前住,多向牛头寺里行。

天子如今议封禅,应将束帛请先生。

4 赠王秘书张籍不曾浪出谒公侯,唯向花间水畔游。

每著新衣看药灶,多收古器在书楼。

有官只作山人老,平地能开洞穴幽。

自领闲司了无事,得来君处喜相留。

5 谢裴司空寄马(一作蒙裴相公赐马,谨以诗谢)张籍騄耳新驹骏得名,司空远自寄书生。

乍离华厩移蹄涩,初到贫家举眼惊。

每被闲人来借问,多寻古寺独骑行。

长思岁旦沙堤上,得从鸣珂傍火城。

6 酬秘书王丞见寄(一作酬王秘书闲居见寄)张籍相看头白来城阙,却忆漳溪旧往还。

今体诗中偏出格,常参官里每同班。

街西借宅多临水,马上逢人亦说山。

芸阁水曹虽最冷,与君长喜得身闲。

7 送李馀及第后归蜀张籍十年人咏好诗章,今日成名出举场。

归去唯将新诰牒,后来争取旧衣裳。

山桥晓上芭蕉暗,水店晴看芋草黄。

乡里亲情相见日,一时携酒贺高堂。

8 早朝寄白舍人、严郎中张籍鼓声初动未闻鸡,羸马街中踏冻泥。

烛暗有时冲石柱,雪深无处认沙堤。

常参班里人犹少,待漏房前月欲西。

凤阙星郎离去远,閤门开日入还齐。

9 书怀寄元郎中张籍转觉人间无气味,常因身外省因缘。

经过独爱游山客,计校唯求买药钱。

重作学官闲尽日,一离江坞病多年。

吟君钓客词中说,便欲南归榜小船。

10 赠道士宜师(一作赠广宣师)张籍自到王城得几年,巴童蜀马共随缘。

两朝侍从当时贵,五字声名远处传。

旧住红楼通内院,新承墨诏赐斋钱。

闲房暂喜居相近,还得陪师坐竹边。

11 书怀寄王秘书张籍白发如今欲满头,从来百事尽应休。

【张祜】张祜的诗

【张祜】张祜的诗

【张祜】张祜的诗
张祜简介:
张祜生卒年不详,字承吉,唐代诗人,清河(今邢台清河)人。

约(公元782年)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初寓姑苏,后至长安,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

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卒于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

生平
张祜早年寓居苏州,常往来于扬州、杭州等都市,并模山范水,题咏名寺。

他的《题润州金山寺》诗,空前绝后。

他作的《宫词二首》之一:“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流行一时。

后来这首词传入宫禁,唐武宗病重时,孟才人恳请为上歌一曲,唱到“一声何满子”,竟气亟肠断而死。

这种至精至诚的共鸣,恰恰说明祜诗的魅力。

白居易很欣赏张祜的《观猎诗》,认为与王维的观猎诗相比难分优劣。

然而,祜性情狷介,不肯趋炎附势,终生没有蹭身仕途,未沾皇家寸禄。

张祜晚年,在丹阳曲阿筑室种植,寓居下来。

尝与村邻乡老聊天,赏竹,品铭,饮酒,仿着世外桃源的隐居生活,一生坎坷不达而以布衣终。

张祜一生虽官场不利,史书也没记载他的事迹,但他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少,《全唐诗》中亦有349首,北京图书馆珍藏的南宋初蜀刻十卷本《张承吉文集》共收诗469首,有“海内名士”。

张祜著名的诗词

张祜著名的诗词

张祜著名的诗词
张祜(约757—约830),唐代诗人。

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郡望安定(今甘肃泾川)。

少孤贫好学,博览群书,尤长于五言律诗和七绝。

因其诗作多写闺情、羁旅之思,故有“张曲江”之称。

其《秋思》等篇中的名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千古传诵。

另外他还有《夏侯尚父宅同裴秀才泛舟应制》《奉和圣制幸大明宫》《送崔侍御充泾州录事判官赴阙》《题龙沙寺壁》等。

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冬至,张祜出任河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判官时所作的《清溪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元宵七言律诗

元宵七言律诗

元宵七言律诗
元宵的七言律诗如下:
1.《元宵》(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2.《京都元夕》 (金)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3.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4.《元夜》(宋)朱淑真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张祜著名的诗十首

张祜著名的诗十首

张祜著名的诗十首张祜(hù)(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

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

早年曾寓居姑苏。

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

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张祜著名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隋堤怀古朝代:唐朝|作者:张祜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回望空悲绿树烟。

送韦整尉长沙朝代:唐朝|作者:张祜远远长沙去,怜君利一官。

风帆彭蠡疾,云水洞庭宽。

木客提蔬束,江乌接饭丸。

莫言卑湿地,未必乏新欢。

送杨秀才游蜀朝代:唐朝|作者:张祜鄂渚逢游客,瞿塘上去船。

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旧俗巴渝舞,新声蜀国弦。

不堪挥惨恨,一涕自潸然。

樱桃朝代:唐朝|作者:张祜石榴未拆梅犹小,爱此山花四五株。

斜日庭前风袅袅,碧油千片漏红珠。

司马相如琴歌朝代:唐朝|作者:张祜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

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李家柘枝朝代:唐朝|作者:张祜红铅拂脸细腰人,金绣罗衫软著身。

长恐舞时残拍尽,却思云雨更无因。

送客归湘楚朝代:唐朝|作者:张祜无辞一杯酒,昔日与君深。

秋色换归鬓,曙光生别心。

桂花山庙冷,枫树水楼阴。

此路千馀里,应劳楚客吟。

溪行寄京师故人道侣朝代:唐朝|作者:张祜白日长多事,清溪偶独寻。

云归秋水阔,月出夜山深。

坐想天涯去,行悲泽畔吟。

东郊故人在,应笑未抽簪。

送李长史归涪州朝代:唐朝|作者:张祜涪江江上客,岁晚却还乡。

暮过高唐雨,秋经巫峡霜。

急滩船失次,叠嶂树无行。

好为题新什,知君思不常。

晚次荆溪馆呈崔明府朝代:唐朝|作者:张祜舣舟阳羡馆,飞步缭疏楹。

山暝水云碧,月凉烟树清。

长桥深漾影,远橹下摇声。

况是无三害,弦歌初政成。

张祜著名的诗十首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张祜简介_张祜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

张祜简介_张祜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

张祜简介_张祜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张祜字承吉,邢台清河一说山东德州人,唐代著名诗人。

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

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张祜早年寓居苏州,常往来于扬州、杭州等都市,并模山范水,题咏名寺。

他的《题润州金山寺》诗,空前绝后。

他作的《宫词二首》之一:“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流行一时。

后来这首词传入宫禁,唐武宗病重时,孟才人恳请为上歌一曲,唱到“一声何满子”,竟气亟肠断而死。

这种至精至诚的共鸣,恰恰说明祜诗的魅力。

白居易很欣赏张祜的《观猎诗》,认为与王维的观猎诗相比难分优劣。

然而,祜性情狷介,不肯趋炎附势,终生没有蹭身仕途,未沾皇家寸禄。

张祜晚年,在丹阳曲阿筑室种植,寓居下来。

尝与村邻乡老聊天,赏竹,品铭,饮酒,仿着世外桃源的隐居生活,一生坎坷不达而以布衣终。

张祜的诗全集:《何满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祜。

古诗全文如下: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翻译】故乡远隔三千里,(别了兄弟父母);深宫幽闭二十年,(好比笼中鹦鹉)。

听一声何满子曲,(不禁想我身世);双眼落泪在君前。

(你害得我多苦)!《集灵台二首之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祜。

古诗全文如下: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翻译】灿烂的阳光斜照着集灵台,绿树红花沐浴着晓露盛开。

昨夜玄宗皇帝新授予道箓,女道徒太真含笑走进帘来。

《集灵台·其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祜。

古诗全文如下: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翻译】虢国夫人受到皇上的宠恩,大清早就骑马进入了宫门。

只嫌脂粉会玷污她的美艳,淡描蛾眉就进去朝见至尊。

《题金陵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祜。

古诗全文如下: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卷九·张祜诗-作文

卷九·张祜诗-作文

卷九·张祜诗洪迈原文唐开元、天宝之盛,见于传记歌诗多矣,而张祜所咏尤多,皆它诗人所未尝及者。

如《正月十五夜灯》云: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上巳乐》云:猩猩血染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

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红袖一时招。

《春莺啭》云:兴庆池南柳未开,太真先把一枝梅。

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

又有《大酺乐》、《閤王小管》、《李谟笛》、《宁哥来》、《閤娘羯鼓》、《退宫人》、《耍娘歌》、《悖拏儿舞》、《阿鸨汤》、《雨霖铃》、《香囊子》等诗,皆可补开天遗事,弦之乐府也。

译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兴盛,记录在史书和诗歌中的多了,而张祜所作的诗歌尤其多,都是其他诗人所没有涉及的。

例如《正月十五夜灯》写道: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上巳乐》写道:猩猩血染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

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红袖一时招《春莺嗽》写道:‘兴庆池南柳未开,太真先把一枝梅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

还有《大酺乐》、《閤王小管》、《李谟笛》、《宁哥来》、《閤娘羯鼓》、《退宫人》、《耍娘歌》、《悖拏儿舞》、《阿鸨汤》、《雨霖铃》、《香囊子》等歌诗,都可以补充开元、天宝年间遗留下来的事迹,配上音乐成为乐府题材。

作者简介洪迈(——),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

洪皓第三子。

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

卒年八十,谥文敏。

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

南宋著名文学家。

64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题金陵渡-张祜

64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题金陵渡-张祜

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题金陵渡》·张祜·唐代《题金陵渡①》作者:张祜〔唐代〕金陵津②渡小山楼③,一宿④行人⑤自可⑥愁。

潮落夜江斜月⑦里,两三星火⑧是瓜洲⑨。

【作者简介】张祜(hù)(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

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

早年曾寓居姑苏。

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

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

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zhuo yue成就。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译文】夜晚宿在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

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远处几点星火闪烁的地方便是瓜洲。

【注释】①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

②津:渡口。

③小山楼:渡口附近小楼,作者住宿之处。

④宿:过夜。

⑤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

⑥可:当。

⑦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

⑧星火:形容远处三三两两像星星一样闪烁的火光。

⑨瓜洲:在长江北岸,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与镇江市隔江相对,向来是长江南北水运的交通要冲。

【赏析】这首诗前两句交代诗人夜宿的地点,点出诗人的心情;后两句实写长江金陵渡口美好的夜景,借此衬托出诗人孤独落寞的羁旅情怀。

全诗紧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灯火(渔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贯穿全篇,诗旨甚明,神韵悠远,在艺术结构方面更是du ju jiang xin。

“金陵津渡小山楼”,此“金陵渡”在镇江,非指南京。

“小山楼”是诗人当时寄居之地。

首句点题,开门见山。

“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轻灵妥贴,“可”当作“合”解,而比“合”字轻松。

这两句是引子,起笔平淡而轻松,接着便很自然地将读者引入佳境。

“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站在小山楼上远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

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张祜七言律诗152首全唐诗卷511_1 洛阳感寓张祜扰扰都城晓四开,不关名利也尘埃。

千门甲第身遥入,万里铭旌死后来。

洛水暮烟横莽苍,邙山秋日露崔嵬。

须知此事堪为镜,莫遣黄金漫作堆。

卷511_2 从军行张祜少年金紫就光辉,直指边城虎翼飞。

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

黄云断塞寻鹰去,白草连天射雁归。

白首汉廷刀笔吏,丈夫功业本相依。

卷511_3 爱妾换马(后首一作陈标诗)张祜一面妖桃千里蹄,娇姿骏骨价应齐。

乍牵玉勒辞金栈,催整花钿出绣闺。

去日岂无沾袂泣,归时还有顿衔嘶。

婵娟躞蹀春风里,挥手摇鞭杨柳堤。

绮阁香销华厩空,忍将行雨换追风。

休怜柳叶双眉翠,却爱桃花两耳红。

侍宴永辞春色里,趁朝休立漏声中。

恩劳未尽情先尽,暗泣嘶风两意同。

卷511_4 病宫人(一作袁不约诗)张祜佳人卧病动经秋,帘幕褴縿不挂钩。

四体强扶藤夹膝,双鬟慵插玉搔头。

花颜有幸君王问,药饵无征待诏愁。

惆怅近来消瘦尽,泪珠时傍枕函流。

卷511_5 观杭州柘枝张祜舞停歌罢鼓连催,软骨仙蛾暂起来。

红罨画衫缠腕出,碧排方胯背腰来。

旁收拍拍金铃摆,却踏声声锦袎摧。

看著遍头香袖褶,粉屏香帕又重隈。

卷511_6 周员外席上观柘枝(一作周员外出双舞柘枝妓)张祜画鼓拖环锦臂攘,小娥双换舞衣裳。

金丝蹙雾红衫薄,银蔓垂花紫带长。

鸾影乍回头并举,凤声初歇翅齐张。

一时欻腕招残拍,斜敛轻身拜玉郎。

卷511_7 观杨瑗柘枝张祜促叠蛮鼍引柘枝,卷帘虚帽带交垂。

紫罗衫宛蹲身处,红锦靴柔踏节时。

微动翠蛾抛旧态,缓遮檀口唱新词。

看看舞罢轻云起,却赴襄王梦里期。

卷511_8 感王将军柘枝妓殁张祜寂寞春风旧柘枝,舞人休唱曲休吹。

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

画鼓不闻招节拍,锦靴空想挫腰肢。

今来座上偏惆怅,曾是堂前教彻时。

卷511_9 扬州法云寺双桧张祜谢家双植本图荣,树老人因地变更。

朱顶鹤知深盖偃,白眉僧见小枝生。

高临月殿秋云影,静入风檐夜雨声。

纵使百年为上寿,绿阴终借暂时行。

卷511_10 忆游天台寄道流张祜忆昨天台到赤城,几朝仙籁耳中生。

云龙出水风声过,海鹤鸣皋日色清。

石笋半山移步险,桂花当洞拂衣轻。

今来尽是人间梦,刘阮茫茫何处行。

卷511_11 寄王尊师张祜天台南洞一灵仙,骨耸冰棱貌莹然。

曾对浦云长昧齿,重来华表不知年。

溪桥晚下玄龟出,草露朝行白鹿眠。

犹忆夜深华盖上,更无人处话丹田。

卷511_12 公子行张祜锦堂昼永绣帘垂,立却花骢待出时。

红粉美人擎酒劝,青衣年少臂鹰随。

轻将玉杖敲花片,旋把金鞭约柳枝。

近地独游三五骑,等闲行傍曲江池。

卷511_13 寓怀寄苏州刘郎中(时以天平公荐罢归)张祜一闻周召佐明时,西望都门强策羸。

天子好文才自薄,诸侯力荐命犹奇。

贺知章口徒劳说,孟浩然身更不疑。

唯是胜游行未遍,欲离京国尚迟迟。

卷511_14 和杜牧之齐山登高张祜秋溪南岸菊霏霏,急管烦弦对落晖。

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静浦帆稀。

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

流落正怜芳意在,砧声徒促授寒衣。

卷511_15 题于越亭张祜扁舟亭下驻烟波,十五年游重此过。

洲觜露沙人渡浅,树稍藏竹鸟啼多。

山衔落照欹红盖,水蹙斜文卷绿罗。

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

卷511_16 秋夜登润州慈和寺上方张祜清夜浮埃暂歇鄽,塔轮金照露华鲜。

人行中路月生海,鹤语上方星满天。

楼影半连深岸水,钟声寒彻远林烟。

僧房闭尽下楼去,一半梦魂离世缘。

卷511_17 寄献萧相公张祜东去江干是胜游,鼎湖兴望不堪愁。

谢安近日违朝旨,傅说当时允帝求。

暂向聊城飞一箭,长为沧海系扁舟。

分明此事无人见,白首相看未肯休。

卷511_18 哭京兆庞尹张祜扬子江头昔共迷,一为京兆隔云泥。

故人昨日同时吊,旧马今朝别处嘶。

向壁愁眉无复画,扶床稚齿已能啼。

也知世路名堪贵,谁信庄周论物齐。

卷511_19 送周尚书赴滑台张祜楚谣襦袴整三年,喉舌新恩下九天。

鼓角雄都分节钺,蛇龙旧国罢楼船。

昆河已在兵钤内,堂柳空留鹤岭前。

多病无由酬一顾,鄢陵千骑去翩翩。

卷511_20 和杜使君九华楼见寄张祜孤城高柳晓鸣鸦,风帘半钩清露华。

九峰聚翠宿危槛,一夜孤光悬冷沙。

出岸远晖帆欲落,入谿寒影雁差斜。

杜陵归去春应早,莫厌青山谢脁家。

卷511_21 送人归蜀张祜锦城春色溯江源,三峡经过几夜猿。

红树两厓开霁色,碧岩千仞涨波痕。

萧萧暮雨荆王梦,漠漠春烟蜀帝魂。

长怨相如留滞处,富家还忆卓王孙。

卷511_22 酬答柳宗言秀才见赠张祜南下天台厌绝冥,五湖波上泛如萍。

江鸥自戏为踪迹,野鹿闲惊是性灵。

任子偶垂沧海钓,戴逵虚认少微星。

金门后俊徒相唁,且为人间寄茯苓。

卷883_32 赋得福州白竹扇子(探得轻字)张祜金泥小扇谩多情,未胜南工巧织成。

藤缕雪光缠柄滑,篾铺银薄露花轻。

清风坐向罗衫起,明月看从玉手生。

犹赖早时君不弃,每怜初作合欢名。

全唐詩補逸卷之八寓居臨平山下三首张祜其一見《永樂大典》卷二二七一,清沈謙《臨平記》卷四三月平湖浪欲齊,綠楊分映入長堤。

田家起處烏龍靜,酒客醒時謝豹啼。

溪檻正當蓮葉渚,水涇新麥稻苗畦。

人間謾說多歧路,咫尺神仙洞卻迷。

其二一角橫查礙小灘,漁舟稍稍避迴湍。

鹿蹄踏葉暮山響,龜殼曝沙春水寒。

詩句近吟知律變,《易》書窮討覺才難。

風光好處自攜酌,歸去醉扶花藥欄。

其三散髮垂肩久不簪,竹床推枕就藤陰。

澗傍春渡水流急,山半夜歸雲色深。

拂檻數竿為去處,隨波一葉是浮沉。

世間年少正行樂,應笑老人無事心。

到廣陵一年江海恣狂遊,夜宿倡家曉上樓。

嗜酒幾曾群眾小,為文多是諷諸侯。

逢人說劍三攘臂,對鏡吟詩一掉頭。

今日更來憔悴意,不堪風月滿揚州。

此以下均見南宋蜀刻本《張承吉文集》卷七謝高燕公惠生衣高公寵賜白衣裳,驚訝災天雪滿箱。

乍展輕煙總手滑,如披薄霧覺身涼。

誰家織素秋蟾色,何處絲抽嫩異香?珍重六銖無可贈,空憑七字當瓊漿。

戲贈村婦二升酸醋瓦瓶盛,請得姑嫜十日程。

赤黑畫眉臨水笑,草鞋苞腳逐風行。

黃絲髮亂梳橑緊,青(□宁)裙高種掠輕。

想得到家相見後,父孃由喚小時名。

偶登蘇州重玄閣飛閣層層茂苑間,夏涼秋晚好登攀。

萬家前後皆臨水,四檻高低盡見山。

何事越王侵敵國,不妨遼鶴唁人寰。

五湖直下須歸去,自笑身閑跡未閑。

投蘇州盧中丞金紫清門美丈夫,聖人憂地詔分符。

猶將儉德同朝客,不著尊官傲世儒。

經術在心長說體,吏材臨事必開模。

西來郡界逢鄉老,盡說而今是坦途。

投滑州盧尚書雨露恩重棣萼繁,一時旌旆列雄藩。

權經兩使材尤重,位近三台道益尊。

江海豁開為氣岸,河隍堅畫在心源。

門闌盡是雲霄客,應念於陵獨灌園。

投蘇州盧郎中三地分符寵更深,兩方旌旆日駸駸。

蛟龍可是池中物,鳳鳥無非閣上音。

世重才人皆立績,客依公子盡推心。

猶思謝尚經牛渚,曾聽袁宏一夜吟。

送劉軺秀才江陵歸寧出告遊方是素辭,喜君迴棹不逾時。

荊門暮指連山遠,郢國春歸上水遲。

樽酒惜離文舉坐,郡齋誰覆中宣碁。

殷勤莫忘趨庭日,學禮三餘已學詩。

奉和池州杜員外南亭惜春草霧輝輝柳色新,前山差掩黛眉頻。

碧溪潮漲碁侵夜,紅樹花深醉度春。

幾恨今年時已過,翻悲昨日事成塵。

可知屈轉江南郡,還就封州詠白蘋。

題河陽新鼓角樓重樓高跨兩簷開,曉夕風雲會振雷。

中國最推鼙鼓地,大臣先選棟樑材。

馬悲塞北千群牧,鴈到城南一半迴。

從此聖朝思將帥,上衣須脫食須推。

觀楚州韋舍人新築河堤兼建兩閶門宴賓容易小筵成,隼擊秋原助放情。

紅袖退行鞍上語,白眉迂步馬前迎。

一冬霜意先黃葉,兩路風威動翠旌。

須道孔融樽已滿,不勞臺下說餘酲。

題潤州李尚書北固新樓躡石攀雲一逕危,粉廊朱檻眺江湄。

青山半在潮來處,碧海先看月滿時。

樹色轉煙城斗峻,水光浮草岸遙卑。

西樓又起公羊意,坐對寒潮向渺瀰。

酬張權宣州新橋秋夜對月見寄謝亭煙月泛清流,千載溪山一造舟。

風定遠帆依郡郭,夜深寒笛起江樓。

張憑逆旅逢新唱,王粲從軍值勝游。

長愛征南杜公意,不將餘力礙《春秋》。

題宛陵新橋兼獻裴尚書富平津路遠陵開,武庫森森又姓裴。

高步已吟攜手句,上聞初喜造舟才。

霜明華表塵初靜,月正欄干斗乍回。

猶憶醉歌南浦夜,五更人過萬聲雷。

所居即事六首其一南下丹陽一水灣,陋居瓢飲是希顏。

來為野鳥入春郭,去作溪雲歸夜山。

蓬鬢已衰言必賤,竹門雖立意無關。

陶潛惠遠如相愛,朝訪遺民暮卻還。

其二溪上小齋日暮空齋對小溪,遠村歸岸醉如泥。

杜鵑花落杜鵑叫,烏臼葉生烏臼啼。

野食不妨菰作飯,園蔬何必稻為虀。

辛勤最愛孟光意,除卻梁鴻無急妻。

其三牢落東溪滿鬢絲,一身扶杖二男隨。

鳴鳩在處攜書卷,科斗生時想墨池。

日夕愛琴憐犬子,春風詠雪喜胡兒。

我家命駕還千里,別與鱸魚為後期。

其四春日寓言寂寞春風意未降,酒狂詩癖舊無雙。

柳花飛處曾逢雪,桃葉開時憶渡江。

自古不堪居陋巷,從今休更犯危邦。

聖朝何用詢名姓,從放書生老北窗。

其五偶作南窮海徼北天涯,惆悵亡羊是路歧。

眼下已隳梁武佛,耳中猶聽魏文詩。

三茅道士朝攜手,五柳先生夜對棋。

自向廬山為一社,百年生計任嬰兒。

其六晨起常搔兩鬢絲,小亭深坐一洿池。

墻頭鴝鵒隈花葉,水面蜻蜓寄草枝。

賴得木奴些子力,生憎魚婢苦頑癡。

扁舟遠棹尋春處,竹榼新醪喜自隨。

贈薛鼎臣侍御君子清明致自強,大寮僉語美公方。

長才上拔孤摽日,利劍新磨一匣霜。

千里早時知逸足,片言中夜許剛腸。

已知金石終無變,應蓄歸休在智囊。

浮生擾擾務華虛,未勝東歸重結廬。

自已忘言師靖節,非關真隱慕玄居。

無機坐上休捫虱,失腳溪頭便釣魚。

唯恨世間些子事,兩莖衰髮為人梳。

贈季峰上人時賢近喪若山崖,卻賴青雲望素乖。

強似鵷鸞趍宦達,可勝藜藿伴僧齋。

一壺酒外終無事,萬卷書中死便埋。

唯是江東道門子,許詢長說是吾儕。

送法鏡上人歸上元南國僧遊二十年,卻因無任訪生緣。

風迴建業秋歸寺,月滿秦淮夜到舡。

故老盡成雙鬢雪,舊房深鎖一林煙。

莫言了悟為真理,不歎興亡在眼前。

題李戡山居三畝溪田竹逕通,道情交態只漁翁。

青山夜入孤帆遠,碧水秋澄一檻空。

自以蛙聲為鼓樂,聊將草色當屏風。

莫言酷學無知己,未必王音不薦雄。

題李山人園林幾年垂釣碧江潯,長愛嚴陵是此心。

萬壑深秋聞伐木,一溪長日看淘金。

桑生壟上螟蛉挂,竹在沙頭翡翠沉。

唯道石田堪種黍,不將衰髮羡華簪。

登杭州龍興寺三門樓十里江城下渺漫,兩層門上倚欄干。

偏宜竹翠山長潤,早見梅花地少寒。

沙觜漸平人改路,潮痕初靜鳥移灘。

高樓酒夜誰家笛,一曲《涼州》夢裏殘。

江上旅泊呈池州杜員外牛渚南來沙岸長,遠吟佳句望池陽。

野人未必非毛遂,太守還須是孟嘗。

江郡風流今絕世,杜陵才子舊為郎。

不妨酒夜因閑語,別指東山是醉鄉。

題臨平驛亭津亭一望海西壖,舊說湖開是幾年。

風起半山雲出寺,雨餘深岸水平舡。

竹林上拔高高筍,荷葉中藏小小蓮。

長愛向南些子地,兩三家近野唐邊。

窮居陋巷長聞君子窮,我生寧免因儒宮。

辛勤自灌一畦韭,鹵莽還開三徑蓬。

竹下喜逢青眼士,草中甘作白頭翁。

佳期日暮不知處,把釣徒吟江上風。

題贈崔權處士讀盡儒書鬢皓然,身遊城市意林泉。

已因駿馬成三逕,猶恨胡麻欠一廛。

真玉比來曾不磷,直鉤從此更誰憐?遺民莫恨無高躅,陶令而今亦甚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