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及战后国际关系

合集下载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爆发的一场全球性冲突,对世界各国以及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地缘战略等多个方面,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政治影响1.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老牌的大国体系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君主制度和帝国主义被推翻,新兴强权崛起。

美国成为了一支全球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俄国革命导致了苏联的诞生,并催生了共产主义运动。

这些变革使得以往的双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过渡,国际体系形势更加复杂。

2. 国际组织的建立为了维护和平与安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国际组织。

例如,国际联盟成立于1919年,旨在通过国际合作来预防战争。

虽然国际联盟最终未能防止二战的爆发,但它奠定了国际组织在维护国际秩序方面的基础,并为后来的联合国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二、经济影响1.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战争期间,各国为了战争需求而加快了军需物资和资源的生产和流通,国际贸易得到了提振。

同时,随着战后的重建工作,国际贸易更加繁荣,各国之间互相依存度增加,经济全球化局势得到巩固。

2. 经济震荡和危机的出现战争对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战争过程中,各国的生产力和经济资源都被动员到了战争上,战后经济重建需要大量精力和资金。

此外,部分国家因为优先满足军需,市场上的商品供应短缺,物价飞涨。

这些经济震荡和危机,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

三、地缘战略影响1. 殖民地解放运动的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殖民主义国家的实力,同时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意识。

战后,殖民地解放运动在亚洲、非洲等地迅速兴起,许多殖民地逐渐独立。

这场战争促使了一系列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改变了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

2. 新的地缘政治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边界重新划定,新的国家得以成立。

东南欧地区的波罗的海国家、巴尔干国家的独立,奥斯曼帝国的解体等都成为了地缘政治调整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关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三
1914-1918年巨大的劳动力缺口,促使进入政府机构、运输业、 建筑业等行业的女性数量激增。随着职场女性构成的多元化,她 们的待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社会地位也随之大幅度提高。
——陆伟芳《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
在人们中间,存在一种不仅是不满,而且是愤怒的反抗的强
烈意识。所有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秩序都受到了欧洲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2. 第一个世界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第五条 凡大会或行政院开会时之决议应得联盟出席于会议之 会员国全体同意。
第十一条 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影响联盟任 何一会员与否,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 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
第十六条 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盟约而从事战争者,其他各 会员国立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3. 国际力量对比变化:
(2)美国实力增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开始 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国际政治的地缘中心不是由其自然地理位置所决定的,而是 由该地区国家的实力决定的。
——阎学通《权力中心转移与国际体系转变》
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却猛烈扩 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 40%在美国手中。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联系破坏了……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国被德军占
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沙皇俄国永远从
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德国战败,削弱比英法更甚,陷
入经济困境。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撕杀,暂时放松了对殖 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 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 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PPT
①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②凡尔登战役和索姆 河战役伤亡惨重;③日德兰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 的海上封锁
①美国和中国参战;②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于 1918年退出战争
● “中国劳工旅”出现的背景:背景 :协约国面临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 ;中国人力资源廉价丰富;中国参 加协约国对德宣战。
一战中的华工在英国军官带领下去前线挖战壕
1.对国际秩序: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新的 国际秩序;成立国际联盟以维护国际秩序,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 际争端的方式发展。 2.对世界格局: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以及美国参战与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3.对思想观念: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 日益高涨。
体系的内容等方面,思考该体系是怎样体 山东主权的不公正处理;华盛顿会议对中
现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特征?
国问题的处理;国联的委任统治条款等。
如何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积极性:
实质:建立在强权政治基础上的国际新秩序
1.维护了短期和平,推动一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发展。
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煤钢增长情况
上面两张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状况带来怎样的影响? 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其实力对比发生重 大变化,国家间矛盾逐渐激化。
史料阅读(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的争夺)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谈到英德矛盾的尖锐化时说:
……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家关系的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本课结构图


次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一战背景:国际旧秩序受到挑战)

世界一战与国际关系的重塑

世界一战与国际关系的重塑

世界一战与国际关系的重塑在20世纪初的那场摇撼世界的战争中,即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各国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和变革。

这场战争对世界格局、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各国在战后对国际事务进行重新构建和调整。

本文将探讨世界一战对国际关系的重塑,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和变革。

一、战争爆发及国际关系动荡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纷争迅速波及欧洲各国,并逐渐蔓延至全球范围。

各国之间的国际关系陷入动荡和紧张,传统的国际秩序岌岌可危。

首先,战争破坏了以往的平衡体系。

欧洲大国之间长期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但随着战争爆发,这种平衡被打破。

各国开始争夺领土、资源和势力范围,导致地缘政治格局产生巨大变化。

其次,国际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

战争使得国际秩序失去稳定性,各国陷入冲突和对抗之中。

同时,国际组织的无力和国际法的无效使得国际关系更加混乱。

二、和平谈判与国际关系变革战争结束后,各国开始进行和平谈判,试图通过外交手段重建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

首先,巴黎和会成为世界重建之路的重要起点。

在和会上,各国首脑共同商讨并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这一和约规定了对德国的战败处置和地缘政治的重划,从而重塑了二战前期的国际关系格局。

其次,国际联盟的成立为国际关系的重建提供了新的平台。

国际联盟是首个多边机构,其旨在通过国际合作解决争端,防止战争的再次爆发。

然而,由于国际联盟的体制问题和成员国的利益冲突,其在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方面并未取得理想效果。

三、世界一战对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世界一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战后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的格局。

首先,帝国主义的衰落和民族主义的崛起成为世界一战带来的重要变革。

战争导致了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动荡,各殖民地纷纷要求独立。

战后,民族主义成为世界政治的重要力量,国家自决原则得到普遍认同。

其次,战后国际秩序由传统体系向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转变。

传统的国际秩序主要以大国的相互平衡为核心,而战后的新秩序注重以国际合作和国际法为基础,试图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手段促进国际和平与稳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无疑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

这场战争不仅仅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它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影响。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欧洲旧秩序,不仅摧毁了专制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也导致了大量的国家独立。

例如,奥斯曼帝国的解体为土耳其成为独立国家铺平了道路。

此外,战后,世界各国在《凡尔赛和约》的框架下重新划分领土,从而改变了以往的地缘政治格局。

这使得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争端。

其次,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导致了许多现代国际组织的诞生。

作为战后秩序的一部分,国际联盟成立起到了监督国际冲突和维护和平的作用。

然而,由于一些强国不愿加入或者不愿履行联盟职责,国际联盟最终未能有效解决这个时期的争端和冲突。

尽管如此,国际联盟为国际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后来成立的联合国提供了经验教训。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使得许多国家陷入巨额债务,工业生产减少,市场受到严重冲击。

此外,战后针对德国的赔款和重建需求导致了许多国家间的贸易紧张局势。

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动荡,导致了20年代的经济衰退和大萧条。

第四,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对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后的国际秩序重构迫使国际关系学者重新思考国家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观点。

例如,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国家间的权力和利益是主导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而不是伦理或道德考量。

这些新的理论观点为后来的国际关系研究提供了基础,并深刻影响了国际政治的发展方向。

最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对国际合作和冲突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

战后,国际社会开始逐渐认识到无法持续依赖战争来解决争端。

这促使各国在一些重要议题上达成共识,例如裁军和禁止使用化学武器。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和平的追求也促成了后来的和平运动和国际人道主义法律的发展。

战后的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战后的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战后的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战后的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场战争,将世界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战争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国际关系、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本文将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为主线,探讨战后世界的格局变化。

一、战争结束后的国际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旧有的国际关系秩序被完全颠覆,传统的帝国主义体系瓦解,新的国际关系秩序逐渐形成。

此次战争直接导致了多个国家的崩溃和领土重划,例如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的解体。

同时,美国的崛起也使得传统欧洲国家的地位受到挑战。

在战后的和平谈判中,由于战后的国际格局发生剧变,出现了带有更多多边主义色彩的国际组织,如国际联盟的成立。

这一新的多边体系试图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国家间的争端和冲突,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战后的国际关系仍然受到强国之间的博弈和地缘政治的影响。

新的国际秩序并未能完全达到设想中的理想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组织的影响力逐渐衰退,国家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势力重新抬头,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破坏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基础,但同时也催生了新的经济力量和全球化的浪潮。

战争期间,各国为了满足军需需求,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战后,这些技术和经验的转化为民用,推动了战后经济的快速增长。

美国在战后迅速崛起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并逐渐取代英国成为全球金融和贸易中心。

全球市场的开放和国际贸易的扩大也促进了各国经济的繁荣。

虽然战争破坏了一些地区的经济,但随着战后重建的进行,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并蓬勃发展。

此外,战后的世界还出现了新的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这些机构为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平台,并稳定了国际金融秩序。

三、地缘政治和殖民体系战后的世界还见证了殖民主义体系的解体和新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

专题9两次世界大战及国际关系调整

专题9两次世界大战及国际关系调整

专题九两次世界大战及国际关系调整考点梳理: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关系调整1、引发一战的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最终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6.28);最残酷的战役:凡尔登战役;战争结果:1918.11,德国投降,同盟国集团失败;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①1919年1-6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操纵,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

根据和约规定,1920.1成立了国际联盟,被英、法控制。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②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会议由美、英、日主导,签署了《九国公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基础上的,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还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所以不能持久。

3、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美国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渡过危机;德(1933年希特勒上台)日(1936年军部法西斯上台)则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转嫁危机,成为二战的战争策源地。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关系调整1、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西方大国战前推行绥靖政策(典型事件:慕尼黑阴谋),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

2、战争进程:a.爆发:1939.9.1,德军进攻波兰;b.扩大:1941.6,苏德战争爆发;1942.12.7,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c.正义的力量走向联合:1942.1.1《联合国家宣言》在华盛顿签署,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d.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e.反攻:1944.6.6,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f.胜利:1945.5.8,德国投降;1945.9.2,日本投降。

3、影响战后国际秩序的会议:1945.2,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早期世界历史上最具有变革性和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1914年至1918年间,欧洲各国相互卷入战争,同时席卷全球,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而这场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一、国际体系的重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传统的欧洲国际体系已经被击垮,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形成。

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计划是建立这一新秩序的基础。

人们希望用国际联盟等机构来代替旧秩序,以阻止未来的战争。

这项任务是由国际联盟承担的,它是唯一唯一的全球性机构,旨在通过国际共同努力来促进和平与安全。

二、战争花费和战争后果战争期间,各国不仅在经济上蒙受了沉重的损失,而且还有很多人在战斗中丧生。

战争结束后,各国的经济需要得到大力重建。

同时,战争的后果影响了整个世界,如像联邦德国的损失加剧,最终导致了后来的二战。

战争也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和更多的战争。

这些经济后果表明,一国家即使取得了战争胜利,也不能完全消除战争的恶果。

三、新兴大国的崛起随着战争的结束,新兴大国逐渐开始崛起。

例如,美国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巩固了几百年来重商主义和扩张主义的经济基础。

而日本则得以控制其在亚洲地区的领控权。

这种新兴大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深远的。

四、政府和政策变化20世纪前的政府框架——封建君主的-耐旧的政府结构——大大受到攻击。

在战争的同时,君主和贵族制度已体现出它们的局限性。

战后的结构变革包括被削减的单独专制君主(如奥地利、德国、俄罗斯)以及其他国家的宪政保守派。

战争结束后,新崛起的政党通常包括社会民主主义者、自由派和封面字符主义者。

这在德国和俄国尤其明显。

所有这些政治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对战争的看法和外交政策方式的变化。

五、民族自决权20世纪初,多民族国家在国内和国际关系上都面临很多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国家重新审视了民族自决权的概念。

威尔逊总统所提出的第十四点支持这种主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巴黎 和会
1919年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的分赃会议。
会议签订了以《凡尔赛条约》为主的一系列和 约,总称巴黎和约。
形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凡尔赛体系”。
1921-1922年由美国召集,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华盛顿 会议 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等。
形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华 盛顿体系”。
1920年1月成立的国际联盟,总部设在日内瓦。战败 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外。美国参议院拒绝对凡尔塞和约 的批准,美国因此未加入国际联盟。
日内瓦万国宫
国际联盟在开会
“国联” === “联合国”
•国 联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建立的一个国际性 的机构
• 1920年1月 成立
• 1946年4月 解散
• 联合国:
美国总统威尔逊: 维护德国,抗衡 英法,对付苏俄, 建立国联,逐步 统治世界
凡尔赛和约的制定者……是 在恨、贪、惧的气氛中集合于 巴黎的。他们怀恨敌人,贪婪 殖民地和赔款,恐惧布尔什维 主义。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条约》签订。
凡尔赛条约
(1)内容:
关于军事问题 关于赔款问题 关于领土问题
关于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
对德国的和约与奥地利、保加利亚、 匈牙利、土耳其的条约共同构成凡尔 赛体系
各方对《凡尔赛条约》的看法
• 德国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理谢尔曼:谁要 是签署这样的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
•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它是一个残忍的 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 之一。
•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这不是和平, 这不过是20年的休战。
实 质
影 响
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改变了欧洲 及亚太地区 的政治格局
激起了帝国 主义之间的 新矛盾,埋 下了新世界 大战的祸根
1.德、俄、奥、土四大帝国被摧垮 2.德国面积缩小,且东西互不连接 3.欧洲出现7个新兴国家
1.激起德国的复仇情绪 2.战胜国内部因分赃不均,矛盾重重 3.美日冲突加剧,埋下太平洋战争祸根
(2)1918年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 胜国宰割的对象。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 的矛盾由此产生并发展。
(3)交战各国 ,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 变化。
奥劳 兰合 多乔

.

克 里
尔 逊


巴黎和会三巨头
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 德国,确保法国的大陆 霸权
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坚持要求萨 尔盆地归并法国,并要求向德国索取的赔 款总额,比整个法国的财产还多得多。
——列宁
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1)调整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特别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华盛顿体 系”
(2)美国是胜利者,与英国海军并驾齐 驱,抑制了日本。日本在亚太地区受遏制。 中国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的对象
(3)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 战后帝国主义关系新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影响
Ö÷Á¦ ½¢ × Ü ¶Ö λ µÄ ± È ýÀ ÈÕ ± ¾ µÄ Òª óÇ
阅读《九国公约》的引文
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 政之完整; (二) 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 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三) 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 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四)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 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 之举动。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他们本想制造和平,可是令人匪夷所思 的是,他们制造了另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
——历史学家玛格丽特(劳合·乔治曾孙女)
“屈辱的和约象一把利 剑刺伤了德国人民的民族 情感,也埋下了下一次战
争的伏“把笔条”约撕成碎片! 重新获得德国失去 的一切!”
德国反对巴黎和会的漫画
国际联盟的建立
是美国外交的胜利。
300 200 100
0 Ó¢ ¹ú ÃÀ ¹ú ÈÕ ±¾
½¢ ͧ
×Ü ¶Ö
λ
½¢ ͧ×Ü ¶Ö λ
(Íò
(Íò ¶Ö ) 1914年¶Ö )三国舰Βιβλιοθήκη 总吨位5 4 3 2 1 0
Ó¢ ÃÀ ÈÕ ¨ · Òâ
1921年《五国条约》
Ö÷Á¦ ½¢ × Ü ¶Ö λ µÄ ± È Àý
一战及战后国际关系
• 性质: • 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
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 特点: • 规模大、时间长、 • 范围广、损失重、 • 十分残酷。

凡 尔 赛
华 盛 顿 体 系
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
(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使 世界分裂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既 对立又共处的社会体系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建立的一个国际性 的机构
• 1945年10月 成立
• 至今
华盛顿会议
时间:1921、11
国家:美、英、 法、日、意、荷、 比、葡、中
主导国:美国
重要条约:《九 国公约》
相关条约的签订
美、英、日、法签订《关于太平洋所有岛 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通称《四国条约》。
《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保证四国 在太平洋地区的权利与和平关系,
“如果法国不采取更为明智的立场, 我们将不得不提出我们的要求,那时法 郎的地位将是不妙的。”
德国
“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奶, 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
英国首相劳 合•乔治:保 留德国,牵 制法国,制 约苏俄,保持 和加强海上 霸主地位
他 们 的 如 意 算 盘
巴 黎 和 会 三 巨 头 和
法国总理克 里孟梭:雪 耻,收复失 地,削弱和 肢解德国
影响:《九国公约》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 放”最终实现,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 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 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
这哪里是什么谈判,这简直就是对 日本的审判!
——日本代表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大国的大 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德国在1871年 创造了先例,现在应完全照此办理。”
坚守传统的 英国外交思想, 在维持英国霸 权地位的同时, 保证大陆力量 的均衡。
“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 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整体,欧洲 就能或多或少保持均势。”
1918 年初提出了 “十四点原则”, 作为建立“世界和 平的纲领”,他尤 为重视国际组织的 作用。
• 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 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 上的。
列宁说:“靠《凡尔赛条约》维系整个国际体 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为什么?
第一,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 国掠夺的基础上,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 加剧。
第二,帝国主义侵略特征和战胜国内部分赃 不均,使得战胜国列强之间矛盾重重。引起国 际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
第三,凡尔赛体系的帝国主义性质,遭到殖 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对。
矛盾:
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大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1919年
1939年
“暴风骤雨已经平息了,可是我们依旧惶 惶不安,好象暴风雨又将来临一样……”
——法国诗人兼批评家包罗·瓦里希
“下一次世界大战的种子已经种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