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名称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器材:
显微镜1台、小刀1只、镊子2把、培养皿1只、烧杯1只、
碘酒10ml、载玻片2片、盖玻片2片、滴管1支
我的猜测:
洋葱表皮细胞的样子,和罗伯特•胡克发现的细胞结构应该
是相同的
步骤:
一、制作洋葱表皮标本装片
1、把洋葱从中间纵切两半,取其中一块,在内表皮上,用小刀划“#”字,用镊子撕取“#”字中间的表皮;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中央,展平,从一端放置盖玻片,把气泡排出,
3、在标本的边缘滴上稀释的碘酒,并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二、将做好的洋葱表皮装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观察
1、把标本装片放到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好处于通光孔中央,
2、调节显微镜的准焦螺旋,使标本图像达到最清晰,
3、左右移动载玻片,可以观察到标本的各个部分
观察到的现象:
洋葱表皮细胞,放大100倍时,好像排列的砖墙,放大
400倍时,我们就清晰地看到了细胞的结构,内部的细胞质、液泡等
都能看得较清晰。
结论:
我认为细胞的结构太奇妙了,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胞竟如此复杂,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等。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报告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
3、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1、实验材料:新鲜洋葱。
2、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滴管、碘液、吸水纸、纱布等。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准备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取材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划一个“井”字,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
3、制片将撕取的洋葱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4、染色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5、观察取镜和安放: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位置。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把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四、实验结果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紧密。
细胞壁清晰可见,为无色透明的结构。
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细胞的中央,被碘液染成棕黄色。
细胞质为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
细胞膜很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
五、实验分析1、制作临时装片时,要注意保持细胞的完整性和形态。
取材不宜过大,否则不易展平,且细胞重叠会影响观察效果。
2、盖盖玻片时,要防止产生气泡。
如果有气泡,会影响对细胞结构的观察。
洋葱镜检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二、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三、实验原理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
洋葱表皮细胞作为植物细胞的一种,具有典型的植物细胞结构。
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可以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四、实验材料1. 显微镜:一台双目显微镜,包括目镜、物镜、转换器、载物台、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反光镜等。
2. 洋葱:新鲜的洋葱头。
3. 临时装片: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滴管、镊子、刀片、碘液等。
五、实验步骤1. 准备临时装片(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下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4)将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将其展平。
(5)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先将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边,再慢慢将盖玻片放平,制成临时切片。
2. 显微镜观察(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置于实验台上。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亮的光圈。
(3)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将临时切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等,直到看清切片上的细胞为止。
(4)切换高倍物镜,继续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
3. 记录观察结果(1)观察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
(2)记录细胞的形态、大小、排列等特征。
(3)绘制洋葱表皮细胞的简图。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形,细胞壁较厚,细胞膜透明,细胞质均匀,细胞核较大,液泡明显。
2. 分析洋葱表皮细胞具有典型的植物细胞结构。
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透过性,细胞质含有细胞器,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中心,液泡储存水分和营养物质。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步骤:1、把洋葱鳞茎切成两源自;2、掰开其中一片,注意 不要弄掉内表皮; 3、然后在内表皮上用小刀 轻轻划“井”字,用镊子撕 去“井”字中间的表皮,取 到标本后就可以制作显微镜 装片;
4、把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盖 上盖玻片,滴上碘酒,用吸 水纸吸走周围多样的水分;
5、把洋葱装片放在显微镜下 观察。 我们观察到洋葱表皮上 实验结果: 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 构,是洋葱的表皮。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1-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教学反思3篇

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教学反思在完成《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这一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教学实践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旨在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为未来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科学概念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普遍能够认识到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核心概念得到了有效传达。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
科学探究目标:1.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掌握制作玻片标本的步骤,虽然部分学生在撕取洋葱表皮和盖盖玻片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经过教师的及时指导,问题得到了解决。
2.使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学生能够按照显微镜的使用步骤进行观察,并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然而,由于初次接触,部分学生在记录时显得有些生涩,需要更多的练习。
3.对比观察:通过对比洋葱表皮细胞与胡克发现的死亡的软木细胞,学生加深了对植物细胞特点的理解。
科学态度目标:学生在制作和观察过程中,体验到了细致观察和详尽记录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生物细胞研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生理解了工具的发明和进步如何扩展了人类的视野,使他们能够探索更多的自然奥秘。
二、教学过程中的亮点1.激发兴趣:通过提出“你想不想亲眼看一下细胞”的问题,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在整节课中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2.动手实践:让学生亲手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并观察,这种亲身体验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合作交流:四人小组或两人一台显微镜的合作观察方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了他们的观察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1.材料准备:虽然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材料,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撕取的洋葱表皮不够理想,盖玻片也容易碎裂。
未来教学中,需要更仔细地准备材料,特别是易碎品,应多备一些以防万一。
2.观察记录: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显微镜观察和记录,部分学生在记录时显得不够熟练和准确。
1.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 安放
7cm左右
如何使用光学显微镜? 调节反光镜 能见亮光圈
2. 对光
如何使用光学显微镜?
玻片台上放 压片夹夹住 对准通光孔
3. 上片
如何使用光学显微镜?
看物镜,向下转 (不要压到玻片)
看目镜,向上转 (找到细胞的图像)
清晰像,再微调 (细准焦螺旋调节清晰度)
4. 调焦
如何使用光学显微镜?
①胡克发现的是死细胞,看不到细胞核;我们看到的 是活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
②它们的形状、大小也不相同。
洋葱表皮细胞内有小 黑点——细胞核
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 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 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罗伯特·胡克
软木细胞
胡克发现的细胞与我们观察的洋葱表皮细胞有哪些 相同点?
都有细胞壁、都有规则的形状……
胡克发现的细胞与我们观察的洋葱表皮细胞有哪些 不同的地方?
5. 观察
慢慢移动标本 左眼观察标本 边观察边记录
安放
对光
上片
调焦
观察
上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字形玻片,你发现了什么?
光学显微镜
上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用图和文字记录我们的发现。 (上来画一画,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找我们的记录有什么共同特点?)
想要观察的细胞在视野中太靠右了,应该怎样移动玻 片才能将它移到中间?
像一个个小房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变大,观察到的物体图像和观察 到的视野会有什么变化?
光学显微镜能让我们观察到生物体的细胞,那关于 细胞,你已经知道什么?
1.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 薄而透明
六年级科学实验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6年级科学实验
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
实验步骤: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放在实验台上。
(1分)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1分)
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亮的光圈。
(2分)
4、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把所要观察的洋葱表皮切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2分)
5、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等,直到看清切片上的细胞为止。
(3分)
6、整理器材。
(1分)。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生物实验报告

一不雅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目标:经由过程不雅察洋葱表皮细胞,解释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镊子.滴管.水.载玻片.针.盖玻片.吸水纸.纱布.实验步骤:(一)制做暂时装片.(1)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清洁.(2)用液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3)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片表皮.(4)将撕下的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针将其睁开.(5)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先将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边经再慢慢把盖玻片放平,制成暂时切片.(4)在盖玻片的翼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体.(二)安装暂时装片:将暂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剂显微镜与暂时切片地位,直到可以不雅察到清楚的图像为止实验图像:200倍800倍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有显著的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消失.二.不雅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教案一、进修请求:1.制造和不雅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暂时装片.2.熟悉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根本构造.二.材料器具:心理盐水,稀碘液, 消毒牙签,滴管, 纱布 ,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三.实验办法和步骤:1.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2.在载玻片中心滴一滴心理盐水.3.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放在心理盐水中.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徐徐放平盖在水滴.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体.四.总结步骤:擦-→滴-→取-→盖-→染-→吸五.绘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三.种子的构造实验报告学科生物年级六年级班实验名称不雅察种子的构造实验时光实验器材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碘液实验人实验步骤一不雅察菜豆种子的构造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不雅察它的外形.2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离开张开着的两片子叶.3用放大镜细心不雅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色二不雅察玉米种子的构造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不雅察它的外形.2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心纵向剖开.3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细心不雅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胚乳,以用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看看它们各有佬特色实验成果种子的大小和外形不同,但是它们的根本构造是雷同的,种子的表面是一层种皮,里面是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有的种子还有胚乳.备注四.不雅察叶片的构造实验报告单实验进程姓名班级教师评价小组时光一.检讨器材菠菜叶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造就皿.清水.滴瓶.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等用品是否预备好.实验结论一颗花生种子约含有6300J的能量六.探讨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取一块馒头放到口中品味.口腔中的馒头要经由牙齿的品味.舌的搅拌以及与唾液的混杂.细细品尝这时的馒头,你能尝出一些甜味来.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品味.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排泄有关呢?假如有关,它们各起什么感化呢?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产生了变化?二.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品味.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排泄都有关.馒头变甜是因为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化成了带有甜味的麦芽糖.在这个进程中,经由过程牙齿的品味将馒头嚼碎,舌的搅拌使馒头碎屑与唾液充分混杂. 三.制订筹划(一)实验道理馒头变甜应当是成分中糖类产生变化.馒头的重要成分是淀粉,是以本实验应用淀粉遇碘变蓝的特征,以及口腔中的温度为37℃的常识.掌握变量唾液,以及模仿牙齿的品味感化和舌的搅拌感化.三支试管,两个对比实验.一支试管作为实验组,另两支试管作为对比组.假如模仿牙齿的品味功效.舌的搅拌功效并参加唾液,滴入碘液后,实验组的试管内没有变成蓝色,解释馒头中淀粉的变化与牙齿的品味.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排泄都有关.假如变成蓝色,则解释淀粉没有被分化,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品味.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排泄没有关系. (二)实验变量的掌握两个对比实验.一个对比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实验组内参加唾液2ml,对比组试管参加2ml清水.另一个对比实验的实验变量是馒头块的状况:实验组的馒头块用刀切碎,放入试管中并震动试管,对比组的馒头块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整块放入试管中,并且不震动试管.(三)实验筹划实验材料器具:馒头块(三小块等大)试管(三支)烧杯(三个)盛唾液的小烧杯滴管温度计石棉网三脚架碘液小刀小木板1.取新颖的馒头, 切成大小雷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离用刀细细地切碎,拌匀(模仿牙齿的品味和舌的搅拌),C块不做任何处理.2.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之后,用清洁的镊子掏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3.取3支干净的试管,分离编上(1).(2).(3)号,然后做如下处理:将A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ml唾液并震动试管;将B 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注入2ml清水并震动试管;将C馒头放入(3)号试管,不震动.将三支试管一路放入37℃阁下的温水中.4.5-10分钟后,掏出这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然后,不雅察并记载各试管中的色彩变化. 四:实行筹划按肯定的探讨筹划进行实验,不雅察实验现象.可见,(1)号试管中没有变成蓝色;(2)号试管变成蓝色;(3)号试管中的馒头块部分变成蓝色.五.剖析实验成果,得出结论剖析实验现象,(1)号试管中滴入碘液后,没有变成蓝色,解释试管中已经没有淀粉,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化成麦芽糖了,麦芽糖没有遇碘变蓝的特征,所以滴入碘液后不变蓝.(2)号试管中参加的是清水和馒头碎屑,水没有消化淀粉的感化,是以,滴入碘液后,馒头碎屑中淀粉遇碘变成蓝色.(3)号试管中只有部分变成蓝色,解释馒头与唾液的接触不充分,只有部分淀粉被分化. 由此,得出结论:解释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品味.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排泄都有关系.因为上述运动模仿了消化与唾液的排泄以及牙齿的品味.舌的搅拌,(1)号试管中的馒头接触到了足量的唾液,并被消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现象: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 下,先变成液体的白糖, 继续加热,白糖颜色逐渐 加深,直至全部炭化,再 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
注意事项: 1、白糖的数量不宜过 多。2、 在加热的过程 中注意不要烫手。
-----精品文档------
生大量气体。用手触摸玻璃 杯外壁,会感觉杯壁比原来 稍微凉一些。这时用燃烧的 细木条伸进玻璃杯内,细木 条会熄灭。
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一 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气 体,属于化学变化。
注意事项:小苏打和白醋的比例一定要控
制好,不然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精品文档------
4、观察小苏打与白醋混合的变化 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杯、
玻璃片、细木条、火柴。
实验步骤: 取一只玻璃杯,按3:1的 比例先后倒入白醋和小苏 打,盖上玻璃片,用手触 摸玻璃杯外壁,然后将燃 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内, 观察现象。
-----精品文档------
实验现象:杯内有大量气泡冒出,即产
实验 1、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 步骤: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
片,在显微镜下观察。2、也可以 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 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精品文档------
3、观察白糖加热的变化 实验材料:白糖、蜡烛、火柴、长柄金属
勺、玻璃片。 实验步骤:用长柄金属勺取一小勺白
-----精品文档------
4、把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盖 上盖玻片,滴上碘酒,用吸水 纸吸走周围多样的水分;
5、把洋葱装片放在显微镜下 观察。
实验结果:我们观察到洋葱表皮上 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 构,是洋葱的表皮。
-----精品文档------
2、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实验材料: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 镊子、滴管、碘酒、池塘 或鱼缸里的水等。
实验题目: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材料:洋葱、小刀、镊子、 载玻片、盖玻片、口 杯、清水、滴管、碘 酒、培养皿、吸水纸 等。
-----精品文档------
实验步骤:1、把洋葱鳞茎切成两半; 2、掰开其中一片,注意 不要弄掉内表皮;
3、然后在内表皮上用小刀 轻轻划“井”字,用镊子撕 去“井”字中间的表皮,取 到标本后就可以制作显微镜 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