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技术》实验报告
工厂供配电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分析,加深对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理解,掌握工厂供配电设备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方式,熟悉高低压电器的结构、功能和技术特性,并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构成与布置以及配电负荷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工厂供配电系统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高压电能通过变压器降压,再分配到各个车间或设备,满足生产过程中的用电需求。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结合实际的高压开关柜和工厂供电知识,对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了解。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高压开关柜2. 变压器3. 低压配电柜4. 低压电器(如断路器、接触器等)5. 电能表6. 电流表7. 电压表8. 计算器9. 相关实验手册和参考资料四、实验内容1. 高低压电器认识实验- 观察高压开关柜的结构,了解其组成和工作原理。
- 分析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变压器的基本参数和接线方式。
- 认识低压配电柜和低压电器,了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工厂供配电系统构成与布置实验- 分析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构成,包括电源进线、高压配电线路、车间变电所、低压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
- 观察实际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布置,了解设备布局和线路走向。
- 学习配电负荷计算方法,掌握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
3. 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实验- 学习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规范,了解安全操作规程。
- 观察供配电系统的故障处理方法,学习故障诊断和排除技巧。
- 进行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模拟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高低压电器认识实验- 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了高低压电器的结构、功能和技术特性。
- 了解高压开关柜、变压器、低压配电柜和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
2. 工厂供配电系统构成与布置实验- 分析了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构成,了解了设备布局和线路走向。
- 掌握了配电负荷计算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计算。
3. 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实验- 学习了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规范,了解了安全操作规程。
《供配电技术》实验报告

《供配电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一供电线路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过流保护的电路原理,深入认识继电保护二次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
2(学会识别本实验中继电保护实际设备与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的对应关系,为以后各项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进行实际接线操作, 掌握过流保护的整定调试和动作试验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参阅有关教材做好预习,根据本次实验内容,参考图2,1、图2,2设计并绘制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参照图2,3。
2(为什么要选定主要继电器的动作值,并且进行整定,3(过电流保护中哪一种继电器属于测量元件,三、原理与说明对于3,66kV供电线路,作为线路的相间短路保护,主要采用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和瞬时动作的电流速断保护。
如果过电流保护时限不大于0.5,0.7s时,可不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相间短路动作于跳闸,以切除短路故障。
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按其动作时限特性分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反时限过电流保护两种。
图2-1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原理图,图2-2为其展开图。
图2-1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原理图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请参考相关教材,附录1有基于本实验一次系统参数的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详细过程。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优点:动作时间比较精确,整定简便,而且不论短路电流大小,动作时间都是一定的,不会因为短路电流小动作时间长而延长故障时间。
缺点:所需继电器多,1接线复杂,且需直流操作电源,投资较大;靠近电源处的保护装置,其动作时间较长,这是带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共有缺点。
图2-2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展开图四、实验设备序号设备名称使用仪器名称数量1 LGP01 电流继电器 12 LGP04 时间继电器 13 LGP05 出口中间继电器 14 LGP06 信号继电器 15 LGP32 交流数字真有效值电流、电压表 16 监控台电流互感器二次信号 1 五、实验步骤实验前准备:1)将实验系统总电源开关断开,将监控台的“实验内容选择”转换开关旋到“线路保护”档;2)将所有监控台上所有电流互感器(实验中需要接线的除外)二次侧短接;3)合上实验系统电源开关,监控台电源开关,PLC电源开关,开始以下实验内容。
供配电技术实验报告

供配电技术实验报告供配电技术实验报告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学院提交日期 2014年 12月 26 日电磁型电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继电器基本分类方法及其结构;2.熟悉几种常用继电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3.学会调整、测量电磁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并计算返回系数;4.测量电磁型继电器的时间特性;5.了解多种继电器配合实验。
(二)继电器的类型与认识继电器是电力系统常规继电保护的主要元件,它的种类繁多,原理与作用各异。
1.继电器的分类继电器按所反应的物理量的不同可分为电量与非电量的两种,属于非电量的有瓦斯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等,反应电量的种类比较多,一般分类如下:(1) 按动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微机型等;(2) 按继电器所反应的电量性质可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继电器、阻抗继电器、频率继电器等;(3) 按继电器的作用可分为起动动作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
近年来电力系统中已大量使用微机保护,整流型和晶体管型继电器以及感应型,电磁型继电器使用量已有减少。
2.电磁型继电器的构成原理继电保护中常用的有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
(三)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电流继电器动作、返回电流值测试实验。
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2-2所示:-实验步骤如下:(1)按图接线,将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整定为2.1A ,使调压器输出指示为0V (严格检查!),滑线电阻的滑动触头放在中间位置。
(2)检查接线无误后,先合上三相电源开关(对应指示灯亮),再合上单相电源开关和直流电源开关。
(3)慢慢调节调压器使电流表读数缓慢升高,靠近整定值附近时可调变阻器直到继电器动作,记下继电器刚动作(动作信号灯XD1亮)时的最小电流值,即为动作值。
(4)继电器动作后,再调节变阻器使电流值平滑下降,记下继电器返回时(指示灯XD1灭)的最大电流值,即为返回值。
供配电系统的实验报告

供配电系统的实验报告供配电系统的实验报告一、引言供配电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负责将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各个终端用户,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为了更好地了解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原理和性能特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本报告将对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进行详细描述。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供配电系统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以及电力负载对系统的影响。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加深对供配电系统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
三、实验装置和方法我们使用了一台模拟供配电系统的实验装置,包括发电机、变压器、配电箱、电表等。
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依次连接各个设备,并进行测量和记录。
四、实验过程和结果1. 电压测量实验我们首先进行了电压测量实验,通过连接电表和电源,测量了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并记录了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电流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加,符合欧姆定律。
2. 电流测量实验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电流测量实验,通过连接电表和负载电器,测量了不同电流下的电压值,并记录了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电压随电流的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负载电器的电阻导致的。
3. 功率测量实验为了进一步了解供配电系统的性能特点,我们进行了功率测量实验。
通过连接电表和负载电器,测量了不同功率下的电流和电压,并计算得到了功率的数值。
实验结果显示,功率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这与电力负载的特性有关。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供配电系统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可以通过相应的测量方法进行准确测量。
2. 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符合欧姆定律。
3. 电力负载对供配电系统的电压和功率有影响,负载电器的电阻会导致电压降低,功率的变化与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相关。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原理和性能特点。
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测量方法,还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供配电技术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
2. 掌握供配电设备的基本操作和调试方法。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
4. 提高对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的认识。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2023年10月19日三、实验地点XXX电力实验室四、指导老师XXX五、实验器材1. 供配电实验装置一套2. 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3. 开关、熔断器、继电器4. 保护装置5. 电源6. 实验指导书六、实验原理供配电技术实验主要是模拟实际的供配电系统,通过实验了解供配电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熟悉各种供配电设备,如变压器、开关、熔断器、继电器等,并掌握它们的操作和调试方法。
七、实验内容1. 供配电系统组成及原理- 观察供配电实验装置,了解其组成和连接方式。
- 学习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原理,包括电力传输、分配、控制和保护等环节。
2. 供配电设备操作与调试- 学习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等测量仪器。
- 掌握开关、熔断器、继电器等供配电设备的操作方法。
- 调试供配电系统,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故障排除- 分析供配电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如短路、过载、欠压等。
- 学习故障排除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安全运行- 学习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知识,如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
- 培养安全意识,确保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八、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观察供配电实验装置,了解其组成和连接方式。
- 熟悉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
2. 实验阶段- 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各种供配电设备。
-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3. 总结阶段- 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成果。
九、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掌握了供配电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
- 熟悉了各种供配电设备,如变压器、开关、熔断器、继电器等。
供配电实训报告(5篇)

供配电实训报告(5篇)第一篇:供配电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1.熟悉10KV高压柜、低压柜。
2.学习电气安规并完成绝缘电阻的测量。
3.熟悉各高低压柜内部设备的连接、各设备的作用及其铭牌数据4.学会绘制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计图纸。
二、项目内容1.按照实训室高、低压配电柜及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分别画出高、低压配电主接线原理,分析各配电柜及设备在系统中的作用;2.学习安规、干式变压器的绝缘测量、干式变压器的检修和维护、高低压开关柜等的相关内容。
3.拆、合开关柜,了解其内部结构,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主要作用。
三、实训设备高、低压开关柜和电脑四、PPT简要内容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1 一般电气安全注意事项1)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2)任何电气设备上的标示牌,除原来放置人员或负责的运行值班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不准移动。
3)不准靠近或接触任何有电设备的带电部分,特殊许可的工作,应执行标准DL 40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4)严禁用湿手去摸触电源开关以及其他电气设备。
5)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不完整或带电部分外露时,应立即找电气人员修好,否则不准使用。
6)敷设临时低压电源线路,应使用绝缘导线。
架空高度室内应大于2.5m,室外应大于4m,跨越道路应大于6m。
严禁将导线缠绕在护栏、管道及脚手架上。
7)厂房内应合理布置检修电源箱。
电源箱箱体接地良好,接地、接零标志清晰,分级配置漏电保安器,宜采用插座式接线方式,方便使用。
8)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并进行急救。
9)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
1.2 工作票1.2.1工作票种类1)在热力、机械和热控设备、系统上进行安装、检修、维护、试验工作,需要对设备、系统采取安全措施或需要运行人员在运行方式、操作调整上采取保障人身、设备安全措施的工作时,必须使用工作票热力机械工作票。
2)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设备、系统上工作,需要将设备、系统停止运行或退出备用,由运行值班人员采取断开电源、隔断与运行设备联系的热力系统时,对检修设备进行消压、吹扫等任何一项安全措施的检修工作,应使用热力机械工作票。
工厂供配电实训报告

工厂供配电实训报告概述工厂供配电系统是指为工厂提供稳定、安全的电能供应,并将电能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的系统。
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工厂供配电系统实训过程中的相关操作和实践经验,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改进建议。
实训目的和背景工厂供配电系统是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该系统的操作和维护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熟悉供配电系统的组成部分,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够正确地进行系统的操作、检修和维护。
实训内容和步骤1. 系统的认识和操作首先,我们对供配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际设备,了解了主配电房、变电设备、主干线路、配电盘等重要设备的作用和连接方式。
在实践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开关电源、调整电压、实施手动切换等基本操作。
2. 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在实训中,我们特别强调了供配电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
学生学习了如何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化解设备故障、排除线路故障等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判断出故障原因,并采取正确的维修措施。
3. 安全操作和应急处理供配电系统涉及高压电源,因此安全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训中,我们特别强调了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具。
在应急处理方面,我们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进行了模拟演示,学生学会了正确地处理突发情况。
实践经验和问题解决1. 实践经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经验,例如:定期检查电缆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干燥等。
这些经验对于保持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2. 问题解决: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设备故障的排除方法与步骤不清晰、某些零部件缺乏备件等。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制定了具体的改进措施:重新调整实训内容,增加故障排除的讲解内容和实践操作,并与相关厂家联系,及时补充备件。
改进建议根据实训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建议:1. 定期更新实训设备,保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供配电技术实验

第一部分实验装置使用说明一、微机线路保护接线图微机线路保护接线总图二、微机变压器保护接线图微机变压器保护接线总图实验一模拟电力系统正常、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一﹑实验目的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在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已学过电力系统等值网络的相关内容。
可知输电线路长短﹑电压级数﹑网络结构等,都会影响网络等值参数。
在实际中,由于不同时刻投入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数有可能发生改变,高压线路检修等情况,网络参数也在发生变化。
在继电保护课程中规定:通过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最大时的运行方式称为系统最大运行方式,此时系统阻抗为最小。
反之,当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为最小时的运行方式称为系统最小运行方式,此时系统阻抗最大。
由此可见,可将电力系统等效成一个电压源,最大最小运行方式是它在两个极端阻抗参数下的工况。
作为保护装置,应该保证被保护对象在任何工况下发生任何情况的故障,保护装置都能可靠动作。
对于线路的电流电压保护,可以认为保护设计与整定中考虑了两种极端情况后,其它情况下都能可靠动作。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开始实验前请认真观察实验台布局,正确使用实验台。
1.按“微机变压器保护接线总图”和“微机线路保护接线总图”进行实验接线。
2.合上三相和单相空开电源,按下“启动”按钮,启动控制屏。
调节系统调压器,使系统电压达到105V。
3.合上断路器QF1、QF2、QF3,将短路时间设置为40S。
将短路电流调到最小位置,系统运行方式打到“最小”档。
4.按下SBa、SBb、SBc,设置系统三相短路,短路点区域设置为“线路”,按下“投入”按钮投入短路电流。
在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的“采样数值”菜单下观察短路电流,记录下短路电流值(由于三相短路时,电流是平衡的,所以记录下平均值)。
通过B母线电压表观察母线残余电压,记录下实验数据填入表1-1。
将系统运行方式分别打到“正常”档和“最大”档,记录下短路电流和残余电压。
期间如果短路时间继电器动作,可以复位投入按钮,从新投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配电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一供电线路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过流保护的电路原理,深入认识继电保护二次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
2.学会识别本实验中继电保护实际设备与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的对应关系,为以后各项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进行实际接线操作, 掌握过流保护的整定调试和动作试验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参阅有关教材做好预习,根据本次实验内容,参考图2-1、图2-2设计并绘制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参照图2-3。
2.为什么要选定主要继电器的动作值,并且进行整定?3.过电流保护中哪一种继电器属于测量元件?三、原理与说明对于3~66kV供电线路,作为线路的相间短路保护,主要采用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和瞬时动作的电流速断保护。
如果过电流保护时限不大于0.5~0.7s时,可不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相间短路动作于跳闸,以切除短路故障。
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按其动作时限特性分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反时限过电流保护两种。
图2-1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原理图,图2-2为其展开图。
图2-1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原理图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请参考相关教材,附录1有基于本实验一次系统参数的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详细过程。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优点:动作时间比较精确,整定简便,而且不论短路电流大小,动作时间都是一定的,不会因为短路电流小动作时间长而延长故障时间。
缺点:所需继电器多,接线复杂,且需直流操作电源,投资较大;靠近电源处的保护装置,其动作时间较长,这是带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共有缺点。
图2-2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展开图序号设备名称使用仪器名称数量1 LGP01 电流继电器 12 LGP04 时间继电器 13 LGP05 出口中间继电器 14 LGP06 信号继电器 15 LGP32 交流数字真有效值电流、电压表 16 监控台电流互感器二次信号 1五、实验步骤实验前准备:1)将实验系统总电源开关断开,将监控台的“实验内容选择”转换开关旋到“线路保护”档;2)将所有监控台上所有电流互感器(实验中需要接线的除外)二次侧短接;3)合上实验系统电源开关,监控台电源开关,PLC电源开关,开始以下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1.选择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确定线圈接线方式)和时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限。
(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过程见附录1,电流继电器选用DL-23C/6,整定电流为2.1A,时间继电器选用DS-23,整定时间为5s。
)2.参照实验指导书中实验一和实验三的调试方法分别对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进行整定调试。
3.按图2-3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进行接线。
图中,KA选用DL-23C/6,KT选用DS-23,KS选用JX21-A/T,KM选用ZJ3-3A。
图2-3 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4.依次合上电气控制模拟屏的QS1,QF1,QS3,QS7,QF3,QS10,QF5,QF7,QF12,其它开关元件断开。
5.分别设置,AB、BC、CA相间短路,在短路点分别设置在末端和80%,将短路设置投入,观察保护动作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如表7-1。
备注:由于没有电流速断保护,故短路点不宜设置在首端和20%,以免短路电流太大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表2-1 I op=2.1A T=5s六、实验报告1.安装调试及动作试验结束后要认真进行分析总结,按实验报告要求及时写出过电流保护的实验报告。
2.叙述过电流保护整定,试验的操作步骤。
3.分析说明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实际应用和保护范围。
4.通过本实验谈谈你对实际设备与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对应关系的认识。
5.书面解答本实验的思考题。
实验二供电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流速断保护的电路原理以及整定计算方法。
2.理解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的优缺点。
3.进行实际接线操作, 掌握两段过流保护的整定调试和动作试验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参阅有关教材做好预习,根据本次实验内容,参考图1-4绘制两段式过电流保护的原理图及展开图。
2.电流速断保护为什么存在“死区”,怎样弥补?三、原理与说明通过上一个实验可以了解,过电流保护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为了保证各级保护装置动作的选择性,势必出现越靠近电源的保护装置,其整定动作时限越长,而越靠近电源短路电流越大,因此危害更加严重。
因此根据GB50062-1992规定,在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超过0.5~0.7s时,应装设瞬时动作的电流速断保护装置。
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请参考相关教材,也可参考附录1的基于本实验一次系统参数的电流速断保护整定计算。
由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公式可知,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本段线路的全长,这种保护装置不能保护的区域,称为“死区”,因此电流速断保护必须与带时限过电流保护配合使用,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应比电流速断保护至少长一个时间级差Δt=0.5~0.7s,而且须符合前后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的“阶梯原则”,以保证选择性。
五、实验步骤实验前准备同实验七,实验步骤如下:1.选择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确定线圈接线方式)和时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限。
(电流速断保护与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过程见附录1,速断保护用电流继电器KA3,KA4选用DL-24C/10,整定电流为5.6A,过电流保护用电流继电器KA1,KA2选用DL-23C/6,整定电流为2.1A,时间继电器选用DS-23,整定时间为5s。
)2.参照实验指导书中实验一和实验三的调试方法分别对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进行整定调试。
3.按图2-4电流速断保护实验接线图进行接线。
图中,KS1选用JX21-A/T,KS2选用DXM-2A,KM选用ZJ3-3A。
4.依次合上电气控制模拟屏的QS1,QF1,QS3,QS7,QF3,QS10,QF5,QF8,其它开关元件断开。
5.分别设置,AB、BC、CA相间短路,在短路点分别设置在末端和80%,20%,将短路设置投入,观察保护动作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如表2-2。
表2-2 I op1=2.1A I op2=5.6A T=5s短路点短路类型20% 80% 末端保护动作类型最大短路电流(高压一次侧)AB相间短路BC相间短路CA相间短路图2-4a 电流速断保护实验接线图(交流回路)图2-4b 电流速断保护实验接线图(信号回路)图2-4c 电流速断保护实验接线图(直流回路)六、实验报告1.安装调试及动作试验结束后要认真进行分析总结,按实验报告要求及时写出电流速断保护的实验报告。
2.叙述电流保护整定,试验的操作步骤。
分析说明电流速断保护装置的实际应用和保护范围。
实验三供电线路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感应型电流继电器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
3.进行实际接线操作,掌握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调试和动作试验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参阅有关教材做好预习,了解GL-10系列感应型电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电路原理,结合附录1掌握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
三、原理与说明GL-10/GL-20系列感应型过电流继电器主要应用于电机、变压器等主设备以及输配电系统得继电保护回路中。
当主设备或输配电系统出现过负荷及短路故障时,该继电器能按预定的时限可靠动作或发出信号,切除故障部分,保证主设备及输配电系统的安全。
由于感应型继电器同时具有反时限和速断特性,应用在带时限过电流保护中可以大大简化继电保护装置,因此在工厂供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验系统中采用的GL-15型继电器具有一付过渡转换主触点。
保证了在继电器的工作过程中,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不置于开路。
其典型接线见图2-6,延时特性曲线见图2-7。
图2-6 GL-15在高压柜使用中的典型接线图2-7 GL-15延时特性曲线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请参阅相关教材,需要指出的是,由于GL型电流继电器的时限调节机构是按10倍动作电流的动作时间来标度的,因此须根据前后两级保护的GL型继电器的动作特性曲线来整定。
与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相比: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所用继电器数量大为减少,而且可同时实现电流速断保护,加上可采用交流操作,因此简单经济,投资大大减少,因此它在中小企业供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缺点有:动作时间的整定比较麻烦,而且误差较大,当短路电流较小时,其动作时间可能很长,从而延长了故障动作时间。
四、实验设备五、实验步骤实验前准备同实验七备注:由于实验系统的断路器控制回路为直流操作,而GL-15不具有独立触点,因此在实验接线图2-8中,用电流继电器KA1代替TQ,用KA1的触点启动跳闸回路。
这与现场实际接线是不同的,请用户注意!实验步骤1.选择电流继电器(确定线圈接线方式)、反时限过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过程见附录1,电流继电器选用DL-23C/6,整定电流为2.1A。
反时限过电流继电器整定电流为2.5A,速断电流倍数为2倍,10倍电流动作时间为1.4s。
)2.按图2-8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进行接线。
图中,KA1选用DL-23C/6,KA2选用GL-15,KS选用JX21-A/T,KM选用ZJ3-3A。
3.依次合上电气控制模拟屏的QS1,QF1,QS3,QS7,QF3,QS10,QF5,QF8,其它开关元件断开。
4.分别设置,AB、BC、CA相间短路,在短路点分别设置在末端和80%,20%,将短路设置投入,同时合上电秒表计时开关K,观察保护动作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如表2-4。
图2-8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六、实验报告1.安装调试及动作试验结束后要认真进行分析总结,按实验报告要求写出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实验报告。
叙述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试验的操作步骤实验四线路过电流保护与自动重合闸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线路过电流保护与自动重合闸电路的工作原理。
2.加深对DH-3型三相一次重合闸继电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二、预习与思考预习相关教材,了解线路过电流保护与自动重合闸的工作原理。
三、原理说明当供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过电流保护装置动作,启动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跳闸线圈得电,断路器跳闸,同时重合闸装置启动,经短延时后接通合闸接触器回路,使断路器合闸。
如果故障仍然存在,保护装置再次动作启动跳闸,跳闸后重合闸延时回路虽然接通,但由于重合闸继电器充电时间(一般为15~25S左右)过短,重合闸内部中间继电器因电压不够不能吸合,重合闸回路不能闭合。
因此只能实现一次重合闸。
五、实验步骤1)将实验系统总电源开关断开,监控台的“实验内容选择”转换开关旋到“线路保护”档。
2)依次合上实验系统电源开关,监控台总电源开关,监控台直流电源断开。
3)依次合上QS1,QF1,QS3,QS7,QF3。
1.手动分、合闸试验图3-10a 线路过电流保护与自动重合闸综合实验接线图(交流回路)图3-10b 线路过电流保护与自动重合闸综合实验接线图(控制回路)图3-10c 线路过电流保护与自动重合闸综合实验接线图(信号回路)1)按照图3-10线路过电流保护与自动重合闸综合实验接线图接线,KA选用DL-23C,整定动作电流为3A,KT选用DS-23C,整定动作时间为3S,KS1选用DXM-2A,KS2选用JX-21A/T,KM1,KOU选用DZ-31B,KAR选用D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