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样采样记录表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厂方代表:接样:
第页共页
颜色
气味
浮油
pH
CODcr
mg/L
流量
m3/h
□pH□总铬□六价铬□总铜□总锌□总铅□总镉□总
镍□CODcr□SS□石油类□氨氮□总氰化物□BOD5□氟化物□磷酸盐□总磷□动植物油□色度□硫化物□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粪大肠菌群□砷□汞□苯系物□硝基苯
□6DDP
样品现场
处理情况
□CODcr□氨氮□磷酸盐□总磷:加H2SO4(硫酸)至pH≤2;□石油类□动植物油:加HCl(盐酸)至pH≤2;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始记录表
单位名称:监测类别:□污染源监测 □委托监测 □验收监测 □执法监测□其它
方法依据:HJ/493-2009 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采样日期:天气情况:采样方式:
序号
点位
名称
采样时间
样品编号Biblioteka 样品份数流量测定情况
感官描述
在线监测情况
分析项目
流速
m/s
截面积m2
流量m3/s
GBT 5750.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总结

标准介绍
2007-07-01实施
基本概念
水源水
指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原水 地表水源水采样点通常选择 在汲水处
基本概念
出厂水
指集中式供水单位水 处理工艺过程完成的 水 采样点应设在出厂进 入输送管道以前处
基本概念
末梢水
指出厂水经输水管网输送至终端(用户水龙头)处 的水
基本概念
MPN/100mL或 CFU/100mL MPN/100mL或 CFU/100mL MPN/100mL或 CFU/100mL CFU/mL
限值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说明 一般性污染 指示粪便污染
大肠埃希氏菌
菌落总数
不得检出
100
指示粪便污染
一般性污染
贾第鞭毛虫
隐孢子虫
个/10 L
个/10 L
<1
<1
肠道原虫
生活饮用水原始记录表格
质量控制
现场空白
运输空白
现场平行样
现场加标样或质控样
现场空白
目的: 掌握采 样过程中操 作步骤和环 境条件对样 品质量影响 的状况
在相同条件 下装瓶、保 存、运输送 实验室检测
将空白瓶带 到采样现场
在采样现场以 纯水作为样品
纯水
纯水
运输空白
目的: 用来测 定样品运输、 现场处理和 贮存期间或 由容器带来 的可能玷污
水样采集
8.
9.
注意事项 采集供微生物检测的水样时,应佩戴手套、口罩, 必须无菌操作,先用医用酒精或酒精喷灯对取样 口进行消毒,然后将水龙头完全打开,放水5-10 分钟,以放去管道内的储水后再采样;用灭菌瓶 直接采集,不得用水样涮洗采样瓶,采样时握住 瓶子下部,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沾污。 采集供微生物检测加氯消毒的水样时,为了除去 余氯,在灭菌前向容器里加入硫代硫酸钠以还原 余氯(每125mL水样加10g/L的硫代硫酸钠 0.1ml )。
11地下水检测原始记录

□汞 □砷 □硒
冷藏、避光
P
1 L水样中加浓HCl 10 ml
6
□铁 □锰 □铜 □锌 □铝 □钠 □铅 □镉
冷藏、避光
P
加HNO3使其含量达到1%
7
□六价铬
冷藏、避光
G
NaOH,pH 8~9
8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冷藏、避光
G
加入甲醛,使甲醛体积浓度为1%
9
□总大肠菌群
冷藏、避光
MP
加入硫代硫酸钠至0.2 g/L~0.5 g/L
14
□二氯乙酸 □三氯乙酸
冷藏、避光
ZG
加入5mgNH4CL
15
□丙烯酰胺
冷藏、避光
G
/
16
□丙烯腈
冷藏、避光
G
/
17
□水合肼
冷藏、避光
G
加入91ml浓HCL
备注
采样介质:P-聚乙烯瓶(桶)G-硬质玻璃瓶ZG-棕色玻璃瓶MP-生物类检测项目灭菌瓶/袋
保存条件:冷藏-保存温度(0-4)℃冷冻-保存温度-20℃
检测日期
采样依据
天气情况
大气压
kPa
气温
℃
井深(m)
水位(m)
采样深度(m)
井深(m)
水位(m)
采样深度(m)
点位名称
样品编号
检测项目代号
采样时间
感官描述(色、嗅等)
点位名称
样品编号
检测项目代号
采样时间
感官描述(色、嗅等)
备注
检测项目代号详见项目水环境检测因子及保存条件附表。
水体名称
点位名称
代号
检测项目
注:在所需检测项目前打“√”确认;如不同点位、频次检测项目相同可对应同一表格,以点位名称对应。
实验室原始记录表

地表水水质采样记录表JL/JCS-01-1/0-2008 监测任务:分析项目:采样时间:年月日采样组长:采样人:记录人:污染源水质采样记录表JL/JCS-02-1/0-2008 监测任务:分析项目:采样时间:年月日采样组长:采样人:记录人:大气采样记录表JL/JCS-03-1/0-2008 监测任务:采样点编号:采样点名称:分析项目:273 P计算公式:V0=Vt×--------× -------273+t 101.325监测人员:审核人:校对人:样品交接登记表JL/JCS-04-1/0-2008 监测任务:采样时间:年月日至日送样组长:送样时间:收样时间:溶解氧分析记录表(电化学探头法)JL/JCS-05-1/0-2008共页样品名称:分析方法:采样时间:分析日期:第页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PH 分析记录表JL/JCS-06-1/0-2008 样品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采样日期:分析日期:第页共页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水)分析记录表JL/JCS-07-1/0-2008第页样品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采样日期:分析日期:共页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化学需氧量分析记录表JL/JCS-08-1/0-2008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高锰酸盐指数分析记录表JL/JCS-09-1/0-2008共页样品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采样时间:分析日期:第页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重量法(水)分析记录表JL/JCS-10-1/0-2008共页样品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采样时间:分析日期:第页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重量法(TSP、PM10)分析记录表JL/JCS-11-1/0-2008共页样品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采样时间:分析日期:第页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气)分析记录表JL/JCS-12-1/0-2008共页样品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采样日期: 分析日期:第页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林格曼烟气黑度观测记录表观测方法: JL/JCS-13-1/0-2008观测人:校核人: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表JL/JCS-14-1/0-2008共页样品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采样时间:分析日期:第页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烟尘分析记录表JL/JCS-15-1/0-2008共页样品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采样时间:分析日期:第页烟尘折算浓度(mg/m3)= 净重(g)/标态体积(L)*106*过氧系数/1.8烟气排量(kg/h)=烟尘浓度*标杆风量/10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烟尘烟气测试记录表JL/JCS-16-1/0-2008共页仪器名称及编号:测试方法:测试日期:第页测试人员:校对人:审核人:区域环境噪声测量记录表JL/JCS-17-1/0-2008共页第页测试人员:校对人:审核人:昼夜环境噪声测量记录表JL/JCS-18-1/0-2008共页第页测试人员:校对人:审核人:交通噪声测量记录表JL/JCS-19-1/0-2008共页第页测试人员:校对人:审核人: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记录表JL/JCS-20-1/0-2008测量人员:核对人:__________ __ 审核人:____ _______饮用水源(地表)水质监测数据表JL/JCS-21-1/0-2008(单位:mg/L)审定:校核:主检人员:批准:签发日期:大气降水监测数据报表JL/JCS-22-1/0-2008(单位:mg/L)审定:校核:主检人员:批准:签发日期:地面水环境监测水质数据表(单位:mg/L)JL/JCS-24-1/0-2008审定:校核:主检人员:批准:签发日期:。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二〇一三年七月目录前言 (1)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5 监测报表格式 (8)附录 A 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11)附录 B 地下水采样参考方法 (13)附录 C 土壤采样技术 (22)附录 D 常见的采样器具及其所适用采样的样品种类 (22)前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1~ 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样品的采集过程,保证地下水样品的代表性,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
本指南附录 A、 B、C、 D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水样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内容,适用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场地地下水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2997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 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 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DZ/T 0064.2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HJ/T 164-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D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GBJ 145 土的分类标准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3.1 地下水环境监测指通过采集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及监测点位附近水质动态变化情况。
3.2 地下水样品采集指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从地下水监测点位中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
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4.1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4.1.1 确定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调查对象的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
19项水和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被测单位
采样地址
采样、保存依据
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检测技术规范》
HJ 493-2009《水920-1986《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流量:HJT 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流速仪法
电导率:《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电导率仪法3.1.9其他:
硫化物每L先加2ML乙酸锌乙酸钠使水样呈碱性并形成硫化锌沉淀、中性水样每L水样加1ML氢氧化钠采满水样
悬浮物、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磷酸盐、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氟化物、氯化物、硫酸盐、挥发酚、总氰化物、粪大肠菌群、汞、砷、硒、苯系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苯胺等于(0-4℃)避光、保存。
仪器编号
pH计编号:
流速仪编号:
电导仪编号:
尺子编号:
备注
测定油类、BOD5、DO、硫化物、余氯、微生物、悬浮物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采样人:
委托方:
校核人:
中铬总砷
样品现场处理情况(√)
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总氮加H2SO4至pH≤2;氰化物加NaOH至pH≥9;汞、砷、硒加HCl;六价铬加NaOH至pH=8-9;
铜、锌、镍、铅、镉、铁、锰、铬等金属在1升水中加10mL浓HNO3;挥发酚加磷酸PH约等于4加入1G硫酸铜石油类、动植物油加HCL至pH=1-2;
采样日期
采样环境条件
常温、常压、
送样人
送样日期
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
采样位置(√)
一类原水:单独收集池综合收集池
二类原水:综合收集池
一类出水:车间排放口总排口
二类出水:总排口
其他:
采样方式(√)
原水:瞬时混合单样平行备份
出水:瞬时混合单样平行备份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注意事项
8. 采集供微生物检测的水样时,应佩戴手套、口罩, 必须无菌操作,先用医用酒精或酒精喷灯对取样 口进行消毒,然后将水龙头完全打开,放水5-10 分钟,以放去管道内的储水后再采样;用灭菌瓶 直接采集,不得用水样涮洗采样瓶,采样时握住 瓶子下部,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沾污。
9. 采集供微生物检测加氯消毒的水样时,为了除去 余氯,在灭菌前向容器里加入硫代硫酸钠以还原 余氯(每125mL水样加10g/L的硫代硫酸钠 0.1ml )。
样品类别:地表水□ 地下水□ 废水□
土壤□ 固废□ 检测项目:
生活饮用水
总大肠菌群
保存剂:每125mL水样加10g/L的硫代硫酸钠0.1ml 采样人:***、***
采样记录 现场记录表详细信息包括: ①水厂全称 ②采样点位、GPS信息,采样时间以及周边情况等 ③水源类型、处理工艺、消毒方式 ④现场监测项目的测定数据
出厂水
◦ 指集中式供水单位水 处理工艺过程完成的 水
◦ 采样点应设在出厂进 入输送管道以前处
末梢水
◦ 指出厂水经输水管网输送至终端(用户水龙头)处 的水
二次供水
◦ 指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度储存、加压和消毒或深 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水源水:
①采样点通常应选择汲水处;
0.2
用于原子吸收法
有机物 微生物 放射性
玻璃
冷藏
玻璃(灭菌) 每125ml水样加入0.1mg硫代硫酸钠 除残留余氯
聚乙烯
0.2
水样应充满容器至
溢流并密封保存
0.5 保存时间:4h 低温(0-4℃)避光 保存
3~5
注意事项
1. 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
2. 取样时先打开水龙头放水3-5分钟,待新水更替后采 样,采样时不得再调整水龙头阀门。
地表水、污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瓶子
保存时间
样品保存 方式代号
P
14d
J
分析项目 挥发酚
保护剂
瓶子 保存时间
用 H3PO4 调至 G(棕) 24h pH=2,用 0.01~ 0.02g 抗坏血酸除
去残余氯
HCl 1%如水样为中 G/P
14d
性,1L 水样中加浓
K
HCl 10ml
MnSO4 1mL,再加 G(棕)
24h
DO
碱性KI叠氮化钠溶
HNO310ml
NaOH、pH>9
G/P
硫代硫酸钠 0.2~0.5g/L 4℃保
存
G(已消 毒)
12h
G/P(CO 5d/24h/24
12h
H2SO4、pH<2
DCrG) h/7d/7d
O
游离余氯
采样后5min现场分 析
G/P
G/P
14d
G
六价铬
加NaOH调pH=8-9
备注 采样人:
DO仪型号及编号: pH计型号及编号: 电导率仪型号及编号:
DO测定方法依据: pH测定方法依据: 电导率测定方法依据:
审核人:
样品保存 方式代号
A
B
C
D E F
分析项目 铜、锌、镉、铁、锰、砷、银
Hg
Se
铅 氰化物 CODcr、TP 、NH3-N、TN、TOC
保护剂
1L水样中加浓HNO3 10ml
液2mL
G/P
14d
1L 水样加 NaOH G/P
24h
至 pH9,加入 5%
HCl,1L 水样中加浓 HCl 2ml
抗坏血酸 5ml,饱
L
硫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