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教案:撑起家庭的保护伞-——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家庭保护

合集下载

鲁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撑起法律保护伞》教学设计

鲁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撑起法律保护伞》教学设计

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今天我们受法律的特殊保护,加深对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内容的理解,在体验中深怀感恩之心。

22、能力目标: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及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能力。

33、知识目标: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原因,了解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难点】11、教学重点: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22、教学难点:认识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法设想】1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22、运用案例教学法以及活动引领、自主感悟、合作探究、情境教学等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步骤一:检查预习:“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我们”是指哪些人?学生回答: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教师:为什么未成年人要受法律特殊保护?让我们通过学习来解答这个问题。

步骤二:展示幻灯片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图中家长的教育方式恰当吗?会给孩子怎样的影响?(学生交流回答)七嘴八舌晒幸福:你的爸妈给了你怎样的关爱?教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也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但有时往往不尽如人意,比如下列现象:展示幻灯片:邵阳一中学,6间危房挤进500名学生,随时存在安全隐患;湖北某小学过于拥挤引起踩踏事故;重庆三名学生在网吧玩通宵游戏酿悲剧深度思考:图片展示的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受到伤害的都是什么人?为什么他们容易受到伤害?(未成年人自身存在哪些弱点?)学生回答,展示要点,总结强调原因:⑴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⑵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够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教师:这是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历届国家领导人对未成年人的关注展示幻灯片:胡锦涛、邓小平的名言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总结: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个人角度:①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②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够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国家角度:③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最新-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六课《撑起法律保护伞》教案

最新-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六课《撑起法律保护伞》教案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1.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①
②(P63-64)
2.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制定了哪些法律法规?专门法律是
和从、
、 、四个方面做了具体规 定。(P66)
⑴面对较轻的民事侵害时
3.自我保护的方法
⑵面对歹徒行凶时①

⑶在日常生活中
4、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①
⑴请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小军及老板的行为。(8分)
⑵假如你是小军的同学,你会怎 样帮助他呢?(6分)
2.当堂达标
做检测题(六)
1.师布置任务,
板书课题
2.生自读课本,梳理知识
3.小组交流
4.每组派代表上黑板展示,其余同学背诵
5.师巡视,指导
6.师生共同 点评、完善,强调书写
1.师生共同强调重点 、考点
⑵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有哪些有效的救助方法?
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①有能力将其制服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②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可以采取“呼救法”,求得他人帮助;“周旋法”,设法稳住歹徒,寻找机会,及时脱身,拨打“110”报警,寻求警方紧急救助等。③必要时,还可以采取自卫行动,实施正当防卫。
2.学生上黑板默写上述问题
3.其余学生写在本子上
4.师生共同点评、完善,强调书写
1.生做
2.展示交流
3.规范答题,
认真书写
10分钟
14分钟
6分钟
1 5分钟
2、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⑴非诉讼途径。
⑵诉讼途径。
⑶申请讨厌学习,他觉得爸行为爸、妈妈和老师一点也不关心、理解自己,在一

小学《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案(通用6篇)

小学《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案(通用6篇)

小学《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案(通用6篇)【篇一】小学《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案一、教学目的:安全工作以及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它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每个同学都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加强组织性、纪律性方面的锻炼,提高警惕性,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安全、文明、健康、快乐地度过难忘而又富有意义的住校生活。

同时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小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也是十分必要。

二、教学过程:(一)你对法律知多少: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者变相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二)结合学校的实际,特提出以下几点“住校生安全防范”的意见,希同学们时刻牢记,严格执行。

1.来校和回家途中不逗留、游玩,高度注意交通安全。

2.严格执行学校规定,寝室内不存放贵重物品和大额现金(50元以上),保管好自己的IC卡。

学校不提倡学生穿名牌服饰来校,提倡节俭。

相关私人物品放入箱柜,上锁,自行车按规定停放,上锁。

3.爱护学校公共财产。

如扫把等严禁用手游玩;不用力攀折上铺档板;不做有危险性的游戏,如铺与铺之间的跳跃等;不私拉乱接电线;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4.不在走廊楼梯处冲撞玩耍,要轻走轻声。

严禁在窗台、扶栏等危险处攀爬、游玩、晾晒衣物等。

5.打扫卫生时,要注意安全。

6.开水瓶要整齐地靠墙摆放,避免走路时碰翻。

7.严格执行事前请假制度,如有请假,至少要报告班主任值周教师。

法制教育教案:撑起家庭的保护伞——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家庭保护

法制教育教案:撑起家庭的保护伞——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家庭保护

教学目标:了解《未成人保护法》中有关家庭保护的法律法规,在思想上懂法、知法,有辨别违法、合法的意识,能够依法维护自己正当的权利,依法来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了解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定的有关家庭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法律法规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知法、懂法,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正当的权利,进一步增强法制的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评判,并说出自己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

教学准备:1、收集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定的《未成人保护法》中有关家庭保护的法律法规。

2、组织学生开展对法制人员的采访活动,进一步了解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体验家庭幸福有一种情被称作天下第一情,那是天伦之情;有一种爱被誉为天下第一爱,那是父母之爱。

跟我打开亲情相册,一起享受这份温馨幸福!(点击课件)(展示一组孩子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情景的照片,配音乐,画外音: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树林里飞来飞去。

爸爸是船,妈妈是帆,载着乐乐,组成幸福家庭。

)过渡: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在充满爱的家庭中诞生,在家庭的呵护中一天天长大。

可是家像港湾,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也会有潮起潮落的时候,在家庭里不光有欢笑,还会有委屈、伤心、甚至是伤害的泪水。

二、案例点击,感受法规之益同学们,让我们首先进入第一环节——案例点击。

请大家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1、观看第一段视频。

看完请学生说一说,看到这里你的心情怎样?过渡:好在邻居们叫来了110,把王涛的父亲带到了派出所。

一个月后法庭公开审理,并作出了判决2、观看第二段录像。

请同学们设想:如果没有法律的保护,王涛的生活会变得怎样?3、学生交流4、教师小结:虽然家庭是未成年人得到无尽关爱的地方,但有时候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

这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用法律,为我们——撑起家庭的保护伞。

(课件出示《撑起家庭的保护伞》)三、以案说法,了解法规知识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二环节——以案说法,首先请大家看一则新闻。

初中道德与法治_撑起法律保护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撑起法律保护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课《撑起法律保护伞》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撑起法律保护伞》是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的内容,包括两个框题。

第一框题《我们受法律的特殊保护》主要是引导学生从个人和国家两个角度认识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受到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学生感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的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第二框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主要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敢于和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敢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意义,加深对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内容的理解,体会今天的我们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2、树立依法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促进自身健康成长,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能力: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掌握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知识:1、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2、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三、【学习方式】1、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的方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解决各种来自生活案例中的问题中,获得自我保护的知识,从而提高自我保护的技能。

2、通过小组合作以及对关键词句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特色】课堂特色体现在:小组互助合作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素材多媒体展示《小丽遇险记》案例材料。

师:同学们看材料设想一下,看我们怎样通过机智灵活的方法化险为夷?(自主合作,积极举手)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做法……(找出关键词句)师:同学们的方法各有特色,很好!大家看一下我的设想是不是更好呢?(投放设想,让学生感悟其中的智慧)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复习《撑起法律保护伞》让我们通过对知识的掌握,能够机智灵活的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不法活动,使我们能够健康、平安的成长!(二)授课过程一、师:首先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一板块:知识整合师引导,生回答,将本课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的回顾,细化知识面,充分理解巩固知识。

教案精选:初一政治《撑起法律保护伞》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一政治《撑起法律保护伞》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一政治《撑起法律保护伞》教学设计教案精选:初一政治《撑起法律保护伞》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并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技巧与方法。

3.知识: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

?二、自主思考?1.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但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只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而要真正受到好的效果,还需要通过未成年人的自我努力。

?观察课本P60三幅漫画思考:?(1)漫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什么现象??(2)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会遇到哪些侵害??我经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我看见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面对当时的不法侵害,我们应该怎么办??我的妙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根据受害的性质和程度,采取相应的方法和途径。

?仔细阅读P61第一段思考:当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民事侵害且侵害程度较轻时,可采取怎样的方法呢??我认为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面对歹徒行凶时,我们又应怎么办呢?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小明发现窃贼正在偷自己的自行车,他并未声张,而是径直向歹徒走去。

法制教育教案撑起家庭的保护伞——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家庭保护

法制教育教案撑起家庭的保护伞——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家庭保护

法制教育教案:撑起家庭的保护伞——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家庭保护教学目标:了解《未成人保护法》中有关家庭保护的法律法规,在思想上懂法、知法,有辨别违法、合法的意识,能够依法维护自己正当的权利,依法来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了解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定的有关家庭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法律法规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知法、懂法,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正当的权利,进一步增强法制的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评判,并说出自己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

教学准备:1、收集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定的《未成人保护法》中有关家庭保护的法律法规。

2、组织学生开展对法制人员的采访活动,进一步了解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体验家庭幸福有一种情被称作天下第一情,那是天伦之情;有一种爱被誉为天下第一爱,那是父母之爱。

跟我打开亲情相册,一起享受这份温馨幸福!(点击课件)(展示一组孩子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情景的照片,配音乐,画外音: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树林里飞来飞去。

爸爸是船,妈妈是帆,载着乐乐,组成幸福家庭。

)过渡: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在充满爱的家庭中诞生,在家庭的呵护中一天天长大。

可是家像港湾,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也会有潮起潮落的时候,在家庭里不光有欢笑,还会有委屈、伤心、甚至是伤害的泪水。

二、案例点击,感受法规之益同学们,让我们首先进入第一环节——案例点击。

请大家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1、观看第一段视频。

看完请学生说一说,看到这里你的心情怎样?过渡:好在邻居们叫来了110,把王涛的父亲带到了派出所。

一个月后法庭公开审理,并作出了判决2、观看第二段录像。

请同学们设想:如果没有法律的保护,王涛的生活会变得怎样?3、学生交流4、教师小结:虽然家庭是未成年人得到无尽关爱的地方,但有时候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

这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用法律,为我们——撑起家庭的保护伞。

初二政治教案之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初二政治教案之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初二政治教案之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概念及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家庭和谐、学校秩序的意识。

3.提高学生面对家庭和学校问题时,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含义、作用及法律依据。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家庭和谐、学校秩序。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重要性吗?请举例说明。

2.知识讲解(1)家庭保护①讲解家庭保护的概念: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的生活、教育、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照顾和引导。

②讲解家庭保护的重要性: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家庭保护对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性格形成、价值观念的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③讲解家庭保护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家庭保护的内容。

(2)学校保护①讲解学校保护的概念:学校保护是指学校、教师对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照顾和引导。

②讲解学校保护的重要性:学校是未成年人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保护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③讲解学校保护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学校保护的内容。

3.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一:小明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家长找到学校要求解决。

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如何保护小明?(2)案例分析二:小红的家长长期在外地工作,她与奶奶生活在一起。

有一天,奶奶生病住院,小红无人照顾。

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应该如何保护小红?4.小组讨论①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家庭和谐?②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学校秩序?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四、课后作业1.结合本节课内容,写一篇关于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短文。

2.举例说明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家庭和谐、学校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制教育教案:撑起家庭的保护伞-——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之
家庭保护
法制教育教案:撑起家庭的保护伞——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家庭保护
教学目标:
了解《未成人保护法》中有关家庭保护的法律法规,在思想上懂法、知法,有辨别违法、合法的意识,能够依法维护自己正当的权利,依法来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了解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定的有关家庭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法律法规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知法、懂法,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正当的权利,进一步增强法制的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评判,并说出自己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

教学准备:
1、收集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定的《未成人保
护法》中有关家庭保护的法律法规。

2、组织学生开展对法制人员的采访活动,进一步了解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体验家庭幸福
6
/ 1
法制教育教案:撑起家庭的保护伞-——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家庭保护
有一种情被称作天下第一情,那是天伦之情;有一种爱被誉为天下第一爱,那是父母之爱。

跟我打开亲情相册,一起享受这份温馨幸福!(点击课件)
(展示一组孩子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情景的照片,配音乐,画外音: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树林里飞来飞去。

爸爸是船,妈妈是帆,载着乐乐,组成幸福家庭。


过渡: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在充满爱的家庭中诞生,在家庭的呵护中一天天长大。

可是家像港湾,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也会有潮起潮落的时候,在家庭里不光有欢笑,还会有委屈、伤心、甚至是伤害的泪水。

二、案例点击,感受法规之益
同学们,让我们首先进入第一环节——案例点击。

请大家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1、观看第一段视频。

看完请学生说一说,看到这里你的
心情怎样?
过渡:好在邻居们叫来了110,把王涛的父亲带到了派出所。

一个月后法庭公开审理,并作出了判决
2、观看第二段录像。

请同学们设想:如果没有法律的保护,王涛的生活会变得怎样?
3、学生交流
6
/ 2
法制教育教案:撑起家庭的保护伞-——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之
家庭保护
4、教师小结:虽然家庭是未成年人得到无尽关爱的地方,但有时候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

这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用法律,为我们——撑起家庭的保护伞。

(课件出示《撑起
家庭的保护伞》)
三、以案说法,了解法规知识
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二环节——以案说法,首先请大家看一则新闻。

1、出示赵某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件(课件)小组讨论:花
季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是谁的责任?假如赵某的父亲就在你
的面前,你会怎样和他说?
2、小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赵某的父母应该负很大的责任。

因为他们没有保护好赵某,特别是父母离异后,他的父亲忙于做生意赚钱,就是老师找
上门来,对赵某也是不闻不问,使他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最后离家出走,流浪街头。

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3、教师小结。

赵某的父母的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已经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他们究竟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呢?让我们链接有关法律法规。

4、课件出示,学习法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十一、十三条的相关规定。

6
/ 3
法制教育教案:撑起家庭的保护伞-——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家庭保护
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能打孩子。

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第十三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
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5、指名读,齐读
四、实践思辨,明确法规之力
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法律法规,老师要考考你们了。

下面我们进入第三环节——我当小法官。

1、课件出示两个案例(课件),请学生当小法官理一理
(1)XX新闻网报道:成都洞子口乡一位家长因无法管教
孩子,竟将他用铁链锁在家中,而记者在采访家长时,家长竟然说孩子是自己的,想怎样管教就怎样管教,没有任何6
/ 4
法制教育教案:撑起家庭的保护伞-——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之
家庭保护
不对。

你认为这位家长的做法对吗?
(2)有位父亲在与朋友打麻将时,因为其中一人临时离开,他就叫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代打。

儿子不愿意,说作业还没做完。

这位父亲就命令儿子先打麻将。

儿子没办法,只好坐下来打麻将。

你会怎样教育这位家长?
2、指名说,评比优秀小法官
五、联系生活,运用法规护航
在我们的身边的一些家庭中,是不是也有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
1、指名交流身边的违法行为
2、我当小辩手
前不久老师遇到一位同学向老师诉苦。

(播放录音)内容涉及家长偷看她的日记。

家长的做法究竟有没有错?是不是违法?下面让我们进入第四环节——我当小辩手学生间进行辩论。

3、法律咨询
究竟对与错,让我们通过法制热线咨询一下。

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六、引导小结,教师寄语
6
/ 5
法制教育教案:撑起家庭的保护伞-——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家庭保护
1、学生畅谈收获
2、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受益匪浅。

法制的社会是和谐的,法制的蓝天是湛蓝的。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撑起家庭的保护伞,平安、健康、茁壮成长!
6
/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