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列常见题型总结经典

合集下载

数列高考常见题型分类汇总

数列高考常见题型分类汇总

数列通项与求和一、数列的通项方法总结:对于数列的通项的变形,除了常见的求通项的方法,还有一些是需要找规律的,算周期或者根据图形进行推理。

其余形式我们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对于同时出现n a ,n ,n S 的式子,首先要对等式进行化简。

常用的化简方法是因式分解,或者同除一个式子,同加,同减,取倒数等,如果出现分式,将分式化简成整式;②利用1--=n n n S S a 关系消掉n S (或者n a ),得到关于n a 和n 的等式,然后用传统的求通项方法求出通项;③根据问题在等式中构造相应的形式,使其变为我们熟悉的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④对于出现2n a 或2n S (或更高次时)应考虑因式分解,最常见的为二次函数十字相乘法,提取公因式法;遇到1+∙n n a a 时还会两边同除1+∙n n a a .1. 规律性形式求通项 1-1.数列{a n }满足a n+1=,若a 1=,则a 2016的值是( )A .B .C .D .1-2.分形几何学是美籍法国数学家伯努瓦•B •曼德尔布罗特(Benoit B .Mandelbrot )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一门新学科,它的创立,为解决传统科学众多领域的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下图按照的分形规律生长成一个树形图,则第12行的实心圆点的个数是( )A .55B .89C .144D .2331-3.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阵叫“莱布尼兹调和三角形”,它们是由整数的倒数组成的,第n 行有n 个数且两端的数均为(n ≥2),每个数是它下一行左右相邻两数的和,如,,,…,则第10行第4个数(从左往右数)为( )A .B .C .D .2.出现n a ,n ,n S 的式子1-4.正项数列{a n }的前项和{a n }满足:222(1)()0n n s n n s n n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2)令()2221n n a n n b ++=,数列{b n }的前n 项和为n T .证明:对于任意的*n N ∈,都有564n T <.1-5.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11a =,2121233n n S a n n n +=---,*n ∈N . (1) 求2a 的值;(2)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1-6.已知首项都是1的两个数列{}n a ,{}),0(*N n b b n n ∈≠满足02111=+-+--n n n n n n b b b a b a .(1)令nn n b a c =,求数列{}n c 的通项公式; (2)若13-=n n b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牛刀小试: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Sn ,1a =1,且122(1)(1)(*)n n nS n S n n n N +-+=+∈,数列{n b }满足2120(*)n n n b b b n N ++-+=∈,53=b ,其前9项和为63.(1)求数列数列{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2.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111,.22n n n a a a n ++== (1)求{}n a 的通项公式;(2)设(){}**2,,n n n b n S n N M n b n N λ=-∈=≥∈,若集合恰有4个元素,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3.需构造的(证明题)1-7.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021=∙++n n n S S a ()2≥n ,211=a . (1) 求证:⎭⎬⎫⎩⎨⎧n S 1是等差数列; (2)求n a 表达式;1-8.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首项a 1≠3,a n+1=S n +3n (n ∈N *).(1)求证:{S n ﹣3n }是等比数列;(2)若{a n }为递增数列,求a 1的取值范围.牛刀小试1.已知数列{n a }中,=1a 32,=+1n a )(12*∈+N n a a n n . (1)证明:数列⎭⎬⎫⎩⎨⎧-11n a 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n a n 的前n 项和为n S .2.数列{n a }中,=1a 1,=+1n a )(122411*∈-=-N n a b a n n n ,. (1)求证: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二、数列求和与放缩数列求和的考察无外乎错位相减、裂项相消或者是分组求和等,但有一些通项公式需要化简才可以应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求和。

数列常见题型总结经典

数列常见题型总结经典

高中数学《数列》常见、常考题型总结题型一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1.前n 项和法(知n S 求n a )⎩⎨⎧-=-11n n n S S S a )2()1(≥=n n 例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2n n S n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T 变式: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n S n 122-=,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T 练习:1234.n S 52.(1(2例1.例2.例3.3.(11-n q .(2例1、在数列}{n a 中111,1-+==n n a n n a a )2(≥n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案:12+=n a n 练习:1、在数列}{n a 中1111,1-+-==n n a n n a a )2(≥n ,求n n S a 与。

答案:)1(2+=n n a n2、求数列)2(1232,111≥+-==-n a n n a a n n 的通项公式。

4.形如sra pa a n n n +=--11型(取倒数法)例1.已知数列{}n a 中,21=a ,)2(1211≥+=--n a a a n n n ,求通项公式n a练习:1、若数列}{n a 中,11=a ,131+=+n n n a a a ,求通项公式n a .答案:231-=n a n2、若数列}{n a 中,11=a ,112--=-n n n n a a a a ,求通项公式n a .答案:121-=n a n5.形如0(,1≠+=+c d ca a n n ,其中a a =1)型(构造新的等比数列)(1)若c=1时,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2)若d=0时,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3)若01≠≠且d c 时,数列{n a }为线性递推数列,其通项可通过待定系数法构造辅助数列来求. 方法如下:设,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例126.(1)若例题.所以{=∴n b (2)若①若②若令n b 例1.在数列{}n a 中,521-=a ,且)(3211N n a a n n n ∈+-=--.求通项公式n a1、已知数列{}n a 中,211=a ,n n n a a 21(21+=-,求通项公式n a 。

(经典)高中数学数列总结及题型选

(经典)高中数学数列总结及题型选

高中数学:数列及最全 和 型精一、数列的看法〔1〕数列定 :按必然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 个数列的 。

作a n ,在数列第一个地址的 叫第1 〔或首 〕 ,在第二个地址的叫第 2 ,⋯⋯,序号n 的 叫第 n 〔也叫通 〕 作a n ;数列的一般形式: a 1 , a 2 , a 3 ,⋯⋯, a n ,⋯⋯, 作a n 。

〔2〕通 公式的定 :若是数列{ a n } 的第 n 与 n 之 的关系能够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 个公式就叫个数列的通 公式。

比方:①: 1 , 2,3 ,4, 5,⋯1 1 1 1②:1,,,,⋯2 3 4 5明:① a 表示数列, a n 表示数列中的第n , a n = fn 表示数列的通 公式;nn 1,n2k1② 同一个数列的通 公式的形式不用然唯一。

比方, a n = ( 1) =2k(k Z) ;1,n ③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 公式。

比方, 1, 1.4 ,, 1.414 ,⋯⋯( 3〕数列的函数特色与 象表示:从函数 点看,数列 上是定 域 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f ( n) 当自 量 n 从 1 开始依次取 的一系列函数f (1), f (2), f (3), ⋯⋯, f (n) ,⋯⋯.平时用a n 来代替 f n ,其 象是 一群孤立点 。

( 4〕数列分 :①按数列 数是有限 是无量分:有 数列和无 数列;②按数列 与 之 的大小关系分: 增数列、 减数列、常数列和 数列。

例:以下的数列,哪些是 增数列、 减数列、常数列、 数列?〔 1〕1, 2, 3,4, 5, 6,⋯(2)10, 9, 8, 7, 6, 5,⋯(3) 1, 0, 1, 0, 1, 0, ⋯(4)a, a, a, a, a,⋯〔 5〕数列 { a} 的前 n 和 S 与通 a的关系:a nS 1( n 1)nnnS n S n 1 ( n ≥ 2)二、等差数列( 一 ) 、等差数列定 :一般地,若是一个数列从第2 起,每一 与它的前一 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 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平时用字母 d 表示。

高考数列题型总结(优秀范文五篇)

高考数列题型总结(优秀范文五篇)

高考数列题型总结(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高考数列题型总结数列1.2.3.4.5.6.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2.34..5.6.(1)(2)第二篇:数列综合题型总结数列求和1.(分组求和)(x-2)+(x2-2)+…+(xn-2)2.(裂相求和)++Λ+1⨯44⨯7(3n-2)(3n+1)3.(错位相减)135+2+3+222+2n-12n1⨯2+2⨯22+3⨯23+Λ+n⨯2n4.(倒写相加)1219984x)+f()+Λ+f()=x 求值设f(x),求f(1999199919994+25.(放缩法)求证:1+数列求通项6.(Sn与an的关系求通项)正数数列{an},2Sn=a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7.(递推公式变形求通项)已知数列{an },满足,a1=1,8.累乘法an+1=5an求{an }的通项公式 5+an11++2232+1<2n2数列{an}中,a1=122,前n项的和Sn=nan,求an+1.2222a=S-S=na-(n-1)a⇒(n-1)a=(n-1)an-1 nnn-1nn-1n解:⇒∴∴an=ann-1=an-1n+1,anan-1a2n-1n-2111⋅Λ⋅a1=⋅Λ⨯=an-1an-2a1n+1n32n(n+1)an+1=1 (n+1)(n+2)9累加法第三篇: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文德教育知识框架⎧列⎧数列的分类⎪数⎪⎪⎨数列的通项公式←函数⎪的概念角度理解⎪⎪⎩数列的递推关系⎪⎪⎧⎧等差数列的定义an-an-1=d(n≥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等差数列⎪⎨n⎪⎪⎪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n=2(a1+an)=na1+n(n-1)d⎪⎪⎪⎪⎪2⎪⎩等差数列的性质an+am=ap+aq(m+n=⎪⎪p+q)⎪两个基⎪⎧等比数列的定义an=q(n≥⎪本数列⎨⎪⎪a2)n-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1⎪n=a1q数列⎪⎪等比数列⎨⎨⎧a1-anq=aqn1(1-)⎪⎪⎪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S(q≠1)n=⎪⎨1-q1-q⎪⎪⎪⎪⎪⎪⎪⎩na1(q=1)⎪⎪⎪⎩等比数列的性质anam=apaq(m+n=p+q)⎪⎩⎪⎧公式法⎪⎪分组求和⎪⎪⎪⎪错位相减求和⎪数列⎪⎪求和⎨裂项求和⎪⎪倒序相加求和⎪⎪⎪⎪累加累积⎪⎪⎩归纳猜想证明⎪⎪⎪数列的应用⎧分期付款⎨⎩⎩其他掌握了数列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性质,掌握了典型题型的解法和数学思想法的应用,就有可能在高考中顺利地解决数列问题。

高中数学最全数列总结及题型精选

高中数学最全数列总结及题型精选

高中数学最全数列总结及题型精选-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高中数学:数列及最全总结和题型精选一、数列的概念(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

记作n a ,在数列第一个位置的项叫第1项(或首项),在第二个位置的叫第2项,……,序号为n 的项叫第n 项(也叫通项)记作n a ; 数列的一般形式:1a ,2a ,3a ,……,n a ,……,简记作 {}n a 。

(2)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①:1 ,2 ,3 ,4, 5 ,…②:514131211,,,,… 说明:①{}n a 表示数列,n a 表示数列中的第n 项,n a = ()f n 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 ② 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

例如,n a = (1)n-=1,21()1,2n k k Z n k-=-⎧∈⎨+=⎩;③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

例如,1,1.4,1.41,1.414,……(3)数列的函数特征与图象表示: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实质上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f n 当自变量n 从1开始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系列函数值(1),(2),(3),f f f ……,()f n ,…….通常用n a 来代替()f n ,其图象是一群孤立点。

(4)数列分类: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例:下列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 (1)1,2,3,4,5,6,… (2)10, 9, 8, 7, 6, 5, … (3) 1, 0, 1, 0, 1, 0, … (4)a, a, a, a, a,…(5)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11(1)(2)n n n S n a S S n -=⎧=⎨-⎩≥二、等差数列(一)、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高考数列常考题型归纳总结汇总

高考数列常考题型归纳总结汇总
a n +1=pa n +rq ,其中p,q, r均为常数)。
n
解法:一般地,要先在原递推公式两边同除以q n +1,得:
a n +1q
n +1
=
p q

a n q
n
+
1q
引入辅助数列
{b n }(其中b n
=
a n q
n
),得:b n +1=
p q
b n +
1q
再待定系数法解决。
例:已知数列{a n }中,a 1=解:在a n +1=
52
⋅⋅3=85
n -3。1
变式:(2004,全国I,理15.)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a 1+2a 2+3a 3+⋅⋅⋅+(n -1 a n -1
(n ≥2,则{a n }的通项a n =⎨
⎧1⎩___
n =1
n ≥2
解:由已知,得a n +1=a 1+2a 2+3a 3+⋅⋅⋅+(n -1 a n -1+na n,用此式减去已知式,得当n ≥2时,a n +1-a n =na n,即a n +1=(n +1 a n,又a 2=a 1=1,
1
56
, a n +1=
1
1n +1
a n +(,求a n。32
1n +12n n +1
a n +(两边乘以2n +1得:2∙a n +1=(2∙a n +1 323
22
令b n =2n ∙a n,则b n +1=b n +1,解之得:b n =3-2( n

人教版高考数学一轮专项复习:数列题型11种(含解析)

人教版高考数学一轮专项复习:数列题型11种(含解析)

数列题型11种(方法+例题+答案)1.作差法求通项公式2.累乘法求通项公式3.累加法求通项公式4.构造法求通项公式(一)5.构造法求通项公式(二)6.取倒法求通项公式7.分组求和法求前n项和8.错位相减法求前n项和9.裂项相消法求前n项和10.数列归纳法与数列不等式问题11.放缩法与数列不等式问题1、作差法求数列通项公式已知n S (12()n a a a f n +++= )求n a ,{11,(1),(2)n n n S n a S S n -==-≥注意:分两步,当2≥n 时和1=n 时一、例题讲解1、(2015∙湛江)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1121n n n S S S +-+=+(2n ≥,n *∈N ),且12a =,23a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2015∙茂名)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1=a ,且)1()1(221+=+-+n n S n nS n n ,)(*∈N n ,数列}{n b 满足,0212=+-++n n n b b b )(*∈N n ,53=b ,其前9项和为63(1)求数列}{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3、(2015∙中山)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40,842==S a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T ,且,032=+-n n b T *∈N n 。

(1)求数列}{n a ,}{n b 的通项公式4、(2015∙揭阳)已知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3--=n n na S n n ,(*∈N n ),且,112=a (1)求1a 的值;(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5、(2014∙汕头)数列{}n a 中,11=a ,n S 是{}n a 前n 项和,且)2(11≥+=-n S S n n(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6、(2014∙肇庆)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21=a )1(1++=+n n S na n n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7、(2014∙江门)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22-=n S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高中数学数列中的奇偶项问题(经典题型归纳)

高中数学数列中的奇偶项问题(经典题型归纳)

数列中的奇偶项问题题型一、等差等比奇偶项问题(1)已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其前12项和为354,在前12项中,偶数项之和与奇数项之和的比为32/27,则这个数列的公差为________(2)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1,项数为偶数,且奇数项和为85,偶数项和为170,则数列的项数为_______(3)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项数为奇数,且奇数项和为44,偶数项和为33,则数列的中间项为_________;项数为_____________题型二、数列中连续两项和或积的问题(()1n n a a f n ++=或()1n n a a f n +⋅=)1.定义“等和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的和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作等和数列,这个常数叫作数列的公和.已知数列{}n a 是等和数列,且12a =,公和为5,那么18a 的值为________,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n S 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若数列{}n a 满足:11a =,14n n a a n ++=,则数列{}21n a -的前n 项和是_____________3.若数列{}n a 满足:11a =,14n n n a a +=,则{}n a 的前2n 项和是___________4.已知数列{}n a 中,11a =,11()2n n n a a +⋅=,记n S 为{}n a 的前n 项的和,221n n n b a a -=+,N n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判断数列{}n b 是否为等比数列,并求出n b ; (Ⅲ)求n S .5.(2017年9月苏州高三暑假开学调研,19) 已知数列{}n a 满足()*143n n a a n n N ++=-∈.(1)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求1a 的值;(2)当12a =时,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6.(2015江苏无锡高三上学期期末,19)在数列{}n a ,{}n b 中,已知10a =,21a =,11b =,212b =,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T ,且满足21n n S S n ++=,2123n n n T T T ++=-,其中n 为正整数.(1)求数列{}n a 、{}n b 的通项公式; (2)问是否存在正整数m ,n ,使121n m n T mb T m++->+-成立?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有序实数对(),m n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题型三、含有()1n-类型1.已知()1123456..........1n n S n -=-+-+-+-,则173350S S S ++=_____________2.数列{}n a 满足1(1)21nn n a a n ++-=-,则的前60项和为________3.数列{}n a 前n 项和为n S ,11a =,22a =,()211nn n a a +-=+-,*n ∈N ,则100S =______ 4.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12nn n nS a =--,*n N ∈,则123100..........S S S S +++=____5.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21a =,且*22(1)()2n n n a a n N ++-=∈.(1)求65a a +的值;(2)设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求n S ;题型四、含有{}2n a 、{}21n a-类型1.(2017.5盐城三模11).设数列{}n a 的首项11a =,且满足21212n n a a +-=与2211n n a a -=+,则20S = .2.(镇江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已知*∈N n ,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前n 项和为n S ,且2121==a a ,,设n n n a a b 212+=-. (1)若数列{}n b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求n S 2;(2)若)(1232-=nn S ,数列{}1+n n a a 也为等比数列,求数列的{}n a 通项公式.3.【2016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已知数列{}n a 满足*1221212221,2,2,3,()n n n n a a a a a a n N +-+===+=∈.数列{}n a 前n 项和为n S .(Ⅰ)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若12m m m a a a ++=,求正整数m 的值;4.(苏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质检,20)已知数列{}n a 各项均为正数,11a =,22a =,且312n n n n a a a a +++=对任意*n ∈N 恒成立,记{}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若33a =,求5a 的值;(2)证明:对任意正实数p ,{}221n n a pa ++成等比数列;(3)是否存在正实数t ,使得数列{}n S t +为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此时n a 和n S 的表达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题型五、已知条件明确奇偶项问题1.(无锡市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质检,19)已知数列{}n a 满足1133,1,1,n n n a n n a a a n n ++ ⎧⎪==⎨---⎪⎩为奇数为偶数,记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2,n n b a n =∈N . (1)求证:数列{}n b 为等比数列,并求其通项n b ; (2)求n S ;(3)问是否存正整数n ,使得212n n n S b S +>>成立?说明理由.2.已知数列{}n a 中,11a =,()()1133n n n n n a n a a n ++=-⎧⎪⎨⎪⎩为奇数为偶数,设232n n b a -=(1)证明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2)若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求2n S (3)探求满足0n S >的所有正整数n3.(2015江苏省连云港、徐州、宿迁三模19).设正项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21122n n n S a a =+,*n N ∈n ∈N *.正项等比数列{}n b 满足:22b a =,46b a =,(1)求数列{}n a ,{}n b 的通项公式;(2)设()*,21,2n n na n k cb n k k N =-⎧⎪=⎨=∈⎪⎩,数列{}nc 的前n 项和为n T ,求所有正整数m 的值,使得221nn T T -恰好为数列{}n c 中的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列常见题型总结
经典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数学《数列》常见、常考题型总结
题型一 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1.前n 项和法(知n S 求n a )⎩⎨⎧-=-11n n
n S S S a )2()1(≥=n n 例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2n n S n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T
1、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n S 2=,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23-=n n a S ,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3、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数列}{n S 的前n 项和为n T ,满足22n S T n n -=,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形如)(1n f a a n n =-+型(累加法)
(1)若f(n)为常数,即:d a a n n =-+1,此时数列为等差数列,则n a =d n a )1(1-+.
(2)若f(n)为n 的函数时,用累加法.
例 1. 已知数列{a n }满足)2(3,111
1≥+==--n a a a n n n ,证明2
13-=n n a 1. 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为1,且*12()n n a a n n N +=+∈写出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 已知数列}{n a 满足31=a ,)2()
1(11≥-+=-n n n a a n n ,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 3.形如)(1n f a a n
n =+型(累乘法) (1)当f(n)为常数,即:q a a n
n =+1(其中q 是不为0的常数),此数列为等比且n a =11-⋅n q a . (2)当f(n)为n 的函数时,用累乘法.
例1、在数列}{n a 中111
,1-+==n n a n n a a )2(≥n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在数列}{n a 中111
1,1-+-==n n a n n a a )2(≥n ,求n n S a 与。

2、求数列)2(1
232,111≥+-==-n a n n a a n n 的通项公式。

题型二 根据数列的性质求解(整体思想)
1、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006=a ,则=11S ;
2、设n S 、n T 分别是等差数列{}n a 、{}n b 的前n 项和,
327++=n n T S n n ,则=55b a . 3、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5
935,95S S a a 则( ) 4、在正项等比数列{}n a 中,153537225a a a a a a ++=,则35a a +=_______。

5、已知n S 为等比数列{}n a 前n 项和,54=n S ,602=n S ,则=n S 3 .
6、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4,184==S S ,则20191817a a a a +++的值为( )
7、在等比数列中,已知910(0)a a a a +=≠,1920a a b +=,则99100a a += . 题型三:证明数列是等差或等比数列 A) 证明数列等差 例1、在数列
中, 设 .
(1)证明:数列 是等差数列; (2)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3)求数列 的前 项和
B )证明数列等比
例1、已知数列{}n a 满足*12211,3,32().n n n a a a a a n N ++===-∈ ⑴证明:数列{}1n n a a +-是等比数列; ⑵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题型四:求数列的前n 项和
基本方法:
A )公式法(直接带入等差、等比公式)
B )分组求和法
1、求数列n {223}n +-的前n 项和n S .
C )裂项相消法,数列的常见拆项有:
1111()()n n k k n n k =-++;n n n n -+=++111; 例1、求和:S =1+n ++++++++++ 32113211211 例2、求和:n
n +++++++++11341231121 . D )倒序相加法,
例、设22
1)(x
x x f +=,求:).2010()2009()2()()()()(21312009120101f f f f f f f ++++++++ E )错位相减法,
1、若数列{}n a 的通项n n n a 3)12(⋅-=,求此数列的前n 项和n S .
2、设n S 为数列{n a }的前项和,已知01≠a ,2n n S S a a •=-11,∈n N *
(Ⅰ)求1a ,2a ,并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
na}的前n项和.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