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教学设计

火烧圆明园教学设计
火烧圆明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和它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二是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了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五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宽,对新鲜事物注意力持久,已具备了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较强的理解能力,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但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的了解一般囿于文字介绍,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切实地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注重学生的自我阅读,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教师在关键处作些点拨和引导,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

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过程与方法: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叙述内容的。

教学难点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本114页的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两部分:(1)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2)圆明园的毁灭。)

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方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自学课文,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 象。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 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2.想象并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3.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之情。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 文化。 2、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课件出示昔日辉煌图片。 这是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这是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这座园林的名字就是——圆明园。然而这座圆满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被无情地毁灭了! 2、圆明园昔日究竟是怎样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 走进圆明园,了解圆明园的昨天与今天。 二、预习交流,解决难点 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圆明园昔日究竟是怎样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 三、交流品读

(一)感受昔日辉煌 1、出示课件,欣赏圆明园美景。 2、多么精美、多么壮观的园林呀,课文又是如何描写的,请自由读,想一想: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景观? 3、圆明园除了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这些宏伟建筑之外,还有别的吗?(理解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学生带着自豪与惊叹的口气朗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这就是人间天堂的圆明园,这就是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这就是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的圆明园。然而,这都成了我们的梦!我们再也看不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为了一片灰烬。 (二)研读“毁灭” 1、是谁犯下了这滔天罪行? 2、“侵略者”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指名读 “他们把园内凡是 ....统统 .....;拿不走的 .....;实在运不走的 .......,就 .....。” 3、听到这里,你有何感想?(愤慨、痛苦、痛惜.......) 4、请大家带着你对这些残暴的侵略者的愤恨读一读最后一个段落的最后两句。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这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三)体味“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呢?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当年这些强盗野蛮抢夺、肆意破坏的情景。 2、课件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片断 3、面对这把罪恶之火,面对如今只剩下的残垣断壁,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语形容你此时的心情? 生:悲痛、痛惜、痛恨 4、同学们,在历史的学习中你们会找到更多的答案,我想告诉你们的是,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除了痛恨甚至仇恨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还应该反观自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火烧圆明园》教案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火烧圆明园》教案第一单元:屈辱与抗争第一课血泪国耻 活动主题二:火烧圆明园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第二课时火烧圆明园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雨果诗句。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圆明园)…… 学生默读,自己体会诗句的含义。 2、师:雨果的诗句里说的是什么事件?它说明了什么?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 (学生试着叙述,叙述不足的地方其他学生可起立直接补充,适当的时候教师加以引导。)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过程。板书课题:火烧圆明园【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雨果的诗句,初步体验美丽的圆明园,让学生感悟这座美丽与神秘的东方建筑是如何的让人为之赞叹和震撼的!】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圆明园今昔对比 (一)圆明园的辉煌 1、师引导:(出示圆明园废墟图),这一座座废墟已经在风雨中伫立了150多年了,然而却只是圆明园的一角。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交流: A、我感到很气愤,这是一个国家的耻辱啊!

B、我感到很难过,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啊。 C、这座万园之园竟这样被毁了,我感到万分痛惜! …… 教师过渡: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呢?为何曾被誉为“万园之园”呢? 2、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体验所收集的圆明园昔日的图片文字资料。 3、全班交流,小组代表汇报搜集的资料或图片。教师相应地点拨、提升、出示相关课件。 预设1、圆明园从1709年兴建直到1860年焚毁,共经营了151年。几代清帝不知耗费了多少天下的财力物力,来建造这座历代王朝前所未有的皇家园林。该园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三园组成,故又称“圆明三园”。三园总面积5200亩,比现存最大皇家园林—─颐和园还大850亩。园子周长10公里多,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三园内有100多个风景点,无数的楼台、殿阁、廊榭、馆轩尽在山环水抱之中。 师点拨:刚才同学说圆明园面积是5200亩,1亩=666.67平方米。我们来估算一下,我们的教室是50平方米的话,一个圆明园大概相当于多少个教室? 学生猜测。 师出示:5200×666.67=3466684 (平方米)3466684÷50=69333.68(个) 师小结:是的,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7万个教室这么大,可见圆明园有多大。你想,这么大的面积,这些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 预设2、圆明园继承了中国历代优秀的造园艺术,汇集了全国的名园胜景,也大胆地吸收了西方的建筑形式,出现了一组中西合璧的“西洋楼”建筑群。中国园林可称风景式和建筑式的混合形式,既不同于西洋园林以建筑为主,又不同于日本园林以风景为主。圆明园正是兼备中、日和西欧三种造园风格,其盛名早已传播到西方,与法国凡尔赛宫齐名,被誉为“万园之园”。 师点拨:三园内有100多个风景点,其中国内外名胜40景。请大家读一读:(出示名胜40景)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缕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字、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公开课《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 东坡学校商国庆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课文介绍的景观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凭借课件、图片等使学生对当年的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 教学目的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2、理解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兴趣。4、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难点: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1、课前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 2、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分清详略,突出重点。从课题看,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根据教材,我创新教学,大胆地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其目的是以爱激恨,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历史的灿烂文化,痛恨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而,就是这样一座人类历史上最大最美的花园,一座拥有着无数奇珍异宝的园林建筑,却在三天三夜的大火中毁灭了。(出示课件:烈火燃烧下的圆明园毁灭图) 2、齐读课题。 二、提问质疑,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2、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板书:圆明园毁灭) 三、直奔重点,学习“圆明园辉煌景观”部分。 1、出示课件,欣赏圆明园美景。 2、多么精美、多么壮观的园林呀,课文又是如何描写的,请自由读,想一想: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景观? 3、生交流,师板书。(布局建筑收藏) 4、圆明园有着怎样的布局,齐读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圆明园平面图,介绍其布局特点。 (2)、文中哪个词准确写出了圆明园的布局特点?(板书:众星拱月)结合图理解“众星拱月”。 5、明园不但布局独特,那里还有众多精美的园林建筑,看看书,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生汇报。(读句子、谈体会,并可补充相关资料。) (2)、想象园中还有哪些美景?(板书:风格各异) (3)、有感情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读得多好啊,现在,我们仿佛就置身于那景色秀丽、风格独特的圆明园中。让我们再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写在前面的话: 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是本学期我们语文组的研修主题之一,我们学校的两位教师特别进行了同题研讨。 【教学简介及预设】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七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备课预设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案例一〗 …… 师: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学生注意听,待会评议。 (师指名读。)

一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xx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xx在读的时候,读到最后“损失”时有点快了,最后的“损失”应该读慢点。 师:很好,谁再来读一遍。 师指名读。 一生读,最后一词读的较上一个学生慢,但仍感觉仓促。 师:读得如何?谁来评一下。 生:最后的“损失”读得太快了。 师:那该怎么读呢?你能不能来读一遍? 生读,语速恰当,但轻重音没有区分。 师: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像小河流水一样,有快有慢,有高有低,这样才好听,谁愿意再来读一遍? 一生站起来读。 …… 〖案例二〗 ……

大学大一中国近代史时间轴(整理版)

中国近代史时间 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43年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6-1850年两广自然灾害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月11日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国。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在南京建都,改称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天平军北伐。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9月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57-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 1858年 1、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2、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 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1859年洪仁圩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1859-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 1860年1、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八年级历史上册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教案岳麓版.docx

《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列强的暴行;通过将《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变成简表,培养学生制作历史简表与寓史于图的基本技能。 (2)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的主权和领土,以及外国侵略势力到达的地区,初步形成一定的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3)通过听、看、议,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是西方侵略者的贪婪和清政府的落后,落后必然要挨打)。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积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外国侵略者的暴行和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政府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的理解。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逐渐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和制作表格的方法,并逐步感知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激发学生对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并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认识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和光荣传统。 [重点和难点] 重点:火烧圆明园。 难点:如何认识俄国“蚕食鲸吞”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过程 [] 1 [教学方法] 主要由学生读、看、议、说,来了解这一时期的主要史实,然后由教师点评。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导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进一步讲述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 (2)学生看、读和议为主:观看圆明园有关视频,感受圆明园的宏伟壮观议“痛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教师点拨:除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外,还有一个趁火打劫的国家得益最多。过渡到第二部分。 (4)关于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主要通过学生看图来说,并列出简表,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遣责沙俄野蛮割地行径。 (5)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教师讲故事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板书]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根本原因、起讫时间、发动者 (二)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①时间 ②纵火者 ③侵略者的暴行 ④影 响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①时间 ②主要条约 ③范围面积 (三)战争引发的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1851—1864 年、洪秀全、天京) 太平天国反清反侵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太平天国。 1860年,大败华尔的洋枪队。英雄事迹 慈溪战役:1862年,大败洋枪队,打死华尔。 [小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直接出兵,俄、美积极参与的又一次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土地。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的半殖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太平军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概。 [作业] 背景 表 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 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坚强 意志,打击了 西方列强的侵 略气焰。

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是 1983年李翰祥执导的电影。影片主要以玉兰(即后来的慈禧太后)为主人公,记述了清朝末年那一段时间的发生在中国大地上,丧权辱国的一系列历史事件。 在了解电影之前,我们发现导演也是一个有特点的人。李翰祥大导演一生玩味,酷爱清史。作为移民到香港更辗转于台湾的北方人,他的北京情结还是难以割舍。在八十年代初,由 于返乡禁令解除,他有幸回到故乡游历了紫禁城,更连拍下《垂帘听政》与《火烧圆明园》两部清宫戏,令国内电影界绝迹数十年的野史正说得以重见天日。《火烧圆明园》和《垂 帘听政》两部电影均为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的作品,是香港和内地电影工作者共同创作的 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电影作品。李翰祥先生早在1980年就想将清朝末年的这段历史搬上大 银幕,其间查阅了大量史料,并请教多位清史专家,几易剧本,后因材料大大超过一部影 片的容量,遂扩展出两部电影,即《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百度百科是这样评价 影片的:影片记录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所遭受的一段屈辱的历史,揭示了清政府昏庸 腐朽的本质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影片场面宏大、人物鲜明突出、景观设计精致逼真,具有强烈的历史真实感。 接下来,我们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影片,再谈一谈我的个人感受。影片前半部分用倒叙的方式,从同治皇帝登基讲起,继而转到以慈禧太后为核心的她所处的那一段历史。从慈禧太 后还是青春少女,一直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虽然并没有完全地叙述出历史,但是大体 的历史概念是有的。影片试图用纪录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但是以慈禧太后为核心的情 节又显得比较主观。从影片的一开始,旁白就极力渲染,当年青春年少的玉兰如何有野心,但是我想当初的慈禧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有一个情节设置是这样的:咸丰皇帝在教慈禧 批奏章,往奏章上写字。的确,其实慈禧的文化水平并不高,知识决定眼界。一个没有文 化刚入宫的小女子,大字不认识几个,怎么会有野心?如果慈禧有足够的见识,足够了解 洋人,那么影片中,在后面的战役中她也不会盲目自信,向皇帝提建议,导致最后只有七 人七骑生还。甚至于,在后面的变法之中,她也不会极力反对,可能历史就会有所不同。 影片之中,还有几个地方,我有一些感触。一个是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个人比拼,一个是另 一场战役。同外国人的比拼是我们胜利了(不去考虑他的真实性),这应该是影片中难得 的可以激起爱国情怀的一部分了,但是在接下来的战役中,洋人用枪火大炮打我们的血肉 之躯,他们没有浪费一兵一卒,就打得晚清政府几乎片甲不留。这样造成的心理落差要比 直接打败我们的情况更为严重。突然想到今年热播的战狼2,我当时也去电影院体验了一把。过去的屈辱历史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不能够忘记。

火烧圆明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和它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二是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了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五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宽,对新鲜事物注意力持久,已具备了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较强的理解能力,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但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的了解一般囿于文字介绍,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切实地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注重学生的自我阅读,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教师在关键处作些点拨和引导,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

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过程与方法: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叙述内容的。 教学难点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火烧圆明园教案

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以及中国人民抗击外侵的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能力:引导学生收集有关“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以及中国人民抗击外侵的史实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交流讨论,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知识:知道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了解鸦片的危害以及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到条约的签订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收集有关“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以及中国人民抗击外侵的史实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交流讨论,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活动方法: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鸦片战争以及中国人民抗击外侵的史实资料。 一、回顾旧知,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 (二)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要求有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掠夺到的权益,

要求在《南京条约》的基础上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1856年10月,英国炮轰广州,首先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探究问题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 1、假如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起因是由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话,那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又寻找了什么借口? 2、提供“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的相应材料。 3、思考:你是怎样看待这些事件的? 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共同进行交流,谈谈对事情的看法。 小组进行讨论:英法两国的做法是否合理,有哪些不和理性? 师生活动: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 1、提供交流第九页上图,结合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对比 回顾看图的方法 2、思考: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形势有什么不同 侵略路线有哪些异同? 结合自己的材料共同交流 (三)中国军民进行的反抗外国侵略军的斗争 (引导学生交流收集的材料) 三、形成新问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历时4年,这4年中,中国人的思想发生过哪些改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教案岳麓版

第2课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课标内容】 (1)知道太平军抗击洋队的事迹。 (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将《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变成简表,培养学生制作历史简表与寓史于图的基本技能。 (2)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的主权和领土,以及外国侵略势力到达的地区, 初步形成一定的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3)通过听、看、议,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是西方侵略者的贪婪和清政府的落后,落后必然要挨打)。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积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外国侵略者的暴行和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政府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的理解。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逐渐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和制作表格的方法,并逐步感知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激发学生对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并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认识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和光荣传统。 【重点和难点】重点:火烧圆明园。难点:在于如何认识俄国“蚕食鲸吞”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过程以及如何认识俄国与英法对中国侵略的方法方式与追求目的的差异性。 【课时】 1 课时【教学方法】主要由学生读、看、议、说,来了解这一时期的主要史实,然后由教师点评。问题探究法。【教学过程】 [ 导入] :教师介绍或课件展示文字: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个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只要想像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 神像、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 ——法国文学家雨果以及圆明园残迹图片。教师设问: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它历经150多年的修建,其建筑面积达16 万平方米,比故宫多 1 万平方米,占地约347 公顷,5205 亩。我们刚才看到的是1860 年以后的圆明园,它怎么会变成这样呢?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究!第 2 课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板书) 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板书) 师: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和发动国家,了解经过。教师指 导学生划记相关知识。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板书)问:英法等列强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呢?为什么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师引导学生回答:为了攫取更多的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引导提问:既然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那么一定与第一次又相似之处。同学们回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列强侵华的目的如何?这次侵华的目的又如何?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因为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一样的,第二次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郊”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雨果曾经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圆明园为何受到如此的赞美?我们引以为傲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竟然变成了如今的废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了解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和遭受的苦难。 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 2.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语。教师随机指导。 3.小组内交流,运用词语造句,借以理解。 三、整体感知。(出示课件2)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阅读,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 2.小组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课文。 (1)针对第2自然段。 ①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火烧圆明园》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火烧圆明 园》教案 第一单元:屈辱与抗争第一课血泪国耻 活动主题二:火烧圆明园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第二课时火烧圆明园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雨果诗句。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圆明园)…… 学生默读,自己体会诗句的含义。 2、师:雨果的诗句里说的是什么事件?它说明了什么?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 (学生试着叙述,叙述不足的地方其他学生可起立直接补充,适当的时候教师加以引导。)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过程。板书课题:火烧圆明园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雨果的诗句,初步体验美丽的圆明园,让学生感悟这座美丽与神秘的东方建筑是如何的让人为之赞叹和震撼的!】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圆明园今昔对比 (一)圆明园的辉煌 1、师引导:(出示圆明园废墟图),这一座座废墟已经在风雨中伫立了150多年了,然而却只是圆明园的一角。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交流: A、我感到很气愤,这是一个国家的耻辱啊! B、我感到很难过,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啊。 C、这座万园之园竟这样被毁了,我感到万分痛惜! …… 教师过渡: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呢?为何曾被誉为“万园之园”呢? 2、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体验所收集的圆明园昔日的图片文字资料。 3、全班交流,小组代表汇报搜集的资料或图片。教师相应地点拨、提升、出示相关课件。 预设1、圆明园从1709年兴建直到1860年焚毁,共经营了151年。几代清帝不知耗费了多少天下的财力物力,来建造这座历代王朝前所未有的皇家园林。该园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三园组成,故又称“圆明三园”。三园总面积5200亩,比现存最大皇家园林—─颐和园还大850亩。园子周长10公里多,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三园内有100多个风景点,无数的楼台、殿阁、廊榭、馆轩尽在山环水抱之中。 师点拨:刚才同学说圆明园面积是5200亩,1亩=666.67平方米。我们来估算一下,我们的教室是50平方米的话,一个圆明园大概相当于多少个教室? 学生猜测。 师出示:5200×666.67=3466684 (平方米)3466684÷50=69333.68(个)师小结:是的,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7万个教室这么大,可见圆明园有多大。你想,这么大的面积,这些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

历史论文:火烧圆明园观后感

历史论文:火烧圆明园观后感

————————————————————————————————作者:————————————————————————————————日期: ?

石河子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实践教学教学录像观后感 题目: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牺牲品小组成员: 马念念 院系专业班级:食品学院二班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江梅 填表日期: 2011年10月15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制 2011年2月26日

教学录像观后感 题目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牺牲品——纪录视频《圆明园》观 后感 完成时间2011年10月10 日——2011年10月15 日 院、系、班级学号姓名备注 小组成员食品学院二班2010511044 马念念食品学院二班042 牛雯食品学院二班040刘金菲食品学院二班048曾明智 教学录像 观后感 内 容 简 介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举世闻名的圆明园首先煎到英法侵略者的共同抢掠,继而被英国侵略者付之一炬。英法联军无疑是最先抢掠圆明园的罪魁祸首。他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迫使清政府就范,速定和约。将在清帝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圆明园焚毁,是侵略者达到罪恶目的的一种罪恶手段。 教师评语 教师综合评分题目10分 结构30 分 内容50分特色10分总评分

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牺牲品 ——纪录视频《圆明园》观后感 摘要: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举世闻名的圆明园首先煎到英法侵略者的共同抢掠,继而被英国侵略者付之一炬。英法联军无疑是最先抢掠圆明园的罪魁祸首。他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迫使清政府就范,速定和约。将在清帝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圆明园焚毁,是侵略者达到罪恶目的的一种罪恶手段。 关键词:圆明园;条约;英法联军;焚毁 许多中国人知道圆明园,是因为从小就在课本里读到的发生在1860 年的那场臭名昭著的大火——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掠夺后,用大火掩盖自己的滔天罪行。因此,在许多中国人的记忆中,圆明园就是“大水法”那几根残垣断柱和草长莺飞的荒凉院落。 于是,提到圆明园,大部分中国人会在前面加一个动词——“火烧圆明园”,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圆明园的历史始于 1860年。似乎圆明园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那破败的景象。直到看到了纪录视频《圆明园》,才豁然记起,1860年不是圆明园的开始,而是它的结束,圆明园曾经有过光耀古代艺术史的辉煌。 一圆明园的历史 清王朝鼎盛时期,在北京西郊出现了一座规模宏伟、景色优美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圆明园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原是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的赐园。圆明园“风物清嘉”[1],雍正非常喜欢,即位后将圆明园扩建,“建设轩墀,分列朝署”[2],听政视事。从雍正开始,清朝的几代皇帝每年几乎有2/3的时间驻跸圆明园,临朝议政。圆明园实际上成为清帝发号施令的政治中心。经过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150多年的营建,圆明园成为一座占地面积达5200多亩,包括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的大型皇家园林。它不仅以建筑和园林艺术之高超而著称,还以收藏之丰富而闻名,被西方誉为“万园之园”。但是这座举世闻名的离宫苑囿,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首先遭到英法侵略者的共同抢掠,继而被英国侵略者付之一炬。

《圆明园的毁灭》一等奖教学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 师:同学们,最近在我国的航天史上有件振奋人心的大事,知道是什么吗? 生: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师:是啊,这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你们还知道近年来,我国有哪些令国人自豪,让世界瞩目的事情呢? 生:08年北京奥运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 09年祖国的60周年华诞 01年申奥成功 97年香港回归 99年澳门回归 师:(出示PPT)是啊,这鸟巢上空绚丽的烟花,这宏伟的东方之冠,这一个个化为现实的航天梦想,不正说明了我们的祖国在日益强盛,我们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了吗?然而,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一百多年前的那个年代,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西方列强不断入侵我们中国,就在1860年的10月19日,北京的上空,烟云笼罩,那时正发生着一件令国人耻辱,让世界震惊的事情,孩子们,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生:圆明园被毁灭了 师:对,圆明园被毁灭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圆明园的毁灭” 孩子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 大家注意这个“毁”,上面是一个臼齿的“臼”,下面的“工”最后一笔要变成提。

师:“毁灭”意味着什么?谁来说 生:被狠狠地毁坏了,没有了。 师:说得好,“毁灭”不是一般的毁坏,一旦毁灭就再也没有了。也就是说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再也不存在了。孩子们,齐读课题。 师:课前预习课文了吗? 生:预习了。 师:我们找同学来读读这一课的重点词汇 (PPT出示词语) 师:孩子,这个字读二声“量”,是计算,测量的意思。你再读一遍。 师:词语预习的很充分,老师相信你们对课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谁能找出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毁灭的呢? 生:课文第一句 师:(出示PPT)课文第一句 师:这句话让你知道了什么? 生: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非常大 师: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 生:无法计算 师:是啊,不可以去计算的损失,可见损失非常的大。作者在开篇这一句话中就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让我们感受到圆明园的毁灭给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园林,让作者这样说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3、4自然段,看看昔日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然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多读一读,抓住词句,展开想象,把感受写在旁边,一会我们来交流。

描写火烧圆明园的作文

描写火烧圆明园的作文 导语: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局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圆明园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 篇一:火烧圆明园 在年前,我看过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题目就是《火烧圆明园》,这部电影令我至今难忘…… 看完这一部令人惊心动魄的电影后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想看看有许多美丽传说的圆明园呢?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致的亭台楼阁,那奇异的花草树木,那价值连城的国宝……然而,这一切都不存在了,留下来的只是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孤零零地躺在那里,他们好像在向人民诉说着当年的痛苦、耻辱和折磨。我上次在《上下五千年》上看过90多年前,嗜血成型的八国联军,无视中国人民的尊严,大量的占领中国国土,大肆掠夺圆明园的文物和财宝,推倒圆明园的楼台亭阁,毁坏圆明园的一花异草。为了掩饰其罪行,他们还放活燃烧了圆明园,大伙连续少了三天三夜,他们这样强盗般的行为让我在心里唾骂日本人。圆明园在那时变成了一片废墟…… 要是我们能早点出生在那个时代的话,我一定要拿着刀杀人本鬼子让他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让他们知道毁坏

我们国家的东西是有代价的。祖国的未来蓝天有待我们去描绘!我们一定要把过去的这一种耻辱——永记在心 篇二:火烧圆明园 今天,我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读完了这一文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再北京西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可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只是残桓断壁,真令人气愤。 当我读到圆明园的建筑金碧辉煌,富有诗情画意时。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艺术瑰宝!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呀!这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我为我们的伟大的民族而感到骄傲但我读到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夺我财宝,烧我园林时,我的心情沉重,心里充满了仇恨。 这些强盗们肆意毁坏园林,竟把”万园之园”化成灰烬。看到这里,我恨不得给他们碎尸万段砸成稀八烂我不禁大声的骂到:“死畜生!不要胡作非为”! 读完文章,我也为失去了圆明园而感到无比伤心。又不由得使我想到了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先占领沈阳城,随后不到半年时间东三省相继沦陷。1932年1月28日进攻上海;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进攻宛平城和

火烧圆明园是哪八国

火烧圆明园是哪八国 圆明园在未破坏之前,可以算是我国第一个并且是至今来说,是除故宫外最大的博物馆了。可八国联军毁了我国历史辉煌,国耻难忘。下面是分享的火烧圆明园是哪八国,一起来看看吧。 英、法、德、美、日、俄、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但不久又增派兵力,于7月占领天津,再次向北京进犯,8月攻陷北京。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的司令部就设在北京城内。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并部署与侵略者议和,八国联军就在北京烧杀抢掠,颐和园的大量珍宝,成为侵略者的囊中之物,最后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知识拓展: 经过 占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

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掠夺 紧接着,破坏开始了。48小时里,圆明园成了一场“有组织劫掠”的目标。士兵们砸碎花瓶和镜子,撕下画幅和卷轴,他们破开仓库抢夺丝绸,并用这些珍贵的织品包扎马匹;他们裹上皇后的凤袍,口袋里装满红宝石、蓝宝石、珍珠和水晶。鲁西记载道:“两天内,我拿到了价值3000万法郎的丝绸、珠宝、瓷器、铜器和雕塑”,这是一场令人错愕而迷幻的狂欢,“就像是吸食大麻者的幻觉”。 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情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 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

火烧圆明园教案

《圆明园的哭泣》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圆明园在哭泣》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明古国的荣辱》中的第二个主题活动。 整课的设计旨在教育学生勿忘国耻,让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并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的情感。课文分为三个活动阶段:第一个活动阶段:先介绍了圆明园焚烧前的辉煌,让学生去看、去听,在看、听活动中,了解昔日圆明园辉煌,从而感受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光荣。第二个活动阶段:调查活动阶段。展示了圆明园焚毁后截然不同的景象,以激起学生对侵略者无比愤慨的感情;同时,进行“小调查”让学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第三层“辩论会”就“圆明园该不该重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感释放的空间。 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知道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激发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初步培养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带给中国的屈辱。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难点:激发学生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蹂躏中国的愤慨之情,树立“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信念。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信息资料。 教师: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圆明园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幅原辽阔的伟大民族,拥有的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发明和创造,你们知道哪些呢?(学生发言) 同学们了解的可真不少呀,是呀,这些都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的自豪。今天老师也向大家介绍一个曾经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那就是圆明园。 课件:“圆明园”全景图及“圆明园”三个大字。(板书:圆明园) 1、你知道圆明园吗?生交流有关圆明园的信息。 2、师讲述:圆明园座落在北京西北郊,它是清代的六位皇帝调集了全国的能工巧匠,花费了150年的时间才修建成的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称为“万园之园”。园内有神话般的仙境,有像阿里巴巴宝库内的奇珍异宝,让我们一起去观赏观赏吧! 二、走进圆明园,学习它的“荣” 1.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去了解它昔日的辉煌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