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水剂的化学性能
混凝土中减水剂的作用

混凝土中减水剂的作用混凝土中的减水剂是一种在混凝土中添加的化学添加剂,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工作性能。
减水剂具有多种作用,包括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等。
以下是减水剂的一些主要作用:1.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减水剂可以通过降低混凝土的黏性和粘度,使混凝土更易于流动和铺设。
通过减少内部摩擦,减水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可流动性,使其更容易在模板之间流动,填充模板中的空隙,并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密实。
2.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减水剂可以通过改善混凝土的颗粒分散和碾压效应,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减水剂可以使水分更好地包裹在水泥颗粒周围,并提供更好的润湿性和分散性,从而使水泥颗粒能够更加均匀地分散在混凝土中。
减水剂还可以减少水泥颗粒之间的亲和力,减少水泥颗粒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3.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减水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减水剂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孔隙和毛细孔,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密实度。
减水剂可以使混凝土中的水化产物更加细小和均匀,减少孔隙溶液的浸渗和渗透,提高混凝土的抗潮湿性和耐久性。
4.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减水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
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和膨胀,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开裂和变形。
减水剂可以通过调节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的过程,减少水泥凝胶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和变形。
5.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抗硫酸盐侵蚀性和抗氯盐侵蚀性。
减水剂可以增加混凝土中的气孔数量和大小,从而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
减水剂还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钙反应,降低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总之,减水剂在混凝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等。
使用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节省水泥用量,降低成本,并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
减水剂原理

减水剂原理减水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掺合剂,通过调整混凝土中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减少砂浆内部摩擦,从而实现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和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效果。
减水剂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物理原理和化学原理。
物理原理:1.分散作用:减水剂含有表面活性剂,可降低砂浆颗粒之间的表面张力,使颗粒分散,从而改善混凝土的可流动性和减少黏着剂的使用量。
2.润湿作用:减水剂能够将水分子分散到混凝土中,从而改善砂浆的流动性和润湿性。
3.防止沉淀作用:减水剂能够降低砂浆中水泥颗粒的沉淀速度,使水泥均匀分散,从而改善混凝土的均匀性。
化学原理:1.吸附作用:减水剂含有带电离子的有机分子,可与水泥颗粒表面吸附及电荷相互作用,阻碍水泥颗粒的结合,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
2.化学吸附作用:减水剂含有活性基团,可与水泥中的氢氧根(OH-)等离子起反应,形成活性化合物,阻碍水泥颗粒的结合,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3.键合作用:减水剂中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可与水泥颗粒表面进行键合,从而降低水泥颗粒的表面能,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流动性。
减水剂通过以上物理和化学原理,实现了改善混凝土的可流动性和减少黏着剂使用量的效果。
它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的黏稠度,提高砂浆的流动性,使混凝土易于浇注、振捣和成型。
同时,减水剂还能够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减水剂的使用应符合一定的用量和工艺要求,过量或错误的使用可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减水剂的选择与使用需要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坍落度、强度等因素,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进行试验验证。
综上所述,减水剂通过物理和化学原理作用于水泥颗粒及其间的相互作用,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可塑性和均匀性,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合理选择和使用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减水剂主要成分

减水剂主要成分减水剂是一种在混凝土或水泥中添加的化学物质,可以降低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水泥与水的比例。
减水剂主要由以下几种成分组成:1. 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聚合物是减水剂中最常见的成分之一。
它可以通过改变水泥浆体的流动性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高分子聚合物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在混凝土中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使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可泵性。
2. 有机酸盐:有机酸盐主要有草酸盐、葡萄糖酸盐等。
它们可以通过与水泥颗粒表面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阻止颗粒的聚集,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
3. 硫酸盐:硫酸盐是一种常用的减水剂成分。
它可以通过与水泥中的石膏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钙硫酸盐,从而减少水泥与水的反应,延缓水泥的凝结时间,使混凝土具有较长的可塑性和延展性。
4. 硅酸盐:硅酸盐是一种常用的减水剂成分,如膨胀剂。
它可以通过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膨胀胶体,从而增加混凝土的体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硅酸盐还可以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凝胶,增加混凝土的粘结性。
5. 空气泡剂:空气泡剂是一种常用的减水剂成分。
它可以通过在混凝土中引入微小的气泡,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耐久性。
空气泡剂可以通过改变混凝土的表面张力和内聚力,使混凝土中的气泡分布均匀,并且能够抵抗冻融循环的破坏。
减水剂的主要成分可以根据其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行选择和组合。
不同的减水剂成分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减水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性能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减水剂的应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成本,同时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冻性能。
减水剂主要由高分子聚合物、有机酸盐、硫酸盐、硅酸盐和空气泡剂等成分组成。
这些成分可以通过改变水泥浆体的流动性、防止水泥颗粒聚集、延缓水泥的凝结时间、增加混凝土的体积和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等方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减水剂成分和使用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萘系高效减水剂与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性能比较

萘系高效减水剂与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性能比较一、混凝土减水剂概述及作用机理减水剂是一种重要的混凝土外加剂,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减水剂分为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减水率大于5%小于10%的减水剂称为普通减水剂,如松香酸钠、木质素磺酸钠和硬脂酸皂等;减水率大于10%的减水剂称为高效减水剂,如三聚氰胺系、萘系、氨基磺酸系、改性木质素磺酸系和聚羧酸系等。
在众多高效减水剂中,具有梳形分子结构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因其减水率高、坍落度保持性能良好、掺量低、不引起明显缓凝等优异性能,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减水作用是表面活性剂对水泥水化过程所起的一种重要作用。
减水剂是在不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条件下,能使单位用水量减少;或在不改变单位用水量的条件下,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或同时具有以上两种效果,又不显著改变含气量的外加剂。
目前,所使用的混凝土减水剂都是表面活性剂,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水泥与水搅拌后,产生水化反应,出现一些絮凝状结构,它包裹着很多拌和水,从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又称工作性,主要是指新鲜混凝土在施工中,即在搅拌、运输、浇灌等过程中能保持均匀、密实而不发生分层离析现象的性能)。
施工中为了保持所需的和易性,就必须相应增加拌和水量,由于水量的增加会使水泥石结构中形成过多的孔隙,从而严重影响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若能将这些包裹的水分释放出来,混凝土的用水量就可大大减少。
在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掺入适量减水剂,就能很好地起到这样的作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后,减水剂的憎水基团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而亲水基团指向水溶液,构成单分子或多分子层吸附膜。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定向吸附,使水泥胶粒表面带有相同符号的电荷,于是在同性相斥的作用下,不但能使水泥-水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悬浮状态,而且,能使水泥在加水初期所形成的絮凝状结构分散解体,从而将絮凝结构内的水释放出来,达到减水的目的。
混凝土减水剂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混凝土减水剂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一、混凝土减水剂的原理混凝土减水剂是一种能够使混凝土中水泥颗粒表面带有电荷的化学物质。
在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后,水泥颗粒表面的电荷被放电,从而使水泥颗粒之间的静电作用减弱,水泥颗粒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也随之减弱,这样就能够减少混凝土中的内聚力和黏着力,从而达到减少混凝土用水量的目的。
同时,减水剂还能够使混凝土中水泥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从而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增强,使混凝土易于施工和加工。
此外,减水剂还能够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率和龟裂,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混凝土减水剂的使用方法1.减水剂的投加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投加量应控制在混凝土用水量的1%~3%之间。
如果投加量过多,会导致混凝土过于流动,不利于施工和加工。
2.投加减水剂前应将混凝土中的水、骨料和水泥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将减水剂加入混凝土中继续搅拌至均匀。
一般来说,减水剂的投加应在混凝土搅拌过程的中后期进行,以便充分发挥减水剂的作用。
3.在投加减水剂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避免过度加水,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减水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不得超出规定的使用范围和用量。
在使用过程中,应按照相关要求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要求。
三、混凝土减水剂的应用领域混凝土减水剂广泛应用于各种混凝土工程中,包括建筑、水利、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
具体应用领域如下:1.低水泥混凝土:低水泥混凝土是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可以有效地改善低水泥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2.高强混凝土:高强混凝土的制作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骨料的质量,减水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自密实的特点,减水剂可以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使混凝土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模具中,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减水剂掺量标准

混凝土减水剂掺量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减水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掺合剂,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性,减少混凝土中的水灰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工程中,减水剂的掺量标准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还关系到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减水剂的种类、减水剂掺量的影响因素、混凝土减水剂掺量标准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减水剂掺量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二、减水剂的种类减水剂是一种化学品,按照其化学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有机减水剂和无机减水剂两大类。
有机减水剂通常是由高分子化合物或表面活性剂制成,其优点是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分散性,但成本较高;无机减水剂通常是由硫酸盐、磷酸盐或螯合剂等制成,其优点是成本低,但稳定性和分散性较差。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要求,选择合适的减水剂种类,并根据减水剂的性能和特点,确定其掺量标准。
三、减水剂掺量的影响因素混凝土减水剂掺量的大小,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小,减水剂的掺量也相应增加。
2.混凝土施工环境和要求。
如在高温、低温、多风、多尘、高海拔等特殊环境下施工,应适当增加减水剂的掺量,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性。
3.减水剂的种类和性能。
不同种类的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减水效果和改善性能不同,应根据减水剂的性能和特点,确定其掺量标准。
4.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
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灰比、砂率、骨料粒径等因素,以及混凝土中使用的水泥品种、矿物掺合料等材料,也会对减水剂的掺量产生影响。
四、混凝土减水剂掺量标准混凝土减水剂掺量的标准,应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环境和要求、减水剂的种类和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和可泵性,同时保证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
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0~C30的,减水剂的掺量应为混凝土水泥用量的0.5%~1.0%;2.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C50的,减水剂的掺量应为混凝土水泥用量的1.0%~1.5%;3.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55~C80的,减水剂的掺量应为混凝土水泥用量的1.5%~2.0%;4.在特殊施工环境下,如高温、低温、多风、多尘、高海拔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减水剂的掺量;5.在混凝土中使用多种掺合料的情况下,应根据掺合料的类型、掺量和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确定减水剂的掺量;6.在混凝土施工中,应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性要求,适当调整减水剂的掺量。
混凝土减水剂标准

混凝土减水剂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减水剂作为混凝土添加剂之一,可以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得到改善,从而使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得到提高。
减水剂不仅可以减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成本,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性能。
为了保证混凝土减水剂的质量,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本文将从减水剂的分类、性能指标、试验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制定混凝土减水剂的国家标准。
二、减水剂的分类根据减水剂的化学组成和作用机理,可以将减水剂分为三类:1、有机酸盐型减水剂有机酸盐型减水剂主要由有机酸盐类化合物和金属离子组成,如钙、钠、铝等。
这类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在水泥颗粒表面上形成胶体颗粒,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
这类减水剂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耐久性,但缺点是价格较高。
2、磺酸盐型减水剂磺酸盐型减水剂是由有机磺酸盐类化合物和金属离子组成的,如钙、钠、铝等。
这类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水泥颗粒中的氢氧化物反应,从而产生一定量的水,使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降低,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这类减水剂的优点是价格较低,但缺点是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3、缩微珠型减水剂缩微珠型减水剂是由一定量的缩微珠和有机酸盐类化合物组成的。
这类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缩微珠的吸附作用,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
这类减水剂的优点是价格较低,但缺点是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三、性能指标混凝土减水剂的性能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减水率减水率是指减水剂对水泥用量的减少程度,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减水率越高,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
2、保水率保水率是指减水剂对混凝土中水分的保持能力。
保水率越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耐久性越好。
3、减水剂的稳定性减水剂的稳定性是指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分散稳定性和抗沉降能力。
稳定性越好,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
4、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影响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影响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冻性、抗渗性等方面。
四、试验方法制定混凝土减水剂的国家标准需要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法,以下是试验方法的具体内容:1、减水剂的减水率试验首先需要按照规定的水泥用量制备混凝土试件,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砂率、骨料粒径等因素,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减水剂,并进行混合、搅拌、浇筑等操作,最终测量减水率。
减水剂 原材料 碳酸氢铵

减水剂原材料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也是一种常用的减水剂原材料。
减水剂是指能够降低混凝土或水泥浆体中水分含量的化学添加剂。
在建筑施工中,减水剂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搅拌、泵送和浇筑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碳酸氢铵可以被用作减水剂的原材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碳酸氢铵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够在水中迅速溶解,并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这种溶解性使得碳酸氢铵可以在混凝土中均匀分散,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得到改善。
碳酸氢铵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够使混凝土中的水泥颗粒均匀分散,并与水泥颗粒表面形成吸附层。
这种分散性使得碳酸氢铵能够降低混凝土的内聚力,使混凝土变得更加流动,易于施工和振捣。
碳酸氢铵还具有一定的缓凝作用。
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碳酸氢铵,可以延缓水泥的水化反应,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延长。
这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凝结速度,避免出现温度裂缝和收缩问题。
碳酸氢铵还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可以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生成更多的水化产物,填充混凝土中的孔隙,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强度。
同时,碳酸氢铵还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渗透,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碳酸氢铵作为一种常用的减水剂原材料,在混凝土施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在使用碳酸氢铵减水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和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合理的掺量,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只有正确地使用减水剂,才能充分发挥其优点,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族减水剂: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是指采用丙酮、亚硫酸盐甲醛等合成的高效减水剂。
其结构特点是憎水基主链为脂肪族的烃类,而亲水基主要为-SO3H、-COOH和-OH 等。
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原材料便宜,工艺简单(合成温度80~100℃),合成成本相对较低,而其对混凝土塑化增强方面的效果与萘系、密胺系高效减水剂相当。
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的引气量较低,不使混凝土过分泌水,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影响较小。
由于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呈明显的红褐色,掺入混凝土拌合物中易渗色,常受到用户的质疑。
试验表明,这种渗色现象并不影响混凝土内在质量和表面性能。
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目前在高强管桩生产中的应用较多,且在萘系高效减水剂价格高涨时期,其更加受到用户青睐。
就是有甲醛,丙酮等原料合成的,在化学上,合成的物质呈现直链状,叫脂肪烃,因为含有减水基团,所以叫脂肪族减水剂。
他作为第二代高效减水剂,在我国华南、华北应用广泛。
如果质量比较好,是没有毒害的。
但如果反应不完全,会有少量甲醛、丙酮等有害气体,吸入较少的话不必紧张,离的远些使劲吸吸新鲜空气即可。
萘系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是经化工合成的非引气型高效减水剂。
化学名称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它对于水泥粒子有很强的分散作用。
对配制大流态砼,有早强、高强要求的现浇砼和予制构件,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可全面提高和改善砼的各种性能,广泛用于公路、桥梁、大坝、港口码头、隧道、电力、水利及工民建工程、蒸养及自然养护予制构件等。
目前市场上以硫酸钠含量分为高浓,低浓的。
编辑本段性能特点以下是低浓的指标:一、主要技术指标: 1、外观:粉剂棕黄色粉末,液体棕褐色粘稠液。
2、固体含量:粉剂≥94%,液体≥40% 3、净浆流动度≥230mm。
4、硫酸钠含量≤10。
5、氯离子含量≤0.5%。
二、性能特点:1、在砼强度和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可减少水泥用量10-25%。
2、在水灰比不变时,使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提高10cm以上,减水率可达15-25%。
3、对砼有显著的早强、增强效果,其强度提高幅度为20-60%。
4、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全面提高砼的物理力学性能。
5、对各种水泥适应性好,与其它各类型的混凝土外加剂配伍良好。
6、特别适用于在以下混凝土工程中使用:流态混凝土、塑化混凝土、蒸养混凝土、抗渗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自然养护预制构件混凝土、钢筋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高强度超高强度混凝土。
三、掺量范围:粉剂:0.75-1.5%; 液体:1.5-2.5%。
四、注意事项:1、采用多孔骨料时宜先加水搅拌,再加减水剂。
2、当坍落度较大时,应注意振捣时间不易过长,以防止泌水和分层。
萘系高效减水剂根据其产品中Na2SO4含量的高低,可分为高浓型产品(Na2SO4含量<3%)、中浓型产品(Na2SO4含量3%~10%)和低浓型产品(Na2SO4含量>10%)。
目前大多数萘系高效减水剂合成厂都具备将Na2SO4含量控制在3%以下的能力,有些先进企业甚至可将其控制在0.4%以下。
萘系减水剂是我国目前生产量最大,使用最广的高效减水剂(占减水剂用量的70%以上),其特点是减水率较高(15%~25%),不引气,对凝结时间影响小,与水泥适应性相对较好,能与其他各种外加剂复合使用,价格也相对便宜。
萘系减水剂常被用于配制大流动性、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单纯掺加萘系减水剂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快。
另外,萘系减水剂与某些水泥适应性还需改善。
理论上是有害的,从它的名称中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看一下。
所以尽量不要和人体接触,使用时做好呼吸和直接接触的防护。
葡萄糖酸钠分子式:C6H11O7Na分子量:218.14性状: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
极易溶于水,略溶于洒精,不溶于乙醚规格: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FAO/WHO;USPXXⅢ版;企业标准;客户要求包装:25Kg内塑外编袋装;客户要求用途:1 用于医药方面,调节人体内酸碱平衡,以恢复神经正常作用,基于同样的目的,用于食品添加剂;2.用作水质稳定剂,其优异性表现在:⑴具有明显的协调效应,适用于钼、硅、磷、钨、亚硝酸盐等各种配方,由于协调效应影响,缓蚀效果大大提高;⑵与一般缓蚀剂相反,缓蚀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⑶阻垢能力技术要求对钙、镁、铁盐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特别对Fe3+有极好的螯合作用;(4)作为循环冷却水缓蚀阻垢剂,是目前所使用的其他缓蚀阻垢剂所无法比拟的,可达到灭公害的作用;3.用做钢铁表面清洗剂:钢铁表面如需要镀钵、镀铬、镀锡、镀镍以适应特殊用途时,其钢坯表面均需经过严格清洗,使镀层物与钢铁表面牢固结合,这时候其清洗药剂中添加葡萄糖酸钠将会达到十分理想的效果;4.作玻璃瓶专用清洗剂:用葡萄糖酸钠为主要配方的玻璃瓶专业清洗剂可改善以下常见问题:去垢力不强,易堵塞洗瓶机的喷咀及管路;对瓶贴及瓶颈铁锈去染力不理想;洗后微量残留物对食用安全性不理想(如磷酸盐残留);洗涤水排放成公害;5.用做水泥掺合剂:水泥中添加一定数量的葡萄糖酸钠后,可增加混凝土的可塑性和强度,且有阻滞作用,即推迟混凝土的最初与最终凝固时间;6.可用于电镀,胶卷制造等许多工业领域。
7.用于食品行业,由于其可以有效地防止低钠综合症的发生,故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酸钠和葡萄糖酸钾有优良的呈味阈。
葡萄糖酸钠无刺激性,无苦涩味,盐味质接近食盐,阈值远高于其他有机酸盐,是食盐(无机盐)的5倍、苹果酸钠的2.6倍、乳酸钠的16.3倍。
葡萄糖酸钠和葡萄糖酸钾在食品加工中用于调节pH,改善食品呈味性,代替食盐加工成健康的低盐或无盐(无氯化钠)食品,对增进人体健康、丰富人们生活起很大作用。
葡萄糖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项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FAO/WHO 美国药典标准USP XXIII版企业标准外观白色至浅黄色晶状颗粒含量≥98% ≥98% ≥98.5%氯化物——≤0.07% ≤0.05%砷盐≤3P.P.M ≤3P.P.M ≤3P.P.M铅盐≤10P.P.M ≤10P.P.M ≤0.001%重金属≤20P.P.M ≤20P.P.M ≤0.002%硫酸盐——≤0.05% ≤0.05%还原物≤0.5% ≤0.5% ≤0.5%CAS No.: 527-07-1合成方法:工业上一般以含有葡萄糖的物质(例如谷物)为原料,采用发酵法先由葡萄糖制得葡萄糖酸,然后再由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即可得葡萄糖酸钠,也可采用电解法和氧化合成.我国大都采用化学氧化法-次溴氧化法生产合成.根据所用发酵酶种类的不同,发酵法可分为两钟,一种是用Aspergillus Niger的酶,另一种酸,后一法则借助于葡萄糖脱氢形成内酯,然后使酯分解.葡萄糖酸钠也可直接由葡萄糖发酵而得.此时,发酵基持的组成可为:葡萄糖250~350G/L,七水硫酸镁0.2~0.3G/L,磷酸氢二铵或尿素0.4~0.5g/l. 此基质须进行灭菌处理.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为30-32度,PH用30%~50%氢氧化钠的办法控制为5.5-6.5,发酵过程持续40~100H.然后,通过过滤和洗涤除去微生物,活性炭脱色,再过滤,浓缩结果或喷雾干燥而得成品.安全卫生与防护葡萄糖酸钠无毒.存在于水中的葡萄糖酸钠及其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可通过普通生化处理迅速、完全地降解。
降解过程中释放出的重金属离子可经沉淀去除,或吸附于废水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淤泥上而去除。
三聚磷酸钠合成洗涤剂中的一种重要助剂(见洗涤剂用助剂与辅助剂)。
由不同的磷酸氢钠分子缩合而成。
又称三磷酸钠。
因其分子(Na5P3O10)中有5个钠原子,故俗称五钠。
三聚磷酸钠绝大部分用于合成洗涤剂,少数用于食品及工业用水的软化处理。
●工业三聚磷酸钠 (STPP)英文名(Sodium Tripolyphosphate)Tripolyphosphate.中文别称:磷酸五钠/三磷酸五钠/五钠分子式:Na5P3O10分子量:367.86●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 (STPP)分子式:Na5P3O10分子量:367.86CAS号:7758-29-4执行标准:GB9983-88规格:符合QB1034-91(2010年最新出台产品国家标准:GB 25566-2010);FCC(Ⅳ); 客户要求包装:25Kg、50Kg内塑外编袋装;客户要求用途:食品工业中主要用于肉类食品、肉类罐头、果汁饮料、奶制品、豆乳等作品质改良剂,个人护理,清洗用品添加剂。
性状白色粉末 , 熔点622 ℃ , 易溶于水 , 对钙镁等金属离子有显著的螯合能力 , 能软化硬水 , 使悬浮液变成溶液 , 有弱碱性 , 无腐蚀性 , 是一种无机物表面活性剂 , 对润滑油和脂肪有强烈的乳化作用 , 堆密度通常分为低密度 0.35-0.5g/cm 3 , 中密度 0.51-0.65g/cm 3 , 高密度 0.66-0.9g/cm 3 ; 三聚磷酸钠有 I 型 ( 高温型 ) 和 II 型 ( 低温型 ) 两种结晶形态 , 二者化学性质相同 , 区别在于热稳定性和吸湿性 I 型高于 II 型 , 同时二者的溶解度 , 溶解时水合热量都不同。
分类按结构和形状分为白色粉末无水物(Na5P3O10)和直角平行六面体结晶的六水合物(Na5P3O10·6H2O)。
无水物有Ⅰ型和Ⅱ型之分。
工业用三聚磷酸钠实际上是Ⅰ型和Ⅱ型的混合物。
Ⅰ型溶解速度快,经水合生成六水合物时热效应大,在大气中易吸潮结块。
Ⅱ型吸潮较慢,不易结块。
因此,洗涤剂用三聚磷酸钠中Ⅰ型含量不宜太高,一般控制在10~30%。
作用三聚磷酸钠是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优良助剂,多数洗涤剂中的含量为10~50%。
其主要作用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①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日常洗涤用水中,一般都含有致硬金属离子(主要是Ca2+、Mg2+)。
在洗涤过程中,它们将与肥皂或洗涤剂中的活性物形成不溶性金属盐,这样,不仅使洗涤剂的耗量增加,而且使洗后的织物具有令人不快的暗灰色。
三聚磷酸钠具有螯合致硬金属离子的优异性能,从而可消除这些金属离子的不利影响。
②提高胶溶、乳化和分散的作用:污垢中常含有人体分泌物(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肪类物质),也含有来自外界的沙土、尘埃等。
而三聚磷酸钠对蛋白质具有膨润、增溶作用而起到胶溶的效果;对脂肪类物质则可起到促进乳化的作用;对固体粒子则有分散悬浮作用。
③缓冲作用:三聚磷酸钠具有较大的碱性缓冲作用,使洗涤溶液pH值保持在9.4左右,从而有利于酸性污垢的去除。
④防止结块的作用:粉状合成洗涤剂具有吸湿性,如存放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就要发生结块现象。
结块的洗涤剂使用时极为不便。
而三聚磷酸钠吸水后形成的六水合物,具有干爽的特性。
当洗涤剂配方中有大量三聚磷酸钠时,就能起到防止因吸潮而造成的结块现象,保持合成洗涤剂的干爽粒状。
生产工艺三聚磷酸钠由磷酸经纯碱中和成正磷酸钠,再经缩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