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涵体纯化方案
包含体纯化步骤(精)

同样采用Ni-NTA His结合树脂亲和纯化重组目的蛋白,1、200mL菌液离心收集大量诱导的菌体,并用1×PBS缓冲液洗涤两次。
2、将保存的菌体沉淀用总体积为20mL的1×Bind Buffer (300mM NaCl,50MmNaH2PO4; 10mM imidazote,pH8.0)重悬,在冰浴中超声波破菌至溶液呈白色澄清。
3、4℃12,000rpm离心30分钟,然后用20mL的包涵体洗涤Buffer (50mmol/L Tris-HCl,100mmol/L NaCl,1mmol/L EDTA,0.5% Triton x-100,pH8.0)洗涤沉淀两次。
4、加20mL的包涵体溶解Buffer(50mmol/L Tris-HCl,100mmol/L NaCl,8mol/L Urea,pH8.0)充分溶解,(旋涡溶解,最好溶解时间长一点,1h左右,也可以用冰盒装放摇床上1h),4℃10,000 r/min离心30min,收集上清。
2.2.2 亲和层析纯化表达的蛋白pQE40和pET-32a(+)载体表达的蛋白C﹑N端均融合了6个组氨酸的tag,可用金属螯和层析纯化,也可用抗6个组氨酸的单克隆抗体检测表达蛋白的正确性。
根据表达蛋白的溶解情况分两种方法对蛋白进行纯化。
2.2.3 天然条件下纯化可溶形式的目的蛋白目的蛋白的表达和收获:用3.2.2.1所述的方法大量表达目的蛋白。
4℃下10,000 rpm离心5min弃上清,向细菌沉淀中加入4℃用冰预冷的1×Ni-NTA结合缓冲液(50 mmol/L NaH2PO4, 300 mmol/L NaCl, 10 mmol/L咪唑, pH8.0),每100mL培养液加入4mL结合缓冲液,重悬菌体。
-40℃冷冻,室温溶解,反复冻融三次。
再在冰水浴中超声10min(超声10s, 间隔10s),破碎菌体。
4℃下10,000 rpm离心20min,保留上清液。
包涵体蛋白提取

包涵体蛋白提取纯化20070808步骤一提取包涵体1. 母菌培养后,接种20ml于2L LB液中,37℃培养至OD600=0.4-0.6,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1mM,37℃继续培养3-5小时。
2. 收菌(接下去步骤都在低温下进行),用60ml左右1×PBS悬浮,超声裂解(超6S,间隔12S,99次,300W左右)。
3. 12000rpm,30min,用玻棒将细菌碎片拨掉,washing buffer悬浮。
4. 离心后可看细菌有无完全裂解,若无可以再次超声:4S,10S,43次,300W左右,超声条件可以自行调整。
5. 12000rpm,10-20min,washing buffer洗涤,尽量去除细菌碎片。
6. 同上,称重。
7. 12000rpm,10-20min,resuspension buffer悬浮。
8. 12000rpm,10-20min,按30mg/ml用盐酸胍或尿素溶解,4℃搅拌溶解。
9. 12000rpm,10-20min,倒出上清或分装成1ml/管于-20℃或-80℃保存备用。
二包涵体复性(稀释复性法)1. 配制refolding buffer(100-1000ml等体系,视复性效果而定),于冰上或4℃预冷。
2. 用5ml或10ml注射器将溶解后的包涵体(约3-5ml,可分两次加,每次间隔8小时左右)加入注射器内,使之一滴一滴的往refolding buffer内滴下(如果用的是尿素溶解的话,包涵体应该会冻了起来,可用injection buffer溶解后再加入注射器内),慢慢搅拌8-10小时(可适当延长时间)。
(在4℃条件下进行)3. 复性后,可用浓缩杯浓缩样品换液(适合于此蛋白的缓冲液),再转到浓缩管内浓缩,如果复性体系小的话可直接用浓缩管浓缩换液。
(复性后如果复性液变得浑浊,可低温离心去除沉淀后再浓缩。
)(4℃条件下进行)4. 将样品过柱子,检测复性效果,用于下一步的工作。
包涵体的纯化和复性总结--最全的前人经验

<包涵体的纯化和复性总结二、包涵体的洗涤1、包涵体的洗涤问题通常的洗涤方法一般是洗不干净的,我以前是这么做的,先把包涵体用6M盐酸胍溶解充分,过滤除去未溶解的物质,注意留样跑电泳,然后用水稀释到4M,离心把沉淀和上清分别跑电泳,如此类推可以一直稀释到合适的浓度,你可以找到一个合适去除杂质的办法,其实这就是梯度沉淀的方法,我觉得比通常的直接洗脱效果好。
包涵体一般难溶解,所以你要注意未溶解的部分,你可以跑电泳对比,因为有时候难溶解的就是你的目标蛋白,所以每次处理都要把上清和沉淀跑电泳对比,免得把目标蛋白弄丢了。
此外刚处理完的包涵体好溶解。
冷冻后难溶解,溶解也需要长点时间,也需要大量的溶剂。
如果说是不少不溶解的不是你要的,那就不用管了。
2、如何得到比较纯的包涵体对于包涵体的纯化,包涵体的前处理是很重要的。
包涵体中主要含有重组蛋白,但也含有一些细菌成分,如一些外膜蛋白、质粒DNA和其它杂质。
洗涤常用1%以下的中性去垢剂,如Tween、Triton、Lubel和NP40等加EDTA和还原剂2-巯基苏糖醇(DTT)、β-巯基乙醇等反复多次进行,因去垢剂洗涤能力随溶液离子强度升高而加强,在洗涤包涵体时可加50 mM NaCL。
这样提取的包涵体纯度至少可达50%以上,而且可保持元结构。
也可用低浓度的盐酸胍或尿素/中性去垢剂/EDTA/还原剂等洗去包涵体表面吸附的大部分不溶性杂蛋白。
洗涤液pH以与工程菌生理条件相近为宜,使用的还原剂为0.1-5mM。
EDTA为0.1-0.3 mM。
去垢剂如Triton X-100、脱氧胆酸盐和低浓度的变性剂如尿素充分洗涤去除杂质,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大肠杆菌外膜蛋白Omp T(37 KDa)在4-8mol/L尿素中具有蛋白水解酶活性,在包涵体的溶解和复性过程中可导致重组蛋白质的降解。
对于尿素和盐酸胍的选择:尿素和盐酸胍属中强度变性剂,易经透析和超滤除去。
它们对包涵体氢键有较强的可逆性变性作用,所需浓度尿素8-10M,盐酸胍6-8M。
包涵体产物的纯化工艺

包涵体产物的纯化工艺
纯化涉及从原料中分离和去除杂质以获得纯净化合物的工艺。
对于包含有机或无机物的体产物,其纯化工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以下是一般常用的几种纯化工艺:
1. 结晶:通过温度控制和溶剂选择,使目标化合物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然后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等步骤,以获得纯净的产物。
2. 蒸馏:利用成分之间的沸点差异来分离和纯化混合物。
通过加热混合物,使成分按照沸点的高低逐渐蒸发和冷凝,从而分离目标化合物。
3. 萃取: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将目标化合物从混合物中分离提取出来。
常见的萃取方法包括溶剂萃取、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等。
4. 色谱:利用样品成分在移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差异,通过一系列分离和纯化步骤来分离和纯化产物。
常见的色谱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等。
5. 活性炭吸附:通过将目标化合物吸附在活性炭上,去除混合物中的杂质物质,从而纯化产物。
这种方法常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和溶剂回收等领域。
6. 晶体化学:通过对化合物晶体结构的解析和再合成,消除晶体中的杂质,实
现产物纯化。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纯化工艺,具体选择哪种工艺取决于产物性质、目标纯度要求、经济性和实际应用等因素。
包涵体的纯化和复性总结--最全的前人经验

包涵体旳纯化和复性总结ﻫ二、包涵体旳洗涤ﻫ1、包涵体旳洗涤问题ﻫ一般旳洗涤措施一般是洗不干净旳,我此前是这样做旳,先把包涵体用6M盐酸胍溶解充足,过滤除去未溶解旳物质,注意留样跑电泳,然后用水稀释到4M,离心把沉淀和上清分别跑电泳,如此类推可以始终稀释到合适旳浓度,你可以找到一种合适清除杂质旳措施,其实这就是梯度沉淀旳措施,我觉得比一般旳直接洗脱效果好。
ﻫﻫ包涵体一般难溶解,因此你要注意未溶解旳部分,你可以跑电泳对比,由于有时候难溶解旳就是你旳目旳蛋白,因此每次解决都要把上清和沉淀跑电泳对比,免得把目旳蛋白弄丢了。
ﻫ此外刚解决完旳包涵体好溶解。
冷冻后难溶解,溶解也需要长点时间,也需要大量旳溶剂。
如果说是不少不溶解旳不是你要旳,那就不用管了。
2、如何得到比较纯旳包涵体对于包涵体旳纯化,包涵体旳前解决是很重要旳。
ﻫ包涵体中重要具有重组蛋白,但也具有某些细菌成分,如某些外膜蛋白、质粒DNA和其他杂质。
洗涤常用1%如下旳中性去垢剂,如Tween、Triton、Lubel和NP40等加EDTA和还原剂2-巯基苏糖醇(DTT)、β-巯基乙醇等反复多次进行,因去垢剂洗涤能力随溶液离子强度升高而加强,在洗涤包涵体时可加50 mM NaCL。
这样提取旳包涵体纯度至少可达50%以上,并且可保持元构造。
也可用低浓度旳盐酸胍或尿素/中性去垢剂/EDTA/还原剂等洗去包涵体表面吸附旳大部分不溶性杂蛋白。
洗涤液pH以与工程菌生理条件相近为宜,使用旳还原剂为0.1-5mM。
EDTA为0.1-0.3 mM。
去垢剂如Triton X-100、脱氧胆酸盐和低浓度旳变性剂如尿素充足洗涤清除杂质,这一步很重要,由于大肠杆菌外膜蛋白Omp T(37 KDa)在4-8mol/L尿素中具有蛋白水解酶活性,在包涵体旳溶解和复性过程中可导致重组蛋白质旳降解。
对于尿素和盐酸胍旳选择:尿素和盐酸胍属中强度变性剂,易经透析和超滤除去。
它们对包涵体氢键有较强旳可逆性变性作用,所需浓度尿素8-10M,盐酸胍6-8M。
包涵体纯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包涵体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习利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对包涵体进行纯化。
3. 评估包涵体纯化效果,并探讨优化纯化条件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包涵体是细菌表达外源蛋白时形成的一种不溶性蛋白质聚集体。
由于包涵体中的蛋白质缺乏生物活性,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操作将其溶解、复性,并最终纯化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本实验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对包涵体进行纯化,通过改变缓冲液中的离子强度和pH值,使包涵体中的蛋白质与层析柱上的亲和基团结合,从而实现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三、实验材料1. 包涵体样品2. 离子交换层析柱3. 标准蛋白样品4. 标准缓冲液5. 蛋白质浓度测定试剂盒6. 超声波破碎仪7. 离心机8. 荧光分光光度计9. 数据处理软件四、实验步骤1. 包涵体样品的处理将包涵体样品用超声波破碎仪处理,使包涵体溶解。
然后将溶液离心,取上清液作为后续实验的样品。
2. 样品预处理将样品用缓冲液稀释,调整离子强度和pH值,使包涵体中的蛋白质与层析柱上的亲和基团结合。
3. 离子交换层析将预处理后的样品上柱,用缓冲液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
4. 蛋白质纯化效果评估采用蛋白质浓度测定试剂盒对洗脱液进行蛋白质浓度测定,比较不同洗脱液中的蛋白质浓度,评估纯化效果。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优化纯化条件的方法。
五、实验结果1. 包涵体样品经过超声波破碎后,溶液变得清澈,说明包涵体已成功溶解。
2. 通过离子交换层析法,成功将包涵体中的蛋白质与层析柱上的亲和基团结合,实现了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3. 通过蛋白质浓度测定,发现洗脱液中的蛋白质浓度明显高于未处理的样品,说明纯化效果良好。
4.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改变缓冲液中的离子强度和pH值对包涵体纯化效果有显著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离子强度和降低pH值有利于提高蛋白质的纯化效果。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包涵体的纯化,并获得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基因工程包涵体的纯化方法

基因工程包涵体的纯化方法基因工程可真是个神奇的领域,像是现代科技的魔法师,把DNA这个小家伙们玩弄得团团转。
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包涵体就像是隐藏的宝藏,得先把它们找出来,再通过纯化的方法把这些小宝贝洗净,才能让它们为我们所用。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基因工程包涵体的纯化方法,让这趟旅程轻松愉快。
1. 什么是包涵体?首先,包涵体可不是某种古怪的生物,它们其实是细胞在生产某些蛋白质时,形成的一种颗粒。
就像是做饭时,锅里油烟聚集的那些小油滴,虽然它们看起来不太好,但里面可藏着好东西。
你要知道,包涵体里面有大量的目标蛋白质,但通常它们会和其他杂质混在一起,像是大海捞针,得费点功夫才能捞出来。
1.1 包涵体的形成当细胞用上基因工程的技术,强行让某种蛋白质“上班”时,有时候它们就会不太乖,聚集成包涵体。
这就像你在做作业时,有的题目就特别难,结果一堆答案写错了,最后只好把它们堆到一边。
虽然包涵体一开始可能看起来像个废物,但其实它们是生产特定蛋白质的一种“副产品”。
1.2 包涵体的用途那包涵体有什么用呢?别小看了它们,它们可是制药、疫苗开发的重要角色。
有的包涵体能转化为活跃的蛋白质,成为我们需要的药物,甚至可以用于研究新治疗方法,简直就是科研界的“黑马”。
所以,找到它们、纯化它们,那可是相当重要的任务。
2. 包涵体的纯化步骤接下来,我们就要聊聊如何把这些包涵体给纯化出来,步骤其实不复杂,但得有点耐心。
2.1 细胞裂解首先,得把细胞给撬开,就像剥开一个鸡蛋,才能见到里面的蛋黄。
这里我们通常会用一些裂解缓冲液,像是加盐的水,帮助细胞膜变得松软。
然后,咱们可以用超声波处理、化学试剂或者冷冻融化的方式把细胞打散,让包涵体慢慢浮出来。
2.2 离心分离一旦细胞裂解,包涵体就会在液体中游荡。
这时候,就要用离心机来大显身手了。
离心机就像是一位厨师,用强大的“旋转功力”把细胞残骸和包涵体分开。
你可以想象,把一大锅汤放进离心机,旋转后,沉淀物就会在底下,清汤会在上面。
包涵体蛋白纯化步骤

包涵体蛋白纯化步骤引言:包涵体蛋白纯化是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领域中重要的工艺步骤之一。
通过纯化包涵体蛋白,可以获得高纯度的目标蛋白,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介绍包涵体蛋白纯化的一般步骤,包括细胞破碎、包涵体回收、包涵体溶解、亲和层析和蛋白质再折叠等。
一、细胞破碎:细胞破碎是包涵体蛋白纯化的第一步。
通常使用机械方法(如超声波破碎或高压均质)或化学方法(如洗涤剂破碎)来破碎细胞,释放包涵体蛋白。
需要注意的是,破碎条件应该使得包涵体蛋白能够充分溶解而不会发生蛋白质降解。
二、包涵体回收:包涵体蛋白通常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裂解液中。
包涵体回收是将包涵体从其他细胞成分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离心将细胞碎片和其他细胞成分与包涵体分离。
此外,还可以使用过滤、沉淀或超滤等技术来实现包涵体的回收。
三、包涵体溶解:包涵体蛋白在还原条件下通常以不溶性的形式存在。
为了使包涵体蛋白能够溶解,通常需要添加变性剂(如尿素或胍氯酸)和还原剂(如二硫醇)。
通过调节溶解条件,可以使得包涵体蛋白迅速溶解为可溶性蛋白。
四、亲和层析:亲和层析是包涵体蛋白纯化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将目标蛋白与亲和层析介质上的亲和配体结合,可以实现目标蛋白的富集和纯化。
亲和配体可以是金属离子、抗体或亲和标签等。
在亲和层析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亲和配体和适宜的洗脱条件,以实现对目标蛋白的高效纯化。
五、蛋白质再折叠:由于包涵体蛋白在还原条件下溶解,其折叠状态通常不完整。
为了使得目标蛋白具有正确的结构和功能,需要对其进行再折叠。
常用的再折叠方法包括逐渐降低变性剂浓度、添加折叠辅助剂和调节pH 值等。
通过适当的再折叠条件,可以使得目标蛋白恢复到天然的折叠状态。
结论:包涵体蛋白纯化是一项复杂的工艺步骤,需要经过细胞破碎、包涵体回收、包涵体溶解、亲和层析和蛋白质再折叠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的有序进行,可以得到高纯度和高活性的包涵体蛋白。
随着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的不断发展,对包涵体蛋白纯化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能够进一步提高包涵体蛋白纯化的效率和纯度,为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涵体纯化方案
缓冲液配方:
1.变性复性缓冲液
缓冲液A:50mM Tris-HCl (pH8.5), 1mM EDTA ①
, 100mM NaCl
②
,1%Triton X-100
③
缓冲液B:50mM Tris-HCl (pH8.5), 1mM EDTA, 100mM NaCl,1%Triton X-100,2M脲素
④
缓冲液C:50mM Tris-HCl (pH8.5), 1mM EDTA, 100mM NaCl,1%Triton X-100缓冲液D:50mM Tris-HCl (pH8.5), 1mM EDTA, 100mM NaCl,1%Triton X-100,2M盐酸胍
④
溶解缓冲液E:50mM Tris-HCl (pH8.5), 1mM EDTA, 100mM NaCl,10mM β-巯
基乙醇/DTT ⑤
,2mM脱氧胆酸钠
⑥
,8M脲素
复性缓冲液:50mM Tris-HCl (pH8.5),100mM NaCl ,6M/4M/2M脲素,1%甘氨酸
⑦
,5%甘油⑧
,0.2%PEG
⑨
,1mM氧化型谷胱甘肽,1mM还原型谷胱甘肽
⑩
2.纯化缓冲液
Binding buffer:50mM Tris-HCl, 100mM NaCl, 10mM 咪唑,pH8.5
Elution buffer:50mM Tris-HCl, 100mM NaCl, 不同浓度梯度咪唑, pH8.5
具体实施步骤:
1.大量诱导表达的菌液7000rpm离心10min。
弃上清,用1×PBS重悬,洗涤菌体细胞,7000rpm,离心10min。
再用PBS重复洗一遍。
离心后留菌体沉淀。
2.将菌体细胞用缓冲液A重悬,液氮中反复冻融后,超声破碎。
13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收集包涵体沉淀。
2.分别用缓冲液B、C、D超声清洗包涵体沉淀。
13000rpm离心10min收集沉淀。
3.用缓冲液E溶解包涵体,缓慢摇动使其缓慢溶解,室温放置30min,然后13000rpm离心10min。
取上清。
4.将上清稀释至0.1-1.0mg/ml,装入透析袋中,放置于梯度复性缓冲液中,4℃缓慢透析24-36h。
最后在纯化binding buffer中透析,确保蛋白稳定可溶。
5.对溶解的包涵体蛋白进行亲和层析。
附注:
①EDTA防止蛋白降解
②NaCl一定的盐离子可降低某些带电基团间的斥力
③Triton X-100除去其他细菌成分,如膜外蛋白,质粒DNA和其他杂质
④脲素,盐酸胍,洗掉包涵体表面的不溶性杂蛋白
⑤β-巯基乙醇/DTT作为还原剂打开错配的二硫键
⑥脱氧胆酸钠作为离子型去垢剂能促溶蛋白
⑦⑧甘氨酸、甘油促溶
⑨PEG可逆修饰折叠中间体的疏水基团
⑩氧化型和还原型谷胱甘肽促进二硫键的形成。
(11)1g菌使用35ml液体重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