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本科生毕业创作与阐述(1)

合集下载

杨杰本科生毕业创作与阐述 (1)

杨杰本科生毕业创作与阐述 (1)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创作与阐述题目(中文):《墨荷》学生姓名:杨杰学号 12411102系部:美术与设计学院_____ 专业年级:美术学 12级_____指导教师:谢雅强_______职称:讲师________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务处制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目录引言 (4)〈一〉创作题材的选择 (5)〈二〉作品实践过程 (6)〈三〉作品的体会 (12)〈四〉总结 (13)参考文献 (14)致 (15)引言: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描绘的对象,实际上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物植物。

按传统的分法,可以分成为花卉、蔬果、翎毛、草虫、禽兽等类。

中国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是画家借以抒发自己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精神。

中国花鸟画有悠久的历史,在唐代花鸟画已经相当成熟,经五代直至宋元,花鸟画与山水画一样逐渐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发展中,也形成了多种绘画技法和多种绘画风格。

概括可以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

我所创作这幅作品《墨荷》属于写意花鸟画,创作一幅荷花题材的中国写意花鸟画作品是筹划了很久的事情了,似乎也需要一些机缘才能着手去实施有幸有毕业创作的任务,才能放下手头的繁琐俗事一心去经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是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我也喜欢荷花这种出尘离染,清洁无瑕的高尚品质,一直钟爱于莲花的精神品质。

2024届高考作文押题24:“立德广才”-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与热点素材必备

2024届高考作文押题24:“立德广才”-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与热点素材必备

2024届高考作文备考:“立德广才”试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刚出场时是个穷书生,他饱读诗书,有真才实学,心怀大志,脂砚斋曾为他写下“雨村真是英雄”的批语。

可在登科及第步入官场后,他丧失了做人的良知与道德,逐渐变成了一个忘恩负义、丧尽天良的阴险小人。

书中曾预言他“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脂砚斋曾十几次怒批他为“奸雄”。

热播剧《狂飙》中的高启盛出身寒微,从小学习刻苦,有较高的人生目标,凭借优异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

但是,由于毕业后长期遭到旁人的歧视,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扭曲,他贪慕钱、权与“胜”,失去了读书人的信仰,逐渐沦为一个不择手段、没有道德底线的黑恶分子,最终坠入毁灭的深渊。

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警示意义。

HG一中高三年级各班准备召开“青年·成才”主题班会,请结合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演讲稿或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1.试题解读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第一段材料讲述的是《红楼梦》中贾雨村的人生轨迹。

一个满腹才华、抱负不凡的穷书生,因为在走入官场后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丢失了读书时的雄心壮志,丧失了做人的良知与道德,最终从“英雄”转变为“奸雄”,让人感叹。

第二段材料讲述的是热播剧《狂飙》中的高启盛的人生轨迹。

一个成绩优异的学霸,在踏入社会后,开始执着于追求钱、权与“胜”,逐渐丢弃了学生时代的理想目标,抛弃了做人的道德底线,堕落为一个黑恶分子。

两段材料讲述的都是学霸“黑化”的故事,虽然他们都是文艺作品中的人物,但其人生轨迹能给有为青年带来深刻的启示。

综观两则材料,关键词十分明显,如“良知”“道德”“信仰”“底线”。

写作时可由果溯因挖掘材料里人物“黑化”的原因,进而围绕“立德树人”来展开,思考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我们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90后杨杰:从辍学少年到“浙江工匠”

90后杨杰:从辍学少年到“浙江工匠”

“我以前没有参加过高考,没想到今年会以这样的方式‘参加’。

”得知自己的事迹被写进2022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中,湖北小伙杨杰既自豪又激动。

从重点高中辍学的“问题少年”1993年出生的杨杰是湖北省黄梅县大河镇杨函村人。

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位于大河镇西部,从县城开车过去,得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走上一个多小时。

杨杰在家里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姐姐。

母亲是农村妇女,父亲杨艳火是一名木匠,有人找他干活了就出去干几天,没有活儿时就在家种地。

夫妻俩大字不识几个,对一双儿女的学习也帮不上什么忙。

杨杰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稳居年级前十。

中考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黄梅县一中。

在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杨杰家还有一桩喜事,那就是搬新家。

杨家老屋位于半山腰,出行很不方便。

那些年,村民陆续都从半山腰搬了下来,杨杰家因为没钱,是最后搬下山的。

儿子的优秀让父母看到了希望,他们盼着儿子将来能考上大学,找一份安稳的工作。

谁知,刚进入高中,杨杰就成了“问题少年”——迷上网络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老师多次找他谈心,还找他父母沟通,都无济于事。

半年后,杨杰向父母提出“不想再读书了”。

父母虽然生气,但拗不过儿子,只得同意他退学。

之后足足有半年时间,杨杰窝在家里什么活也不干,除了打游戏就是吃饭睡觉。

这样下去,孩子就废了!父母很着急,好说歹说,杨杰终于答应去黄冈电子信息学校学一门谋生的手艺。

“要不是你,这些机器早就成废铜烂铁了。

”18岁时,杨杰中专毕业,经人介绍,前往浙90后杨杰:□文/图兴菊从辍学少年到“浙江工匠”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县级市)一家机械公司的维修科做学徒工。

在这里,杨杰看到无论企业大小,无论职位高低,人人都很努力,他听说技工做好了还有机会获评市级、省级荣誉,觉得自己也可以拼一拼。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杨杰在学校学的是弱电,和设备维修所需要的强电并不匹配,他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须一切从头开始。

学历低、基础差、技术水平不高,这些“标签”压得杨杰透不过气来。

杨杰:石头里寻找生命大爆发的痕迹

杨杰:石头里寻找生命大爆发的痕迹

杨杰:石头里寻找生命大爆发的痕迹作者:韩剑利来源:《大学生》2017年第06期地球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双脚丈量始祖栖息繁衍的地方,从残存的蛛丝马迹中挖掘生命演化的进程。

杨杰,云南大学古生物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份子。

2016年春,他所在的科研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即《PNAS》)上,报道了寒武纪(约5.42~4.88亿年前)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进化,这一科研成就入选了2016年度中国十大古生物学进展。

初入生命之门古生物地质学偏僻、冷门,似乎永远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地球五十多亿年时间,生命体结构几乎有四十亿年都隐伏不现,仅有一些原始的藻类和菌类,学界称其隐生宙。

直至大约5.7亿年前,生物逐渐演化出较高等级的生命体,显生宙由此开始。

显生宙的开端称为寒武纪,此时,各门类动物突然呈爆发样式出现,古生物学家将其命名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到了这一事实,并大感迷惑,因为这似乎与进化论不符。

最终达尔文只能以“地质记录不完全,缺乏早期动物化石”来解释。

1908年,美国地质学家维尔卡特在加拿大境内的布尔吉斯山发掘出了100多种保存得十分完整的无脊椎动物化石。

维尔卡特把这些动物称为布尔吉斯生物群。

经研究,该生物群约存在于寒武纪中期(距今约5.05亿年)。

1980年代,我国地质学家侯先光在云南澄江县的帽天山发现了120余种古生物化石。

经鉴定,这些化石属于寒武纪早期(距今约5.3亿年),比加拿大布尔吉斯生物群早了2500万年。

澄江生物群的发现与研究推进,是杨杰科研生命中的重要节点。

“事实上我是学历史出身的,但我对古生物学科太热爱了。

当初侯先光到云南后,希望组建一支团队。

我跟他讲,我想跟你做研究,哪怕让我扫地都行,最终我很荣幸地加入了。

”澄江生物群刚被发现的时候存在一个问题:尽管古生物学家知道它比布尔吉斯要早,但不知道它确切的地质年代。

“我的运气很好,刚好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所的金玉玕院士想做这个工作,他来到了云南。

学做猪蹄冻

学做猪蹄冻

原创文学学做猪蹄冻杨杰 山东潍坊山东海化羊口盐场制盐六场作者简介:杨杰(1976.5-),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工作于山东海化羊口盐场。

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潍坊市鲁风弥水文化学会副会长兼滨海分会会长。

已出版个人作品集《岁月的脚步》、散文集《海的结晶》。

过年了,人们都忙碌着准备着各种吃食。

猪蹄冻就是其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主菜,也是大多数人们喜爱的一道菜肴。

原来条件差,一年吃不上几次肉,又没有冰箱,人们往往只有在过年时才吃得上猪蹄冻。

记得年少时,我家不经常做猪蹄冻,姑姑家却是年年都做。

过年串门去姑姑家是我必须要去的,因为我早早就惦记着姑姑家做的猪蹄冻了。

每每此时,姑姑都是一次端上几盘猪蹄冻,让我这个“小馋猫”吃个够。

那猪蹄冻颤颤巍巍,透明光亮,吃到嘴里凉爽惬意,肉香满口,让人回味。

现在去姑姑家时,还经常说起吃猪蹄冻的趣事,一直留恋在心。

在那个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年的时代,猪蹄冻不全是由猪蹄加工而成,人们为了节省,往往掺加上少量的猪皮,有的还放入花生米,最终目的就是增加猪蹄冻的数量,多招呼几桌客人,多吃几次。

印象最深的是用猪头做的冻(我们本地俗称“打冻”)。

父亲单位有时过年会福利分到一个大猪头,父亲会用在煤炉中烧红的火钳烙掉猪头上残留的猪毛,那呛人的油烟伴随着“嗞嗞”的烙烫声,弥漫在屋内院外,就连猪头那面目狰狞的模样也不再可怕,这一切对于我们都是一种诱惑,都是一种期盼,都是一种记忆,都是一种回味。

娘也喜欢吃猪蹄冻,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身体很好,但精力有所下降,已经拘束制作猪蹄冻了。

最近,我在家观看舌尖上的中国,想起了儿时猪蹄冻的味道,不禁自己动手做了一次制作猪蹄冻的实验。

因为是实验,我去超市只买回一只猪蹄,用开水毛洗过后,放入高压锅,加入少量盐、味极鲜、耗油、葱段、八角,再加入适量水,炖煮大约1小时左右,猪蹄就已软烂,凉却后,把骨头挑出来,用剪刀把肉和蹄筋剪成小块,最后把炖煮猪蹄的汤倒入,放置阳台上冷却后即是美味可口的猪蹄冻了。

2024届云南省昭通市高中毕业生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届云南省昭通市高中毕业生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昭通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诊断性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艺批评与融媒时代的时空割裂。

媒介革命助力文艺全方位“破圈”,譬如弹幕作为镶嵌在视频中的即时评论,与视频客体不断生发互动性建构,以此不断循环往复叠加、意义增值;同时,弹幕与视频构成的“声—图—文”共在的新文本,使原视频文本意义持续增值,不断生成新的语义场,与其他弹幕创作者同源共享、同屏互动、同屏共戏。

文艺批评与现实文艺的目标割裂。

融媒时代的文艺以数字逻辑对文艺重造,数字文化的蓬勃发展又为文艺革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文艺批评自身理论与实践品格的本体割裂。

融媒时代文艺批评自身出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脱节甚至割裂的状况:一是追求脱离文艺创作实践的、空中楼阁式的“纯学理化”的文艺批评理论,全然不顾文艺实践的现实;二是摒弃学术理论的引领与规范,使文艺批评沦落为“跟着感觉走”的“手工匠艺”。

因此,当下文艺批评需牢牢立足于融媒时代语境,植根于中国文艺实践,遵循文艺批评自身发展规律,不断提升文艺批评话语阐释的有效性,构建健康的生态良好的文艺批评公共空间。

文艺批评是文艺健康发展和不断繁荣的有力保障,具有引领文艺风尚、规范文艺沿着正确航向前进的功能。

文艺批评话语汇聚成文艺批评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是社会各种话语交流、对话、博弈的交互场域,是不同观念及其话语之间互相沟通信息与互相发挥影响力的共同场所。

公共空间话语阐释的逻辑是“公共性”。

“公共性”需要融通与互动,但当下文艺批评公共空间更多地呈现为“个体化”的“私人性”特点。

卅年书坛谁领风骚?——试论当代中国书协历任主席的书法与影响

卅年书坛谁领风骚?——试论当代中国书协历任主席的书法与影响

卅年书坛谁领风骚?——试论当代中国书协历任主席的书法
与影响
王兴国
【期刊名称】《书画世界》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近30年中国书协已历五任主席.他们的书法艺术和学问德行各有千秋,影响不一而论.舒同德高望重,书法大气而富有个性;启功学养深厚,为人谦和,书宗传统,影响广泛;邵宁为过渡性人物,流星易逝;沈鹏书画才能全面,草书名世,各方称道;张海书法风骨清峻,别具一格,长期主政书协,世事洞达,成为近期书坛关注的焦点.当然,他们各人也有为书坛万众所期望之不足.30年中国书坛,他们谁领风骚?读完本文,相信读者自有公论.
【总页数】4页(P38-41)
【作者】王兴国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美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书法与修身——记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旭宇 [J], 李建峰
2.中国书协理事安徽省书协主席——张良勋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J],
3.翰墨藏锦绣书坛唱大风——记中国书协主席张海 [J], 林绪榜
4.翰墨人生云淡风轻——记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书范 [J], 无
5.关注书法高等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精髓——中国书协理事、河南省书协主席杨杰出席河南师范大学第二十五届大学生基本技能“三笔字”大赛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公共选修课课程及任课教师简介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公共选修课课程及任课教师简介

数字创新创业 1
50
16.0
1.0
郭蔓蔓
动画与数字艺 术学院
99E0038
创业之财务
1
60
32.0
2.0
赵桂英
经济与管理学 院
99E0040
文化产业投融 1 资
80
16.0
1.0
金雪涛
经济与管理学 院
99H0013
SPSS数据分析 1 技术
80
16.0
1.0
朱依娜
政治与法律学 院
99H0015
中国政治文化 1 史专题
2.0
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
99L0004
日语
1
50
32.0
2.0
张智琦
外国语学院
99L0004
日语
2
50
32.0
2.0
王文勋
研究生院
99L0005
实用法语入门 1
120
16.0
1.0
童之侠
外国语学院
99L0006
中西文化比较 1
60 32.0
2.0
侯福莉
外国语学院
99L0009
英语语音语调 技能训练与提 1 高
光纤通信
1
130
16.0
1.0
林金才
信息工程学院
99S0053
广播电视技术 1 概论
60
32.0
2.0
涂中文
播音主持艺术 学院
99S0065
剧场工程概论 1
100
24.0
1.5
蒋玉暕
信息工程学院
99S0071
网络多媒体技 1 术
7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科技学院
本科生毕业创作与阐述
题目(中文):《墨荷》
学生:杰学号 12411102
系部:美术与设计学院_____ 专业年级:美术学 12级_____
指导教师:雅强_______
职称:讲师________
人文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人文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目录
引言 (4)
〈一〉创作题材的选择 (5)
〈二〉作品实践过程 (6)
〈三〉作品的体会 (12)
〈四〉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致 (15)
引言:
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描绘的对象,实际上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物植物。

按传统的分法,可以分成为花卉、蔬果、翎毛、草虫、禽兽等类。

中国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是画家借以抒发自己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精神。

中国花鸟画有悠久的历史,在唐代花鸟画已经相当成熟,经五代直至宋元,花鸟画与山水画一样逐渐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发展中,也形成了多种绘画技法和多种绘画风格。

概括可以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

我所创作这幅作品《墨荷》属于写意花鸟画,创作一幅荷花题材的中国写意花鸟画作品是筹划了很久的事情了,似乎也需要一些机缘才能着手去实施有幸有毕业创作的任务,才能放下手头的繁琐俗事一心去经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渊明独爱菊;自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是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我也喜欢荷花这种出尘离染,清洁无瑕的高尚品质,一直钟爱于莲花的精神品质。

〈一〉创作题材的选择:
去游玩的时候偶然路过丰台区西客站南侧的莲花池公园,印象中一直是个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夏季荷花盛开时节,万米荷塘驶岸迂回、碧波荡漾。

置身其中,阵阵荷香沁人心脾,映入
眼帘的是深深密密的荷叶,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圆润饱满。

荷花在我心目中是君子型的花,对于一个学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人来说,那种出淤泥而不染俊朗高贵气质,深深的吸引和打动了我。

不禁“手痒”,我没有办法不画。

一直想画些“自己的东西”,毕竟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生活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性格、性质,不同的审美取向。

面对相同的表现题材,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有相同、相通之处,这样才能和观众产生共鸣,也应该有不同之处吧!我怎么画“自己的东西”?还是要看看别人是怎么画荷花的,学习的同时也要有意识的避免“撞车”。

这两幅画都各有特点
〈二〉作品实践过程:
创作的题材容确定后,离毕业创作展览仅仅还有大半年时间。

时间也是很紧迫,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每天都是从网上和书籍寻找大师的作品,看着眼花缭乱,心里更是捉摸不定了。

因为我是想画出我心里中的荷花的第一印象,真真切切的画出我对荷花的喜爱,对荷花的痴情。

可是,这时我确更犹豫了,因为我对荷花最初的印象也渐渐的模糊了。

在心里想想还是空谈的,所以我开始着手打起小稿来,来找出这种隐藏在心深处的感觉。

第一稿这幅构图是我照着图画的高清图片画的小稿,先在素描纸上简单的画出小稿,然后找准荷花和荷叶的基本结构和纹理。

这是我用铅笔画的第二小稿
(第一稿,水墨)
第二稿,开始用毛笔根据荷叶茎的结构随意的勾勒几笔,找出用笔的感觉和墨色的感悟,以至于最后用墨的力度、色度和力道,在下一步的稿起中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用墨的感觉是否和心里对荷花最
初的感觉是否一致。

接着反复琢磨,大量的参考资料,认真听取老师的建议,老师让我有一个平静的心态,不能急于求成,他跟我说你要享受创作的过程和其中的乐趣,从心里的最最初想法出发,用新颖让欣赏者为之震撼最终
完成此幅作品。

作品的体会:
在完成毕业作品的大半年里,使我对国画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牵引着我深入的学习,使我对一些手法的运用更加娴熟,更加的得心应手,对逆锋的运用产生的韵味更加苍老泼辣。

也知道针对自己的技法与理论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从自身普遍存在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入手。

总结:
岁月如梭,稍纵即逝,一眨眼大学四年的生活已接近了尾声。

回首这四年的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有太多的回忆。

在这四年里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次毕业创作是对我大学生涯的最后总结,不仅是专业素养上,还是我的一种心境体现。

从作品中,能窥探到我的生硬笔触和不经意间地洒脱痕迹。

我喜欢画画,尤其醉中国水墨的意境美,但我的技法还不够成熟,在这期间幸有雅强老师的耐心教导帮助下,使得我的技法不断提高,走向成熟。

我相信“没有目标就等于失去了方向”,我既然选择了美术,就要制定计划,踏踏实实,完成最初的理想。

回首四年的学习生活,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学院老师、领导为我们的成材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意和崇高的敬意。

- 10 -
【参考文献】
[1]马明宸.郭味蕖花鸟画艺术变革的基本角度与特色[J].书画世界,2011,02.
[2]蔡宁.实力派中青年画家业德骏的花鸟画艺术[J].改革与开放,2011,17.
[3]吴猛.大花鸟,新境界――方和吉瑞森花鸟画艺术浅议[J].湘南学院学报,2010,04.
[4]肖伊.花鸟出新意小品变巨作――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作品选[J].艺术家,2004,01.
[5]王淮梁.文化的现代转型与艺术的大众品格――徐培晨先生花鸟画艺术的启示[J].国画家,2001,06.
[6]姝雅.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形式语言和精神涵及当代思考[J].大众文艺,2010,24.
[7]王赞.中国现实主义水墨花鸟画“写实”与“写意”关系中的形神问题[J].国画家,2007
- 11 -

在这大半年里我完成了这幅作品的创作,离不开人文科技学院的老师与同学的帮助,尤其离不开雅强老师适时、精心的指导和帮助。

在此也要老师们在论文开题时给我提出的宝贵意见,也感同学们对我各方面的大力帮助和支持。

感你们,大家。

- 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