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与唐诗盛行

合集下载

有关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历史作文

有关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历史作文

有关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历史作文示例文章篇一:《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伟大的旅程》嘿,同学们!你们知道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故事吗?这可太了不起啦!先来说说鉴真大师吧。

鉴真大师那可是有着坚定的信念啊!他一心想要把佛法传到日本去,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想象一下,那时候没有飞机,没有火车,甚至连好走的大路都不多。

鉴真大师带着他的弟子们,一次次地出发,又一次次地遭遇挫折。

有一次,他们遇到了狂风巨浪,船都差点被掀翻了,这得多吓人呐!我就想问问,要是咱们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得吓得哇哇大哭啊?可鉴真大师没有放弃,他心里想着:“我一定要把佛法传到日本,让更多的人得到解脱。

”这不就是一种超级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吗?再看看玄奘西行。

玄奘大师也是个超级勇敢的人哟!他一个人背着行囊,就踏上了去西天取经的路。

一路上,那是荒无人烟,危险重重。

有时候连水都找不到,饿得肚子咕咕叫。

这像不像我们在野外迷路了,又饿又累的感觉?但是玄奘大师可不怕,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取到真经。

他走过了茫茫的沙漠,翻过高高的雪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有坏蛋想抢他的东西,还有妖怪传说吓唬他,可他一点儿都不退缩。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这两个故事虽然不一样,但他们都有着同样的精神,那就是坚持和勇敢。

他们就像是两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咱们想想,要是没有他们的努力,咱们能知道那么多的佛法和真经吗?能有那么多的智慧和启示吗?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只要勇敢地去追求,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咱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那点小困难,跟他们比起来,算得了什么呢?所以呀,我觉得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故事,不只是历史,更是一种激励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咱们可得向他们好好学习,不怕困难,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示例文章篇二:《神奇的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故事吗?这可太精彩啦!先来说说鉴真大师吧。

鉴真大师那可是一位超级厉害的人物!他为了把佛法传到日本,经历了好多好多的困难。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商业
长安是国际性大都会,
有市有坊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唐都长安城平面图
民族关系
民族交往与交融
文成公主入藏 意义:唐蕃和亲促进 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 发展。
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天可汗”
各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发展。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唐蕃会盟碑 唐蕃会盟碑局部拓片
开放的社会风气
比较开放,充满活力,兼容并包,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唐玄宗统治前期
重用贤能,进行改革 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唐朝的建立
政治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 女皇帝武则天
治国思想、治国措施
“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
经济
农业
曲辕犁
发明推广曲辕犁、筒车
经济的繁荣 手工业 唐三彩
筒车
“如纺车,以 细竹为之,车 骨之末,缚以 竹筒,旋转时 低则舀水,高 则泻水。”
政治
治国思想:以民为本
“贞观之治”
治国措施
政治上:①从善如流,知人善任; ②完善三省六部制; ③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④完善科举制(进士科); ⑤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经济上:①减轻农民负担;②发展农业生产。
唐 太 宗 像
社结会果状:况政:治农比业较生清产明得,到经恢济复发和展发,展国,力社增会强秩,序文安教定昌。盛。
多彩的文学艺术
唐诗:黄金时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
对外关系
开放的对外政策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遣唐使来华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求法(邮票)
玄奘西行
《大唐西域记》
国家统一;统治者励精图治;善于用 人;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开明的民 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八年级历史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八年级历史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ຫໍສະໝຸດ 《霓裳羽衣曲》的人是(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林丽妹
1、通过对玄奘西行克服千辛万苦、最终取 回真经及鉴真不畏艰险,六此东渡到达日 本等史实的学习,培养勇于实践、坚持不 懈的精神和百折不绕的意志。 2、通过对玄奘及鉴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 起作用的分析,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通 过对鉴真与玄奘异同的比较,培养初步的 比较、综合及归纳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 人物的能力。 3、了解玄奘、鉴真其人,西行、东渡的时 间和交流内容。
人 尊 所去 行动 目 政府对 结 物 称 国家 方式 的 待态度 局
相同点
三 玄藏 奘法

印 度
陆 路 个 人
取经 (学
习 他国 先进 文化)
开始为个 人行动, 取回经后 得到政府 的支持
返 回 本 国
都是佛教徒, 文化的传播者, 都生活唐代, 都对中外文化 交往作出了贡 献,为了佛学,
佛 鉴学 真大

日 本
传经
水 路 群 体
(传 播本 国先 进文
化)
一直被 本国政 府所干 涉
坚持不懈精神,
定 居
战胜困难的勇 气。都体现了 唐朝外交的繁
他 荣。

1、唐朝外交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2、对于改革开放的今天,尤其是 中国加入WTO后我们应该从唐朝 的对外交往中吸取什么?
请选出最佳的答案—— 你能行!
1、将印度佛曲《婆罗门曲》改编威唐乐舞杰作
要坚持回国?你在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10)玄奘取回的佛经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流
传?
;钣金加工 钣金激光切割 / 钣金加工 钣金激光切割

2母亲说,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喝了这竹叶茶,再注意一点儿卫生,病就不会找你的麻烦。 3母亲说,竹

八年级历史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八年级历史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4、唐太宗时曾派人去印度学习( )
A制漆术 B 挖井术 C 炼铁术 D 熬糖法
请选出最佳的答案—— 你能行!
5、唐代的鉴真和尚接受日本邀请,历经险阻到达日本一
共东渡(

A4次 B 5次 C6次
D7次
6、在鉴真主持下修建的唐招位于日本的( )
A东京
B 京都 C 九州
D 奈良
8、被视为日本国宝的鉴真大师像回国探亲是在( )
佛 鉴学 真大

日 本
传经
水 路 群 体
(传 播本 国先 进文
化)
一直被 本国政 府所干 涉
坚持不懈精神,
定 居
战胜困难的勇 气。都体现了 唐朝外交的繁
他 荣。国1、唐朝外交Fra bibliotek荣的原因有哪些?
2、对于改革开放的今天,尤其是 中国加入WTO后我们应该从唐朝 的对外交往中吸取什么?
请选出最佳的答案—— 你能行!
1、将印度佛曲《婆罗门曲》改编威唐乐舞杰作
《霓裳羽衣曲》的人是(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2、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
A玄奘 B鉴真 C 阿倍仲麻吕 D文成公主
3、《西游记》根据玄奘西行的史实创作了唐僧
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西天”是指今( )
A印度
B伊朗
C阿拉伯 D罗马
要坚持回国?你在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10)玄奘取回的佛经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流
传?
人 尊 所去 行动 目 政府对 结 物 称 国家 方式 的 待态度 局
相同点
三 玄藏 奘法

印 度
陆 路 个 人
取经 (学
习 他国 先进 文化)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选用教材
人教版-初中历史
教学要点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玄奘西行克服千辛万苦、最终取回真经和鉴真不畏艰险、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等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2、能力目标:通过对玄奘和鉴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起作用的分析,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3、知识目标:玄奘、鉴真其人,西行、东渡的时间和交流内容
他们有这么多不同点,但是在他们当中,有一种精神是共同的。
学生:(课件展示:大家谈)
老师:(总结,评论学生的发言)鉴真东渡,发生在1242年前,但是,他离我们并不遥远。请大家看这2张照片(课件展示:东渡苑和古黄泗浦)。请大家猜猜,这是我在哪里拍到的?
学生:(鹿苑)
老师:这就是鉴真成功东渡日本的出发点。鉴真的东渡还得到了我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的高度评价。(课件展示:石碑)这是东渡寺里的一块石碑,上面有郭沫若先生纪念鉴真成功东渡1200周年,写下的一首诗。下面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这首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里,主要颂扬了鉴真的什么精神?
下面我们就要学习《玄奘西行》,了解历史中真实的玄奘。
(讲授新课)课件展示
老师:玄奘西行发生在唐代,那么唐朝为什么会出现会出现中外文化交流的空前盛况呢?玄奘是在怎样的大背景下西去求经的呢?同学们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去分析思考。(幻灯片)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唐朝统治者的开明政策鼓励人们去国外学习交流。这就提供了一种现实可能性。而在客观上,唐朝经济很发达,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了,他发达的农业,商业是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及发达的交通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方便,这个时候丝绸之路的开辟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9讲+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第9讲+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韩愈痛感于儒学的衰弱,著《原道》 一文一方面竭力排佛,另一方面又 在自己的学说中糅进了不少佛学 的成果,其“道统说”即是受到佛 教定祖立统的启发而提出的。除 韩愈以外,李翱、柳宗元等人也在 致力寻求调和儒、释二家的途径, 逐一汲取佛教哲学的思辨成果来 改造儒家学说。
虎溪三笑图 佛门传说,虎溪在 庐山东林寺前,相 传晋僧慧远居东林 寺时,送客不过溪。 一日儒者陶潜、道 士陆修静来访,与 语甚契,相送时不 觉过溪,虎辄号鸣, 三人大笑而别。
甘肃敦煌莫高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承上启下,为隋唐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023·辽宁高考·3)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收录两汉及以前画家
16人;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128人,其中包括顾恺之、张僧繇等杰出画
家。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有( )
①纸张的普遍使用 ②门阀士族的推动
唐朝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
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 日本的空海来长安求法
佛教在汉朝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此后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 术创作。丝绸之路沿线保存下来的著名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是人类文化史上的 瑰宝。继佛教之后,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中亚和西 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中医药知识也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 地区。(选3 P53)
佛教的本土化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在中国盛行,
两 汉
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②武则天时佛教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 宗派。(禅宗后世影响最大)。
传入 盛行、渐趋本土化 三教合一
唐 朝 三教并行

《唐玄奘西行取经》拓展阅读-鉴真东渡

《唐玄奘西行取经》拓展阅读-鉴真东渡

鉴真东渡“唐高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人,年十四出家为僧。

稍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名师,专研戒律。

唐天宝元年,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

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

其时僧目盲,唯志不渝。

天宝十二年,竟至日,翌年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

”唐代赴日传法名僧,日本常称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俗姓淳于。

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

十四岁(一说十六岁)于扬州大明寺出家。

曾巡游长安﹑洛阳。

回扬州后,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造塔塑像,宣讲律藏。

四十余年间,为俗人剃度,传授戒律,先后达四万余人,江淮间尊为授戒大师。

当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

733年(日本天平五年),僧人荣﹑普照随遣唐使入唐,邀请高僧去传授戒律。

访求十年,决定邀请鉴真。

742年(唐天宝元年)鉴真不顾弟子们劝阻,毅然应请,决心东渡。

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上风涛险恶,先后四次都未能成行。

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岛,荣病死,鉴真双目失明,751年(唐天宝十载)又回到扬州。

在6次东渡日本中,鉴真等人遇到许多挫折,第一次东渡前,将和鉴真同行的徒弟跟一个和尚开玩笑,结果那个和尚恼羞成怒,诬告鉴真一行造船是与海盗勾结。

地方官员闻讯大惊,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众,首次东渡因此未能成行。

其后接连失败,第五次东渡最为悲壮。

那一年鉴真已经60岁了,船队从扬州出发,刚过狼山(今江苏南通)附近,就遇到狂风巨浪,在一个小岛避风。

一个月后再次起航,走到舟山群岛时,又遇大浪。

第三次起航时,风浪更大,向南漂流了14天,靠吃生米、饮海水度日,最后抵达海南岛南部靠岸。

归途中,鉴真因长途跋涉,过度操劳,不幸身染重病,双目失明。

鉴真最后一次东渡也并非一帆风顺。

正当船队扬帆起航时,一只野鸡忽然落在一艘船的船头。

鉴真认为江滩芦苇丛生,船队惊飞野鸡不足为怪,而日本遣唐使却认为不是吉兆,于是船队调头返回,第二天才重新起航,历尽艰险到达日本。

鉴真带去很多佛经和医书到日本。

复习教案: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部编版】

复习教案: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部编版】

课题: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考考点】1、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3、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4、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5、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流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复习重点】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及课本重要图片的认识。

2、注重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比较,唐太宗、唐玄宗的统治与当今重视民生问题、官员选拔问题的联系。

3、以隋唐的民族交往、对外关系方面的史实,说明民族团结、对外开放的进步性。

【复习过程】一、温故知新图片展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迭、时代特征,引入本节复习内容,明确本节课的中考考点。

隋唐是一个繁荣、开放的社会,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特别是唐代,更是我国封建社会史上大放异彩的一个时代,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这时期之所以成为鼎盛,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

二、用年代尺梳理隋唐历史大事(一)隋朝兴亡1、隋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统一时间和意义。

完善年代尺来思考隋朝与秦朝的相似处?(《全能提分》23页)2、哪些王朝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秦朝、西晋、隋朝、元朝)3、识图形式复习“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影响。

4、材料题形式复习“科举制的创立”的情况和作用,填表格形式拓展科举制度的演进过程。

5、归纳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成效?灭亡的原因、时间、从隋朝获得认识?(二)唐朝兴亡1、唐朝的建立者、时间、都城,有作为的皇帝有哪些?以及统治的治世局面。

2、安史之乱的背景、概况、影响;3、结合史实分析唐朝灭亡的原因以及唐朝灭亡后的格局。

(三)盛唐气象1、材料题和连线题形式复习盛唐气象政治方面的表现。

2、展示实物图片,归纳盛唐气象经济方面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讲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与唐诗 盛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考纲详解
考点1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1)遣唐使: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遣唐使、留学生 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2)鉴真东渡:鉴真,曾六次东渡 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并主持 鉴真 修建唐招提寺。
(3)玄奘西游: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 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古印度)。回国 后,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这 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 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学习他们坚 持不懈、百折不回的精神)
玄奘
考纲详解
(4)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 ①国家安定统一; ②经济文化繁荣; ③对外开放政策; ④对外交通发达。 (5)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的启示: ①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 策。 ②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③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 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考纲详解
考点2 唐诗的盛行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代表诗人: (1)李白(盛唐)──特色:豪迈奔放, 清新飘逸。人称:“诗仙”。代表作: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2)杜甫(由盛转衰)──特色:气魄雄 浑,沉郁悲怆。人称“诗圣”,其诗“诗 史”。代表作:“三吏”“三别” (3)白居易(中唐)──特色: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代表作:《秦中吟》《新乐府》,诗歌反映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