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知识点汇总
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重点

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重点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重点电气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它不仅能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保证工业设备的安全运行。
电气控制的核心是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
PLC是一种专门用于自动化控制的设备,它能快速、精确地执行从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通过程序调度命令工业设备进行相应的运行。
由此可见,PLC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的重点。
一、电气控制的基础电气控制的基础在于掌握组态软件(如:SIEMENS)和PLC输入输出信号的设置及参数调节等相关基础知识。
这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电气知识和PLC编程技能。
因此,学习电气控制的前提是对电路相关概念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例如:电路的故障诊断、电路等效原理、电气继电器等等。
二、PLC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可编程性:PLC系统是可编程的,它能够根据不同的程序控制工业设备的运行。
与传统的机械控制、电气控制和伺服控制相比,PLC的编程和修改成本更低,且更易实现。
2.输入与输出:PLC系统的输入通常来自于外界传感器及请求器等,而输出则是直接输出给例如电机、电磁阀等工业设备控制信号。
3.逻辑控制:PLC具有逻辑控制功能,其逻辑与各种成本高昂的传动控制系统相比更加可靠、反应速度更快。
三、PLC的应用与优势PLC技术因其可编程性和极高的灵活性,成为自动化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控制系统之一。
下面介绍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1.电厂、水处理厂及电力站等公用设施的自动化控制。
2.物流、制造业及成品厂等工业生产自动化领域。
3.交通运输、楼宇自动化等领域的控制系统。
PLC技术的优势不仅在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工作环境和生产安全性,降低工伤率和设备损坏率。
四、PLC在电气控制中的实践应用PLC可应用于控制数控机床、落地插座、交通信号灯、输送带以及珍珠奶茶机等各类工业设备。
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

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是指通过使用电力来控制机械运动和工业过程的过程。
在现代工业中,电气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设备中,其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最常见和重要的控制设备之一。
本文将介绍电气控制与PLC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工业中的应用。
一、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电气控制是通过使用电力来控制机械设备的运动和工业过程的过程。
它包括使用电流、电压和电阻等电学元件来控制电机、阀门和其他执行器的运动。
电气控制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1. 电源:提供电能给电气控制系统。
2. 控制器:接收输入信号并产生输出信号,以控制执行器的运动。
3. 传感器:接收来自被控制对象的信息,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以供控制器使用。
4. 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输出信号来执行相应的动作,如驱动电机转动、开关阀门等。
二、PLC的基本原理PLC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可编程控制器。
它具有高可靠性、灵活性和可编程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设备中。
PLC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接收输入信号、进行逻辑运算、产生输出信号来控制机械设备的运动。
PLC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1. 中央处理器(CPU):负责执行用户编写的程序,并控制输入输出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
2. 输入模块: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供CPU使用。
3. 输出模块:根据CPU的控制信号,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控制执行器的运动。
4. 编程设备:用于编写、修改和下载PLC程序的设备,如编程器、计算机等。
三、PLC在工业中的应用PLC在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制造业:PLC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的生产线自动化控制。
它可以控制机械设备的运动、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参数,并实现自动化生产。
2. 汽车工业:PLC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中的生产线控制。
它可以控制汽车装配线上的机器人、传送带和其他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知识要点

《电气控制与PLC 应用技术》一、基本常识与概念在计算机技术中,常用的进制主要有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几种,任意进制(N 进制)数展开式的通式为:∑⨯=i i N k D )0(n n i -≤≥=之间任意整数式中,N 为计数的基数,i k 为第i 位的系数,i N 为第i 位的权(简称位权),这就是按权位展开再求和即可。
1、任意N 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将任意N 进制数按上述通式展开,再求和,就可得到该N 进制数对应的十进制数。
例1:将二进制数(1010)2转换成十进制数。
解:321021010(1010)12021202(82)(10)=⨯+⨯+⨯+⨯=+=例2:将八进制数531.6转换成十进制数。
解:1010128)75.345(75.012432086818385)6.531(=+++=⨯+⨯+⨯+⨯=-2、十进制数转换成任意N 进制数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转换方法不同,可将其分别转换,然后再将两部分合来即可。
(1)整数部分转换方法:除基取余法。
第一个余数为N 进制数最低位即第0位的数码D0 。
(2)小数部分转换方法:乘基取整法。
第一个整数即为N 进制小数部分中小数点后第一位的数码D-1。
例3:将十进制数12.24转换成二进制数(小数部分取4位小数的近似值)。
解:(1)整数部分12÷2=6 除基取余数0(LSD)6÷2=3 除基取余数03÷2=1 除基取余数11÷2=0 除基取余数1(MSD)整数部分为:1100(2)小数部分0.24×2=0.48 乘基取整0(N-1)0.48×2=0.96 乘基取整00.96×2=1.92 乘基取整10.92×2=1.84 乘基取整1(3)以上两部分全起来得:(12.24)10=(1100.0011)23、二进制数与八进制、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1)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方法:从小数点开始,分别向左、向右每3位(八进制)数或每4位(十六进制)数为一组,位数不足者在最左或最右侧用0补足位数,每组分别用对应的一个八进制或十六进制数来表示。
电气控制PLC原理及应用知识总结

电气控制PLC原理及应用知识总结电气控制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专门用于自动化控制的工控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可编程数字逻辑控制器。
通过它可以对工业过程进行监测、控制以及自动化执行。
电气控制PLC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逻辑图来实现的,逻辑图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和逻辑元件。
PLC通过读取输入端的信号,经过逻辑元件的处理,输出控制信号到输出端,从而实现对工业过程的控制。
电气控制PLC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动化生产线控制:PLC可以用于控制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实现物料的输送、加工、检测、包装等工艺过程的自动控制。
2. 机械设备控制:PLC可以用于控制各种机械设备,如起重机、输送带、风机、泵等,实现设备的运行、停止、调速等功能。
3. 交通信号控制:PLC可以用于控制交通信号灯的切换,根据交通流量和信号定时规划,实现交通流畅和安全。
4. 智能楼宇控制:PLC可以用于控制楼宇内的电梯、空调、照明等设备,通过集中管理实现楼宇的能耗节约和智能化控制。
5. 公共设施控制:PLC可以用于控制公共设施,如水泵、水处理设备、供暖系统等,实现对公共设施运行的监控和自动化控制。
电气控制PLC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度可靠性:PLC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长时间稳定运行,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2. 可编程性:PLC可以通过编程进行逻辑控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改和调试,灵活性高。
3. 扩展性:PLC可以方便地扩展和增加输入输出模块,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4. 易于维护:PLC的维护和故障排除相对较简单,大多数部件可以进行模块化更换和维修,极大地缩短了停机时间。
5. 丰富的功能:PLC具备多种功能模块,如计时、计数、模拟量处理、通信功能等,能够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6. 易于集成:PLC可以与其他控制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如传感器、HMI (Human Machine Interface)、数据采集系统等,形成完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与PLC重点整理

低压电器通常是指在交流额定电压1200V 、直流额定电压1500V 及以下的电路中起通断、保护、控制或调节作用的电器产品。
配电系统对电器的要求是:在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动作准确,工作可靠,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和电稳定性。
控制电器主要用于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和用电设备的通断控制,对控制电器的要求是:工作准确可靠,操作频率高,寿命长等。
熔断器的常用型号有:RL6、RL7、RT12、RT14、RT15、RT16(NT )、RT18、RT19(AM3)、RO19、RO20、RTO 等,在选用时可根据使用场合酌情选择。
1.刀开关的选用:①按用途和安装位置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操作方式。
②额定电压和额定电压必须符合电路要求。
③校验刀开关的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如不满足要求,就应选大一级额定电流的刀开关。
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电气控制系统图电气安装接线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按主电路和辅助电路相互分开并依据各电器元件动作顺序等原则所绘制的线路图,称为电气原理图。
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点,不表示电气元件的形状、大小和安装方式。
交换率 A ·B=B ·A2、结合率 A ·(B ·C )=(A ·B )·CA+(B+C )=(A+B )+C3、分配率 A ·(B+C )=A ·B+A ·CA+(B ·C )=(A+B )·(B+C )4、重迭率 A ·A=A ,A+A=A5、吸收率 A+A ·B=A , A ·(A+B)=AA+A ·B=A+B , A+A ·B=A+B、非非率 A=AR 熔体额定电流 熔断器额定电流 设计代号 熔断器 类型代号7、反演率A+B=A·B,A·B=A+BPLC的基本结构:1、CPU模块(有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组成)2、信号板3、信号模块4、通信模块(S7-1200最多可以添加三块RS-485或RS232,可以使用ASCⅡ通信协议,USS驱动协议,modbus RTU主站协议和modbus RTU从站协议)5、SIMATIC HMI精简系列面板6、编程软件。
电气控制和plc的原理和应用

电气控制和PLC的原理和应用1. 电气控制的原理•电气控制是指利用电气信号来控制设备或系统的运行。
其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电路原理:电气控制是通过电路来实现的,通常包括开关、继电器、接触器、变压器等器件的组合连接。
–信号传输:电气控制信号通过导线或电缆传输,通过合适的连接方式将不同设备、传感器或执行器连接在一起。
–逻辑控制:利用逻辑电路来处理和判断输入信号,并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实现对设备或系统的控制。
2. PLC的原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电气控制设备,其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输入/输出:PLC通过输入模块接收外部信号,通过输出模块发送控制信号给设备或系统。
–中央处理器:PLC内部有一台中央处理器(CPU),负责处理输入信号、处理逻辑和控制输出信号。
–存储器:PLC内部有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程序可以通过编程软件进行编写和修改。
–通讯接口:PLC可以通过通信接口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通讯。
3. 电气控制和PLC的应用•电气控制和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广泛应用,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自动化生产线控制–将不同设备和工作站连接起来,通过PLC进行控制和协调,实现整条生产线的自动化运行。
–可以通过传感器来监测生产状态和产品质量,根据需要进行自动调整和控制。
2.工业机械控制–电气控制和PLC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业机械设备,如机床、搬运设备、包装机器等。
–可以通过PLC实现对机器运行状态的监控和控制,包括速度、压力、温度等参数的调节。
3.智能建筑控制–电气控制和PLC可以应用于智能建筑系统,如楼宇自动化、照明控制、空调控制等。
–可以通过PLC实现对建筑设备的集中控制和监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运行稳定性。
4.环境控制系统–电气控制和PLC可以应用于环境控制系统,如污水处理、水处理、空气处理等。
–可以通过PLC实现对水泵、风机、阀门等设备的控制和调节,实现对环境参数的监测和控制。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电气控制和PLC应用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机械控制、生产线运行等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精度,降低了人力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
本文将介绍电气控制和PLC应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
一、电气控制的概念和原理电气控制是指通过各种电器元件和电气设备对机械设备、生产线等进行控制,实现工业自动化化生产的过程。
电气控制需要掌握三个基本要素:1) 内部接线原理;2) 控制电路的组成;3) 电器元件的选型和使用。
其中,内部接线原理是指电器设备内部的接线方式,也是掌握电器控制的基础。
因为不同的电气设备之间的接线方式不同,所以需要在学习电气控制之前了解不同设备的内部接线原理。
控制电路的组成包括控制开关、继电器、接触器、保险丝等,这些元件可帮助控制电器设备的运作。
控制电路是提供电器设备与外部连接的桥梁,有线控制、无线控制、PLC控制等不同的组成方式。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使用计算机程序对机构进行自动控制的技术。
电器元件的选型和使用是指选择合适的元件来控制电器设备的运作。
在选择元件时,需要考虑电气设备的特性、使用环境、工作方式和成本等因素。
二、PLC应用的概念和原理PLC是一种可编程的电子设备,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控制和数据采集。
PLC的主要功能是判断输入信号是否满足特定条件,执行程序运算,控制输出信号,从而对机器设备进行操作和控制。
PLC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业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把用户的程序通过编程语言(如Ladder语言)编写在PLC的内部。
程序首先读取输入模块的输入信号,根据调用的控制算法执行运算,判断输入信号是否满足特定条件,然后执行输出模块的操作,以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
PLC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控制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工业自动化方面的应用最广。
电气控制与PLC知识总结

第一章基础知识§1-1 PLC的产生和发展§1-1-1 什么是可编程序控制器(P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以计算机(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集微机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与一体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系统连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1-1-2 PLC的产生与发展在PLC出现之前,工业生产控制是用继电器实现的。
复杂的控制系统中,可能要使用成百上千个各式各样的继电器,接线、安装的工作量很大。
且可靠性差,灵活性差。
世界上第一台PC的诞生美国的汽车制造厂家通用汽车公司(GM公司)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公司)第一代:从第一台PLC诞生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
①cpu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采用磁芯存储器。
②功能简单(只有计数/定时功能)③可靠性差,略强于继电器控制。
④机种单一,没形成系列。
第二代;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①cpu使用微处理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EPROM。
②功能增强(增加逻辑/数据运算、数据处理、自诊断等功能)③有了计算机接口和模拟量控制功能。
④可靠性提高⑤整机功能向系列化,标准化发展,并由专用向通用方向过渡第三代;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①cpu使用8或16微处理器甚至多位处理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EPROM\CMOSRAM等。
②增加浮点数运算,平方,三角函数等运算。
③增加查表,列表功能。
④自诊断及容错技术提高。
⑤梯形图语言及语句表成熟。
⑥大型PLC体积减小,可靠性提高,成本下降。
⑦大型PLC向模块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第四代;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①增加高速计数,中断,A/D,D/A,PID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_知识点汇总1、低压电器一般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感受机构和执行机构。
感受机构感受外界信号的变化,做出有规律的反应;而执行机构则根据指令信号,实现电路的通断控制。
P82、直流电磁机构,由于其铁心不发热、只有线圈发热,所以其铁心通常由整块铸铁铸成,线圈匝数多、导线细,制成细长型,且不设线圈骨架,使线圈与铁心直接接触,便于线圈的散热。
P83、交流电磁机构,由于其铁心存在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其铁心和线圈均发热,所以其铁心通常用硅钢片叠成以减小铁损,而其线圈匝数少、导线粗,制成短粗型,且设有骨架,使铁心与线圈隔离,有利于铁心和线圈的散热。
P84、在可靠性要求高或操作频繁的场合,一般不采用交流电磁机构。
P95、直流电磁机构适合于动作频繁的场合,且吸合后电磁吸力大,工作可靠性高。
P106、当直流电磁机构的励磁线圈断电时,会在励磁线圈中感应生成很大的反电动势,易使线圈电压过高而损坏。
为此必须增加线圈放电回路,一般采用反串联二极管并加限流电阻来实现。
P107、根据电流性质的不同,电弧可分为直流电弧和交流电弧。
由于交流电弧有自然过零点,所以容易被熄灭。
而直流电弧没有过零点,故电弧不易熄灭。
P128、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指电器的额定值,额定值即电器长期正常工作的使用值。
P149、通断能力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在给定的电压下,接通和分断的预期电流值。
接通能力是指开关闭合电路不会造成触点熔焊的能力,断开能力是指开关断开时电路能可靠灭弧的能力。
P1510、主令电器是用来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以发布信号或命令来改变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的电器。
主令电器应用十分广泛,种类很多,常用的有按钮、行程开关、万能转换开关和主令控制器等。
P1611、按钮在控制电路中通过手动发出控制信号去控制继电器、接触器或电气联锁电路等,而不是直接控制主电路的通断。
控制按钮触点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小,一般不超过5A。
p1612、复位功能按钮的颜色为蓝。
P1713、在机床行程通过路径上不宜安装直动式行程开关而应选用滚轮式行程开关。
P1914、要对导电材料和非导电材料均能实现可靠检测应选用电容式接近开关。
P2015、容量在10 A以上的接触器都有灭弧装置。
P2316、由于直流接触器线圈通入的是直流电,铁心不会产生涡流和磁滞损耗,所以不会发热,一般用整块钢块制成。
P2317、接触器的额定电压是指主触点的额定电压。
常用的额定电压等级分为直流接触器的110v、220 V、440 V、660 V;交流接触器的127 V、220 V、380 V、500 v及660 V。
p2318、当接触器控制电阻性负载时,主触点的额定电流应等于负载的工作电流;当接触器控制电动机时,所选接触器的主触点的额定电流应大于负载电流的1. 5倍。
接触器如在频繁起动、制动和频繁正反转的场合下使用,容量应增大一倍以上。
P2519、继电器是一种根据电气量(如电压、电流等)或非电气量(如温度、速度、压力、转速、时间等)的变化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的自动切换电器。
继电器与接触器的区别:继电器没有主、、辅触点之分,主要用在低电压、小电流的控制电路中,其控制量可以是电气量,也可以是非电气量;而接触器有主、辅触点之分,其中主触点用在高电压、大电流的主电路中,辅助触点用在低电压、小电流的控制电路中,其控制量仅仅是电气量,即电压控制。
20、继电器的种类繁多、应用广泛,按输入信号的不同分为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温度继电器、速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
P2621、继电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电动式继电器、热继电器和电子式继电器等;按用途可分为控制继电器、保护继电器等;按动作时间可分为瞬时继电器、延时继电器等。
P2622、电流继电器是根据输入电流大小而动作的继电器。
在使用时电流继电器的线圈串入电路中,以反映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其线圈匝数少、导线粗。
P2623、欠电流继电器的吸引线圈吸合电流为线圈额定电流的30% -65%,释放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0%-20%,用于欠电流保护或控制,如电磁吸盘中的欠电流保护。
P2624、过电流继电器在电路正常工作时不动作,当电流超过某一定值时才动作,整定范围为额定电流的110% -400%,对电路起过电流保护作用。
P2625、电压继电器是根据输入电压大小而动作的继电器。
使用时,电压继电器线圈与负载并联,其线圈匝数多而导线细,阻抗大。
P2626、在电路正常工作时,欠电压继电器吸合,当电路电压减小到某一整定值时,欠电压继电器释放,整定范围为额定电压的0. 3 -0.5倍,对电路实现欠电压保护。
若整定范围为额定电压的0. 05 -0.25倍,零电压继电器释放,对电路实现零电压保护。
P2627、在电路正常工作时,过电压继电器不动作,当电路电压超过某一整定值时,过电压继电器吸合,整定范围为额定电压的1.05 -1.2倍,对电路实现过电压保护。
P2628、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方式有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两种。
P2729、通电延时型接受输入信号后延迟一定时间,输出信号才会发生变化,输入信号消失后,输出瞬时复原;;断电延时型接受输入信号时瞬时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输入信号消失后,需经过一定的延迟时间输出信号才复原。
P2730、时间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按其动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空气阻尼式、电动式和电子式等。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电子式。
P2831、热继电器利用电流流过发热元件产生热量来使检测元件受热弯曲,当弯曲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推动连杆动作,实现触点的通断,它是一种保护电器。
由于发热元件具有热惯性,所以在电路中不能用于瞬时过载保护,更不能用作短路保护。
它主要用作电动机的长期过载保护和断相保护,可防止因过热而损坏电动机的绝缘材料。
P3132、过电流继电器和熔断器不能胜任过载保护。
P3133、对于△联结的电动机需采用带断相保护的热继电器。
P3234、通常,当电动机的起动电流为其额定电流的6倍、起动时间不超过6s且很少连续起动时,就可按电动机的额定电流选取热继电器。
P3335、低压断路器俗称为自动空气开关或自动开关。
它既有手动开关的功能,又能自动进行失电、欠电压、过载和短路保护。
它在电路中除起控制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如过负荷、短路和欠电压等。
低压断路器是低压配电网中一种重要的保护电器,相当于刀开关、熔断器或过电流继电器、热继电器和欠电压继电器的组合。
P4036、断路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线路、设备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和电流,一般选择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大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3倍。
P4237、电气控制电路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元件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P4438、电气原理图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线部件和接线端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按电器元件的实际位置和实际接线情况来绘制,也不反映电器元件的大小。
P4439、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两部分。
主电路指从电源到电动机绕组大电流过的路径。
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及保护电路等,由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接触器的线圈和辅助触点、按钮、照明灯、变压器等电气元件组成。
通常主电路由粗实线表示,画在左边(或上部);辅助电路用细实线表示,画在右边(或下部)。
P4440、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都应按没有通电和没有外力作用时的初始状态画出。
例如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吸引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按钮、行程开关等按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
P4441、电器元件布置图主要用来表明电器设备或系统中所有电器元件的实际位置,为制造、安装、维护提供必要的资料。
P4642、电气安装接线图用于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的安装、配线、维护和检修电器故障。
P4743、交流电源三相:L1 L2 L3 交流设备三相:U V W p4744、采用接触器自锁控制电路可实现欠电压保护,因为当电源电压低于接触器线圈额定电压的85%时,接触器电磁系统所产生的电磁力克服不了弹簧的反作用力,因而释放,主触点打开,自动切断主电路,达到欠电压保护的作用。
P5145、多地控制控制电路的特点是起动按钮并联在一起,停止按钮串联在一起。
P5246、电动机全压起动是一种简单、经济、可靠的起动方法,但是当电动机容量较大时(大于10Kw),起动电流可达额定电流的4-8倍,电流过大,会对电网产生巨大的冲击,所以一般都采用减压起动。
P5547、所谓减压起动是起动时降低加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起动后再将电压恢复到额定值正常运行。
电动机的起动转矩与加在定子上的电压的二次方成正比,减压起动时会使起动转矩大大降低,因此减压起动只适用于空载和轻载起动。
P5548、减压起动方式有定子电路串电阻(或电抗)、Y-△转换减压起动、自耦变压器、延边三角形和使用软起动器等多种形式。
P5549、Y-△转换减压起动的优点是星形起动电流降为原来三角形联结直接起动时的1/3,起动电流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2倍左右,起动电流特性好、结构简单、价格低。
缺点是起动转矩也相应降为原三角形直接起动时的1/3,转矩特性差。
此种起动方式适用于电动机空载或轻载起动的场合。
P5650三相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分两大类: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
机械制动是用机械装置来降低电动机转矩,迫使电动机转速迅速下降。
电气制动是当电动机停车时,给电动机加上一个与原来旋转方向相反的制动转矩,迫使电动机转速迅速下降。
P5751、由于反接制动时,转子与旋转磁场的相对速度接近于两倍的同步转速,所以定子绕组中流过的反接制动电流相当于全压直接起动时电流的两倍。
因此反接制动的特点之一是制动迅速,效果好,但冲击大,通常仅适合于10 kW以下的小容量电动机。
P5752、所谓能耗制动,就是在电动机脱离三相交流电源以后,定子绕组加一个直流电压,即通直流电流,使定子形成一个固定的静止磁场,利用转子旋转惯性切割磁力线产生的感应电流与定子静止磁场的作用产生制动转矩来制动的。
P5853、按时间原则控制的能耗制动,一般适用于负载转速比较稳定的生产机械上。
对于那些能够通过传动系统来实现负载速度变换或者加工零件经常变动的生产机械来说,采用速度原则控制的能耗制动比较合适。
P6054、能耗制动比反接制动消耗的能量少,其制动电流也比反接制动电流小得多,与反接制动相比,具有能量消耗小、制动准确、平稳、不会产生有害的反转、对电网的冲击小等优点。
P6055、两个电压型交流线圈不能串联,否则,总会有一个线圈对应的电器拒绝动作而导致控制系统出错。
P6756、同一电器的触点应尽可能接到电源的同一相上。
当同一电器的常开和常闭触点位置靠得很近时,不能分别接在电源的不同相上。
P6857、控制电器的状态用逻辑函数来表示,通过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的基本运算,得出的运算结果就表明了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