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钱塘潮》阅读答案word版本 (2页)
满江红_钱塘观潮_阅读附答案

满江红·钱塘观潮阅读附答案满江红·钱塘观潮阅读附答案曾溶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
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
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
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出。
江妃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
正危楼湍转,晚来愁绝。
城上吴山遮不住,乱涛穿到严滩歇。
是英雄未死报仇心,秋时节。
【注】①曹溶,明崇祯十年进士,明亡后被迫出仕清廷,后辞官不就。
此词作于清军入关以后。
②灵胥:指伍子胥。
越王勾践请和,子胥竭力劝谏,触怒夫差,被迫自杀,其尸投入钱塘江,怒气化而为潮,昼夜飞跃怒吼不已。
③江妃:江上女神。
19.结合诗句,赏析此词的思想感情。
(3分)20.全词如何描绘钱塘潮的宏伟气概,简析其农现手法。
(5分)参考答案:19.(3分)这首词表面上写钱塘潮壮观宏伟,其实别有寄托。
上阕说浪潮高飞撼宋家宫阙,激发伍子胥的神灵之怒;下句直抒胸臆,写英雄未死报仇心。
作者借此涵蓄表达抗清志士报国复仇雄心不灭。
(如果回答表达了对钱塘江潮的讴歌之情,给1分)20.(5分)①绘声绘色。
写涛声如“海门急鼓”,前追后赶,声势浩大;写色彩如“万群风马骤银鞍”,壮观绮丽。
②比拟。
借“灵胥一怒”,赋与潮水不屈的英雄性情,写出潮水汹涌之势。
③用典。
“江妃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
”仙女欢笑,鲛人起舞,恍如在举办水上庆典,为潮神欢呼助威,想象奇异。
(一点2分,写出三点5分,其它如回答比喻、想象联想、夸大也可酌情给分。
)【参考翻泽】钱塘江浪涛汹涌,潮头陡立如蓬莱仙山。
浪涛高高飞起,将曾是宋都的杭州震动。
是谁将潮水激荡?是潮神伍子胥,发上指冠。
素日的点点船帆都已不见,入海口传来的潮声,如初发急鼓震得地动山摇。
面前潮头连续涌起,像万群载着银鞍的马,突然奔驰而来,争先恐后,你赶我超。
恍如江上仙女在欢笑,浪花是她抛出的佩珠,堆成了千堆万堆的白雪;又像鲛人在热闹奔放的舞蹈,激动的泪水化成了珍珠,又圆又亮恍如明月。
我置身的高楼在湍流转折之处,面对黄昏的江天我愁愤欲绝。
钱江潮涌(2023年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试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了解大潮成因】【甲】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潮。
钱江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
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达到最大。
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
(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乙】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如图),外口宽度达100千米;溯江而上,河道越来越窄。
在海宁附近河道急剧收缩,宽度已不足3千米。
涨潮时大量海水涌入狭窄的河道,水体涌积,后浪与前浪层层相叠,水位暴涨。
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海水上涨势头更猛烈,往往能形成形如立墙、势若冲天的大潮。
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又逢东南风盛行,江水东流与大潮西进相遇,风助潮涌,潮借风威,于是就发生了“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
(选自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第一册)10. 阅读甲、乙两则材料,填空。
钱塘江形成大潮涌,与引潮力、①_____、②_____等因素有关。
11. 一位国际友人希望观赏钱塘江大潮,向你咨询。
根据两则材料,你推荐的最佳观赏时间段和地点是()A. 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镇海一带B. 中秋节前后,金山一带C. 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海宁一带D. 农历初一前后,慈溪一带12. 材料乙画横线语段体现了教科书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请结合词句分析。
【答案】10. ①. 河口地形②. 东南风盛行11. C12. “外宽内窄,口大肚小”简明扼要的说明了江口的特点,体现了简洁性;“100千米”“不足3千米”体现了准确性、科学性;“(如图)”体现了科学性、严谨性;“溯江而上”“水体涌积”“水位暴涨”体现了简洁性,语言通俗易懂。
【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本概括。
根据甲文“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可知,大潮的形成和“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有关;根据乙文第二段“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又逢东南风盛行,江水东流与大潮西进相遇,风助潮涌,潮借风威,于是就发生了‘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可知,大潮的形成和夏季盛行东南风有关。
钱塘江看潮记阅读理解

钱塘江看潮记阅读理解钱塘江看潮记阅读理解4篇钱塘江看潮记阅读理解钱塘江介绍钱塘江位于杭州东北45公里海宁盐官镇。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
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
“钱江秋涛”闻名国内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
观潮之日,尤在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几天,路上车如水流,人如潮涌。
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万马奔腾,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达九至十米,确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势。
不同的地段,可赏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观“一线潮”,八堡看“汇合潮”,老盐仓可赏“回头潮”。
如此壮丽景观,世上只有二处,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亚马逊河,一是钱塘江。
为古今中外观潮者所倾倒,称为“天下奇观”。
钱塘江是一条很有个性的河道。
并不很长,但是,在660多公里中,变化多端。
这种变化可以概括成“小变大、清变浊、静变动”。
大概所有的大江大河都发源于涓涓溪流,钱塘江也是如此,在安徽江西两省交界的绵绵大山中,有一座海1350米的山峰,四周山峦起伏,峡谷陡峭,有许多瀑布急流,千里钱塘江水的主源头就在这里敲响第一个音符,它就是从安徽省休宁县怀玉山脉的六峰六股尖流下的滴滴清泉。
这里溪流纵横,很难分出哪一条是钱塘江的正源。
钱塘江干流被分为几段,屯溪以上,属于源头部分,从屯溪到浙江的梅城,叫新安江,这一段江域中,坐落着风景如画的新安江水库,杭州、南京、上海的电力动脉新安江水电站,岛屿星罗棋布的千岛湖。
从梅城到浙江的一座小镇闻家堰之间,钱塘江的这一段叫做富春江。
进入富春江,江面越来越开阔,最宽的地方达到800米左右,连成一字形的拖轮船队和排滩流放的木筏,相继往来江上,如果伫立船头,远眺两岸,只见远山幽蓝,近山翠绿,水光山色,像一首诗中描述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从高处鸟瞰,杭州的西湖就在“之”字形江道的一点上,和滔滔钱塘水交相辉映,恰似天工刻意安排。
满江红·钱塘观潮 阅读附答案

满江红·钱塘观潮阅读附答案满江红·钱塘观潮阅读附答案 曾溶 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
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
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
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
江妃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
正危楼湍转,晚来愁绝。
城上吴山遮不住,乱涛穿到严滩歇。
是英雄未死报仇心,秋时节。
【注】①曹溶,明崇祯十年进士,明亡后被迫出仕清廷,后辞官不就。
此词作于清军入关之后。
②灵胥:指伍子胥。
越王勾践请和,子胥极力劝谏,触怒夫差,被迫自杀,其尸投入钱塘江,怒气化而为潮,日夜奔腾咆哮不已。
③江妃:江上女神。
19.结合诗句,赏析此词的思想感情。
(3分) 20.全词如何描绘钱塘潮的宏伟气势,简析其农现手法。
(5分) 参考答案: 19.(3分)这首词表面上写钱塘潮壮观雄伟,其实别有寄托。
上阕说浪潮高飞撼宋家宫阙,激起伍子胥的神灵之怒;下句直抒胸臆,写英雄未死报仇心。
作者借此含蓄表达抗清志士报国复仇雄心不灭。
(如果回答表达了对钱塘江潮的赞美之情,给1分) 20.(5分)①绘声绘色。
写涛声如“海门急鼓”,前追后赶,声势浩大;写颜色如“万群风马骤银鞍”,壮观瑰丽。
②比拟。
借“灵胥一怒”,赋予潮水不屈的英雄性格,写出潮水汹涌之势。
③用典。
“江妃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
”仙女欢笑,鲛人起舞,仿佛在举行水上庆典,为潮神喝彩助威,想象奇特。
(一点2分,写出三点5分,其它如回答比喻、想象联想、夸张也可酌。
《观潮》钱塘江观潮阅读答案(精选12篇)

《观潮》钱塘江观潮阅读答案(精选12篇)《观潮》钱塘江观潮阅读答案篇1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天下闻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
小编整理了《观潮》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观潮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 )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观潮》阅读题目:一、《观潮》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所写,写的是回忆南宋时期于京都________(今杭州)外观看________大潮的盛况。
二、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方其远出海门(当……时候) B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穷尽)C略不相睹(略微、一点) D披发文身(文采)2.下列加点词的词性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如履平地B披发文身 C吴儿善泅者数百 D鞭数十,驱之别院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B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
C 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D 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4.下面各句中的“而”表转折的一项是( )A 溯迎而上B 而旗尾略不沾湿C 随波而逝D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5.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A.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仅有“敌船”为火所焚B.天:天下之伟观也吞天沃日C.百:艨艟数百腾身百变D.而:溯迎而上而僦赁看幕6. 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 )A.天下之伟观也势极雄豪B.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C.吴儿善泅者数百溯迎而上D.分列两岸江干上下十余里间三、翻译下列句子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小升初语文《钱塘潮》阅读答案.doc

小升初语文《钱塘潮》阅读答案一年一度的钱塘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向浙江海宁;去()那千军万马般的波涛()向海岸,去()那金鼓雷霆似的潮声,这实在是人生之乐。
然而,真正能欣赏到这种奇象壮观的人并不太多,因为钱塘不像明媚的漓江,一年四季向游人敞开迷人的胸怀,也不像美丽的西子湖,无论阴晴雨雷都不乏动人之姿;再说偷闲前去,也未必恰巧遇上最奇特而令人惊叹的涨潮伟观,因此,对无缘识得涨潮面目的游客,不妨领略一下古人笔下的观潮听潮的兴味。
钱塘江历来为人神往。
如骆宾王就为之留下“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的名句,苏东坡对之也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称誉。
诗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山胜水见得虽多,但哪一处潮声可与钱塘江媲(pi)美呢?于是,他们就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来描摹天下奇观,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
钱塘潮的动人之处,首先在'己的,O 唐诗人李廊喻为“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明诗人许承钦笔下是“惊涛直上海门西,欲卷青冥裂金稽①)”。
清人施愚山在《钱塘观潮》中形容得更妙:“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可见江潮有如春雷齐鸣,万浪攒动,潮水卷起浪花, 浪花追着浪头,漫天铺地,汹涌澎湃,横扫一切,大有,包涵日月之势。
1.文章第1节有四处括号,依次应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奔一看一涌一听B.奔一听一涌—有C.拥一看一扑一听D.拥一听一扑一看2.选择文中加点词语的正确释义。
A .偷闲(:)①趁着闲暇②偷偷前往③难得的空闲B.无缘(: )①无缘由②无缘故③无机缘C .媲美(: )①相比②并相比美③比较谁美D .攒动(: )①拥挤着②簇拥起③晃动3.下面分别是文中画“——”处的词语,将它们合理地填入文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词语:①声势浩大②气魄雄伟③震惊天地④气吞山河A.①③②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 4.用“——”画出第2节使用了拟人修辞方法的部分(只画反映出拟人手法的部分)。
关于钱塘江观潮阅读理解答案(精选范文多篇)

关于钱塘江观潮阅读理解答案(精选范文多篇)钱塘江观潮阅读理解答案5篇钱塘江观潮阅读理解答案篇1钱塘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
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即使是看一看钱塘江大潮图片也足以使人震惊;让人感受到大潮的汹涌。
钱塘江大潮简介每逢农历8月18日,来浙江海宁一带观潮的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
这时的岸边,人山人海,万头躜动,人们焦急地等待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不一会儿,忽见人群骚动,只见远处出现一条白线,由远而近;刹那间,壁立的潮头,像一堵高大的水墙,呼啸席卷而来,发出雷鸣般的吼声,震耳欲聋。
这真是:“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
”这就是天下闻名的钱塘江大潮。
汹涌壮观的钱塘江大潮,历来被誉为“天下奇观”。
人们通常称这种潮为“涌潮”,也有的叫“怒潮”。
涌潮现象,在世界许多河口处也有所见。
如巴西的亚马逊河、法国的塞纳尔河等。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也是世界著名的。
钱塘江观潮注意事项1、对钱塘江潮水的涨落规律、习性特别是潮水的危险性要有充分的认识。
钱江潮水并非只在农历八月十八有,而是一年四季天天都有,要注意媒体发布的钱塘江潮汛信息。
2、2、观潮与活动要选择安全区域和地段,注意警示标志,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
要注意沿江堤坝上的警示标志,并严格遵守。
要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指挥,按照划定的区域停车、观潮。
不要越过防护栏到河滩、丁字坝等上面去游玩、纳凉,更不要在江中游泳、洗澡。
3、掌握自救的方法。
在面临危险的情况下,不要惊惶失措,要迅速、有序地向安全地带撤退,并立即向周边的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呼救。
撤离时,不要为了抢救财物而失去宝贵的自救时机。
在万一落水或被潮水击打的情况下,要尽量抓住身边的固定物,防止被潮水卷走。
周边人员在看到有人落水的紧急情况下,要迅速采取救援措施并立即拨打110报警。
4、这就是钱塘江风平浪静的时候这是浪涛翻滚的时候钱塘江旧称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
《钱塘潮》阅读答案

《钱塘潮》阅读答案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秋分前后,许多人来到海宁观潮潮水奔腾而来,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
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
潮水的涨落是海水受月球、太阳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共同作用引起的。
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引潮力特别大,水涨得特别高,落得也最低。
钱塘江潮如此壮观除上述原因外,还因钱塘江河口有特定的地理形势和气象水文条件。
钱塘江口的入海处即杭州湾。
它在地形上是个典型的喇叭河口,越近东海越宽,最宽处达100公里,从杭州湾口的南汇嘴开始,向西大幅度收缩,到澉浦附近窄到30公里,到海宁盐官,江面只有3公里。
河口宽,潮水大量涌进,往里,江面突然束狭,潮水相叠,水面升高。
加之,在钱塘江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起着进一步抬高水面的作用。
农历七、八月正是钱塘江洪季,水量丰富。
江水滚滚东流入海,恰受东南季风推拥上溯的海潮顶托,风起潮涌,潮水和江水叠加,使得本来因江面束狭和沙坎的阻拦而抬高的潮水更加汹涌,形成钱塘潮的奇观。
1、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一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
2、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时,引潮力特别大是因为。
3、文中相继列举100公里、30公里、3公里这些数字,是为了具体而清楚地说明钱塘江口地理形势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这一句中,用南北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
5、叠字可以解释为:①轮流;②配合;③一次又一次;④一层加一层。
文中叠加的叠,其解释应选第____项。
6、文末潮水更加汹涌的原因是( )A、江面束狭,沙坎阻拦B、水量丰富,海潮顶托C、江面束狭,海潮顶托D、水量丰富,沙坎阻拦7、这段文字中,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说明钱塘江河口有特定的地理形势;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说明钱塘江河口有特定的气象水文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钱塘潮》阅读答案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钱塘潮》阅读答案
钱塘潮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秋分前后,许多人来到海宁观潮……潮水奔腾而来,潮头高
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
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
潮水的涨落是海水受月球、太阳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
产生的离心力共同作用引起的。
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几
乎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引潮力特别大,水涨得特别高,落得也
最低。
钱塘江潮如此壮观除上述原因外,还因钱塘江河口有特定的地理形势和
气象水文条件。
钱塘江口的入海处即杭州湾。
它在地形上是个典型的喇叭河口,越近东海越宽,最宽处达100公里,从杭州湾口的南汇嘴开始,向西大幅度收缩,到澉浦附近窄到30公里,到海宁盐官,江面只有3公里。
河口宽,潮水大量涌进,往里,江面突然束狭,潮水相叠,水面升高。
加之,在钱塘江澉浦附
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起着进一步抬高水面的
作用。
农历七、八月正是钱塘江洪季,水量丰富。
江水滚滚东流入海,恰受东
南季风推拥上溯的海潮顶托,风起潮涌,潮水和江水叠加,使得本来因江面束
狭和沙坎的阻拦而抬高的潮水更加汹涌,形成钱塘潮的奇观。
1、“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一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
__。
2、“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时,“引潮力特别大”是因为。
3、文中相继列举“100公里”、“30公里”、“3公里”这些数字,是为了具
体而清楚地说明钱塘江口地理形势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这一句中,用“南北”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
5、“叠”字可以解释为:①轮流;②配合;③一次又一次;④一层加一层。
文中“叠加”的“叠”,其解释应选第____项。
6、文末“潮水更加汹涌”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