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比较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比较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比较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优缺点比较

引言:末端治理与清洁生产都是有关环境保护的两种措施,在过去的几十或者说几百年内,人类所采取的环保措施以前者为主,上世纪后半叶,清洁生产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和环保方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瞩目。那么,这两种环保措施究竟有何相似与不同之处呢二者又和本质区别呢是不是前者就注定要被淘汰而后者就一定没有缺点呢

一;末端治理

末端治理是指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针对产生的污染物开发并实施有效的治理技术。末端治理把环境责任更多的放在环保研究、管理等人员身上,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生产过程中已经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上。

末端治理在环境管理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它有利于消除污染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生产活动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末端治理的局限性也日益显露。

(1) 污染控制与生产过程控制没有密切结合起来,资源和能源不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

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实际上都是物料,如农药、染料生产收率都比较低,这不仅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威胁,同时也严重的浪费了资源。国外农药生产的收率一般为70%,而我国只有50~60%,也就是一吨产品比国外多排放100~200公斤的物料。因此改进生产工艺及控制,提高产品的收率,可以大大削减污染物的产生,不但增加了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减轻了末端治理的负担。又如硫酸生产中,如果认真控制硫铁矿焙烧过程的工艺条件,使烧出率提高%,对于10万吨/年的硫酸厂就意味着每年由烧渣中少排放100吨硫,多烧出100吨硫,又可多生产约300吨硫酸。因此污染控制应该密切的与生产过程控制相结合,末端控制的环保管理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资源不仅不能充分利用,浪费的资源还要消耗其它的资源和能源去进行处理,这是很不合理的。

(2) 污染物产生后再进行处理,处理设施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

“三废”处理与处置往往只有环境效益而无经济效益,因而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使企业难以承受。目前各企业投入的环保资金除部分用于预处理的物料回收、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外,大量的投资用来进行污水处理场等项目建设。由于没有抓住生产全过程控制和源削减,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量很大,所以需要污染治理的投资很大,而维持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也非常巨大。目前许多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使物料流失严重,提高了物耗和产品成本,已经造成经济损失,而流失到环境中的物料还需要很高的费用去处理、处置。使企业受到双重的经济负担。

(3)现有的污染治理技术还有局限性,使得排放的“三废”在处理、处置过程中对环境还有一定的风险性。

如废渣堆存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废物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废水处理产生含重金属污泥及活性污泥等等,都会对环境带来二次污染

二;清洁生产

199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重新将清洁生产定义为:在工艺、产品、服务中持续地应用整合且预防的环境策略,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减少对于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和风险。从上述清洁生产的

含义可以看到:清洁生产是要引起研究开发者、生产者、消费者也就是全社会对于工业产品生产及使用全过程对环境影响的关注。

清洁生产强调三个重点:

(1)清洁能源。包括开发节能技术,尽可能开发利用再生能源以及合理利用常规能源。

(2)清洁生产过程。包括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原料和中间产品。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行回收,改善管理、提高效率。

(3)清洁产品。包括以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为主导因素来考虑产品的制造过程甚至使用之后的回收利用,减少原材料和能源使用。

清洁生产强调两个目的:

(1)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节能、降耗、节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达到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最合理化。

(2)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消耗过程与环境相融,降低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达到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最小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清洁生产是生产者、消费者、社会三方面谋求利益最大化的集中体现:(1)它是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对工业产品生产从设计开始,到产品使用后直至最终处置,给与了全过程的考虑和要求;

(2)它不仅对生产,而且对服务也要求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3)它对工业废弃物实行费用有效的源削减,一改传统的不顾费用有效或单一末端控制办法;

(4)它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与末端处理相比,成为受到企业欢迎的新事物;

(5)它着眼于全球环境的彻底保护,为人类社会共建一个洁净的地球带来了希望。三;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

结语:末端治理与清洁生产两者并非互不相容,也就是说推行清洁生产还需要末端理,这是由于:工业生产无法完全避免污染的产生,最先进的生产工艺也不能避免产生污染物;用过的产品还必须进行最终处理、处置。因此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永远长期并存。只有共同努力,实施生产全过程和治理污染过程的双控制才能保证环境最终目标的实现。

化工公司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精修订

化工公司清洁生产审核 报告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化工有限公司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化工有限公司 天津×××××公司 二〇一五年六月三十日 公司:×××××化工有限公司 邮政编码:442100 联系人: 地址: 电话: 传真: 目录 前言..................................................... - 1 -第一章筹划与组织......................................... - 2 - 1.1审核小组....................................... - 2 - 1.2审核工作计划................................... - 2 -

1.3宣传与教育..................................... - 5 -第二章预审核............................................ - 11 - 2.1现状调查...................................... - 11 - 2.2现场考察...................................... - 20 - 2.3确定审核重点.................................. - 22 - 2.4 清洁生产目标................................. - 24 - 2.5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 - 24 -第三章审核.............................................. - 26 - 3.1 审核重点概况................................. - 26 - 3.2 物料平衡..................................... - 28 - 3.3水平衡........................................ - 28 - 3.4平衡结果分析.................................. - 30 - 3.5浪费产生原因分析.............................. - 30 -第四章实施方案的产生与筛选.............................. - 34 - 4.1 方案产生与汇总............................... - 34 - 4.2方案的筛选.................................... - 39 -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演示教学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摘要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及意义,然后介绍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最后说明了中国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现状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联系现状 Clean Production and Circular Economy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detailed respectively fine explains the concept and meaning of clean production and circular economy,and then introduce the difference and contact between the two. Finally explain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cleaner production and circular economy problems, and solutions. Keywords:Clean Production Circular Economy Contact Situation 一、清洁生产 1、概念联合国环境署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之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策略旨在减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在1989年定义的基础上对清洁生产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如下:清洁生产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战略旨在减少从原材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中国21世纪议程》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

清 洁 生 产 与 末 端 治 理 姓名:韩金城 学号:200925050133 班级: 09机制1班 日期: 2011年6月

中州大学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论文 目录 前言 (3) 1 清洁生产概述 (4) 1.1 定义 (4) 1.2 内涵 (4) 1.3 实现清洁生产的意义 (5) 1.4 产生和发展 (7) 2 末端治理技术介绍 (8) 2.1 定义 (9) 2.2 局限性 (9)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9) 3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区别 (10) 3.1 传统的污染模式 (10) 3.2 末端治理的弊端 (10) 3.3 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的比较 (11) 3.4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区别 (13) 4 开展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16) 参考文献 (17)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 前言 清洁生产当今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体现了人们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是污染控制模式的转变,是环境保护战略由被动反应向主动行动的转变。 在全球范围内,清洁生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为是一项防污染的最佳战略,因而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亦由过去的末端治理转向为以清洁生产及综合应用为主的预防治理战略。 末端治理作为目前国内外控制污染最重要的手段,对保护环境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末端治理这一污染控制模式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首先,末端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造成组织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第二,末端治理存在污染物转移等问题,不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第三.末端治理未涉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能制止自然资源的浪费。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扬弃了末端治理的弊端,它通过生产全过程控制,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末端治理设施的建设投资,也减少了其日常运转费用,大大减轻了组织的负担。 论文首先对“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分别进行阐述,然后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区别以及它们的关系,最后阐述了清洁生产的重要性。 关键字: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环保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7、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论的形成经过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20世纪50到60年代,人们在经济飞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等所造成的人口、资源的压力下,对“增长=发展”的模式产生了怀疑。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等概念。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与会者的认同,此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随着这一词语迅速传遍各国,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出发,中国把发展经济放在了在首位。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依赖经济发展和物质基础。 (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中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基本国策。 (3)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中国现阶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要开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改变人们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从整体上转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规范。 清洁生产是人类总结工业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产物,二十多年来全球的研究和实践,充分证明了清洁生产是有效利用资源、减少工业污染、保护环境的根本措施,它作为预防性的环境管理策略,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途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下的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是21世纪工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和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清洁生产从四个层次上形象地概括为技术改造的推动者、改善企业管理的催化剂、工业运行模式的革新者、连接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桥梁。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推行清洁生产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先考虑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政府已认识到这种预防性战略必须贯穿于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可以把工业污染尽可能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使工业生产废物最小化,变被动治理污染为积极预防污染。同时,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有助于企业节能降耗,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中国工业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必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摈弃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走技术进步、高效益、节约资源的集约化发展模式。

化工园区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措施方案

化工园区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措施 1、手续合法性核查 手续合法性核查是企业对污染防治法遵循情况的自我评价。 1.1 环保审批常见问题 1) 新建、改建、扩建污染环境的项目是否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 2) 有新、改、扩建设项目的单位是否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3) 建设单位开工建设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文件是否经过批准同意; 4) 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发生重大变化后,在开工建设前是否重新审核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5) 建设单位对已经进行过环评的建设项目满5年后才开始建设,是否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重新进行了审核。 1.2 “三同时”验收常见问题 1) 企业新、改、扩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时是否:①环保设施已同时建成; ②环保设施是否经过验收;③环保设施验收是否合格。 2) 企业新、改、扩建设项目在进行试生产前是否:①在建设项目试生产前是否向环保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并经同意后才开始试生产;②试生产的建设项目是否主体工程与其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一起投入试生产;③在试生产的3个月是否向环保部门提出环保设施验收的申请;④试生产需超过3个月时,是否提前提出延期申请。 1.3 排污收费常见问题 1) 企业向大气或者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物时是否按照规定缴纳了排污费; 2) 企业在直接向水体和海洋排污时是否按照国家的要求缴纳了排污费; 3) 企业是否按照规定缴纳了超标环境噪声排污费; 4) 企业是否不具备减免条件而申请了减免,是否不具备缓缴条件而申请了缓缴。 1.4手续合法性核查对策措施 要对全省化工园区生产企业现状进行全面摸底,逐个排查,重点从产业准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技术质量、人员资质以及土地、能耗、项目审核程序和工商登记等方面查清现有化工生产企业的现状和问题。 2、企业环境应急管理 企业是防环境风险的第一责任主体,是防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第一道防线。提高企业防环境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还关乎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是检验企业合法生产经营的标度尺和风向标,是建立社会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石。 2.1企业环境应急管理常见问题 1) 部分单位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特别是在人力、应急装备、资金等方面。 2) 企业环境应急管理基础薄弱,应急准备工作不足:一是部分企业未开展环境风险评价工作;二是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三是应急演练效果不佳。 3) 突发事件报告不及时,处置不当:不少企业由于担心追究责任、事故赔偿等问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特别是事件发生初期,在完全可控制时不及时报告;一些

阐述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1.阐述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石,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扩展。在理念上,它们有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在实践中,它们有相通的实施途径,应相互结合。 1.两个概念的提出都基于相同的时代要求 工业社会由于以指数增长方式无情地剥夺自然,已经造成全球环境恶化,资源日趋耗竭。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了《清洁生产计划》,在全世界推行清洁生产。1996年德国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提倡在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二者都是为了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而应运而生的。 我国的生态脆弱性远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人口趋向高峰,耕地减少、用水紧张、粮食缺口、能源短缺、大气污染加剧、矿产资源不足等不可持续因素造成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加,其中有些因素将逼近极限值。面对名副其实的生存威胁,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克服我国可持续发展“瓶颈”的唯一选择。 2.均以工业生态学作为理论基础 工业生态学为经济——生态的一体化提供了思路和工具,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同属于工业生态学大框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业生态学又可译为产业生态学,以生态学的理论观点研究工业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考察人类社会从取自环境到返回环境的物质转化全过程,探索实现工业生态化的途径。经济系统不单受社会规律的支配,更要受自然生态规律的制约。为了谋求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共存、技术圈和生物圈的兼容,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使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仿效生态系统的结构原则和运行规律,最终实现经济的生态化,亦即构作生态经济。 3.有共同的目标和实现途径 虽然清洁生产在产生初始时,着重的是预防污染,在其内涵中包括了实现不同层次上的物料再循环外,还包括减少有毒有害原材料的使用,削减废料及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以及节约能源、能源脱碳等要求,与循环经济主要着眼于实现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再循环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从实现途径来看,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也有很多相通之处。清洁生产的实现途径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源削减和再循环,包括: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重复使用原料、中间产品和产品,对物料和产品进行再循环,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采用对环境无害的替代技术等,循环经济的3R原则就源出于此。 2.阐述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关系 a.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相依关系: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体系相辅相成,关系密切。清洁生产应有机地融入于企业的全面管理之中,这是清洁生产实施的有效保证。 (1)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意识提出明确的要求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最重要的前提和核心是提高组织全体员工的环境意识。清洁生产的实施为环境意识的提高提供了可操作的条件和场合,环境意识的增强是实施环境管理的根本动力。 (2)清洁生产是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ISO14001条款4.2环境方针中明确要求组织采取清洁生产手段实施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2]。 (3)清洁生产为建立良好的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提供有效的方法实行清洁生产,在环境因素调查,环境问题根源与重点确定,方案制订,可行性分析等方面拥有一整套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法,即通过物料平衡计算、生命周期评估、物料损失原因的确定及造成污染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善措施。 (4)环境管理体系是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推行与实施清洁生产可有效地提

浅谈企业清洁生产过程控制与传统末端治理的利与弊

浅谈企业清洁生产过程控制与传统末端治理的 利与弊 随着矿山经济的发展,xxxx集团下属的XX矿业以陈明为总经理的领导班子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本着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改善员工的生产环境和操作条件,减轻生产过程对员工健康的影响,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于2011年底启动了天鸥矿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我们知道,清洁生产对矿山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工程,大多数员工初始总是把清洁生产与文明生产等同起来。很明显,员工对清洁生产的认识有待提高,清洁生产的意识有待加强。为此,笔者就企业清洁生产过程控制与传统末端治理的利弊谈点个人的看法。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从本质上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其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根据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要求,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 第一,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节能、降耗、节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达到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最合理化。 第二,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促进企业产品的生产、消耗过程与环境相融,降低企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达到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最小化以及经

济效益的最大化。总而言之,就是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八字”方针。 目前,我国政府长期以来推行的环境管理机制仍在运行,就其特点是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验收制度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管理,对建成的项目通过排污收费、限期治理、排污许可证等制度进行环境管理,这种管理强调对排放污染物的末端治理。对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减排和环境风险降低,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资源不仅不能充分利用,浪费的资源还要消耗其他的资源和能源去进行处理,这是很不合理的。当今,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处理,都是采取传统的末端治理(事后处理)的办法进行,这种末端治理的办法作为国内目前控制污染最重要的手段,对保护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末端治理这一污染控制模式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污染治理与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达到排放的要求,企业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大大提高了治理费用,即使如此,一些要求仍然难以达到。 第二,由于污染治理技术有限,治理污染实质上很难达到彻底消除污染的目的。有些污染废物是不能生物降解的污染废物,只是稀释排放,不仅污染环境,甚至有的治理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有的治理只是将污染废物转移,废气变废水,废水变废渣,废渣堆放填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形成恶性循环,破坏生态环境。 第三,只着眼于末端治理的办法,不仅需要投资,而且使一些可能回收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而流失,致使企业原材料消耗加大,产品成本增加,经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

浅析清洁生产 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兴起。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并逐渐汇成了当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潮流。正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及其实践的逐步形成与不断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下,基于对传统“末端治理”的环境污染控制实践的反思,清洁生产伴随而生,并成为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战略措施。 清洁生产是在回顾和总结工业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产品和生产过程预防污染的一种全新战略。它综合考虑了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环境风险(资源和环境容量)、成本和经济效益,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策演变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与以往不同的是,清洁生产突破了过去以末端治理为主的环境保护对策的局限,将污染预防纳入到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和所提供的服务之中,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清洁生产的定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环境规划中心(UNEPIE/PAC)综合各种说法,采用了“清洁生产”这一术语,来表征从原料、生产工艺到产品使用全过程的广义的污染防治途径,给出了以下定义: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而清洁生产在《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定义: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化食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总结归纳,清洁生产的定义包含了两个全过程控制:生产全过程和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与能源,尽可能不用有毒原材料并在生产过程中就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则是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最终处置过程中,尽可能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对服务而言,清洁生产时指将预防战略结合到环境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清洁生产的重点与目的 清洁生产的观念主要强调三个重点: 1、清洁能源。包括开发节能技术,尽可能开发利用再生能源以及合理利用常规能源。 2、清洁生产过程。包括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原料和中间产品。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行回收,改善管理、提高效率。 3、清洁产品。包括以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为主导因素来考虑产品的

化工厂清洁生产实例

山西太原XX集团公司化工厂清洁生产实例调查 1. 概况 化工厂建于1958年,目前生产的主要产品有氯碱、苯酚、氯化苯、聚氯乙烯、环己酮、己二酸等,其中氯化苯是该厂的主要产品,对整个氯碱生产,平衡氯气,提高效益起有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全厂整体生产能力的发挥。该厂四十年给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化学原料,对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主要工艺基本上是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工艺较落后,设备也告陈旧、技术呈现老化,致使单位产品物耗、能耗居高不下,物耗、能耗未能物尽其用,以废物的形式排入环境,水体中的有机物(COD)、空气中的苯类有害物质均超过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导致社会公众与企业矛盾十分突出,环境纠纷也有发生,环境问题已制约了企业生产发展。 为了改变企业被动状态,有两种模式可选择:一是采用先进技术对现有工艺进行全面更新换代,但根据目前企业经营状况,一时难以筹措巨额投资,二是对企业现有传统工艺进行剖析,找出物耗、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工序,结合技术改造,分期分批解决。后一种选择是符合企业实际,最现实有效的途径。为此,该企业在1993年派员参加了国家组织的清洁生产培训,并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前后对己二酸、氯化苯两个产品作为示范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通过“审计”使领导发现了生产工艺中存在着许多降耗、节能、减少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机会,增强了开展清洁生产信心,同时培养了“审计”师资队伍和积累了经验,为企业持续清洁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实施清洁生产效果 其效果包括两方面,即通过清洁生产审计产生的替代方案及实施替代方案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1己二酸产品“审计”及效果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比较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优缺点比较 引言:末端治理与清洁生产都是有关环境保护的两种措施,在过去的几十或者说几百年内,人类所采取的环保措施以前者为主,上世纪后半叶,清洁生产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和环保方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瞩目。那么,这两种环保措施究竟有何相似与不同之处呢二者又和本质区别呢是不是前者就注定要被淘汰而后者就一定没有缺点呢 一;末端治理 末端治理是指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针对产生的污染物开发并实施有效的治理技术。末端治理把环境责任更多的放在环保研究、管理等人员身上,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生产过程中已经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上。 末端治理在环境管理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它有利于消除污染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生产活动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末端治理的局限性也日益显露。 (1) 污染控制与生产过程控制没有密切结合起来,资源和能源不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 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实际上都是物料,如农药、染料生产收率都比较低,这不仅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威胁,同时也严重的浪费了资源。国外农药生产的收率一般为70%,而我国只有50~60%,也就是一吨产品比国外多排放100~200公斤的物料。因此改进生产工艺及控制,提高产品的收率,可以大大削减污染物的产生,不但增加了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减轻了末端治理的负担。又如硫酸生产中,如果认真控制硫铁矿焙烧过程的工艺条件,使烧出率提高%,对于10万吨/年的硫酸厂就意味着每年由烧渣中少排放100吨硫,多烧出100吨硫,又可多生产约300吨硫酸。因此污染控制应该密切的与生产过程控制相结合,末端控制的环保管理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资源不仅不能充分利用,浪费的资源还要消耗其它的资源和能源去进行处理,这是很不合理的。 (2) 污染物产生后再进行处理,处理设施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 “三废”处理与处置往往只有环境效益而无经济效益,因而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使企业难以承受。目前各企业投入的环保资金除部分用于预处理的物料回收、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外,大量的投资用来进行污水处理场等项目建设。由于没有抓住生产全过程控制和源削减,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量很大,所以需要污染治理的投资很大,而维持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也非常巨大。目前许多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使物料流失严重,提高了物耗和产品成本,已经造成经济损失,而流失到环境中的物料还需要很高的费用去处理、处置。使企业受到双重的经济负担。 (3)现有的污染治理技术还有局限性,使得排放的“三废”在处理、处置过程中对环境还有一定的风险性。 如废渣堆存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废物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废水处理产生含重金属污泥及活性污泥等等,都会对环境带来二次污染 二;清洁生产 199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重新将清洁生产定义为:在工艺、产品、服务中持续地应用整合且预防的环境策略,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减少对于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和风险。从上述清洁生产的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面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日趋短缺的局面,工业发达国家在对其经济发展过程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不改变长期沿用的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单靠一些补救的环境保护措施,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解决的办法只有从源头到全过程考虑。为此,清洁生产应运而生。 第一节清洁生产概述 世界上最先明确提出清洁生产概念的是美国。美国国会1990年10月就通过了“污染预防法”,把污染预防作为美国的国家政策,取代了长期采用的末端处理的污染控制政策,要求工业企业通过源削减,包括:设备与技术改造、工艺流程改进、产品重新设计、原材料替代,以及促进生产各环节的内部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在组织、技术、宏观政策和资金方面做了具体的安排。 一、清洁生产概念 自1989年联合国环境署首次规范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以后,这个概念作为鼓励各国政府和工业界采取预防战略控制污染的新定义,写入了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21世纪议程》。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步接受了这个概念。联合国环境署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之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策略旨在减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在1989年定义的基础上对清洁生产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如下:清洁生产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战略旨在减少从原材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中国21世纪议程》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2014 ~2015 学年第 2 学期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实习及大型作业报告 :盛明坤

班级:环境监测与评价(一)班 学号:8 时间:2015年6月 指导老师:蔡苇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实习及大型作业报告 一、实习单位简介 1、发展简史 芳通药业股份(芳通药业)位于市,坐落在长江南岸的西塞山工业园区。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甾体激素药中间体及原料药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截止至目前,企业总资产2.7亿元,资产负债率42%,年销售收入近5亿元。于201 3年1月30日在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公司拥有多项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自主研发出的皂素清洁生产工艺,解决了困绕皂素行业几十年的环境污染难题,是该行业的一次技术革命,通过了国家环保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公司将建设全球最大的皂素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双烯醇酮醋酸酯、去氢表雄酮、孕烯醇酮、黄体酮、1 9-羟基-4-雄烯二酮(开环物)、19-去甲基-4-雄烯二酮(酸脱)、19-去甲基-5(10) -雄烯二酮(碱脱)等,其中双烯醇酮醋酸酯生产规模居国首位,“芳通”已成为国际知名品牌,蜚声中外,产品已出口到美、英、法、德、意等十多个国家,是美国辉瑞公司、英国兰素史克公司、德国拜耳公司等国际著名制药企业的长期供应商。 市省市上窑新建路,从理工学院坐13路到上窑下,转乘10路到格茵木业车站下车,前行25米即到。

3、周围环境现状 芳通药业股份处于西塞山工业园区,周围居民较少,多半为工厂,有集中的污水排出系统,工业污染对人的危害小。位于长江边上,容易对长江产生污染,在生产运输过程中要小心。 4、产品、产量、产值、原辅材料 表1 产品基本状况一览表

作业: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有什么区别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有什么区别联合国环境署关于清洁生产的定义:“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由清洁生产的定义可以知道。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和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新的、持续的、创造性的思维,它是指对产品和生产过程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从上述清洁生产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到:清洁生产是要引起研究开发者、生产者、消费者也就是全社会对于工业产品生产及使用全过程对环境影响的关注。使污染物产生量、流失量和治理量达到最小,资源充分利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 而所谓“末端治理”是指对工业污染物产生后实施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治理。其着眼点是在企业层次上对生成污染物的治理。末端治理把环境责任只放在环保研究、管理等人员身上,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生产过程中已经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上。具体对企业来说只有环保部门来处理这一问题,所以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地位。7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执行的工业污染防治方针就是末端治理,其主要措施有[1]:(1)通过颁布污染物排放浓度标准、征收超标准排污费,促使企业进行治理;(2)采取限期治理和关、停、并、转、迁等强制手段,解决严重的污染问题;(3)对新、扩、改建项目实行“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控制新污染源的发展;(4)通过技术改造,提倡并鼓励大搞原材料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采用先进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5)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试行排污许可证制度。20多年来,通过末端治理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的程度,

也使我国“三废”治理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其成绩是巨大的,应该给予肯定。但实践证明,“末端治理”存在着一些弊病[2]:(1)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经济效益低,并随着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污染物产生量也愈来愈多,无论是治理技术,还是治理设施和设备均不能达到有效的处理和处置。这种污染控制的不经济性,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企业积极性大受影响;(2)资源、能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一些本来可以回收利用的原材料,变成了废物被处理掉或排入环境,造成浪费和污染;(3)“末端治理”往往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而只是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的转移,特别是有毒有害的物质,往往在新的介质中转化为新的污染物,形成治不胜治的恶性循环。 因此,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调整污染防治战略势在必行。清洁生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脱颖而出的。 清洁生产的实施可以达到节省能源、降低物耗、减少污染和节省防治污染的投入的目的,因此,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清洁生产能满足持续发展的要求,持续发展有两个基本要求:(1)资源的永续利用;(2)环境容量的持续承受能力。实施清洁生产恰恰能满足这两个基本要求。清洁生产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通过循环套用、重复利用,使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进设备、改进燃烧方式,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既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又节约了资源、能源,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的保护。清洁生产减少了末端治理的压力和二次污染的可能性,由于污染物在源头削减,既减少了含有毒成份原材料的使用量,又提高了原材料的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84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总结了从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人类思考的结果,提出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1989年 B.1990年 C.1992年 D.1994年 2. (),我国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 A.2003年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 3. “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边,把资源、能源和其他物质的效率提高十倍。”是()提出的。 A.钱易 B.蕾切尔?卡逊 C.卡诺勒斯

D.奥巴马 4. ()最早发现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 A.伦敦 B.纽约 C.德兰 D.巴黎 5. ()问题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 A.水污染 B.大气 C.能源 D.环境 6. 中国大气中的汞的含量是日本含量的()倍。 A.3 B.5 C.8 D.11 7. 十五计划中应建的污水处理厂共()座。 A.387 B.487 C.587 D.687 8. 九十年代以来,德国针对循环经济制定了()。

A.《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B.《废弃物管理法》 C.《促进有效利用资源法》 D.《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 9. 2003年,我国的GDP占世界份额的()左右。 A.0.03 B.0.04 C.0.05 D.0.06 10. 治淮的问题受到了国务院的关注,在()召开由曾培炎副总理主持的会议。 A.合肥 B.蚌埠 C.六安 D.阜阳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 可持续发展呼唤新型工业化道路是()。 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B.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C.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不断的创造财富 D.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 充分发挥 2. 对工业企业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实施产品生态设计及生命周期分析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做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有先进的思想意识并付诸行动。走在时代的前流,我们应该知道如今流行的新名词“低碳生活”“绿色经济’”生态旅游”……这些总结起来就是要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而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密不可分。 首先得说说什么是清洁生产:即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 涵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 而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传

统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在世界上:清洁生产的出现是人类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一项迅速发展中的新生事物,是人类对工业化大生产所制造出有损于自然生态人类自身污染这种负面作用逐渐认识所作出的反应和行动。 在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由于经济快速发 展,忽视对工业污染的防治,致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公害事件不断发生,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对人体健康造成 极大危害,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社会反映非常强烈。环 境问题逐渐引起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并采取了相应的环保 措施和对策。例如增大环保投资、建设污染控制和处理设施、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行环境立法等,以控制和改善环境 污染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发现:这种仅着眼于控制排污口(末端),使排放的污染物通过治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区别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区别 清洁生产是污染控制的最佳模式,它与末端治理有着本质的区别见表1-1:清洁生产是从全方位、多角度的途径去实现“清洁的生产“的,与末端治理相比,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在: ⑴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预防为主”的方针。传统末端治理侧重于“治”,与生产过程相脱节,先污染后治理;清洁生产侧重于“防”,从产生污染的源头抓起,注重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强调“源削减”,尽量将污染物消除或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且对最终产生的废物进行综合利用。 ⑵清洁生产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传统的末端治理投入多、治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只有环境效益,没有经济效益;清洁生产则是从改造产品设计、替代有毒有害材料、改革和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物料循环和废物综合利用的多个环节入手,通过不断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结合,调动了组织的积极性。 清洁生产一经提出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许多国家和组织的积极推进和实践,其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可取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它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表1-1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 比较项目清洁生产末端治理(不含综合利用) 思考方法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 产生时代80年代末期70~80年代 控制过程生产全过程控制,产品生 命周期全过程控制 污染物达标排放控制 控制效果比较稳定受产污量影响处理效果产污量明显减少间接可推动减少排污量减少减少 资源利用率增加无显著变化 资源耗用减少增加(治理污染消耗) 产品产量增加无显著变化 产品成本降低增加(治理污染费用) 经济效益增加减少(用于治理污染) 治理污染费用减少随排放标准严格,费用增加污染转移无有可能 目标对象全社会企业及周围环境

论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论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分别详细阐述了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意义,然后介绍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清洁生产把工业生产污染预防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指导清洁生产思想应用于工业实践,以保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最后分析了我国清洁生产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前言 本世纪以来,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导致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其中大气污染、水污染和有毒化学品污染危害尤为突出,己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人类经过多年的寻求探索,认识到“先污染后治理”是一条弯路,它造成了资源和投入的巨大浪费。只有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可真正达到既发展经济又改善环境的目的。清洁生产就是在这种反思和重新选择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实践已经证明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之路,不仅环境效益好,而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一、清洁生产 1、基本概念 联合国环境署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战略旨在减少从原材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2、存在意义 清洁生产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清洁生产一方面用节能、降耗、减污和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大大减少末端治理的污染负荷,节省大量环保投入,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清洁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通过循环或重复利用,使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通过改进设备或改变燃烧方式,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既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又可节约资源与能源,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化工清洁生产技术

第一章清洁生产概述 第二节清洁生产的意义及发展 一、清洁生产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沿用以大量消耗资源、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通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据估计,20世纪50到7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 5.7%,而主要投入,包括能源、原材料、资金和运转的投入,平均每年的增长率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高1倍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才强调提高经济效益,从粗放型增长向效益型增长转变,在1981-1988年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0%,主要投入平均增长率比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低1/2左右。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经济效益也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工业生产的经济技术指标仍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传统的生产模式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大量资源和能源变成“三废”排入环境,造成严重污染。20世纪70年代以来,虽然我国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业污染防治方针,强调通过合理布局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原材料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强技术改造、开发资源和“三废”综合利用、强化环境管理等手段防治工业污染,但这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法规和制度,而且预防的侧重点也有偏差,不是侧重于“源头削减”,而是侧重于末端治理,环境管理也侧重在末端控制,即侧重在污染物产生后如何处理达标上。这种末端处理的措施很多,如“三同时”、“限期治理”、“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浓度达标排放”等,都是以末端治理为依据的。 尽管20多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使得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未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甚至某些污染物排放量还有所降低,但我国总体环境状况仍趋向恶化。在我国的环境污染中,工业污染占全国负荷的70%以上,每年由工厂排出0.16亿t SO2使我国酸雨面积不断扩大,工业废水每年排放量达231亿t,固体废物达7亿t。每年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如此惊人的数字;已达到使社会难以承受的程度。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这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协调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不容继续存在。 纵观环境保护问题,它已经不再仅仅是环境污染与控制的问题,实质上它是一个国家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