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开发)
湄公河干流回顾水力发电大坝的开发

2-1 湄公河干流~回顾水力发电大坝的开发围绕湄公河水资源管理的国际框架变迁2000年以后,在湄公河,干流的水坝开发发展迅速。
这项计划历史较早,可以追溯到1957年。
这一年,在联合国亚洲远东经济委员会(Economic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Far East=ECAFE)1大会上,日本、美国、法国等国提案,向湄公河开发计划提供援助。
接受此次大会建议,成立「湄公河下游调查协调委员会」(Committee for Coordination of Investigations of the Lower Mekong Basin),统称「湄公河委员会」(Mekong Committee)。
湄公河委员会是,开发湄公河进行水力发电及灌溉维护的国家间的协调机构,加盟国为湄公河下游4国,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
但是,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1946年~1954年)爆发以后,湄公河下游流域陷于战乱时代。
在1975年,老挝、柬埔寨、越南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除去因内战而孤立的柬埔寨以外,加盟湄公河委员会的其它3个国家,从1978年开始,以「湄公河临时委员会」(Interim Mekong Committee)的形式,继续开展工作。
虽然如此,却看不到实际的协调开发动向。
在柬埔寨和平建立后的1995年,再次由下游4国政府合意商定通过「湄公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Agreement on the Cooper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ekong River Basin)、统称「湄公河协定」(Mekong Agreement),湄公河临时委员会,重组为现在的湄公河委员会(Mekong River Commission=MRC)。
MRC对在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保护,进行协调。
负责灌溉维护及枯水对策、航运、水利发电、洪水对策、渔业、流域开发管理、环境、观光等领域。
澜沧江_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1 前言
湄公河是世界最大河流之一, 就其河长 4 880 km 居世界第六位; 就其河口平均流量 15 000 m 3/ s居世界第八位[ 1] 。它发源于中国青海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北麓, 在西藏昌都有 两大源流扎曲和昂曲汇入, 后始称澜沧江。它自北向南流经云南省西部 7 个地州, 从我国 西双版纳 224 号界碑处出境改称湄公河。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进入越南, 在越南 的胡志明市西南注入南中国海。各流域国在湄公河流域内所占的水资源情况见表 1。
1期
唐海行: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 析
17
从表 1 可看出, 中国境内干流全长 2 161 km、流域面积 16. 5 km 2, 分别占全流域面积 的 21% 和全流域水量的 16% 。老挝和柬埔寨的国土几乎都在湄公河流域内, 可见澜沧江— 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在中国、老挝、柬埔寨、泰国和越南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澜沧江—湄公河是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最为重要的国际河流, 有 “东方多瑙河”之称。
199 2 199 2
表 4 澜 沧江—湄公河流域内六个国家人口情况[4] Tab. 4 The population condition of six countries in the Lancang- Mekong river
2 710 23 500 ( 1966) 548 ( 1969) 1992
琅勃拉邦
2 761
268 000
3 804 15 200 ( 1966) 652 ( 1956) 1992来自万 象3 237
299 000
4 530 26 000 ( 1966) 701 ( 1956) 1992
机制拥堵还是大国协调——区域外大国与湄公河地区开发合作

机 制 拥 堵 还 是 大 国协调 木
区域外大 国与湄公 河地 区开发合作
毕 世 鸿
【内容提 要 】 湄公 河地 区具有 重要 的战 略地 位和 资源 禀赋 ,使得 该地 区 长 期 以来一直 是 大 国利 益 角逐 的战场 。近年 来 ,美 国、 日本、 印度 、澳大利 亚 、俄 罗 斯 、欧盟 等 区域 外 大 国和地 区组织对 湄 公河地 区开 发合作 的 积极 参 与 ,使得 大 国利
益在 该地 区交汇重 叠 ,相 互 竞争 、博 弈 的局 面在该地 区激烈上 演 ,呈现 出合作 “ 机 制拥 堵 ”的局 面。这 已经远 远超 出 了湄 公河地 区的现 实 需求 ,不仅保 障 力度 不 够 , 且各 机制之 间彼 此 牵制 ,反而妨 碍 了该地 区开 展 更加 深 入的开 发合作 ,这 对 于一 个 欠 发达地 区来说 并非 幸 事。如何 协调各 大 国在 湄公 河地 区的 战略 利益 与重 大关切 ,
【 作 者 简介 】 毕世 鸿 ,博士 ,云 南大学湄公河次 区域 研 究 中心副主任 ( 昆明 邮编:6 5 0 0 9 1 )
【中图 分类 号 】 D8 1 5 . 5 ;F 1 1 4 . 4【 文 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 号 】2 0 9 5 — 5 7 4 X
域 外大 国同样在 该地 区有着 诸 多利益 和利 害关 系 。从 中国 的角度看 ,湄公河 地 区是 连 接 中 国西 南地 区与 印度 洋 的一个重 要 战略基 点 ,中 国与湄 公河 国家合 作关 系 的不
断加深 ,将 不可避 免地 与 区域 外大 国的利 益 出现 交叉 ,甚至 某种程 度 的冲 突 。在 区 域 外大 国积 极参与 湄公河地 区开发 合作 的情 形下 , 如何根据 各大 国的不 同利 益结 构 , 重 新审视 中国在这 一地 区 的战 略部署 ,掌握 主动 权 ,是 中 国不得 不 持续考 虑 的战 略 性 问题 。本 文 的主 要 目的是 ,在 厘清 区域外 大 国参 与湄公 河地 区开 发合 作 的类 型和 进程 的基 础上 ,探 究其 利益所 在 ,论述 围绕 该地 区 开发合 作 的外 部主 导与合 作 “ 机
【国际组织全说(三)】大湄公河组织开发战略

开发战略大经贸战略大经贸战略就是边贸和大贸、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一起上,努力扩大商品和服务领域的出口规模。
次区域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泰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已进入工业化阶段,而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等4国尚属于农业国。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了次区域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和消费层次的多元化,既有一般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需求,也有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需求,所以次区域国家贸易市场广阔,大西南各省区市要加强合作,扩大对次区域国家的产品出口。
另外,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对外贸易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中,各成员国所提出的服务项目有150多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已超过一般商品贸易。
大西南各省区市与次区域各国有着良好的服务贸易合作条件,加强相互之间的服务贸易合作,将会进一步促进双方的对外贸易。
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就是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
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影响日益增大的世界潮流中,各跨国公司通过其海外机构向各市场生产发送的货物已超过世界出口总量,这意味着在国内生产后再出口的传统方式已不是唯一的方式,甚至已退居其次。
因此,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逐步扩大对次区域国家的投资,在出口产品的同时,审时度势,通过技术输出、合资等,在次区域国家建厂,建立海外的生产体系、销售网络和融资渠道,以便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掌握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不断增强我们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这方面云南省在次区域国家已有成功的典范。
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云南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美元,于1998年以BOT 方式在缅甸建成了年产30万根水泥轨枕的工厂,带动了成套设备和原材料的出口,每年可创汇数百万美元,使产品由地产销变成产地销,节省了运输费用,提高了竞争能力。
湄公河地区开发与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

援 并未将 社会主义 国家排 除在外 , 可 以说把支援 的重 点放在 了泰 国、马来 西亚 、菲律 宾 、 但 印尼等采 取 自由主义 体制 乃至与此 相近体 制 的国家 。 实上 ,日本对南越 政府 实施 了援助 。 事
21 年 1 01 期
南 洋 资 料 译 从
S UT AS A AN TU ES O HE T SI S DI
N o.1 2 l Ol
( 第 11 ) 总 8期
G n r 1 N . 8 e e a o 1 1
湄公 河地 区开发 与 日本 的政 府 开 发援助
[ 西泽信 善 日]
的文 莱 )的地 区一 体化 迈进 。此外 , 洲 开发 银行提 出 了人 湄公河 地 区 ( GMS)计 划 ,提
出 了包括 中 国云南省 ( 上后 米加 入 的/。 加 ’ 两壮族 自治区 )和泰 国 、C MV 的湄 公河综 合开 L 发 。∞ 如前 所述 ,这 一年 也是 日本 正 式对步 入市 场经 济化 的越 南提供 援助 的年 份 。 尤 其是 洲 开发银 行提 出的 GMS计划对 湄 公河地 区 的开发 产生 了很大 的影 响 。迄今 为J 该地 区的 开发分 别 由各 国独 自进行 ,但 现在 各 国都希 望通过 GMS计划 的 实施从 物理 卜
题。
如 上所述 ,日本 正式 对湄 公河 地 区提供 国 际合作 是在进 入 2 0世 纪 9 0年代 以后 。由于 19 年 柬埔寨 和 平协 议在 巴黎签 署 ,长 期纷 争不 断的 柬埔寨 也终 于迎 来 了和 平 。的确 可 以 91
说湄 公河 地 的开 发是 “ 平 的分配 ”( 洲开 发银 行 ) 和 。尤其 是 19 9 2年对 湄 公河地 区各 国的合作和 开 发来说 是 划时代 的一年 。这 一年 ,在新 加坡 举行 的第 四次东 盟首 脑会议 决 定 创建 东盟 自由贸易 ( F A) A T ,开始 向东盟 ( 当时 的成 员国是 东盟成 立 时的 5国和后 加 入
湄公河开发治理措施建议

湄公河开发治理措施建议1. 引言湄公河,作为东南亚重要的国际河流之一,流经中国、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是这几个国家的重要水资源供应来源。
然而,由于各国之间的发展需求和利益争夺,湄公河生态环境日益严重受到破坏,引发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
为了保护湄公河生态环境和实现沿岸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合理的开发治理措施至关重要。
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2.1 制定跨国保护计划各国应共同制定跨国保护计划,确保湄公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得以维护和保护。
该计划包括设立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和栖息地保护,并建立跨国合作机制,确保各国在保护计划的实施方面协调一致。
2.2 加强水污染治理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湄公河的水质逐渐恶化。
各国应加强水污染治理,提升水处理设施的技术和能力,并加强对工业排污、农业养殖废水等污染源的监管。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湄公河流域的水质保护和治理工作。
2.3 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各国应加强合作,推动湄公河流域生态旅游和农业发展,鼓励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减少对湄公河的水资源需求。
此外,各国还应加强重要湿地的保护,并鼓励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3. 水资源管理措施3.1 建立跨国水资源管理机制各国应建立跨国水资源管理机制,包括制定共同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建立水资源共享机制和合作水管理机构等。
通过跨国合作,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益的协调分配,以满足各国的发展需求和人民的生活用水需求。
3.2 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各国应加强节水意识的宣传教育,并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和措施。
通过改善农田灌溉系统、推广精准农业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等措施,减少对湄公河水资源的需求,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3 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各国应加强对湄公河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统一的水资源数据共享平台,实时监测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科学评估。
通过及时了解水资源的状况,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是指中国的云南省与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五国,该区域总面积233.1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46亿。
自1992年启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1994年)为起步阶段,以研究、论证、交换意见为主;第二阶段(1995~2000年)为实施阶段,各国提出了相关构想、政策措施,启动了一批具体项目;第三阶段是2001年至今,合作步伐迅速加快。
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国发表了《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国家报告》,启动了湄公河次区域的全面合作。
次区域将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先行示范区,次区域的经济合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投资领域的选择与合作项目的确定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在交通运输、水力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生物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展开合作。
1.交通运输开发合作中国昆明至泰国曼谷的公路是中国与次区域国家间的重要通道,是亚洲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887公里。
为加强中国与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次区域各国积极与中国协调,开通了多条高速公路、铁路以及海运道路,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便利。
2.水力资源开发合作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水力资源的开发是次区域合作的一个重点。
澜沧江水电资源可开发量为2737万千瓦,是中国重点开发的水电基地之一。
泰国对湄公河联合开发的主要侧重点是水电开发。
因为湄公河开发不仅会大大增加泰国的年发电量,而且还能改善泰国东北部的农田水利灌溉。
老挝是湄公河流经最长的国家,也是对国际合作开发湄公河要求最迫切、热情最高的国家。
老挝水能资源丰富,湄公河50%的水电潜能蕴藏在老挝,全国水能储量达2500万千瓦。
水力资源开发中,澜沧江—湄公河干流列入规划的有25项重要工程,其中中国境内14项,老挝境内4项,老泰、老柬交界4项,柬埔寨境内3项。
开发湄公河的合理措施

开发湄公河的合理措施摘要湄公河作为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河流之一,面临着诸多的发展挑战和环境保护需求。
为了实现湄公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措施,包括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加强环境保护措施、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引言湄公河流域位于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个国家之间,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区之一。
然而,由于水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过度利用,湄公河流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来开发湄公河,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立国际合作机制湄公河流域涉及多个国家,因此,建立国际合作机制是实现湄公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各国应加强河流管理和河道维护的合作,共同制定流域管理规划,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此外,应建立跨国合作机构,加强信息交流和合作研究,共同应对流域面临的挑战。
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湄公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保护湄公河的生态环境,各国应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首先,应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减少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应保护河流的自然河道,避免过度开发和修建水利设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还应加强对水生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维护湄公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
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是该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实现湄公河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之一。
各国应加强对水资源的调控和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此外,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损耗。
同时,还可以推广节水技术和方法,鼓励人们合理使用水资源,避免过度开采。
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在开发湄公河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各国应该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湄公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这需要各国加强河流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合作,确保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
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都属于 发展中国家,且维持着传统的良 好关系,我国与之经济上有良好 的互补性。
其中,我国与东盟相互投资不断 扩大。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 与东盟双向累计投资总规模近 1200亿美元。新加坡继续位列东 盟国家对华投资之首。
谢谢观看
湄 公 河 开 发
课题:湄公河开发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小组成员: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中国境 内名叫澜沧江,境外名叫湄公河。干流全长4180公里,
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自然状况
气候
地形
土壤
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和 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 充沛,河水流量大。
上游流经横断山区, 中下游流经中南半岛 的三角洲平原,下游 平原地区,水流较平
各国内部交通安全 状况差,国家间交 通也亟待改进
湄公河开发及区域间合作
禁毒合作
交通运输 合作
水力资源 开发
主要内 容
农业合作
环境保护 合作
旅游合作
人力资源 开发合作
贸易与投 资合作
交通条件劣势分析
湄公河上游流经横断山区,是著名的喀斯特地
01 貌区,地形崎岖,地表沟壑纵横,峡谷众多,
通航条件差
02 湄公河主干流有不少激流和瀑布,且流域内少
有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
03 湄公河在旱季及雨季的流量有极大变化,河水
水位变化大,枯水期无法通航。
交通运输
澜沧江 (湄公 河)
亚洲重要的国际河流, 被誉为未来的“黄金水 道”。交通运输的改善 和开发主要包括整治湄 公河航道、建设泛亚铁 路、改造重要的陆路通 道三方面
1993年2月—5月,中、老、缅、泰 四国联合进行澜沧江—湄公河枯水 期航道考察。后建立了商船通航协 调联合委员会。2001年6月,四国 实现了正式通航。为保证船舶安全 航行,中国与有关国家合作,出资 500万美元,整治上湄公河航道。
稳,利于航运。
河流两岸土地肥沃, 水、热、土质条件适
宜种植水稻。
人文社会状况
主要流经中国西南 和东南亚各国,人 口密集,经济联系 密切。
东南亚各国组成东 盟,进行政治、经 济、安全一体化合 作
人口 政策
市场
东南亚各国的水稻、 经济作物、工业原 料、初级产品及半 成品出口规模大, 海外市场广阔。交通可行性研究。
泛亚铁路建设的意义
泛亚铁路可以形成我国 通向东南亚最便捷的陆 路通道,为连接南亚次 大陆铁路网奠定了基础。
就国际上通称的“大陆桥” 来说,泛亚铁路讲有力促 进第三座亚欧大陆桥的早 日开通。
改造陆路通道
中国昆明至泰国曼谷的公路是中国与次区域国家间的重要陆 路通道,其中老挝境内的公路需要进行改造。目前,已确定 由中、老、泰三国各负责修建1/3路段,三国分别融资和施工。 我国政府决定,出资3000万美元帮助修建昆明至曼谷公路老
2014年7月中国对东盟出口工业品情况
数据显示
2013 年 中 国 与 东 盟 的 贸 易 额 是 4436 亿 美 元 , 增 长 了 11% 。 今 年 1—6 月 份,这一数据达到 2206.9 亿 美 元 , 同 比 增 长 了 4.8% 。 东 盟 市 场 的 贸易重心地位进一步凸现。
整治航道的措施和意义
措施:修大坝水库、清淤泥、植树造林、建立生态保护区、修入
海河道
意义:1、修大坝水库能调洪蓄水,稳定河流水位。
2、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持水土、防止你泥沙淤积河道。 3、修入海河道便于连通河流与海洋,减少三角洲平原河水泛滥现象。
泛亚铁路
为连接和沟通东南亚和中国的大市场,东盟领导人已批 准建设连接中南半岛和中国的新加坡—昆明铁路。泛亚 铁路分东中西三线。为支持泛亚铁路早日贯通,中国已 决定投资全面改造和修建境内昆明至河口的铁路线。中 国还宣布,将出资帮助对泛亚铁路柬埔寨境内路段进行
挝境内部分路段,其中包括无息贷款和赠款。
•总结:以上开发与合作将极大地 促进东南亚交通条件的改善,与 此同时,我国与东南亚进出口需 求会急剧上升。东南亚与我国的
经济贸易往来更加繁。
贸易概况
近年来,中国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双边贸易迅速增长。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情况图
2014年7月年中国对东盟进口工业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