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颌畸形的临床诊

合集下载

安氏一类二类三类亚类医学教育

安氏一类二类三类亚类医学教育

安氏一类二类三类亚类医学教育一、安氏分类法1、安氏一类错颌——中性错颌上下磨牙之间发生了错颌,称之为中性错颌。

上第1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跟下第1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无错位,称之为正常牙齿;牙列中有错位的,则称为一类错颌或中性错颌。

一类错颌主要症状有牙列拥挤、上牙弓前突、双牙弓前突、前牙深覆颌、前牙反颌、舌向错位、前牙及双尖牙开颌等现象。

2、安氏二类错颌——远中错颌把上下牙列当做上下平行的齿轮,当上下平行齿轮发生错位,就会出现齿间相对的情况,正常牙齿可以咬合,当错位就不能咬合,称之为远中错颌,多是由于上齿轮前移或下齿轮后移造成。

上下第1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相对,成为轻度远中错颌关系;下颌后退,第1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第1恒磨牙与第2双尖牙之间,称为远中错颌关系。

安氏二类错颌包含2个分类并各有亚类:二类错颌,第1分类:除磨牙远中错颌关系外,上前牙唇向倾斜。

主要症状有深覆盖、开唇露齿及深覆猎等现象。

二类错颌,第1分类,亚类:磨牙关系有一侧为远中错颌关系,另一侧为中性关系。

二类错颌,第2分类:除磨牙远中错颌关系之外,上前牙舌向倾斜。

主要症状有内倾型深覆颌。

二类错颌,第2分类,亚类:磨牙关系有一侧为远中错颌关系,另一侧为中性关系。

3、安氏三类错颌——近中错颌把后牙咬合关系当做上下齿轮相对的状态,齿尖对着齿凹则为正常,若上下齿轮发生错位,形成齿尖相对的状态,称之为近中错颌。

形成原因是上齿轮后退下齿轮前进造成的。

第1恒磨牙的近中颊尖与下恒磨牙远中颊尖相对,成为轻度近中错颌关系;第1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第1、2恒磨牙之间,称之为近中错颌。

主要症状有前牙的对颌或反颌等现象。

三类错颌,亚类:磨牙关系为单侧近中错颌,另一侧为中性关系。

了解了安氏分类法后我们再来看看关于安氏一类、二类、三类是否有矫正的方法呢。

安氏分类矫正方法:1、安氏一类一般的矫正就可以治疗,如:金属托槽矫正、半隐形托槽矫正、隐形托槽矫正。

2、安氏二类因为难度有所增加一般建议采用金属托槽矫正、自锁金属托槽矫正、隐适美隐形矫正、时代天使双模隐形矫正等,其余的矫正可能效果不好;如果是严重的骨性二类错颌建议做正畸正颌联合手术。

错颌畸形的检查诊断

错颌畸形的检查诊断

一般X线检查分析
全口曲断
头颅侧位片 牙片 关节片
评估下颌骨骨龄的生物学指标
• 身高变化
Nanda, 1955; Hunter, 1966
• 手腕骨片
Greulich and Pyle, 1959; Hägg et al., 1987
• 牙龄
Hellman, 1923; Lewis and Garn, 1960
上颌12个牙齿牙冠宽度之和(mm)
下颌6个前牙牙冠宽度之和(mm) 前牙比=――――――――――――――――――×100%
上颌6个前牙牙冠宽度之和(mm)
X 线头影测量分析
X 线头影测量的主要应用: 研究颅面生长发育 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 确定错合畸形的矫治设计 研究矫治过程中及矫治后的牙颌、
模型的测量分析
牙弓拥挤度 合曲线的曲度 牙冠宽度的测量:X=YX’/Y’ 牙弓弧形长度测量: 牙弓后段可利用间隙
恒牙列牙齿大小及牙弓长度分析
牙弓弧长的测量 (1)分段测量法
(2)铜丝测量法
牙冠宽度的测量:
牙弓拥挤度分析: 牙冠总宽度-牙弓弧长。 Spee氏曲线深度: 从牙弓每侧纵合曲线最低点至切牙和
正畸常规X线检查帮助不大 其他x-ray 检查:
薛氏位 双侧关节CBCT 关节造影
正畸中出现TMD症状…..
饮食种类的改变 热疗 药物治疗 颌间关系的调整 合垫治疗
TMD的合危险因素
骨性前牙开合 覆盖 > 6-7 mm 上颌单侧后牙反合 后牙缺失 前牙中等程度以上的磨耗
一般检查
问诊:主诉、健康情况
口腔不良习惯 病史 家族史
临床检查:
(1)牙合阶段 (2)牙齿、牙周健康状况 (3)牙弓及牙弓关系检查

口腔正畸学 重点整理

口腔正畸学 重点整理

口腔正畸学整理口腔科分为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和口腔正畸科正畸学定义?口腔正畸学是研究错颌畸形的症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分析、预防和治疗的一门科学。

它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错颌定义?错颌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如遗传、疾病、替牙期异常、口腔不良习惯等导致的牙齿、咬合、颌骨和颅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间颌关系宜昌、颌骨的大小形态位置异常。

错颌畸形遗传因素中的种族进化和个体发育有什么造成?遗传因素之在卵细胞受孕时就已经因遗传基因作用而决定了的。

1种族进化:(1)现代人颅面外形的形成:人类的基本姿势从爬行到直立行走,躯体重心发生改变,颌骨逐渐退化缩小,颅骨因脑量的增大而逐渐扩大。

(2)火的使用:食物由生到熟,由粗到细,由硬到软,咀嚼器官的功能日益减弱,因而产生咀嚼器官退化性缩小的遗传性状。

(3)咀嚼器官的不平衡退化:咀嚼器官的退化、减小呈现出不平衡现象,肌肉退缩最明显,颌骨次之,牙齿最慢,导致牙量、骨量不调。

2个体发育:Salzmann指出错颌畸形与遗传有关,是有多基因造成。

环境因素能影响基因的表现。

咀嚼器官以退化形状的遗传占优势。

错颌的病因?㈠遗传因素(1)种族进化(2)个体发育㈡环境因素1先天因素(1)母体因素(2)胎儿因素(3)常见的发育障碍及缺陷1〉牙齿的数目异常2〉牙齿的大小形态异常3〉舌形态异常4〉唇系带异常5〉唇裂和腭裂2后天因素(1)全身疾病1〉急性传染病2〉慢性消耗性疾病3〉垂体功能异常4〉甲状腺功能异常5〉营养不良性疾病(2)口腔及其周围的功能因素1〉吮吸功能2〉咀嚼功能3〉吞咽功能4〉呼吸功能(3)口腔不良习惯1〉吮指习惯2〉咬物习惯3〉咬唇习惯4〉舔牙习惯5〉吐舌习惯6〉偏侧咀嚼习惯7〉托腮及单侧枕物习惯(4)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1〉乳牙早失2〉乳尖牙磨耗不足3〉乳牙滞留4〉乳牙下沉5〉恒牙萌出顺序紊乱6〉恒牙早失(5)其他局部因素1〉龋齿2〉牙周病3〉肿瘤4〉外伤5〉不良修复体口腔不良习惯?Angle错颌分类法?第三章错颌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错颌畸形的临床表现形式:(1)个别牙错位(2)牙弓形态及牙齿排列异常(3)he,颌,面关系异常错颌的分类:Angle错颌分类法Angle在1899年提出了该错颌畸形分类法。

错颌畸形案例问题

错颌畸形案例问题

错颌畸形案例分析一、诊断与评估患者张某,男,17岁,主诉牙齿不齐,影响咀嚼和发音。

经过临床检查和X光检查,医生诊断为安氏II类错颌畸形,具体表现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

二、病因分析错颌畸形的形成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

对于张某的案例,病因分析如下:1. 遗传因素:父母的错颌畸形有可能遗传给子女。

2. 习惯因素:儿童时期的口腔不良习惯,如吮指、口呼吸等,可能导致错颌畸形的发生。

3. 环境因素:生长环境的变化,如慢性疾病、外伤等,也可能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

三、治疗方案根据张某的具体情况,医生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1. 正畸治疗:通过戴矫治器,调整上下颌骨的位置,改善牙齿排列。

2. 正颌手术:对于严重错颌畸形,可能需要结合正颌手术进行矫正。

3. 保持:治疗结束后,需要佩戴保持器一段时间,以稳定治疗效果。

四、矫治器选择矫治器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张某的情况,医生选择了以下矫治器:1. 固定矫治器:通过粘接剂将矫治器固定在牙齿上,患者不能自行取下。

2. 功能矫治器:通过改变口腔功能来影响颌骨发育,适用于早期治疗。

五、治疗过程与效果治疗过程如下:1. 戴矫治器:患者按照医生的指导戴矫治器,并定期复诊。

2. 调整矫治器:根据治疗进度,医生会适时调整矫治器的位置和力度。

3. 手术: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医生会安排手术时间。

4. 保持: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佩戴保持器一段时间。

治疗效果如下:1. 牙齿排列整齐,咀嚼效率提高。

2. 面部美观改善,自信心增强。

3. 发音清晰度提高。

错颌畸形的分类(九)_疾病诊断标准_临床在线工具_39医学教育

错颌畸形的分类(九)_疾病诊断标准_临床在线工具_39医学教育

错颌畸形的分类(九)_疾病诊断标准_临床在线工具_39医学教育自从安氏(Angle)在1899年提出他的错颌分类法以后,50余年间,多数学者又提出了他们的分类法,在这些分类法中,比较广泛采用的,还是安氏分类法。

但无论是安氏分类法或其他分类法,都远不能令人满意,至今学者们还在寻求更好的分类法。

安氏认为上第一恒磨牙是最恒定而不易错位的牙齿,遂以它为分类的标准,将错颌畸形分为三类,简述如下。

第一类错颌——中性错颌:上下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即当正中颌时,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颌于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

若全口牙齿无一错位者,则称为正常颌,若有错位者,则称为第一类错颌。

第二类错颌——远中错颌:下牙弓处于远中位置,即较上牙弓后退半个磨牙的距离。

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颌于下第一恒磨牙与第二双尖牙之间。

第三类错颌——近中错颌:下牙弓处于近中位置,即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颌于下第一、第二恒磨牙之间。

安氏分类法能获得较广泛的采用,是因为它有一定的科学基础,而且简洁具体,便于临床应用,其主要缺点在于:1.上第一恒磨牙并非绝对恒定。

若干学者们的研究已经证明,有时远中或近中错颌,其错位的机制仍在于上颌或上牙弓,而不在于下颌及下牙弓。

2.此分类法所包括的畸形机制不全。

例如,近远中错颌只代表了颌、颌面长度(或称深度)不调的关系,而高度及宽度之不调则没有提到。

错颌畸形乃是形态变化的问题,形态变化离不开长、宽、高三方面的关系,因此错颌分类必须从这三方面来考虑。

又形成现代人类错颌的一个首要机制是牙量、骨量不调,在安氏分类中也没有提到。

由于他不了解牙量、骨量不调这一错颌机制的演化背景及遗传背景,才错误地提出了“正常颌”的标准。

要求在人口内完全无缺地排齐所有的牙齿,在临床上引起了严重的失败。

由于包括的机制不够,虽然分了类,往往还不能给人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

以安氏第一类错颌而论,其中混杂着多种类型的畸形。

如牙位拥挤、深覆颌、深覆盖、开颌、前牙反颌、后牙反颌、后牙锁颌、牙弓狭窄、双颌前突、双颌后缩、颌间高度过大、过小等等。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MRI检查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MRI检查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MRI检查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是面部颞骨的关节,也是咀嚼肌的重要关节之一。

错颌畸形(malocclusion)是指上下颌骨之间的不正常对齐,也就是常说的牙齿不齐。

在错颌畸形中,安氏Ⅲ类错颌畸形(Angle Class III malocclusion)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的牙齿上颌颌骨前伸,下颌颌骨后缩,导致牙齿不齐和咬合不正常。

MR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可用于检查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下面将介绍MRI检查在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

MRI可以提供关节软骨和关节盘的详细图像。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常常存在软骨变性、关节盘破裂或错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MRI来观察和评估。

MRI可以显示关节盘的形态、位置和运动情况,有助于了解关节盘在关节运动中的作用和变化。

MRI可以评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情况。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常常伴随咀嚼肌的异常,如肌肉僵硬、肌肉劳损等。

MRI可以观察和评估咀嚼肌及其他周围软组织的情况,包括肌肉纤维的走向、厚度和信号强度等。

这有助于了解咀嚼肌的功能和异常情况。

MRI还可以检查关节周围血管和神经的情况。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常常伴随颞下颌关节周围血管和神经的受压或受损。

MRI可以观察和评估血管和神经的通畅性、位置和异常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中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MRI还可以评估周围骨骼的情况。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常常伴随上颌骨和下颌骨的异常发育,如上颌骨前伸、下颌骨后缩等。

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骨骼图像,显示颞骨、上颌骨和下颌骨的形态和结构,有助于了解骨骼异常的程度和类型。

MRI检查在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MRI检查,可以详细观察和评估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关节软骨、关节盘、周围软组织、血管神经和骨骼等。

口腔正畸学复习题3

口腔正畸学复习题3

1口腔正畸学(orthodontics)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他的学科内容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

2错牙合畸形(malocclusion)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的合关系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

3个别牙齿错位:包括牙的唇向错位,颊向错位,舌向错位,颚向错位,近中错位,远中错位,高位,低位,转位,易位,斜轴等。

4个别正常牙合(in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凡轻微的错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以列入正常牙合范畴,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别牙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为个别正常牙合理想正常牙合(ideal normal occlusion )是Angle提出来的,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很整齐,上下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

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1个别牙齿错位,2牙弓形态和牙齿排列异常,3牙弓,颌骨,颅面关系的异常。

5错合畸形的危害性:一,局部危害性,1影响合颌面的发育,2影响口腔的健康,3影响口腔的功能,4影响容貌外观。

二,全生危害,1咀嚼功能降低,直接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2影响到全身健康,3颜面的畸形对于患者可造成严重的心里和精神障碍。

6矫治方法:1预防矫治,采用各种预防措施来防止各种错合畸形的发生。

2阻断矫治,当错合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阻断错合畸形向严重发展,将牙合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

3一般矫治,常见,根据不同牙颌面畸形选用各类矫治器。

4外科矫治,是指对生长发育完成后的严重的骨源性错合畸形需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矫正其错牙合矫治器,1固定矫治器,2可摘矫治器,3功能性矫治器。

7错合畸形的矫治标准应该是个别正常合,而不是理想正常合,目标是平衡,稳定,美观和健康。

北医正畸 第5章 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

北医正畸 第5章  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
侧面:磨牙、尖 侧面:磨牙、 牙关系检查 正面: 正面:覆 合覆 盖 牙列三维方向的 排列
上下前牙覆盖
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离超 过 3mm 以 上 者 , 称 为 深 覆 盖,分为3度 分为 度
Ⅰ度: 为3~5mm。 ~ 。 Ⅱ度: 为5~8mm。 ~ 。 Ⅲ度: 为8mm以上。 以上。 以上
上下前牙覆盖
反覆盖时 , 下前牙切端 位于上前牙切端之唇侧, 位于上前牙切端之唇侧 , 常在严重的下颌前突前 牙反合时出现。 牙反合时出现。
上下前牙覆合
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 超 过 1/3 者 称 为 深 覆 合 , 可分为3度 可分为 度
Ⅰ 度 :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 前牙超过冠1/3而不足 而不足1/2者 前牙超过冠 而不足 者。 Ⅱ 度 :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 前牙超过冠1/2而不足 而不足2/3者 前牙超过冠 而不足 者。 Ⅲ 度 :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 前牙超过冠2/3者 前牙超过冠 者。
软组织侧面标志点
额点(G.glbella):额部之最前点 : 额点 软组织鼻根点(NS nasion of soft tissue):软组织侧面 软组织鼻根点 : 上相应的鼻根点 眼点(E.eye):睑裂之眦点 眼点 : 鼻下点(Sn.subnasale):鼻小柱与上唇之连接点 鼻下点 : 唇缘点(vermilion borders): 唇缘点 :
上下前牙覆合
上下前牙切端间无覆合关系, 上下前牙切端间无覆合关系, 垂直向呈 现间隙者为前牙开合, 开合亦分为3度 现间隙者为前牙开合 , 开合亦分为 度 。 Ⅰ度: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3mm 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 以内。 以内。 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3~ Ⅱ 度 : 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 ~ 5mm之间。 之间。 之间 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5mm Ⅲ度: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 以上。 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颌畸形概述
铜陵市立医院口腔科 陶芳强
什么是错颌畸形 错颌畸形是指 牙齿错位的咬合.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 由遗传疾病 ,替牙障碍,口腔不良习惯等原因造成 的 牙齿排列异常,牙弓间和颌骨间的关系不调
个别畸形对牙颌面的影响 ①对牙齿牙周的影响 ②对牙颌面发育的影响 ③对口颌系统功能的影响 ④对心理精神的影响 ⑤对美观的影响
2、颞颌关节 1)开口度、开口型 2)弹响、压痛
正畸研究模型的要求 1)真实、清晰并充分地展示牙合及 周围结构形态 2)按标准修整成标准模型
标准记存模型
记存模型
面颌照相 正面像 侧面像 口内像
照相器材
拍照
模型分析 1) 牙量-需要牙弓长度 2) 现有牙弓长度(铜丝法、吊链法、分段法) 3) Spee曲线曲度 4) 磨牙前移量 5)切牙前后位置或倾斜度改变量
曲面断层片检查
X线头影测量 重要的、容易定位错误的标志点及平面: N: A: Po: Go: UI: LI: FH: SN: 鼻根点 上齿槽座点 耳点 下颌角点 上切牙长轴 下切牙长轴 眼耳平面 前颅底平面
头颅侧位片
X线头影测量
X线头影测量
X线头影测量
X线头影测量
X线头影测量
X线头影测量
口内检查 周围组织 (1)唇、颊、舌系带(与牙槽骨) (2)舌体大小(与牙弓形态) (3)扁桃体大小(与牙弓形态上下颌关系)
口内检查 牙齿排列及牙合关系 (1)前后向:磨牙关系、尖牙关系、 切牙覆盖、切牙倾斜度 (2)垂直向:覆合、后牙牙冠高度、 上下中线
开唇露齿
牙颌面检查 1、合功能 1)咬合干扰:开闭口、侧方及前伸 2)正中合位与息止关系位中线不调
深覆合
内倾型深覆合
错颌畸形的分类法
(三) 第三类错合:近中错合 下牙弓及下颌处于近中位置。若 下颌前移1/4磨牙或半个前磨牙的 距离,即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 与下第一恒磨牙远中颊尖相对, 称为轻度的近中错 合关系。 若 下颌向近中移位1/2个磨牙或1个 前磨牙的距离, 以至于上颌第一 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第一、 第二恒磨牙之间,则是完全的近 中错合关系。 第三类,亚类:为单侧的近中错 合,而他侧为中性合关系。
问 诊 -- 全身及口腔疾病史 1. 询问病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希望达到的治疗 效果。 2. 讲究语言技巧,充分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阐述, 在不自觉中了解患者的人文、个性、爱好、经济, 并取得互信。 3. 了解患者社会精神心理,预知其配合程度。 4. 患者阅读一般知情同意单(Informed Consent,IC), 并请签字。
牙弓拥挤度 牙冠宽度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长度之差 拥挤度诊断:轻度拥挤2-4mm 中度拥挤4-8mm 重度拥挤>8 mm
模型分析
模型分析
Bolton指数分析 是指上下前牙牙冠总和的比例关系与上下牙弓全部牙 牙冠宽度总合的比例关 系。用Bolton指数可以诊断患者上下牙弓中是存在牙 冠宽度不协调的问题。 1)上下全牙量比率 中国人正常上下全牙量比率为91.5% 2)上下前牙量比率 中国人正常上下前牙量比率为78.8%
错颌畸形的检查 面颌部 ① 面部正面检查 ②侧貌形态 根据上下颌骨的近远中关系将侧貌分为3 类 直面型Ⅰ类面型 凸面型Ⅱ类面型 凹面型Ⅲ类面型
侧面型
根据上下颌骨的垂直关系将侧貌分为三类 低角型 正常型 高角型
口内检查
牙体:龋齿、缺损或缺失、临床牙冠 解剖形态、牙体牙髓治疗史。 牙周组织: (1)口腔卫生及牙龈外形 (2)牙周膜宽度、牙周袋、根面、 牙槽嵴高度
错颌畸形的分类法 Angle分类法 1第一类错颌—中性错颌(classⅠ,neutroclusion)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 的近中颊沟内 临床表现为牙列拥挤,双牙弓前突,上牙弓前突,前 牙深覆盖,深覆颌,后牙颊舌向错位等
第二类错合:远中错合 (二) 第二类错合:远中错合下牙弓及下颌处于远中位置。若下 颌后退1/4个磨牙或半个前磨牙的距离,即上下第一恒磨牙的近 中颊尖相对时,称为轻度远中错合关系。若下颌再后退,以至 于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第一恒磨牙与第二前磨牙, 则是完全的远中错合关系。 第二类,第一分类:在远中错合关系之外, 还有上颌切牙的唇 向倾斜。 第二类,第一分类,亚类:只有一侧为远中错合关系,而他侧 为中性合关系。 第二类,第二分类:在远中错合关系之外, 还有上颌切牙舌向 倾斜。 第二类,第二分类,亚类:只有单侧的远中错合关系,他侧为 中性合关系。
错颌畸形的病因
1遗传因素 ①种族演化②个体发育 2环境因素 ①口腔不良习惯如吮指、咬下唇、吐舌等 ②口腔功能异常如口呼吸或吞咽异常 3儿童替牙障碍如乳牙早失、乳牙滞留、恒牙早失、 乳尖牙磨耗不足、先天缺失牙,额外牙以及易位牙、 唇腭裂、唇系带发育异常等
错颌畸形的矫治目标 ①牙颌面形态的平衡与协调 ② 口腔系统功能得到改善 ③正常颌面部生长发育的诱导 ④美观
X线头影测量
X线头影测量
X线头影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