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4年语文模拟试题二
2017江苏四市二模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2017年5月注意: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一个虎口没能脱险的人间惨剧,▲ 了整个春节期间的舆论场。
好多人指责逃票翻入虎园的游客▲ ,这没毛病。
只不过,世间的各种不堪与罪恶中,逃票实在▲ ,怎么就让一众旁观者咬牙切齿呢?A.贯穿责无旁贷无足轻重B.贯注咎由自取无足轻重C.贯注责无旁贷微不足道D.贯穿咎由自取微不足道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专家提醒市民,夏季健身体能消耗大,锻炼能否达到健身的目的,关键在于运动项目适宜、运动强度适当、运动时间合理。
B.从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里发现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自然之美的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长期的培育。
C.福岛核电站看不到头的灾难背后,是日本核能行业数十年来伪造安全报告、隐瞒死亡事故和对地震危险性估计不足造成的。
D.曹聚仁的《鲁迅评传》颇具见识,虽史料不足,但许多专家认为,“评传”无须对此要求太多,堪称迄今写得最好的鲁迅传记。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D.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 ,▲ ,▲ 。
▲ ,▲ ,▲ 。
①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②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③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④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⑤“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⑥“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A.①⑤②⑥③④B.①⑥③④⑤②C.⑥③④①⑤②D.⑥④②⑤③①5.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3分)国内的书店为何无法在专业阅读与公共阅读之间作出区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专业研究者往往不重视公共文化的培育,更不愿投入到公共写作中去,而政府与社会对于公共文化从业者的压制与吝啬,也使得公共文化雪上加霜,反倒成为一种奢侈消费。
2017年4月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试卷B卷(含答案)

2017年4⽉上海市初三语⽂⼆模定稿试卷B卷(含答案)上海市初三语⽂质量测试(B)(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律不计分。
⼀、⽂⾔⽂(40分)(⼀)默写(15分)1.会当临绝顶,。
(《观沧海》)2.,⼭⾊空蒙⾬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3.爱上层楼,。
(《丑奴⼉·书博⼭道中壁》)4.孤村落⽇残霞,轻烟⽼树寒鸦。
(《天净沙·秋》)5.,草⾊⼊帘青。
(《陋室铭》)(⼆)阅读下⾯的唐诗,完成第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楚⽔凄凉地,⼆⼗三年弃置⾝。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今⽇听君歌⼀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诗中“歌⼀曲”是指。
(2分)7.对“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诗句理解错误..的⼀项是(2分)A.描绘了⼀幅⼤⾃然千帆竞发、万⽊争春的景象。
B.表现了诗⼈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可奈何。
C.告诉⼈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
D.既是对友⼈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的共勉。
(三)阅读下⽂,完成第8—10题(9分)⽣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孙叔敖举于海,百⾥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任于是⼈也,必先苦其⼼志,劳其筋⾻,饿其体肤,空乏其⾝,⾏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恒过,然后能改;困于⼼,衡于虑,⽽后作;征于⾊,发于声,⽽后喻。
⼊则⽆法家拂⼠,出则⽆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1)⼊.则⽆法家拂⼠⼊:()(2)故天将降⼤任.于是⼈也任:()9.⽤现代汉语翻译⽂中的画线句。
(2分)10.⽂章开头列举的六个⼈物的事例,他们⼈⽣轨迹发展的共同点是。
从他们的事例中获得的感悟是。
(5分)(四)阅读下⽂,完成第11—13题(12分)君⼦济皇魏桓帝⼗⼀年,西幸①榆中,东⾏代地。
天津五区县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7年天津市部分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二次模拟练习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
(1~3小题,6~8小题,每题2分;4-5小题,9~11小题,每题3分)1.D2.C3.B4.B5.C6.D7.A 8.C9.B 10.A11.B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2.(1)江春入旧年(2)国破山河在(3)明月何时照我还(4)江入大荒流(5)山回路转不见君(6)伤心秦汉经行处(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每句1分,错字漏字不给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 分。
13.(1)同“返”,返回(2)害怕,畏惧(2分)14. 曾参的话足够用来保全他的气节了。
(2分)15. 赞扬了曾子不随意接受别人馈赠,不贪图富贵的好品德。
启示:要保持自己的气节,无功不受禄,自食其力。
(3分。
第1问2分,第2问1分,意思对即可)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6.生机盎然、色彩鲜艳苍劲的深绿、庄重深厚热烈而又优雅,有一种桀骜不驯的野气和生机(3分。
每空1分)17.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西湖用她特有的心血、柔情无私的呵护着众多生命,表达了作者对充满生命力的西湖赞美之情。
(3分。
修辞1分,表达效果2分)18.B D (4分)19.这一段文字总结全文,表现了西湖的秋天蕴藏着生命的力量和对春天的憧憬,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秋天的壮丽辉煌、庄重深厚的赞叹,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5分。
结构2分,内容3分,意思对即可)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20.材料四(2分)21.二氧化碳的排放使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导致海平面升高;海平面和水温升高的同时会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3分。
每点1分)22. (1)杨志(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3)沙僧(4)范爱农(4分)23.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他不幸失聪,受感情煎熬,又遭遇不明真相的人指责。
(2分)但他不屈不挠,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创作,谱写出伟大的乐章。
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完整版)2017年初三语文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All 网络里都聊些什么呢?
th ③科研人员发现,一些聪明的植物会在危险迫近的时候通过这个网络传递警
in 告信息,从而有效地减轻植物受侵害的程度,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如果有一株
gs 植物被毛虫咬食了,那么在同一个网络中的其他植物都会接到内部的警告信号。
in 在接到警告信号之后,那些还没有被咬食的植物就会进行化学物质防御和机械防
thing at a 初三语文模拟试题(二) t注意事项: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5 页)为选择题,第
im Ⅱ卷(6—10 页)为各类题型。 e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2 分)
an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8 分,每小题 3 分)
d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l A.主宰(zǎi)
in 一天吃两顿饭也豪不在意。
g D.朱詹好学不辍,他家里贫穷,饿了常吞纸来填肚子,冷了就抱着狗一起
are 睡觉,就是这样也不放弃学业。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16—17 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
(3)“梦回吹角连营”及以下三句,写想象之景,有喝酒吃肉、音乐声声的 和平景象,也有紧张的沙场点兵。( 〔A〕 〔B〕 )
go 第Ⅱ卷(共 108 分) o 四、古代诗文阅读(20 分)
d f (一)翻译文言句子(6 分) or 15.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ti 掉或吃掉的植物,也像人类一样,都会构建自己的联络系统。特别是草本植物,
2017年小学四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2017小学四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一、积累与应用(20分,每题2分)1.C2.B3.C4.A5.C6.D7.A8.C9.(每句1分)只缘身在此山中窗含西岭千秋雪10.(2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阅读与欣赏(50分,选择题每题2分,都是单项选择。
简答题分值看参考答案处)11.C 12.D 13.C 14.B 15.A 16.B17.(6分)①我没有及时完成,拖到要上交了才去做。
②弗兰克把我要交的披萨作业吃了。
③弟弟把我要上交的作业——面点给吃了。
④爸爸把我要上交的作业——煎饼吃了。
(只要能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每点2分。
)18.(4分)①一再强调倒计时,让人感到时间很紧迫了。
②行文更加紧凑,为下文作者想出另一种方法做铺垫。
(意思对即可,至少写两点,每点2分。
)19. (4分)建议:①作业提早完成。
以备突发情况及时应对②当一种材料被吃掉,就要换另一种方式,只要不是吃的,应该就没有接下来的问题。
③作业完成后藏在安全的角落……(根据文本信息有理即可,每点2分。
)20.C 21.B 22.D 23.B 24.C 25.C26.(3分)从图上的数据看出,15日以后(1分),气温逐渐下降(1分),基本在16-10℃左右(1分)。
27. (4分)受冷空气影响,厦门9日最高气温才17℃,与4日的22℃相差5℃(1分);8日的最低气温只剩10℃,与4日的14℃,相差4℃(1分)。
南平市9日最高气温只有15℃,与4日的19℃相差4℃(1分);10日的最低气温只有4℃,与4日的11℃相差6℃。
(1分)28. (5分)喜欢材料三。
因为:①使用“断崖”“暴跌”“更刺激”等词语,把严肃刻板的天气预报说得很幽默有趣,能引起人们注意。
②多处使用感叹号,如“预警!暴跌15℃!厦门今晚起断崖式降温!”,强调的语气加重,很能引起人们重视。
③重复,“厦门仅剩1天!仅剩1天!”“跌跌跌白天市区最高气温将跌至22℃”“只有11℃!11℃!”,像广告词,很有气氛,能引起人们充分关注。
(完整版)2017年初三语文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初三语文模拟试题(二)注意事项: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5页)为选择题,第Ⅱ卷(6—10页)为各类题型。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主宰.(zǎi)秉.(bǐn)公浮想联翩.(piān)B.涸辙.(chè)颓.(tuí)唐寄人篱.(lí)下C.阔绰.(chuò)陨.(yǔn)落揠.(yà)苗助长D.叱.(chì)骂褴褛.(lǒu)潜滋.(zī)暗长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附合澎湃举止泰然坦荡如砥B.流连韶华顶礼膜拜千锤百练C.婆娑荒涎红装素裹纵横决荡D.秀颀休憩孤陋寡闻妙手偶得3.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砚贵有铭。
一方好砚,它集佳石、文学、雕刻、书法于一体,就是一件精巧玲珑的艺术珍品,再镌刻上贴切的铭文,就好比,身价倍增。
不仅使人读后深受启迪,也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
A.本身锦上添花而且 B.本身雪中送炭甚至C.原本锦上添花而且 D.原本雪中送炭甚至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
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6.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2017届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2017届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推荐文章2019年中考语文标点复习之书名号及省略号的使用热度: 2019年中考语文标点复习之标点符号的位置及复习的4个要点热度: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五步骤及文言文断句技巧热度: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步骤方法及六大得分技巧热度: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必备名言名句之长江+高风亮节热度: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天道酬勤,为中考做准备就要先在2017届中考语文的第二次模拟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认真的去完成试卷。
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2017届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一、积累运用(31分)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扬州瘦西湖以自然风光旖旎①(nǐ)著称于世。
四时八节,风晨月夕,瘦西湖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
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②(liàng),常看常新,回味无穷。
窈窕③(tiǎo)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④(dī)春柳、四桥烟雨、石壁流淙⑤(zōng)、春流画舫⑥(fǎng)、万松叠翠等景点,俨⑦(yǎn)然一幅天然而成的国画长卷。
荡舟湖上,沿岸美景纷至沓⑧(tā)来,让人应接不暇,心迷神驰。
A.①③⑧B.②③⑤C.②④⑧D.④⑥⑦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耸人听闻的新型禽流感,于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
B. 中国海监飞机和舰船对我钓鱼岛开展海空立体巡航的消息,让国人顿感振奋鼓舞,扬眉吐气。
C.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我只是一个普通莘莘学子,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帅气的容貌,但我有不服输的精神和意志。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能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是能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B.清明节前夕,来自扬州大学、扬州新东方中学等学校大约万名左右大中小学生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卷)与答案(参考)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卷)与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乱花渐欲好看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钞票塘湖春行》)2、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4、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降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5、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黔之驴》)(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孤村降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的明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截了当点名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D. 两首诗词都经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别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别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慎重,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委托别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别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脚,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因此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存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4年语文模拟试题二六年级语文下册模拟卷二项积累阅阅阅习总得得分评卷人一、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
(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蒸融.(rónɡ)附和.(hé)B.凶悍.(hàn)兴.旺(xīnɡ)C.打搅.(rǎo)模.样(mú)D.刚劲.(jìn)驳倒.(dǎo)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语重心长惊心动魄张灯结彩见微知著B.万象更新峰拥而至司空见惯游手好闲C.精兵减政独出心裁革故鼎新落慌而逃D.实是求事发愤图强坚持不懈无独有偶3.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最恰当的解释()名:A.名声;名誉B.出名的,有名声的C.说出;描述D.名义积累和运用(40分)六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六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人惊叹?7.下列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B.“哎呀,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我十分满意!”C.我心中的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D.你多听听、多看看,然后再做决定好不好?8.读下面的对联,想想它们贴在什么门店最合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书店B.理发店C.扇子店D.眼镜店⑴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
()⑵清风手中握,爽气满襟怀。
()⑶胸中存灼见,眼底辨秋毫。
()⑷理世上万缕青丝,创人间头等事业。
()9.下面是某市关于“垃圾分类”问题的调查表。
)B.多数居民能自觉做到垃圾分类。
C.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应进一步普及。
D.小区内应增设垃圾分类箱。
二、按要求写句子。
(9分)1.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编造出来的。
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因此,你们记在笔记本上的,全部是错误信息。
”六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改写成转述句)①乘车时希望能有一个座位,这无可厚非。
②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老人,(a)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厢的颠簸而摇摇晃晃。
(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为体力不支而跌倒,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③面对老弱病残,不过举手之劳而已。
①句中有个词语使用不当,应将改为。
②句中(a)(b) (c)顺序不当,应调整为。
(填序号)③句意思表达不清楚,应该为。
3.根据语境,把横线内容补充完整,构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如果,我;如果,我。
4.毕业在即,请为辛勤耕耘的老师写一份毕业赠言,送上你对辛勤园丁的真情和祝福。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5分)六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1.“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人们用“邯郸学步”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的本事也丢掉了。
()3.《匆匆》的开头和结尾都有类似“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语句,首尾呼应,流露出对时光流失的无奈和惋惜。
()4.《凡卡》按照写信的过程记叙,在信中凡卡写出学徒生活的悲惨,也写出爷爷守夜及圣诞节砍圣诞树这两个乡下生活情景,以乐衬苦,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四、课内外积累与运用。
(8分)1.按原文填空。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
”是宋代诗人王安石《》中的诗句。
②印度诗人泰戈尔在《》中写道:使卵石至于完美的,,。
2.根据语境填诗句。
同样是送别诗,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是这样表达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别董大》中高适则乐观地写道:“莫愁前路无知己,”;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诗人王勃则用诗句“海内存知己,”来表达虽远隔天涯,却如同近在咫尺的含义。
3.本学期我还阅读了四大名著之一《》,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因为他(她)(简要列举其事迹及精神)。
我还知道这部名著里六年级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边的小故事有、等,故事里的情节跌宕起伏,这部书让我爱不释手。
阅读(40分)短文一:《学奕》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加点的字。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弗.若之矣()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对的画“√”,错的画“×”。
⑴“思援/弓缴/而射之”这句话朗读时的停顿完全正确。
()⑵“一人虽听之”一句中的“之”指的是弈秋六年级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的教导。
()⑶“学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3. 下列名言警句中与学习态度无关的一项是()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短文二:①1963年,美国科学家研制出用于大气平流层探测的激光雷达。
三年后,我国也研制出红宝石激光雷达,并且从1970年开始,利用激光技术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精确测量云高、遥测烟羽扩散和测量大气消光系数分布等工作。
②激光的优点是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因而激光雷达可以探测到很远的目标物。
一般来说,激光雷达更适宜探测晴朗的天空,比如,利用激光可以很准确地探测高空激流的强度、位置和范围,也能测到1公里以下逆温层的生消和高度。
激光雷达还可测得大气结构在短时间内的突变,这是常规探测所不能发现的。
在大雾或一些特殊环境中(如海洋、沙漠)确定和测量目标物能见度,也是激光雷达的“拿手好戏”,因为在六年级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这些情况下,人眼很难辨别距离和目标物,唯有激光可以根据光学特征确认目标物并测出距离。
③和激光相比,人类利用微波探测大气的历史更长一些。
④人们很早就发现,大气中的某些成分对一定频率的电磁波既强烈吸收又强烈辐射,大气辐射出的这些微波给无线电通讯带来了干扰“噪音”。
这些来自空中大气的“噪音”,能够准确反映出大气的热力状况和水汽含量等物理特性,如果用相应频率的微波辐射仪器把它们..接收下来,通过一定的转换方式,就能反映出大气的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
⑤利用微波探测大气,其“项目”是非常多的。
第一,它可以探测各层大气的温度、湿度、气压的垂直分布。
第二,它可以进行云物理探测,如云状、云高、对流云的强度以及云中空气垂直运动、云中湿度分布等。
第三,利用微波能监测空中有毒气体的浓度分布,可测量逆温层的高度和厚度,从而为治理大气污染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
第四,利用微波还可以探测到目力无法观测到的晴空湍流,对于避免飞机颠簸、保证飞行安全,作用非常明显。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第②自然段说明激光雷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六年级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3.第③是段,在文章结构上主要起作用。
4.第④自然段“这些来自空中大气的‘噪音’,能够准确反映出大气的热力状况和水汽含量等物理特性,如果用相应频率的微波辐射仪器把它们..接收下来,通过一定的转换方式,就能反映出大气的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
”中加点的词“它们”指什么?5.下列不属于微波探测的项目是()。
A.晴空湍流B. 高空激流C. 对流云的强度D.云中的湿度分布6.“唯有激光可以根据光学特征确认目标物并测出距离。
”一句中“唯有”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短文二:守鱼篓⑴小海想跟爸爸去捕潮头鱼,当一个勇敢的渔民。
可是爸爸老不肯带他去,说他还不到年龄。
⑵一个秋天的夜晚,月光照在江面上,一阵阵的波浪,像鱼鳞似地闪着美丽的银光。
捕潮头鱼的队伍出发了,大家划着桨,唱起了好听的渔歌,歌声传到老远老远的地方。
爸爸想把船划得更快些,把平时系在船尾巴后面的那个大鱼篓解下来,吊在江边那株老柳树上。
他对小海说:“你就在这儿看守鱼篓吧。
潮水涨了,把鱼篓提高些,不要让鱼篓里的鱼儿逃了。
潮水退了,你把它放低些。
鱼篓离了水,篓里的鱼儿会干死的。
”⑶“那你捕来的鱼放在哪儿呢?”小海问爸爸。
六年级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⑷“我把鱼放在船舱里,一会儿回来,再放进鱼篓里去。
”爸爸划着船走了。
⑸小海()地坐在老柳树下面。
他心里很不高兴,两只眼睛紧紧盯着江里的水。
江水拍打着岸边,篓里的鱼儿在蹦跳。
潮水嘛,还没有上涨的模样。
小海越等越不耐烦,等得每一根头发都发起痒来。
⑹“明明是爸爸不肯带我去捕鱼,才用这个鬼鱼篓把我栓牢了。
我才不那么傻呢。
”他这么一想,就离开了鱼篓,向着岸边跑去,去追爸爸他们的渔船。
⑺点点渔船在江心里(),尾巴后面,拖着一条一条白布似的细浪,随着凉飕飕的江风,在江面上()。
忽然,老远老远的地方,传过来像大风吹进树林一样的声音,这是潮水来了。
渔船上的歌声停止了,只听得一声唿哨,一只只渔船像离了弦的箭,向前划去。
芦苇船上的人一边划桨,一边把船板敲得咚咚咚乱响,像在旧戏里演的大元帅出兵打仗,擂着战鼓一样。
赶潮的鱼儿,像一颗颗流星,银光闪闪地在江面上飞跃。
小海趴在芦苇里看着,他恨不得生出两只翅膀,飞到爸爸的船上去,参加这场紧张而有趣的捕鱼战斗。
⑻这样好玩的事情,爸爸为什么不让他参加?他真有些想不通。
⑼忽然,“蓬——达”一声,就在他面前,有一个东西一闪,跳到岸上来了,还在草堆里“沙嚓、沙嚓”地响,小海全身紧张起来,连呼吸也快要停止了。
是渔船上的人跳上岸来了么?他不捕鱼了?更奇怪的是,那个人为什么老在草堆里跺脚呢?小海捏一捏拳头,壮了壮胆,伸长了脖子一望,啊,哈哈,这可把小海乐坏啦,原来是一条老大老大的蛇头鳍鱼,跳到草地上来了。
小海像一只下山捕食的小老虎,跳出芦苇,勇敢地扑上去,连枯草一起,把大鳍鱼抱在怀里,()地往吊鱼篓的老柳树底下跑。
他要在六年级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爸爸面前夸夸自己的功劳。
爸爸不肯带他到江上去,他也可捕到了大鱼。
嗯呀,爸爸一定会说:“好样的,下次我一定带你去。
”⑽小海的脸孔,像偷喝了爸爸瓶里的白酒,又热又红,全身轻飘飘的,好像马上要飞上天去。
可是,当他跑回放鱼篓的老柳树底下,突然呆住了,爸爸早已坐在那里了,渔船横在岸边,船舱里的鱼,在扑啦扑啦地跳。
⑾爸爸板着脸孔,连看也不看小海一眼,他冷冷地问:“你跑到哪儿玩去了?”⑿小海把大鳍鱼在爸爸面前一晃,回答说:“捕鱼去啦。
爸爸你看,我捕到了一条多么大的蛇头鳍鱼啊!”⒀爸爸却气呼呼地指着鱼篓说:“这里逃走的鱼,比你手里的要多好几倍。
你看,鱼篓被潮水淹了,多少鱼逃走了!”爸爸一边说一边把鱼篓从水里捞上来。
篓里的活鱼全逃光了,只剩下几条死鱼,肚皮朝着天,在水面上飘来飘去。
⒁小海像给谁重重地捶了一拳,脑子嗡嗡地叫起来,怀里的蛇头鳍鱼,也掉到了地上。
⒂月亮好像也在为小海难过,偷偷地躲进了乌云里。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只填序号)A.摇摇晃晃B.老老实实C.蹦蹦跳跳2.短文第⑺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小海的和描写,表现了他此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