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国内外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国内外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国内外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1.全人发展的幼儿教育

全人教育思潮是20世纪70年代从北美兴起的一种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教育思潮,后来传播到亚洲、大洋洲等地区,对各

级各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全人

教育批评传统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学习的观点,倡导人在

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

到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真正的人。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各国

开始重视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强调幼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

儿童”,呼吁纠正将幼儿的发展等同于智力发展的错误倾向,把幼

儿教育从“智育中心”转向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2.幼儿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容。当前,国际对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理解呈现出多层次性:由最初的入学机会均等,扩展到

教育选择的自由、“资源分配的公平”,再延伸到教育过程的平等,重视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以及其他受社会教育机会的均等。因此,

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内涵随着整个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

周延。

3.幼儿教育“一体化”

世界各国在努力实现幼儿教育民主化和追求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同时,开始在“大教育观”的指导下,将幼儿教育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置于终身教育和全球化社会的背景下来思考。在这种背景下,“托

幼一体化”“幼小一体化”和“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一体化”开始

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变革和发展的趋势。

4.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

19世纪中叶以前,幼儿教育一直是私人行为,但在20世纪逐渐

发展成为公众的责任。国家的介入使幼儿教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发

展趋势。政府介入幼儿教育的方式很多,制定政策、加强管理固然

是重要方面(如严格幼教机构的审批制度,加强资产监控;制订幼教

质量标准并监督执行;建立教师资格和培训制度等),但公共财政支

持也是国家介入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其中,一些国家不论父母的

就业状况和收入如何,幼儿教育都是免费的;另外一些国家则是采用

国家财政支持和根据父母收入交费并行的方式,父母所支付的部分

一般不多于费用的30%。

5.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许多国家根据《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和本国的实际情况,纷纷采用立法的形式确立学前教育的地位。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

出现了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倾向。如,美国1985年9月

规定,5岁儿童的教育纳入学校公立教育中。这一规定,使得全国90%以上的5岁儿童进入学校的幼儿班接受学前教育。法国政府规定,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处于同一系统,属于初等教育的基础性或准备

性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法国的4岁和5岁儿童的入园率

已达到100%。在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如比利时、英国等,也已经将

学前教育作为一种不完全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实施。有的甚至明确规

定5岁以后的幼儿教育就是义务教育,国家对该阶段的教育不仅在

师资、设施、财政上给予保证,而且也要求家庭尽其保证5岁以后

儿童接受教育的义务。

1.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

2.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1)普遍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

我国学前儿童入园率一直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2009年学前三

年毛入园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74%。针对这一现状,《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

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

教育。”

这一规划目标显然是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各地学前教育的发展极其不平衡,有些地区尤其是大中城

市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学前三年入园率70%的规划目标,而有些地区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则还远远落后于这一

目标,两者差距较大。因此,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的不同情况积极发

展学前教育,不断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力争让有需求的适龄儿

童都能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同时,随着学前教育的基本普及,“入园难”和“入园贵”的问题将不断得到缓解,城乡之间、地区

之间的差距将有所缩小,有助于进一步实现教育起点公平。

(2)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未来的十年,学前教育将成为发展潜力最大、规模增长最大、发展速度最快,走向基本普及的教育阶段,一个新的剧烈变化的阶段,一个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和完善的阶段。看过"国内外幼儿教育的

发展趋势"的还看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