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装置说明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聚酯装置说明、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最新版)

聚酯装置说明、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最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聚酯装置说明、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聚酯装置说明、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最新版)一、装置简介(一)装置发展及类型1.装置发展聚酯工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5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是利用基础化工原料生产合成纤维的工艺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针对聚酯存在的吸水率低、不易染色、易产生静电等缺点进行了改性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使聚酯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

70年代末,我国从前西德引进了第一套直接酯化连续缩聚生产涤纶树脂的工业化生产装置。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聚酯在我国三大合成纤维工业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聚酯装置的产能已经达到1115×104t/a,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进入21世纪,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聚酯装置正向工艺技术更先进、经济效益更好的方向发展。

2.生产工艺路线聚酯通常是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经酯化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一种高分子缩聚物。

目前用途最广的聚酯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经酯化和缩聚反应所生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生产聚酯的工艺技术主要取决于精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及乙二醇的生产发展。

用于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间体的主要原料路线有以下几种:一种是酯交换法(简称DMT法);另一种是直接酯化法(简称PTA 法);第三种是环氧乙烷酯化缩聚路线(简称环氧乙烷法)。

酯交换法(DMT法):是将以对苯二甲酸与甲醇反应生成易于精制提纯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或采用对二甲苯合并氧化、酯化制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再将提纯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得聚酯。

PTA装置说明、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PTA装置说明、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一、装置简介(一)装置发展及类型1.装置发展精对苯二甲酸(PTA)是关系到国民生计的衣用涤纶化纤聚酯产品的原料。

目前在我国涤纶化纤因其品质优良,是化学纤维中的首选品种,它已占整个化纤产品的76%以上。

近年来,在化学纤维中聚酯工业发展的速度最快,世界聚酯产量年增长率约为8%左右。

随着聚酯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十年来聚酯用途不断扩大,已延伸到聚酯薄膜、聚酯瓶、工业用聚酯以及其他新聚酯产品等领域中,其中又以工业用聚酯发展更快。

根据国内市场分析,1999年,我国聚酯生产能力达398×104t/a,PTA的需求量为344×104t/a,而产量则为169.1×104t/a,缺口达172.9× 104t/a。

2001年PTA进口量达到311.7×104t。

2001年国内聚酯年生产能力已经发展到700-800X104t/a,当年产量已达611×104t,需PTA约531.6×104t,但国内PTA生产能力(包括DMT应算到PTA的产能)到2001年约为242.5×1094t/a,当年实际产量约为219.9×104t,PTA缺口达300X104t 以上。

通过对国内PTA市场需求的分析预测,到2005年底我国PTA市场需求将达到597~699×104t/a。

2.生产工艺路线精对苯二甲酸(PTA)是生产聚酯(PET)的重要化工原料,当前主要的工艺路线有二条。

一种是二甲苯(PX)合并氧化合并酯化生产工艺(也叫DMT法)。

另一种是对二甲苯(PX)直接氧化法(即DM法)生产工艺,它是以美国BP—Amoco公司、美国DuPont—ICl公司和日本三井油化公司为代表的中温氧化,加氢精制生产PTA的工艺技术。

我国较为先进的已建成投产的PTA装置(如扬子石化)多采用Amoco公司(现为英国BP公司)工艺技术。

并对经过对BP、DuPont、三井油化三家公司技术方案从技术路线、产品质量、原材料单耗、催化剂回收、公用工程单耗以及最为关键单台氧化反应器设计生产能力和设备投资状况进行反复的技术优化,同时结合70年代我国引进PTA装置30年来的发展经验,在引进、消化、吸收上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扬子石化)基础上,成功地对老装置进行大胆的革新、改造,使装置生产能力由原来的45×10(4t/a增加到60×10(4t/a(目前可达70×10(4t/a产量)。

聚酯装置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

聚酯装置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

聚酯装置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1 装置概况1.1 概述聚酯装置是洛阳石油化工总厂的主要生产装置之一。

该装置采用美国杜邦(DUPONT)连续缩聚聚酯生产专利技术,美国康泰斯(CHEMTEX)公司为工程承包商。

1997年1月30日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国际事业部与美国康泰斯公司签定《洛阳石油化工总厂化纤工程年产20万吨聚酯装置成套设备和技术合同》。

装置由两套聚合生产线和辅助系统组成,由美国康泰斯公司负责基础设计,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承担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

合同于1997年5月生效,1998年2月动工,1999年12月单机试运行,2000年5月投产。

项目占地69000平方米,总投资97565万元(其中外汇4929.3万元)人民币,建筑面积28352平方米。

装置的设计生产能力为20万吨/年,日产熔体606吨。

全年开工330天,即7920小时。

装置设计有两条连续酯化缩聚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的设计能力为日产熔体303吨。

生产纤维级聚酯切片时,生产弹性可在50~100%范围内调整。

1.2 装置工艺概况1.2.1工艺流程简述原料PTA经大料仓,用压缩氮气分别送至两个PTA日料仓,用于两条生产线。

日料仓的PTA与EG经计量(EG/PTA的摩尔比2:1)后进入浆料混合槽中混合成浆料。

经浆料泵送至浆料供给槽,密度合格的浆料再经过泵送至浆料注入喷嘴进入酯化反应器,进行酯化反应。

在酯化反应器中,PTA浆料从热交换器底部自下而上通过列管加热(反应温度295℃、压力0.1MPa)后,物料上升至热交换器顶部溢流至蒸汽分离器,完成酯化反应。

总反应时间90分钟,酯化率92%。

蒸汽分离器中的液态酯化料在热虹吸作用下进行循环,一部分齐聚物经齿轮泵、冷却器,温度降至275℃左右送至预缩聚釜反应。

循环抽出比为100:1。

在送往预缩聚釜的齐聚物管线上,催化剂、稳定剂等通过装在管线上的喷嘴进入齐聚物中。

酯化料在进入预缩聚釜前,需加入一定量的EG作为动力气。

PTA装置说明、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PTA装置说明、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一、装置简介(一)装置发展及类型1.装置发展精对苯二甲酸(PTA)是关系到国民生计的衣用涤纶化纤聚酯产品的原料。

目前在我国涤纶化纤因其品质优良,是化学纤维中的首选品种,它已占整个化纤产品的76%以上。

近年来,在化学纤维中聚酯工业发展的速度最快,世界聚酯产量年增长率约为8%左右。

随着聚酯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十年来聚酯用途不断扩大,已延伸到聚酯薄膜、聚酯瓶、工业用聚酯以及其他新聚酯产品等领域中,其中又以工业用聚酯发展更快。

根据国内市场分析,1999年,我国聚酯生产能力达398×104t/a,PTA的需求量为344×104t/a,而产量则为169.1×104t/a,缺口达172.9× 104t/a。

2001年PTA进口量达到311.7×104t。

2001年国内聚酯年生产能力已经发展到700-800X104t/a,当年产量已达611×104t,需PTA约531.6×104t,但国内PTA生产能力(包括DMT应算到PTA的产能)到2001年约为242.5×1094t/a,当年实际产量约为219.9×104t,PTA缺口达300X104t 以上。

通过对国内PTA市场需求的分析预测,到2005年底我国PTA市场需求将达到597~699×104t/a。

2.生产工艺路线精对苯二甲酸(PTA)是生产聚酯(PET)的重要化工原料,当前主要的工艺路线有二条。

一种是二甲苯(PX)合并氧化合并酯化生产工艺(也叫DMT法)。

另一种是对二甲苯(PX)直接氧化法(即DM法)生产工艺,它是以美国BP—Amoco公司、美国DuPont—ICl公司和日本三井油化公司为代表的中温氧化,加氢精制生产PTA的工艺技术。

我国较为先进的已建成投产的PTA装置(如扬子石化)多采用Amoco公司(现为英国BP公司)工艺技术。

并对经过对BP、DuPont、三井油化三家公司技术方案从技术路线、产品质量、原材料单耗、催化剂回收、公用工程单耗以及最为关键单台氧化反应器设计生产能力和设备投资状况进行反复的技术优化,同时结合70年代我国引进PTA装置30年来的发展经验,在引进、消化、吸收上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扬子石化)基础上,成功地对老装置进行大胆的革新、改造,使装置生产能力由原来的45×10(4t/a增加到60×10(4t/a(目前可达70×10(4t/a产量)。

聚酯车间安全教育内容

聚酯车间安全教育内容

聚酯车间安全教育内容聚酯车间是一种生产聚酯纤维的工作场所,该车间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

以下是聚酯车间安全教育的内容。

一、聚酯车间的安全风险介绍1. 化学物品风险:聚酯车间使用的化学品如溶剂、乙醇、酯类溶剂等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和毒性,在使用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火灾风险:聚酯车间存在火灾风险,因为聚酯纤维易燃,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会引发爆炸等严重事故。

3. 机械设备风险:聚酯车间使用的机械设备如纺纱机、拉伸机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 电气设备风险:聚酯车间的电气设备如电动机、电路等存在漏电、电击等风险,需要操作人员注意安全用电。

二、聚酯车间的安全操作规程1. 化学品使用规程:严格按照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佩戴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注意通风环境,避免化学品的直接接触和吸入。

2. 火灾安全规程:遵守聚酯车间的禁止吸烟规定,严禁在车间内留有易燃易爆材料,保持车间内的通道畅通,定期检查和保养防火设施。

3. 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机械设备的操作原理和安全使用方法,遵守设备操作规程,认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装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电气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在进行电气设备的操作之前,必须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避免出现漏电和电击的危险。

三、聚酯车间的安全应急措施1. 火灾应急措施:定期组织火灾演练,熟悉聚酯车间的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掌握逃生通道和求救方法,建立健全的火灾报警和报警机制,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和疏散人员。

2. 化学品泄漏应急措施:聚酯车间使用的化学品如发生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清理泄漏物,避免溢出物进入地下水和排水系统,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

3. 机械设备故障应急措施:及时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如果发现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聚酯装置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聚酯装置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聚酯装置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聚酯装置的概述聚酯是一种聚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是酯类。

聚酯装置是一种用于生产聚酯的设备,它通常包括反应器、加热器、冷却器、过滤器等组成部分。

聚酯装置广泛应用于石化、纺织、建材、包装等领域。

聚酯装置的危险因素对于聚酯装置来说,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危险因素:环境因素聚酯装置通常需要在高温、高压、高浓度、强腐蚀等复杂环境中运行,这些环境会对设备、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机械因素聚酯装置包括很多机械部件,如反应器、搅拌器、输送带等,机械故障可能会导致重大事故。

化学因素聚酯是一种有害物质,它的反应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危险性很高的中间产物和副产物,这些物质对人体有害、易爆炸等。

电气因素聚酯装置中通常会使用电气设备,如电机、变压器、照明设备等,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安全隐患,如火灾、漏电等问题。

聚酯装置的防范措施针对以上所述的聚酯装置危险因素,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下面是一些防范措施:安全教育培训聚酯装置的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了解聚酯生产全流程、可能的危险因素和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安全教育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聚酯危险品标志、事故应急处理程序等。

设备检修维护聚酯装置必须定期进行检修维护,包括清洗、紧固、校准等操作,以确保装置运行正常。

检修维修不能瞎折腾,应由专业人员操作。

安全防护设备聚酯装置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火灾探测器、自动灭火系统、压力传感器、泄漏探测器、气体检测仪等。

同时,操作人员需要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耳塞、手套、防护服等。

应急措施聚酯装置必须有应急预案,应该有应急小组,能够在发生事故时快速响应、迅速处理。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操作人员需要立即切断电源、停止机器,迅速疏散,应急预案应考虑到突发情况的多样性以及应对措施的全面性。

环保治理聚酯装置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工业废气、废水和固废,必须在环保法规的规定下进行处理。

不饱和聚酯树脂设备安全操作规定

不饱和聚酯树脂设备安全操作规定

不饱和聚酯树脂设备安全操作规定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学原料,被广泛用于制造众多家庭和工业产品,如卫浴、船舶、保险箱、水槽等。

不过,由于其有毒、有害、易燃等特性,需要我们在使用时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不饱和聚酯树脂设备的安全操作规定。

一、注意事项1.不饱和聚酯树脂较易于燃烧,不可直接与明火接触,应避免火源和暴晒。

2.不饱和聚酯树脂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工作时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空间。

3.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一定的毒性,接触时应避免吸入、摄入、接触皮肤和眼睛。

如果不慎接触到皮肤或眼睛,应及时清洗,并保持清洁干燥。

4.工作时应保持手部干燥,避免手汗滴入材料中,引起化学反应。

5.设备的电源接地应确保良好,电器设备应处于合适的位置。

二、设备使用1.设备开启前,应仔细检查设备的连线、螺钉和任何松散的部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2.首先将设备有关零件清洗干净并准备好所需配件。

3.准备好设备和周围物品,特别是所需工具,并将其放置在一个容易达到的位置。

4.设备使用前检查所有连线、管路和设备组件的紧固度。

如发现发散的螺钉、丢失部件、裂缝或其他损坏时,不应使用这些设备,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替换。

三、不饱和聚酯树脂储存1.不饱和聚酯树脂要储存在清洁、干燥、温度不高于30°C,防潮、防晒的地方。

切勿储存在口锅、灶台、炉子和热水器附近等高温处。

2.储存的地方应通风良好,但不可以直接受粉尘、紫外线或显微生物污染。

3.储存期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四、设备维护1.设备维护应按照生产商的说明书进行,以确保设备始终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2.在设备维修和调整之前,设备应完全停止使用,并断开电源。

3.检查设备维护和维修工作的工作区域,保持周围环境清洁干燥。

维护和维修工作应有专人负责,操作前应仔细检查设备。

4.随时检查设备润滑系统和传动部件的光滑性,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更换。

结论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安全。

聚酯生产之安全作业范文(二篇)

聚酯生产之安全作业范文(二篇)

聚酯生产之安全作业范文聚酯生产是一项涉及化学物质和设备的复杂工艺,在进行安全操作时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下面是关于聚酯生产安全作业的范文。

1.引言聚酯生产是一项高风险的工艺,在进行生产操作时需时刻关注安全,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聚酯生产安全作业范文,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安全操作。

2.工作前的准备2.1 戴上防护装备:由于聚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和液体,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和安全鞋等。

2.2 了解设备操作规程:在开展任何工作之前,必须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包括设备的启动、操作和停止等步骤。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化学品储存和处理3.1 化学品储存:将聚酯原料和其他化学品正确存放在指定的地方,确保存储区域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聚集。

保持容器密封,标明清晰的标签,以便员工识别。

3.2 化学品处理:使用符合安全规定的方法处理化学废料,避免直接排放到水源或大气中。

正确分类和封装废料,并妥善存放或移交给专业处理机构。

4.设备操作安全4.1 设备检查:在每次使用设备之前,进行全面的设备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无任何损坏。

如有异常发现,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并停止使用。

4.2 设备调试:设备调试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逐步操作,确保安全设备已启动并正常工作。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警惕,随时注意仪表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变化。

5.紧急情况和事故处理5.1 紧急预案:制定详细的紧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溢出和人员伤亡等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

确保所有员工都知晓紧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习。

5.2 紧急报警: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按照紧急预案的指引,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报警,确保事故能够得到及时的响应和处理。

5.3 事故调查: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详细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和责任方,并采取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及时修复设备,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酯装置说明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聚酯装置说明、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一、装置简介
(一)装置发展及类型
1.装置发展
聚酯工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5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是利用基础化工原料生产合成纤维的工艺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针对聚酯存在的吸水率低、不易染色、易产生静电等缺点进行了改性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使聚酯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

70年代末,我国从前西德引进了第一套直接酯化连续缩聚生产涤纶树脂的工业化生产装置。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聚酯在我国三大合成纤维工业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聚酯装置的产能已经达到1115×104t/a,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进入21世纪,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聚酯装置正向工艺技术更先进、经济效益更好的方向发展。

2.生产工艺路线
聚酯通常是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经酯化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一种高分子缩聚物。

目前用途最广的聚酯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经酯化和缩聚反应所生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生产聚酯的工艺技术主要取决于精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及乙二醇的生产发展。

用于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间体的主要原料路线有以下几种:一种是酯交换法
(简称DMT法);另一种是直接酯化法(简称PTA法);第三种是环氧乙烷酯化缩聚路线(简称环氧乙烷法)。

酯交换法(DMT法):是将以对苯二甲酸与甲醇反应生成易于精制提纯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或采用对二甲苯合并氧化、酯化制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再将提纯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得聚酯。

该方法在聚酯工业化的初期,未找到有效提纯对二甲苯的方法的时候得以广泛应用。

直接酯化法(PTA法):是以精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为原料,进行直接酯化连续缩聚的反应制得聚酯。

到90年代初期,PTA法的产量已经超过了DMT法,成为聚酯工业的主流生产工艺。

环氧乙烷法因为使用环氧乙烷代替乙二醇(EG),可省去环氧乙烷水解工序,合成反应生成物为单一的对苯二甲酸双β—羟乙酯(BHET),不需要回收设备,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所以是较有前途的生产方法。

从工艺流程上来看,PTA法连续化生产以前以六釜流程为主,即三段酯化,二段预缩,一段后缩,该流程技术较落后,物耗、能耗较高,已经基本被淘汰。

现在的生产流程是以吉玛公司、钟纺公司、伊文达公司为代表的五釜流程,或以杜邦公司、莱茵公司为代表的三釜流程为主。

五釜流程即二段酯化,二段预缩,一段后缩,三釜流程即一段酯化,一段预缩,一段后缩。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技术先进、工艺流程简化、生产控制先进、装置操作弹性大。

二、重点部位及设备
(一)聚酯装置主要原料危险性分析
1.聚酯装置主要原料安全特性
在聚酯生产整个工艺过程中,存在有PIA、乙二醇(EC)、二氧化钛(TiO2)、三醋酸锑或三氧化二锑(Sb2O3)、热媒(HTM)、二甘醇(DEG)、三甘醇(TEG)等多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见表3—64、表3—65。

当生产不稳定或发生泄漏时很容易酿成重大事故,危及生产和人身安全。

2.聚酯装置主要原料危险性分析
聚酯装置为关键生产装置及重点生产部位,其装置特点是生产连续化,流程复杂化,介质危险程度高。

这些特点决定了装置的管理要细化,操作人员要有较高的技术素质。

(1)聚酯装置为负压下生产的装置,主要物料为精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均为易燃易爆品,加热物料的载体为热媒,为有毒物质。

(2)主要中毒物料为EG和三氧化二锑,长期接触EG会引起慢性中毒,三氧化二锑加热能放出氧化锑剧毒烟雾。

(3)热媒热载体,温度很高,一般在330左右,所以操作时必须穿防热服、手套和面罩。

(4)由PTA装置输送PTA粉末和由PTA中间料仓向聚酯装置送PTA粉末采用氮气输送。

防止粉尘爆炸。

并对输送PTA的氮气进行氧含量分析。

3.聚酯装置主要危险物质分
根据聚酯装置工艺流程特点,以及装置设备、管线的实际布置情况,调查装置所使用有毒有害危险化学晶的实际分布如表3—66、表3—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