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 AW复习攻略
GREAW复习计划之提高和冲刺的阶段

G R E A W复习计划之提高和冲刺的阶
段(总2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GREAW复习计划之提高和冲刺的阶段
关于GREAW复习计划之提高和冲刺的阶段
关于GREAW复习计划之提高和冲刺的阶段
这个阶段我安排是一个月,如果时间宽松那么可以适当的多一两个礼拜,尤其前面3周将近一个月的入门和一些初步的练习,列提纲,我想这个时候大家应该对一个好文章有一个自己心里的标准了,至少是自己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作文水平,应该心里有数,也熟悉了怎么列提纲,练习高频作文,加油覆盖高频,练习,整理和复习提纲,复习以前写过的提纲和作文,A,B,C类的朋友我想不论都是什么情况。
在这个时候都应该会心里有数了,知道怎么复习了,需要做的无非是把自己在积累阶段的计划和内容延续,适当的在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去增加一些练习的分量,自己学会调整就好了~~~模板的问题现在应该注意了,因为模板在之前的入门阶段是帮助我们上手和熟悉,那么现在我们写了几篇,一切就应该要照考试的真实情况来,掐时间,在规定的时间要包括看题目,列提纲,写正式的'作文和修改拼写,语法错误等等~~~同时修改下自己模板,尽量要自然,整个文章的内容安排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
首先是ARGU,我认为不论是什么题目,我们都回找到很多的反驳点,结构的写法很固定,注意的几点可能就是我们的模板别太明显,段和段之间要学会连接,在上面的ARGU修改的例子里我讲了一
些,开头结尾的套路,论证手法多模仿模仿,不是单纯的照搬,但是思路和方法要学习等等~。
备战gre考试该如何复习?

备战gre考试该如何复习?gre备考,我们需要制定一个适合自己完美的gre复习计划,一般来说5到7个月就可以了,那么我们要如何进行gre备考呢?天道留学小编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的gre考试有所帮助,预祝大家可以取得好成绩。
下面就是天道留学小编为大家分享的gre复习计划,准备gre考试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大家的gre备考有所帮助。
1. 制定5-7个月计划表一般来说,新GRE考试虽然增加了认知和理解能力的考察,但也减少了记忆大量生僻单词的时间,因此和现在的GRE备考相比,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三个月到半年左右就可以。
制定一份5-7个月科学有效的复习计划非常重要,词汇是基础,也是贯穿GRE考试的主线,因此前两个月可以集中攻克单词,最后一个月准备写作,剩下的时间集中做大量真题或练习题。
2. 单词背诵不能放松GRE考试对于词汇量的需求很大,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数学部分的术语词汇,更多分布在填空题的词义辨析和阅读题的大量专业术语中,掌握充足的词汇量,才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基础。
如果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有些题目不能理解,这就是词汇出了问题,需要抓紧时间扩充词汇量。
3.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GRE考试对于考生的要求很高,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考生不仅要掌握足够的英语技能,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因为这种能力是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训练这种能力的方法可以通过GRE备考来提高,特别是在练习阅读题的过程中,会大量应用到这种能力。
4. 重视写作,多进行写作总结新GRE写作变化不大,题目减少了一些,学生可根据将要公布的新题库进行备考,特别要注意一些新增的题目,注意深度钻研题目,挖掘题目的内涵,还要注意写作思路的总结。
备考写作时,要按照字数、行文规范等要求,计时练笔,要训练写作速度,写完后要对照范文及分析总结经验,找出适合自己的写作策略。
要强调的是,写作训练一定要实践,只看不写是无法提高写作能力;只写而不总结经验和策略,也无法提高应试水平。
AW考前四部曲之GRE作文考试流程超详细总结

A W考前四部曲之G R E作文考试流程超详细总结一、概要二、出门——Confirmation number、证件、资料、食物、饮料、手表、耳塞、护身符、手机、RMB、纸巾、签字笔、滴眼液、衣服、首饰、基础信息、其余三、到场四、等待(第一间屋子)五、填表六、存放物品七、进场一(第二间屋子)八、进场二(第三间屋子)九、熟悉操作、做调查(22页)、选择笔考考点十、Issue十一、短暂休息十二、Argument十三、confirm submit result十四、填写四所送分学校十五、出场十六、考完试之后十七、细节——温度、隔板、草稿纸、铅笔、手表、时间显示、键盘、鼠标、显示器、考试时的界面、主机台灯、座位、桌面、电源、耳机、摄像头、周围的人注意,摄像头没有在显示器上,在房顶,详见“细节“熟悉操作、做调查(22页)、选择笔考考点提前要重点说明的是:不要在做问卷的时候写模板。
很多考生在做作文前的问卷调查时就在草稿纸上写模板了,这是不允许的,会被视作作弊。
那些老师连高频都知道的,要是不知道模板也就说不过去了…在调查之后的空隙(如果你不人工跳过的话)是足够你去写的显示教你如何用鼠标、以及考试的各个界面,这个部分没法跳,大家跟着来就可以了然后是调查问卷,这里会问你的性别、学历、父母学历啥乱七八糟的,对于这个有四种选择:1、跳过,不过不要跳的太high把笔试地点也跳过了2、自己认真答,囧,有的考场要求做这些东西的过程必须在30分钟内,继续囧…你后面还有别的考生呢,别自己在里面好的太久~3、慢慢悠悠耗点,休息,缓解紧张情绪过后会让你选择笔考考点--全国各地的都有(是用英文的,之前最好查一下英文)大家根据自己需求去选就行了,如果想了解笔考考场信息,请参照此贴:=到时候会让大家选择两个,这个和当初报机考也是一样的,分作首选和次选,我的建议是大家直接选中首选即可,选择次选反倒容易被分到别的地方,弄得你考完试还要回来担心然后发问~注意,笔试考场的容量是相当大的,除非考场特殊情况,不得已会给你搬家,否则是你选哪里就是哪里的做好这些之后,深呼吸一下,准备开始吧~ISSUE到了这里就和大家模考时候用的AWP一样了一旦选择结束这个调查和熟悉界面的部分,考试立即开始,即看到作文题时记时已经开始。
gre考试高分复习计划介绍

gre考试高分复习计划介绍gre考试分数对大家来说特别重要,那么你知道如何做好gre考试复习吗??下面我就和大家共享gre复习方案指南,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来学习一下吧。
gre考试高分复习方案介绍gre复习方案指南两个月:突破词汇词汇,是基础,也是贯穿gre考试备考的主线。
详细时间支配:第一天早晨背2个新list,晚上复习;其次天早晨首先复习前一天的单词,然后再背2个新的list,晚上复习4个;第三天早晨复习前一天的2个list,再加入2个新list,晚上复习,之后以此类推;如此,6天攻克12个list,周末再将这12个list复习一遍。
一个月背完第一遍词汇书。
之后,可以适当增加每天背的量,10天过一遍,不断反复,这样两个月的时间,每个单词都已经看过5-6遍,为以后的练习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目前市面上多数单词书,每一个词汇后面都有许多释义和额外的信息,在第一遍记单词的时候,要忽视它们,只要记住首要意思即可。
贪多只会增加记忆的负担,事倍功半。
假如觉得拿书本背太费劲,也可以借助像迈西背单词软件这样的工具。
两个月后,对单词进行巩固和帮助记忆,gre考试背词是为了实战、为了考试,在实战中检验自己的背诵效果、记忆单词当然是很重要。
此时并不是说单词书就可以丢掉了。
恰恰相反,每天仍旧需要拿出2-3个小时的时间过单词,直到考试,否则就会遗忘。
事实上,背单词需要不断的反复。
一至两个月:攻克作文作文的预备时间,依据个人的考试时间而定,并不强求放在背单词之后,由于作文中基本用不到GRE词汇。
作文的预备,前期以看为主,依据作文题目的分类,重点看的思路和文章结构,其次才是词句,另外留意搜集例子和自己用的材料。
后期以写为主,先不要急于写完,写好是关键,然后逐步缩短写作时间。
此外,不推举大家将练习题里面全部题目都写一遍,这会铺张许多时间,而且并不能保证肯定能够提高作文水平。
与语文部分比起来,作文的重要性——尤其对理工科同学而言——要小得多,因此,更多的时间应当用在语文上。
GRE AW 5.0 个人备考经验

AW 5.0 个人备考经验首先,如果你觉得AW没用,或者说考个3.5就可以,这篇文章不适合你。
我知道有的申请者,特别是理工科类的,都会说AW没用:实际上从近年来的申请结果看用处确实是个谜,即便是3.5的理工科申请者也有拿到UCB 的;甚至有的XDF教师会夸张的说“有的学校连AW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个我很“震惊”)。
但是,如果你的确想用比较快的方法来攻克GRE的AW,或者想拿到4.5以上的分数从而增强申请背景(特别是文商科),这篇文章可能会帮到你。
毕竟,AW能拿到4.5以上,我觉得在中国申请者中都算是一个亮点了(中国学生AW普遍不高)。
还有,我是理工科。
先说一下个人的情况:最后一次老G V 570 Q 790( V158+Q164),AW 3.0;AW准备了一个月,当时过年,效果不好。
20121103G V153 Q166 AW 3.5;这次准备的比较认真,但后期受到情绪影响,外加申请,备考受到了影响。
20121215G V155 Q168 AW 5.0;这次是考完托福之后,只准备了12天,但感觉着12天AW量变引起了质变。
托福写作满分。
我的V分数不高,而且还很“稳定”。
其实老G的时候背好单词,拿到我那样的分数并不难,但是新G不是背单词那么简单。
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ETS的改革真的很成功:新G非常看重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就是逻辑),和句子之间的关系等等。
不少V160+的牛人发过不少经验帖子,我也看了,但感觉还是没有突破。
所以在这里就不误导各位了。
单词书的话推荐3000,基本考词都覆盖了。
总之一句话,不要迷信背单词就能拿高分。
至于Q,我本身就不是那种能拿满分的人,因为粗心是我的软肋。
要拿满分,一定要细心准确,这真的是种能力。
重点说说AW。
第一次考,觉得只是Issue准备高频,Argument套个模板就可以了。
但ETS并不傻:当年老G许多人都拿到了3.0这样尴尬的分数。
然后就是各种忐忑“AW3.0会不会被拒人”之类(包括我)。
gre复习攻略 gre备考

gre复习攻略 gre备考GRE考试中逻辑作文部分为机考,语文和数学部分为纸笔考试。
考生要在同一考试年度内同时完成机考和纸笔考试,并要先完成逻辑作文部分的机考。
经常关注一下就能知道,你报了名,就是机考和笔考都报了,报名时选在哪里机考和机考时间,机考后选笔考地点,作文一般都比笔考提前2个月。
【准备战略】准备GRE的确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安排,不能仓促上阵。
首先是心态问题,抱著“考考看,考得好再出国”或“先补起来放,等有空再来准备”的心态不但拖长了准备时间,上课效率也变差,等到认真准备时却发现有问题无人可问,如果以“只有这一次机会”的心情面对考试准备的效果会好很多。
GRE的复习就是题海战术,不要将全部题目做完,一定要留3到4套最新的真题到考前一个月做。
做同样的题目好处是找感觉。
GRE的语文部分不允许你反复推敲答案,而且每次考试都有以前类似的题目。
做题要严格按考试的时间进行,不要对自己放松要求,考前一个月要每天一套题,用整片时间象正式考试一样。
【笔试与机考】经ETS无数次的对比,同一个人笔试和机考分数至多相差上下40分,因此机考和笔试完全具有可比性。
所以大家完全可以按照准备笔试的方法准备新来的机考。
【词汇】准备GRE考试单词是第一关,红宝书一定要背熟。
光背红宝书够了。
在红宝书熟的不得了之前不要再背其它大量的单词了。
去新东方之前的单词要基本过关。
马力收词问题太大但类比反义词笔记还是不错的,可以买一本时常看看。
另外要有一本好字典,用字典的好处是使你对单词的了解更加准确。
因为GRE的单词(特别是在类比)中很多是在考你对单词的细微了解,如程度、褒贬等,推荐大家使用Meridian Webster American No.1和Meridian Thesaurus(就是那本全是同义反义,解释很少的那本)。
这两本字典的作用怎么高估都不为过。
牛津,郎曼、新英汉都路数不对。
《背单词方法》:第一条,一定要每次都大量地背要“暴风骤雨”似的背,大量地背,忘了就不停地强化,不要指望你在一个词上花十分钟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记住它。
GRE考试全面备考攻略分享

GRE考试全面备考攻略分享 ,数学作文语文成绩一起提升,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G RE考试全面备考攻略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GRE考试全面备考攻略分享数学作文语文成绩一起提升首先是新GRE数学考试考生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在考试前一周的时间内做两三套近几年的真题,以此来熟悉一下题型,并且对专用词汇进行一定数量的记忆。
在考试的时候,如果遇到十分复杂的计算题,这时候千万不要慌张,一定要仔细,不要马虎,认真算一下就可以考满分。
GRE考数学考试的复习和做题中,还有一点是考生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数学部分的考试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容易引起歧义的语言,考生需要根据语境进行判断,一定要认真读题,防止不必要的丢分。
比如这样一个例子,在题目中出现“least possible number”,有些考生认为是指可能值中最小的那个数,还有考生认为是指最没可能的那个数,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考生一定不要慌张,要仔细阅读上下语境,然后进行选择判断。
其次是新GRE作文考试新GRE考试的逻辑作文部分是十分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几乎可以算作是GRE的精华部分了,因为GRE考的就是逻辑,用英语写两篇作文只是考察的一种形式,而真正目的就是考察考生的逻辑分析水平。
GRE考生在准备复习考试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熟悉题库和认真准备作文提纲。
对于考试中的立论文来说,考生应当参考各种可以查阅到的资料,自己草拟一份完整的提纲,并检查提纲的逻辑连续性,这对于考试是很有帮助的。
GRE的作文复习,对于驳论文而言,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熟悉题库。
在写作时,考生需要区别“事实”和“观点”,不可以盲目攻击题目中的事实,而只能攻击其逻辑上的漏洞,作文语言尽量做到语言流畅,结构清晰,观点清楚,并且尽量做到没有语法错误。
第三是新GRE语文考试新GRE考试单词量大,因而很多考生惧怕语文部分,但是词汇又是非常重要的,某种程度上说,词汇量的掌握是能否取高分的决定因素。
新GRE考试三个月复习计划分享

新GRE考试三个月复习计划分享gre三个月复习计划一:新gre考试三个月复习计划分享「三个月的主要安排是:前一个月背红宝书,做GRE北美考题,可将题分类做,以练习感觉。
第二个月开始背单词,做国内题,国内题比较简单,作为入门练习题目最好,V和A全部分类做完。
第三个月开始REVIEW每天按照2个V和2个A的进度进行,半个月左右可以完成。
考前半个月可以开始看机经,每两天看一次机委总结。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从第二个月开始就必须每天背单词一直到考试前一天。
冲刺阶段时间安排第一阶段:pp2第一遍任务1:先模考pp2模考题库1,未解密版,包括数学。
任务2:V1V18, A1A1 &任务3:no题填空。
本阶段任务细节:1、每天,最好是你考试的时间,2、V的时间改为30分,A改为1小时。
3、阅读,每个V先只做单数题短阅读可适当各多一个,V9、V18每个都有两篇长阅读,先只做第一篇长阅读。
4、组题,每个组题做单数题。
5、每天,分析本次考试,分析点如下:a、将阅读,按一定的方法重新分析一遍。
b、将填空,按PP2handbook上的分析一遍。
将错题记入笔记本。
c、将单体分析一遍。
d、将类反错题记入笔记本。
6、每天下午,做no题填空共10个,每个42题,推荐陈圣元的书。
完后,按照此书分析,体会其精髓,并将错题和代表性题记入笔记本。
7、G RE单词,按前面提到的方法记忆。
8、结合做题,寻找每种类型的题目,自己最适合的方法。
建立自己的方法论,记录心得,建一个自己的文件夹,里面放各分项的心得,我是按照:类反、阅读、填空、组题、单题、数学、模考总结、总体注意事项来分。
建立word文档,也按上面的分类。
9、看杨鹏的100难句。
10、奇奇的七种武器。
11、同义词群。
第二阶段:1、背记一些GRE乍文,每天2篇。
早上背记,下午再背记一次,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GRE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有东西可写,能写出一些句子,自己组织语言有效地完成一篇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W攻略(附ARGUMENT模板、AW资源推荐)前言本人搭上了老G的最后一趟班车,成绩还不错,在长达半年的准备中积累了不少心得。
在这些心得中,由于GRE的改革,很多都跟着老G一起作废了,唯有AW还可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在之前的复习过程中,经常会去寄托看看,下载一些资料,所以现在也贡献AW攻略一篇,回报寄托。
一AW的重要性2011年8月,GRE的全面改革将进入试运行阶段,不出意外,从10月开始将正式启动新GRE。
新G相比老G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改动,比如单词可以少背了,机上操作需要加强了,然而唯一不变的是AW。
也就是说,AW是唯一让考生能够参照过去经验进行充分复习的部分,所以作为变动中的可把握部分,AW没有理由不好好准备。
另外,对AW很多考生一直有个误区,觉得AW满分6分,在GRE总分的1600中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其实不然。
要知道,AW是真正可以体现语言和学术水平的地方,比笔考部分具有更大的含金量。
同样一个1300+5的考生,和一个1500+3的考生相比,前者更有可能胜出。
所以,AW完全值得广大考生花一点心思在上面。
二AW复习时间根据经验,AW复习需要1-1.5个月。
如果自己慢慢摸索,恐怕复习1.5个月可以比较有自信地上考场,而如果根据如下攻略,1个月足以让你取得骄人成绩,甚至在更短的时间内也能让你轻松过关。
当然我们靠的不是狠背模板,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是除了成绩外可以让你有作文思路实际收获的东西。
在时机方面,建议在单词背到3遍开始复习AW,效果最佳。
因为虽说作文看的不是语言,而是思路和结构,但结构容易掌握,当大家结构都差不多的时候,比的还不是语言?而语言很大程度是靠词汇量撑出来的。
由于本人做事比较拖沓,复习AW的时候单词才背了2遍,所以作文复习到后面单词跟不上只能自己整理出红宝里的作文常用经典词,这里一并奉上,以飴读者。
三资料准备作文书只需一本北美即可,不用买很多国内作文书。
一来国内的作文再好也比不上北美的专家,二来研究作文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能把北美研究透已经很了不起了,事实上,我只研究了十几篇就已经受益匪浅。
另外,题库是必需的,可以到各大网站上下载题库以及相应题频。
题频也有诀窍,一般是看历年总题频,但是如果你有幸在月末考,建议看看该月的考场所在地的题频,命中率还是比较高的。
四复习计划不论是复习ISSUE还是ARGUMENT都根据2条线走,一条是类别,一条是题频。
当然是频率出现高的题目先复习以保证命中率,另外每种类别(ISSUE是根据话题,ARGUMENT是根据错误类型)都要兼顾到,以保证考场上的熟悉程度。
在复习安排上,我参考了XDF某老师的建议,共30天,前10天ISSUE,中间20天ARGUMENT,后10天模考。
另外我建议,第一个ISSUE10天,前2天列提纲(使用中等题频的题目,并保证涉及五大类话题),中间4天每天进行五大类话题的不计时演练2次,演练后对照北美进行精读,后4天重复每天进行五大类话题的不计时演练4次,演练后挑选1-2篇进行北美精读。
在10天的训练里,一是要保证每天的作文完成速度要比前一天有所提高,到10天结束时要在1小时内完成ISSUE,二是要保证每篇的北美精读后都有新收获。
我看北美的时候至少都看3遍,第一遍看的时候分析内容和结构,学习其完整性和严密性,第二遍看论证方法,看作者如何扩充他的论述,第三遍看作者怎么做到语言的多样性,比如为表达同一概念,作者使用了哪些同义词,以及整篇共使用了哪些句式变换。
最后把三部分值得借鉴的地方用笔记录下来,下次演练的时候争取用上去。
这样几十篇下来北美的精髓都被汲取了,必成高手。
(对了,有的北美范文是属于创新型写法的,建议没有这种金刚钻的同志不要去揽创新这样的瓷器活,直接跳过,我们是走正统稳健路线的,坚持走创新型道路的同志就请不要把此文看下去了)。
在10天ARGUMENT里,也是同样,我自己总结了17种错误类型,根据不同的版本可能分类有所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第1天根据错误类型翻看例文认识错误,中间8天每天过2个错误类型,进行不计时写作和北美精读,最后1天进行整理,形成一套自己的模板,在之后的模考中反复应用以期熟练背诵。
ARGUMENT的北美精读也是一样,第一遍注意错误类型,自己写的时候有没有漏掉重要的错误,第二遍摘录好的模板式的句型,以为我所用,第三遍注意语言多样性,这里还要注意哪些词作者可以反复直接使用ARGUMENT题干中的词(据我观察,一些难以替换的、概念抽象的词可以反复直接使用,比如political environment啦,art forms啦),哪些作者在反复替换。
最后再进行整理,每天都要有进步。
最后10天,保证每天能模考3次,这是千万不能省的,前面打的基础都在这10天里进行强化巩固,否则将前功尽弃。
而且在10天的模考里可以将速度提上去,没有速度,就是水平再高,文章不完整也是白搭。
所以最后复习宁愿练速度而不是练水平。
以上是30天复习法,当然如果你已经没有30天了,可以把以上过程相应缩短,但尽量不要缩减模考时间。
五技巧部分以下技巧是大部分我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出来的,当然很大程度上还受了寄托的davidjacky 《Issue攻略》的启发,在此致谢。
PART1 ——ISSUE部分:1. 时间分配在模考的后半程,希望能达到这样的速度,这样在上考场的时候才不会慌:(补充一下,上考场的时候最好把手表放在远一点的地方,平时时间要控制,而在考场上过于在意时间会严重影响思路,使情绪紧张。
对于考场上时间的控制,其实平时那么多天的训练已经有大致感觉了,只要保证专心审题写作,时间肯定来得及)45-44 选题44-37 提纲37-30 开头30-23 首句23-9 补充9-2 结尾2-0 检查2. 题目分类对于ISSUE新手,首先介绍题目分类:(1)按照话题分:(数字代表典型题号)科学政治类(31,30,160,8)社会类(190,203,121,26,119)行为类(138,159,16,25,127)教育学习(59,94,112,5)艺术文化法律类(218,63,180)(2)按照题目性质和写法分:(罗马数字指对应的文章结构,详见下述)(一)should类:Ⅲ(如政治家该不该说谎)(二)二选一类:ⅠⅣⅤ(如摄影记录和纸质记录哪一个更好)A+ A-B+(这类题目的经典写法就是如果A和B之间你赞成B,那么中间段三段一段说A好,一段指出A的缺陷,一段支持B好)(三)方方面面类:Ⅱ(任何题目都可以写成方方面面类,只要你能分得出“方面”,如艺术可以分成绘画、雕塑、音乐、文学等,这种结构的文章简单完整,缺点是态度一边倒)3. 文章结构分类:Ⅰ完全支持IntroductionSupport 1 (引用、举例)Support 2 (引申)Support 3 (反证)ConclusionⅡ完全支持IntroductionSide ASide BSide CConclusionⅢ部分支持IntroductionSupport 1Support 2Support 3ConcessionConclusionⅣ反对Introduction(普遍观点A对,我认为B对)Refute 1 (论证A不对)Refute 2 (引申A的后果)Support 3(引申B的后果,反证B对)ConclusionⅤ混合Introduction(各种观点,我认为平衡)Support A(引用、举例)Refute A(过度A危害)Support B(引用、举例)Support A+BConclusion4. 具体分析开头段:开头方法我总结了一下,经典的不外乎如下几种:1)复述作者观点+提出立场(肯定/否定)STEP1+32)提出矛盾观点+提出立场(赞成一方/寻求平衡)STEP1+33)[问句提出问题]+[提出反对派立场]+提出立场STEP1+2+34)背景+立场STEP1+35)直接陈述立场+简述理由STEP3+46)引用/轶闻趣事STEP1下面一步步分析:STEP11)复述作者观点:复述题目,完美改写(主被动互换、名词替换、词组从句互换)(通过对北美的研究,我整理了一些各个结构的经典句型,读者仅作参考,在自己精读北美时也可自行整理,印象更深,下同)The author asserts/claims/advocates that…… on the assertion/allegation that…2)提出矛盾观点:Determine whether… could be weighed in many aspects.There is much controversy/a growing concern/ an on-going debate over the issue of…On the one hand,… ; on the other hand,…The issue of … is a complex one, since it involves a conflict between…When asked about…, people may find it hard to come to consensus due to their different experiences and conflicting values.3)问句提出问题:论题的问句形式,as the author asserts?Two factors influenced … greatly. One is …, while the other is…4)背景Overwhelmingly/Increasingly influenced by the soaring/ booming/ ballooning/ proceeding process of the global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pragmatism and utilitarian,…With the advent of the … era, human beings are gradually submerged into the … ocean with a large amount of … which is unceasingly pouring into … at an unprecedented speed.In this era of rapid … change leading to increasing life complexity and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Past two decades witnessed sweeping changes…People today place much more expectation than they used to.Insofar as …, … always serves as the paramount … in …., and it is regarded as the most rational avenue to … That is why the necessities for …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manifest.STEP21)提出反对派观点Critics of the idea argue that…Insofar as … , many people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2)否定立场The claim that … is an over-statement at best.At first glance, this opinion seems to be somewhat appealing/ convincing, however, one does not have to go too far to see that…/ however, further reflection/careful weighing shows that…A contrary position would reflect a too narrow view of…But it is unwarranted and ridiculous to unnecessarily extend this broad assertion to embrace…, while ignoring certain compelling reasons why…Although many people may embrace this idea wholeheartedly, I have my reservations.The author overstates/misunderstand the comparative significance of…The conclusion unfairly generalizes about…/challenge/miss the point that…I find this claim problematic in two aspects.I find the speaker’s dual claim to be specious on both accounts.STEP3提出观点1)肯定As far as I am concerned/As for me, I wholeheartedly agree that…/ I would conclude that…/ I tend to agree that…/ I am inclined to support the idea of…I would like to present evidence favoring the former one and refuting the latter one.My point of contention towards the status of…2)部分肯定I fundamentally agree with the preposition/allegation/assertion that…Nevertheless, … should have some freedom to…Nevertheless, I would caution that extending the position too far might risk undermining those objectives/defeat its own purposes.3)折中平衡(分为两种写法:平衡or分情况)On balance, …The final judgment should depend on a case-by-case analysis of the two situation.… whether one has advantage over the other depends on the specific condition.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call for a balance in which there are…The two facets are not mutually exclusive, as … just means …… involves the respective function of …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olves the advantages that might improve… and the disadvantage hat might hamper…STEP41)简述理由(分为两种写法:指出分段or不指出分段)…, which can be substantiated by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Based on…In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I would like to present evidence of … to support my standpoint. … as discussed below.I propose that … best discipline to understand this power of… and its ability to cause a ground well of thought are…… can be easily be found whether at the … level, … level and … level.In fact, following the speaker’s advice would actually impede … as well as impeding…BODY段:1)Should类(优点分层法)Support1 :In the first place,…To begin with,…First of all,…Firstly,…Turning first to the speaker’s threshold claim,…Support2:In the second place,…Furthermore,…In addition,…Secondly,…Another reason why…Another compelling argument against…As for the speaker’s ultimate claim,…Conceding:Admittedly,…However, it should be admitted/ confessed that…However,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Conceding that…, I nevertheless disagree that the former should always precede the latter for several reasonsThough…, on no account should we conclude that…As far …, I concede that…At first blush, the speaker’s claim might appear to have considerable merit.Suppport3:Moreover,…Furthermore,…What’s more,…2)方方面面类When it comes to …, it is the same.At … level,…In considering…B is similar to A in that…From a … point of view,…结尾段:STEP1总结联系词:In sum,…In conclusion,…To sum up,…Consequently,…STEP2总结BODY(分为两种写法:复述中间段or不复述)1)不复述,直接总结:From what have been discussed above, we may safely draw/finally arrive at the conclusion that…Due to the above mentioned reasons/analysis, any thinking person must believe that…/I hope it has been shown that…Public awareness of the major concerns addressed in the above argument will certainly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s challenging problem.2)整合平衡… sometimes intertwine into an organic whole/to form an integrate whole/ to generate an organic whole, thus becoming more persuasive/convincing than any one of them.In the final analysis,…3)概括前文Without A…; without B…; thus,…A andB are the centerpieces of at least two most influential areas in human thoughtThus, while … necessitates A, B are equally important. A drive us forward in a series of thrusts while B make sure we are still on the jousting field and know what the stakes are.STEP3 扩展(非必要)1)表决心It is high time/ imperative that… measures be taken.Taking into account all the dimensions discussed in the above analysis might be a decisive step out of his dilemma.2)提警告If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left unchecked, severe consequences…至此,完整的文章架构就呈现出来了,适用于所有ISSUE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