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药品种混乱现象

合集下载

历史原因 品种混乱

历史原因  品种混乱

历史原因品种混乱,从源头抓起,保证中药饮片的品种正确、质量优良自然原因野生动植物中药材资源濒临枯竭,产地和环境因素,产地和环境因素,基源问题,人为原因真伪,掺假现像为牟取暴利在药材中掺杂使假使药材增加重、用多支小规格的细小药材压制后,冒充大规格药材以获取暴利量(6)弄虚作假,以假乱真,越是名贵珍品,伪乱之品越多,如西洋参、人参、三七、天麻、西红花、牛黄、麝香、羚羊角、冬虫夏草、乳香、血竭、燕窝等,伪品时有所见。

使用非药用部位变质炮制管理不善(仓储、调剂条件差,缺乏必要的设施)质量验收制度不健全,质量验收形同虚设,人员素质欠提高经营秩序混乱缺少必要设施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未同步与药品标准进行更新原药材购进渠道混乱,质量不能控制。

地方标准品种冒充《中国药典》品种导致抽检不合格。

中药饮片常规管理不严导致抽检不合格??生产管理水平较低,无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无工艺标准,无工艺过程的量化控制,长期依靠经验,主观性较强,生产的中药饮片质量稳定性得不到保障中药材栽培,采收———采购———运输----加工炮制----储存------饮片包装----经营1.中药材栽培,采集,加工中药材种植不规范,中药材采收不规范,中药材加工不规范2.采购中药材采购不规范(以假充真品种混浠,混杂掺伪虫蛀霉变以劣充优)真伪,掺假,非药用部位,染色、脱色、硫磺熏蒸,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未同步与药品标准进行更新3.运输4.炮制中药饮片炮制不规范。

质量验收制度不健全,质量验收形同虚设。

生产管理水平较低,无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无工艺标准,无工艺过程的量化控制,长期依靠经验,主观性较强,生产的中药饮片质量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中药饮片检验标准不适应现实中药饮片质量之需要5.贮存管理不善(仓储、调剂条件差,缺乏必要的设施)中药饮片的养护管理因素中药材仓储条件不规范6.饮片包装中药饮片包装及运输管理不规范7.经营经营秩序混乱调剂员队伍的素质和操作不规范中药煎煮不规范中药材栽培,采收———采购———运输----加工炮制----储存------饮片包装----经营对策:历史原因中药饮片的来源问题自然原因建立中药材GAP 基地人为原因切实执行GSP认证制度 (它是指在药品流通过程中,针对计划采购、购进验收、储存、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而制定的保证药品符合质量标准的一项管理制度。

医院中药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医院中药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医院中药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摘要】医院中药管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中药品种不全供应不足、库存管理混乱、使用规范不统一以及质量控制不到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建立完善的中药品种采购机制、优化库存管理系统、加强规范培训和宣传以及强化质量控制体系等措施。

通过这些应对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医院中药管理水平,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

医院中药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管理体系不完善,改进医院中药管理的重要性也因此显得尤为关键。

只有通过不断改进管理机制和强化质量控制,才能有效提升医院中药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中医药服务。

【关键词】医院中药管理、问题分析、对策、中药品种、供应、库存管理、使用规范、质量控制、采购机制、培训、质量控制体系、改进、重要性。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医院是人们生病时求医治病的地方,而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治疗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中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医院中,中药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用药效果和医疗质量。

一方面,由于中药品种繁多,而且药材的生长季节有限和地域特殊性,导致医院中的中药种类不全,供应不足。

中药库存管理混乱,有的药品库存过多,有的药品又常常缺货,这给医院的用药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中药使用规范标准尚不完善,一些医务人员对中药使用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够,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

医院中药质量控制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有些中药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医院中药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只有加强中药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控制体系,才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接下来将通过分析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2 问题意义医院中药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价值。

良好的中药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治疗效果,还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试论中药品种混乱的根本原因

试论中药品种混乱的根本原因

力 的影 响 口: 新 药 与临 床 1 9 ,6 1, 1. 9 71 ‘ 1 2 万 华 印 - 力 孔 祥 平 . 酸 枣 仁 总 皂 昔 拄 膳 蜃 过氧 化 作 用 丁 等.
[] J.中 草药 1 7 2 1 3 9 62 l) 0 . 9 [ 2 石 琳 - 盘 牛 . 1] 范 是 琳 . 等 三 七 总 皂 苷 升 颈 动 脉 前 列 腺
与 发 . 9 7 9 2 8 1 . ( : 1 9 t 稿 日期 2 O - 2 2 ) 收 0 l - 5
:: 孙 健 . 8 崔燕 . 盂晓萍. 皂苷对培养的太白兔泡沫细胞 产 三七
生前 氧 自由基 的影 响 l] l 十 医学 院 学报 19 .5 3 :9 j 性舂 9 9 ) 4 . L [ ] 倪劲松 . 家祥 . 9 是 肖坷 袱 . 捌 五 加 皂苷 对 糟 屠 病 太 鼠 血 过 辑 等
[] 湖 南 医 科 大学 学 报 1 9 ,c 5 :2 . 』. 9 5 2 () 4 5
[ 0 赵 丹 李 1]
扬. 张 健 . 等 地 臭 心 血 康 对 戈 心 肌 蛙 血 再 疆
[ 3 王新星 . 2 严劫 芳, l沽 ^参茎 叶皂苷嗣节脂质和抗脂质过氧 李玉 化作 用的宴验研究 [ J ]湖南医科太学学报. s o 1 t )1 1 9 .5 : :o


刚 . 莉 - 长 龄 . 毁 胺 蓝 皂 背对 高脂 动 物血 清 腈 蛋 张 李 等
素 1: 降 低 血小 板 内血 桂 素 A:的作 用 l] 中 国 药 理 学 通 及 J.
报 9 0. 1 2 9 1r
白 . 壮 及 动 脉粥 样 硬 化彤 戚 的 影 晌 [] 中 国中 药 杂 志 .9 6 肝 』. 19 .

对中药材质量问题的分析

对中药材质量问题的分析

药学综述对中药材质量问题的分析【关键词】中药材质量问题分析多年以来,在各国医学领域,人们对中医中药的认识都在不断提高,我国也在大力扶持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中药越来越被更多的病人所接受,所以,中药材的需求量逐年上升。

而由于各种原因,中药资源却在逐渐减少,有的品种甚至面临资源的严重匮乏。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采取各种各样的不法手段,在中药材中掺假、混杂,以降低成本,所以中药材的质量越来越令人担忧,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中药成本是越来越高,我们更应该把药品质量放在首位,所以呼吁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加强中药材质量的监管,我们作为中药师责无旁贷。

下面就本人在工作中发现的中药材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做以总结:1实际工作中发现的中药材存在的问题1.1 非药用部位掺入太多:例如:柴胡,由于货源较少,本来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1],而在市场上销售的柴胡几乎全都掺有地上茎部分,有的甚至几乎成了全草;黄连,秋季采挖后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后撞去残留须根[2],市场上近几年价格较高,为了增加重量,大部分都带有黄连须根,鸡爪连的中间还夹杂有大量的泥土,有的髓部已高度木化;山茱芋要求含核量不能超过3%[3],而市场上有的含核量高者具统计能达到15~20%。

1.2 杂质太大,灰尘含量严重超标:如:蒲公英、茵陈、金钱草等全草类药材,在产地采收时带入了大量的泥土,甚至石头,而在销售的过程中是不经过水洗的;再如地龙,药用部位应该是剖腹后去除内脏和泥沙,洗净干燥[4],而市场上销售的地龙,有的仅在中间剖开一个小口,而两头的泥土根本没有去除,有的甚至就不剖开直接入药,本人曾作过一次实验,取100克地龙用水洗净,晾干,再称仅有63克,像这样医生用药时精心计算出的用药剂量,如何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1.3 人为掺假,以此充彼:本人曾发现以续断饮片染成红色掺入丹参中出售;以十字花科植物大头菜的干燥成熟种子代替菟丝子出售;以党参种子、北葶苈子伪充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成熟果实出售;以菊科植物蜂斗菜的花蕾伪充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蕾出售;车前子中掺入沙子等等。

药材及饮片品种混乱的原因

药材及饮片品种混乱的原因

药材及饮片品种混乱的原因药材和饮片在中医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医药疗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药材和饮片品种的混乱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这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那么,药材及饮片品种混乱的原因是什么呢?一、生产环节问题药材和饮片的生产环节是品种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生产商为了追求高利润,常常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比如添加人工色素、香精等化学物质,以及采用劣质的原料等,这些都会导致药材和饮片的品种混乱。

另外,一些生产商为了增加产量,也会采用一些不合规的生产方式,比如在药材和饮片中添加一些不应该存在的成分,这些成分不仅会影响药材和饮片的品质,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二、销售环节问题药材和饮片的销售环节也是品种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增加销售额,常常采用虚假宣传手段,比如将普通的药材和饮片宣传为珍品或者稀缺品种,或者将不同品种的药材和饮片混在一起销售,这些都会导致消费者对药材和饮片的品种产生混淆和误解。

此外,一些商家为了增加销售额,也会采用低价销售的方式,这种低价销售虽然能够吸引消费者,但是往往伴随着药材和饮片的品质下降,甚至是假冒伪劣的现象,这些都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三、监管环节问题药材和饮片的监管环节也是品种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的药材和饮片监管体系还不完善,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也不够,这导致了一些不法商家有机可乘,可以通过一些不合规的方式来生产和销售药材和饮片,这些都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此外,监管部门的监管标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药材和饮片的品种繁多,监管部门往往没有制定出具体的标准和规范,这导致了药材和饮片的品种混乱现象。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制定具体的监管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综上所述,药材及饮片品种混乱的原因主要包括生产环节问题、销售环节问题和监管环节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对药材和饮片生产和销售的监管,制定具体的监管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浅析中药品种混乱现象

浅析中药品种混乱现象

浅析中药品种混乱现象浅析中药品种混乱现象中药是我国医学不可分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中药品种繁多,动、植、矿物基源复杂,加之地区用药习惯不同,以及《本草》记述不详,误传误用和用药发展演变等因素,就逐步形成了“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混乱现象。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部分中药紧缺,掺伪作假,乱代乱用情况较严重,更加剧了中药品种的混乱。

这严重影响着用药的准确性,造成疗效低下,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同时,中药品种的混乱也为教学、科研、商品交流、医药管理监督带来一定的困难。

当前常用中药约800余种,绝大多数在历代本草中早已有记载,由于历史等诸多因素,使得中药材品种混乱现象严重,其主要原因经分析如下:(一)以伪充真,这是造成品种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某些不法药商唯利是图,当有些商品供不应求时,就以外形相似或名称相近之物以伪充真,如不加鉴别,就会一直错用下去。

如以紫茉莉、大丽菊、芭蕉竽等冒充天麻,以野豇豆、山莴苣、华山参、商陆等冒充人参,它们根本没有人参大补元气、强心固脱的作用,而且华山参和商陆还有剧毒性。

粉末状药材,则更易作假,如以山药粉、天花粉的粉末充贝母粉,以桂皮、锁阳等粉末充麝香等。

进口药材如熊胆、胖大海中亦曾多次发现伪品。

(二)地区用药习惯不同。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用药经验有所不同,名称也不统一,而且各地沿用历史长久,使中药品种日益复杂,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如白蔹应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根。

但四川省所售为萝藦科植物隔山消和牛皮消,它是健胃消食的良药,而白蔽的功效为解毒敛疮,二者有根本的区别。

有些习惯商品的处理还十分棘手,比如石菖蒲,药典所载为天南星科石菖蒲的根茎,而近代商品石菖蒲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并形成大宗药材,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销售。

其形、色、味均与石菖蒲完全不同。

这种商品的处理就比较难办,因为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影响较大,故应慎重行事。

(三)别名过多。

例如常用药物夏枯草,就有灯笼草、灯龙花,九重楼、铁包草等名称。

常见易混淆中药品种辨析二例

常见易混淆中药品种辨析二例
由于地域广阔 , 各地 区受地域 限制 以及语 言风俗 、 用药 习 惯等 的差异 , 中药 品种混乱 现象存在 已久 。前 几 日, 笔者在偶 然观看某生物标本厂制作 的药用植物蜡叶标本 时,发现 一例 错将苦木科臭椿当作楝科香椿制作成教学标本 的情况。在此 , 将 中药学 中一些 因为名称 、 形态或习性上近似点较多 、 容易混 淆 的几例药用植物从植物形态特征 、 生活习性 、 药用 价值 等方 面加 以辨析 , 以有助于学生学习 , 同仁探讨。 2淡竹与淡竹 叶 2 . 1 淡竹 , P h y l l o s t a c h y s n i g r a 。 植物形态 : 乔木状 , 杆高 6 ~ 1 8 米, 直径 2 . 5厘米 , 绿色或灰绿色 , 杆壁厚达 5毫米 。 杆环及箨环均 隆起 , 箨鞘黄绿 色至淡黄色 , 具灰黑 色斑点和条纹 , 箨 叶长披 针形 , 基部收缩。小枝具叶 1 ~ 5 , 叶片窄披针形 。 分布 : 分布于长江流域 以南各省区及陕西等地 ; 常庭园种植。 人药部位及 其功效 : 以杆除去外皮 , 稍带绿色的 中间层作 1香 椿 与 臭椿 竹茹人药 , 清热化痰 , 除烦止呕。青杆火 上烧 烤 , 流 出汁液 , 收 1 . 1 臭椿 , A i l a n t h u s a l t i s s i ma ( Mi l 1 . )S w i n g l e, 又名樗树 。 植物形 集作竹沥入药。 态为苦木科多年生落 叶乔木 , 高达 2 O米 , 羽状 复叶 , 小叶 1 3 ~ 性状鉴定 : 竹茹 为丝状条 片, 黄绿或淡 黄 白色 , 柔 韧有弹 2 5 , 卵状 披针形 , 边缘近 基部有 1 — 2对粗齿 , 齿尖背 面有 一腺 性 , 气清香 , 味淡 。 体, 揉之有臭气。圆锥花序 ; 花小 , 绿 白色 , 杂性 ; 萼片 、 花瓣 5 ~ 竹沥为青黄或黄棕色液汁 , 透明 , 具焦香气。 6 ; 雄蕊 1 0 ; 花盘 l 0裂 ; 雌蕊具 5  ̄ 6心皮 。翅果。 2 . 2淡竹叶 , L o p h a t h e r u m g r a c i l e 。植物形 态 : 多年生草本 , 须根 分布 : 耐贫瘠 , 干旱 , 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 区。喜生于向阳 中部常膨大为纺锤形块根 。 杆高 4 0 ~ 1 0 0 m m。 叶片披针形 , 平行 干燥处。 脉 间有 明显小横脉 , 形成长方形 网格 。圆锥 花序顶生 , 小穗条 疏生于花序轴上 , 有花数朵 , 第 一小花为两性花 , 其 入药部位 及其功效 : 以根皮 、 树皮做 臭椿皮 或椿根皮 ( 或 状披针形 , 樗根皮 ) 入药 , 清热 燥湿 、 涩肠止血 ; 果 实又称凤眼草 , 有止 血 余 为中性 ; 不育外桴具短芒 , 雄蕊 2枚。颖果与 内、 外桴分离 。 分布 : 分 布于长江 以南各地 。生于山坡林 下荫蔽处 。 杀虫之功效。 性状鉴定 : 樗 根皮 不规 则 , 外表黄棕或稍浅 , 皮孔纵长 , 突 入药部位及其功效 : 全草入 药, 清热除烦 , 利尿生津 。 起而 微反卷 , 坚脆 , 断面不 平 , 外 侧颗粒状 , 具油腥 臭气 , 味苦 性状鉴 定 : 为干 燥带 叶的全草 , 叶片披 针形 , 长5 ~ 2 0厘 持久 。 米, 宽2 3 . 5厘米 , 青 绿或黄绿色 , 具 长方 形网格脉 , 网脉于叶 1 . 2香椿 , T o o n a s i n e n s i s ( A . J u s s . ) R o e m, 又名椿芽树 、 椿尖树 。 背尤其明显 。气微弱 , 味淡 。 植物形态为楝科多年生 落叶乔木 , 树干可高达 1 6米 。叶互生 , 3结 语 中药 品种不确 , 错用 、 滥用会极 大地危 害生命安全和身体 偶数羽状 复叶 , 小叶 1 0 ~ 2 2对 , 长圆形或披针状 长圆形 , 叶端 锐尖 , 长8 一 l 5厘米 , 宽 4厘米 , 幼叶紫红色 , 成年 叶绿色 , 叶背 健康 , 诚如苏 东坡先生所 言 : “ 医者辨 于病 , 而不验于药 , 则病 红棕 色 , 轻披蜡质 , 略有涩味 , 叶柄红色。圆锥花序顶生 , 下垂 , 情堪延 ” , 有感 于此 , 特作 此文 , 就以上 中药 品种 予以澄清 , 以 两性花 , 白色 , 有香味 , 花小 , 钟状 , 子房圆锥形 , 5室 , 每室有胚 保证临床应用 安全 、 准确、 无误 、 有效。 珠 3枚 , 花柱 比子房短 , 蒴果 , 狭椭 圆形或近卵形 , 长 2厘米左 参考 文 献 右, 成熟后呈红褐色 , 果皮革质 , 开裂成钟形 。6月开花 , 1 0 — 1 1 【 1 1 杨兆起 , 封 秀娥 , 主编. 中药鉴定手册【 M] 1 l版 , 科 学 出版 社, 1 9 9 7, 5 . 月果实成熟。种子椭 圆形 , 上有木质长翅 。 分布 : 分布 于华北至东南 、 西南等地 , 西北地 区亦 有分布。 [ 2 1 江 苏新 医学院, 主编. 中药大辞典[ M】 . 第 l 1 版, 上海科学技 术 出版社 , 1 9 8 6, 5: 1 1 6 3 —1 1 6 4 . 生于路旁 、 房前屋后。多为栽培 。 入药 部位及 其功 效 : 以果 实( 香铃 子 ) 、 树皮、 根 皮( 椿 白 【 3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主编. 高等植物图鉴【 M 】 1 版, 科 皮) 入药 , 可透疹解表 , 祛风除湿 , 收敛止血 , 抗 菌止痛 。嫩芽能 学 出版社 , 1 9 7 4 , 8 . 4 ] 詹亚华 , 主编. 药用植物学【 M】 锑 1 版, 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 , 健脾开 胃, 增加 食欲。因其富含维 生素 E及性激素样物质 , 故 『 2 0 01 , 7 . 有“ 助孕素 ” 之称。 性状 鉴定 : 为块 、 片或长卷状 , 外表 红棕 , 纤维性强 , 质轻 f 5 ] 任仁安 , 主编冲 药鉴定学[ MI . 第1 版, 上海科 学技术 出版社 ,

药材及饮片品种混乱的原因

药材及饮片品种混乱的原因

药材及饮片品种混乱的原因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传统中医的认可,药材及饮片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

然而,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品种混乱的情况,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困扰。

本文将探讨药材及饮片品种混乱的原因。

一、生产环节存在问题药材及饮片的生产环节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然而,现实中存在很多生产环节存在问题的情况。

首先,许多生产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采用了不正当的生产方式,比如添加化学物质、使用劣质原料等。

其次,生产商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严密的质量控制体系。

这些问题导致了药材及饮片品质的不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不确定性,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二、缺乏标准化管理药材及饮片的品种繁多,每种药材及饮片都有其特定的功效和用途。

然而,在市场上,药材及饮片的品种标准化程度较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消费者很难准确地判断其品质和功效。

此外,由于药材及饮片的生产地区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同一品种的药材及饮片在不同地区的品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些问题都导致了药材及饮片品种混乱的情况。

三、信息不对称药材及饮片的销售渠道众多,包括药店、超市、网络等。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很难获取到真实的产品信息。

一些不良商家会利用消费者对药材及饮片的认识不足,将劣质产品冒充高品质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或者将同一品种的药材及饮片标注不同的功效,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这些不良商家的行为导致了药材及饮片品种混乱的情况。

四、监管不力药材及饮片是涉及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产品,需要严格的监管和管理。

然而,现实中监管不力是导致药材及饮片品种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地区的监管部门缺乏专业知识和监管经验,难以有效监管药材及饮片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此外,一些不法商家利用监管漏洞,采用各种手段规避监管,导致监管不力的情况。

五、消费者认知不足药材及饮片的功效和用途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消费者具备一定的中医知识和鉴别能力。

然而,现实中很多消费者对药材及饮片的认知不足,不了解药材及饮片的品种、功效和用途,很难判断其品质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药品种混乱现象
中药是我国医学不可分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中药品种繁多,动、植、矿物基源复杂,加之地区用药习惯不同,以及《本草》记述不详,误传误用和用药发展演变等因素,就逐步形成了“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混乱现象。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部分中药紧缺,掺伪作假,乱代乱用情况较严重,更加剧了中药品种的混乱。

这严重影响着用药的准确性,造成疗效低下,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同时,中药品种的混乱也为教学、科研、商品交流、医药管理监督带来一定的困难。

当前常用中药约800余种,绝大多数在历代本草中早已有记载,由于历史等诸多因素,使得中药材品种混乱现象严重,其主要原因经分析如下:(一)以伪充真,这是造成品种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某些不法药商唯利是图,当有些商品供不应求时,就以外形相似或名称相近之物以伪充真,如不加鉴别,就会一直错用下去。

如以紫茉莉、大丽菊、芭蕉竽等冒充天麻,以野豇豆、山莴苣、华山参、商陆等冒充人参,它们根本没有人参大补元气、强心固脱的作用,而且华山参和商陆还有剧毒性。

粉末状药材,则更易作假,如以山药粉、天花粉的粉末充贝母粉,以桂皮、锁阳等粉末充麝香等。

进口药材如熊胆、胖大海中亦曾多次发现伪品。

(二)地区用药习惯不同。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用药经验有所不同,名称也不统一,而且各地沿用历史长久,使中药品种日益复杂,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如白蔹应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根。

但四川省所售为萝藦科植物隔山消和牛皮消,它是健胃消食的良药,而白蔽的功效为解毒敛疮,二者有根本的区别。

有些习惯商品的处理还十分棘手,比如石菖蒲,药典所载为天南星科石菖蒲的根茎,而近代商品石菖蒲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并形成大宗药材,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销售。

其形、色、味均与石菖蒲完全不同。

这种商品的处理就比较难办,因为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影响较大,故应慎重行事。

(三)别名过多。

例如常用药物夏枯草,就有灯笼草、灯龙花,九重楼、铁包草等名称。

灯笼草易与茄科植物相混,九重楼则易与百合科七叶一枝花相混。

再如败酱草一药,别名苦菜,因而造成全国不少地区使用的败酱草为菊科苦荬菜、苦菜等一类植物,而正品败酱草应该是败酱科败酱属的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

有些别名是由于读音不同而引起的。

如茜草科植物六月雪,由于多生于坡地路边,并常栽培于公园的人行道旁,故又有路边金的别名,金言其珍贵。

因读音书写之腐讹,就产生了路边姜、路边鸡等名称。

路边姜之名极易与姜科植物姜花相混,但六月雪的形态、气味均与姜科植物毫不相干,显然很不妥当,路边鸡更使人费解。

(四)误传误学和错采错收。

古代采药、辨药的经验,主要是父传子、师传徒的方式传授,但因缺乏精确的图鉴做参考,偶有不慎,以讹传讹,在所难免。

在近代,由于采药人员和药材收购人员的知识和经验不足,因而错采错收,最后作为商品出售的情况也不在少
数。

特别是在商品供应不足时,错采错收的现象就更易发生了。

澄清中药材混乱品种的目的是去芜存精,去伪存真。

这是一项非常细致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根据不同品种的具体情况慎重辨别,具体分析,既不能拘泥于文献记载,也不能专凭用药习惯,而应考古证今,多方查对,再加上现代科学试验(例:动植物基源鉴定、药理、临床实验等),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作法上,可先地方后全国,先易后难。

由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委托中医药研究所、国家药典委员会全面规划,分批分次进行。

其步骤和内容可考虑如下安排:(一)根据现有材料,通过调查考证,确实错用的品种,包括历史上沿袭错用品种,列为第一批澄清的品种。

(二)已查出正品线索或能够定其正品的品种。

如白头翁,大都认为毛茛科白头翁应为正品,其混用品种蔷薇科委陵菜、翻白草,虽有白头翁的近似效用,但不应冠以白头翁的名称,应更正名称使用比较妥当,其它种类的白头翁混用品种也要一一澄清。

又如枳壳,现今有芸香科十多种柑橘属的类似品,但考证文献和根据近代用药情况,虽有拘橘、香椽、酸橙等多种,大都认为酸橙质量较好,根据去芜选优的原则,应肯定优质品种,筛去低劣品种。

此外,如木通有马兜铃的关木通,毛茛科和木通科的山木通,山豆根有豆科的厂豆根(柔枝槐)、西豆根(苦甘草)以及防己科的北豆根等,防己有防己科、马兜铃科植物粉防己、广防己、木防己、汉中防己等多种,等等。

这类品种,要通过考证,淘汰伪劣品肯定正品或优质品。

(三)目前尚找不出正品或者对正品有异议的品种。

如刘寄奴,北方地区多用玄参科阴行草,湖南、湖北、贵州大多用金丝桃科元宝草和湖南连翘,江西、上海及江浙一带多用菊科奇篙。

这类品种,用药情况复杂,实际应用与文献记载往往不吻合。

究竟谁是正品,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总之,中药品种的考证和整理工作,十分艰巨,要澄清混乱品种,明确正品及其混淆品种必须通过大量实地调查研究。

在中医药学的宝库中,有许多精华有待发掘、整理和提高,也有少数谬误需要纠正和澄清,这是发展现代中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