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作业:名著阅读

合集下载

2023年北京语文中考一轮复习:名著阅读(word版 有答案)

2023年北京语文中考一轮复习:名著阅读(word版 有答案)

第3部分名著阅读一、语言表达1.(2021·北京·中考真题)你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奋斗吧,青年!”主题演讲比赛,要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合适的人物作例证,请说明你的选择和理由。

(100字左右)2.(2021·北京朝阳·一模)马南邨说:“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请结合你阅读过的一部名著,说说你对此的体会。

(100字左右)3.(2022·北京丰台·一模)你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的论坛活动,需要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合适的例证,请说明你的选择和理由。

(100字左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名著阅读4.(2022·北京·中考真题)从你阅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为他写一则简介。

要求写出人物的主要经历、人物的个性特点以及你对他的评价。

(100字左右)5.(2020·北京·中考真题)读书,如果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深入思考,就会更好地理解作品。

请结合你阅读过的一部名著的内容,说说对此读书经验的体会。

(100字左右)6.(2019·北京·中考真题)阅读一部名著时,个性鲜明的人物、曲折起伏的情节、纷繁多样的人情世态……都可能引发你的阅读兴趣。

请结合一部名著的内容,说出是什么引发了你的阅读兴趣,并简要说明这一兴趣是如何促使你阅读这部名著的。

(100字左右) 7.(2018·北京·中考真题)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

下面是这封信中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2023北京中考名著阅读篇目

2023北京中考名著阅读篇目

2023北京中考名著阅读篇目2023年北京中考的名著阅读篇目包括了一些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和世界名著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名著,学生可以增加对于文学的理解和欣赏,并培养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在2023年北京中考名著阅读篇目中的作品。

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清朝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它以宝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贾府衰落的过程和人物的命运,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通过阅读《红楼梦》,学生们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了解古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封建礼教的影响。

2.《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神魔小说。

这部小说以孙悟空等主要人物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以及佛教教义的传播。

通过阅读《西游记》,学生们可以欣赏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奇思妙想和幽默风趣,同时了解到佛教文化的精髓。

3.《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

它讲述了英国水手鲁滨逊在航行中遇到的海难,以及他在荒岛上的孤独生活和与周围环境的斗争。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的毅力和智慧面对困境的表现,同时也能从荒岛生活中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4.《简爱》《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简爱从孤儿院到庄园家庭的经历,以及她与罗彻斯特的爱情故事。

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对于自由与独立的追求,探讨了女性的地位和自由意志的问题。

通过阅读《简爱》,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女性在19世纪社会中的生活状况和思想观念,同时也能体会到主人公的勇敢和坚持。

5.《1984》《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

它描述了一个极权主义政权下的恐怖社会,并展现了个人思想与权威主义统治的斗争。

通过阅读《1984》,学生们可以思考权力和自由的关系,以及个人对于思想和道德的坚持。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名著阅读(附答案解析)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名著阅读(附答案解析)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名著阅读一.试题(共32小题)1.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分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

[材料一]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

[材料二]“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

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

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材料三]《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名著阅读(1)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颈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一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宁愿生一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这些情境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里。

(2)《父亲的病》和《琐记》都写到衍太太。

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问题。

【甲】匡超人想,别的都不打紧,忙进房去抢了一床被在手内,从床上把太公扶起,背在身上。

把两只手搂得紧紧的,且不顾母亲,把太公背在门外空处坐着。

又飞跑进来,一把拉了嫂子,指与他门外走。

又把母亲扶了,背在身上。

才得出门,那时火已到门口,几乎没有出路,匡超人道:“好了!父母都救出来了!”【乙】娘子再三再四不肯下乡,他终日来逼,逼的急了,哭喊吵闹了几次。

他不管娘子肯与不肯,竟托书店里人把房子转了,拿了银子回来,娘子到底不肯去,他请了丈人、丈母来劝。

丈母也不肯。

那丈人郑老爹见女婿就要做官,责备女儿不知好歹,着实教训了一顿。

女儿拗不过,方才允了。

【丙】匡超人道:“潘三哥是个豪杰,他不曾遇事时,会着我们,到酒店里坐坐,鸭子是第1页(共45页)。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无常》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菩提祖师收石猴为徒,为他取了法名孙悟空,教了他长生不老的秘诀,又把七十二般变化、腾云驾雾和“筋斗云”的口诀都教授给他。

D.大圣打赌能跳出佛祖的手掌心,结果只在佛祖手指上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个字,被佛祖翻掌压在五行山下,直到唐僧取经路过相救,方才重获自由。

2.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作者回忆童年美好往事,塑造了纯朴善良的长妈妈、严谨认真的藤野先生、活泼勇敢的少年闰土等丰富的形象,也从侧面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风气。

B.《藤野先生》一文,鲁迅在简洁的文字中夹杂着犀利的批判,写“讲义事件”和“幻灯片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动因。

C.《<二十四孝图>》一文,鲁迅写自己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D.在《朝花夕拾》中,鲁迅以一个文学家特有的敏锐,捕捉到种种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其中有快乐,有迷惘,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大师的可亲,也对社会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2)阅读下面《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行者看罢回复道:“师父,那去处便是座寺院,却不知禅光瑞蔼之中,又有些凶气何也。

观此景象,也似雷音,却又路道差池。

我们到那厢,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

”唐僧道:“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灵山?你休误了我诚心,耽误了我来意。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训练 (11)名著阅读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训练  (11)名著阅读
2.有同学在梳理《海底两万里》中的情节时,发现尼摩船长一行人与海洋生物发生了几次激烈的搏斗。请你从下面两组中任选一组,简述故事情节。
①鲨鱼(锡兰岛)②章鱼(大西洋)
3.班级围绕名著中“可笑与可敬的人物”开展阅读交流会,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众评《儒林外史》
请在①处填出可笑之人,在②处填出可敬之处。
同学甲:我笑范进,执意科举,生活落魄,遭人讨厌,老来中举,喜极疯癫。
同学乙:我笑①____________,平生奸猾,竟为多一根灯芯不能咽气,贪婪吝啬,令人鄙夷。
同学丙:我敬王冕,出身贫寒,②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丁:我敬杜少卿,慷慨大方,尊重妇女,反对礼法。
……
请你阅读下面《红星照耀中国》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被送回陕西,他双目凝视着他幼时漫游的心爱的群山,在他领导下走上他所坚信的革命斗争道路的山区人民中间死去。他葬在瓦窑堡,苏区把红色中国的一个县份改名___________县来纪念他。
爱需要勇气。当罗切斯特拐弯抹角地试探简•爱的心思时,简•爱鼓足勇气宣布了对罗切斯特的爱,点燃了他们的爱情之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洪教头恼恨林冲来,又想赢得这锭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一棒下来。林冲看他步已乱,把棒从地下一挑,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挑里,林冲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小腿骨上,洪教头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

专题06名著阅读(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

专题06名著阅读(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北京专用)专题06 名著阅读1.(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高光时刻”可以理解为人处于巅峰状态的那一瞬间。

从《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叙述这一形象的高光时刻。

(要求:写出具体“时刻”,叙述相关内容,概括形象的特征或精神品质,100字左右)2.(2023·北京海淀·二模)郑玄谈读书时提到“举一纲而万目张”的方法,朱熹认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顾颉刚提倡读书时“要大胆地提出问题”。

请从中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点,结合读过的一本名著,谈谈自己的做法与收获。

3.(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阅读时,我们常常发现:一部名著阅读中产生的疑问,往往会在另一部名著阅读过程中有所启发。

请结合名著相关内容,仿照示例,记录你阅读过程中的疑问及所受的启发。

(示例所列疑问及启发除外)4.(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老师为了调动同学们阅读的主动性,鼓励同学们进行深层次阅读,现在征集名著阅读“专题探究”案例。

请你选择一部阅读过的名著确定专题探究的主题,并简要写出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100字左右)5.(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名著阅读体验课上,老师让大家围绕“挫折与成长”或“奋斗与收获”的话题进行发言。

请选择一个话题,结合曾读名著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00字左右)6.(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阅读名著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锻炼思维,体验情感,养成品德。

班级黑板报拟推出好书推介专栏,请从你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两部,结合书的主要内容和上述阅读名著的一种益处为该专栏写一则推介语。

(70~100字)7.(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有人说:“阅读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

”请你结合读过的名著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专题:名著导读-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专题:名著导读-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典例引领
【解析】 (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甲段内容节选自《水浒传》第9回《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与第8回《林 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一起记叙了鲁智深在野猪林救林冲的事情。故甲 是花和尚鲁智深。 乙段内容节选自《水浒传》第26回《郓哥大闹授官厅 武松斗杀西门庆》,记叙的是武 松在知道是潘金莲与西门庆一起杀害了哥哥之后,杀了二人报仇的事情。故乙是行者 武松。 丙段内容节选自《水浒传》120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记叙的 是宋江毒死李逵的事情。故丙是黑旋风李逵。 (2)本题考查人物分析。注意结合情节分析。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典例引领
【答案】 示例:保尔经历了战场上的搏杀以及无数伤痛的折磨,身体残疾,仍顽强拼搏,练就 了钢铁般的意志。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故事情节及精神的把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讲述保尔·柯察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到成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再到 双目失明却坚强不屈地创作小说,成为一块坚强钢铁(是指他的精神)的故事。小说 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 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 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命题趋势
综观近几年各地中考的名著阅读试题, 我们会发现其已呈现出改革创新的 “新 常态”:命题者均从内涵、艺术、体验、评价这些关乎作品深层及个性化解读的方面 命制试题,体现出“生本化、素养化、个性化”的命题特征,有效破解了当下学生“ 只做题不读书”及只为应试而阅读的困局。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名著阅读试题不断 创新,一脉相承,清晰地传达出一个教学导向,那就是:名著阅读试题除了要实现中 考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外,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丰富的精神滋养,并借此 增加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为以后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而不是仅为获取应对 阅读题的技巧。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备考:名著导读《西游记》专题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备考:名著导读《西游记》专题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备考:名著导读《西游记》专题练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导读专题练习:《西游记》一、文学常识1.《西游记》是长篇体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读者喜爱的一部。

这部作品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依托于唐贞观年间一事,《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2.《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

《西游记》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奇异的神魔世界,借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途中斩妖除魔的故事,表现了的古老主题。

答案一、1.章回玄奘西行取经2.吴承恩惩恶扬善(或:邪不压正)二、人物称谓1.唐僧,法号,前世为如来佛祖二弟子。

2.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法号,为西天取经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3.猪八戒,法号,他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后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沙僧,法号,他原为天宫中的,后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

二人皆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

4.《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修成正果,唐僧被封为,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沙僧被封为,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马。

5.阅读《西游记》,根据原著填空。

(1)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

他是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

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了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乳名叫做,号叫做。

”(2)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

如今做了,受了正果,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

”6.关于孙悟空的称呼及其得名原因,正确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请参照示例,完成表格。

①斗战胜佛②齐天大圣③行者④弼马温⑤千岁大王A.孙悟空被招安后,玉皇大帝授给他的官职B.唐僧收孙悟空为徒时为他所取的诨名C.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如来佛祖授给孙悟空的品职D.孙悟空探水帘洞成功,众猴拜他为王时对他的称呼E.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后,接受独角鬼王的建议所自称称呼示例:①②③④⑤得名原因 C二、1.玄奘金蝉子2.齐天大圣3.悟能天蓬元帅悟净卷帘大将4.旃檀功德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5.(1)牛魔王红孩儿圣婴大王(2)观音善财童子6.EBAD三、人物情节1.《西游记》中,黎山老母与观音、、文殊四位菩萨变成母女四人,以为由试探四人禅心是否坚定,只有猪八戒禅心不坚被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北京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作业:名著阅读1.阅读名著时,可以采取精读和跳读交替使用的方法。

请你从所阅读的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是如何运用这个读书方法阅读的。

(100字左右)2.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读书方法,不同类别的书可采用不同的读法。

好的读书方法,可以让我们的阅读事半功倍。

请你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读书方法和收获。

(100字左右)《水浒传》《朝花夕拾》《艾青诗选》《傅雷家书》《昆虫记》3.读书贵在有法,针对不同的名著,我们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圈点批注、做摘抄笔记、精读与跳读相结合、浏览等等。

请从你阅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相关内容说说你是如何阅读的,并简要谈谈这个读书方法带给你的收获。

(100字左右)4.同为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等古典小说和《论语》等思想文化著作,在阅读方法上会有所不同。

请从这两类古典名著中各选一部,简要举例介绍一下你在这方面的阅读经验。

(100字左右)写作手法类5.中国古典小说创作中有一种技法叫“犯笔”,是指在同一部书中故意做相同内容的文章,讲究同中有异。

如《西游记》中多次写到惩治强盗的情节,第14回写到“剪除六贼”,而第97回写到“宽赦群贼”。

请从《水浒传》或《儒林外史》中选取运用犯笔的例子加以说明。

(100字左右)6.艾青在《诗论》中说:诗的优劣不在于取材的大小、篇幅的长短,关键在于怎样写,从怎样的角度看到世界。

请结合《刈(yì)草的孩子》或者其他诗人的诗作,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刈草的孩子艾青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一九四〇年7.在一部古典小说中,常有看似相同的故事,然而细处不同,人物的个性也就不同。

这样的重复读来并不使人感觉厌烦,却有耳目一新之感。

请你结合读过的古典小说加以说明。

人物评价类8.阅读名著时,不仅要关注某一个人物的个体形象,还要能够关注到某一类人的“群体形象”,如《骆驼祥子》中的车夫、《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延安百姓等。

请从你读过的名著中举两个“群体形象”的例子,结合名著的内容,分别简要谈谈这两个“群体形象”在书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可从名著的体裁、创作目的等角度思考,100字左右)9.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西游记》《水浒传》等中国文学名著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等外国文学名著虽表现不同国家的文化,但都能够体现出对美好精神品质的赞美与追求。

请分别从你读过的中外文学名著中各选一部,结合其中的具体形象,简要谈谈你对上述说法的理解。

(100字左右)10.你读过的名著中,哪个人物可以作为你的“引路人”?请结合这个人物的经历,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影响。

(100字左右)11.孔子云,“勇者不惧”“仁者必有勇”。

请你从名著中选出一个具有这种特点的人物,并结合书中内容写出你对这一形象的认识或感受。

(150字左右)理解感悟类12.请从下面的文化经典语句中任选其一,结合你读过的一部名著,简要谈谈自己对这则语句的理解。

(100字左右)①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②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13.请从《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红星照耀中国》《三国演义》中选择一部名著,用一种标点符号来比喻它,并简要说明这样比喻的理由。

(100字左右)14.面对疫情,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得以渡过难关,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

请从下列五部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守望相助”的理解和感受。

(100字左右)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海底两万里》15.名著是值得反复阅读、深入探究的。

在你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什么内容引起了你的思考?围绕这一内容,你又进行了怎样的深入探究?请从《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简·爱》《朝花夕拾》《傅雷家书》中,选择一部作品简要说明。

(100字左右)16.在这次抗“疫”战斗中,一张方舱医院“读书哥”的照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他戴着口罩,专心看书的样子就像一束光照进我们的内心,安抚了无数人因为疫情所带来的惶恐与不安。

阅读可以让人得到慰藉,阅读可以让人精神丰盈,阅读可以让人获得力量。

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100字左右)17.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读书时说:“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恒心,还需注重效率和质量,要掌握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本,结合书中内容,联系学习或生活,谈谈你通过阅读解决了怎样的实际问题。

(100字左右)《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参考答案】读书方法类1.示例:我读《西游记》,在看孙悟空三调芭蕉扇时采用了精读。

仔细阅读作者对人物关系的回叙,我明白了孙悟空为什么借扇会被拒绝,理解了借扇的艰难。

在阅读一些我不感兴趣的描写环境的诗词以及套路雷同的降妖除魔的故事时,我就跳过不读。

(得分点:精读、跳读、表达)[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名著的方法。

不限定篇目,只要是阅读过的名著即可,作答时需按照题干要求,写明自己在阅读时交替运用精读和跳读两种方法,写明精读的内容是什么,交代人物的部分要精读,重要情节要精读,精当的描写要精读,跳读的内容一般不影响我们对整体内容的理解。

2.示例:《昆虫记》既是科普巨著,又是文学佳作。

因此,我先根据昆虫的种类进行阅读,制作昆虫档案,从而了解相关知识。

随后,我通过品析和比较,关注作品幽默、富有情趣的语言。

通过阅读,我了解了有关昆虫的科学知识,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浪漫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评价理解。

初中阶段,学过的读书方法有精读略读、批注跳读等。

结合名著的内容、题材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读书方法,就书中的某一方面的内容谈收获即可。

3.示例:读《水浒传》时我用精读与跳读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书中重点人物的精彩章节,我会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人物的性格特点。

而对于书中诗词和景物描写我会跳过。

精读与跳读相结合既可以使我深入理解书中内容,把握人物特点,又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具体阅读方法和阅读的心得体会。

要注意具体谈谈自己运用的阅读方法(圈点批注、做摘抄笔记、精读与跳读相结合、浏览等)以及使用这些阅读方法给自己带来的收获,把自己的做法与收获交代清楚即可。

作答时要注意具体结合一部名著谈谈自己的做法,如圈点批注,要交代清楚哪些内容做了圈点、做了哪些批注;精读与跳读相结合,要注意写清楚自己对哪些内容做了精读,对哪些内容做了跳读,有什么收获等。

4.我的经验是读古典小说可通过人物、情节把握主题。

如读《水浒传》时,通过了解林冲由忍到反的经历,体会官逼民反的主题。

读思想文化论著,则可采用诵读、归类、联系等方法把握其精华。

如读《论语》时,先诵读,再按学习、修身等归类,最后联系实际理解其重要意义。

写作手法类5.示例一:《水浒传》中,鲁达和武松都是性格刚直、不畏强暴、爱憎分明的好汉。

小说中先写鲁达为解救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体现了他见义勇为、行侠仗义的英雄本色;后写武松受施恩所托,在快活林醉打蒋门神,既有除恶的一面,又有为朋友而出头的因素。

两者惩治江湖恶人的情节类似,但方式、结局和原因明显不同。

示例二:《儒林外史》中,周进和范进都是出身贫寒,暮年得以考取功名的儒生形象。

文章先写屡试不第的周进,在贡院里头撞号板不省人事,醒后发疯般地满地打滚,哭闹吐血,上演了一出人间闹剧;后写范进经过多次应试,终于在54岁中举,喜极而疯,大笑狂走,最终被胡屠户一巴掌治好的闹剧。

两处闹剧情节存在差异,都讽刺了当时的儒生醉心科举的丑态。

6.示例:在对“孩子”这个主体意象进行描写时,作者运用了“忙乱”“慢慢地”“小小的身子”等词语,写出孩子很小,小到身躯被草遮挡;还不会用镰刀,就担负起生活的重任,他挥舞“闪着金光”的镰刀,不免让人揪心。

这一系列的词语写出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人们生活的艰辛、民族的苦难。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

“怎样写,从怎样的角度看到世界”是指写诗的技巧、诗歌的主题。

诗人有意地在诗中强调了孩子割草的动作,写他“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并强调了“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进而强调“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诗人强调、突出这些,是由诗人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图考虑的。

诗人的意图是:小小的孩子,多么值得同情,他没能去上学,他没有在爹妈身边撒娇,从小就承担起劳动的重负。

夕阳都西下了,他还没有回家,还在割草。

他是多么辛苦!由此,诗人进一步告诉读者,在那样的时代,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困苦,这困苦甚至也直接压在了孩子身上。

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困苦生活,多么不公平,多么不人道!孩子割草这件小事,引起了诗人的联想和诗人内心的愤慨。

7.示例:读《水浒传》。

武松赤手空拳打虎,过程描绘得异常细致,突出打虎的艰难,表现武松的神勇。

李逵用刀连杀四虎,一杀、一捅、一划,表现得轻而易举,突出李逵的粗蛮。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名著的写作手法。

《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和李逵打虎,同是打虎的情节,却写的风格各异,使人耳目一新。

首先,性格不同:武松,其人非常豪爽,但是却相当逞强好胜,尽管如此其做事从不缺乏谨慎和机智。

而李逵则大大不同,其人不仅大胆且粗鲁至极,但是对母亲非常孝顺。

其次,遇虎起因不同:武松为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

李逵为接母上梁山,途经沂岭。

第三,杀虎原因不同:武松是在探望兄长的途中遇到老虎,打虎是为了自卫。

李逵是因为母亲被老虎吃了,打虎是为母报仇。

第四,杀虎难度不同:武松是醉打,一口气喝了十五碗酒,大大超出了“三碗不过冈”的“安全线”,加之一上来就折了梢棒,纯然是赤手空拳。

李逵在暗处,而且是偷袭杀虎,四虎中两只为幼崽,攻击力不强,难度不大。

第五,杀虎数量不同:武松杀一只,李逵杀四只。

第六,杀虎方式不同:武松徒手杀虎,李逵使朴刀。

第七,杀虎后影响力不同:武松打虎之后,从百姓到县官,都为他喝彩,广泛宣扬,他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人物。

李逵打虎则是在官府追捕的情况下,他隐姓埋名,不敢声张,打了虎之后,当地百姓问他姓甚名谁,他也不敢报真名,更是不敢替自己宣传。

人物评价类8.示例:《骆驼祥子》是小说,车夫的群体形象可以更好地体现主人公祥子的职业环境和生活状态,为小说揭露黑暗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提供大的背景。

《红星照耀中国》是纪实文学,描述延安百姓可以更客观真实地反映当时红军根据地的社会生活,解答书中开头提出的中国苏维埃是否得到农民支持的疑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