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外伤的急救护理
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急救与护理

严重口腔颌面外伤的急救与护理【摘要】口腔颌面部是人体暴露部位,极易引起外伤。
由于解剖、生理等方面的特点,颌面外伤除有外伤的共同特点外,还有其特殊性,如血运丰富,受伤后出血较多,腔窦多易感染等。
若抢救时必须迅速判断患者的伤情,及时有效地抢救患者生命,这是外伤早期处理时最重要的原则。
本文结合医院病例、治疗护理效果,谈谈如何做好严重口腔颌面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关键词】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急救;护理1临床资料某医院住院部口腔颌面外伤患者78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7例。
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11岁,平均年龄31岁。
以16—29岁者居多,为58例。
在本组病例中,单纯软组织损伤有11例,伴有骨折的有69例。
2急救2.1伤情及气道情况评估:患者窒息前驱症状有烦躁不安、出冷汗、鼻翼扇动、有喉鸣音、呼吸状态吸气期长于呼气期,严重者出现紫绀、吸气时出现三凹征;窒息早期患者可表现呼吸浅快、脉搏增快且微弱、血压下降、瞳孔散大等。
严重颌面部外伤患者入急诊室时,护士迅速进行初步的伤情评估,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脉搏氧饱和度、意识、瞳孔及颌面部损伤类型的观察,分析窒息类型,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便有效、迅速地解除窒息危象,确保呼吸道通畅与有效供氧,从而为进一步救治打下良好的基础。
2.2体位:病人应采取半坐位,以减少出血,还可增进肺部呼吸功能,利于咳嗽和吐出口腔分泌物,避免发生肺部并发症。
必要时也可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以防止舌后坠和伤口出血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2.3保持呼吸通畅:严密观察呼吸情况,及时用吸引器清除口腔、鼻腔血液或异物。
及早发现窒息的先兆症状,如有烦躁不安、出汗、面色苍白、口唇及甲床发绀、鼻翼扇动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
对于下颌骨正中粉碎性骨折的病人,注意有无舌后坠,准备舌钳,必要时用粗线把舌体牵出口外。
舌根区损伤、口底血肿可使舌体抬高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作好气管切开的准备,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2.4出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严重颌面损伤常伴有颈部大血管损伤,特别是颌内动脉损伤,出血难以制止可造成出血性休克。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

二、止血
指压止血法
十字绷带包扎法
四尾带包扎法
(1)三角巾风帽式包扎法 (2)单眼包扎法 (3)头颌绷带十字形包扎法 (4)四尾带包扎法
三、伤口包扎
四、伤员运送
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护颈椎
即时清创 尽早包扎 尽早使用抗生素 破伤风抗毒素的使用
五、防止感染
六、颌面部创伤急救注意事项
注意避免出现以下情况: 1.被表面现象迷惑,满足于现有诊断 2.颠倒抢救与诊断的关系,进行不急需的检查 3.填塞止血忽略了抢救与检查可能造成的伤害 4.结处理
一、解除窒息
(一)窒息分类及诊断
1.阻塞性窒息 异物阻塞咽喉部、组织移位、肿胀压迫
2.吸入性窒息 血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内 3.诊断 烦躁不安、鼻翼扇动 口唇发绀、三凹体征 血压下降、瞳孔散大
一、解除窒息
(二)急救处理—解除窒息原因,建立呼吸通道
1.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及早清除异物,建立通道 采取侧卧或俯卧位
2.咽部肿胀压迫呼吸道 紧急行环甲膜切开或气管切开术
舌后坠—舌牵拉出口外
上颌骨骨折段下垂—上抬上颌骨
(一)判断出血性质
1.动脉
鲜红色、速度快、呈间歇喷射状
2.静脉
暗红色、速度较慢、呈持续涌出状
3.毛细血管
多呈鲜红色、缓缓流出
二、止血
(二)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 2.包扎止血 3.填塞止血 开放性或洞穿性伤口。将敷料填
口腔颌面外科急诊外伤处理流程

口腔颌面外科急诊外伤处理流程口腔颌面外科急诊外伤处理流程是指在发生口腔颌面部外伤的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理的流程。
口腔颌面部外伤常见于事故、运动、游戏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意外情况,处理这类急诊外伤需要医务人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伤者的安全和舒适。
在处理口腔颌面急诊外伤时,医务人员应遵循以下流程:1. 首先,进行初步评估。
对伤者的伤口、疼痛程度、出血情况等进行初步评估。
确保伤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如有需要,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2. 清洁伤口。
对于口腔颌面部的伤口,先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进行轻柔地冲洗,去除伤口表面的污物和血块。
注意在冲洗过程中要避免对其他正常组织的损伤。
3. 控制出血。
对于有明显出血的伤口,可以先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纱布进行压迫止血。
如止血效果不理想,应考虑使用止血药物或进行外科缝合止血。
4. 进一步评估损伤程度。
对于较为复杂的伤口,需要进行更细致的评估,包括伤口深度、骨折情况、神经损伤等。
这需要医务人员具备相关的解剖学和临床技能。
5. 给予疼痛缓解。
对于疼痛程度较高的伤者,可以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药物,如非处方的止痛药。
6. 处理骨折和脱位。
如果发现伤者有口腔颌面部的骨折或脱位,应及时进行处理。
骨折可以采用外科手术、石膏固定等方式进行治疗,脱位可以通过复位进行处理。
7. 给予进一步治疗建议。
对于处理完成的伤者,医务人员应向其提供进一步的治疗建议,如疼痛管理、伤口护理、饮食调整等。
同时,要对伤者进行定期复查,确保伤者的康复情况良好。
在口腔颌面外科急诊外伤处理流程中,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伤口处理方法、止血药物的使用、骨折和脱位的处理原则等。
此外,不同的伤口可能会涉及到不同的器官和组织,医务人员也需要熟悉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以便更好地进行处理和评估。
总结起来,口腔颌面外科急诊外伤处理流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求医务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颌面部骨折术后护理措施

颌面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多由交通事故、跌落、打击等外力引起。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颌面部骨折术后护理措施:一、术后观察1. 观察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2. 观察伤口: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渗血、渗液,敷料是否干燥,如有异常,及时更换敷料,并告知医生。
3. 观察局部肿胀:注意观察局部肿胀程度,如有加重,及时告知医生。
4. 观察口腔黏膜: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损伤,如有损伤,及时告知医生。
二、疼痛管理1. 术后疼痛是患者常见的症状,可给予镇痛药物,如吗啡、布洛芬等。
2. 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以减轻疼痛。
3. 保持患者舒适体位,避免因体位不当加重疼痛。
三、饮食护理1. 术后早期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豆浆、鸡蛋汤等,以减轻咀嚼、吞咽困难。
2. 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面条、粥等。
3. 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四、口腔护理1. 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
2. 术后2-3天,可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漱口,每日3-4次。
3. 如有义齿,术后1-2周内不宜佩戴,以免影响愈合。
五、局部护理1. 术后局部加压包扎,以减轻肿胀,预防移位。
2.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3. 如有局部固定装置,如颌间牵引、夹板等,需按照医嘱调整,保持其稳定。
六、功能锻炼1. 术后早期进行颌关节活动,如张口、闭口、上下牙列对合等,以预防关节僵硬。
2. 随着康复,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
3. 如有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可进行颞颌关节康复训练。
七、心理护理1. 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2. 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及时解决患者问题。
八、健康教育1. 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如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剧烈运动等。
2. 告知患者定期复查时间,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再次发生颌面部骨折。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ppt课件

止血方法
1)压迫止血法
①指压止血法 ②包扎止血法 ③填塞止血法
2)结扎止血法 3)药物止血法
5
抗休克
口腔颌面部伤员发生的休克,主要是出血性或 创伤性休克。单纯性颌面损伤发生休克的机会 不多,常因伴发其他部位严重损伤而引起。颌 面部伤员休克的处理原则与一般创伤外科基本 相同,如抬高下肢,尽快补充血容量,保持呼 吸道通畅,给氧、镇痛等。但在颌面部伤员休 克的急救中,不要应用吗啡,因吗啡有抑制呼 吸的作用,而颌面部伤员易发生呼吸障碍,吗 啡又可使瞳孔缩小,妨碍观察颅脑损伤的病情 变化。
6
合并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
凡有颅脑损伤的伤员,都应卧床休息,严密 观察其神志、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的变 化,暂不作非必须的检查和手术,以减少搬 运。如鼻孔或外耳道有脑脊液漏出,禁止作 耳、鼻内填塞与冲洗,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如病情恶化,应及时作进一步检查处理。
7
防治感染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创面,常被细菌、尘土等 污染,易致感染而增加损伤的复杂性和严重 性。因此,防治感染也是急救中的重要问题。 在有条件作清创手术时,应尽早进行清创缝 合处理;在没有清创条件时,应尽早包扎伤 口,防止空气中和尘土中的细菌继续污染。 伤后及早使用磺胺类药物和广谱抗生素。
(二)临表 窒息救治的关键是早期发现与及时处理。 如发现伤员有烦躁不安、出汗、口唇发 绀、鼻翼扇动、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瞳孔散大、出现三凹症等呼吸困难或窒 息症状时,则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
3
三)急救处理 对阻塞性窒息的伤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 取下列措施: 1.及早清除口、鼻腔及咽部异物 2.将后坠的舌牵出 3.悬吊下坠的上颌骨骨块 4.插入通气导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吸入性窒息的伤员,应立即进行气管切开 术,通过气管导管,迅速吸出血性分泌物及 其他异物,恢复呼吸道通畅。这类伤员在解 除窒息后,应严密注意防治肺部并发症。 4
颌面部外伤的抢救护理体会

个人身心健康 、 外貌形象 、 济都造 成严 重损 害 , 并发 症较 多 , 经 且
若不及 时给予 抢救治疗可危及生命 。 1 临床资料
病人而引起颅 内压剧烈 波动 , 同时严 密观察 病人生 命体 征变 化。
脱水 剂的使用按照迅速 、 足量 、 时的原则 。 准 2 5 防止感染 口腔颌面部损伤创 面易被细菌污物 等污染 。除 .
护士 应根 据损伤 部位 、 出血
性质 , 如渗 血 、 静脉 、 动脉 出血 , 积极 采取相应措施 , 配合 医师 用纱 布压迫 、 指压迫 、 手 敷料填塞 、 血管钳结扎 、 缝合等手段 , 出血 较多 可行颈外动脉结扎来 止血 。 2 3 抗休克治疗 . 尽快 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 复有效 血液循 环。 恢 立 即建立 1 2条静 脉通 道 , 持有 效血容 量 , ~ 维 纠正 酸碱 失衡 , 并 准确给予急救药 品。
盐、 低脂 、 低胆 固醇 、 高蛋 白、 高维生 素 、 高纤维 素 、 高钾及 高碘 饮 食, 戒烟限酒 , 避免进食 刺激 性食 物 , 能 自主进食 者及 早鼻饲 。 不
重症 感 染 的 患 者 输 注 人 血 白蛋 白 、 浆 等 。 血
软及管径适宜 的吸痰管 , 调节 适 当的 负压 ( .4~0 0 3 P ) 动 00 .5k a ,
颌 面 -  ̄ 伤 的 抢 救 护 理 体 会 i b l
李 玉 莲 包 头 市 中心 医 院 口腔 科 ( 内蒙 古 包头 04 4 ) 10 0
【 中图分类号】4 37 R 7.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61 72 (08 2 — 12 0 17 — 8 120 )7 0 1 — 1
医学创新研 究
颌面外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道、 颌 面部 软 组 织损 伤 、 腔 道及 饮 食 护理 , 做 好 病 人 的 出院 指 导 。
关键 词 : 颌 面部 外伤 ; 急救 ; 护 理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6
1 临 床 资 料
文献 标 识 码 : C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4 7 4 8 . 2 O l 3 . 2 1 . 0 3 8
CHI NE S E GENERAI PRAC TI C E NURS I NG J u l y 2 0 1 3 Vo 1 . 1 1 No . 7 C
颌面 外 伤 病 人 的急救 与护 理
任 小俊
摘要: [ 目的] 总结 1 7 : 腔 颌 面 部 多发 性 外 伤 病 人 的 急救 与 护 理要 点 。[ 方法] 回顾 分 析 2 0 0 9年 l 2月一 2 O 1 1 年l 2月 1 0 0例 口腔 颌 面部
进 伤 口的 愈合 。颌 间结 扎 的病 人 可 将 吸管 从 牙 间隙 或 磨 牙 后 的 空 隙 塞人 口腔 内 , 让 病 人 吸 人 流 质饮 食 , 或 用 注 射 器 将 食 物 注 入
行气管插管 , 如 果 情 况 紧 急 而无 适 当 导 管 , 可用 1 5号 以上 粗 针 头 由环 甲膜 刺 入 气 管 内 , 随后行 气管切开术 , 插入进 行吸引 , 及
人病 情 危 重 , 应严 密 观 察 意识 、 生 命 体 征 及 瞳 孔 的 变 化 。 伤 后 短
暂昏迷有脑震荡 , 伤 后 长 时 间 有 昏迷 者 有 脑 挫 伤 , 呼吸变慢 、 加
位、 肿胀 、 误 吸等阻向
后下方移位 , 压 迫 呼 吸道 ; 血肿 或组 织水 肿 压 迫 呼 吸道 引起 阻塞 性窒息 ; 吸入 血 液 、 呕 吐 物 和 分 泌 物 引 起 吸 人 性 窒 息 。 护 士应 严 密观察病情 , 发现病人烦 躁不 安、 出汗、 吸 气费力 、 面色苍 白、 口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护理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护理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护理口腔颌面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常常由于交通事故、工伤、运动损伤、暴力事件等原因引起。
对于这类患者,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还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一、急救护理在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中,护理人员要迅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等指标。
同时,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对于开放性伤口,要立即进行止血。
护理人员还要根据医嘱,及时给予患者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治疗。
二、疼痛护理口腔颌面部损伤后,患者往往会感到剧烈的疼痛。
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疼痛情况,根据医嘱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
同时,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播放舒缓音乐等方式,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
三、伤口护理口腔颌面部伤口的处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对于开放性伤口,要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
对于缝合的伤口,要定期更换敷料,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要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咀嚼,防止伤口裂开或出血。
四、口腔清洁护理口腔颌面部损伤后,口腔清洁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正确清洁口腔,包括饭后漱口、使用软毛牙刷刷牙等。
同时,要根据医嘱,给予患者口腔清洁药物或漱口水,保持口腔卫生,防止感染。
五、饮食护理口腔颌面部损伤后,患者的饮食受到很大限制。
护理人员要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流质、半流质等易消化的食物。
同时,要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酸甜、咖啡等。
在恢复期,要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六、心理护理口腔颌面部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
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关心和支持。
同时,要向患者讲解治疗过程和康复计划,让患者了解治疗进展和预后情况,增强患者的信心和配合度。
七、预防感染护理口腔颌面部损伤后,预防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人员要定期检查患者的体温、血象等指标,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同时,要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颌面部外伤的急救护理
【摘要】自2009年5月-2011年8月本院急诊科所处理的12例颌面部外伤患者,由于得到及时、全面、正确的处理,如及时止血、恢复呼吸道通畅及对颅脑损伤的及时救护等,所有的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
认为在颌面部外伤的救护工作中,必须有整体观念,以免延误患者救护工作。
其中在诸多的合并症中尤其应注意患者是否伴有颅脑损伤。
【关键词】颌面部;外伤;急救;护理
颌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分,平时可因工伤、交通事故等意外情况引起损伤。
又因颌面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通口,损伤后引起的血肿、水肿、组织移位、舌后坠、血凝块和分泌物的堵塞而影响呼吸道的通畅。
更甚者,严重的颌面部外伤,有可能影响到比邻的颅脑组织。
因此,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和护理,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迅速的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为2009年5月-2011年8月本院急诊科所处理的12例颌面部外伤患者,其中7例为单纯颌面部软组织挫裂伤,5例颌面部外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颌骨骨折、鼻骨骨折、颧骨骨折、颅底骨折、颅脑损伤。
致伤原因:有6例为交通事故引起;4例工伤,1例牛角挑伤;1例打斗致伤。
1.2 主要急救措施有10例需液体复苏;2例拟诊有颅脑损伤而药物降低颅面压;6例作呼吸道疏通术:清除呼吸道异物,从鼻腔插
入通气管等;7例手术止血。
2 结果
所救护的患者中由于得到正确、及时的处理,病情得到控制,其中10例病情稳定后转入相关科室继续治疗。
2例在本科留察5~7 d
治愈后出院。
3 护理体会
颌面部外伤与身体的其他部位损伤一样,在急救护理时,也有止血、包扎、固定等救护措施,但由于颌面部的特殊性,又有下列的特点。
3.1 颌面部外伤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严重颌面损伤常伴有颈部大血管损伤,特别是颌内动脉损伤,出血难以制止可造成出血性休克[1]。
如出血量达全身循环血量的30%即可出现症状,超过50%可致严重休克。
休克早期患者可出现轻度缺氧、烦躁不安、口渴,严重时表情淡漠、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冰冷、呼吸深而快、脉搏细而弱甚至测不到,收缩压在60 mm hg以下,脉压差小于20 mm hg;晚期血压降至零,尿量减少甚至无尿。
本组救护的患者中有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容量减少,有2例出现休克症状。
为此,协助医生采取适当措施,尽可能彻底止血。
患者取头低足高位,头戴冰帽减少脑组织缺氧;休克患者常由于组织灌注不良,可有体表温度偏低、畏寒现象,要给予适当的保温措施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灌流量,如调整室温在20℃左右,或给患者加盖被褥。
但禁忌任何形式的体表加温,以免增加局部氧耗,加重组织缺氧[2]。
加大氧流量以改善缺氧;观察尿量及颜色,准确计算出入量并做好
护理记录,同时测定血压、脉搏、呼吸,注意患者皮肤和指甲毛细血管床反应,对失血量作初步估计。
血压是休克最重要、最基本的监测手段,包括无创和有创方法。
通常认为收缩压1.0~1.5提示有休克;>2.0为严重休克[3]。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或行静脉切开输液,针头选用大号针头(9号针头),以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休克状态。
在保证血容量的前提下使用血管收缩剂。
3.2 颌面部外伤并窒息的急救护理所救护的12例颌面部外伤患者中,有6例因血肿、组织水肿、组织移位、舌后坠、血凝块、分泌物等引起呼吸道堵塞面出现窒息症状。
因此,对颌面部外伤的患者,特别是并有昏迷患者应注意观察是否有窒息的表现。
窒息时可出现胸闷、气憋、烦躁、恐怖、大汗淋漓、皮肤发绀、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遇到此类患者,应及时给予疏通呼吸道,给氧,氧流量2~4 l/min。
因血凝块或分泌物堵塞者,立即用吸引器吸出堵塞物,同时改变体位,采取头低侧卧位。
而对于因舌后坠而引起窒息息的患者,则应用开口器撬开患者牙列,再用舌钳把舌向外牵拉,同时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将头偏向健侧,便于引流物外流。
因血肿、咽部水肿引起的窒息,可从口腔或鼻腔插入通气管,以解除窒息。
对损伤严重且咽部分泌物不断滞留者,如严重颌面部外伤伴颅底骨折患者,在清理咽部分泌物和血液的同时,马上选择气管插管,以预防窒息发生。
此外,气管插管途径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如患者出现牙关紧闭、下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等情况时,经口气管插管往往
难度很大,此时应首选经鼻气管插管。
经鼻插管既方便口腔内的清创缝合也便于气管导管的妥善固定,更重要的是可避免反复在口腔插管而延误抢救时机[4]。
同时作好气管切开的思想和器械准备。
3.3 颌面部外伤并发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救护的患者中,有2例因严重的颌面部外伤,而并发颅脑损伤。
观察耳、鼻、眼是否有脑脊液外流。
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情况。
生命体征变化常见于急性颅内压升高,常出现血压升高、脉搏缓慢而洪大、呼吸深而慢的所谓“两慢一高征”,发现上述情况有变化应立即报告医生,确诊伴有颅脑损伤者,应将护理的重点转移到治疗颅脑损伤上来。
及时配合医生执行医嘱,快速滴入20%甘露醇250 ml+地塞米松10 mg以降低颅内压,利尿,减轻脑细胞水肿。
采取头高足低卧位,床头抬高15~30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对尿失禁者及时插导尿管排尿,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并记录尿量。
同时给氧,禁食,保持呼吸道通畅。
参考文献
[1] 黄秋华,赵晓丽,申琳,等.严重颌面外伤的急救配合与护理干预[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4):64-65.
[2] 李武平.外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18.
[3] 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9-81.
[4] 朱元琴.严重颌面部外伤窒息患者的抢救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28-430.
(收稿日期:2012-07-02)(本文编辑: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