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历史悠久,红色故土,革命老区共66页

合集下载

江西简介介绍

江西简介介绍

江西简介介绍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地理环境•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美食特产•发展现状与前景01地理环境地理位置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与湖南、广东、福建、浙江、安徽等省份接壤。

江西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间,具有较好的发展条件。

江西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8%。

江西有五条大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河,它们在江西省内流淌,形成了丰富的水系。

地形地貌VS气候特点江西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江西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具有较好的气候资源。

02历史人文历史沿革•江西开发较早,商代时期已进入青铜器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国分争江西。

秦代设立郡县,江西属九江郡和庐山郡。

汉代改九江州、郡并为一级行政单位,除豫章郡外,江西大部分属洪州。

唐代增设道一级行政区划,江西大部分属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

宋代设“路”,江西大部分属江南西路。

元代设置行中书省,江西属江西行中书省。

明代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江西属江西承宣布政使司。

清代承袭明制。

民国时期,江西省会多次迁移,直到1949年解放后,省会设在南昌市。

文化传承•江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承。

这里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道家、佛家文化传统。

江西的陶瓷文化、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等在全国享有盛誉。

景德镇的瓷器制作工艺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西的红色文化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中央苏区首府瑞金等都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客家文化是江西的重要文化之一,赣南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客家文化对江西的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人故居•江西历史上名人辈出,许多名人的故居至今仍保存完好。

其中包括南宋著名诗人谢枋得的故居、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故居等。

这些故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对于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祥与发扬:江西在中国红 色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发祥与发扬:江西在中国红 色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发祥与发扬:江西在中国红色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作者:卢大有吴自锋来源:《党史文苑》2017年第15期江西素称“文章节义之邦”,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特别是在中共党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享有“三个摇篮、一个策源地”之美誉。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中国红色精神重要起源;孕育了毛泽东思想,萌发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发端。

革命先辈在江西留下的宝贵财富,凸显了江西在中国红色文化历史中的独特地位和贡献,使江西由此成为中国红色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发祥地。

红色是江西的最大品牌,激活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题中之义,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坚定文化自信,筑牢精神基石,是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营养剂”,是我们的动力与源泉。

中国红色文化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一)中国红色文化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红色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以来自西方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起来的红色文化,要得到认同并可持续地发挥积极作用,必然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适应、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红色文化生成的文化环境,也是红色文化生成的重要资源。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自觉地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明确提出了继承历史遗产的任务。

他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

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珍贵的遗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僵死的材料,而是活的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一页,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

江西历史悠久,红色故土,革命老区

江西历史悠久,红色故土,革命老区
历时二千六百多年的春秋战国崖墓,是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的又一“绝”
景,崖墓分布广、数量多、位置险、造型奇特、文物丰富,
为中国之最。 龟峰天下稀 龟峰为国家级风景名 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位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 敏烈士的家乡——弋阳县境内,因其“无山不龟,无石不 龟”,且整个景区就像一只硕大无朋的昂首巨龟而得名。
令人心旷神怡。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雄文——《秋日登洪府滕王
江西名胜
【江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
世界遗产名录 庐山、三清山 产名录) 龙虎山、龟峰
世界遗产提名地(即将被列入世界遗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庐山风景名胜区、井冈山风景名胜区、三清山风景 名胜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仙女湖风景名胜区、 三百山风景名胜区、梅 岭山风景名胜区——滕王阁风景名胜区、龟峰风景名胜区、高岭——瑶里风 景名胜区、武功、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等11处。
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古称“闻林茶”,是中国著名传统名茶之一, 产于江西省游览胜地庐山。因庐山多云雾,故取名“云雾 茶”。庐山云雾茶,香——爽而持久,味——醇厚而含甘, 历来被饮者视为珍品。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产于汉代, 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种历史,宋代列为“贡茶”。
庐山在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南倚鄱阳湖;群峰挺秀, 林木茂密,泉水涌流,雾气蒸腾。在这种氛围中艺植熏制 的“庐山云雾茶”,素有“色香幽细比兰花”之喻。庐山 云雾茶树叶生长期长,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碱、维生 素C的含量都高于一般茶叶。它芽壮叶肥、白毫显露,色 翠汤清,滋味浓厚,香幽如兰。这种茶很似龙井,可是比 龙井醇厚,其色金黄象沱茶,又比沱茶清淡。
龟峰风景优美,奇岚如画,属典型的丹霞地貌。 它集自然精华,纳人文风采,聚天下名山之险、 幽、奇、秀于一体,融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炉。 龟峰风景优美,奇峰如画,是一处魅力无穷的旅 游胜地。景区内有商周文化遗址、太平天国城堡 遗址、瑞相寺遗址;明代戏曲“四大声腔”之一 的弋阳腔的发源地龟峰,峰石奇景美不胜收,洞 穴佛窟天造地高,历史长廊英杰辈出。自古以来, 引得无数高官政要、文人雅士纷至沓来,赢得了 “江上龟峰天下稀”、“大地文章集龟峰”和 “殊胜长城壮汉关”的由衷赞叹。

全国革命老区县市名单

全国革命老区县市名单

全国革命老区县市名单(一)了解中国2009-08-18 11:22:05 阅读715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江西省:江西省简称赣。

全省土地面积16万多平方公里,耕地3513万亩,人口3913万,有汉、回、苗、畲、瑶等民族。

现有6个省辖市,5个地区,11个县级市,73个县,15个市辖区,1833个乡镇。

江西省革命老区包括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井冈山、中央、闽浙赣、湘鄂赣根据地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鄂豫皖湘赣抗日根据地现属江西行政辖区部分,全省分布有老区乡镇的县(市)共81个,所辖乡镇共1684个,其中老区乡镇为1374年,占75%。

老区人口217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5.5%。

全省人口主要由汉、畲、回、苗、瑶等民族组成,其中畲族是江西老区唯一的聚居性少数民族,有人口近万人,主要分布在江西兴国、铅山、贵溪等老区贫困县。

老区土地面积为130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8.1%。

其分布情况为:属于一类老区的有:兴国、瑞金、宁都、于都、会昌、寻乌、石城、万载、宜丰、铜鼓、上饶、广丰、铅山、横峰、弋阳、万年、德兴市、吉安、吉水、峡江、永丰、泰和、遂川、万安、安福、永新、宁冈、井冈山市、黎川、南丰、乐安、宜黄、资溪、广昌、安远、上犹、信丰、贵溪市、分宜、彭泽、德安、修水、莲花、浮梁、乐平等45个县(市)。

属于二类老区的有:南康市、大余、崇义、定南、全南、龙南、赣县、余江、永修、新余市渝水区、湖口、都昌、星子、武宁、九江、瑞金市、萍乡市市区、奉新、高安市、宜春市、靖安、波阳、婺源、吉安市、新干、金溪、景德镇市区等27个县(市区)属于三类老区的有:赣州市、樟树市、上高、玉山、余干、南城、崇仁等7个县(市)。

属于四类老区的有:东乡、丰城市等2个县(市)。

福建省:福建省简称闽。

现辖福州、厦门、泉州、漳州、三明、南平、莆田7个省辖市和宁德、龙岩2个行政公署,共47个县(不包括金门县)、16个县级市、17个县级区,是我国重点老革命根据地省份之一。

江西文化

江西文化

江西文化江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江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赣州市54处宁都9处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员会旧址山堂古窑宁都会议旧址江西省军区司令部旧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黄陂会议”会址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翠微峰石刻朗际节孝坊水口塔兴国9处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中央兵工厂旧址江西军区旧址江西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会址中共江西省委旧址长冈乡调查旧址朱华塔“永镇江南”题额红军总医院院部于都5处罗田岩石刻中共赣南省委旧址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水头步蟾坊毛泽东、周恩来等和中央直属机关长征第一渡口石城5处宝福院塔太平天国幼天王囚室杨村坊式亭五龙岩摩崖石刻永宁桥瑞金5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旧址龙珠塔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大柏地战斗旧址赣州市区4处舍利塔七里镇窑遗址赣州文庙玉虹塔安远3处无为寺塔永镇桥东升围会昌3处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中共粤赣省委旧址汉仙岩摩崖石刻大余2处嘉祜寺塔梅关和古驿道信丰2处大圣寺塔油山游击队交通站-上乐塔寻乌2处寻乌调查旧址上甲古窑址龙南1处玉石岩石刻赣县1处玉石塔崇义1处平茶寮碑定南1处巽搭上犹1处石门摩崖石刻南康0全南0九江市38处九江市区(含庐山)19处东林寺恭乾禅师塔赐经亭西林寺塔大圣塔锁江塔楼仙人洞摩岩石刻御碑亭美孚洋行日本领事馆旧址烟水亭九江海关姑塘分九十九盘石刻天池寺附近石刻松门别墅黄龙寺摩岩石刻同文书院、儒励女中办公楼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叶挺指挥部庐山中四路286号别墅九江县7处岳飞母亲姚太夫人墓岳飞妻李夫人墓陶渊明墓陶靖节祠二十五师南昌起义出发地-马迥岭火车站神墩遗址浔阳城遗址星子5处秀峰石刻(含玉渊石刻)玉涧桥醉石馆石刻南康府谯楼“一见心寒”墓修水5处黄庭坚墓南山岩石刻灵源摩崖石刻山背遗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德安2处石灰山遗址万家岭战役遗迹武宁1处李烈钧墓彭泽1处马当炮台永修1处真如寺及僧塔湖口1处石钟山石刻(含石钟山古建筑)都昌1处汉邬阳城遗址瑞昌0吉安地区37处吉安县5处本觉寺塔平民银行旧址“二七”陂头会议会址文天祥墓永丰5处报恩寺塔泷冈阡表第一次反围剿指挥所恩江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永新4处七溪岭战斗指挥所南塔龙源口桥塘边毛泽东旧居吉安市区4处净居寺古南塔云章阁、风月楼(含钟鼓楼)北伐军新编第二师驻地旧址井岗山市3处小井红军医院旧址(含行洲红军标语)大井朱德、陈毅故居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军部、师部旧址新干3处牛头城遗址湖田古粮仓遗址大洋洲程家遗址吉水3处扬万里墓解缙墓东吴墓泰和3处杨士奇墓罗钦顺墓科甲第峡江2处峡江会议旧址宫门桥安福2处东山文塔安福孔庙万安2处崇文塔“万安暴动”行动委员会旧址遂川1处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含遂川联席会议旧址)宜春地区27处樟树 5处鸣水桥和一天门樊城堆遗址吴平古墓群太平观碑清标彤管坊宜丰5处太子塔洞山墓塔群黄檗山墓塔群宜丰崇文塔逢渠桥靖安4处马祖塔亭花桥刘慎虚墓丫吉山窑址奉新3处天下清规石刻济美石坊百家垅古墓群上高3处观澜阁塔蒙山古银矿遗址镜山战场遗址万载2处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含中央军政五分校、红十六军军部遗址)湘赣省委员会旧址仰山墓塔群袁州古天文遗址丰城1处邓子龙墓高安市1处朱轼墓铜鼓1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三团团部、营部上饶地区26处弋阳4处南岩石龛叠山书院谢叠山墓圭峰题刻铅山4处鹅湖书院辛弃疾墓蒋士铨墓澄波桥玉山4处官溪胡氏宗祠三清山古建筑群阎立本墓玉山考棚婺源4处江湾俞氏宗祠理坑村民居经义堂彩虹桥上饶市区2处鸡应寺铜钟信江书院广丰2处九仙山城堡天柱岩石刻波阳2处观音堂塔莲山汉墓万年2处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德兴1处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旧址上饶县1处龚氏宗祠两牌楼及浣沙记石雕南昌市22处新建县8处万寿宫梦山石室常里湖遗址朱权墓汉枭金城遗址新庵里摩崖石刻铁河古墓群邓小平旧居(含劳动车间)南昌市区6处青云谱佑民寺铜钟新四军军部旧址绳金塔洪崖石刻黄秋园居室南昌县3处蜚英塔东吴墓令公庙日军大屠杀遗址进贤3处昼锦坊、理学名贤坊钟陵节凛冰霜坊珠子塔安义2处京台戏台三国孙虑城遗址南城6处万年桥潮音洞石窟麻姑山石刻聚星塔洪门益王家族墓群岳口益王家族墓群崇仁3处相山石塔石经幢乐史墓乐安2处董裕墓龙图学士牌楼金溪2处陆象山墓仰山书院宜黄2处谭纶墓大司马牌坊广昌1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高虎脑战役红军指挥部旧址东乡1处王氏宗祠抚州市区1处汤显祖墓南丰1处白舍窑遗址黎川1处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萍乡市13处萍乡市区11处安源路矿工人罢工谈判处总平巷矿井口萍乡孔庙文廷式墓甄叔禅师塔及塔铭乘广禅师塔及塔铭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夜校旧址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旧址秋收起义军事会议会址安源路矿办公楼园遗址上栗1处小枧傩庙莲花1处宾兴馆毛泽东旧居景德镇市8处景德镇市区 4处红塔杨梅亭古窑址明园、清园古建筑群镇窑浮梁2处浮梁旧县衙瑶里改编旧址(含抗日动员大会场、陈毅旧居)乐平市2处涌山洞遗址浒淹戏台鹰潭市5处贵溪2处仁靖真人碑铭上清宫铜钟余江2处螺丝岭、保驾峰崖墓群锦江天主堂角山板栗山遗址新余市4处新余市区4处兴国调查旧址罗坊会议会址拾年山遗址昼锦堂分宜0江西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名录(共计121处)一、古遗址(共计6处)序号编号名称时代所在市地址备注1 Ⅰ-1 社山头遗址新石器时代上饶市广丰县五都镇2 Ⅰ-2 棋盘山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3 Ⅰ-3 斋山遗址商上饶市万年县湖云乡4 Ⅰ-4 武功山祭祀遗址三国至民国吉安市安福县钱山乡、泰山乡5 Ⅰ-5 白浒窑遗址隋至唐抚州市临川区温泉镇6 Ⅰ-6 凤凰山铁矿遗址唐至明新余市分宜县湖泽镇二、古墓葬(共计6处)序号编号名称时代所在市地址备注7 Ⅱ-1 七星堆古墓群春秋至汉宜春市高安市城区东北处8 Ⅱ-2 朱瓌墓五代(南唐)上饶市婺源县紫阳镇9 Ⅱ-3 周敦颐墓宋九江市庐山区莲花镇10 Ⅱ-4 费宏墓明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11 Ⅱ-5 潘任墓清赣州市寻乌县吉潭镇12 Ⅱ-6 高善继墓清九江市彭泽县黄花乡三、古建筑(共计66处)序号编号名称时代所在市地址备注13 Ⅲ-1 槎滩陂五代(南唐) 吉安市泰和县禾市镇、螺溪镇含:周矩墓14 Ⅲ-2 天龙山墓塔宋吉安市万安县五丰镇15 Ⅲ-3 惠政桥宋吉安市新干县城南门街口16 Ⅲ-4 罗汉桥宋九江市德安县东风路17 Ⅲ-5 湾里桥宋九江市修水县黄巷镇18 Ⅲ-6 万安东林寺墓塔宋吉安市万安县弹前乡19 Ⅲ-7 香火桥宋九江市修水县渣津镇20 Ⅲ-8 相公桥南宋吉安市青原区富滩镇21 Ⅲ-9 黄岭大圣塔明九江市彭泽县黄岭乡22 Ⅲ-10 城头文昌塔明吉安市新干县金川镇23 Ⅲ-11 凤山龙天塔明上饶市婺源县浙源乡24 Ⅲ-12 高云塔明抚州市资溪县高阜镇25 Ⅲ-13 坑头村民居明上饶市婺源县龙山乡含:太宰读书处、潘锦苏宅、潘保春宅、潘大华宅26 Ⅲ-14 千眼桥明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27 Ⅲ-15 万魁塔明抚州市临川区展坪乡28 Ⅲ-16 五里谌村水口塔明宜春市高安市灰埠镇又称:回澜塔29 Ⅲ-17 雩溪宝塔明吉安市遂川县于田镇30 Ⅲ-18 通真桥明宜春市高安市城西郊外31 Ⅲ-19 蓉泉桥明新余市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32 Ⅲ-20 寿元桥明上饶市德兴市张村乡33 Ⅲ-21 仰山文塔明萍乡市莲花县路口镇34 Ⅲ-22 永清岩观音楼明赣州市安远县龙布镇35 Ⅲ-23 贾家村民居明至清宜春市高安市新街镇含:贾氏宗祠、泰盛堂、赐福堂、怡爱堂36 Ⅲ-24 石洞口傩庙明至清萍乡市萍乡市赤山乡37 Ⅲ-25 富田村诚敬堂明至清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38 Ⅲ-26 羊角水堡明至清赣州市会昌县筠门岭镇39 Ⅲ-27 豫章世家坊明至清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40 Ⅲ-28 艾溪陈家古建筑群明至清南昌市进贤县架桥镇41 Ⅲ-29 江湾村民居明至清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含:由礼堂、敦伦堂、善馀堂42 Ⅲ-30 龙溪村古建筑群明至清上饶市广丰县管村乡含:祝氏宗祠、文昌阁、江浙社、观音阁43 Ⅲ-31 玉山城墙明至清上饶市玉山县冰溪镇44 Ⅲ-32 万安城墙明至清吉安市万安县城45 Ⅲ-33 会昌城墙明至清赣州市会昌县文武坝镇46 Ⅲ-34 白鹭村古建筑群明至民国赣州市赣州市赣县白鹭乡含:恢烈公祠、王太夫人祠、兴复堂、佩玉堂47 Ⅲ-35 难禅阁清宜春市重桂路与鼓楼路交会口48 Ⅲ-36 清都观清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49 Ⅲ-37 渼陂永慕堂祠清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50 Ⅲ-38 护吉大庙清吉安市吉水县盘谷镇51 Ⅲ-39 抚州玉隆万寿宫清抚州市临川区大公东路52 Ⅲ-40 太平桥清抚州市南城县城东盱江上53 Ⅲ-41 驿前“奎壁联辉”、“清吸旴源”、“石屋里”民宅清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54 Ⅲ-42 杏花楼清南昌市南昌市南湖路29号55 Ⅲ-43 京台“曦庐”民宅、刘氏宗祠清南昌市安义县石鼻镇56 Ⅲ-44 罗田世大夫第清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57 Ⅲ-45 水南余庆堂民宅清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58 Ⅲ-46 万家焦氏节孝坊清南昌市进贤县三里乡59 Ⅲ-47 汪山土库清南昌市新建县大塘坪乡60 Ⅲ-48 三里雷家民居清南昌市进贤县三里乡含:“翠萼鸿章”宅、“高挹余晖”宅61 Ⅲ-49 吴城吉安会馆清九江市永修县吴城镇62 Ⅲ-50 鄱阳大成殿清上饶市鄱阳县鄱阳镇63 Ⅲ-51 玉山鸿园清上饶市玉山县冰溪镇又称:玉山张家花园64 Ⅲ-52 豸峰村民居清上饶市婺源县龙山乡含:成义堂、潘永泰宅、潘先熊宅、潘松印宅65 Ⅲ-53 洲湖大夫第清抚州市黎川县华山垦殖场66 Ⅲ-54 增文堂围屋清吉安市万安县涧田乡67 Ⅲ-55 玉带桥清赣州市信丰县虎山乡68 Ⅲ-56 洛阳村客家彭宅清吉安市遂川县大汾镇69 Ⅲ-57 井下村“正亮堂”宅清吉安市遂川县堆子前镇70 Ⅲ-58 卢家洲卢氏宗祠清吉安市吉州区曲濑乡71 Ⅲ-59 贺录姑贞孝坊清萍乡市莲花县荷塘乡72 Ⅲ-60 尚睦邓家围垅屋清新余市分宜县湖泽镇73 Ⅲ-61 临江大观楼清宜春市樟树市临江镇74 Ⅲ-62 雅溪围屋清赣州市全南县龙源坝75 Ⅲ-63 水南“继序其皇”坊式门楼清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76 Ⅲ-64 乐平古戏台清景德镇市乐平市镇桥镇、鸬鹚镇含:坑口万年台、韩家万年台77 Ⅲ-65 夏府村宗祠群清至民国赣州市赣县湖江乡含:戚氏总祠追远堂、戚氏分祠聚顺堂、谢氏宗祠敦五堂78 Ⅲ-66 慈化寺清至民国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四、石窟寺及石刻(共计5处)序号编号名称时代所在市地址备注79 Ⅳ-1 海会寺摩崖石刻唐至清九江市庐山区莲花镇80 Ⅳ-2 灵岩洞遗墨题刻唐至清上饶市婺源县古坦乡81 Ⅳ-3 《金溪场银坑记》摩岩石刻五代抚州市金溪县城东羊石山82 Ⅳ-4 寮山摩岩石刻岩画南宋宜春市高安市灰埠镇83 Ⅳ-5 庐山三叠泉摩崖石刻宋至清九江市庐山区海会镇五、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计35处)序号编号名称时代所在市地址备注84 Ⅴ-1 陈宝箴、陈三立故居清九江市修水县义宁镇85 Ⅴ-2 波黎公寓民国九江市庐山区莲花镇又称:波黎公馆86 Ⅴ-3 信州相府路17号民宅民国上饶市信州区相府路17号87 Ⅴ-4 九江日本台湾银行旧址1911年九江市滨江路85号88 Ⅴ-5 安源毛泽东旧居1921年萍乡市安源镇八方井89 Ⅴ-6 松柏巷天主堂1922年南昌市罗家塘82号90 Ⅴ-7 东固革命旧址群1927-1934年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91 Ⅴ-8 秋收起义二团出发地旧址-张公祠1927年萍乡市萍乡市安源镇92 Ⅴ-9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回师铜鼓旧址1927年宜春市铜鼓县排埠镇93 Ⅴ-10 毛泽东宣布“三项纪律”地点-雷打石1927年吉安市井冈山市荆竹山94 Ⅴ-11 生命活水医院住院部旧址1928年九江市塔岭南路48号95 Ⅴ-12 红四军二十八团团部旧址1928年吉安市井冈山市茅坪乡96 Ⅴ-13 湘赣边界第二次党代会旧址1928年吉安市井冈山市茅坪乡97 Ⅴ-14 桐木岭红军哨口遗址1928年吉安市井冈山市桐木岭98 Ⅴ-15 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旧址1928年吉安市井冈山市茨坪99 Ⅴ-16 黄坳毛泽东旧居1928年吉安市井冈山市黄坳乡100 Ⅴ-17 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旧址1928年吉安市井冈山市茨坪101 Ⅴ-18 步云山中共湘赣边界临时特委旧址1929年吉安市永新县三湾乡102 Ⅴ-19 江西省立图书馆旧址1930年南昌市南昌市百花洲103 Ⅴ-20 西刘家巷8号毛泽东旧居、西肖家巷7号朱德旧居1930年吉安市吉州区104 Ⅴ-21 竹篙寨中央后方保管处旧址1930年赣州市于都县银坑镇105 Ⅴ-22 上衫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1931-1932年九江市修水县上衫106 Ⅴ-23 凤岗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1931-1933年赣州市兴国县五里亭乡107 Ⅴ-24 宁都起义部队秋溪整编旧址1931年赣州市石城县横江镇108 Ⅴ-25 瑞金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旧址1932-1933年赣州市瑞金市向阳南路109 Ⅴ-26 中共湘鄂赣省委红旗报社旧址1932-1934年宜春市万载县仙源乡110 Ⅴ-27 中共苏区中央局坝南军事会议旧址1932年赣州市兴国县五里亭乡111 Ⅴ-28 红一方面军大湖坪整编旧址1933年抚州市乐安县大湖坪乡112 Ⅴ-29 文武坝粤赣省军区总指挥部旧址1933年赣州市会昌县文武坝镇113 Ⅴ-3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春耕生产运动赠旗大会旧址1933年赣州市瑞金市武阳镇114 Ⅴ-31 宁都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1933年-1934年赣州市宁都县梅江镇115 Ⅴ-32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总司令部)旧址1933年-1934年赣州市瑞金市沙洲坝镇116 Ⅴ-33 罗塘谈判旧址1934年赣州市寻乌县罗珊乡117 Ⅴ-34 绛园张学良旧居1937年萍乡市安源区凤凰街118 Ⅴ-35 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旧址1968年南昌市八一广场西侧六、其他(共计3处)序号编号名称时代所在市地址备注119 Ⅵ-1 道教第十五洞天遗址东周鹰潭市贵溪市冷水镇120 Ⅵ-2 圣水塘清南昌市安义县新民乡121 Ⅵ-3 茅湾碾米作坊清九江市彭泽县马当镇江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序号名称类别(共计3处)序号单位名称时代地址备注1 乐安王墓明新建县望城镇归入第一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朱权墓2 儒励女中教课楼旧址1907年九江市庾亮南路47号归入第四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同文书院、儒励女中办公楼旧址3 遂川毛泽东旧居1928年遂川县泉江镇归入第三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039兴国山歌民间音乐110傩舞(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民间舞蹈113永新盾牌舞民间舞蹈149弋阳腔传统戏剧150青阳腔传统戏剧158广昌孟戏传统戏剧173徽剧传统戏剧182宜黄戏传统戏剧209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桂南采茶戏)传统戏剧336徽州三雕(婺源三雕)民间美术344萍乡湘东傩面具民间美术357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统手工技艺379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416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424歙砚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426金星砚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500全丰花灯民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民间文学“七仙女下凡” 传说江西省南城县麻姑文化申报民间舞蹈万载“开口傩”崇仁跳傩《跳八仙》吉安灯彩德安布帐傩《潘太公游春》婺源傩舞南丰跳傩永新盾牌舞东湖“滚傩神”江西戏剧赣南采茶戏“宜黄戏”“广昌孟戏”青阳腔弋阳腔婺源徽剧民间曲艺于都古文《永新小鼓》宜春评话新干莲花落武宁打鼓歌萍乡春锣民间工艺宜春脱胎漆器上栗县烟花制作瑞昌民间竹编手工技艺鄱阳湖脱胎漆器制作工艺乐平传统戏台建造技艺会昌手工技艺藤器湖口草龙星子县金星砚婺源歙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统瓷业建筑技艺保护民间习俗东林寺净土宗石城客家灯彩婺源茶艺上犹客家门匾龙南客家民居樟树药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万年稻米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赣南客家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景德镇瓷业习俗美术书法瑞昌民间剪纸南昌瓷板画萍乡湘东傩面具雕刻艺术婺源“三雕”艺术。

农村基层党建——江西省万载县:用好红色资源

农村基层党建——江西省万载县:用好红色资源

江西省万载县: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一、背景和动因万载县是红色故土、革命老区,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王首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浴血奋战,留下了中央红五分校、红旗报社等一批国宝级革命旧址。

1932年至1934年,湘鄂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曾驻扎小源(今仙源)达两年之久。

在这里孕育了可贵的“湘鄂赣苏区精神”,从这里派出了红军长征先遣部队——红十八师五十二团,为红军长征作出了巨大贡献;走出了6位共和国将军,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5956名,红色遗址遗迹52处,涉及5乡、6镇、31个村。

2021年以来,万载县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红色名村建设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筛选了10个村作为红色名村进行重点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仙源乡仙源村入选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马步乡宝石村、白水乡槽岭村、潭埠镇新田村入选第二、三批省级红色名村。

二、主要做法1、一体化推进。

按照申报一批、创建一批、储备一批、拓展一批的“四个一批”的要求,扎实推进红色名村建设。

一是对已确认红色资源比较丰富的10个行政村,做到有址可见、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加大向上申报力度。

二是对已被列为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红色名村的4个村,按照推进乡村振兴的示范工程、传承红色基因的铸魂工程、组织凝聚党员群众的党建工程“三个工程”要求,加大创建力度。

三是对其余已摸清有红色资源的21个村,作为红色名村进行储备建设,给未来申报创建留下空间。

四是进一步挖掘建国后工作站前列、彰显红色精神的模范村,拓展一批红色名村。

比如:罗城镇藏溪村一直是工作先进示范村,境内存有宜春市第一机械厂旧址,所蕴含的“三线精神”至今激励我们奋斗不息。

2、规范化建设。

按照“441”标准要求,把红色名村建成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示范村,让昨天光荣的今天更光荣、过去先进的现在更先进。

一是有一个醒目的红色名村标识,全县各红色名村均制作了红色名村LOGO,树立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屹立不倒的红旗”主题雕塑。

江西历史悠久,红色故土,革命老区


井冈山革命精神
八一南昌起义
朱德故居
方志敏烈士墓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 礼堂旧址
江西风味
赣语 特色菜 小吃 风味 特产等
赣语
赣语(国际音标:kon ȵi),是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的一 门声调语言,主要通行于江西大部、湖南东南部、湖北东 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区,是该些地区事 实上的公用语。使用赣语的人口在2000万~5000万之间, 约占中国人口的3%左右,世界排第三十八位。 赣语,是汉语七大方言区中通行面积较大、使用人口较 多的一个方言。之前所说赣语通行面积小,使用人口最少 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赣语可分为九片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语或标准音。 赣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江西话”,在江西境内除赣 语外,还有客家话、吴语和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等汉语方 言分布
江西名胜






【江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 世界遗产名录 庐山、三清山 世界遗产提名地(即将被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 龙虎山、龟峰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庐山风景名胜区、井冈山风景名胜区、三清山风景 名胜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仙女湖风景名胜区、 三百山风景名胜区、梅 岭山风景名胜区——滕王阁风景名胜区、龟峰风景名胜区、高岭——瑶里风 景名胜区、武功、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等11处。 国家森林公园(部分) 庐山、明月山、梅关、岩泉、云碧峰、三百山、 峰山、清凉山、九岭山、五指峰、三爪仑、枫树山、瑶里、九连山、上清等 36处国家森林公园。 省级风景名胜区(部分) 德兴市大茅山风景名胜区、上饶县灵山风 景名胜区、高安市华林寨—上游湖风景名胜区、洞山和官山风景名胜区 南昌市象湖、上犹县陡水湖风景区、云居山风景区、遂川县白水仙——泉江 风景名胜区、上栗县杨岐山、万安风景区、乐平洪源仙境等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南昌市、井冈山市、吉安市、宜春市、上饶市、鹰 潭市、景德镇市、赣州市、九江市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南昌、景 德镇、赣州3座。 国家级候鸟自然保护区 还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及鄱阳湖国家 级候鸟自然保护区; 36处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国家重点保护寺观; 52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省各类风景名胜区(点)多达2400余 处。

宁都简介

宁都简介: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居江西省第三、赣州市第一;人口77万,居赣州市第三;现辖12乡12镇299个建制村,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

客家摇篮,文乡诗国。

宁都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自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建县,至今已有1774年的历史,曾用阳都、宁都、虔化、博生等县名,元、清时期两度升为直隶州,1934年10月为国民党专署驻地,解放初曾设宁都专区,1952年并入赣州专区。

宁都是早期客家摇篮,大量的谱牒研究和田野调查证实,中原汉人唐宋时期南迁进入现在的客区,最早便定居在宁都一带,站稳脚跟养足实力后,逐渐向闽西,然后向粤东推进,宁都成为客家人聚居和集散的中心之一,在赣、闽、粤客家大本营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孙中山先生前35代先祖孙誗于唐朝末年被封为东平候,定居宁都。

宁都素有“文乡诗国”之美誉。

“诗国”之称始于宋代;明清之际,宁都文化达到巅峰,以清初著名的三大散文家之一魏禧为代表的“易堂九子”的出现以及清初“三山学派”之首易堂学馆的创立,使宁都又添“文乡”之誉。

宁都自古以来民间崇学重教之风盛行,文化氛围浓厚,自宋至清,中榜状元2人,探花1人,进士123人,举人431人,居赣南之首。

革命老区,红色故土。

苏区时期,宁都是中央苏区的重要县份,是苏区中央局、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江西省军区驻地,是少共国际师的成立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的诞生地,是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重要战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巩固后方,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阻击敌人的重要区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是毛泽东政治、军事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基地。

苏区时期,全县有5.6万人参加红军,有名有姓的烈士1.6万多人,宁都籍将军14人。

1931年12月,国民党26路军1.7万余人在赵博生、董振堂的率领下,举行了震撼中外的“宁都起义”,诞生了红五军团。

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介绍

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介绍江西是一片神奇的红色土地。

在这块16.6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安源,等等。

这一个个红色经典的称号与地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已化作一颗颗与日月同辉的星辰,在红色中国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中,奏响雄浑激越的华彩乐章。

江西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从安源工人运动到秋收起义,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井冈山斗争,从开创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到红军长征,从赣南三年游击战争到上饶集中营茅家岭,一系列重大革命活动都发生在江西。

特别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指1927至193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江西成为全国最为重要的革命中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

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有21县(包括江西的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黎川、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乌等11县),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此成立,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

据统计,1955年至I965年、被授军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籍将帅人物共325位,占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总数的20%。

据统计,全省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25万余人,约占全国烈士总数的六分之一。

无名烈士更难以计数。

江西人民前赴后继,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永不磨灭的贡献和极其光荣、伟大的牺牲。

江西是毛泽东革命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

在毛泽东伟大的一生中,江西是他足迹所到最多的一个地方。

从萍乡安源到井冈山,从新余罗坊到吉安东固,从广昌、宁都到瑞金、兴国、于都,从庐山到南昌,足迹几乎遍布全江西。

革命的江西 江西的革命 共61页PPT资料


南昌起义
主要领导人:
周恩来
朱德
刘伯承
贺龙 :起 义总 指挥 ,时 任国 民革 命军 第二 十军 军长
贺龙
叶挺
1927年7月27日,中共前 敌委员会在这里召开会议, 周恩来传达了党中央临时 政治局关于在南昌组织 武装起义的决定
1928年4月 南昌起义部队 到达井冈山
这是朱德在起义 时用的驳壳枪
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一)国共合作的形成
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 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林祥谦
施洋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决定实行“党内合作”。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
作出正式决定。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使之
红色的江西 革命的摇篮
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道 省名,又因为江西省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全省共 设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 春、上饶、吉安、抚州等11个设区市,99个县(市、 区)。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 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 江。古称江西省为“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 之区”。
5、当时驻南昌的敌军不足万人(6千余人),而贺 龙的第20军有7000多人,叶挺的第11军第 24师有5500多人。加上第4军第25师、第 11军第10师以及朱德的军官教育团等起义力量, 兵力超过2万人,敌弱我强。
6、此外,当时南昌交通不便,没有公路,只有一条 铁路,水路也比较浅,大船难以航行。敌军的其他 部队很难在短时间内增援南昌。
敢不敢坚持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