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复习教学提纲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咬文嚼字》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高二必修5语文教案

《咬文嚼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品味课内有关用字佳话实例,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咬文嚼字”对准确地传情达意的好处;能理清课文思路并对课文质疑进而解疑;能联系自己的语言实践举例说明作者的论断。
过程与方法:(过程)预习—研读—写笔记—讨论—总结应用;(方法)整体感知——课堂研读——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严谨的语文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用字佳话实例。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时】二课时。
【预习任务】预习课文,要求完成课后习题一,撰写习题二的发言提纲。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通读课文,读懂课文的基本内容,对文中的几个例证再“咬嚼”一番。
教学过程:一、导入1.下面这个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呢?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的,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都成了盗版的。
(这句话道出的意思是:每个人出生时都是独一无二,有独特特点的,或有个性的,卢梭对此有更精炼的表达:上帝创造了我,然后又将模子打破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特点,变得千人一面了,给人一种大家活得一样的感觉。
这句话表达深刻的原因是:“原创”与“盗版”两词的运用既具有我们现代生活气息,又很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我们人正如某些出版作品一样失去个性的特点,从而引发我们思考由“原创”变成“盗版”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你能猜出下面语句可能表达出的意思吗?此句用语表达有何特点?▲是包含散打、瑜伽、柔道、平衡木等多种体育和健身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
(挤公交)(“挤公交”是很多同学都有过的生活体验。
此句用“散打”、“瑜伽”、“柔道”、“平衡木”等这些严肃的武术或运动术语表达,显得诙谐而又恰当。
)(以上两句的分析仅供参考。
)3、余秋雨先生在《霜冷长河》中曾多次提到过湖北的绑票杀人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五复习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五复习知识点归纳第三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古今中外小说刻画人物形象,人物心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人物,情节,环境是传统小说的基本要素,现代小说则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有淡化情节的倾向,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小说语言,叙述语言,人物语言,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1.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人物外貌和心理描写,典型环境描写,对比,正侧面结合,欲扬先抑,古典小说的一个特点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2.祝福………………………………………..鲁迅一个人的悲剧是个人悲剧和社会悲剧共同造成的,环境描写,倒叙(开篇是高潮,变成乞丐,最后是死了),渲染气氛,调动多种感官,白描,反复,首尾照应,深化主题,反衬出了悲凉,3. *老人与海…………………………………….海明威淡化情节,注重细节描写,语言风格简洁,“冰山一角”创作理论,只写一些在文章里,其他都隐藏在冰山下,题目象征,(老人象征人类,出海象征人生旅程,鲨鱼象征敌人磨难,马林鱼象征人生目标)第二单元4.蜀道难……………………………………….李白历史传说,神话传说,典故,夸张,想象,山势高危,行人角度,环境角度,风光奇险的角度,现实角度,危乎高哉(高),蚕丛及鱼凫(古代蜀国国王名),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尔来(从那时以来)四万八千岁,横绝(飞越),地崩山摧,六龙回日之高标,都是典故,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扪参历井(山高入天,人在山上,可以用手触摸星星,甚至从它们之间穿过),坐(徒,空),子规,杜鹃,杜宇,相传为蜀国古代帝王所化,啼叫声哀怨动人,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盈,满、足),剑阁(险要之地),所守或匪亲(或,倘若,匪,通非,)咨嗟(叹息),5.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②气萧森③。
江间波浪兼天涌④,塞上⑤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⑥他日⑦泪,孤舟一系故园⑧心。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7课 春末闲谈 Word版含答案

第7课春末闲谈本课话题——团结合作一、从课本中积累“猛兽是单独的,牛羊则结队;野牛的大队,就会排角成城以御强敌了,但拉开一匹,定只能牟牟地叫。
”鲁迅先生用形象的比方告知我们,人民大众只要思想能够统一,团结全都,众志成城,就会打破统治阶层的堡垒,摆脱统治者的精神把握,获得思想的解放和自由。
二、从自然中积累蜜蜂由于实行了集体生活、共同工作,它们的个体力气、平安系数都增加了若干倍。
鹦鹉是极其合群的鸟,它们相互依恋,患难与共,除了人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敌人,很少有猛禽或哺乳动物敢去攻击它。
草原狼经常二三十只结成一群去追赶间或离群的野牛,成群结队的野狗能够战胜熊和老虎,一匹马只要不离群,无论熊、虎或狮子都不能损害它。
互助团结的合群生活,能使动物由弱变强,由愚变智,有利于抵挡强敌和适应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
三、从历史中积累歌德与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两位宏大的诗人,也是同时代旗鼓相当的两位竞争对手。
在争霸诗坛的同时,他们也是一对伴侣。
歌德在谈到他们的友情时说:“像席勒和我这样的两个伴侣,多年结合在一起,爱好相投,朝夕晤谈,相互切磋,相互影响,两人犹如一人,所以关于某些个别思想,很难说其中哪些是他的,哪些是我的。
有很多两行诗是我们俩一起合作的,有时意思是我指出的,而诗是他写的,有时状况正好相反,有时他作头一句,我作其次句……”合作与竞争并不冲突,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正是两个人的友好竞争和团结合作,使两人同时成为了最宏大的诗人。
四、从名言中积累1.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易经》2.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国语·周语》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4.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孙权5.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古今贤文》6.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气的。
合群永久是一切和善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歌德一、作者简介民族的斗士、中国新文化的旗手——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高中语文必修五(人教版)第三单元 复习课件(4)

(7)点铁成金:神仙故事中说神仙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子。比喻把不好的
作品改好。
(8)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 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9)清沁肺腑:清新得渗透到人的内脏,比喻使人很感动。
(10)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五车:书多。
(11)索然无味:形容文章的内容空洞,文字枯燥。也作“索然寡味”。
(12)不即不离:指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太接近,也不太疏远。即:接 近。离:远离。
1.文章开头对郭沫若观点的质疑,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为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涓涓细流 娟秀 手绢
蝉联 婵娟 肆无忌惮 殚精竭虑
锱铢 缁衣 蝉联
尺牍 渎职 穷兵黩武 赎罪
3.辨析下面的几组近义词。 (1)含糊·模糊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或不认真、马虎。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或混用。 辨析:①零售商的促销活动应当明示,内容要真实、 合法、清晰、明白,不得使用 含糊 、易引起误 解的语言、文字、图片或影像。 ②一些非法职介机构,故意 模糊 工作内容和待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 王褒《渡河北》
现象
“木叶”为历代诗人所钟爱。
思考:在古诗中,诗人极少用 “树叶”,而常用“木叶”甚至 “落木”,原因何在?
“木叶”到“落木”,其 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 其关键点在哪?(请从第3段中 找答案)
关键点
在“木”字
读第四段,请思考: “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答案]A(B“鲁”应读lǔ;C“涎”应读xián; D“积”应读jī,“藉”应读ji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

(2002 年全国春季,3)依次 课内迁移到课外,分析高考对相
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 关考点的考察,在解答问题的过
最恰当的一组是:
程中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意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识,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4 / 11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它必
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走进美。 制作的小电影图文并茂,加以音
2 / 11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课件演示】利用 Windows 乐烘托,很容易把学生带到美的 movie Maker 制作小电影。展示惟 情境中,激起学生学习欣赏、创 妙惟肖的维纳斯、蒙娜里莎的微 作文学之美的兴趣。 笑、大卫雕像,书法、清明上河 图,“飞人”刘翔的跨栏等等。再 配以《秋日私语》的背景音乐, 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激起学生 欣赏、创作美的兴趣。
话题。
A、限定 抨击 冷僻
D、限制 批评 生僻
讨论后明确答案是 A 2、由王若虚修改《史记》的
事例中可见作者在追求 言的简
洁美。 【课件演示】
大作家鲁迅尚如是说,初学 者作文,更当学会反复推敲了。
鲁迅先生也曾说:“写完后至
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 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练习:【课件演示】
(1988 年全国,32)下面一 段话中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 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 有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 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 3 个。(3 分)
朱光潜先生是美学家、文艺 掌握欣赏和创造文学之美的方
理论家,本文正是他从美学的角 法。
度关照文学欣赏和创作的。因此, 确定如何发现和创造文学之美这 个问题,就科学地确定了整个教 学内容和教学进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复习课

• • • • • • • • • • • • • •
6、地崩山摧壮士死,————————。 7、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8、——————,以手抚膺坐长叹。 9、但见悲鸟号古木,——————。 10、所守或匪亲,—————。 11、连峰去天不盈尺,——————。 12、——————,砯崖转石万壑雷。 13、剑阁峥嵘而崔嵬,—————,————。 14、——————-——,不尽长江滚滚来。 15、————————,百年多病独登台。 16、———————,潦倒新停浊酒杯。 17、——————,一弦一柱思华年。 18、——————,蓝田日暖玉生烟。 19、此情可待成追忆,——————。
• 练习检测: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 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 邪? • D.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下列各句中的“然”字,意思与其他 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腹犹果然
B.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C.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 6.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 一天。 • 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 是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 C.“旬有五日而后反”,一旬是十天。 • D.“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是指阴、阳、 风、雨、晦、明
D.虽然,犹有未树也
3.与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彼且恶乎待哉 A.之二虫又何知。
)
B.而莫之夭阏者。 C.去以六月息者也 。
D.奚以知其然也。
• 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 A.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 • B.我决起而飞 决:快速的样子。 • C.绝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 • D.《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宏观分析:(一)从课程标准角度看本单元:本单元是高中语文必修五个模块中唯一一个文艺评论、随笔单元,具有融会贯通的功能,担负着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任。
本单元的教学功能是“加深我们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与鉴赏”的目标有明确阐释。
文学鉴赏的目的和态度:“学习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文学鉴赏能力的重点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咬文嚼字》总的思想就是:文学鉴赏和创作要有正确的态度,“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这是具体落实课标的目的态度要求。
《说“木叶”》感受意象,品味语言,是落实鉴赏能力要求的示范。
《谈中国诗》从比较文学的视野谈中国诗歌的特征,探究中西审美异同,旨在体现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
本单元是打通必修和选修学习的综合性单元,可以勾前联后,从炼字、意象、诗歌表达技巧及风格等方面指导必修和选修的诗歌鉴赏。
对诗歌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的鉴赏有着全面的、综合性的引领。
2. 教学目标与课后练习是对必修教材的总结和提升各课后面的“研讨与练习”的设计,都紧扣单元教学重点,也是对学生学法的有效引导,要用它来带动学生学习,要注重启发性,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实践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
“研讨与练习”中安排相应的写作练习,落实读与写结合,布置学生写读书笔记、鉴赏片段。
学以致用,学生才有兴趣。
比如,学《咬文嚼字》从自己作文中找“套板效应”的例子(如结尾表决心,中间举例子);学《说“木叶”》自选意象写赏析;学《谈中国诗》让学生比较赏析普希金的《致大海》和曹操的《观沧海》等。
二、本单元在语文教学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 摸索总结文艺评论、随笔的阅读方法与策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
树 木
满树的叶子 浓荫 水分很充足 浓绿
木板.木料 树干
微黄
干燥
落叶
秋天
艺术特征
微黄与干燥 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
繁茂的枝叶 密密层层的浓阴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是( B )
A.笑靥(yè)
梦魇(yǎn)
湍急(chuān) 揣测(chuǎi)
B.复辟(bì)
附赠材料
怎样掌控你的课堂
1
目标
– 如果你现在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 的老师平时般都站在哪儿?”他们能回答出来 吗?是不是有些班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精确地指 出自己的老师平时所在的位置?回想一下,每次 参加会议时,你是不是都习惯坐在同样的地方呢? 也许你喜欢坐在后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也许你喜 欢坐在房间里靠近正中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 前排。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总喜欢房间里某个特 定的位置。
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
学》、《谈文学》、《西方美
学史》等。
xián
倒涎
zú
没镞
重点字音
cén
岑寂
jiáo
咬文嚼字
jiè
蕴藉
zīzhū
锱铢必较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锱铢必较:对极小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岑寂:寂静。
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很多。 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
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 防虫蛀,先把青竹简用活烤干叫杀青。后来泛 指写著作。 付梓: 把稿件交付刊印
1935年,以第一名成绩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 院英文系留学。与杨绛结婚,同船赴英。37年毕业并获 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