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 材料作文“上海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
专题八2020年上海卷卷高考作文范文集锦

2020年上海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11篇) 【202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高分作文这样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给表弟的一封信文 | 广东省邹天顺名师工作室清远市第三中学叶海敏亲爱的表弟:展信安好!今天看你的朋友圈发的消息说,世上转折,总是意想不到,人永远无能为力。
我感到很惊讶,一向自信的你何以会有如此感慨?如此消极的想法,似乎认为人对事物发展的进程无能为力。
我要对你说,积极面对,路永远在脚下。
今年对你来说确实是有很多不如意的事,首先是你的外贸生意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已经无以为继,关门大吉;其次是连续两年考研失败,让你对自己的实力产生了怀疑。
但是,所有的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曙光就在不远处,只要你坚持,你一定可以冲破乌云,拥抱骄阳。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许多转折到来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你能够在疫情之前做好准备,例如把生意扩展到国内市场,尽管疫情严重,外国订单全部取消,你也可以通过国内的市场来消化你的商品,绝对不至于无以为继,关门大吉。
此外,你的两次考研,都只是差之毫厘,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你复习的时间不够,如果你能提前两个月进行复习,也不至于每次总是差那两三分考不上了。
相信人定胜天,相时而动。
只要肯努力,上天是不会亏待努力的人的。
尽管你的外贸生意已经无法做下去了,但是你还是可以借助你的资源发展其他领域的生意。
适时而变,也是面对转折的一个重要手段。
受疫情影响,山东的一家幼儿园利用自身的条件转行卖起了烧烤,幼儿园的老师有健康证,有充足的桌子和椅子,结果他们通过烧烤生意,解决了老师们的生计问题,成功自救。
红遍全球的李子柒也是顺应了自媒体这个风口,成功创立的自己的特色品牌并顺利走向世界。
202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审题立意与写作示范

202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审题立意与写作示范【文题展示】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读】今年的上海卷作文题延续了前几年的出题风格,既自由又有限制,且有很强的思辨性。
自由体现了海派文化的开放胸襟,限制体现了考场作文的特殊色彩,而思辨性则是突出了语文关键能力。
因此,这道题文字虽少,信息量却很大。
审题立意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对于文字型作文材料,审题时应该做到逐字逐句分析,绝不放过其中的关键词,对于关键词要廓清内涵和外延,对于句子要拆解分析其构成,在此基础上综合内容,进而提出较为辩证的观点。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注意“转折”一词,“转折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等。
”它强调变化后的形势。
“转折”不是“挫折”,“挫折更多强调失败、失利,对事物发展的阻碍和压制。
”两个词有相似度,但绝不可偷换概念。
“重要的转折”,限制了对转折内容的理解,也就是只能写对人类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转折,不能写身边琐屑小事,更不能虚构事件。
“意想不到”则是强调了事物发展往往出人意料,往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许多”一词则体现了命题者思维的严密,体现了思辨性,不将话说得过头本身就是对考生的引导。
这句话其实是在摆事实,因为现实社会瞬息万变,世界波诡云谲,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那些能称得上“重要的转折”自有其发展规律,令人意料不到。
“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在上一句突出“事物发展有其规律”之后,紧接着进行了提问,提出了“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作用”的思考:面对无法预料,毫无准备的“重要的转折”,我们是不是就无能为力、束手无策、缴械投降了?一个问号恰恰是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顺应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哪一个更重要?对于习惯了“非黑即白”二元思维的人来说确实比较难以说清楚,但是对于接受过思维训练的高考生却是日常功课的一部分,“戴着镣铐跳舞”必然成为优秀作文的特征。
写作范例 材料作文“上海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

写作范例:材料作文“上海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题目】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1月23日、24日两天,上海市同济大学、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海财大、上外和东华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
在6所高校的自主招生测试中,有4所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
对此,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考试并非高考,功能侧重于选拔专业人才。
之所以考英语,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搞学术离不开查阅国外资料,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
不考语文不是因为语文不重要,而是考太多科目会给考生带来负担。
而徐汇区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却认为,不考语文,和现在高校普遍重理轻文有密切的关系。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这道材料作文题关注的是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上海市6所高校在自主招生中取消语文考试,是新体制下的一种尝试。
对于这种尝试,不同的人尽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
你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当然还可以辩证地看问题,赞同其合理的地方,指出其不足之处。
赞成者可重点阐明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工具,既然是自主招生考试,学校就有自定考试科目的自由,当然可以只考英语不考语文。
反对者可以从历史和现状出发,重点阐述偏重英语和重理轻文的危害性,因为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强调的是一所高校对人才选拔的主动性,对培养国家新一代人才具有针对性强、塑造性明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必然会对高中新课改教学造成影响,甚至会成为新形势下高中教学的风向标。
因此,目前这样的一种考试机制,无形地暗示着把母语科目——语文踢出考场,这等于把民族文化踢出学校,绝不是一种理性的与时俱进。
当然,对材料的解读还有第三种,既肯定其合理性,也指出其不足。
比如,可重点强调,自主招生只是高校招录工作的一项措施,而不是参加自主招生就不用高考了。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2)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科目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目的和对象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科目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提供依据的选拔性考试。
选拔性考试是高利害考试,考试结果应该具有高信度,考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应该具有高效度。
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立德树人,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考试对象是符合2020年上海市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
二、考试目标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结合中学教学实际,从识记、理解、运用、综合四个方面考查考生语文素养。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确定考试内容和要求,按试卷结构说明如下:(一)积累应用I.识记I.1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I.2再现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II.运用II.1在提供的新情境中使用名篇、名句等。
II.2根据语境,使用语文知识进行识别、判断、归类等。
(二)阅读社科类现代文I.理解I.1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I.2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I.3理解图表,用文字解释图表,完成图文转换。
I.4筛选文中信息。
I.5整合、概括部分或整体的文章内容。
I.6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规律。
I.7概括文章中心、作者观点。
I.8概括结构特点,梳理行文思路。
II.运用II.1运用语文知识,依据语境、内容,进行排序、补充、判断等。
II.2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II.3分析所用材料、方法的作用。
II.4分析文章各部分间的关系。
II.5分析作者态度、写作意图。
II.6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
II.7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写作手法。
III.综合III.1评价文章所运用的材料、方法的逻辑性。
III.2评价文章内容、观点的意义和价值。
III.3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
III.4对指定问题进行探究,形成新的见解。
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作者:程立海范玉华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20年第08期【原题呈现】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一、题目解析2020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依然承延和展现出海派作文思辨性的风格与特点,以及命题立意与思路,为思辨提供了更广阔、更明晰的空间,鼓励学生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同时,进入更深层次的文化思考与哲学思辨。
体现出命题的稳定性与一惯性,并且与2017年高考作文主题“预测”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道试题,语言简洁明快,意义通俗易懂,能够给人以心领神会之感,因而很容易引发考生的共情、共鸣、共振与共思,但又不乏思维含量。
材料聚焦人与事物和世界的关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只要能够从理性思辨的角度切入,每个考生都有非常巨大的写作空间。
具体来看:前面一句话:“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一个意思完整的判断句,其中的“许多”就告诉和启发考生,可以选取的事物、事情和事件是大量的、开放的、多样的、别具一格的,诸如个体的人生际遇,大灾大难的不期而至,科技文明的快速进步,人类奔向太空的卓越历程;“转折”就是事件在发展过程中的转变、变化,“重要转折”则要求必须是非同一般的、具有里程碑、划时代意义的特征,可以是个体人生中的,也可以是社会发展中的,更可以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意想不到”自然是出乎意外、不可预知和事先预测的,却又的的确确是“发生”了的,因而,具有突然性、偶发性和不可预料性,常常在不经意间,事物方向、性质在突然之间发生了变化,事起于仓促之间,往往令人猝不及防,此时最容易产生“束手无策“之感。
再看后面一句话,是一个选择疑问句,要求考生以前一句话为基础和前提,结合自身的见闻与思考,作出正确的、理性的、科学的判断,即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2020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2020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了,本文整理了上海作文题目以及范文,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作文范文:你,是哪只“蝴蝶”?疫情期间,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视频:一位年轻人在车间,拿着满堆的口罩,嬉皮笑脸地擦拭着自己鞋子。
这视频流传后,很多网友表示非常愤怒和不理解。
厂方解释:“这是工厂调试机器,物料都是测试的,不是产品,没必要这样大惊小怪。
”面对这件事,人民网发声:要一查到底,依法严惩。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就是在这样“意想不到”时发生了,因为,视频“点击率”的飙升,这个“短视频”一下子产生了“全球效应”:某些国家,因此质疑中国口罩的标准与安全性;某些国家,就此宣布停止从中国进口口罩,原先的合同作废;某些国家,趁机造谣惑众,以此为佐证,给“中国制造”抹黑。
我想,这一连串事件的发生,这位年轻人是绝对“意想不到”的。
我就开了个玩笑,我就玩了玩手机,我就上传了个视频。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重大转折”,你担当得起吗?你有挽回的可能吗?60年前,气象学家爱德华说过“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具有诗意的气象学诠释,道理很简单,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一个不经意的小行为,能引起全球性的连锁反响。
用口罩擦拭鞋子的年轻人,已然成为了刮起“龙卷风”的那只可恶的“小蝴蝶”。
这时候,这些口罩是不是废料,已经没有办法作出解释了,因为“风”已经刮了,而且越刮越大,难以停下来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企业信誉、国家形象,要毁掉它,有时候,就是这么一只小小的“蝴蝶”。
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已经完全没有国界,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你的一句话语,一段视频,可以瞬间传遍世界。
2020年上海市应届“三校生”高考语文卷试题分析

2020年上海市应届“三校生”高考语文卷试题分析2020年上海市应届“三校生”高考语文卷试题分析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也充满了细菌。
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由于食物中的细菌导致的问题却很多。
我们所吃的各种食物都充满了细菌。
人们喜欢的走地鸡、、农家菜、野生的鱼虾等等,携带的细菌比大规模种植养殖的更难控制。
通常的洗涤只能去掉一部分,但对大多数细菌来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适当的条件下,用“春风吹又生”来形容都显得过于保守。
细菌的繁殖速度是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那样的几何速度。
在适当的生长条件下,有些细菌半个小时就会增加一倍。
换句话说,一个细菌在这样的条件下,24小时之后,就可以给全国人民每人分上二十几万个。
谈到食品安全,人们都着眼于化肥、农药、转基因、防腐剂等因素,但忽略了细菌的危害。
对食物保存中的安全来说,细菌远比这些因素要难以控制,而且更容易产生危害。
细菌的生命力顽强细菌是一种微生物,它们无处不在,即使在适度的冷藏室内也能生长。
这表明细菌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存活和繁殖。
细菌的存在对于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食品中细菌的存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取决于时间和环境。
食物在存放的过程中,细菌的数量会不断增加。
此外,细菌的存在更多地取决于环境。
在大规模科学种植养殖的食物原料中,细菌也较少。
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再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在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即使保存方法得当,大部分特价食品仍不能避免细菌的大量繁殖。
为了减少细菌的孳生,制作和食用蔬菜色拉时,除了确保厨房和冰箱的清洁,还应该尽快食用新鲜的蔬菜。
此外,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细菌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对于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食品的保存和加热,以减少细菌的繁殖和孳生。
马屁股与现代化马屁股与现代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上海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称英语更重要

报 》上 的一 则 消息 ,该报 道 针 对 网络 上 太原 市近期 将 发 生破 坏性 地 震 的传
言,称 “ 省、市地震局 已作 出澄 清,
地 震 专 家并 未作 出山西境 内近 期将 发 生破 坏性地 震的预 测意见” 。 就 在 1月 2 4日发 生地 震 后 的 第
两嗽
静 l●一
意见。
评 :小震 不 想报 ,无 非是 为 了
“ 稳 ” 但 老 百 姓 的 心 可 是 悬 着 维 ,
的 {口
张 家界挂 上洋 名卖 土景
宋志光 的话 ,解释 此举 顺应 了景 区原
登 场 了。 什 么 立 场 说 什 么话 ,屁 股 决定 脑袋 ,无 可厚 非 。口
据报 ,阿凡 达 》 “ 多拉 星球 ” 住居 民和 广大游客 的 心声 ,绝对 不是 《 中 潘
翮事 R M 盯 E
预 测 地震
1月 2 4日上 午 , 山西省 河津 市发
生4 . 8级地 震 ,震 感 比较 强 烈 ,部 分
居 民房屋 断裂 。然 而 ,地震 发 生后 不
久ห้อ 震局 刚在媒 体 上辟 谣
说不会有地震, 调侃质疑当地地震局。
二 天 下 午 , 山 西 省 地 震 局 在 国 家 地 震 局 的 网站上 宣布 , 山西 河津地 震 并
不 属 于破 坏性 地 震 。据公 告 称 ,山西
省 4 5 的 中 等 地 震 每 年 平 均 发 生  ̄级 两次 ;而且 此 类地 震破 坏 性 较 少 ,发 布 预测 意 见 “ 没有 减 灾实效 ” ,因此 , 政 府一 般 不发 布针 对 这 类地 震 的预 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2020高考作文素材:材料作文“上海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
【猜想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0年1月23日、24日两天,上海市同济大学、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海财大、上外和东华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
在6所高校的自主招生测试中,有4所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
对此,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考试并非高考,功能侧重于选拔专业人才。
之所以考英语,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搞学术离不开查阅国外资料,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
不考语文不是因为语文不重要,而是考太多科目会给考生带来负担。
而徐汇区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却认为,不考语文,和现在高校普遍重理轻文有密切的关系。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猜想理由】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社会热点类作文题”历来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首选。
如2020年高考江西卷的“圆明园兽首拍卖”、天津卷的“我看90后”等,都是通过考生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评判和议论,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考生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大事,去做一个对社会、国家有责任感的人。
它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高考作文命题的走向,应当充分引起我们的注意。
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些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热点往往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它们常常成为当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材料。
尽管高考作文要求回避热点,但文章既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时代感,高考作文就不能不涉及这些热点。
目前,上海市6所高校在自主招生中不考语文,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已引起整个社会的强烈反响。
因此,这个材料进入高考作文命题者的视野也是很正常的,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作为“社会热点类作文题”,一般都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在高考作文命题中,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它作为重点题目来训练。
【思路点拨】
这道材料作文题关注的是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上海市6所高校在自主招生中取消语文考试,是新体制下的一种尝试。
对于这种尝试,不同的人尽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
你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当然还可以辩证地看问题,赞同其合理的地方,指出其不足之处。
赞成者可重点阐明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工具,既然是自主招生考试,学校就有自定考试科目的自由,当然可以只考英语不考语文。
反对者可以从历史和现状出发,重点阐述偏重英语和重理轻文的危害性,因为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强调的是一所高校对人才选拔的主动性,对培养国家新一代人才具有针对性强、塑造性明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必然会对高中新课改教学造成影响,甚至会成为新形势下高中教学的风向标。
因此,目前这样的一种考试机制,无形地暗示着把母语科目——语文踢出考场,这等于把民族文化踢出学校,绝不是一种理性的与时俱进。
当然,对材料的解读还有第三种,既肯定其合理性,也指出其不足。
比如,可重点强调,自主招生只是高校招录工作的一项措施,而不是参加自主招生就不用高考了。
既然考生仍要参加高考,且一定会考语文,自主招生测试不考语文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同时,也要指明问题,现在的自主招生考试已逐渐成为一种加分手段,偏离了初衷。
这样来看,为何偏偏不考语文就不得不让人深思。
倘若再拿英语所受到的“超级待遇”进行对比,更不难发现,母语教育(主要指汉语教育)被边缘化实乃不争的事实。
考生在写作时,可以选择这三种立意中的任意一种来进行
阐述,关键是讲深讲透。
要注意从具体的材料中提炼出观点来,紧密联系社会、时代、现状等,广泛联想,拓展思路,有理有据地进行分析。
这样,才能写出富有内涵的佳作来。
立意角度
写作思路点拨
注意事项
谈母语凋零之痛。
可从自主招生的不考语文,触摸到了“母语凋零之痛”,以小见大,发人深省。
同时,可从基础教育和综合人才素质培养的角度,阐明语文的重要性。
最后,揭示问题的实质,呼吁人们从痛中清醒。
①抓住一点,切忌面面俱到。
②“母语凋零”的危害性要谈深谈透。
以平常心、宽容心对待。
当多数人大张旗鼓进行口诛笔伐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冷静的观察和理性的思考,那就是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自主招生中的科目考试。
写作时可密切联系教育和社会生活实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论证高校自主招生科目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强调要多一份宽容与理解。
①对当今现状分析要合情合理。
②要注意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
加强母语教育迫在眉睫。
从材料本身出发,联系实际剖析当今社会存在的重理轻文、重外语轻汉语的现象,探究原因,对症下药,论述加强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①列举现状要注意点面结合,重在摆事实、讲道理。
②分析问题要中肯,切忌强词夺理。
【疯狂链接】
如此“自主招生”堪忧!
据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考试并非高考,其功能侧重于选拔专业人才。
考英语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搞学术离不开查阅国外资料,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
该老师还辩解道,不考语文不是因为语文不重要,而是考太多科目会给考生带来负担。
招办老师说得头头是道,我听罢却感觉云遮雾罩。
搞学术离不开英语,难道能离得开母语吗?说考语文会增加考生负担,可对于那些有语文特长的考生,面对这样的“减负”,可能也只能大叹“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好多家长和老师也对此十分不解,但徐汇区一所重点中学校长的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不考语文和现在高校普遍重理轻文密切相关。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这是不争的事实。
“语文天生重要”出自著名科学家华罗庚之口。
之所以说语文天生重要,是因为语文学习不仅可以使我们获得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而且与人的精神、情感塑造以及提高人的整体素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却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着。
某些高校的“自主招生”,把语文学科堂而皇之地“自主”掉,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毫不商量地统考外语,以致于许多有发展潜力的考生,因为外语成绩的毫厘之差,被拒之于自己钟爱的专业领域之外。
一面是轻易地抛弃母语,一面是坚定地“面向世界”,如此厚此薄彼,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选自《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