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白茶加工工艺 评茶
白茶的工艺流程

白茶的工艺流程白茶是中国传统的六大茶类之一,以白毫银针名闻中外。
它采用鲜嫩嫩芽叶炒制而成,茶汤色泽黄而清澈,香气独特,口感柔和鲜爽。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白茶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采摘。
白茶采摘的茶叶主要是嫩芽、一叶一心和一芽一叶,这些嫩芽带有白毫,非常嫩美。
采摘时间一般在农历谷雨前后,这个时期的茶树生长旺盛,芽叶肥嫩。
其次是萎凋。
采摘下来的茶叶先要经过萎凋,也叫摊晒,萎凋的目的是将茶叶的水分适度蒸发,茶叶软化,使得细胞内部的物质发生变化,增加酶促反应,为后续的发酵及干燥作好准备。
白茶的萎凋通常在室温下进行,时间一般为8-12个小时,期间需要翻动均匀。
再者是炒制。
白茶采用炒制的方式进行加工,主要是为了避免过度氧化,保持茶叶的原汁原味。
炒制过程需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一般先用中火将茶叶炒五分熟,然后再用旺火将茶叶炒到干,期间需要不断翻动,确保茶叶均匀受热。
炒制完毕后,茶叶的外观呈白银色,以及干燥后叶脉开始变红。
然后是杀青。
杀青是为了停止茶叶内部的酶促反应,防止过度发酵。
白茶的杀青一般分为低温杀青和高温杀青两种方法。
低温杀青一般在50-60℃下进行,时间较长,茶叶颜色较浅;高温杀青一般在150-170℃下进行,时间较短,茶叶颜色较深。
杀青后茶叶叶脉变得更加红色。
最后是晒干。
晒干是为了让茶叶的水分蒸发,使其达到最佳的干燥程度,防止茶叶发霉变质。
白茶的晒干一般在阴天进行,避免阳光直射对茶叶的品质造成影响。
晒干的时间根据天气状况而定,一般需要多次翻动茶叶,确保茶叶干燥均匀。
细致入微的工艺流程使得白茶独具特色,成为了一种高端茶品。
经过以上的步骤,白茶终于完成了,茶叶的形状完整,香气独特。
品饮白茶时,可以看到茶叶上那层层白色的茸毛,闻到茶叶的清香,品尝到茶汤的鲜爽,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白茶加工工艺流程及特点

白茶加工工艺流程及特点
一、白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白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五个主要步骤:摘抽采、鲜叶发酵、叶子揉捻、烘焙、分类包装。
1、摘抽采
选料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白茶选取提前成熟的嫩叶和芽叶,使用割取法摘抽采,摘取的嫩叶需迅速搬送至加工场,把芽叶鲜叶分离,其中芽叶用于制作高级白茶,鲜叶用于制作其他普通品种的白茶。
2、鲜叶发酵
白茶的发酵工艺是一个关键环节,根据不同的品种,发酵时间和方法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鲜叶需先进行简单的压拌,使叶片受到震动,使部分叶细胞破裂,然后进行温度控制(一般在35℃)环境下进行半小时的发酵。
3、叶子揉捻
叶片揉捻即发酵之后,将发酵的叶片进行揉捻,将茶叶按照大小和形状区分,使其质量更加达到理想的标准。
4、烘焙
烘焙是将揉捻好的叶片进行加热,以保持叶片中所含活性物质,并达到良好的外观和口感。
烘烤的时间和温度也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白茶而定。
5、分类包装
最后,将烘焙好的叶片进行分类和包装,将不同类型的茶叶分类
包装,以保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白茶产品。
二、白茶的特点
1、白茶的外观颜色巧妙,具有淡绿色和淡黄色等多种颜色,叶片上的细微发黄,呈现出细腻的质感。
2、白茶茶汤呈淡黄色,酒香清雅,香气芬香花香浓郁,口感柔滑清爽,回甘悠长,具有白茶的特色。
3、白茶具有清幽、芳香、淡雅的特征,能够洗净体内毒素,清除脸部痘痘,增进食欲,安神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有助于社交,更适合青少年。
白茶制作工艺流程

白茶制作工艺流程
《白茶制作工艺流程》
白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制作工艺独特而复杂。
白茶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采摘、凋菁、杀青、晒青、干燥等步骤。
首先是采摘。
白茶采用的是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嫩芽,在清晨露珠未干时采摘,要求采摘过程轻柔、细心,以免破坏鲜叶。
接下来是凋菁。
凋菁是将采摘的鲜叶放置在通风阴凉的地方,使其自然萎凋。
这一步是为了减少鲜叶水分,增加茶叶的育性和柔软度。
然后是杀青。
杀青是将已经萎凋的鲜叶置于锅中,经过高温短时间的处理,使其酶活性停止,保存鲜叶的天然香气和营养成分。
之后是晒青。
晒青是指将已经杀青的鲜叶摊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使其蒸发余热,使叶质更加匀称,茶叶香气更加浓郁。
最后是干燥。
干燥是将晾晒的鲜叶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使其水分逐渐蒸发,直至茶叶含水量降至符合要求,完成整个制作工艺流程。
白茶的制作工艺十分繁复,需要严谨的操作和细心的处理。
而这种复杂的工艺流程也是白茶能成为名茶的重要原因之一。
白茶制作技艺评分标准表

白茶制作技艺评分标准表
茶叶原料|20分|茶叶叶片完整、肥厚、嫩绿、含芽毫,无杂质、绿条,无枯叶、烂叶、叶梗。
萎凋 | 20分 | 萎凋时间适宜,茶叶叶片柔韧,叶质稍变,叶缘呈淡黄色,茶叶香气鲜明、自然。
杀青 | 20分 | 杀青时间适宜,茶叶叶片色泽绿亮,质地柔韧,香气浓郁、纯正。
揉捻 | 20分 | 揉捻均匀,茶叶叶片卷曲紧实,形态美观,茶叶香气浓郁、持久、柔和。
干燥 | 20分 | 干燥完整,茶叶叶片色泽墨绿,表面光泽度好,质地松脆,茶叶香气纯正、持久。
总分100分
评分标准说明:
1. 茶叶原料:茶叶叶片完整、含芽毫、无杂质、绿条,是制作优质白茶的重要条件。
2. 萎凋:萎凋是白茶制作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萎凋时间适宜,可以使茶叶叶片变得柔韧,叶质稍变,叶缘呈淡黄色,茶叶香气鲜明、自然。
3. 杀青:在杀青过程中,应该掌握好时间,使茶叶叶片色泽绿亮,质地柔韧,香气浓郁、纯正。
4. 揉捻:揉捻是白茶制作中的关键一步,揉捻均匀,茶叶叶片卷曲紧实,形态美观,茶叶香气浓郁、持久、柔和。
5. 干燥:干燥是白茶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应该掌握好时间、温度和湿度,使茶叶叶片色泽墨绿,表面光泽度好,质地松脆,茶叶香气纯正、持久。
白茶加工工艺技术

白茶加工工艺技术白茶是中国传统的特色茶之一,被称为“茶中贵妃”。
白茶的制作工艺独特,以其特殊的风味和独特的营养价值被人们喜爱。
下面将介绍一下白茶的加工工艺技术。
白茶的加工工艺主要有采摘、晾凉、杀青、晒干等几个步骤。
首先是采摘,一般是在清晨,茶树的新芽刚刚展开时进行。
采摘的茶叶应该是嫩度适中,不过度老化,具有丰富的芬芳味道。
接下来是晾凉,采摘回来的茶叶会在室外的阴凉处晾晒,将叶片表面水分蒸发掉,使茶叶具有初步的杀青效果。
晾凉的过程需要重点掌握时间和温度,以免茶叶过于脱水。
然后是杀青,杀青是白茶制作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杀青之前,先将茶叶均匀地摊在杀青机的内篮上,然后让篮子缓缓升起,茶叶被放置在高温下,进行杀青。
白茶的杀青温度通常在95℃左右,时间为5-10分钟。
杀青后的茶叶颜色变为金黄色,并具有特殊的香气。
最后一步是晒干,晒干是白茶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
将杀青后的茶叶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摊晒,让茶叶逐渐失去内部水分,直至达到适当的含水量,从而达到保存和发酵的效果。
晾晒的过程需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时间和方法,经验丰富的工人可以根据茶叶的状态判断出晾晒的程度。
除了上述的基本制作工序外,白茶的制作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二次杀青、揉捻等加工工序,以增加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总结起来,白茶的加工工艺是一个繁琐而细致的过程。
需要精心选择茶叶、正确掌握杀青温度和时间、合理进行晾晒,才能制作出优质的白茶。
白茶制作工艺的独特之处在于较少的破坏茶叶的原味,保留了茶叶的天然香气和滋味。
因此,白茶制作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精进,对于保证白茶的质量和口感具有重要作用。
白茶工艺流程

白茶工艺流程
白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其工艺流程独特,历史悠久。
下面
我们将详细介绍白茶的工艺流程。
首先,白茶的制作需要选择优质的鲜叶作为原料。
一般来说,
白茶采摘的鲜叶要求比较嫩,通常在清晨露珠未干时进行采摘,这
样可以保证鲜叶的水分含量和营养成分更丰富。
接下来是白茶的萎凋工序。
采摘回来的鲜叶要进行适当的晾晒,去除表面的水分,然后再进行室内萎凋。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
湿度,使得鲜叶中的水分慢慢散发,同时保持叶片的柔韧性。
然后是杀青工序。
杀青是白茶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
有效地阻止鲜叶内部酶类的活性,保持鲜叶的色泽和香气。
杀青一
般采用烘干的方式,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免过度处理影响茶
叶的品质。
接着是干燥工序。
白茶的干燥是利用高温将鲜叶中的水分蒸发掉,使得茶叶完全干燥。
这个过程需要特别小心,一方面要避免茶
叶受热过度,另一方面要保证茶叶的内在品质。
最后是白茶的分类和包装。
经过以上工序,白茶可以根据不同的制作工艺和茶叶的质地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包装。
包装时要注意保持茶叶的干燥和通风,避免受潮和异味的影响。
总的来说,白茶的工艺流程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经验和技巧。
只有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制作,才能保证白茶的品质和口感。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大家对白茶的工艺流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制做白茶的标准指标

制做白茶的标准指标
白茶是中国传统的名茶之一,其制作过程严格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以确保品质和口感的一致性。
下面是制做白茶的标准指标:
1. 原料:白毫银针、寿眉、白牡丹等新芽鲜叶为主要原料,采摘时间应在清明节后15天之内。
2. 简单加工:白茶制作过程相对简单,主要包括萎凋、杀青、晾凉、拼配、烘干等环节。
3. 萎凋:摘下的鲜叶要在室温下自然萎凋,大约需要3-4小时,直至叶片柔软,颜色由鲜绿转为淡黄。
4. 杀青:将萎凋后的鲜叶放入杀青机中进行杀青,一般时间约为4-5分钟,杀青后要立即将叶子放到室温下晾凉。
5. 晾凉:杀青后的叶子要在通风的地方晾凉,时间大约为2-3小时,直至叶子中的水分蒸发完全。
6. 拼配:将晾凉后的叶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拼配。
不同的白茶品种拼配比例不同。
7. 烘干:将拼配后的茶叶放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时间要控制在20-30分钟,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破坏茶叶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以上是制做白茶的标准指标,只有按照标准制作的白茶才能保证其口感和品质的高水准。
- 1 -。
白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

白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作者:陈荣冰来源:《茶道》2018年第12期白茶,是由中国茶农创制的六大茶类之一,属微发酵茶。
白茶的加工工艺比较简单,加工过程不经炒揉,只有萎凋和烘焙两道工序。
目前白茶加工的基本工艺有两种:一是全萎凋,即全程自然萎凋至干燥,又称为“全阴干”:二是半萎凋,由萎凋和烘焙两道工序组成,又称为“半阴干”。
白茶加工虽看似简单,但对鲜叶原料要求严格,且鲜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着深刻的理化变化。
鲜叶适制白茶的品种资源多集中在福建福鼎、政和、福安和建阳等地,用于生产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的鲜叶原料,多采自嫩梢芽叶满披茸毛、且芽叶肥壮,小乔木、大叶类的茶叶品种。
如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建水仙以及福云20号、福云6号、福云595等茶叶新品种,还有地方群体种如政和菜茶、坦洋菜茶等(主要用于生产贡眉和寿眉)。
白茶因原料采摘不同,可分为芽茶f如白毫银针)、叶茶(如白牡丹、贡眉、寿眉)。
白毫银针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白牡丹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初展为主;贡眉以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为原料;寿眉以大白茶、水仙或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或叶片为原料。
白茶产区茶季一般分春、夏和秋季等,春茶于清明前后进行,夏茶采自芒种到大暑,秋茶采自立秋到霜降。
各茶季以春茶为最佳,叶质柔软,芽心肥壮,茸毛洁白,茶身沉重,汤水浓厚、爽口:夏茶芽心瘦小,叶质带硬,茶身轻飘,汤水淡薄或稍带青涩:秋茶品质则介于春、夏茶之间。
银针和高级白牡丹原料只在春季采制,其他产品原料在各茶季均可采制。
采摘时间因地区、茶树品种以及制茶种类而不同。
萎凋萎凋是白茶加工的关键工序,其目的是通过长时间的萎凋,以蒸发鲜叶水分,促进叶内含物发生缓慢的水解和氧化作用,挥发青臭气,发展茶香,形成白茶自然的外形和内质特征。
鲜叶萎凋过程中,随着叶内水分蒸发,鲜叶的细胞膜透性随之增强,同时也增强了酶活性,使叶细胞发生一系列的缓慢水解、氧化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四川雅安蒙顶黄芽
外形:芽叶整齐,形状 扁直,芽匀整多 毫,色泽黄润, 金毫显露。
香气:清纯 汤色:黄中透碧 滋味:甜香鲜嫩,
甘醇鲜爽 叶底:嫩匀
3、黄小茶-平阳黄汤(温州黄汤)
产地:产于浙南泰顺、平阳、 瑞安、永嘉等县,品质 以泰顺东溪和平阳北港 所产最具代表性。
贡眉
是以菜茶茶树的芽叶制成,制成的毛茶称为“小 白”,以区别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树芽叶制 成的“大白”毛茶。 外形:毫心明显,茸毫色白且多,干茶色泽翠绿 汤色:橙色或深黄色 香气:鲜嫩,有毫香 滋味:醇爽 叶底:匀整、柔软、
鲜亮
寿眉
外形:有部分细瘦芽尖,叶张稍肥嫩、芽叶连枝,叶 枝居多,色泽褐黄、洁净。
3、干燥。 一般采用分次干燥,干燥方法有烘
干和炒干两种,干燥温度偏低,第一次到七八成 干,第二次到足干。
二、黄茶的分类及名茶介绍
1.黄芽茶:湖南君山银针、安徽霍山 黄芽、四川蒙顶黄芽、莫干黄芽
2.黄小茶:湖南北港毛尖、湖北鹿苑 茶、浙江平阳黄汤
3.黄大茶:安徽霍山黄大茶、广东大 叶青、莱芜老干烘
益物质和药用价值。
品质特征:白色茸毛多,汤色浅淡或浅杏 黄
1.萎凋 先将鲜叶薄摊在水筛内,要摊的均匀,然后
放在通风的地方经行较缓慢的萎凋,直至八成干 左右,萎凋全过程中不能翻拌.
2.干燥
萎凋至八成干的叶子,品质已经基本固定 下来,可以在强烈的日光下暴晒或焙笼烘 干,直到足干为止。
四、白茶的分类
评
黄
茶
茶 、
员
白 茶
资
加 工
格
及 品 质 特 征
培 训
课
肆 叁 贰壹程
内 白 白 黄 黄
茶 的
茶 加
容 茶 茶的加分工来自分工类工
类工
艺
艺
黄茶
在人们所关注的茶类中,黄茶相对较陌 生的茶类。但中国茶发展史中,作为仅次于 绿茶出现的第二大茶类。黄茶占有极其重要 地位。唐代四川蒙顶黄芽即为贡茶。
如今,随着多样化制茶机的盛行,越来 越多的手工茶已经或正在面临失传境遇,但 有些茶背后独特的配方技术、制作流程与经 验技巧、工艺控制等,仍需要一位经验极其 丰富的制茶师傅去操作完成,而机器远远无 法达到的品质要求。
1、白毫银针:芽茶,全是芽头。 2、白牡丹:芽叶茶,一芽一叶,一芽两叶。 3、贡眉:以菜茶茶树的芽叶制成。 4、寿眉:叶茶、叶片。
白毫银针
采摘标准为单芽或者是一芽一叶抽针,白茶中 的极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白牡丹
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到二叶。 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 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
一、黄茶的制作工艺
杀青—闷黄—干燥
一、黄茶的制作工艺
1、杀青
黄茶杀青应掌 握“高温杀青, 先高后低”的 原则,以彻底 破坏酶的活性, 防止产生红梗 红叶,要杀透 杀匀。
2、闷黄。 闷黄是制造黄茶的特殊工艺,也是形
成黄叶、黄汤品质特点的关键工序,即将揉捻叶堆 闷在竹篓中,使叶色变黄,香气滋味也随着改变。 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种及其制造工艺,闷黄时间各有 长短,如君山银针、霍山黄芽为2~3天,蒙顶黄芽为 1~2天,北港毛尖为30~40 min,黄大茶为5~7天。
汤色:深黄显褐 叶底:黄中显褐 滋味:浓厚醇和 香气:具有高嫩的焦香
白茶
白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是中 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 一。指鲜叶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 经过萎凋和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因其外 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 所以称之为白茶。
三、白茶加工工艺
初制工序:萎凋、干燥. 不杀青不揉捻,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的有
特点:干茶显黄、汤色杏黄、 叶底嫩黄。
外形:条形细紧纤秀, 色泽黄绿多毫
汤色:橙黄鲜明 香气:清芬高锐 滋味:鲜醇爽品 叶底:芽叶成朵匀齐
4、黄大茶-霍山黄大茶
产地:产于安徽霍山、 金寨、 大安、岳西等地,以霍 山县大化坪、漫水河, 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 最具代表性。
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 梗部似鱼钩,梗叶金 黄显褐, 色泽油润
汤色:橙黄或浅橙黄
香气:纯正带有清香
滋味:醇厚尚爽
叶底:稍有芽尖,叶片 软厚尚亮
重
肆
叁
贰
壹
点 回
白 茶
白 茶
顾 黄 黄
茶茶
的
加
的加
分
工
分工
类
工
类工
艺
艺
再见
1.君山银针:
外形:芽头肥壮挺直、 匀齐,满披茸毛, 色泽金黄光亮
香气:清鲜,高爽 汤色:杏黄清澈 滋味:甜爽,甘醇 叶底:嫩黄明亮
君山银针典故:原名白鹤茶
初唐时有一位名叫白鹤真人的云游道士从海外 仙山归来,随身带了一株神仙赐予的茶苗,将它种 在君山岛上。后来,他修起壮观的白鹤寺,又挖了 一口白鹤井。取白鹤井水冲泡仙茶,只见杯中一股 白气袅袅上升,水气中一只白鹤冲天而去,此茶由 此得名“白鹤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