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心理概述

合集下载

广告心理学

广告心理学

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对消费者心理影响的学科。

它探讨了广告在消费者心理层面的各种作用,试图揭示广告中隐藏的心理机制。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于广告创意的设计、制作和展示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广告界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行为习惯和购买动机,从而更好地促进产品销售和品牌推广。

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消费者心理,它在很大程度上涉及了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和传媒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广告心理学发展至今已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研究内容包括广告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广告中使用的心理策略与手段、广告创意的设计与制作等方面。

下面我们就对广告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简要介绍。

1. 广告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广告是商家推销商品和服务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就是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广告在影响消费者的过程中,往往会利用人类认知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规律,如认知简约原则、情感影响、人际比较等,来加强其传达的效果和影响力。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广告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消费者心理产生作用:① 创造需求和满足需求:广告可以唤起人们对某种产品的需要,满足消费者潜在的买买欲望;② 形成品牌认知度:广告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多形式展现品牌信息,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和记忆;③ 引导消费决策:广告利用一些心理策略和手段,如促销策略、刺激情感等方式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④ 塑造消费者形象:广告可以通过品牌形象刻画、消费者形象塑造等方式,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契合,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及品牌忠诚度。

2. 广告使用的心理策略与手段广告心理学研究发现,广告设计者一般会采用一系列的心理策略和手段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和态度,下面我们就来简要介绍一下主要的心理策略和手段:① 情感策略:广告首先是一种情感传达的方式,在广告设计中,广告创意人员通常会采用明喻、比喻、渲染情感、情感故事等方式,让广告充满感性、亲切、易于打动人心的情感元素;② 社会认同策略:社会认同策略是指广告中强调认同对象的行为、态度等,诱发成功论、荣誉感、身份认同等消费者的社会心理需求,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和他们一样”;③ 竞争策略:竞争策略就是在广告中与同类品牌进行竞争或对比,利用对手不足、故障等因素来鼓励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强化消费者的购买意愿;④ 促销策略:促销策略是一种通过优惠券、折扣、赠品及一些感性的情感配合等方式,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的手段,常见的促销方式有限时特价、量价促销、套餐促销等。

《广告心理学概论》课件

《广告心理学概论》课件

广告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初创阶段
20世纪初,广告心理学开 始萌芽,主要关注广告效 果测量和简单的心理学原 理在广告中的应用。
发展阶段
20世纪中期,随着心理学 和市场营销学的发展,广 告心理学逐渐形成独立的 学科体系。
成熟阶段
20世纪末至今,广告心理 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涉及更多的心理现象和复 杂的消费者行为。
它认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外部刺激来预测和控制。
在广告中,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指导运用奖励和惩罚等手段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 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 满足基本需求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指导广告创作应 关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激发积极情 感和认同感。
它关注消费者的情感、价值观和人格 特质对购买决策的影响。
道德认知发展
分析不同年龄段受众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对广告伦理的认知和接受 程度的影响。
广告法规的心理学解读
法律意识与行为
01
探讨受众的法律意识和行为如何影响他们对广告法规的遵守和
执行,以及如何提高受众的法律意识。
违法心理与动机
02
分析违法广告的心理动机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预防和减少违
法广
利用人类感知和知觉的特点,通 过视觉、听觉等手段吸引受众的 注意力。例如,使用鲜艳的颜色 、动态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来增
强广告的感知效果。
记忆原理
通过有效的信息处理和记忆激活 手段,提高广告信息的记忆率。 例如,利用重复、联想、情感等
策略增强记忆。
态度形成与改变
利用说服和态度改变理论,影响 受众对产品或品牌的认知和态度 。例如,通过正面信息、权威影 响和从众心理等手段改变受众的

广告心理学概述

广告心理学概述

广告心理学概述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如何影响人们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它研究广告内容、形式和传播渠道的设计,以期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和影响目标受众。

广告心理学的目标是理解人们在接触广告时的反应,并探索如何在广告中运用心理学原理,以获得最佳效果。

在广告心理学中,有一些核心原则被广告人员广泛应用。

首先,情感激发是广告心理学的重要理论。

人们往往被情感所驱使,情感可以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通过在广告中诱发特定的情感,广告人员可以在受众心中制造共鸣和品牌认同。

其次,认知理论也是广告心理学的基石。

广告往往通过向受众提供信息、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来影响人们的认知。

了解目标受众的认知过程,广告人员可以设计出更加引人注目和易于理解的广告内容,使受众能够更好地接收和记忆广告信息。

另外,社会影响力也是广告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人们常常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意见的影响,广告人员通过运用社会规范、群体效应和权威性等心理学原理,以期能够在广告中建立起信任和权威,从而促使受众采取行动。

同时,心理学原理也被广泛应用于广告中的设计和排版。

例如,颜色心理学指出不同颜色对人们情感和行为的影响不同,广告人员可以巧妙地运用颜色来激发情感。

排版原理指出人们对信息的处理和阅读习惯,广告人员可以通过合理的排版来引导受众的注意力和信息处理。

最后,广告心理学的研究还涉及到目标受众的特征和需求。

广告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受众的特征、兴趣和需求,以制定切合实际的广告策略。

只有了解目标受众,才能设计出能够引发情感共鸣、满足需求和解决问题的广告内容。

总之,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如何影响人们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通过运用情感激发、认知理论、社会影响力和心理学原理等,广告人员可以设计出更加吸引人、易于记忆和能够引发行动的广告。

同时,对目标受众的深入了解也是广告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只有针对目标受众的特征和需求制定广告策略,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如何影响人们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广告心理概述(PPT 63页)

广告心理概述(PPT 63页)
2、根据时势需要发布相关的广告作品,配合时势
3、把企业的宣传活动、主题内容融合于时势之中,使之成为 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一个方面。
4、公开发表符合社会要求的意见,以时势的代言人身份出现 在大众媒体上,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声望,实现广告宣传的 目的。
(五)创造时尚策略
金色乌龟图案地毯
以色列
三、现代广告的心理策略
(一)吸引注意的策略
1、注意的类型 (1)无意注意 一般与刺激物的强度、新异程度、公众当时心态、经验以 及知识水平有关。
(2)有意注意 主要与刺激物的有益性(即满足需求的程度)、支持性
(符合公众已有知识与认识)、娱乐性、刺激性有关。
2、吸引注意的技巧 (1)注意的强度规律 实验表明,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约85%来自于视觉。视觉包括色 彩视觉、暗适应/明适应、对比、视觉后像等。
1908年W·D·斯科特进一步将广告心 理的知识系统化,出版了《广告心理学》
该书研究的广告心理的任务有两个方 面:一是广告如何有效地说服消费者购 买;二是广告如何被消费者快速准确地 接受、记忆特定的商品信息。
(二)广告对消费者的作用 1、积极的作用 (1)唤醒消费者潜在需要 (2)提供有关商品信息 (3)确认广告的商标 2、广告心理的基本任务
一、广告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一)广告心理学发展简史
1895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实 验室的H·盖尔所开展的关于消费者对 广告及广告商品的态度与看法的调查 研究。
1901年美国心理学家W·D·斯科特提 出广告工作应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和心 理学。
1903年W·D·斯科特将其发表的一些文 章汇编成《广告理论》。
部分国家地区的颜色禁忌
国家地区
禁忌颜色
中国 日本 中东地区 瑞典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巴西

广告心理学学习总结5篇

广告心理学学习总结5篇

广告心理学学习总结5篇篇1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广告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广告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原则,并且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广告策划和宣传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以下是我的学习总结。

一、广告心理学概述广告心理学是研究广告活动与消费者心理关系的一门科学,主要探讨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行为反应以及这些反应背后的心理机制。

在广告策划过程中,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感知、记忆、情感等因素至关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才能制作出更具吸引力和效果的广告。

二、消费者心理与广告策略消费者心理是广告策略制定的重要依据。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如需求、动机、感知、学习、记忆等。

针对这些因素,广告策略需要精准定位,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例如,通过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运用情感诉求、权威诉求等手法,使广告更具说服力。

三、广告创意与心理机制广告创意是广告策划的关键环节,而创意的产生与心理机制密切相关。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创意的产生受到认知灵活性、联想、原型启发等心理过程的影响。

在广告创意过程中,需要运用这些心理机制,通过巧妙的构思和表现,使广告更具吸引力和记忆点。

四、广告效果评估与心理实验评估广告效果是广告策划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习,我学会了运用心理实验方法来评估广告效果,如A/B测试、眼动追踪等。

这些实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消费者对广告的关注度、记忆效果、情感反应等,从而优化广告策略,提高广告效果。

五、实际应用与经验分享在学习过程中,我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广告策划和宣传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策划某产品的广告时,我首先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然后结合广告心理学的原理,制定精准的广告策略。

在广告创意方面,我运用联想、原型启发等心理机制,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广告创意。

最后,通过心理实验方法评估广告效果,不断优化广告策略。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广告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广告策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广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广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广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对消费者心理产生的影响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了解和应用心理学原理,揭示广告的有效策略和技巧,以达到吸引消费者、提高销售和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

以下是广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1. 情感与认知影响:广告心理学研究如何利用情感和认知因素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激发购买欲望。

广告通过渲染积极情感、刺激感官、触发记忆、提供新鲜感等手段,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态度和触发购买行为。

2. 消费者行为决策:广告心理学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的思考和行为过程。

了解消费者决策模式和购买行为,广告商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广告,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影响其购买行为。

3. 品牌认知和形象:广告心理学研究如何通过广告来打造和塑造品牌形象。

它关注于如何建立品牌认知,提高品牌知名度,并塑造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价值。

通过适当的广告传播策略,品牌可以获得积极的认知和良好的形象,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4. 心理激励与引导:广告心理学研究如何利用激励和引导手段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广告通常通过提供奖励、优惠券、折扣、紧迫感等方式,创造消费者购买的动力,并引导他们做出决策。

5. 创意和视觉传达:广告心理学研究广告中的创意和视觉传达手段对消费者的影响。

通过艺术、图像、色彩、音乐等元素的巧妙运用,广告可以在视觉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激发购买欲望。

总之,广告心理学探索了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关联,以及广告对其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心理学原理,广告商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从而设计出更具吸引力和高效的广告,增加销售和促进品牌发展。

广告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广告和消费者心理关系的跨学科领域。

它研究了广告对人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并为广告创意和传播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了解广告心理学对于企业成功推广产品和提升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首先,广告心理学关注的一个重点是情感与认知影响。

《广告心理学》课件

《广告心理学》课件

学习原理
学习的概念
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获得并可表现为行为改变的过程,广告应通过 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刺激,促使消费者进行学习。
学习的形式
学习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种形式,广告应根据信息的重 要性和受众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形式。
学习的迁移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广告应促进消费者将 所学知识与原有经验进行整合,实现学习的迁移和应用。
方向。
06
广告伦理与法规
广告伦理的概念与原则
广告伦理的概念
广告伦理是指在广告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它涉及到广告 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以及消费者的利益和权益。
广告伦理的原则
在广告活动中,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公正公平、尊重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的原 则,不得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违反社会道德和公共利益。
记忆原理
记忆的过程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 过程,广告应通过有效的信息编 码、重复和联想等方法提高记忆
效果。
记忆的分类
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 和长时记忆,广告应根据信息的 重要性和受众的需求,合理分配
不同记忆类型的注意。
记忆的衰退与干扰
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内容会逐 渐衰退,同时也会受到其他信息 的干扰,广告应定期重复以强化
广告定位的策略
广告定位的策略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等,这些策略需要根据市场环境 和竞争态势进行灵活调整,以保持广告定位的有效性和竞争力。
04
广告媒体与受众心理
广告媒体的类型与特点
电视媒体
覆盖面广,视听结合,适合展示品牌形象 和合传递新闻和 产品信息。
02
广告心理学的原理
感知觉原理

广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广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广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广告心理学是研究广告对人类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学科。

广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涉及广告的刺激、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等方面,旨在帮助广告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受众的心理过程,以便更好地创造有效的广告。

首先,在广告心理学中,研究广告刺激对受众感知和注意力的影响。

广告刺激往往通过色彩、形态、图像和文字等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研究发现,亮丽和独特的颜色、符合文化认知的形态和图片、简洁有力的文字组合等都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并引起其注意。

广告设计师可以运用这些研究成果,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提高广告的曝光度。

其次,广告心理学还研究广告对受众认知过程的影响。

通过理解消费者的认知过程,广告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和引起共鸣。

研究发现,消费者在接受广告信息时往往会进行筛选和编码,只有那些与其需求、兴趣和态度匹配的信息才会在消费者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

因此,广告设计师需要了解消费者的认知偏好,通过提供具有差异性和刺激性的信息,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记忆。

此外,情感是广告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广告往往通过情感激励来影响受众的决策和行为。

研究发现,积极的情感刺激(如快乐、满足、温馨等)能够促使受众对广告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并增加他们对广告宣传的信任度和喜好度。

因此,广告设计师可以运用情感营销手段,通过创造积极的情感体验来提高广告效果。

同时,广告心理学也研究广告对受众动机和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广告中的呼吁行为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促使他们采取相应的购买行为。

而且,广告中的社会认同和权威性也能够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决策,例如采用明星代言或是强调专家推荐等手段。

研究这些动机和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可以帮助广告设计师更好地引导受众的行为。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帮助广告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受众,还能够指导广告制作和传播的策略。

通过综合运用广告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广告设计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受众的心理需求,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广告作品,从而达到更好的广告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求卓越,让自己更好,向上而生。2020年11月30日星期 一下午6时26分 36秒18:26:3620.11.30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1月 下午6时 26分20.11.3018:26November 30, 2020
重规矩,严要求,少危险。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6时26分 36秒18:26:3630 November 2020
【案例6-15】雀巢咖啡广告(见图6..3) 【案例6-16】麦当劳广告(见图6.4)
2、黄色
明亮和娇美的颜色,有很强的光明感,使人感到明快和 纯洁。幼嫩的植物往往呈淡黄色,又有新生、单纯、天真 的联想,还可以让人联想起极富营养的蛋黄、奶油及其他 食品。黄色又与病弱有关,植物的衰败、枯萎也与黄色相 关联。因此,黄色又使人感到空虚、贫乏和不健康。
⑴ AIDA模式(的模式(1953): ⑶ 科利(Colly)模式(1961):
⑷ 勒韦兹(Lavidge)和斯坦纳(Steiner)模式(1961):
⑸ 罗杰斯(Rogers)模式(1962):知晓评价兴趣试用采用 ⑹ 门德尔松(Mendelsohn)模式(1962):
一、消费者心理因素
人们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受消费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包 括动机、感觉、态度、学习等方面。
1.动机
图6.1消费者需要与购买行为
2.感知 3.态度 4.学习 按照“刺激物——反应”理论,人的学习过程是由驱使 力、刺激物、诱因、反应和强化五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图6.2。
图6.2 人学习过程各因素的相互作用
1.年龄 2.性别 3.职业 4.收入 5.生活方式 6.经济状况 7.个性 8.自我形象
【案例6-13】牙膏消费者特征 【案例6-14】各种奶粉的消费者特征
第三节 广告心理过程
一、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的个别属 性的反应,而知觉则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整体反应。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所固有的本能,是 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
二、分析题
(一)请对下述两则广告案例从广告心理角度分别加以分析
(二)2006年中国下列广告语比较流行,请你从广告心理角度进行 分析。
20.11.3018:26:361 8:2618:2620.11.30 20.11.3018:26
谢谢
18:2618:26: 3620.11.302 0.11.3018:2 6:36
2020年11月30日星期一6时26分36秒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0.11.3020.11.30Monday, November 30, 2020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18:26:3618:26:3618:2611/30/2020 6:26:36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3018:26:3618:26Nov-2030-Nov-20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将广告信息适当的重复 (1)将同一广告不断重复刊播。 (2)将有关信息在多种媒体上呈现,使受众分别在不
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活动中,用不同的感官接 受到同一品牌的广告信息。
(3)在同一媒体上进行系列广告宣传。 (4)在一则广告中反复重复主题,以增强记忆效果。
2.广告信息数量恰当 3.广告形式新颖独特 (1)广告表现形式新颖独特 (2)广告媒体形式独特 (3)广告编排形式新颖 4.减少信息变异 5.利用语言特点记忆 在广告创作中,为了使广告信息更容易为受众所记住, 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手段: (1)利用谐音规律。 (2)利用语言材料的结构特点 (3)利用语言的节奏、韵律 6.巧用人物模特
抓住每一次机会不能轻易流失,这样 我们才 能真正 强大。20.11.302020年 11月30日星期 一6时26分36秒20.11.30
谢谢大家!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18:26:3618:26:3618:26Monday, November 30, 2020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0.11.3020.11.3018:26:3618:26:36November 30,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1月30日 下午6时 26分20.11.3020.11.3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6时26分36秒 下午6时26分18:26:3620.11.30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3020.11.3018:2618:26:3618:26:36Nov-20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6时26分 36秒M onday, November 30, 2020
3、橙色
兼有红与黄的优点,明度柔和,使人感到温暖又明快。 一些成熟的果实往往呈现橙色,富于营养的食品(面包、 糕点)也多是橙色。因此,橙色又易引起营养、香甜的联 想,是易于被人们所接受的颜色。在特定的国家和地区, 橙色又与欺诈、嫉妒有联系。
【案例6-17】你身体里是否有一个小生命在轻 轻告诉你,多吸收点维生素C和钙(图6.5)
【案例6-19】绿色行动环保广告(德国)(见图 6.7)
6、紫色 具有优美高雅、雍容华贵的气度。含红的个性,又有蓝 的特征。暗紫色会引起低沉、烦闷、神秘的感觉。
(二)听觉刺激
听觉刺激也是广告宣传发挥其功效作用的有效途径。实 践证明,音的高低、响度的大小和音色的优美,对广告宣 传具有极为关键的影响。广告宣传不仅要考虑这三种因素 的选择,而且还应该注意由他们演变或相互作用形成的听 觉变化。
(三)广告知觉的选择性
二、吸引注意
引起消费者的极大注意,是所有商业广告取得成功的基 础。因此,在商业广告的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广告吸引 消费者的效果,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心理方法。
(一)注意及其特征 (二)消费者注意广告的形式
(三)刺激物特点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每时每刻都在大量外界刺激 的包围之中, 只有少量的刺激能够得到人的注意,而这 些容易得到人们注意的刺激物一 般都具有下列的某些特 点:
四、促进联想 (一)接近联想的创意广告 (二)对比联想创意广告 【案例6-36】 “洁衣宝”的电视广告 (三)相似联想创意广告 【案例6-37】美国一家诊所有这样一则广告: (四)因果联想创意广告
五、说服消费者
广告的说服,是通过诉求来达到的。所谓诉求,也就是 指外界事物促使人们从认识到行动的全心理活动过程。广 告诉求,就是要告诉消费者,有些什么需要,如何去满足 需要,并敦促他们去为满足需要而购买商品。
一般方法有: (1)知觉诉求;(2)理智诉求; (3)情感诉求;(4)观念诉求。
【案例6-41】 AMD:超越性能极限,领略精彩计算 【案例6-42】中国移动:沟通从心开始
第四节 广告的心理效应模式
一、广告心理效应模式
众所皆知,广告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把产品推销出去,然 而广告能否达到这一目的,则取决于广告能否对消费者产 生深刻的影响。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通常是多层次、多侧 面的。对此,广告研究者从上世纪初开始就进行了广泛的 研究,至今已形成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广告心理效应模式, 这些模式依提出年代的先后顺序呈现如下:
经济因素是消费者购买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二、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强烈、深远、 广泛的影响。
三、社会因素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受相关群体、社会阶层、家庭和社 会身份与地位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1.相关群体 2.社会阶层 3.社会身份与地位 4.家庭
四、个人因素
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同的前提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仍会 因其年龄、职业、收入、个性和生活方式等的不同而存在 较大的差异。
感觉和知觉的途径有许多种,但对人的认识有重要作用 的,主要是视觉、听觉和知觉。对于广告策划和创作来说, 有重要意义的,也是视觉、听觉和知觉这三种认知形式或 途径。广告策划在事实上就是从对这三种认识形式的刺激 开始的。
(一)视觉刺激
1、红色
视觉刺激强,让人觉得活跃、热烈,有朝气。在人们的 观念中,红色往往与吉样、好运、喜庆相联系,它便自然 成为一种节日、庆祝活动的常用色。同时红色又易联想到 血液和火炮,有一种生命感、跳动感,还有危险、恐怖的 血腥气味的联想。灭火器、消防车都是红颜色的。
⑺ 沃尔夫等人(Wolfe,etal)模式(1962): ⑻饱户模式(1963(日本)): ⑼ 阿斯平沃尔(Aspinwall)模式(1964):
(10)李奥贝纳广告公司的CAPP(Continuous Advertising Planning Program)模式:
(11)通用汽车公司的模式:
二、AIDA模式
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经过选择接触之后,经过三个阶段而 达到购买:
1、认知阶段 2、情感阶段 3、行为阶段 AIDA模式是广告人最常用的反应模式,简单明了,清晰 易懂。
一、讨论题
1.影响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广告心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请举例说明 3.广告心理的效应模式有哪些?
二、消费者具体的购买心理类型
1.求新、奇购买动机 2.求美购买动机 3.求名购买动机
【案例6-6】美国派克钢笔曾经在罗斯福总统签字 的照片旁写上广告短语:“总统用的是派克。”
4.求廉购买动机 5.求实购买动机 6.好胜购买动机 7.从众购买动机 8.储备(投机)购买动机
第二节 影响消费者心理、行为的因素
4、蓝色
极端的冷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恰好与红色相对 应。蓝色易产生清彻、超脱、远离世俗的感觉。深蓝色会 滋生低沉、郁闷和神密的感觉,也会产生陌生感、孤独感。
【案例6-18】北京设计博物馆开幕纪念(北京 何跃华)(见图6.6)
5、绿色 具有蓝色的沉静和黄色的明朗,又与人目然的生命相一 致相吻合,因此,它具有平衡人类心境的作用,是易于被 接受的色彩。绿色又与某些尚未成熟的果实的颜色一致, 因而会引起酸与苦涩的味觉。深绿易产生低沉消极、冷漠 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