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降焦减害技术doc
卷烟的“降焦”与“减害”

卷烟的“降焦”与“减害”林语堂先生曾言——吸烟者不必为文而为文者必要吸烟此语一出石破天惊“要香烟,还是要健康?”吸烟有害健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卷烟作为一种特殊消费品,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在全世界拥有了约有11亿烟民的庞大消费群体,且仍呈增长势头。
据有关资料介绍,仅中国2000年与1984年相比吸烟人数就上升了3.74个百分点,且吸烟年龄提前了3岁,由此可见,要让卷烟产品短期内从地球上消失是不现实的,甚至将来也不可能。
因此,寻求降低卷烟产品危害的有效途径是当各国烟草企业有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随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逐渐生效、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吸烟与健康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因此也有了如今的“控烟令”。
据了解,卷烟烟气粒相物中除了水分和烟碱以外所剩下的部分,称之为焦油。
焦油是卷烟烟丝中的有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产生,是由多种烃类及烃的氧化物、硫化物和氮化物等组成的复杂化合物。
专家普遍认为,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主要集中在焦油中,而降低焦油含量确实能够降低卷烟的危害性。
“降焦”工作的意义和现状“降焦”工作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通风、透气、加薄片和膨胀烟丝的物理方法,而是在保证市场消费的前提下的一种全面的、科学的、以农业为基础的、以卷烟的加工工艺和辅料技术包括香精香料为主体的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需要市场逐步接受的过程。
在国家局提出的“降焦、减害”的工作思路中,将“降焦”放在首位是非常正确的,“降焦”是国际卷烟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而中式烤烟型卷烟的“降焦”难度应该说比混合型卷烟还高。
另外在“减害”技术还没有取得有效的方法之前,“降焦”是不可缺少的。
“降焦”不仅同时可以“减害”,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逐步减少烟民对烟碱的依赖,这也符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基本要求。
我国早已制定了降低卷烟焦油的法规,而且还同时确定了一个时间表,目前我国生产的卷烟80%以上焦油含量已控制在15mg以内,按照时间表的要求我国完全可以在5~10年内达到和接近发达国家的标准和要求。
烟草生产中卷烟降焦减害技术的应用

烟草生产中卷烟降焦减害技术的应用摘要本文以卷烟降焦减害技术为研究对象,从现阶段卷烟降焦减害技术分析以及烟草生产中卷烟降焦减害技术的应用分析这两个方面入手,围绕烟草生产中卷烟降焦减害技术的应用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烟草生产;卷烟;降焦减害;技术自上世纪50年代英国皇家医学会首次针对吸烟危害健康问题作出官方报道以来,有关健康与吸烟之间的问题就一直广受相关人员的研究与关注。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作用之下,全球性的反吸烟运动呈现出了极为高涨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新时期烟草行业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极为严峻的挑战。
相关标准规范明确指出:各国政府不仅需要以行之有效的行政立法来抑制烟草消费,同时更应当针对烟草制品成分加以限制。
从这一角度上来分析,整个卷烟市场正逐步向着低烟碱、低焦油以及低有害成分方向发展。
如何在此种发展背景之下,对烟气当中的有害物质成分加以分析,最大限度的控制有害成分,确保卷烟制品的低害性,已成为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那么,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成熟卷烟降焦减害技术可分为哪几大类型?烟草生产中卷烟降焦减害技术有着怎样的应用价值呢?1 现阶段卷烟降焦减害技术分析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烟草企业有关卷烟降焦减害的投入日益扩大,相关理论、技术以及实践研究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面向市场所推出的烟草制品也具备了较为显著地低焦油特性。
具体而言,现阶段卷烟降焦减害技术可以按照施作方式的不同分为农艺措施以及工艺措施两部分。
1)农艺措施分析。
我们知道,烟叶在燃烧并吸收过程当中焦油成分的释出量同烟叶品种有着极大地关联性,这也就是说,烟叶品种的选择将直接关系着卷烟在燃烧并吸收过程当中所产生烟气焦油含量的高低。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自农业栽培与调制阶段开始限制烟叶当中的有害成分,同时提升烟草相对于各类病毒细菌的抵抗性。
相关统计资料数据显示:当前农艺措施支持下,优质烟叶品种中的镉含量已缩减50%左右,硝酸盐含量已缩减40%左右,效益显著;2)工艺措施分析。
卷烟的降焦减害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结构特殊,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材 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应用前景广泛。 纳米颗粒表面活性位点多、化学反应接触面 大、气体通过时的扩散速度快,具有较高的 催化效率 。因此,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卷烟工 业中,可有效地起到降焦减害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郑州烟草研究院 合作,利用CO可以在常温下被催化氧化为CO2的多相 催化原理,首次研制出了适合于烟草工业应用的纳 米贵金属催化材料及其复合滤棒,可使烟气中CO释 放量降低达45.4%左右,且卷烟的感官质量基本保 持不变。国外曾有文献报道利用纳米粉体材料Fe2O3 降低烟气中的CO含量,但需要300 oC以上的高温。 而国内这项技术利用常温多相催化氧化CO为CO2的原 理,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了适合于烟草工业应用的 含纳米贵金属催化材料和二元复合滤棒,可将普通 卷烟中的CO释放量降低26.9%,低侧流卷烟中的CO 释放量降低45.4% ,并且卷烟感官质量基本保持 不变。
正常的肺
吸烟人的肺
欧盟在04年规定市售卷烟产品要求
必须低于: 焦油10mg/支 烟碱1mg/支 CO10mg/支
降低烟气中有害物质措施和方法
1.烟叶原料:遗传育种,烟田管理,卷烟配方。 2.卷烟加工降焦技术: (1)科学选用原料,精心设计配方 (2)提高烟丝的填充能力,减少烟丝密度 (3)卷烟料剂配方中助燃剂的掺加 3.卷烟辅助材料: (1)采用透气度高的卷烟盘纸 (2)接装滤嘴 4.开发新混合型卷烟:添加中草药
卷烟的降焦减害
报告人:祁星鑫(新疆理化所)
一支燃烧的香烟就是一个微型化工厂
417oC 304oC 199oC 99.5oC 49.7oC
616oC
820oC 712oC
降焦减害——精选推荐

卷烟工业降焦减害工程改进卷烟烟叶配方烟叶原料是卷烟生产的基础。
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部位、不同等级的烟叶,燃烧后产生的焦油量各不一样。
我国传统烤烟型卷烟的烟叶配方多以中下部为主。
但其高含糖量,导致焦油含量较高。
目前,国外的卷烟生产和我国的一些卷烟厂已注重在烟叶配方中大量使用成熟度好的上部烟叶,对于降低卷烟焦油量起到重要作用。
烟丝中掺用烟草薄片在卷烟配方中部分掺用烟草薄片,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烟叶资源,还可以降低卷烟焦油含量。
研究表明,完全用造纸法烟草薄片生产的卷烟,其焦油释放量仅为10mg/支,比普通烟丝制成的卷烟低60%左右。
如在配方中掺用20%比例的烟草薄片,可使卷烟焦油含量减少10%左右。
目前美国的卷烟配方中烟草薄片使用比例已达到30-35%。
采用烟丝膨胀技术卷烟烟丝、梗丝经膨胀后,组织密度减小,体积增大,进而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使卷烟在燃烧过程中发生的氧化反应比较完全。
这就可以减少烟支的焦油释放量。
膨胀后的烟丝、梗丝,填充力加大,减少了烟支生产中的烟丝用量,可减少吸烟口数,进而减少抽吸卷烟时焦油的摄入量。
生产实践证明,在卷烟配方中掺用10%的膨胀烟丝和梗丝(膨胀率为200%),可减少卷烟焦油量近20%。
同时还可节约原料,降低成本7%左右。
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国内卷烟生产厂家广泛采用。
使用高透气度卷烟纸卷烟纸透气度高,燃烧时空气量多,能提高烟支的燃烧速度,减少烟支的抽吸口数,进而减少烟支的焦油摄入量。
同时,主流烟气中的一氧化碳还可以从卷烟纸的微孔中扩散逸出,降低燃烧烟支的烟气浓度从而减少吸每口烟的焦油量。
滤嘴打孔稀释烟气滤嘴打孔就是在烟支滤嘴或水松纸上用激光、电火花或机械等方式打上小孔,使烟支在抽吸时,外界空气进入滤嘴内,对主流烟气进行稀释,从而减少人体对焦油的吸入量。
这项技术已经成为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有效降焦技术之一。
据统计,美国Carton牌卷烟采用后可降低卷烟焦油量70%,可降低一氧化碳含量80%以上。
烟丝与降焦减害

售。这也标志着中式卷烟从此将迎来一个“低焦减
害”新时代。目前涌现出如8 mg“红双喜”、 “石狮” 等批量生产的卷烟,5 mg、3 mg、1 mg低焦油释放量
技术与推广的卷烟也已面市。
目前我国对卷烟焦油量的规定: ≤10 mg/ 支为
低,11~15 mg/支为中,>15 mg/支为高; 并要求在
全性,这是近几年来卷烟工业发展的热门问题。
1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卷烟焦油
含量的要求美国卷烟平均焦油量1954年为37 mg/支,1980年
为14 mg/支,1990年仅12.5 mg/支; 日本几年前已规
定只能出售12 mg以下的卷烟,目前卷烟的平均焦油
量已经下降到8 mg/支。欧盟允许的卷烟最高焦油量
草薄片,可改善烟支的整体燃烧性能,加快静
燃速度,减少抽吸口数,降低焦油。可用造纸
法烟草薄片来调节卷烟烟气中的烟碱含量。当
造纸法烟草薄片的添加比例小于10%时,对原有
卷烟风格、香气质量、香气谐调性和刺激性的
影响较小。
邱承宇[3]
等人也发现在混合烟丝中掺入适当
比例的烟叶碎片,既可提高其填充值、降低烟
充值。将膨胀后烟(梗)丝掺入到原有烟(梗)丝中,可提高卷烟烟
(梗)丝的填充性能。
50 年代后,就世界范围内有关吸烟与健康问题的讨论,医药卫
生界明确指出,吸烟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主流烟气中的焦油量。部
分国家的政府一方面采取了限制卷烟厂广告和限制卷烟消费者在公
共场所吸烟的措施;另一方面限定卷烟的焦油量。在这种情况下,烟草界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发了膨胀烟(梗)丝技术,既降低了烟气中
银董红卷烟减害技术_卷烟减害降焦

银董红卷烟减害技术_卷烟减害降焦大概吸烟者都有这种矛盾心理:既要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又担心危害健康;吸焦油含量高的烟有恐惧感,而焦油量太低又觉得淡寡无味。
为了卷烟消费者的健康,近30年来,我国烟草行业一直把减害降焦摆在重要位置。
与普通卷烟相比,低焦油卷烟具有降低危害、节约资源两大特点。
一方面,降低焦油量能够降低卷烟的危害性。
根据目前评价卷烟有害性的标准体系,通过测定烟气中的CO、HCN、巴豆醛、BaP、NH、NNK和苯酚等7种有害成分来评价卷烟有害性,结果表明,低焦油卷烟产品的危害性明显小于普通卷烟。
另一方面,低焦油卷烟使用的烟叶原料配方中需要大比例的、填充值较高的加工原料,包括薄片、梗丝、膨胀烟丝和膨胀梗粒,这些填充材料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烟草原料的综合使用率,有效降低烟叶消耗。
有研究显示,如果卷烟配方中每提高1%的上述材料的掺配比例,全国卷烟工业每年将节约2万吨烤烟,可减少烟叶种植面积10万亩。
放眼世界,卷烟适度降焦早已是大势所趋。
自1967年以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每年都会对美国生产和在本土市场销售的卷烟进行检测,然后向国会提出报告并向市场公布检测的结果。
据其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卷烟降焦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1968年~1976年为卷烟焦油量平稳下降阶段,由21.6mg/支降至18.1mg/支,平均每年下降0.44mg/支;1976年~1981年为卷烟焦油量快速下降阶段,由18.1mg/支降至13.2mg/支,平均每年下降1mg/支;1982年以后为卷烟焦油量稳定阶段,基本稳定在13.5~12mg/支,1990年以后则一直保持在了12mg/支的水平。
欧共体国家为了促进卷烟焦油量的降低,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和时间表,即从1992年12月31日起卷烟焦油量控制在小于15mg/支;1997年12月31日起卷烟焦油量控制在小于12mg/支。
希腊的降焦时间表稍晚,放宽到2022年底卷烟焦油量降到小于12mg/支。
卷烟降焦减害的化学原理

二、降焦的主要方法
ISO4387:1991 焦油定义:卷烟在特定的条件 下燃吸后捕集在一个标准的剑桥滤片上的主流 烟气部分,从中减去水分和烟碱,剩下的就是 焦油,单位以mg/支来表示。
烟草焦油及其中的稠环芳烃是烟草有机物在高 温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卷烟烟气中含有大量焦油,1支普通无过滤嘴卷烟烟气中含 焦油量可达25~30 mg;而加上滤嘴,可减少4~5 mg。
(2)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CNTS)具有中空孔结构、比表面积大、 表面能高等特点。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碳纳 米管强吸附作用的应用报道。由于碳纳米管优 良的吸附作用,一些学者便利用它来去除香烟 中的有害物质。
(3) 纳米材料
中国科技大学的张悠金等人将Al2O3、SiO2、 TiO2三种纳米材料干法加入卷烟滤嘴中,发现 它们均能显著降低烟气中焦油、尼古丁生成量,
(1) 多孔材料
沸石具有特殊的多孔结构,孔洞中可以容纳一 些金属或非金属粒子。所以一些研究人员把沸 石这种特殊的结构利用到对卷烟降焦减害的研 究中。 沸石不但对芳香类化合物有显著的吸附作用, 对卷烟烟气中的另外一种高致癌物亚硝酸胺也 有选择吸附作用。
多孔材料还可以是硅胶、多孔氧化铝、Na型沸石或 多孔硅铝酸盐等。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卷烟焦油中确实存在 着微量可能致癌和诱发癌症的物质。
左天觉博士认为卷烟烟气中99.4%左右的成份 对人体无害,0.6%左右的成份对人体有害(其 中0.2%是癌的诱发物,0.4%是癌的促进物)。
降低0.6%有害物质的比例,既可以保证烟草的 抽吸品质,又可以为烟民的健康做出实在的贡
(2)在线除害技术。先用一种溶剂对烟草进行处理, 而后采用免疫抗体紫外线技术对溶剂洗提出的
降低卷烟焦油

推出了各种焦油量不同的低焦油卷烟。
●美国6大烟草公司的7~15mg/支的卷烟销售份
额1995年达47.8%,小于6mg/支的卷烟销售份
额上升到12%左右,两项共计占美国国内60%的
卷烟市场。
日 本 是亚洲开发与销售低焦油卷烟最早且发 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卷烟的平均焦油量为8.7mg/支; 1~6 mg/支约占37%的市场份额; 1 ~ 3mg /支的低焦油卷烟约占 13% 以上
e.改进烟叶调制技术
●在TSNA开始大量累积之前,用微波处理烟叶效果最好;也可在TSNA 形成过程中或TSNA开始大量累积时,用微波辐射烟叶,以抑制TSNA 的进一步累积. ●微波频率915~2450 MHz;辐射时间10 s~5 min,甚至只需1s。 ●一般来说,微波炉的功率越高,辐射所需时间越短。
安全性的两个重要途径,二者各有特点和 重点,但其目标又是高度一致的。
降低焦油卷烟
1.低焦油卷烟的历史与现状
1930年生产出第一支带嘴卷烟。
1951年醋酸纤维滤嘴问世
卷 烟 滤 嘴平均可滤除卷烟烟 气中 30%40%的焦油。
美国是世界上开发与销售低焦油卷烟 最早的国家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各大烟草公司就纷纷
降焦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6~1994年 :
平均焦油量由1986年的26.68mg/支降至
1994年的17.97mg/支,8年间降低了8.71mg。
过滤嘴烟比例大幅度提高是降焦的主要 原因之一,制丝线的技术改造和生产工艺水平 的提高也是不能忽视的“功臣”。
第二阶段为1995~2000年:
第六讲
卷烟降焦减害
“降焦”是国际卷烟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烟减害降焦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从烟叶生产方面着手进行减害降焦大有可为。这方面的主要研究领域有烟草品种选育、栽培和调制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等。 品种选育。培育焦油和其他有害物质生成量少的优质高抗烟草新品种一直是烟草农业技术研究的重要生物技术。尽管生物技术的大多数产品通过传统的育种方法都可以获得,但是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为达到某一特殊目的提供了更加快速、更具有目标性的技术选择。利用分子生物技术针对各种有害成分改变烟叶的遗传性状,有大量的工作可做。该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由于卷烟焦油的产生量与烟叶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密切相关,所以,多年来国际上特别重视烤烟生产中提高烟叶的成熟度,以改善烟叶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提高烟叶的可用性。成熟发育完好的烟叶,组织结构疏松,孔隙较大,密度较小,填充性能强,燃烧性好,烟叶含糖量低,香味浓度增大,青杂气和刺激性减少,可使卷烟焦油的产生量减少。同时也为降焦减害而采取的其它物理措施打下基础。
烟草降焦减害技术.doc
———————————————————————————————— 作者:
———————————————————————————————— 日期:
烟草降焦减害技术
姓名:郭思雨
学号:1208105061
班级:理学院12级信安3
20世纪80年代,我国烟草种植面积年均约为2000万亩,总产4000多万担。1984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成立后,推动了烟草产业的发展。1990年~1997年,我国烟草种植面积年均达到2500万亩,总产达到6000万担。烟农种一亩烟当年可收现金1000~2000元,为粮食作物收入的3~5倍,是一种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还有一些学者研究改进烟叶的调制方法,先把新鲜烟叶中的蛋白质、烟碱和糖类等物质提取出来,而后把剩余物制成烟薄片,从而达到降低卷烟焦油等有害物质的目的。
2 工业的角度
传统技术再升级。中式烤烟型卷烟最初主要依赖物理方式进行降焦。目前卷烟工业企业通过对卷烟纸克重、透气度、亚麻含量、阻燃剂含量对卷烟焦油及有害物质释放量的研究,接装纸透气度、打孔位置、打孔间距、成型纸透气度等对卷烟焦油及有害物质释放量的研究,滤棒降压、长度、丝束规格对卷烟焦油及有害物质释放量的研究等基础性研究及组合型实验,初步形成了低焦油卷烟辅材设计综合技术,企业更加注重对新型减害降焦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技术,在选择性吸附、离子交换、植物颗粒增香等功能性滤嘴、环保包装材料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目前,部分卷烟工业企业在其低焦高档卷烟产品中应用三元多孔颗粒滤棒这一新技术,通过滤棒中颗粒物质活性基团对部分有害成分的选择性降低作用,对减害起到了显著作用。同时可以增加烟香丰富度及改善抽吸品质,从而提升烟香的质感。随着工业企业卷烟辅材应用技术的不断提升,四元滤棒技术也已开始在部分低焦油卷烟产品上应用。
烟草的类型不同、品种不同,则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燃烧后产生的焦油量也不同,目前,国际上十分重视对低焦油烟草品种的选育。通过多种育种技术,成功地培育出了一些低焦油烟草品种,如美国人Sato从烤烟品种Hicks与雪茄烟品种NFT706的杂交后代中,已选育出了3个低焦油品种系列。印度也培育出了低焦油烟草栽培品种。我国科研人员研究表明,通过改良烟草品种和改进栽培措施,可降低烟叶燃烧后产生的焦油量,对提高卷烟安全性是很有成效的。 由于卷烟焦油量受到烟叶品种、产地、等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与施肥的种类、打顶高低、采收时的成熟度、烘烤技术等密切相关,因此,国际上对烟草栽培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视,以期找到可生产出低焦油卷烟的一整套栽培技术,尤其是在施肥、打顶、采收等方面。如法国科学家对烤烟品种ITB3413的打顶和采收与其焦油释放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打顶可使烟叶的焦油量下降20%-30%。
采用合适的烟叶烘烤技术,就可以减少烟叶焦油的生成量,这已被国内外的研究所证实。美国专家研究发现,在烟叶烘烤过程的变黄后期,采用冷冻干燥(冷冻价质是氟里昂或氮气),即先用氟里昂或液态氮把烟叶温度降低到零下28℃,使烟叶细胞内的水分结冰,然后再吹冷风使所结的冰直接升华,从而使烟叶干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使烤后烟叶焦油生成量下降。
然而,卷烟烟气中含有多环芳烃、亚硝胺等有害成分,正在危害我国3.5亿烟民。科学已经证明,烟碱的化学性质可以以任何比例溶于水,它不同于毒品,不是积累性中毒物质,因此烟草未被列为毒品。 吸烟虽然致病,但也存在个体差异。抽多少、能不能致病,还在于个人身体的适应性,不是说所外界质疑,“降焦”后会导致烟民过量吸烟。降低卷烟危害的技术中有一项物理打孔稀释技术,即把抽进去的烟气混合空气,给烟稀释。因此,也有烟草学者认为,从整体上看,烟的摄入量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会成倍增加。 “降焦减害”是国家烟草专卖局的一大战略,它主要针对我国烤烟型卷烟的焦油含量高的问题。随着焦油含量的降低,它的相对的安全性会提高。这是21世纪我国烟草工业的一项战略:
叶组配方更精细。由于物理降焦手段的局限性,工业企业要想生产出高品质低焦油卷烟,现代复合配方技术便应运而生,为了研发出对技术要求更高的“6毫克及以下”低焦油卷烟,工业企业更加注重配方的精细化与协调性。上海烟草集团在配方技术方面开展了低害低焦叶组配方设计技术的研究,该项研究采用全等级配方设计技术,打破原来配方设计的框架,通过对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不同等级的烟叶原料单位焦油释放量进行研究,测定单品烟的原始焦油释放量,以此构建低害低焦叶组原料备选库,进而进行卷烟叶组配方的设计。除此之外,某些集团在打叶复烤过程中,采取小配方二次打叶模式,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分别打叶,重点关注优质上部烟叶在卷烟配方中的作用,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卷烟因物理降焦而导致的烟气变淡、香气不足等问题。所谓二次打叶,即在打叶过程中根据单品烟的焦油量、感官特性及其在配方中的作用,由几个单等级烟叶进行初次打叶,打成一个有指向风格的混打等级,并以此类推,打出多个不同风格的混打等级烟叶;再将这些初次打叶形成的混打等级烟叶做成一个有指向性的初配方,以满足对卷烟产品焦油量和香气的最初指标,最终才能进入二次打叶环节,即通过产品的叶组配方用混打等级的烟叶进行打叶。
烟草中的有机钾能有效地提高烟叶的可燃性和阴燃的持火能力,从而降低了烟叶燃烧的温度,减少烟气中的焦油量及其它有害物质,可提高烟叶制品吸食的安全性。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国家的专家对烟叶中的有机钾与焦油释放量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烟叶中的有机钾含量与其焦油量呈负相关,即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烟叶中有机钾的含量,可以有效地降低其焦油释放量。一些国家在实际生产中已采用了上述研究成果,取得了一定的降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