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司马懿学管理》1——无悔的选择是好选择

合集下载

司马懿名言警句大全

司马懿名言警句大全

司马懿名言警句大全司马懿名言警句大全寄语: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

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

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

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司马懿经典语句不算多,但句句经典,小编特地收藏分享给读者,希望大家喜欢。

1. 常将有时思无时,眼前快乐不贬值;人生若只如初见,幸福美满全出现。

2. 温室里养苗,养的是一棵纤弱的小草,野地里风雨中养苗,养的才是参天大树。

3. 夫将兵者,不战则守,不守则走,不走则逃,不逃则死。

4. 一个人,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被别人抓住破绽的。

5. 花最红的时候,也就是它要凋谢的时候,月亮最圆的时候,意味着它立刻就要缺了。

人生在最巅峰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6. 如果在正式场合有人跟你开玩笑,或者用极随便的态度跟你打招呼,那只能说明这个人想当众显示他跟你的关系不一般,有别于常人。

7. 司马懿在“空城计”中的策略:不求最好,但求满意;无悔的选取是好的选取;绝不掉入别人准备好的选项里。

8. 展示最稀缺的,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认可。

9. 一个人做事情,如果人人都觉得你不起,说明你发奋;如果自我也觉得自我不起,说明你发烧。

英雄和强者不是被敌人打败的,都是被自我打败的。

10. 改变逆境的策略:1、抓住机遇,不留余地;2、内紧外松,留有余地;3、造足局势,获得认可。

11. 武力解决一时,文化解决一向,管理的高明之处不是让人掉头,而是让人点头。

宁治一服,不治一死。

12. 中国古往今来所有的事变,都要三个条件:“势”讲的是民心向背;“局”讲的是力量比较;“变”讲的是时机条件。

13. 很多事情,第一次想做但是没有做,以后就再没机会做了;很多话,第一次想说但是没有说,以后就再没有机会了。

14.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见的鬼比你见的人都多。

15. 人的偏见都来自自我擅长的领域。

16. 在决定这个人的时候,咱们能够看他的一贯性,他一贯的主张一贯的行为一贯的思维模式,透过一贯的行为,咱们就能知道这个人是怎样回事。

跟司马懿学管理之要点笔记

跟司马懿学管理之要点笔记

跟司马懿学管理之要点笔记1.借鉴司马懿面对选择时的智慧:1) 不求最好, 但求满意。

2) 无悔的选择是好选择(我们采用“最小后悔法”)3) 绝不掉入别人给定的选项中2.借鉴司马懿发挥骨干作用的六字箴言:1)对付猜疑型领导: 勤(勤快),谨(谨慎), 忍(坚忍)2)对付记恨型领导: 谦(谦虚),温(温和),密(保守秘密)3.借鉴司马懿应对突发事件运用的策略:1) 提前判断,矛盾公开2)确认权威,合理行动(擅自行动之前,我们要掂一掂自己的分量,如果我们代表权威,就不必在意人际关系。

)3)借人借势,速战速决4.借鉴司马懿激励自己和属下的智慧:1)保持一致,引入权威2)借助暗示,输出信心3)调整情绪,合理解释5.借鉴司马懿巧妙化解竞争矛盾的智慧:1)高调做事,低调做人2)看清角色,做出姿态3)以退为进,只守不攻6.借鉴司马懿接受领导授权后采用的谋略:1)沟通:画圈(圈定资源)、画饼(画出大概框架)、画叉(请示领导能做的事情,领导不同意的事重新规划)2) 远观忠,近观敬7.借鉴司马懿抓机遇的策略:1)建立联盟,获得支持2)感情到位,角色互补3)类型匹配,制造认同8.借鉴司马懿面对逆境采取的行动与谋略:1) 抓住机遇,不留余地2) 嘴上出缓招,留有余地3) 制造舆论,获得认可9.借鉴司马懿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策略:1) 沉浸教育,养成习惯2) 母爱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3) 体验教育,提升孩子的核心能力10.借鉴司马师、司马昭为稳定局面采用的策略:1)力战,就是拼资源、拼实力。

2)智战,拼头脑、拼智慧。

3)心战,拼老百姓支持。

人生启迪-跟司马懿学管理

人生启迪-跟司马懿学管理

人生启迪-跟司马懿学管理一、无悔的选择是好选择人生于世总会面临选择,管理学上选择的规律是,选择有很多选项时,会给人带来踌躇和焦虑。

这就叫做选择焦虑症,这是所有人的普遍现象。

在管理学上选择之时反常行为的背后必有意想不到的秘密和可怕的动机。

成功人士成功选择的经验是:形势不明朗之前不要贸然动手,宁可慢半拍,绝不能快了。

无悔的选择是最好的选择。

成功选择的方法是:不求最好,但求满意。

最好是好的敌人。

人生90分靠奋斗,100分靠运气。

做事情没有百分之百完美,只有百分之百的错误,你要追求百分之百,你一定会得到一个错误。

要适可而止,满意就可以了。

人生之中后悔最痛苦,后悔是选择的影子,是选择就有可能后悔,遗憾是人生的伴侣,是生活就会有遗憾。

选择的原则采用最小后悔法,即把所有的选项列出来比较风险,则其优。

遇到高人时要用高招,遇到俗人时要用俗招,所以采用策略时要判断对手的状态。

从长远出发,着眼于全局,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

成功了不要贪胜。

人生中离成功最近的时候,风险最大,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最容易犯错误,得意了千万不要忘形,一定要保持清醒,越得意越要清醒。

看优点抓破绽:如果一个人的优点是谨慎,那么他的缺点就是太谨慎。

一个人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的时候,是最容易被人抓住破绽的。

选择之际绝不要掉进别人给的选项里面。

特别是跟聪明人过招,例如:在谈恋爱时,女孩爱问男孩,如果我跟你妈一起掉进河里了,你会先救谁?这是一个四口堵的问题,如果男孩回答先救你,女孩会说你没人性,连亲妈都不顾;如果男孩回答先救妈,女孩会说我就是假设一下你就把我给卖了;如果你说我谁也不救,她会说你自私没人性;如果你说你也跳下去自杀,她会说你没脑子,本来可以死一个,这下死三个。

所以无论你怎么回答别人给你设定的问题,都会掉进别人给你设的选项里面。

正确的回答一是:如果我马会游泳,我们两一起去救你,只有你今天答应我,今后我们全家都会保护你,不会让你受到任何伤害。

二是:如果我妈不会游泳,只有你今天答应我,我今晚就带我妈去学游泳,我们全家要尽最大的努力让你过上幸福的生活。

赵玉平 无悔的选择是好选择

赵玉平  无悔的选择是好选择

赵玉平,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于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擅长运用管理行为学观点分析现实问题。

讲授《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看水浒说管理》等课程。

2004年3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比强者更强》, 2005年6月出版畅销书《梁山政治》。

(一)无悔的选择是好选择·2011年8月1日(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我们的生活和事业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关键的时候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然而在当下,很多人在为不知道如何做选择而焦虑甚至痛苦。

那么,选择有规律可循吗?当人生出现重大选项时,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决断去把握?在这方面,司马懿就是一个厉害的主儿,在朝不保夕、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司马懿的每一次重大选择都是那样的惊心动魄。

)女士逛商场,越看越不甘心,这叫选择带来的踌躇与焦虑,生活中许多痛苦是因为选项太多造成的。

诸葛亮前出祁山时遇到司马懿,这是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第一次出场。

时间是在赤壁之战后的二十年。

两人在祁山相会,此时,祁山西城特别安静,诸葛亮安排2500蜀兵埋伏在店铺里,司马懿当时有15万大军,而诸葛亮身边都是文官,他们都指望诸葛亮找出活命的办法。

诸葛亮吩咐隐起旗帜,在楼上焚香抚琴,司马懿没有想到,只能选择进与不进。

司马懿思前想后,这是在重大选择前表现出的焦虑,诸葛亮大开四门,无奈无兵无将,只能出此险招,诸葛亮也有信心,面对异常局面,司马懿不会贸然进城,想不出其中的奥妙。

形势不明,绝不会贸然进攻,司马懿传令往北山而退。

司马昭不理解,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必有埋伏,诸葛亮的反常行为,背后必有意想不到的秘密。

(《三国演义》中讲述的空城计的故事就是关于司马懿做选择智慧的经典故事,面对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没有冒险进城,那么,他的这个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呢?)司马懿没败,他的选择体现出四个特点:一是不求最好,但求满意。

形势危急下领命,被动时逼退了诸葛亮,这就不错了。

赵玉平经典语录

赵玉平经典语录

(一)无悔的选择是好选择人的一生中,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有的人生活和事业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关键的时候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然而在当下,很多人却为不知道该如何做选择而焦虑甚至痛苦。

那么选择有规律可循吗?当人生出现重大选项时,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决断去把握?在这方面司马懿就是一个厉害的主儿。

在朝不保夕、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司马懿的每一次重大选择都是那么惊心动魄,而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司马懿高超的智慧和能力。

那么在关键问题的选择上,司马懿究竟有哪些高超之处?我们又能从中获得怎样的启发呢?1.由于选择所带来的踌躇和焦虑,往往跟选项数量有关系2.有很多事情如果只有一个选项一个出路,那咱做就行了,做完回去睡觉了3.生活中的很多痛苦都是因为选项太多造成的。

4.我看微博上边,微博很火。

有人给自己贴标签,叫“选择焦虑症”5.这驴饿了要吃青草,你给驴一堆青草叫开心,两堆青草叫折磨,五堆青草叫虐待6.司马懿领着十五万大军,被这场面给震住了:诸亮弹着琴,唱着歌,唱着火锅。

很潇洒啊这人,这不对啊!7.以司马懿的战斗经验和人生经验,形势不明朗,看不清利害的时候,绝不贸然动手。

8.司马懿教导自己的儿子司马昭:“你这个小毛孩子懂什么呀!跟我走”我见的鬼比你见的人都多9.诸亮这种行为叫反常行为。

反常行为的背后必定有意想不到的秘密。

10.司马懿在空城计中的策略:不求最好但求满意;无悔的选择就是好的选择11.锦上添花,蜜里加糖12.司马懿的选择,第一百分之百把握得九十分,第二冒着得零分的危险争一百分13.人生得九十分靠奋斗,得一百分靠运气14.最好是好的敌人15.做事情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只有百分之百的错误。

你要追百分之百,你一定会得到一个错误。

我们要适可而止,满意就可以了。

16.诸丞相只有两千多人,又没有兵,也没有将,也没有埋伏,属于三无17.人生后悔的时候最痛苦18.什么叫好的人生,无悔的人生是好的人生;什么是好的选择,无悔的选择就是好的选择。

《跟司马懿学管理》

《跟司马懿学管理》

跟司马懿学管理(一)无悔的选择是好选择1、生活中的许多痛苦都是选项太多造成的,人在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是,会表现出焦虑,即选择焦虑症。

2、形式不清、局势不明朗,绝不贸然做出选择。

3、反常行为的背后必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动机。

4、最好是好的敌人。

5、做事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只有百分之百的错误;你要追求百分之百,一定会得到一个错误。

6、后悔是选择的影子,遗憾是人生的伴侣,是生活就有遗憾,是选择就有可能后悔。

空气有病毒,吃饭会吃进细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好的人也有毛病,再好的人生都有终点,有一天我们所有在乎的人都会离我们而去。

这就是人生。

7、成功来不要贪胜。

8、离成功最近的时候,风险最大,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最容易犯错误,你得意了千万不要忘形,一定要保持清醒,越得意就越要清醒。

9、对付高人用高招, 对付俗人用俗招. 我们使用策略要看清对手的状态。

10、一个人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时,也最容易被别人抓住破绽。

能说会道的人在说话的时候被别人抓住破绽,能跑的人在跑步的时候被别人抓住破绽,能打的人在打的时候被别人抓住破绽。

11、借鉴司马懿面对选择时的智慧:(1)不求最好,但求满意。

(得90分考奋斗,得100分靠运气)(2)无悔的选择是好选择(要用最小后悔法)(3)绝不掉入别人给定的选项中(二)当好骨干有诀窍1、一把刀,最容易豁口的是刀刃,一条枪,最容易磨损的是枪尖,一个团队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冒尖的骨干。

当领导要学会保护刀刃,保护枪尖,保护优秀的人、冒尖的人。

(鹤立鸡群——领先者的压力)2、冒尖的员工要注意人际关系。

3、任何重大的成功,说到底都是用人的成功;任何重大的失败,说到底都是用人的失败。

4、拒绝有策略,更要看中手段和对象。

(1)宽容型领导,直接拒绝(如刘备)(2)专制型领导,间接拒绝,强调客观性(如曹操)5、骨干员工和领导相处策略:(1)猜疑型领导:勤(勤快)、谨(谨慎)、忍(坚忍)。

远之则安,近之则危。

(2)记恨型领导:谦(谦虚)、温(温和)、密(保守秘密)6、在领导身边工作有三大忌讳:忌泄漏,忌轻慢,忌欺瞒。

无悔的选择是好选择1

无悔的选择是好选择1

对司马懿选择的评价:
反常行为背后,一定 有意想不到的秘密!
有选择不一定是好事!
选择的原则:
1、不求最好,但求满意。
100%的得90分, 还是冒着0分的危险得100分
有时候,好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选择的原则:
2、无悔的选择就是好的选择。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人生得90分靠奋斗,得100分靠运气!
对司马懿而言:
成功了,活捉诸葛亮!

失败了,被诸葛亮活捉!
成功了,逼退诸葛亮!
不进 失败了,逼退诸葛亮!
无悔的人生是好的人生!
对诸葛亮而言:
辨清对手状况,选用策略
做事情没有100%的完美,只有100%的错误!
选择的原则:
3、不要落入别人为你准备好的选项之中。

选D
B
A
C
成功了不能贪胜!
决策的依据:信息
有用信息的特征:
无悔的选择是好选择
引入视频:
三国演义之 ——空城计
/v_show/id_XMzM0OTQwNDgw.html
诸葛亮故作此态,我看不如杀进城去
有选择带来的踌躇和焦虑!
我们所知道的信息:
文官士兵 2500人
精兵强将 150000人
司马懿的角度:
司马懿的选择:
案例分析——决策的步骤
确定 问题
明确 目标
拟定 方案
选择 方案
监督
案例分析:
1)决策应该以准确、及时的信息为依据; 2)追踪决策的正确性非常重要; 3)该市政府领导在决策时没有把人的问题放在 首要地位; 4)走出两难境地的方案,可以有不同的思路。
做我女朋友吧
初始 决策
追踪 决策

2024年《跟司马懿学管理》讲稿范本

2024年《跟司马懿学管理》讲稿范本

2024年《跟司马懿学管理》讲稿范本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首先,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重要的场合为大家讲解《跟司马懿学管理》这个话题。

今天,我将从司马懿的管理智慧中,与大家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运用这些智慧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领导。

司马懿,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所展现的管理才能和智慧令人钦佩。

他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和卓越的策略,在乱世中保护了曹魏朝廷的稳定,使得曹魏可以在东汉王朝的瓦解后继续存在。

司马懿掌握了一系列成功的管理原则,这些原则在今天的管理工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首先,我们可以从司马懿的军事策略中学到很多管理的智慧。

司马懿在军事上善于运用诡计和欺敌的方式,掌握了隐忍、换位思考和迅速反应的能力。

同时,他还善于分析形势,把握战局的主动权。

这对于管理者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创新和竞争激烈的今天,管理者需要随时保持警觉,并灵活调整策略。

同时,管理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准确判断公司内外的环境和变化,以便及时作出决策。

其次,司马懿在政治上的处理能力也非常出色。

他善于用人,能够发现和培养人才,并以适当的方式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他注重为人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使得人才得以施展才华,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

在现代企业中,人才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

管理者需要善于发现和引导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机会,使得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持续发展和创新。

此外,司马懿还十分重视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

他注重建立有效的法制和规章制度,保证各个部门和个人的行为符合规范。

他还重视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树立了以诚信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同样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章制度,保证管理的公正和透明,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以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最后,司马懿的管理智慧还表现在他的卓越的领导风格上。

他能够积极引导团队,使得团队成员具备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司马懿学管理1——无悔的选择是好选择
画外音:(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我们的生活和事业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关键的时候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然而在当下,很多人在为不知道如何做选择而焦虑甚至痛苦。

那么,选择有规律可循吗?当人生出现重大选项时,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决断去把握?在这方面,司马懿就是一个厉害的主儿,在朝不保夕、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司马懿的每一次重大选择都是那样的惊心动魄。


女士逛商场,越看越不甘心,这叫选择带来的踌躇与焦虑,生活中许多痛苦是因为选项太多造成的。

诸葛亮前出祁山时遇到司马懿,这是司马懿在《三国演义》国第一次出场。

时间是在赤壁之战后的二十年。

两人在祁山相会,此时,祁山西城特别安静,诸葛亮安排2500蜀兵埋伏在店铺里,司马懿当时有15万大军,而亮身边都是文官,他们都指望诸葛亮找出活命的办法。

诸葛亮吩咐隐起旗帜,在楼上焚香抚琴,司马懿没有想到,只能选择进与不进。

司马懿思前想后,这是在重大选择前表现出的焦虑,诸葛亮大开四门,无奈无兵无将,只能出此险招,诸葛亮也有信心,面对异常局面,司马懿不会贸然进城,想不出其中的奥妙。

形势不明,绝不会贸然进攻,司马懿传令往北山而退。

司马昭不理解,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必有埋伏,诸葛亮的反常行为,背后必有意想不到的秘密。

画外音:(《三国演义》中讲述的空城计的故事就是关于司马懿做选择智慧的经典故事,面对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没有冒险进城,那么,他的这个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呢?)司马懿没败,他的选择体现出四个特点:
一是不求最好,但求满意。

形势危急下领命,被动时逼退了诸葛亮,这就不错了。

但进城就有风险。

像今天存在的剩女现象,都想追求一百分,等到遇到一百分,人家儿子上中学了,得一百分得靠运气。

司马懿没必要百得要一百分。

最好是好的敌人,追求最好会走到反面去。

没有100%的完美只有100%的错误。

二是无悔的选择是好的选择。

司马懿事后后悔,人生后悔时是最痛苦的。

无悔的人生是好的人生,无性的选择是好的选择。

但后悔是选择的影子。

面对选择就得用最小后悔法。

司马懿不进城相比而言是理性的选择。

成功了不要贪胜。

人生、商海都贪胜,最后败坏了。

打麻将听牌时最危险。

得意不要忘形,要保持清醒,但是空城计只能给高人用,见俗人得用俗招。

用策略要看对手的状态。

画外音:(我们很多人做选择,都喜欢追求一个标准,那就是完美。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第一
次交锋,之前一直大胜,后来因为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而不够完美,甚至他胆小的举动还成了大家的笑料。

然而从管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空城计》中司马懿选择撤退的行为不仅不丢人,其中还蕴含着他关于做选择的过人智慧。

人生做选择就像下棋,有的人之所以能成为高手,是因为他每做出一个选择都尽可能地从远处出发,从全局出发,不为眼前局部的利益所诱惑。

)三是绝不掉入别人给定的选项里。

空城计是假的,真实的历史是231年二人才对决。

诸葛亮兵出祁山,当时曹真病重,被包围。

魏只得征调司马懿来防守。

这一年诸葛亮50岁,司马懿52岁。

司马懿带大军来到祁山准备开战,派小分队驻守,自己的主力去直扑诸葛亮大营,诸葛亮却转头去了上邽了。

司马懿发现不如诸葛亮。

立即追,他跟身边人,你们不知道他,一定会安营扎寨,快点就可以赶到,对了。

诸葛亮成也谨慎败也谨慎。

做擅长的事情时,最容易被人看出破绽。

小战后对峙,诸葛亮撤回祁山,司马懿还是追,诸葛亮也正等着呢,司马懿杀过来了,在卤城拼吧。

结果战争没开始,司马懿的军队建立一座更加坚固的大营,两支军队不打了,都在搞建筑了。

司马懿固守待援,这是看着你。

引起许多不理解,这是高明的不掉入你给定的选项里。

画外音:(《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就是一个有大局观的人,正是凭借着豁达的气度和过人的判断力,他才能在每次重大选择之后不怨天尤人,不后悔,才能在智慧超群的诸葛亮面前不落下风。

为了不落入诸葛亮的布局,司马懿一直跟诸葛亮拧着劲儿,偏不按常理出牌。

我们生活中也常有这种情况,自己的选择被他人提前做了安排,这个安排如果来自竞争对手,轻则会干扰我们的思路,严重点就会使我们陷入被动的局面。

面对诸葛亮的聪明布局,司马懿就一直坚守,千万不能掉进诸葛亮的布局里来?那么,在关键问题的选择上,司马懿究竟有哪些高明之处,我们从中又能获得怎样的启发呢?)
诸葛亮布好局了,司马懿偏偏坚守对峙,遭到曹魏强烈反对,因为他当时威信不高,许多人不服。

5月份,终于决定开战,结果是魏军被迫撤退,六月蜀军无粮全军撤退,司马懿有三点成功:祁山解围了,保住了麦子,逼退了诸葛亮。

司马懿不容易体现在管理难,司马懿上有领导的猜疑,身边人也不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