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常见常见修辞手法及答题格式
中考八种修辞的答题格式

中考八种修辞的答题格式
中考八种修辞答题格式如下:
1. 比喻: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对……的赞美或批评。
2. 拟人:将物赋予人类的情感和动作,使得描写更加生动。
答题格式:这个拟人句生动地描绘了……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的喜爱或厌恶。
3. 夸张:将事物的特征夸大或缩小,使得描写更加生动有力。
答题格式:这个夸张句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的赞美或批评。
4. 排比: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气势。
答题格式:这个排比句列举了……的几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的赞扬或批评。
5. 对偶:将两个结构相同、内容相关的句子排列在一起,使得语言整齐、对称。
答题格式:这个对偶句将……进行了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的褒贬。
6. 反复:将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多次出现,以突出强调作者的情感或观点。
答题格式:这个反复句强调了作者对……的情感或观点。
7. 设问:提出一个问题,并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的思考。
答题格式:这个设问句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并引发了作者对……的探讨或反思。
8. 反问:将问题的答案包含在问题之中,使得语言更加有力。
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加强了作者的语气,强调了作者对……的观点或情感。
以上的答题格式只是一个参考,在具体答题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题目和语境进行分析和理解。
希望这个答题格式能对您的复习和答题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步骤格式大全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步骤格式大全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步骤格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二、插叙的作用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步骤格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步骤格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步骤格式: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五、描写手法的作用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3.步骤格式: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六、环境描写的作用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答题模式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答题模式
以下是修辞手法及作用的答题模式:
1. 比喻: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 拟人: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无生命的物具有人的情感和行为,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3. 夸张: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可以强调事物的特征,突出事物的本质,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4. 排比: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使语言更加流畅有力,表达出强烈的感情和思想。
5. 对偶:通过对比的方式,将两个相反的概念进行比较,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特点,使语言更加鲜明有力。
6. 反复:通过反复的修辞手法,可以强调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突出某个重点或细节,使语言更加流畅自然。
7. 设问:通过设问的修辞手法,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文章更加有趣味性。
8. 反问:通过反问的修辞手法,可以强调某个观点或事实,表达出强烈的思想和情感,使语言更加有力。
9. 借代:通过借代的修辞手法,可以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突出某个重点或细节。
10. 双关:通过双关的修辞手法,可以在语言中表达出双重意义或幽默感,增强语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以上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的答题模式。
在实际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要求进行分析和应用。
语文修辞答题模板

语文修辞答题模板一、修辞手法辨析1、比喻: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来突出这个事物的特点。
比喻通常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例如:她的皮肤像雪一样白。
2、拟人: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使它们具有人的情感和行为。
例如: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3、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来突出这个事物的本质特征。
例如: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4、对偶:将两个结构相似或意义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进行对比,来表达某种情感或观点。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排比:通过排列多个结构相似或意义相近的词语或句子,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效果。
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反复:通过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例如:一遍又一遍,他们反复歌唱着。
二、作用分析1、强调表达效果:修辞手法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使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个事物的本质特征。
2、增强诗意感染力: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优美、生动,增强语言的诗意感染力。
3、深化文章主旨:修辞手法可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结合语境理解1、把握整体语境:在理解修辞手法时,要把握整个文章的语境,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理解具体语境:在理解具体语句时,要注意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了解作者在此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意图和效果。
四、常见修辞手法辨析与作用分析1、比喻与拟人辨析:比喻是通过相似性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而拟人是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
比喻重在表现事物的特点,而拟人重在表现事物的情感和行为。
2、夸张与对比辨析:夸张是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来突出其本质特征,而对比则是将两个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其中一个事物的特点。
夸张重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而对比重在突出两个事物的差异和特点。
3、对偶与排比辨析:对偶是将两个结构相似或意义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进行对比,以表达某种情感或观点,而排比则是通过排列多个结构相似或意义相近的词语或句子,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效果。
初中学生常见常见修辞手法及答题格式

初中学生常见修辞手法及答题格式1、比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茂盛的藤萝____比喻__瀑布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藤萝的茂盛_____,表达了作者__对藤萝花的赞美_之情。
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2、比拟(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___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
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3、排比:参考格式:兼顾描写对象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句式整齐,气势磅礴。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书是乳汁,哺育人们成长。
书是你的最好伴侣,与你共度美好时光。
4、设问(目前多见于说明文):参考格式:概括该修辞手法表现(引出)的内容引起思考和注意、兴趣。
引出/强调_______,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你喜欢四大名著吗?我喜欢。
5、反问: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_____(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语气更强烈,激发读者思考。
难道你认为有人比爱因斯坦更伟大吗?6、夸张:强调/突出_______,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达效果突出。
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7、反复:参考格式: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的表现了______(句子描绘的内容)强烈地表达了______(句子表达的情感)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8对比:_____与_______对比,强调了__________,突出了_______.有的人过了一生,连一刻都不曾拥有;有的人仅仅过了一刻,已经是生命的永恒。
对偶对比(修辞,表现手法)双关顶真一、常见写作手法(表现手法)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
1、对比。
包括烘托(红花衬绿叶,烘云托月,众星捧月)、反衬(以反衬正,以有衬无,以动衬静,以虚衬实。
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答题格式

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答题格式
在参加考试的时候经常用到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题目,殊不知这种试题都有规律可循,其答题格式如下:
1、比喻手法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了……特点,表现作者……之情。
2、拟人手法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将……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动作,赋有,表达作者……感情。
3、人物描写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采用了……描写方法,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情态,表现了人物……心理,揭示了人物……感情(或品质)。
4、词语理解型答题格式:
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含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
干货初中语文必考知识点:八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及答题模式

初中语文必考知识点:八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答题模式 一、初中必学的八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反复、对偶(8个)
二、表达效果 (1) 比喻 含义: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本体、喻体要分 清) 作用:1.生动形象,凸显特征,给人以鲜明的形象; 2.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 3.激发读者的想象,引起读者共鸣。 答题模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的特点(情景),抒发(或烘托)了 人物的……心情。 (2)拟人 含义:把物当作人来写,给事物赋予人的动作或情感。 作用:1. 将事物人格化,描写形象具体,赋予某物人才有的动作或情感; 2.表意丰富,表达生动形象且富有趣味。 答题模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赋予他人才有的动作或情感,形象生动地描 写了……特点(情景),抒发了……的情感。
(3)排比 含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1.句式整齐,富有美感; 2.增强气势,说服力强, 3.便于抒情,感染力强。 答题模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有力的写出了…….的特点,加强文章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强 烈的……感情. (4)夸张 含义:故意言过其实,夸大其辞,对人或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一般体现在数字或动作 等词语上。 作用:1.烘托气氛,加强渲染,给人启示; 2.引起联想的效果,更好的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答题模式: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情感,引发想象或给 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设问
含义及作用: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某一问题。 答题模式: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问题,引人思考,强调了……的特点。 (6)反问 含义:有问无答,问句包含着答案,不用回答。 作用:1.态度鲜明,语气更加强烈,使读者印象深刻, 2.增强表达效果,表达强烈的情感。 答题模式: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初中生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讲解与答题模板归纳

初中生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讲解与答题模板归纳一、如何分析比喻修辞和分析关键词例: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分析比喻修辞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将“草原”比作“绿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于草原的赞美之情。
【类似题答题模板】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描写对象的特点),表达了(思想或情感)。
分析关键词“绣”字将动态的羊群“定格”于碧绿的草原之上,将动景瞬间化为了静景,表达了作者对草原、对羊群的喜爱之情。
【分析关键词题答题模板】这句话中的“”一词,写出了(描写对象及其特点),表达了 (思想或情感)。
二、目前所涉及的表现手法及特点1、象征:抽象的思想或情感用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作用:使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情感含蓄、深刻。
例:丁香结(具体事物)象征愁怨(思想情感)梅花(具体事物)象征高洁,不畏严寒(思想感情)【分析题答题模板】用象征,写出了(描写对象的特点),含蓄、深刻地表达了 (思想或情感)。
2、对比:将两个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比较,使形象更加鲜明,读者感受更强烈。
【分析题答题模板】将和进行对比,突出了的 (特点),更好地表现了 (主题、思想感情)。
3、情景交融与借景抒情的区分借景抒情:只有景色,作者的情感不直接出现例: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情景交融:景色情感都出现例:《草原》第一自然段,(情:满心的欢愉;景:在天底下,一碧千里......)4、点面结合①点面结合即“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②分析《狼牙山五壮士》中第二段的点面描写的好处这样写层次感及画面感强,既能让我们感受到五位战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学生常见常见修辞手法及答题格式
•比喻: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比喻成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
•比拟(拟人):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____以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
•排比:参考格式:兼顾描写对象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之情。
语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加表现力。
•设问(目前多见于说明文):
参考格式:概括该修辞手法表现(引出)的内容+引起思考和注意、兴趣。
引出/强调_______,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反问: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_____(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语气更强烈,发人深省,语气更强烈,激发读者思考。
•夸张: 强调/突出_______,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达效果突出。
•反复:
参考格式: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的表现了______(句子描绘的内容),强烈地表达_______(句子表达的情感)
•对偶
•对比(修辞,表现手法)
•双关
•顶真
•通感
常见写作手法(表现手法)
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
1、对比。
包括烘托(红花衬绿叶,烘云托月,众星捧月)、反衬(以反衬正,以有
衬无,以动衬静,以虚衬实。
正反对比。
抑扬褒贬对比)。
作用:都使文章主旨表达更加鲜明。
2、托物言志、借物喻义、象征
作用:含蓄委婉地表达中心。
3、设置悬念
作用:加强表达效果,吸引、感染读者。
散文中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一般来说,散文以记叙为主,但同时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⑴描写的作用: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
⑵议论的作用: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⑶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渲染气氛,服务于文章主旨,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