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番茄(上交)
金番系列品种介绍

金番系列主要栽培品种简介一、早熟品种简介1、金番11号极早熟杂交一代加工番茄专用品种,自封顶,主杆着生3-4个花序后封顶,4-6个侧枝,植株生长势中等,株高70厘米左右。
早熟品种,从出苗到成熟需89天左右。
果实长圆形,鲜红色,着色均匀一致,果肉紧实,皮厚,不裂果,果面光滑,美观,平均单果重80克左右。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8%,茄红素含量13.3mg/100g,耐压力7.1公斤/果,果实抗裂耐压耐贮运,成熟集中,适宜机械采收。
综合抗病性好,抗逆性强。
一般亩产在6000-70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无支架栽培,适当稀植,亩保苗株数在2500-2800株之间。
2、金番早丰杂交一代加工番茄专用品种,自封顶,主杆着生3-4个花序后封顶,4-5个侧枝,植株生长势中等,株高70厘米左右。
早熟品种,从出苗到成熟需91天左右。
果实长圆形,鲜红色,着色均匀一致,果肉紧实,皮厚,不裂果,果面光滑,美观,平均单果重86克左右。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6%,茄红素含量12.6mg/100g,耐压力5.2公斤/果,果实抗裂耐压耐贮运。
综合抗病性好,抗逆性强。
一般亩产在6000-70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无支架栽培,适当稀植,亩保苗株数在2500-2800株之间。
3、金番8号杂交一代加工番茄专用品种,自封顶类型,植株生长势强,株高70厘米左右,主杆着生3-4个花序后封顶。
早熟品种,成熟期96天左右。
果实长圆形,鲜红色,着色均匀一致,果肉紧实,果面光滑美观,果肉厚,果实较硬,不裂果,平均单果重80克左右。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2-5.5%,茄红素含量13.6mg/100g,耐压力6.9公斤/果,果实抗裂耐压耐贮运。
抗病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
一般亩产在6000-70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无支架栽培,适当稀植,亩保苗株数在2500-2800株之间。
4、金番9号杂交加工番茄专用品种,自封顶,植株紧凑,生长势较强,主干着生3-4穗果后封顶,5-6片叶着生第一花序。
番茄红色素提取工艺优化的研究

12 . 试 剂
番茄红色素 (yo ee 是从成熟番 茄 中提取 的一 种常用 1 pn) c 色素 , 是不具有 环状结构 的一种独特的类 胡萝 卜 , 素 不含氧元 素, 分子结构如图 1 所示 。番茄红色素在 自然界 中分布广泛 ,
考察溶 剂、 声时 间、 度 、 超 温
鲜番茄购于陕西省汉 中市蔬菜市场 , 洗净沥干 , 用打浆机 打成匀浆 , 避光低温密封备用 。
p H值 4个因素对番茄红色素提取率 的影响 , 结合单因素试 验 结果 , 设计 4因素 3水平 k( 的正交试 验 , 3) 寻求最佳提 取
工艺条件 。
江苏农 — —2 3- — —
刘汉卿 , 郭善济 , 周嘉念, 等.番茄红色素提取工艺优 化的研 究[] J .江苏农 业科学 ,0 0 4 2 3— 9 2 1 ( ):9 2 4
番 茄 红 色 素提 取 工 艺 优 化 的研 究
刘 汉卿 , 郭善 济 ,周 嘉念 , 漫漫 ,刘存 芳 赵
收 稿 日期 :0 0一O 21 5一O 5
2 结 果 与分 析
基金项 目: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 目( 编号 :4K17 。 0 J 3 )
(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 陕西汉 中 7 3 0 ) 2 0 1
摘要 :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 , 选取溶剂 、 超声时 问、 温度、H值作为考察条件 , p 进行单 因素试验和 ( 正交试验来 3) 优化番茄红色素的提取工艺 。结果表明 , 番茄红色素 的最佳提取条件是 以乙酸 乙酯 为溶剂 , 度 3 温 0℃ ,H值为 6, p 超 声时间 1 i, 5rn 提取率 ( a 以吸光度表示 ) 高达 04 4 .6 。 关键词 :番茄 ; 红色素 ; 超声波 ; 正交试验 ; 提取工艺
7种鲜食高品质番茄果实发育与产量品质比较

西北农业学报㊀2019,28(3):433G439A c t aA gr i c u l t u r a eB o r e a l i Go c c i d e n t a l i sS i n i c a 网络出版日期:2019G03G15㊀d o i :10.7606/j.i s s n .1004G1389.2019.03.015网络出版地址:h t t p ://kn s .c n k i .n e t /k c m s /d e t a i l /61.1220.s .20190314.1016.010.h t m l 7种鲜食高品质番茄果实发育与产量品质比较收稿日期:2018G07G23㊀㊀修回日期:2018G09G20基金项目:宁夏十三五重大科技项目(2016B Z 0904);宁夏瓜菜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第一作者:张向梅,女,硕士研究生,从事蔬菜栽培生理生态研究.E Gm a i l :1095405102@q q.c o m 通信作者:高艳明,女,教授.主要从事蔬菜栽培生理生态和无土栽培研究.E Gm a i l :m y a n ga o @163.c o m 张向梅1,乔㊀凯1,高艳明1,李建设1,2(1.宁夏大学农学院,银川㊀7500212.宁夏现代设施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银川㊀750021)摘㊀要㊀为了筛选出适宜鲜食的高品质番茄品种,试验选取适宜鲜食的4个大果番茄品种和3个樱桃番茄品种,对其果实发育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设施内各环境因子除平均最低温度和露点温度外,各温度都随时间呈波动式缓慢上升趋势,大果番茄 Y 16GA 02 的果实日增量高于其他品种,且各品种果实增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通过环境因子与大果番茄果实日增量的相关分析及果实日增量的回归模型得出,对大果番茄 京番301 粉太郎2号 京番308 和 Y 16GA 02 果实日增量贡献最大的环境因子分别是昼夜温差㊁平均最大温度㊁平均最低温度和地温.通过番茄产量和品质分析得出,大果番茄 京番308 品质佳,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大果番茄品质的需求; 京番301 品质佳,产量高,综合评价最高,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大果番茄产量和品质的需求;樱桃番茄 Y 17GA 11 品质极佳,果实呈黄色,可满足消费者对樱桃番茄品质和果实色泽的需求; 香妃3号 产量高,感官评价高,可以满足消费者对樱桃番茄的市场需求.关键词㊀番茄;高品质;品种;产量;感官评价中图分类号㊀S 641.2㊀㊀㊀文献标志码㊀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4G1389(2019)03G0433G07㊀㊀番茄(S o l a n u ml y c o pe r s i c u m )属茄科茄属,是重要的蔬菜和水果,其色泽鲜艳㊁肉质甜美㊁营养丰富,且具有适应性强㊁产量高和加工用途广等优点[1].随着中国番茄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番茄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简单的数量满足发展到对番茄营养㊁风味㊁外观及食用安全卫生状况的追求[2].番茄品质包括外观㊁风味㊁营养和商品品质,番茄的外观㊁风味与营养品质是番茄商品性的重要体现[3].番茄品质的好坏不仅影响其食用价值,也影响到番茄作为商品的经济效益.番茄含有丰富的糖类㊁有机酸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而具有特殊风味[4],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决定了番茄果实口感与风味,是评价番茄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5].番茄富含番茄红素㊁类胡萝卜素等有机色素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6],丰富多彩的色泽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设施番茄果实日增量是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除与番茄的品种相关外,还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如何科学㊁合理地调控设施环境,促进果实生长发育,提高果实单果质量,进而增加番茄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范永强等[7]通过温度与番茄果实生长的研究得出,番茄生长范围内的温度对番茄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大.任鹤麒等[8]通过研究番茄果实膨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早春季节塑料大棚内温度㊁湿度等气象条件对番茄果实膨大的影响,以及棚内光照度的分布情况,未考虑其他环境因素,而孤立的研究某一环境因子对番茄果实日增量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反应客观规律.本试验选取7个在宁夏栽培的鲜食高品质番茄品种,4个大果番茄品种和3个樱桃番茄品种,从果实增量㊁单果质量㊁单株产量等产量构成性状上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从色差㊁可溶性固形物㊁有机酸㊁糖酸比㊁维生素C ㊁可溶性糖㊁果实硬度㊁消费者的感官评价等品质构成性状上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的外观品质和风味品质,旨在筛选出适宜鲜食的高品质栽培品种,为优质高产番茄品种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材料试验选用7个番茄品种,分别为大果番茄 京番301 (D1)㊁ 粉太郎2号 (D2)㊁ 京番308 (D3)㊁ Y16GA02 (D4);樱桃番茄 Y17GA11 (Y1,圆形,黄果)㊁ 香妃3号 (Y2,圆形,粉果)㊁ Y17GA10 (Y3,椭圆形,红果).其中, 京番301 京番308 Y16GA02 Y17GA11 和 Y17GA10 由北京蔬菜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提供; 粉太郎2号 为日本品种,由沈阳德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香妃3号 由宁夏巨丰种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1.2㊀试验方法试验采用基质槽培方式种植,共设7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26.325m2,定植行距0.75m,株距0.45m.2018G02G06播种育苗,3月19日定植,6月28日拉秧.各处理管理一致,均采用营养液浇灌,每株每天的灌液量为500m L.病虫害防治同一般管理.大果番茄5穗果打顶,樱桃番茄7穗果打顶,均采用单杆整枝.1.3㊀测定项目及方法1.3.1㊀设施内环境数据的采集及处理㊀利用温室娃娃(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采集设施内的空气温度㊁湿度㊁露点温度㊁地温,每15m i n记录1次并保存.并将温度进一步细化,以每天7:00-19:00为白天,以20:00-次日6:00为夜晚.从大果番茄果径2c m开始,每隔5d,统计各生育期的空气温度㊁湿度㊁露点温度㊁地温㊁白天平均温度㊁夜晚平均温度㊁昼夜温差㊁平均最大空气温度和平均最低空气温度.1.3.2㊀番茄果实日增量㊀每个处理随机标记10个果实,从果径2c m开始测定最大横径㊁最小横径和纵径,并计算果实体积(V).V=R1ˑR2ˑR3式中,R1㊁R2㊁R3分别为果实最大横径㊁最小横径和纵径[9].Y=әY/әt=(V2-V1)/(t2-t1)式中,Y为果实日增量,V2㊁V1分别是相邻2次测出的果实体积,t2-t1是2次测定的时间间隔,本试验为5d.1.3.3㊀番茄果实色差㊀用C RG200型色度计测定L㊁a㊁b,L反应番茄颜色的明亮程度,a反应红色或绿色物质的浓度,b反应橙色物质或蓝色物质的浓度,并计算果实色光值(C I)[10]:C I=2000ˑa/Lˑ(a2+b2)0.51.3.4㊀番茄品质㊀番茄品质于第2穗果成熟时,从小区内随机选取10个生长一致的成熟果实来测定.用钼蓝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11],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12],用N a O H滴定法测定有机酸[13],用T DG45数字折光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14],并计算糖酸比.用G YG4数显式水果硬度计测定果实硬度.1.3.5㊀番茄的感官评价㊀于第2穗果成熟时,取不同品种的番茄进行品尝,选取25人参加,评分为1~5分.评价等级为4.1~5分为极佳,3.1~4分为佳,2.1~3分为较佳,1~2分为一般.1.3.6㊀产量㊀以小区为单位,每次采摘时,记录小区结果数和产量,并计算单果质量㊁单株产量和产量/667m2.1.4㊀数据处理用R S t u d i o进行相关分析㊁方差分析㊁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用O r i g i n9.1作图.2㊀结果与分析2.1㊀设施内各环境因子随时间的变化从图1可以看出,从果径2c m开始,除平均最低温度和露点温度外,各温度都随时间呈波动式缓慢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最高温度㊁白天平均温度㊁平均温度㊁夜晚平均温度和昼夜温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个过程中的平均温度㊁平均湿度㊁平均温差分别为22.43ħ㊁51.49%㊁7.87ħ.2.2㊀大果番茄果实日增量随时间的变化番茄果实大小对其内在品质有重要影响,适当改变果实的大小,可改善番茄的内在品质.从图2可看出,从果径2c m开始,前25d内,D4的果实日增量高于其他品种,且各品种果实增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D1㊁D2㊁D3和D4的果实日增量平均值分别为7.01㊁7.25㊁6.02㊁8.62c m3/d.2.3㊀各环境因子与大果番茄果实日增量的相关关系由表1可知,空气温度与白天平均温度和夜晚平均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和0.92,露点温度与地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白天平均温度与平均最大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4,昼夜温差与平均最大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昼夜温差与平均最大温度对D1的影响最大,且在一定范434 西㊀北㊀农㊀业㊀学㊀报28卷时间是从番茄果径2c m 开始的天数㊀N u m b e r s o f d a ys f r o mt h e s t a r t o f t h e t o m a t o f r u i t d i a m e t e r o f 2c m 图1㊀设施内各环境因子随时间的变化F i g .1㊀C h a n g e s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f a c t o r sw i t h t i m e c h a n ge 图2㊀大果番茄果实日增量随时间的变化F i g .2㊀C h a n g e s of l a rg e Gf r u i t e d t o m a t o i n c r e m e n t p e r d a y w i th ti m e c h a n ge 围内,昼夜温差和平均最大温度越大,果实日增量越高;影响D 2果实增量最大的环境因子是湿度和昼夜温差,其中湿度与D 2果实日增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0;地温和平均最低温度对D 3果实日增量的影响最大,且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对D 4果实日增量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湿度,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7.2.4㊀大果番茄4个品种果实日增量的回归模型不同番茄品种的果实日增量受多种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当各环境因子显著相关时会给回归系数带来不合理的影响.因此,需要应用逐步回归的方法,从众多影响果实日增量的环境因子中选出对果实日增量贡献大的变量,并且在相应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最优的回归方程.由表2可知,所有回归方程的的方差分析F 值均达显著水平,且回归系数均大于0.9.从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可知,对D 1㊁D 2㊁D 3和D 4果实日增量贡献最大的环境因子分别是昼夜温差㊁平均最大温度㊁平均最低温度和地温.2.5㊀不同番茄品种的色差比较果实颜色是番茄一个重要的品质特性.番茄果实颜色主要由果皮的颜色和果肉的颜色共同决定.L 值越大,表明番茄果色越亮;a 值越大,表明红色物质的浓度越大;b 值越大,表明番茄颜色越偏橙色;色光值主要反应番茄的表面颜色.由表3可知,大果番茄中D 1㊁D 2和D 3的L ㊁a ㊁b 值均无显著差异,且D 1㊁D 2和D 3的L 值均高于D 4,这表明D 1㊁D 2和D 3的果实颜色比D 4的亮.D 4的a 值和C I 值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这表明D 4的红色物质浓度最高,番茄的表面颜色最好;樱桃番茄中Y 1的L 值和b 值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Y 1的颜色最亮,且颜色偏橙色.a 值表现为Y 2>Y 3>Y 1,且Y 1的a 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说明红色物质的浓度最低.Y 2的C I 值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表明Y 2的果实色泽最好.2.6㊀不同番茄品种的产量比较由表4可知,大果番茄的产量表现为:D 1>D 2>D 4>D 3,且D 3的单果质量㊁单株产量㊁每667m 2产量均较D 1降低47.85%㊁54.02%和54.02%.D 1㊁D 2的单果质量㊁单株产量和每667m 2产量均无显著差异,D 3㊁D 4的单果质量和534 3期张向梅等:7种鲜食高品质番茄果实发育与产量品质比较表1㊀各环境因子与果实日增量的相关关系T a b l e1㊀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f a c t o r s a n d f r u i t i n c r e m e n t p e r d a y变量V a r i a b l e X1X2X3X4X5X6X7X8X9X2-0.08X30.560.77X40.370.800.86∗X50.98∗∗-0.210.450.23X60.92∗∗0.130.670.560.83∗X70.62-0.52-0.0009-0.240.750.25X80.73-0.370.19-0.0870.84∗0.410.98∗∗X90.0670.390.280.57-0.0050.44-0.690.61D10.38-0.72-0.32-0.560.540.00130.94∗∗0.86∗-0.78D20.35-0.90∗-0.49-0.640.500.0320.83∗0.730.61D3-0.065-0.73-0.59-0.82∗0.11-0.430.700.57-0.91∗D40.28-0.97∗∗-0.63-0.630.380.100.550.43-0.23注:∗表示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0.05);∗∗表示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X1.平均温度;X2.平均湿度;X3.平均露点温度; X4.平均地温;X5.白天平均温度;X6.夜晚平均温度;X7.昼夜温差;X8.平均最大温度;X9.平均最低温度.下同.N o t e s:∗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a t P<0.05;∗∗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a t P<0.01;X1.m e a na i r t e m p e r a t u r e;X2.m e a nh u m i d i t y;X3.m e a nd e w p o i n t t e m p e r a t u r e;X4.m e a n s o i l t e m p e r a t u r e;X5.d a y t i m em e a nt e m p e r a t u r e;X6.m e a na i r t e m p e r a t u r ea tn i g h t;X7.d i u r n a l t e m p e r a t u r e v a r i a t i o n;X8.m e a nm a x i m u mt e m p e r a t u r e;X9.m e a nm i n i m u mt e m p e r a t u r e.T h e s a m e b e l o w.表2㊀4个品种大果番茄果实日增量的回归方程T a b l e2㊀R e g r e s s i o n e q u a t i o no f f r u i t i n c r e m e n t p e r d a y o f f o u r l a r gGf r u i t e d t o m a t o e s品种㊀V a r i e t y回归方程㊀R e g r e s s i o ne q u a t i o n R F P D1Y=13.72755-0.75416X4+2.15869X7-0.25823X80.9995364.30.0002745D2Y=10.86809-0.24766X2+0.26738X80.9830145.50.0010310D3Y=32.82544-0.25471X2-1.01384X90.9788116.60.0014310D4Y=6.16364-0.51721X2+1.47492X40.9883212.10.0005884注:Y.果实日增量.N o t e s:Y.f r u i t i n c r e m e n t p e r d a y.表3㊀不同番茄品种色差的比较T a b l e3㊀C o m p a r i s o n s o f c o l o r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d i f fe r e n t t o m a t o v a r i e t i e s品种V a r i e t y L a b C ID136.85a41.88b17.18a104660.44bD235.28a39.76b16.09a97767.88bD335.74a40.91b17.17a104862.53bD430.72b48.99a17.12a166506.76aY149.60a8.85c34.33a12798.88bY228.71b40.94a17.62b130233.19aY327.40b27.50b12.21c62331.77b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N o t e:D i f f e r e n t l o w e r c a s e l e t t e r sa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 i f f e r e n t(P<0.05).T h e s a m e b e l o w.每667m2也无显著差异;樱桃番茄中的Y2的单果质量㊁单株产量和每667m2产量均高于Y1和Y3,且Y2的每667m2产量较Y1和Y3分别高出47.23%和14.56%.2.7㊀不同番茄品种的品质和感官评价比较番茄的品质主要取决于果实大小㊁色泽㊁内在品质和风味等方面.番茄果实中的糖度㊁酸度和糖酸比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果实的风味和口感.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㊁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有机酸质量分数是衡量番茄品质的重要因素[15].由表5可知,大果番茄D3的可溶性固形物㊁有机酸㊁可溶性糖㊁维生素C均高于D1㊁D2㊁D4,且可溶性固形物㊁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均与D2呈显著差异,分别增加33.22%㊁41.46%和71.30%. D1㊁D3和D4的风味表现佳,D2的感官评价较634 西㊀北㊀农㊀业㊀学㊀报28卷高.由图2㊁表3㊁表4可知,D3的果实增量最小,单果质量最小,产量最低,果实颜色较好,但其品质最佳,而单果质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果实大小和果实发育对大果番茄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樱桃番茄中Y1的可溶性固形物㊁有机酸㊁糖酸比和维生素C均高于Y2和Y3,这说明果实色泽不仅影响番茄的商品性,还影响樱桃番茄的内在品质.可溶性糖表现为Y2>Y1>Y3,Y1的果实硬度显著低于其他2个处理.Y1㊁Y2的感官评价价极高,Y3的感官评价高.表4㊀不同番茄品种的产量比较T a b l e4㊀C o m p a r i s o n s o f y i e l db e t w e e nd i f fe r e n t t o m a t o v a r i e t i e s品种V a r i e t y单果质量/gS i n g l ef r u i tm a s s单株产量/gS i n g l e p l a n ty i e l d产量/(k g/667m2)Y i e l d D1169.88a3986.10a7877.705a D2159.77a3288.33a b6498.721a D388.60b1832.86c3622.269b D4124.09a b2888.33b5708.202a b Y113.49b1298.57a2566.362a Y219.79a1911.90a3778.490a Y317.69a b1668.98a3298.391a表5㊀不同番茄品种的品质和感官评价T a b l e5㊀Q u a l i t y b e t w e e nd i f f e r e n t t o m a t o v a r i e t i e s品种V a r i e t y 可溶性固形物/%S o l u b l es o l i d有机酸/%O r g a n i ca c i d糖酸比S u g a rGa c i dr a t i o可溶性糖/%S o l u b l es u g a r维生素C/%V i t a m i nC果实硬度/k gF r u i t f i r m n e s s感官评价S e n s o r ye v a l u a t i o nD16.90a b0.52a b13.35a6.11b c25.79b1.30a b3.12D25.93b0.41b14.72a5.47c53.99a1.00b2.72D37.90a0.58a12.36a9.37a63.19a1.14a b3.44D46.60a b0.53a b12.51a8.12a b37.23a b1.58a3.16Y17.77a0.83a9.40a8.50a b52.28a1.58b4.04Y27.10a b0.79a8.99a b9.34a20.17b1.80a4.36Y36.63c0.79a8.38b7.48b36.44a b1.83a3.483㊀讨论与结论高品质番茄是指果实有良好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外观品质包括果实形状㊁大小㊁色泽和新鲜度等,而内在品质包括可溶性固形物㊁可溶性糖㊁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瓜果的果形㊁大小和颜色是质量指标,可作为商品等级的重要指标;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高低直接决定其品质及口感.近几年来,番茄品质的下降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因此开发高品质风味的番茄栽培模式,己成为当今热点之一[16].王丽娟等[17]通过研究生产高品质番茄适宜的水分灌概指标,提出水分亏缺可提高番茄的品质.舒海波等[18]和王敏等[19]通过试验发现,限根栽培对番茄的营养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张恩平等[20]通过研究氮㊁磷㊁钾与有机肥的配施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㊁磷㊁钾与有机肥的配施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品质.汪洋[21]通过试验表明微咸水灌概可用于生产高品质番茄.果实大小对番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控制果实大小可改善番茄的品质,而对果实日增量贡献最大的环境因子分别是昼夜温差㊁平均最大温度㊁平均最低温度和地温.因此,可通过调控昼夜温差㊁平均最大温度㊁最低温度和地温以改善番茄的品质.色差对果实的商品价值有显著影响,因此,可通过提高果实色泽,从而提高番茄的商品价值.产量对品质的影响不大,因此,可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利用栽培措施改善番茄的品质,从而使番茄的商品价值最大化.本试验选取7个在宁夏鲜食高品质栽培品种,4个大果番茄和3个樱桃番茄,并对其果实发育㊁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京番308 的品质好,消费者对其的感官评价高,但产量低,可对其加强栽培管理,提高产量,以满足消费者对市场的需求. 粉太郎2号 和 Y16GA02 的果实发育较好,品质较佳,产量较高,可以通过亏缺灌溉等田间管理措施,以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京番301 产量高,果实颜色和营养品质较好,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产量的需求.樱桃番茄中 Y17GA11 果实颜色为黄色,表面颜色较好,品质极佳,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番茄品质和果实色泽的需求. Y17GA10 的红色物质浓度最高,果实颜色较好,果实椭圆形,产量较高,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市场的需求. 香妃3号 产量最高,消费者对其感官评价高,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㊁高产量番茄的需求.7343期张向梅等:7种鲜食高品质番茄果实发育与产量品质比较参考文献㊀R e f e r e n c e:[1]㊀陈月英.番茄的加工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产品加工,2005(3):55G56.C H E N YY.C u r r e n t s t a t u s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r e n d o f t o m aGt o p r o c e s s i n g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J].A g r i c u l t u r a lP r o d u c t s P r o c e s s i n g,2005(3):55G56.[2]㊀赵㊀冰.蔬菜品质学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Z H A OB.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V e g e t a b l eQ u a l i t y[M].B e i j i n g:C h e m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P r e s s,2003.[3]㊀刘建辉,张春莲,肖永贤,等.番茄不同品种的品质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4):43G46.L I UJH,Z H A N GC H L,X I A OYX,e t a l.Q u a l i t y a n a l y s i s o fd i f f e r e n tt o m a t o v a r i e t i e s[J].J o u r n a lo f N o r t h w e s t A&F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2005,33(4):43G46.[4]㊀WA N G H,Z H A N G X,C H E N GFS H.A n t i o x i d a n t a c t i v i t y o fb i o a c t i v e 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 si s o l a t e df r o m n a t u r a ls o u r c e s [J].J o u r n a l o f A n i m a lS c i e n c ea n d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2011,2(4):230G238.[5]㊀霍建勇,刘㊀静,冯㊀辉,等.番茄果实风味品质研究进展[J].中国蔬菜,2005,1(2):38G40.HU OJY,L I UJ,F E N G H,e t a l.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i n f l aGv o r q u a l i t y o ft o m a t of r u i t[J].C h i n e s eV e g e t a b l e s,2005,1(2):38G40.[6]㊀庞胜群,郑㊀群,辛建华,等.加工番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长江蔬菜,2010(22):26G28.P A N G S H Q,Z H E N G Q,X I NJH,e t a l.C o r r e l a t i o na n d p a t ha n a l y s i s o fm a i na g r o n o m i c t r a i t s a n d y i e l do f p r o c e s sGi n g t o m a t o e s[J].Y a n g t z eR i v e rV e g e t a b l e s,2010(22):26G28.[7]㊀范永强,景元书.温度与番茄果实生长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31G11832.F A N Y Q,J I NG Y S H.S t u d y o n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dt h eg r o w t ho ft o m a t of r u i t[J].A n h u i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c i e n c e s,2007,35(36):11831G11832.[8]㊀任鹤麒,王瑞芳.番茄果实膨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中国农业气象,1995,16(6):17G18,44.R E N H L,WA N G R F.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t o m a t og r o w t h a n dm 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A g r o m e t e o r o l o g y,1995,16(6):17G18,44.[9]㊀程智慧,陈学进,赖琳玲,等.设施番茄果实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1,31(3):742G748.C H E N GZ H H,C H E NXJ,L A I LL,e t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Gt w e e n f r u i t g r o w t h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f a c t o r so f t o m a t o i ng r e e n h o u s e[J].A c t aE c o l o g i c aS i n i c a,2011,31(3):742G748.[10]㊀吴㊀浪,刘婧仪,梁㊀燕.番茄绿果与红果颜色性状遗传的研究[J].园艺学报,2016,43(4):674G682.WU L,L I UJY Y,L I A N G Y.S t u d y o n t h e i n h e r i t a n c eo fc o l o r t r a i t s o f t o m a t o g r e e n f r u i t a nd re df r u i t[J].J o u r n a lo f H o r t i c u l t u r e,2016,43(4):674G682.[11]㊀李小芳,张志良.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44G246.L IX F,Z H A N G Z H L.E x p e r i m e n t a lG u i d a n c e i nP l a n tP h y s i o l o g y[M].B e i j i n g: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P r e s s,2016:244G246.[12]㊀赵世杰,史国安,董新纯.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2G143.Z HA OS HJ,S H IG A,D O N GXC H.E x p e r i m e n t a l G u i d ef o rP l a n t P h y s i o l og y[M].B e i j i n g:Chi n a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c iG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P r e s s,2004:142G143.[13]㊀袁小康,杨再强.昼夜温差对番茄果实品质动态变化的影响及模拟[J].中国农业气象,2017,38(6):353G360.Y U A N X K,Y A N GZQ.E f f e c t o f d a y a n d n i g h t t e m p e r aGt u r ed i f f e r e n c e o n f r u i t q u a l i t y o f t o m a t o a n d i t s s i m u l a t i o nm o d e l s[J].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o f A g r o m e t e o r o l o g y,2017,38(6):353G360.[14]㊀刘梦龙,赵㊀伟,蒋丽媛,等.关中东部早春茬番茄优良品种筛选[J].西北农业学报,2018,27(3):402G410.L I U M L,Z H A O W,Y A N GLY,e t a l.S c r e e n i n g e l i t e v aGr i e t i e s o f e a r l y s p r i n g t o m a t o c u l t i v a t e d i n e a s t e r nG u a n z h o n g[J].A c t aA g r i c u l t u r eB o r e a l iGo c c i d e n t a l i s S i nGi c a,2018,27(3):402G410.[15]㊀王㊀玥.不同温度㊁包装及挤压处理对采后番茄品质的影响[D].天津:天津大学,2010.WA N G Y.E f f e c t o f d i f f e r e n t t e m p e r a t u r e,p a c k a g e a n d e xGt r u s i o n t r e a t m e n to n q u a l i t y o f p o s t h a r v e s t t o m a t of r u i t s[D].T i a n j i n:T i a n j i nU n i v e r s i t y,2010.[16]㊀吴㊀雪,王坤元,牛晓丽,等.番茄综合营养品质指标构建及其对水肥供应的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7):119G127.WU X,WA N G K Y,N I U XL,e t 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c o mGp r e h e n s i v e n u t r i t i o n a l q u a l i t y i n d e x f o r t o m a t oa n d i t s r eGs p o n s e t ow a t e r a n df e r t i l i z e rs u p p l y[J].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t h eC h i n e s eS o c i e t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2014,30(7):119G127.[17]㊀王丽娟,马㊀刚,张岚翠.水分亏缺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499G4500,4506.WA N GLJ,MA G,Z H A N G LC.E f f e c t so fw a t e rd e f i c i tt r e a t m e n t o n t o m a t o f r u i t q u a l i t y a n d y i e l d[J].A n h u i A gG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2010,38(9):4499G4500,4506.[18]㊀舒海波,贺超兴,张志斌,等.温室有机土限根栽培对番茄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C]//中国寿光国际设施园艺高层学术论坛论文集,2009.S HU HB,H EC H X,Z H A N GZ HB,e t a l.E f f e c t s o f l i mGi t e do r g a n i cr o o tc u l t u r ei n g r e e n h o u s eo n g r o w t h,y i e l da n d q u a l i t y o f t o m a t o[C]//C h i n aS h o u g u a n g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F a c i l i t i e sH o r t i c u l t u r eH i g hGl e v e lA c a d e m i cF o r u m,2009.[19]㊀王㊀敏,李建设,高艳明.限根栽培对日光温室樱桃番茄植株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4,23(7):131G137.WA N G M,L I J S H,G A O Y M.E f f e c t s o f r o o t r e s t r i c t i o n834 西㊀北㊀农㊀业㊀学㊀报28卷c u l t i v a t i o ni n g r e e n h o u s eo nt h e g r o w t h a nd q u a l i t y o f c he r r y t o m a t o [J ].A c t aA gr i c u l t u r e B o r e a l i Go c c i d e n t a l i s S i n i c a ,2014,23(7):131G137.[20]㊀张恩平,谭福雷,王㊀月,等.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15,42(10):2059G2067.Z HA N GEP ,T A N F L ,WA N G Y.E f f e c t so fc o m b i n e d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N ,P ,Ka n do r ga n i c f e r t i l i z e r so n y i e l da n d q u a l i t y o f t o m a t o a n d s o i l e n z y m e a c t i v i t i e s [J ].J o u r n a l o fH o r t i c u l t u r e ,2015,42(10):2059G2067.[21]㊀汪㊀洋.非耕地温室微咸水灌溉番茄㊁西瓜试验研究[D ].银川:宁夏大学,2014.WA N G Y.E 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u d y o n i r r i ga t i o no f t o m a t o a n d w a t e r m e l o n w i t hb r ac k i s h w a t e r i nn o n Gc u l t i v a t ed g re e n Gh o u s e [D ].Y i n c h u a n :N i n g x i aU n i v e r s i t y,2014.C o m p a r i s o no f F r u i tD e v e l o p m e n t ,Y i e l da n d Q u a l i t y o f S e v e nF r e s ha n dH i g h Gq u a l i t y To m a t oV a r i e t i e s Z H A N G X i a n g m e i 1,Q I A O K a i 1,G A O Y a n m i n g 1an dL I J i a n s h e 1,2(1.S c h o o l o fA g r i c u l t u r e ,N i n g x i aU n i v e r s i t y ,Y i n c h u a n ㊀750021,C h i n a ;2.N i n g x i aM o d e r nF a c i l i t y Ho r t i c u l t u r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R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Y i n c h u a n ㊀75002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㊀I no r d e r t o s c r e e nh i g h Gq u a l i t y t o m a t o v a r i e t i e s ,4l a r g e Gf r u i t e d t o m a t o v a r i e t i e s a n d 3c h e r r yt o m a t ov a r i e t i e sw e r es e l e c t e d i nt h i ss t u d y .B y c o m p a r i s o no f f r u i td e v e l o p m e n t ,q u a l i t y an d y i e l d t r a i t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f a c t o r s i n c r e a s e d s l o w l yi n a d d i t i o n t o t h em e a nm i n i Gm u m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d m e a nd e w p o i n t t e m p e r a t u r e .T h e f r u i t i n c r e m e n t p e rd a y o f Y 16GA 02 w a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o t h e r v a r i e t i e s ,a n d t h em a i n t r e n d o f f r u i t g r o w t h o f e a c h v a r i e t y wa s s a m e .B a s e d o n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b e t w e e n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f ac t o r s a nd t hef r u i t i n c r e m e n t p e r d a y ,t h e r e gr e s Gs i o nm o d e l o f t h e f r u i t i n c r e m e n t p e r d a y ,t h em e a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d i f f e r e n c e ,m e a nm a x i m u mt e m pe r a Gt u r e ,m e a nm i n i m u m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m e a ns o i l t e m p e r a t u r ew e r em a i ne n v i r o n m e n t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g th e f r ui t i n c r e m e n t p e r d a y .B a s e d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o m a t o y i e l d a n d q u a l i t y ,t h e l a r ge Gf r u i t e d t o m a t o J i ng f a n308h a d g o o d q u a li t y a n d g o o d f l a v o r t os a t i s f y t h ec o n s u m e r sd e m a n d . J i n gf a n301 h a dg o o d q u a l i t y ,hi g h y i e l da n dh i g h e s tu s ev a l u e ,w h i c hc o u l dm e e t c o n s u m e r s d e m a n d f o rb o t h y i e l d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l a r g e Gf r u i t e d t o m a t o .T h e f r u i t o f Y 17GA 11 w a s y e l l o w ,i t s q u a l i t y a n d f l a v o rw e r e b e s t o n e i n c h e r r y t o m a t o e s ,s o i t c o u l d s a t i s f y t h e c o n s u m e r s d e m a n d f o r c h e r r y t o m a t o q u a l i t y an d f r u i t c o l o r .T h e X i a n g f e iN o .3 h a dh i g h y i e l d a n d e x c e l l e n t f l a v o r ,i t c o u l d s a t i s f y th e c o n s u m e r s m a r k e t d e m a n d f o r c h e r r y to m a t o e s .K e y wo r d s ㊀T o m a t o ;H i g h q u a l i t y ;V a r i e t y ;Y i e l d ;S e n s o r y e v a l u a t i o n R e c e i v e d ㊀2018G07G23㊀㊀㊀㊀R e t u r n e d ㊀2018G09G20F o u n d a t i o ni t e m ㊀M a j o r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P r o j e c t o f N i n g x i a 13t h F i v e Gye a r P l a n (N o .2016B Z 0904);N i n g x i aM e l o na n dV e g e t a b l e I n d u s t r y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C e n t o rP r o g r a m.F i r s t a u t h o r ㊀Z H A N G X i a n g m e i ,f e m a l e ,m a s t e r s t u d e n t .R e s e a r c ha r e a :p h y s i o l og i c a l a n de c o l o g y of v eg e t a b l e c u l t i v a t i o n .E Gm a i l :1095405102@q q .c o m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u t h o r ㊀G A O Y a n m i n g ,f e m a l e ,p r o f e s s o r .R e s e a r c ha r e a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a n de c o l o g y o f v e g e t a b l e c u l t i v a t i o na n d s o i l l e s s c u l t i v a t i o n .E Gm a i l :m y a n ga o @163.c o m (责任编辑:史亚歌㊀R e s p o n s ib l e e d i t o r :S H IY a ge )934 3期张向梅等:7种鲜食高品质番茄果实发育与产量品质比较。
水果型番茄新品种———‘杭杂701’

水果型番茄新品种———‘杭杂701’郑积荣王同林(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4)‘杭杂701’番茄新品种是杭州市农科院蔬菜所最新育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成熟果呈桔黄色,有光泽,中果型,果实软,酸甜浓郁,汁多风味佳,适合鲜食。
可作为城市郊区、家庭农场采摘游种植。
1特征特性‘杭杂701’番茄属无限生长类型,植株开展度中等,叶色深绿色,生长势中等;早熟,始花节位7~9叶,花序间隔3叶;幼果有深绿色果肩,萼片长而平展;果形指数0.81,果实呈扁圆形,果表有棱沟,单果重约80g;成熟果呈桔黄色,着色均匀,有光泽;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8.0%以上,口感酸甜浓郁。
该品种综合抗性好,植株抗番茄花叶病毒、灰叶斑病和叶霉病;适宜于春季或秋冬季设施栽培。
春季大棚产量达4000kg/667m2。
2栽培技术要点2.1适时播种,合理安排茬口按照当地栽培习惯及种植方式适时播种育苗。
在江浙一带,设施越冬栽培,一般于9月底开始播种育苗;设施早春栽培,一般于10月中下旬播育苗种,第二年2月至3月中旬定植;秋季栽培于6月底7月初播种,10月中旬采收。
2.2及时定植,合理密植幼苗达到定植标准时,应及时定植,定植密度以2000株/667m2左右(行株距75cm×40cm)为宜。
2.3及时整枝,保花保果采用连续换头摘心整枝或双杆整枝方法,及时打掉老化、黄化叶片,以保证通风透光。
‘杭杂701’番茄每花序的小花数较少,在不利结果的环境下,一般采用PCPA(对氯苯氧乙酸,又称防落素、番茄灵),浓度为15~20mg/kg,作喷花处理,可促进坐果。
同时在点花液中加入浓度为0.1%~0.2%的多霉灵(50%可湿性粉剂),可有效预防番茄灰霉病。
每花序保留3~5个大小均匀的果实,尽早摘除畸形花和畸形果。
2.4加强肥水管理定植后,前期要控制浇水,适当蹲苗,以防徒长。
当第一穗果实可采收、第二穗果开始迅速膨大时,开始施肥灌水。
优质高产耐贮运番茄新品种浙杂205的选育

1 9 8 . 1 2 为亲本 , - 选配 出无 限生 长、 中果 型、 耐贮运 的番茄新 品种浙 杂 2 0 5 。经 多年 品种 比较试 验和 生产性试 验, 浙杂 2 0 5表现为 : 商 品性优 良、 耐贮运 ; 综合抗性 强 , 抗 T o MV 、 中抗 叶霉 病 、 抗枯萎 病 ; 单 果重可 达 1 6 0 g ,
WA N G R o n g ・ q i n g , Z H O U G u o — z h i , R U A N Me i — y i n g , Y E Q i n g  ̄ i n g , Y A O Z h u — p i n g , L I Z h i — m i a o , Y A N G Y u e  ̄ i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V e g e t a b l e s , Z h e j i a n g A c a d e m y fA o g r i c u l t u r e S c i e n c e s , H a n g z h o u 3 1 0 0 2 1 , C h i n a )
产 量可达 9 0 t ・ h m ( 6 穗果 ) 。
关键词 : 番茄 ; 一代杂种 ; 浙杂 2 0 5 ; 耐贮运
中图分类号 : S 6 4 1 .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1 5 2 4 ( 2 0 1 3 ) 4- 0 0 7 4 3 - 0 4
浙江农业 学报 A c t a A g r i c u l t u r a e Z h e j i a n g e n s i s , 2 0 1 3 , 2 5 ( 4 ) : 7 4 3 - 7 4 6
h t t p : / / w w w . z j n y x b . a n
黄岩院桥番茄大棚反季节栽培技术

得 到提 升 , 价格 由 6 0 ~ 7 O元 g 提高 至 9 0 - 1 0 0 元/ l 【 g ,
增加 了农 民的收入 , 大大提高 了农 民的积极性 。
3 . 3 生 态效 益
【 3 】 连 营, 姚希 贤. 干旱 山区花椒栽培技 术卟 现代 农业 科技, 2 0 1 1 ( 3 ) :
( o R稿 : 2 0 1 4 — 0 8 — 0 2 )
参考文献
【 5 ] 张 国桢, 李世清. 氮磷钾 配比对 花椒 产量的影响及其肥料效应模型 分析U 1 . 干旱地 区农业研究, 2 o 0 5 ( 1 1 ) 1 2 0 — 1 2 3 【 6 】 谢 学强 泸定花椒生产存在问题 及改进技术措施 Ⅱ 】 . 特种经济动植
利用太 阳能高温 闷棚消毒 , 可克服连作障碍。
3 . 2 高温 闭棚
般 9月上 中旬播 种 ,苗期 2 5 2 8天 , 1 O月上 中 旬大棚定植 。
一
2 育 苗
2 . 1 选 苗床
育苗 床要 选择地 势高燥 、 排灌 便利 、 向阳 、 管理方 便地块 。选 择 6份疏松通气 性好 、 酸碱 度中性 、 3 年 内
2 0 1 4年第 1 1 期
现代园艺
黄岩院轿 番茄大棚反季节栽培 技木
应冬勤 , 陈可可
( 1台州科技职业学 院, 浙江台州 3 1 8 0 2 0 , 2 黄岩 区蔬菜办公室 3 1 8 0 2 0 )
摘 要: 院桥“ 晨 阳” 牌 大棚反 季节番茄栽培 已有 1 0多年 , 选用硬果 型品种 , 9 月播种 , 1 O月定植 , 第2 年2 - 5月上 市, 在 整枝 、 肥水 管理 、 越冬 防冻 、 防落花落果、 病 虫害防治等措 施上形成 了一套 有 当地特 色的栽培技术 , 并组建 了院桥番茄 专业合 作社 , 形成产、 供、 销一条龙服 务 , 农 民收入 大幅提 高。 关犍 词 : 院桥 ; 番茄 ; 大棚 ; 反 季节栽培技 术
番茄果实催红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番茄果实催红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汇报人:2023-12-08CATALOGUE 目录•催红番茄果实的方法•催红番茄的注意事项•催红番茄果实的技术要点•催红番茄果实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催红番茄果实的实践经验分享01催红番茄果实的方法生长素类似物如NAA、2,4-D等,可诱导番茄提早成熟,缩短成熟周期。
细胞分裂素如BA、KT等,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番茄产量。
番茄红素合成促进剂这类调节剂可以促进番茄红素的合成,使番茄果实快速变红。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控制日照时间来影响番茄的成熟速度。
原理在番茄植株上设置黑色遮阳网或其他遮光材料,使番茄每天接受的光照时间少于12小时。
方法可促进番茄提早成熟,提高产量。
效果短日照处理原理方法效果在番茄生长期间,提高温度或增加温度变化幅度。
可促进番茄提早成熟,提高产量。
0302 01高温处理高温可以加速番茄果实的生长和成熟。
02催红番茄的注意事项03注意使用时间选择在适当的时机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番茄果实开始变色时,以促进果实充分着色。
01选择合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根据番茄的品种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以确保催红效果和番茄的品质。
02控制使用浓度和频率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和频率要适当,避免过量使用导致负面影响。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注意事项确定短日照处理时间根据番茄品种和生长环境,确定适宜的短日照处理时间,以促使果实提早成熟并着色。
控制光照强度短日照处理期间要保持较低的光照强度,以避免影响番茄的生长和着色。
注意温度管理短日照处理期间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以保证番茄的正常生长和着色。
短日照处理的注意事项高温处理时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番茄果实受损或品质下降。
控制温度根据番茄品种和生长阶段确定适宜的高温处理时间,以促进果实快速成熟并着色。
确定处理时间高温处理期间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以避免番茄果实失水过多或品质下降。
注意湿度管理高温处理的注意事项03催红番茄果实的技术要点在番茄果实完全成熟前,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催红处理,以确保果实品质和口感最佳。
金番系列品种介绍

金番系列主要栽培品种简介一、早熟品种简介1、金番11号极早熟杂交一代加工番茄专用品种,自封顶,主杆着生3-4个花序后封顶,4-6个侧枝,植株生长势中等,株高70厘米左右。
早熟品种,从出苗到成熟需89天左右。
果实长圆形,鲜红色,着色均匀一致,果肉紧实,皮厚,不裂果,果面光滑,美观,平均单果重80克左右。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8%,茄红素含量13.3mg/100g,耐压力7.1公斤/果,果实抗裂耐压耐贮运,成熟集中,适宜机械采收。
综合抗病性好,抗逆性强。
一般亩产在6000-70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无支架栽培,适当稀植,亩保苗株数在2500-2800株之间。
2、金番早丰杂交一代加工番茄专用品种,自封顶,主杆着生3-4个花序后封顶,4-5个侧枝,植株生长势中等,株高70厘米左右。
早熟品种,从出苗到成熟需91天左右。
果实长圆形,鲜红色,着色均匀一致,果肉紧实,皮厚,不裂果,果面光滑,美观,平均单果重86克左右。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6%,茄红素含量12.6mg/100g,耐压力5.2公斤/果,果实抗裂耐压耐贮运。
综合抗病性好,抗逆性强。
一般亩产在6000-70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无支架栽培,适当稀植,亩保苗株数在2500-2800株之间。
3、金番8号杂交一代加工番茄专用品种,自封顶类型,植株生长势强,株高70厘米左右,主杆着生3-4个花序后封顶。
早熟品种,成熟期96天左右。
果实长圆形,鲜红色,着色均匀一致,果肉紧实,果面光滑美观,果肉厚,果实较硬,不裂果,平均单果重80克左右。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2-5.5%,茄红素含量13.6mg/100g,耐压力6.9公斤/果,果实抗裂耐压耐贮运。
抗病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
一般亩产在6000-70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无支架栽培,适当稀植,亩保苗株数在2500-2800株之间。
4、金番9号杂交加工番茄专用品种,自封顶,植株紧凑,生长势较强,主干着生3-4穗果后封顶,5-6片叶着生第一花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红番茄
活动4:番茄的果实里有什么
佛冈县第一小学朱伟琼郑卫兵
教学目标:
1、认识番茄的果实,观察解剖番茄的果实;了解番茄的果实的结构。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由表及里对番茄进行观察。
2、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身边的事物。
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法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自带番茄4只,碟子,小刀,课件。
学生收集番茄的有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出个谜语,看看哪个同学最先猜出来,好吗?圆圆的身子穿着一件红衣裳,既是水果,又是蔬菜。
2、出示一个番茄,说:“这是一个番茄,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个番茄里面所含的秘密。
一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他总是能够从一些细微的地方发现问题,从而进行研究。
”
引入课题板书:红番茄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教师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活动导入新课,新奇有趣。
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番茄果实表面
1、你们认为番茄有没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你们打算用怎样的方法研究番茄的果实?
2、学生说研究方法,师板书。
(主要总结出“看、摸、闻、尝”)
3、讨论:先用哪个感官,最后用哪个感官来观察是最科学的?
4、分组实验:现在同学们用这些方法进行研究。
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最多?这观察边写记录。
(小组里面怎样安排这个活动,小组可以先商量我们自己该干什么。
)
4、学生实验,师巡视。
5、汇报观察结果。
引导归纳,师板书:形状有圆圆的、有椭圆的,用手捏是软的……(要求:说说你观察到的番茄是怎样的?一人主讲,三人补充。
有什么看法可以及时提出。
)
6、延伸:我们今天观察的番茄都是成熟的,是农民伯伯从番茄树上摘下来的,那你们想知道番茄没成熟是怎样的吗?(边放课件,边说:番茄是靠种子繁殖的,种子发芽长大后就会长出花朵。
过了一段时间,花朵酬谢了就长出一个个很小的番茄。
番茄慢慢地长大。
还没成熟的番茄是果绿色的。
而没熟透的番茄是红中带点黄。
番茄成熟后就变成了红色。
)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来观察番茄,并结合已有经验,把自己通过观察得到的体验用合适的方法记录下来,教师不要强调结论的惟一性、记录方式的惟一性,允许学生用文字、符号等方式记录。
)
(二)观察番茄的果实里有什么
1、刚才同学们运用鼻、舌、眼睛、耳朵、手发现了番茄的许多秘密。
刚才这些发现都是番茄果实哪方面的知识。
(板书:外)除了这些,你们还想研究番茄的哪部分?(番茄的里面是怎样的)
2、要知道果实里有什么,有什么办法?(用小刀把番茄切开)对了,小刀是我们今天研究使用的工具,借助工具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但是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
3、教师总结主要是横切、纵切两种切法,(但不排除斜切)
4、小组学生观察活动,合作讨论,教师巡视。
(引导学生从外向内或者从内向外观察)(“小组交流学习”生生互动,一方面实现知识共享,另一方面于相互启发、碰撞中生成新资源,扩大个体研读成果。
)
5、学生汇报,鼓励学生的创见。
6、教师小结。
(板书:汁、种子、胎座……)
三、课堂延伸,学生交流资料。
我们都知道番茄可以做菜,那你们知道它还有什么作用吗?(让学生互相交流课外收集的资料)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课外延伸:
今天同学们通过研究,了解了番茄的很多知识。
课后可以自己种植,观察番茄的成长过程,然后把它记录下来。
外:红、滑、香、又酸又甜、软……
红番茄
内: 汁、种子、胎座……
(评析:本课开始教师首先设置谜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再让学生运用自身感官自主观察研究番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分享得出番茄的表面特征。
接着让学生借助小刀把番茄切开,深入观察探究番茄里面有什么,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
在观察探究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交流,善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良好学习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