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庸》中“诚”的文化内涵的历史阐释

对《中庸》中“诚”的文化内涵的历史阐释
对《中庸》中“诚”的文化内涵的历史阐释

【内容摘要】“诚”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重要的思想范畴,在思想史上,《中庸》是第一部对“诚”进行了深入系统阐释的儒家经典。在《中庸》中,“诚”具有本体论、道德论的双重文化内涵,成为天人合一的枢纽。本文利用训诂学中关于汉语词源、词义引申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格式塔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探讨在《中庸》对“诚”的哲学阐释背后蕴藏着的中华民族文化思维与观念的世界,并在这一层面对“诚”的文化内涵进行历史阐释。文章认为,就词义而言《中庸》中的“诚”与春秋时期的“壹”词源意象与引申义列十分相似;“壹”和“诚”都有“聚合—充实”的词源意象,“诚”所体现的正是在它词源意义里涵盖的“凝聚充实、专一不贰”的核心思想。通过这一解释,本文对训诂学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的独特价值进行了反思与阐释。

【关键词】诚;壹;词源意象;引申;比较互证。

【作者简介】孟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训诂学。

一、问题的提出与方法论的说明

“诚”是《中庸》核心的哲学范畴之一,具有本体论、道德论的双重内涵。张岱年先生指出:“诚本是一种合内外之道,而亦可说是一种合天人之道。”[1]它贯通了本体论和道德论,是沟通天道人道、实现天人合一的枢纽。在《中庸》之前的文献中,能见到的“诚”字很少。经史著作中仅见四例:

《左传·文公十八年》:“齐圣广渊,明允笃诚。”

《国语·晋语三》:“贞为不听,信为不诚。”

《大雅·崧高》:“申伯还南,谢于诚归。”

《论语·颜渊》:“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论语》中的“诚”是情态副词,其余三例均为“诚信、诚实”之义,皆无《中庸》中“诚”所具有的本体论内涵。因此,学者一般认为《中庸》对“诚”进行本体论阐释是一种哲学上的创新。我们要追问的是:(1)“诚”有没有可以追溯的思想史渊源?(2)同样表示诚信,为何“诚”具备本体论的内涵,“信”不具备?

本文认为,“诚”源自春秋时期“壹”的观念,其本体论内涵由先秦特定的文化思维模式所决定。为了证明此点,我们借助传统训诂学中关于词义引申、汉语词源的理论。引申指“词义从一点出发,沿着本义的特点所决定的方向,按照各民族的习惯,不断产生相关的新义或派生同源的新词,从而构成有系统的义列”[2]。引申以“词义特点”为灵魂,它源自造词的理据,并贯穿于词义引申的全过程[3]。关于词义特点,需要说明三点:第一,就语言本质而言,词义特点是人类在造词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特征的理解和取象。词源学用“意象”来说明它的实质,“意象是古人理解事物特征的形成方式和过程的概括抽象出的图像”[4],又称之为词源意象。第二,就语言结构而言,词义特点是词义的内在理据,它的语言单位是义素而不是义项。第三,就语言描写而言,词义特点难于抽象概括,一般通过词组的搭配来描写它的形象特点与动态过程。

在词义引申的过程中,不同的多义词往往沿着相类似的线路进行引申,陆宗达、王宁先生称之为“比较互证”[5]。例如“过”“越”的本义都是“经过”,其引申线路如下[6]:

过:经过、经历——超过、过分——过错——扩散

越:经过、经历——超过、过分——迂阔——传播、宣扬

“比较互证”的现象大量存在,它反映出人类思维的规律性——既反映出个体的认知规律,

也反映出中华民族整体的文化思维。对于此点,心理学、认知语言学和训诂学可以互相印证。

首先,格式塔心理学证实了人类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是通过意象进行的。这种意象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意象,而是通过知觉的选择作用生成的意象[7]。心理学和词源学的“意象”均强调认知取象的过程非常相似。由于“意象”是思维的内在方式,“比较互证”建立在意象的相似性上,因此,“比较互证”反映出人类思维基点的相似性。

其次,训诂学根据荀子“同状异所”“异状同所”之说,将引申分为“同状引申”与“同所引申”两类,前者指“不同事物的外部性状相似,可以共名或同源”,后者指“事物与它所具有的性状,或同一事物上共存的性状,可以共名或同源”[8]。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同状引申”的心理机制是隐喻(metaphor),强调事物的相似性。“同所引申”的心理机制是转喻(metonymy),强调事物的相关性。Lackoff指出:“隐喻无处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实,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9]既然隐喻、转喻是人类思维的机制,那么,“比较互证”还能反映出人类思维模式的相似性。

在这两重意义上,语言研究指向了人类思维的世界,这是哲学的母体;以“过”“越”为例,它们的引申体现出中国古人“过犹不及”的思维方式。因此,本文通过对“壹”“诚”进行“比较互证”,考察其词源意象和引申义列的相似性,从而展现它们共同的文化思维模式,并证实二者的历史渊源。

二、先秦时期“壹”的观念

“壹”在《国语》《左传》中频繁出现[10],是春秋时期非常普遍的一种观念。《玉篇·壹部》:“壹,诚也。”《助字辨略》:“壹,专一,犹言诚也,实也。”古代训诂学家已经意识到它与“诚”意义相近,我们进一步进行考察:

“壹”的词义特点是“向内聚合——充实郁积”的状态。《说文·壹部》:“壹,專壹也。”据此,“壹”的本义是“專”。《寸部》:“專,六寸簿也。一曰專,纺專。”専古作叀,即象纺锤之形。纺锤的特点是旋转,因此,从專得声之字多有“旋转”之义。如《竹部》:“篿,圜竹器也。”《口部》:“團,圜也。”《手部》:“摶,圜也。”《车部》:“轉,运也。”旋转纺锤,能把丝线集中成束,故専有“向内聚合”的意象,《说文》以“專”训“壹”,是用“聚合”来解释“壹”的词义特点。此外,在先秦文献中,“壹”和“贰”是反义词,将其词义进行对比,也能凸显“壹”的词义特点。《说文·贝部》:“贰,副、益也。”《左传·隐公三年》“王贰于虢。”杜注:“王欲分政于虢,不复专任。”《左传·闵公元年》:“间携贰。”杜注:“离而相疑者,则当因而间之。”据此,贰有分散、别离、背叛的义项,其词义特点为“向外判分”,与“向内聚合”截然相反。

“向内聚合”导致了“充实郁积”的状态。壹与噎、饐、曀、?同源,《说文·口部》:“噎,飯窒也。”指饮食过量后的郁积感。《食部》:“饐,饭伤湿也。”杨树达先生指出:“饐谓饭含水气,未能宣散,郁蒸致败也。”[11]《日部》:“曀,阴而风也。”《土部》:“?,天阴尘也。”指天地之间气机充满,鼓荡难泄。要之,在噎、饐、曀、?的词义中,贯穿着充实郁积的意

象。

“壹”的词义特点贯穿了它的词义引申的过程。壹的本义为聚集,如《礼记·玉藻》:“壹食之人。”郑注:“壹,犹聚也,为赴事聚食也。”由此出发,壹引申出两组词义。

首先,聚集引申出“充实郁积”之义,这是一种因果的引申,并导致了“壹”的孳乳造字。例如《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噎。”毛传:“噎,忧不能息也。”“噎”指忧愁的郁积充实,即俗语“心里堵得慌”。《管子·度地》:“夏有大露,原烟噎。”“噎”指烟雾郁积不散。

“聚合—充实郁积”的词源意象和宇宙初始阴阳未判、元气氤氲的意象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在声音关系上,“抑郁”即“氤氲”之转语。因此,“充实郁积”又引申出“宇宙本体”的意义[12]。

《说文·壶部》:“?,壹?也。从凶,从壺不得泄凶也。《易》曰:天地壹?。”在古文字中,“?”是“壹”的异体字,“?”从壶,何琳仪认为在战国文字中“壹”与“壶”是一字之分化,秦统一之后才叠加吉为声符[13];郝士宏进一步指出,正因为壶体圆而浑成,所以先民借用这一物象来记录语言中“壹”这个词[14]。“?”下段注:

今《周易》作絪缊,他书作烟煴、氤氲。蔡邕注《典引》曰:“烟烟煴煴,阴阳和一相扶皃也。”张载注《鲁灵光殿赋》曰:“烟煴,天地之蒸气也。”《思玄赋》旧注曰:“烟煴,和皃。”……许释之曰“不得泄”也者,谓元气浑然,吉凶未分,故其字从吉凶在壶中会意。

“壹?”和烟煴、氤氲、抑郁皆为双声连绵词,指宇宙混沌未判时的浩荡元气,此处的“壹”

具有“宇宙本体论”的文化内涵。《说文·一部》:“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在中国文化中,以“一”为宇宙本体,通过不断的“造分天地”来创造万物的观念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周易》中,阴阳两爻的对立已经蕴含着“造分天地”的观念。《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系辞》曰:“天地絪缊,万物化醇。”更是对这种宇宙观的哲学表述。

以上是“壹”的第一组引申义列,在第二组引申义列中,“聚集”引申出“统一、相同”之义,例如《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帅贱多宠,政令不壹。”杜注:“军多宠人,政令不壹于越。”“壹”指政令统一。《周礼·合方氏》:“同其数器,壹其度量。”“壹”指统一度量。

在隐喻的作用下,表达外部世界的词汇可以用来表达心理、情感,故“统一、相同”又引申为心志、态度的“专一”。例如《左传·文公三年》:“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与人之壹也。”杜注:“壹,无二心。”《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展俭而壹。”杜注:“居身俭而用心壹。”《孟子·公孙丑上》:“志壹则动气”,《集注》:“壹,专一也。孟子言志之所向专一,则气固从之。”

“专一”的心理状态引申为“专一的德行”。在周人的观念中,“壹”是一种重要的品德。“壹”和“贰”词义相反,“贰”在先秦文献中具有非道德的含义,因此,“不贰”与“壹”的同义。《左传·昭公十三年》叔向称晋文公之德,谓其“好学而不贰。”《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晏子论礼,谓“臣共而不贰”为“礼之善物”。《国语·晋语四》寺人勃鞮论君臣之道,谓“事君不贰是谓臣,好恶不易是谓君”,皆以“不贰”为君子之德。

在“壹”用来表示专一的德行时,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首先,在文献语境中“壹”的意义与“诚”十分相似,可以替换。例如《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臧纥曰:“洒濯其心,壹以待人……信由已壹,而后功可念也。”杜注:“言非但意念而已,当须信已诚至。”在这里,“壹”是获得民众信任的必要条件,故杜预以“诚”释“壹”,二者可以互相替换。又如《左传·成公十三年》:“不榖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在这一语境中,“壹”即是“成德”。“成”“诚”同源,后文将要详论,“壹”为“成德”,可以它与“诚”意义相通。

其次,“壹”不仅是君子之德,也是神明之德。《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国语·周语上》:“夫神壹不远徙迁。”在周人的观念中,“壹”的德行能够打通人与神明之间的界限,根据《国语·楚语下》的记载,在“民神不杂”的远古时代,想要成为感通神明的巫觋,首要条件就是“精爽不携贰”,也就是“壹”。

我们用图示来展现“壹”的引申义列:

我们看到,“壹”以“聚合—充实郁积”的词源意象为构词理据,从“聚集”的义项出发,引申为宇宙本体,又引申为人、神所共有的专一的德行。因此,“壹”具有宇宙本体论和道德论的双重内涵,它既是合天人之道,也是通人神之道。

三、“壹”与“诚”的比较互证

分析了“壹”的词源意象和引申义列,再对“诚”进行考察。“诚”由“成”引申孳乳而来,在先秦文献中二字多通用。《读书杂志·逸周书》曰:“诚古通作成,不烦改字。《大戴记·文王官人篇》…非诚质者也?,《周书》诚作成。《小戴记·经解篇》…衡诚悬?,注:诚或作成。《墨子·贵义篇》…子之言则成善矣?,成即诚字。”[15]我们认为,“诚”的词源意象来源于“成”,是“聚合—充实”的动态过程。

“成”有“向内聚合”的词源意象。《说文》:“成,就也。”按:“就”与“集”“聚”同源。《小雅·小旻》“是用不集”《韩诗》作“不就”,《读书杂志·汉书》“稍令犍为保就”王念孙按:“保就,犹言保聚,僖二十六年《左传》…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是也,聚、就一声之转。《逸周书·谥法篇》曰:…就,会也。?是就有聚会之义。”[16]《群经平议·周书》“就,会也”俞樾按:“就与集一声之转,盖即读就为集,故训会耳。”[17]?“就”的词义特点不是自己接近外物,而是外物来接近自己,所谓“成就”,指各种有利因素的的聚集。此外,注疏中多以“成”“就”训“集”。如《大雅·大明》:“有命既集。”毛传:“集,就也。”《广雅·释诂》:“集,就也。”《疏证》:“就、集一声之转,皆谓成就也。”《左传·桓公五年》“可以集事”杜注:“集,成也。”《说文·亼部》:“亼,三合也。象三合之形,读若集。”三有众多之义,“集”的词义特点亦为多种因素的聚集。“成”有“向内聚合”的词源意象。“向内聚合”的动态导致了“充实”的状态,“成”从“丁”得声,《丁部》:“丁,夏时万物皆丁实。象形。”按“丁”甲文作浔,即以充实、丁实为造意。

明确了“成—诚”的词源意象,我们看到,“壹”和“诚”的词源意象非常相似,二者的差异仅在于“壹”有郁积的意象,“诚”则不然。词源意象的相似性决定了二者引申义列的相似性,“成”也有两组引申义列,其引申方向与“壹”相同。

在“成”的第一组引申义列中。首先,根据《说文》,“成”的本义是“聚集”,例如《周南·樛木》:“乐只君子,福履成之。”即指各种福禄集中于君子一身。其次,“聚集”引申为“充实、丁实”之义,例如《国语·晋语七》:“其稟而不材,是谷不成也。”韦注:“不成,谓秕也。”稻谷的“成”即指颗粒饱满、充实。再次,“充实、丁实”进一步引申出“真实、实情”之义,这一意义由孳乳出的“诚”字来承担。例如《韩非子·显学》:“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此处的“诚”有“真实”之义。《史记·孟尝君列传》:“背齐入秦,则齐国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诚”与“情”并言,指齐国的真实国情。最后,事实层面的“真实、实情”进一步引申出心理层面的“真诚”之义。

在“成”的第二组引申义列中,首先,“聚集”引申出“心志专一”之义,亦由“诚”字承担。例如《吕氏春秋·精通》:“伯乐学相马,所见无非马者,诚乎马也。”《新书·道术》:“志操精果谓之诚。”“诚”指专心致志的心理状态。其次,“专一”的心理状态引申为“专一的德行”,即“忠诚”之义。我们用图示来展现“成—诚”的引申义列:

将这一图示和“壹”的引申图示进行对比,二者的相似性一目了然。通过上述考察,我们可以解答本文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

首先,“诚”源自春秋时期“壹”的观念。如前所论,“壹”具有宇宙本体论和道德论的双重内涵,在思想史上它先于“诚”而频繁出现,其词义特点与引申义列与“诚”极其相似。这说明,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思维中,“壹”和“诚”具有共同的思维基点和思维模式,这两个活跃于不同

时代的词汇记录了同样的观念。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庸》的语境中“壹”和“诚”可以直接沟通。《中庸》:“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郑注:“言至诚无贰,乃能生万物多无数也。”《集注》:“不贰,所以诚也。”“不贰”即是“壹”,这是《中庸》中沟通“壹”与“诚”的关系的内证。其次,在“壹”和“诚”的引申过程中,体现出中国古人独特的文化思维模式,这是《中庸》中“诚”能够发展为一个具有本体论内涵、成为天人合一的枢纽的哲学范畴的根本原因。

第一,通过“壹”的引申我们看到,“聚合—充实”的意象和宇宙本体、道德具有密切的隐喻关系,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它体现在先秦诸子的字里行间:

《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赵注:“充实善信,使之不虚,是为美人。”《庄子·天下》:“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按:此处的“充实”指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精神境界。

在文献上的证据之外,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进行比较互证:

1.纯。“纯”和“壹”“诚”具有同步的引申关系。《说文》:“纯,丝也”,本义是丝线的捆束,如《诗·野有死麕》:“白茅纯束。”捆束体现出“聚合—充实”的意象。因此,“纯”引申出“专一”之义,如《国语·周语上》:“帅旧德而守终纯固。”韦注:“纯,专也。”又引申出“纯粹不杂”之义,如《汉书·五行志》:“服其身,则衣之纯。”颜注:“壹其色。”在这一训释中,我们可以看到“壹”与“纯”的沟通。客观事物的“纯粹不杂”通过隐喻投射到主观思维的世界中,“纯”引申出“道德精纯”之义,并具有了本体论的内涵。如《国语·晋语九》:“德不纯而福禄并至。”韦注:“纯,壹也。”《庄子·天下》:“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按:《天下》篇曰“古者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据此,“天地之纯”指的正是本体化的“一”。

2.玄。“玄”甲文作“阑”,《说文》古文作“卵”,像一股倒悬的丝线。“玄”与“纯”的本义皆为丝线,均有“聚合”之意象。“玄”“壹”“成”意义相通,古人名字之义多相关,东汉赵壹字元叔,元、玄同义;《汉书·述王贡两龚鲍传》:“玄成退让,仍世作相”,西汉有韦玄成,东汉郑玄字康成,均为其证。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玄”引申出天、道之义,具有本体论的内涵。

3.塞。《说文·心部》:“,实也。”“塞”有“充实”之义,引申为道德上的诚实。《邶风·燕燕》:“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疏:“其心诚实而深远也。”《卫风·定之方中》:“秉心塞渊。”郑笺:“塞,充实也。”疏:“秉操其心,能诚实且复深远,是善人也。”

4.舜。“舜”有“充实”之义,引申为圣王之号。《中庸》“其斯以为舜乎!”郑注:“其德如此乃号为舜,舜之言充也。”按:舜德盛大充实,故以充为名。

5.天。纬书中的声训以“填实”为“天”的命名理据,《卫风·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疏:“何由然见尊敬如天乎?由其填实如天……《元命包》云:…天之言填?。”

据此,“诚”的本体论、道德论内涵由“聚合—充实”的词源意象所决定。同时,我们也可以对“信”不具备本体论内涵的原因进行解释:“信”和“诚”都有“诚信”之义,它们的词汇意义是相同的,但词源意义(即词义特点)不同。“信”与“申”“伸”同源,《邶风·击鼓》:“不我信兮。”《释文》:“毛音申,按信即古申字也。”其词源意象是“延伸、引伸”,话语的“延伸”即是行为。因此,尽管“信”可以引申出“诚信”之义,但“延伸、引伸”和宇宙本体之间不存在隐喻关系,故“信”无法引申出本体论的内涵。

第二,“壹”引申为宇宙本体,又引申为人神所共有的德行,在中国古人的思维模式中,“聚合—充实”的词源意象和“专一”之义密不可分,后者更与天道、人道构成双向的隐喻,体现出天人合一、内外合一的文化思维。“诚”在《中庸》中被阐释为沟通天人关系的枢纽,正源于此。无独有偶,《中庸》对“纯”的阐释也体现出这一思维模式。《周颂·维天之命》:“文王之德之纯。”朱熹:“纯,不杂也。”《中庸》引之曰:

《诗》曰:“惟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郑注:“天所以为天,文王所以为文,皆由行之无己,为之不止,如天地山川之云也。”

“纯”是上天与文王所共有之德,也具有通天人之际的特点,这一特点也源自“聚合—充实”的词源意象。在这里,“纯”和“壹”“诚”可以进行比较互证。

总之,上述文化思维和文化观念是《中庸》“诚”的范畴的母体,《中庸》对“诚”的哲学阐释深深地根植于这一传统中。在某种意义上,《中庸》的伟大之处在于,它首次把这些潜在的文化思维、观念明确地表述出来——从《中庸》开始,思维升华为思想,观念进化为哲学,这正是中国哲学在“轴心时代”的一个伟大突破。

四、战国时期“壹”和“诚”的语用分化

论证了“诚”的历史渊源,一个新的质疑浮出水面:既然“诚”源自春秋时“壹”的观念,为什么《中庸》不沿用传统的“壹”,而要用“诚”来代替它呢?

我们认为,尽管“壹”与“诚”具有相同的词义特点和引申过程,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在战国时期,它们在语用层面已经基本分化。“壹”的“专一、统一”的义项得以凸显,多用来指称客观人、事的状态和运动,较少用于主观的精神世界,因此,“壹”往往用来阐释政治思想。“诚”被用于指称主观的道德世界和精神状态,多用来阐释伦理思想。换言之,“壹”传统的语用功能发生了转移,而“诚”则取代了它原有的位置。在战国的文献中,“壹”的政治化和“诚”的伦理化体现得十分明显。

在早期的法家文献中,春秋时期“壹”具有的宇宙本体、道德修养的意义已荡然无存。“壹”成为了治国之道,指通过使民众“专一”而达到国富民强。这一变化集中体现在《商君书》中。关于《商君书》,俞樾、顾实、郭沫若等人认为是伪书,蒋礼鸿、刘建国等学者已辨其非[18]。保守地说,《商君书》至少是战国中期的著作,和《中庸》时代相近。

在《商君书》中,“壹”“抟”多次出现,用来指国家政策、民众思想的统一与集中。“圣人之治国作壹、抟之于农而已矣”,商鞅政治思想的核心是要把全部国力、民力集中于耕战之上。因此,对统治者而言,要做到“壹教”“壹赏”“壹刑”“壹务”“上作壹”“国作壹”:

《赏刑》:“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壹赏则兵无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农战》:“上作壹,故民不俭营,则国力抟。国力抟者强,国好言谈者削……常官则国治,壹务则国富。”《农战》:“凡治国者,患民之散而不可抟也,是以圣人作壹,抟之也。国作壹一岁者,十岁强。”

在这种专制的政策下,民众被锻造为国家机器的螺丝钉。商鞅理想中的民众是“朴壹”“壹意”的,也就是任由国家摆布,专心务农的愚氓:

《垦令》:“愚心、躁欲之民壹意,则农民必静。”《农战》:“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国大、民众,不淫于言;则民朴壹。民朴壹,则官爵不可巧而取也。”《壹言》:“治国者贵民壹,民壹则朴,朴则农,农则易勤,勤则富。”

在《商君书》中,类似的例子尚有不少,春秋时期沟通天人之际的“壹”到了法家手中,竟成为专制政治、愚民政策的核心词汇,这实在是历史的吊诡。可以说,“壹”在语用层面上

的转移,是儒家用“诚”来取代它的根本原因。

还要指出的是,在《荀子》《礼记》等文献中“壹”与“诚”同时出现,在《荀子》中,“壹”多指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对事物进行规范,例如:

《君道》:“欲治国驭民,调壹上下。”《王霸》:“欲得调壹天下,制秦、楚,则莫若聪明君子矣。”《富国》:“故先王明礼义以壹之(百姓),致忠信以爱之。”《非十二子》:“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解蔽》:“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而“诚”的内涵则与《中庸》别无二致: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荀子·不苟》)。

在《礼记》中,“壹”也是治国之道,民德的“壹”和礼乐秩序有着内在的联系:

《礼记·缁衣》:“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壹。”《礼记·表记》:“礼以节之,信以结之,容貌以文之,衣服以移之,朋友以极之,欲民之有壹也。”郑注:谓专心于善。

《荀子》《礼记》中“壹”“诚”并存,二者的语用差别十分明显,这说明至少在战国晚期“壹”与“诚”的语用分化已经基本完成——共源异用,泾渭分明,这一明显的语用分化也是历代学者无法追溯“诚”的历史渊源的原因所在。

五、余论:训诂学在历史文化

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如前所论,在《中庸》对“诚”的哲学阐释的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文化思维与观念的世界,这是中国哲学的母体。我们对“诚”的文化内涵进行历史阐释,正是利用训诂学的方法对这一世界进行探求。我们认为,传统的“小学”在历史文化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正如王宁先生所说:

语言与人类共存,特别是它的词,是文化的活化石,是现代人通向古代文化彼岸的一叶小舟,在没有桥的地方,唯它可以通过[19]。

具体来说,对中华民族这样古老而悠久的民族而言,先民共同的生活经验形成了民族特有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思维,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固化在早期的语言中,蕴积在词的意义里。而训诂学正是以意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传统训诂学积累了丰富的语义材料和大量正确、有效的方法,是解读文献意义的钥匙。到了20世纪,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传统训诂学实现了自己的凤凰涅槃——在西方语言学的碰撞下,训诂学清理了自己的术语体系,总结了方法论和相关原理,经历了向词汇语义学的艰难跨越。可以说,训诂学和汉语词义之间先天的血缘关系,决定了训诂学具有通过汉语词义来研究历史文化的独特价值。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学科壁垒的存在,训诂学的这一价值并没有被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领域所充分关注。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看到,训诂学关于汉语词源、汉语词义引申的理论、方法,能够

帮助我们把握语言内部的、细微的、不被典籍所记载的文化信息,从而展现中华民族早期特有的文化思维和文化观念。这一工作对思想史、哲学史研究不无裨益。因此,充分发掘训诂学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的独特价值,将其运用到历史文化研究中去,具有双重的创新意义:对训诂学而言,站在语言学的高度上深入发掘自身的传统,以此为基础来建设属于汉语自身的、科学的文化语言学,是对“训诂明然后义理明”的传统理念的新开拓;对历史文化研究而言,通过训诂学来探求中华民族的文化思维,更能开辟出全新的研究空间——黄季刚先生云:“所贵乎学者,在乎发明,不在乎发见。”从本质上来说,学术进步的内在动力不是新材料的出现,而是方法论的创新!

注释: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第33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3][8]王宁:《训诂学原理》第54、105、57页,[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版。

[4]黄易青:《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第14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5]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第131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6]章太炎:《文始》第168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第30页,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Lakoff and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p.1.

[10]根据统计,在《左传》中“壹”出现20次,“不贰”出现14次;在《国语》中,“壹”出现5次,“不贰”出现4次。

[11]杨树达:《释壹》,载《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第9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2]在中国哲学中,宇宙论和本体论的界限从来是模糊的,因此,以成中英先生为代表的一些哲学家将其称之为“宇宙本体论”。

[13]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字典》第10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14]郝士宏:《释壶壹》,载《古文字研究》(第25辑)第296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5][16]王念孙:《读书杂志》第8、387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7]俞樾:《周书平议》,载《续经解尚书类汇编》第673页,[台北]艺文印书馆1986年版。

[18]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序言” 第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刘建国:《先秦伪书辨正》第280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9]王宁:《汉语词源的探求与阐释》,载《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大学中庸读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大学中庸读书心得 篇一:《中庸》读书心得 《中庸》读书报告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后世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保守,平庸,庸俗,无能,不求上进,浑浑噩噩。 中庸之道其实是中道或中和之道。中庸基本包含以下几种意思: 1,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2,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3,“中”指的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节度),谓之和。”中和”就是做事不偏不倚,保持一颗平常心。《尔雅》记载:“庸,劳也。”古人又说:“民功曰庸”。即日常生活中的默默工作。程颐认为:“不易谓之庸”。庸就是做事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将中和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就是中庸。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涉及天人,人际,人性,人生等诸多方面,它倡导一种中正刚健的天然美德,天人合一,刚柔相济,无过无不及,统筹兼顾,情理兼综,隐恶扬善,物出有两,事不强成,都是中庸之旨。良知,诚信,睿智,礼节,孝道和做人处事中的执道,循礼,审时,守度等,都是中庸德行。中庸对问题有一种有始有终,慎终追远的总体把握。它注重后果,讲究底气,讲究内力,讲究后劲,有始无终,大起大落,色厉内荏,孤注一掷,急功近利是中庸反对的。中庸文化最注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精神,真正意义上的中庸只有成熟的人格才能具备。 中庸全书可分为下列几个部分: 一至九章,说明中和即是中庸之道。 十、十一两章,说明“和而不流,至死不变”之谓强,将和阐明清楚。十二至十五章,指示中庸之道,应从“忠恕”入手。 十六至十九章,说明“忠恕”之根本为“诚”字。

中庸读书个人心得体会5篇

中庸读书个人心得体会5篇 读透生活的道理,领悟精髓;读懂人生的意义,积极进取;读出生命的喜悦句,释放精彩;读亮未来的天空,一路向前。世界读书日,愿你手捧快乐之书,读出美好,安享幸福!下面是带来的有关中庸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

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和谐是古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强盛、民主、文化、协调的社会主义国度。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精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精华,向众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立场。对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感性看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置问题。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进程,通过书本获得悉识,通过常识传递思维,,进而到达书中请求的道德水平。通过浏览,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幸运”,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察看事物,不要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

《中庸》心得体会

读《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后世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保守,平庸,庸俗,无能,不求上进,浑浑噩噩。 中庸之道其实是中道或中和之道。中庸基本包含以下几种意思:1,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2,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3,“中”指的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节度),谓之和。”中和”就是做事不偏不倚,保持一颗平常心。《尔雅》记载:“庸,劳也。”古人又说:“民功曰庸”。即日常生活中的默默工作。程颐认为:“不易谓之庸”。庸就是做事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将中和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就是中庸。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涉及天人,人际,人性,人生等诸多方面,它倡导一种中正刚健的天然美德,天人合一,刚柔相济,无过无不及,统筹兼顾,情理兼综,隐恶扬善,物出有两,事不强成,都是中庸之旨。良知,诚信,睿智,礼节,孝道和做人处事中的执道,循礼,审时,守度等,都是中庸德行。中庸对问题有一种有始有终,慎终追远的总体把握。它注重后果,讲究底气,讲究内力,讲究后劲,有始无终,大起大落,色厉内荏,孤注一掷,急功近利是中庸反对的。中庸文化最注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精神,真正意义上的中庸只有成熟的人格才能具备。 中庸全书可分为下列几个部分:

一至九章,说明中和即是中庸之道。 十、十一两章,说明“和而不流,至死不变”之谓强,将和阐明清楚。 十二至十五章,指示中庸之道,应从“忠恕”入手。 十六至十九章,说明“忠恕”之根本为“诚”字。 二十、二十一两章,引申“诚”字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二十二至二十六章,阐明“至诚”的功效。 二十七至三十二章,赞周公、孔子之成就,阐发“至诚”之能完成圣业。 三十三章,至诚由于“慎独”做起,而归结于“无声无臭”之上天,旨在养成至诚至圣之至德。 传统典籍的阅读在潜移默化之中给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改变。阅读《中庸》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 《中庸》是一部具有多方面意义的儒学经典,在学习方面,中庸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问思辨行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深化认识,加强理解,并坚定的实行。在这个过程中,学思结合,学以致用。我觉得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体系。我们中山大学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校训,就蕴含着对每一个中大人的殷殷期盼:掌握科学的方法,勤勉钻研,运用所学服务社会,坚定的为理想而奋斗。 在做人方面中庸提出“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于是提出“三达德”即智、仁、勇。并给出了培养这三种通行天下的品德的方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大学生活中,重要的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包括自己与远在家乡的父母,与老师,与社团同事,与同学等不同人的关系。在阅读《中庸》中,我仿佛听到了来自圣贤的谆谆教导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读《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后世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保守,平庸,庸俗,无能,不求上进,浑浑噩噩。 中庸之道其实是中道或中和之道。中庸基本包含以下几种意思: 1,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2,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3,“中”指的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节度),谓之和。”中和”就是做事不偏不倚,保持一颗平常心。《尔雅》记载:“庸,劳也。”古人又说:“民功曰庸”。即日常生活中的默默工作。程颐认为:“不易谓之庸”。庸就是做事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将中和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就是中庸。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涉及天人,人际,人性,人生等诸多方面,它倡导一种中正刚健的天然美德,天人合一,刚柔相济,无过无不及,统筹兼顾,情理兼综,隐恶扬善,物出有两,事不强成,都是中庸之旨。良知,诚信,睿智,礼节,孝道和做人处事中的执道,循礼,审时,守度等,都是中庸德行。中庸对问题有一种有始有终,慎终追远的总体把握。它注重后果,讲究底气,讲究内力,讲究后劲,有始无终,大起大落,色厉内荏,孤注一掷,急功近利是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 一、学习国学能够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 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 大的理想,再完美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务必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样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从 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 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 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二、国学让我学会感恩 子曰: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 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 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简单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 们就应以此为傲,也期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 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孔子本人并没 有提出这一名称,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夫 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才有了因材施教的名称。实施因材施 教原则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正确把握学生

的特点。孔子十分留意观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特长、 优缺点了如指掌。然后,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对于学生所问的同一题目,常因发问者的个性、需要而给予不同 的问答。如《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 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 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另外,孔子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 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 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孔子还答应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 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但孔子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还是倾向于培养恭敬,温顺的个性。 二、启发诱导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以为把握知识就应是一 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实践中个性重视学生的主 动性题目。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 复也(《论语述而》)。启发一词也由此而来。宋代朱熹对这句话做了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进用心思维状态时 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愤、悱站在教师的

《中庸》读后感3篇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中庸》读后感(一) 很喜欢看“平衡木”比赛,因为在如此狭窄的木板上运动员不但能稳如泰山,而且还能做出优美高难的体操动作,用人体线条勾勒出一副副动感的艺术画面。她们的每一跳,每一次转身,所使用的力量真可谓恰到好处。因为无论是力量偏大还是不足,都会从平衡木上掉下来。所以平衡木的魅力充分体现了“恰到好处才是真!” 读过《中庸》一书,对于恰到好处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子曰“过犹不及。”就是无论是“过分”还是“不足”都是错误的。仔细观察,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人生轨迹还是心灵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都围绕着中庸之道在运行。 就拿香港回归来说,中央政府并没有强硬地要求香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是采用了“一国两制”。这一举措,举世无双,因而香港回归顺利,发展平稳。“一国两制”符合中庸之道,充分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政治远见和智慧。 我再举一个反面例子,现在正在肆虐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第一是美国的

超前消费方式实在过头;其二是美国的金融界和房地产商人的过分贪婪;其三是美国的监管力度不够。既有过分也有不足,总之离中道太远,所以金融危机的爆发,简单地说就是偏离了中道。 我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凡是做的好的地方都是符合中道,凡是不好的地方都是偏离了中道。比如有时候扩展量偏多,难度偏大,这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再比如跟学生沟通不够,或者沟通方式过于简单,这就无法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中国古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极其深刻的“中庸”智慧,我们应充分地利用它,完善我们的工作,完善我们的生命。 《中庸》读后感(二)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推崇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读书笔记范文五篇

《中庸》读书笔记范文五篇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1 #近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 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 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

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2 #儒家一直倡导“中庸”的理念和发掘这样的人才,不仅是在为治学做贡献,为了儒学长久的发展,也是为了这个社会能够长久地延续下去,并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来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为了儒家、为了社会、为了天下百姓的“致中和”者所做出的贡献成就。儒家能够几次经历重创后仍然能够屹立发展流传至今,在思想道德哲学等各个领域绽放光芒,也就是在经历无数儒家人励精图治,在自我教育和社会融合后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 自我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自我价值的中和,体现致中和的社会价值。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儒家世代学子秉承这样的原则理念,才能有儒家今天的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 伟大的人有伟大的力量,而这样伟大的人源自于教育的力量。 北宋程颢、程颐这样评级:“《中庸》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合为一理。”纵然《中庸》有千万言语,总是万变不离其宗。不遗余力地倡导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为了儒家的学子,也是为了社会千千万万致力于学习和研究的人,能够在《中庸》的影响之下,能够以所学到的中庸之道来处理好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全面的发展仁、义、礼、智、信,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希望人人都

大学中庸心得体会

大学中庸心得体会 对《中庸、大学》心得体会《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看完这部分后,联系实际确实是有道理的,学习和做学问都需要一个安静和

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中庸感想学习中庸之前,我并不知道中庸是什么含义,以前甚至觉得这是一个贬义词,学习的过程中,我懂得了中庸的博大精深,它的正确性不容置疑,虽然玄乎,但是非常有味道,引人深思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儒家的思想一直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真是“百姓日用而不知”中庸之道,是尺度,是分寸,是恰到好处,就是一种和谐之道,《中庸》从修身,齐家,治国,诚身,至圣五个方面向我们诠释了怎样做到中庸之道,虽然听了蒋老师的讲解有一点点感悟,但是真正做到中庸之道又特别的难,子曾经这样曰过:“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有时候道理虽然懂了,但要想做到知行合一,是非常难的我看了张居正讲评的中庸,张居正在古代能够当上帝王师,可见其学问之深,他对中庸的理解定是非常透彻,才有荣幸去给万历当老师,可是懂不一定能做到,他在对万历的教育过程中,很多时候都过于严厉,过于束缚和限制,也部分导致了万历后来的心理变化,从这点上来说,其实张居正对万历的教育也并没有实行中庸之道,我不禁很感慨,一个教中庸的名师,但也无法事事做到中庸之道,所以知行合一是多么的难啊!所谓“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读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时,我非常有感触,的确,很多时候人的境遇不可选择,在一生中,你可能会有贫

教师中庸读后感

教师中庸读后感 教师中庸读后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xx 收集整理的教师中庸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站在教师的角度,从" 中庸" 这个概念出发,我浅显的谈谈对《中庸》的认识和理解。中庸之道,是尺度,是分寸,是恰到好处,就是一种和谐之道,《中庸》从修身,齐家,治国,诚身,至圣五个方面诠释了怎样做到中庸之道,子曾经这样曰过:" 天下国家可均也, 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书上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书中说"性"" 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 恐惧"" 隐显"" 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人,都长一双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然而,很多人,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向内,却从来没有深入过。 中庸里面很多的道理都让我反复咀嚼,学习生活中自觉受益良多," 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什么都抵不过坚持,坚持学习,定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回报,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做了几次就轻言放弃。" 善始者 实繁,克终者盖寡" 。学习中,生活中,必将铭记此道,激励自己!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读的是《中庸》里的"道。"" 道。"是什么?道是生命本体的轨迹,浅显说就是生活的寻常,我们教育从外层看是教育孩子基本的道德。基础

读中庸的心得体会范文2020

读中庸的心得体会范文2020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下面是由带来的有关《中庸》读书心得体会5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2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3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4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5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读中庸的心得体会范文

中庸读后感5篇

中庸读后感5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中庸读后感一:《中庸》读后感(796字)《中庸》是一篇重要的儒家哲学经典文献,它从本体论、主体论、伦理政治论、宇宙论四个向度展开了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经道德本体作为始基,以道德主体作为核心,阐述了秉具天命之性的人在社会和自然中的立身原则和行为规范,最终将天人、内外之道归结为一“诚”。《中庸》接续孔子、曾子思路,继承并改造三代天道观,将超越而外在的、神圣的、具有德性并依据德性主宰人事的“天”进一步转化为超越内在的、作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之终极本原的道德本体。中庸之道如今已走向略带贬义的色彩,但如今人世间,成功之人,成名之人,大凡都是深谙此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中,不偏不倚;接着说

庸,庸不是无能,而是平常。平常就是不易,即鲜有改变,年少轻狂之时,日日思变,整日里做着相同的工作,重复着相同的生活被深恶痛绝,因而时时思变,跳槽等等所为,均有一定因素是因不庸而起。不说此行为之好坏,年少轻狂时的不庸在长者眼中是为胡闹、是为冒险,是为激进。暮年之人常念叶落归根,常念平淡生活,有一大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一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我认为中是好的,则合用,庸必然也应是好的,平常之为,淡然处之能培养良好心态,庸并非鼓励不求上进,而是在激进中寻求平衡,此又回到中,不可过也不可不及,是以中庸合用。联系自己的教师生活,我感觉教师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是学习国学经典《中庸》的心得体会,修传统文化,走智慧人生。 《中庸》一颗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出属于自己光芒的明珠。《中庸》一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宝典,《中庸》一本让人如获至宝的书籍,而我在今年暑假有幸在李校长的引导下欣赏了此书。我的心灵如开启了一条缝隙,智慧的阳光使我顿悟,现将自己的一点点片面的看法写下来,希望各位同仁能不吝赐教,给予包涵。 《中庸》从字面上理解,便是“执中”之意,但是在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来喜怒哀乐之时的平静情绪就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通过读此书,让我认识到了它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是儒家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作文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读的是《中庸》里的“道。”“道。”是什么?道是生命本体的轨迹,浅显说就是生活的寻常,我们教育从外层看是教育孩子基本的道德。基础的文化,但内层确是在护送他们走过“寻道”之路的一段重要的旅程。从大义上讲,我们的工作是帮助许多懵懂的心灵探索真实、正确的生命轨迹。作

为教师、长者,我们的确比孩子更深切、更准确的了解了生命,但我们当中又有几个真正的寻到了最本真的道、最准确的道呢?或许,很多人与我一样仍在寻找。有句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这个极具震撼的称谓响彻在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心头时,我们又是否扪心自问敢不敢承负如此之巨的挑战。 作为敬德修业的君子应谨言慎行、战战兢兢,通常,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容易谨言慎行、小心谨慎。一旦自己独处时,就会丧失警觉心,从而做出不该做的事。却不知,人间私语,天若惊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可自欺欺人啊!我们都见过走钢丝这一杂技,走钢丝就象征我们一路的修行,身下是万丈深渊,每走一步都要胆战心惊,因为稍不留神,必会坠崖身亡,心念稍不注意,也会被外界欲望、名利勾引而堕入地狱之门,人往往忽略一些细节,其实,在最隐微之处更易显现,就如同黑暗之中一点灯火,却是那么清晰明亮。俗语讲:细节决定成败,多少人不注重细节,从而导致人生惨败,与机缘擦肩而过,由于一时疏忽,结果满盘皆输。给人生带来败笔,更甚者带来生命之忧。又有多少人谨小慎微,保全生命,赢得机会,所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英国青年和德国青年走在路上,突然发现地上有一枚硬币,英国人对此不屑一顾,并从钱上跨过去;而德国青年却两眼放光,兴奋异常的捡起来。十年之后,再相遇时,英国青年一事无成,贫穷落魄;而德国青年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从这个故事中可见,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大学中庸》读后感

读《大学中庸》这本书时,很多地方让人很难理解,就觉得几千年前古人总结的经验,到了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依然掷地有声、经典至极。下面是《大学中庸》读后感,欢迎阅读。 《大学中庸》读后感一 看了这本经典书——《大学中庸》,我觉得这本书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就像是一位活了几千年的人,对于以前的历史都记忆犹新,刻骨铭心。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历史中的人物和故事更能体现人性和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它也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数不胜数的道理。这些道理散发开来塞满天地四方,收拢回来又能隐藏内心深处。他所蕴涵的趣味无穷无尽,而且都是很实在的学问,对于我们终身受用,而且用之不竭。这些道理深深地影响了我,例如做人要以身作则,做人要感恩,做人要勤学……其中最深刻的是感恩和勤学。 像感恩,做人一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像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席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今有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还有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欧班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居里夫人还亲自把老师送上主席台。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拥

有美好的心理品质——感恩。 像勤学,如果我们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们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们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就像着名的政治家孙敬和大学问家匡衡,他们为了勤学而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他——匡衡,幼时极爱读书,白天在田间忙於助大人农作,日落始返家,欲读书却苦於家中无灯,后来忽发妙想,原来,邻家点灯的那间房与他仅一壁之隔,他硬悄悄凿了个小孔,借此一孔之光,夜夜倚壁读书,读完了不少书。 后来,匡衡成了着名的学者,特别是对于《诗经》一书,在当时的见解无人能出其右。汉元帝时,他的学问极为当朝赏识,所上之书屡被采用。他的凿壁偷光故事,也成了学界千古佳话…… 读了这本书,我获益良多,读过这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希望我们读了这本书后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大学中庸》读后感二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3篇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3篇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带来的《中庸》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中庸》读书心得体会 和谐是古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强盛、民主、文化、协调的社会主义国度。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精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精华,向众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立场。对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感性看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置问题。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进程,通过书本获得悉识,通过常识传递思维,,进而到达书中请求的道德水平。通过浏览,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幸运”,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察看事物,不要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当今这个竞争剧烈的社会,压力充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端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畸形的景象。因而,我们要温和的对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其化,在意识问题的基本上,一直空虚自己,是自己变的强盛,同时要坚持一颗谦逊谨严的心,不要戒骄戒躁,任何事件,当时有准备就会胜利,没有预备就

会失败,不要盲目自负,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干兼容并包,使为学存在世界目光跟开放胸怀,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咱们要逐渐的进行学习的五个档次,终极使本人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幻想。 激动是魔鬼,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缓缓的处理,只有这样能力战胜艰苦,最终达到成功的此岸。所有任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货色,就永远跑不了! 在《中庸》中,我领会到了知识的主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运气。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转变人的思惟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讯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质变才能达到量变,在我们积聚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近多少年来,爆炸性新闻比拟多,比方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消息从侧面反应出中国的国民生活程度差距很大,其中,确定有良多人在埋怨为什么自己不那么富有,认为生涯不公正。实在,我感到,生活是最公平的,只有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尽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非常的努力做到的,我们能够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假如这样子的话,即便我们再贫困,再笨拙,也一定会靠自己的才能将生活水平进步,必定会变的坚强起来!

读《中庸》的心得体会

读《大学中庸》的心得体会 这几周,我认真学习了《大学中庸》的第五到十一章,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庸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内容相当丰富的人生哲理,也是实用的学问,可以使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甚至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最早提出“中庸”一词的是孔子。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认为,有道德的君子能够做到中庸,小人却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是因为他的言行时时刻刻都适中。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他做事肆无忌惮。行中庸之道,其实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做事要有分寸、有尺度,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好比琴弦,拉得太松,就不成曲调;拉得太紧,就容易绷断;只有松紧度恰到好处,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人生亦如是。 对国家来说,“和”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口号,我们国家也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中庸之道看似平常,然而越平常的事情往往越难做到。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说明坚持中庸之道是十分困难的。每个人都有无尽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天性,这种天性使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有

更多的追求。于是,我们渐渐不再是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忙碌,还为了名与利,为了无穷无尽的欲望去忙碌,变得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欲望的奴隶。只有学习中庸之道,保持中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欲望所困扰,才能做生活的主人,活出自我,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超然境界。

中庸心得体会

读《中庸》,谈心得 思政教学部赵青 这学期,基于教学和学习的需要,我对《中庸》这本书进行了进一步的阅读和深入的理解。在此,从“中庸”这个概念出发,我谈一谈对中庸的认识和理解。 中庸这个词,以前是受批判的。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中庸的名声并不好。因为当时提倡“斗争的哲学”。讲斗争是法家的哲学。法家是主张矛盾的。“文革”后期展开了“评法批儒”。所谓“评法”,就是赞成法家。批儒,就是批判儒家。法家既然讲“斗争的哲学”,那么儒家的中庸之道,就被定义为“调和的哲学”。因此,要想理解中庸是什么,就要首先明确中庸不是什么,明确它与“折 中”“中立”并不等同。 首先,中庸不是老好人。老好人在孔子那里叫“乡原”,也写成“乡愿”。什么叫乡原“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孟子尽心下》”这种人的性格特点表现为:第一,挑不出毛病。所谓“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第二,看起来很好,又忠诚,又诚信,又廉洁(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第三,大家都喜欢他(众皆悦之)。第四,他自己也很得意(自以为是)。但是,他在本质上,是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不合正道(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的。这样的人就叫做老好人,就叫做乡原。 孔子在《论语阳货》说:“乡原,德之贼也。”贼,在古汉语里面是人身伤害。孔子对老好人,为什么如此深恶痛绝呢孟子说,是因为孔子痛恨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恶似而非者)。在孔子的眼里,老好人就好比稻田里的椑草。他长得和稻草很相似,但它不是稻子。田里面稗子如果多了,稻子就长不好。这就好比癌细胞。癌细胞也是细胞。它为什么不好因为它“吃饭不干活”。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一样,也要吸收我们人体的营养,却又不承担细胞的功能,生长速度还特快。结果它占了一个地儿,正常细胞就不能生长不能工作了。全身都长满不干活的癌细胞呢人就死了嘛!如果全社会都是老好人呢这个社会就死了。所以老好人就是“德之贼”,中庸也不可能是老好人。 其次,中庸不是和稀泥。据《论语·颜渊》的记载,有一次,鲁国的执政者季康子,向孔子讨教“治盗问题”,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就是说,如果您不贪图财物,即使奖励他们盗窃,他们也不会去做的。言下之意,民间盗窃盛行,是因为官方贪得无厌。这个话,就说得很重、很直,而且明摆着会得罪人,没有一点和稀泥的意思。实际上,孔子这个人,是实事求是、直言不讳的。据《论语·为政》记载。有一次,孔子对他的学生子路说:“由!诲女(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来告诉你,什么叫做知识什么叫做智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这就是知识。所以,他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不会主张和稀泥。 最后,中庸不是没原则。孔子这个人是很讲究原则的。《论语·为政》中讲:“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比和周,是相反的。周是什么呢周是团结。比是

中庸读书心得

中庸读书心得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中庸》读书报告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后世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保守,平庸,庸俗,无能,不求上进,浑浑噩噩。 中庸之道其实是中道或中和之道。中庸基本包含以下几种意思: 1,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2,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3,“中”指的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节度),谓之和。”中和”就是做事不偏不倚,保持一颗平常心。《尔雅》记载:“庸,劳也。”古人又说:“民功曰庸”。即日常生活中的默默工作。程颐认为:“不易谓之庸”。庸就是做事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将中和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就是中庸。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涉及天人,人际,人性,人生等诸多方面,它倡导一种中正刚健的天然美德,天人合一,刚柔相济,无过无不及,统筹兼顾,情理兼综,隐恶扬善,物出有两,事不强成,都是中庸之旨。良知,诚信,睿智,礼节,孝道和做人处事中的执道,循礼,审时,守度等,都是中庸德行。中庸对问题有一种有始有终,慎终追远的总体把握。它注重后果,讲究底气,讲究内力,讲究后劲,有始无终,大起大落,色厉内荏,孤注一掷,急功近利是中庸反对的。中庸文化最注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精神,真正意义上的中庸只有成熟的人格才能具备。 中庸全书可分为下列几个部分: 一至九章,说明中和即是中庸之道。 十、十一两章,说明“和而不流,至死不变”之谓强,将和阐明清楚。 十二至十五章,指示中庸之道,应从“忠恕”入手。 十六至十九章,说明“忠恕”之根本为“诚”字。 二十、二十一两章,引申“诚”字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二十二至二十六章,阐明“至诚”的功效。 二十七至三十二章,赞周公、孔子之成就,阐发“至诚”之能完成圣业。 三十三章,至诚由于“慎独”做起,而归结于“无声无臭”之上天,旨在养成至诚至圣之至德。 传统典籍的阅读在潜移默化之中给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改变。阅读《中庸》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 《中庸》是一部具有多方面意义的儒学经典,在学习方面,中庸提倡:,审问之,之,明辨之,之。通过学问思辨行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深化认识,加强理解,并坚定的实行。在这个过程中,学思结合,学以致用。我觉得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体系。我们中山大学以“审问明辨”为校训,就蕴含着

大学 中庸的心得体会

对《中庸、大学》心得体会 通过罗安宪教授对国学的精彩授课,让我对《大学》和《中庸》有了一些认识,更有了一丝的感悟,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填补现代人的内心空白的精神食粮,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格物致知则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至今还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庸》里面阐述了有关做人、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它所叙述的就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那么何为中庸呢?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悲乐时心中是平淡的,所以是“中”。但若表现出来而有节制的,叫做“和”。中庸的根本即为中和。我想如果人人都做到“中和”,社会则井然有序,处处和谐了。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

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 以上是我对《大学》、《中庸》的理解。结合自身实际,回顾自己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我感觉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职业,以真诚的,加强自我修养,依法履行职责。学习和工作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借鉴国学思想的精华,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境界,使我们学会做人与处世,从而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所以,中庸之道是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是值得当今社会提倡和学习的,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也值得我们深研和弘扬。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