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的安全与防护
激光作业防护与安全管理办法范文(二篇)

激光作业防护与安全管理办法范文一、激光作业基本原则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激光作业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激光管理法、激光安全规范等。
2.人员资质和专业能力:激光作业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激光安全管理证书的人员进行操作,确保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3.风险评估和管理:在进行激光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激光作业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和管理。
4.防护设施和措施:激光作业场所必须配备相应的激光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激光防护眼镜、防护屏幕、防护门等,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紧急处置措施:在进行激光作业时,必须事先制定紧急处置预案,并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人员,以应对可能的紧急情况。
二、激光作业安全管理措施1.激光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1.1 激光作业人员必须参加相关的激光安全培训,通过考核后才能进行激光作业。
1.2 激光作业人员的培训内容包括激光基础知识、激光作业标准、激光安全防护等。
1.3 激光作业人员的考核内容包括激光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等。
2.激光作业场所的设置和管理2.1 激光作业场所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包括通风良好、无可燃物、无易燃易爆物等。
2.2 激光作业场所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告知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激光作业的存在。
2.3 激光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激光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激光防护眼镜、防护屏幕、防护门等。
3.激光设备的安装和维护3.1 激光设备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3.2 激光设备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参数或进行未经授权的操作。
4.激光作业的风险评估和控制4.1 激光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激光作业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
4.2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防护设施和操作规程等。
5.激光作业的防护措施5.1 激光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安全要求的激光防护眼镜。
5.2 激光作业场所必须设置防护屏幕,防止激光直接照射到人体。
激光作业防护与安全管理办法

激光作业防护与安全管理办法
激光作业是一项高风险作业,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激光作业防护与安全管理办法,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 激光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所有从事激光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激光安全知识培训,并获得相关的资质认证。
2. 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在激光作业区域内,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指示激光辐射危险,并设置专门的限制进入区域。
同时,应配备激光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3. 环境管理:激光作业区域应保持干燥清洁,且不得存在易燃、易爆物品。
同时,应定期检查激光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安全可靠。
4. 操作规程和控制措施:制定激光作业的操作规程,明确各项操作步骤和安全措施,并确保作业人员严格执行。
对于高功率激光作业,应设置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建立激光安全隔离控制区域、严格运行权限管理等。
5. 紧急救援和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激光作业紧急救援体系和应急预案,明确救援组织机构、救援流程和应急处置措施,并定期组织紧急演练。
6. 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定期对激光作业设备和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同时,进行激光辐射的定期监测和评估,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总之,激光作业防护与安全管理办法的落实是保障激光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执行。
激光注意事项和禁忌

激光注意事项和禁忌激光技术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通信、制造等领域。
然而,激光的使用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我们必须谨慎使用以确保安全。
下面是一些关于激光使用的重要事项和禁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激光使用的注意事项:1. 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具:在使用激光设备时,务必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具,如护目镜、防护手套等,以保护眼睛和皮肤免受激光辐射的伤害。
2. 定期维护和校准:激光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和输出功率稳定。
同时,操作人员也要接受相应的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3. 注意激光束的传播方向:在使用激光设备时,要注意激光束的传播方向,避免直接照射到其他人或动物的眼睛,以免造成眼睛损伤。
4. 避免使用过高功率的激光:使用激光设备时,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当的功率,避免使用过高功率的激光,以免产生过多的热量或辐射,引发安全隐患。
5. 增加使用距离:在使用激光设备时,应尽量增加与目标物的距离,以减少激光束对目标物的聚焦效应,降低火灾风险。
二、激光使用的禁忌:1. 不得将激光直接照射人体:激光束对人体组织有一定的伤害作用,严禁将激光直接照射到人体上,以免造成眼睛和皮肤的损伤。
2. 禁止激光在公共场所使用:激光在公共场所的使用受到限制,为了避免对他人造成误伤或恐慌,激光的使用应限制在专门的场所或私人空间内。
3. 禁止激光指向飞行器:激光束对飞行器的驾驶员和乘客有严重的干扰作用,因此严禁使用激光指向飞行器,以免引发飞行事故。
4. 禁止激光用于非法活动:激光设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禁止将激光用于非法活动,如照射他人、恶作剧等,以免给他人带来伤害或引发社会安全问题。
在使用激光设备时,我们必须牢记这些注意事项和禁忌,保证激光的安全使用。
激光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我们也要明确激光的危险性,切实遵守相关规定,做到安全使用激光,守护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激光作业防护与安全管理办法

激光作业防护与安全管理办法激光作业是一种高能辐射作业,对人体和环境都存在一定的危害性。
为了确保激光作业的安全进行,需要制定激光作业防护与安全管理办法。
以下是一个激光作业防护与安全管理办法的示例:一、激光作业前准备阶段1. 激光设备选购与验收(1)确保所购激光设备符合相关安全标准;(2)设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 激光设备安装与调试(1)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2)确保设备安装牢固、电路连接正确。
3. 激光设备操作培训(1)按照激光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培训;(2)培训包括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等。
二、激光作业过程中的防护与安全管理1. 环境安全防护(1)确保激光作业场所的通风良好;(2)设置防护屏障等安全装置,防止激光辐射泄露;(3)作业现场严禁使用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
2. 个体防护(1)激光操作人员应按规定佩戴个体防护装备,如激光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2)操作人员应接受定期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3. 操作规程与安全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激光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使用适当的功率和波长,避免产生较高的辐射功率;(3)严禁照射人眼,尤其是直接照射眼球;(4)在激光作业现场设置禁止入内区域,并进行标识。
三、事故应急处理与事故调查1. 事故应急处理(1)激光作业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采取安全措施;(2)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立即报警。
2. 事故调查与分析(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与分析;(2)找出事故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以上是一个激光作业防护与安全管理办法的示例,具体的办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执行,以确保激光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激光的安全与防护

介绍激光的相干性、方向性、单色性和高亮度等特点,以及 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激光的分类和应用
激光的分类
根据输出功率、波长、用途等不同分类标准,对激光进行详细分类,并分别 列举其应用领域。
激光的应用
列举激光在军事、通信、医疗、工业等领域的重要应用,并简单介绍其作用 原理和使用范围。
激光的安全性概述
其他类型激光的安全防护
01
防护措施要因地制宜
针对不同的激光类型和用途,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激光
器的安全使用。
02
注意使用环境
不同类型激光的使用环境也可能不同,需要根据使用环境的特点采取
相应的防护措施。
03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在使用不同类型的激光器时,需要遵守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
以确保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建立进出实验室的管理制度,限制访问权限,确保只有 授权人员才能进出实验室。
公共场所和激光表演的安全防护
1 2
激光表演的申报与审批
举办激光表演活动时,应提前向相关部门申报 并获得审批,以确保活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激光表演现场的安全措施
在表演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隔离带、观察 窗口等设施,以避免观众误入激光辐射区域。
05
激光安全防护的特殊场景
激光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1 2 3
激光加工过程中的个人防护用品
为操作人员提供合适的眼镜、面罩、手套等防 护用品,以避免激光对眼睛、皮肤等部位的伤 害。
激光加工过程中的安全距离
设定安全距离,操作人员应与激光加工区域保 持一定距离,以避免激光辐射和飞溅物伤及眼 睛和皮肤。
激光加工过程中的时间控制
作造成意外伤害。
激光辐射的安全防护(二篇)

激光辐射的安全防护(1)激光辐射防护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对使用激光器的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对接触激光的人员要进行教育,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激光安全防护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激光器的操作人员必须自觉遵守操作规程。
任何时候都不准窥视主射束、反射的射束和观看激光源。
不能用太阳镜作眼睛保护,应使用激光护目镜,因为这种护目镜是专门为使用激光器而设计制造的;一旦在视觉中产生余象,应请有经验的眼科医生诊断治疗,以免造成视网膜损坏。
在激光器的操作过程中,应有助手在场,互相照应,不得单独操作。
对外来的观看者,也应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做到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伤害他人、他人不伤害自己。
(2)激光器的安全使用使用激光器,必须遵守有关的安全守则。
①制订激光器安全操作规程。
②激光器不应安装在能吸引不熟悉或好奇者的地方,在激光器的工作区域内外的显眼位置和通往工作点的门上,应设置标示牌。
③工作面要有足够的照明,以使观察者瞳孔收缩;房间和设备表面应无光泽,以避免反射。
④激光器应安装频蔽罩,以防止强反射和直射束向外传播而形成污染,接触激光束的器材、设备、光束截止器、屏蔽罩等的表面,都要用漫反射材料做成。
⑤应覆盖住激光器上所有裸露的导线和玻璃,以防止电击和或挡住激光器材料的爆炸。
应使设备上的所有非带电部分良好接地。
采用联锁装置,以防止电击或激光的辐射。
⑥激光工作室应安装门锁,如果房门无法关锁,应在门上安装安全联锁装置。
⑦安装报警仪器,在工作超出可见光范围时,报警器能发出警报信号。
⑧应有专人负责看管激光器。
⑨应设置高压电源总开关。
⑩在改变激光器实验装置之前,应取下所有的手表和戒指,避免有光泽的宝石引起反射危险。
激光辐射的安全防护(二)激光辐射是一种高强度、高能量的电磁辐射,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危害。
因此,在激光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以保护人的生命健康。
本文将从激光辐射的危害、安全防护的原则、防护措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激光的安全和防护

激光剂量与皮肤损害程度的关系: a)激光损伤皮肤的机理主要是激光的热作用。 b)照射皮肤时使用的激光功率密度(或能量密度) 越大,则皮肤受到的损伤越大,二者呈正相关比例。 c)皮肤吸收超过安全阈值的激光能量后,受照部位 的皮肤将随剂量的增大而依次出现热致红斑、水泡、 凝固及热致炭化、沸腾,燃烧及热致汽化。 d) 皮肤对10.6μm波长红外激光吸收率很高,透过 率很低,皮肤对CO2激光产生强烈吸收,使皮肤的 局部温度快速升高,极容易造成损害。
------------激光产品的分类
激光产品的分类 (GB 7247.1-2001)
1类激光:其连续波功率很小,只达微瓦或 亚微瓦级,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危害, 一般不必采取防范措施。 例如:激光打印机等。
------------激光产品的分类
激光产品的分类 (GB 7247.1-2001)
激光产品的分类 (GB 7247.1-2001)
3B类激光:其输出功率为(5-500)mW,直接 靠近这类激光源会对身体有危害;通过漫反射器 观看这类激光源,距离在150mm以上。观看时 间短于10s则是安全的。此类激光源应设警告标 记。
例如:用 于 物 理 治 疗 的 激 光 治疗仪等 。
------------激光产品的分类
用户安全防护措施
工程技术管理
a)管理使用激光器必须由专业(职)人员来进行,未经培 训教育人员不得擅自开启使用激光器。 b)在激光设备的触发系统上装设联锁钥匙开关,确保只有 用钥匙打开联锁开关以后才能触发启动,拔出钥匙就不能 启动。 c)对于安放激光器的房间要有明亮的光线,人在明亮光线 的环境中,眼睛的瞳孔缩小,以防在激光光束射入眼睛时 可减少透射到视网膜上的进光量。 d)对于安放激光器的高度,激光束路径应避开正常人站立 或坐着时的眼睛的水平位置,眼睛的视轴不能与出光口平 行。
激光安全-激光的危害与安全防范

激光的危害与安全防范一、激光危险的分级激光的附加辐射之危险性和相关其他的危险性,大多可藉适当的装置及措施加以防范。
因此,激光的主要危险性在于其光束本身。
根据激光光的危险程度加以分级(1至4级),可以分别采取恰当的安全措施,简化决定适当安全措施的程序,以免过与不及。
关于激光之生物效应的基本认识,是了解激光危险性的知识基础。
一旦知道危险在哪里,安全措施就显而易明了。
1、第一级激光激光打印机和各型光驱中,激光及其光束完全封闭于护罩内部,这是第1级激光系统的一部份。
在维修、调整过程中,这种系统的激光及光束即暴露出来,它的级别应视其波长与功率等因素认定。
输出功率极低的激光,则是第1级激光中与医疗应用较有关系的部分。
它的光束是可以安全地目视的,不会对眼睛、皮肤造成伤害。
例如不超过0.39μW的可见光激光;钕-雅克激光(Nd:YAG)基频(fundamental;1064nm)光束功率不超过0.6mW,二倍频(second harmonic;double frequency;532nm)不超过0.39μW,四倍频(fourth harmonic;quadruple frequency;266nm)不超过0.8nW(0.8 x10-9W),都属于第一级。
2、第二级激光第二级激光的光束久看有害,连续波可见光激光束功率高于第一级的上限,而低于1 mW时。
这一级激光,也就是低危险激光。
只有在有意反抗自然厌光反应(Aversion response),持续凝视时,第二级激光才会造成眼部伤害。
非可见光激光没有列入第二级者。
3、第三级激光总功率高于1.0mW的瞄准光束或对光激光,具有第三级危险性。
即使只在完成厌光反应之前的短暂期间内,有第三级激光光进入眼睛,就会有伤害。
第三级又分为三(a)、三(b)两个副级。
第三(a)级激光是光束功率为1至5mW,强度不超过25W/m2的可见光激光。
如果它的光束大部分都进入眼中,会引起中度的眼睛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辐射的危害
激光辐射对眼睛的危害
激光入射角与眼伤害关系:激光不与视轴同 步,偏离角度越大,视网膜的损伤越轻,虹 膜可挡住偏离的激光而不会进入眼底。由于 黄斑部位中央凹在视觉功能中起的作用极重 要,而且这部位又最容易受损伤,所以直视 激光束的危险程度要比偏离视轴一个角度射 入眼睛的危险程度大很多,必须绝对避免。
激光的安全和防护
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 中国上海测试中心激光行业测试点
2008年9月
前言 激光产品的分类 激光辐射的危害 激光安全防护措施 符合国家标准的各类适用的标签和警示标记 个人安全防护用具的选择及使用
------------前言
产生激光的介质主要有四种类型,固体 (晶体、玻璃等)、气体(原子气体、离 子气体、分子气体)、液体(有机或无机 液体)和半导体。这些激光介质发射出的 激光覆盖了电磁波的大部分范围,可以从 远紫外(100nm)波段到远红外(10mm) 波段。
------------激光产品的分类
激光产品的分类 (GB 7247.1-2001)
4类激光:激光输出功率在0.5W以上,即使通过
漫反射也有可能引起危害,会灼伤皮肤,引燃可 燃物。用户操作这类激光源时应特别小心。这类 激光源应配备明显的警告标记。
例如:大功率激光表演机、激光工业加工机等 。
c)紫外激光:眼屈光介质透过率随波长变短迅速下 降,被角膜吸收,引起角膜炎和结膜炎。
------------激光辐射的危害
激光辐射对眼睛的危害
瞳孔大小及损害程度: a)缩小的瞳孔可以减少进入眼底的激光量。 b)瞳孔越大进入眼内的激光量越大,眼底损伤程
度越重,越不可逆转。 c)在光线较暗的室内,瞳孔散开就大,在这样的
2类激光:功率为(0.1-1)mW,仍属小功率范
围,可以用肉眼观察。其输出剂量不超过1类激光 源的最大允许辐射剂量,虽不是绝对安全的,但 眼睛对这类激光源看久了会自动生厌(眨眼)而 自我保护。
例如:游 戏 用 激 光 枪 、 激 光 棒 及 条 码 扫 描 器等 。
------------激光产品的分类
------------激光辐射的危害
激光辐射对皮肤的危害
激光波长与皮肤损害程度的关系:
a) 红外激光对皮肤主要作用是热烧伤,此类激光
照射皮肤,功率比较小时致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发 红发热。随着激光功率密度增大,热损伤程度也随 着增大。
b)紫外激光对皮肤的作用主要是光作用,在紫外
激光照射皮肤时可以引起皮肤红斑、老化,过量时 严重的致癌变。对皮肤危害性最大的紫外光波在 270~290nm,波长比270~290nm大的或小的 其危害程度都相对地减少。
a)激光损伤皮肤的机理主要是激光的热作用。
b)照射皮肤时使用的激光功率密度(或能量密度) 越大,则皮肤受到的损伤越大,二者呈正相关比例。 c)皮肤吸收超过安全阈值的激光能量后,受照部位 的皮肤将随剂量的增大而依次出现热致红斑、水泡、 凝固及热致炭化、沸腾,燃烧及热致汽化。
d) 皮肤对10.6μm波长红外激光吸收率很高,透过 率很低,皮肤对CO2激光产生强烈吸收,使皮肤的 局部温度快速升高,极容易造成损害。
激光产品的分类 (GB 7247.1-2001)
3A类激光:其连续波输出功率达(1-5)mW,
通常应加防护措施,其工作区及激光源本身均应 挂相应的警告标记,另外,利用光学仪器直视这 类激光源会对眼睛带来危害,也应加强防护。 例如:激 光 棒 及 直 线 校 准 仪 器 。
------------激光产品的分类
泵系统爆炸危险。
------------激光安全防护措施
工程技术要求
防护罩:每个激光产品必须装有防护罩以防止人员
接触超过1类的激光辐射。
挡板和安全联锁:可接触的发射水平不低于给定类
别的可达发射极限AEL值,激光产品需要安全联锁, 安全联锁的设计必须能防止挡板移开.
钥匙控制器:属于3B类和4类的任何激光系统必须
------------激光辐射的危害
激光辐射对眼睛的危害
不同激光波长对眼睛的伤害
a)可见光激光:眼屈光介质(角膜、房水、晶状体) 对可见光谱(400nm-700nm)的激光透过率很高, 吸收率低。造成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损伤。
b)近红外、远红外激光:1064nm激光(YAG、 Nd玻璃)能量一半损伤屈光介质 ,一半损伤视网 膜。10600nm辐射(C02激光)可完全被角膜吸 收。
激光产品的分类 (GB 7247.1-2001)
3B类激光:其输出功率为(5-500)mW,直接
靠近这类激光源会对身体有危害;通过漫反射器 观看这类激光源,距离在150mm以上。观看时 间短于10s则是安全的。此类激光源应设警告标 记。
例如:用 于 物 理 治 疗 的 激 光 治疗仪等 。
安装钥匙控制器,钥匙控制器是指用钥匙操作的总 开关。钥匙必须是可取下的,并要有专人保管,钥匙 也可以是磁卡、密码系统。
对于4类激光产品宜采用遥控操作,避免工作人员
直接进入激光辐射区域。
工程技术要求
------------激光安全防护措施
激光辐射发射警告:辐射发射警告应是可闻的或可
视的报警。
------------激光产品的分类
激光产品的分类 (GB 7247.1-2001)
1类激光:其连续波功率很小,只达微瓦或
亚微瓦级,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危害, 一般不必采取防范措施。 例如:激光打印机等。
------------激光产品的分类
激光产品的分类 (GB 7247.1-2001)
光束终止器或衰减器:光束终止器或衰减器应能防
止人员接触超过标准的激光辐射。
控制装置:每一激光产品必须装有控制装置,确保
在调整和使用时,不会受到标准规定的激光辐射。
伴随辐射要求:激光产品的防护罩正常情况下应能
防护伴随辐射(例如:紫外、可见、红外)的危害。
用户安全防护措施
------------激光安全防护措施
蓝光波段)。
------------激光辐射的危害
激光辐射对生物组织的基本影响
眼睛
紫外辐射C(180nm-280nm):光致角膜炎 紫外辐射B(280nm-315nm):光致角膜炎 紫外辐射A(315nm-400nm):光化学反应 可见光(400nm-700nm):光化学和热效应所致的 视网膜损伤 红外辐射A(700nm-1400nm):白内障、视网膜灼 伤 红外辐射B(1400nm-3000nm):白内障、水分蒸 发、角膜灼伤 红外辐射C(3000nm-1mm):仅为角膜灼伤
------------激光辐射的危害
使用激光产品的其它伴随危害
大气污染:激光加工产生的靶材气化物和反 应产物(佩带口罩)。
伴随辐射危害:由闪光灯等泵浦源引起的紫 外、可见及红外辐射。
电气危害:激光器电源,有的可达几万伏。 低温制冷剂:低温液体引起皮肤灼伤; 材料加工:废气、飞溅物。 其他危害:高功率激光系统的电容器组、光
------------激光辐射的危害
激光辐射对皮肤的危害
皮肤的颜色越深,意味着皮肤里细胞含有的 黑色素颗粒越多,色素颗粒可以将各种不同 波长的激光能量转变成热能,在吸收激光能 量后,局部形成一个热源,并很快向四周扩 散热能,从而引起细胞及组织破坏和死亡。 皮肤内含的黑色素颗粒越多,形成的热源也 将越多,光能转变成热能效率越高,造成蛋 白质凝固变性率越大,细胞死亡率越大。肤 色越浅的人,受到的损伤越轻。
------------激光辐射的危害
激光辐射对眼睛的危害
眼底色素含量多少与受到激光伤害程度有特 定关系:色素组织极容易吸收激光能量,故 色素含量多少直接影响到激光对视网膜的损 伤程度。机体肤色深浅与眼底色素呈正相关 联系,皮肤色重者,其眼底所含的色素数量 也多;皮肤色白者,眼底含色素数量相对较 少。
------------激光辐射的危害
激光辐射对生物组织的基本影响
皮肤
紫外辐射C(180nm-280nm):红斑(阳光灼伤)、 加速皮肤的老化、色素沉着
紫外辐射B(280nm-315nm):色素沉着、暗色、光 敏感作用、皮肤灼伤
紫外辐射A(315nm-400nm):暗色、光敏感作用、皮 肤灼伤
a)熟悉激光系统整个工作过程 b)做好个人防护 c)正确执行危害控制程序 d)正确使用警告标记 e)建立事故报告程序 f)了解激光对眼和皮肤的生物效应
------------激光安全防护措施
用户安全防护措施
工程技术管理
a)管理使用激光器必须由专业(职)人员来进行,未经培 训教育人员不得擅自开启使用激光器。 b)在激光设备的触发系统上装设联锁钥匙开关,确保只有 用钥匙打开联锁开关以后才能触发启动,拔出钥匙就不能 启动。 c)对于安放激光器的房间要有明亮的光线,人在明亮光线 的环境中,眼睛的瞳孔缩小,以防在激光光束射入眼睛时 可减少透射到视网膜上的进光量。 d)对于安放激光器的高度,激光束路径应避开正常人站立 或坐着时的眼睛的水平位置,眼睛的视轴不能与出光口平 行。
------------激光辐射的危害
激光辐射对皮肤的危害
与激光对眼睛的损伤相比激光对皮肤的损伤 要轻得多。激光对皮肤的损伤程度与激光的
照射剂量、激光的波长、肤色深浅、组织水
分以及皮肤的角质层厚薄诸因素有关,以前 三个因素为主要。
------------激光辐射的危害
激光辐射对皮肤的危害
激光剂量与皮肤损害程度的关系:
环境中调试,使用激光器者,必须慎重保护眼睛。 因此时眼睛的瞳孔处于最大状态,进光量虽少,也 最容易伤害眼睛视网膜。缩小的瞳孔,除能减少进 光量而外,瞳孔外的激光量可被虹膜吸收、而将热 量由虹膜的微血管扩散转移。 d)一般人的眼睛在暗的环境时,瞳孔直径为7~ 8mm,在可见的强光下可以缩小到只有1.5mm, 通常在白天瞳孔直径约2~3mm。因而,最大瞳孔 与最小瞳孔之间的透光面积相差2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