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浙大古代文学考研心得
学习古代文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古代文学的心得体会第一篇:学习古代文学的心得体会[学习古代文学的心得体会]我一直把这门课称为古典文学,学习古代文学的心得体会。
因为每一次提起古典二字,我的心里便会泛起一种充满诗意的唯美。
那些泛黄书页中的古文字一个个觉醒,幻化成一个睿智的老人或是一个绝美的女子,将那些几千年来的过往向我娓娓道来。
于是我沿着这条时光的隧道走近那些先哲,沿途我欣赏着许多的优美风景。
我似乎看到了那茫茫白雾中望穿秋水的伊人;似乎看到了孔子游说列国的身影;似乎听见了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迈;也似乎感受到了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恬淡……中华上下五千年,都被浓缩在这一段段古老的文字里,心得体会《学习古代文学的心得体会》。
在这里,我们能够与先人交谈对话,可以看到他们在哭在笑,甚至可以听到他们蝉翼般的呼吸……学习古典文学,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虽然我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有些琐碎的知识点记不清,没有系统的学习方法等,但我想我会努力的。
对古典文学,我会一如既往的热爱!第二篇:中国古代文学心得体会[中国古代文学心得体会]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文学心得体会。
清风微露,在河彼岸开出一朵奇葩,隔着河,踏着草鞋,去探求另一个世界的风采,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就像是给了我一把开启中华文学的钥匙,而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中国古老文化的灿烂和不朽,产生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敢遣词造句的评述,只是表达以下自己的感受随着原始诗歌的产生发展,又出现一种原始文学--神话。
它起源于远古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这些神话故事随时由于人们的幻想所构成的,但是这些幻想绝非全然是荒诞无稽,而是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神话,他们明显反映了原始人在实际生活中的那种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坚强意义,神话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刚刚结束了对神话的了解认识,我又接触了《诗经》它由305首诗组成,也被称为是“诗三百”,《诗经》中的作品按照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并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它反映了我国2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描写了上古时代民族的形成发展,也反映了古老国家的政事兴衰,心得体会《中国古代文学心得体会》。
古代文学心得体会

古文以其简练、含蓄、雍容的特点吸引着我。在阅读古代文章时,我深感古人之睿智,他们用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文学艺术表达了对人生、道德、政治的思考。《论语》中的语言简练却富有哲理,《庄子》中的辞藻华美却富有想象力,这些古文给予我了对世界的更多思考。
三、古小说
古代小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叙事吸引了我。《红楼梦》中描绘的人物形象丰满、情节跌宕起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阅读《红楼梦》,我深感古人对人性、情感的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抨击,这些启发我对现实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四、古代文学对我现实生活的启发
在阅读古代文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古人对生活、情感和人性的深刻洞察,这让我对现实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洞察。古诗词的豪放、古文的睿智、古小说的想象力,都给予了我更多的灵感和力量,让我在生活中更加从容、坚定。
五、古代文学对文学创作的启发
古代文学为后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古诗词的韵律、古文的表达、古小说的叙事,都成为我们创作的源泉。古代文学的启发让我更加热爱文学创作,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力求将古人的智慧融入到现代文学创作中。
六、古代文学对内心境界的提升
古代文学让我得到了心灵的滋养和升华,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感染着我,让我对世界、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阅读古代文学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获得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的内心境界,让我变得更加豁达、睿智。
七、结语
通过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和阅读,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古诗词、古文、古小说无一不是古人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古代文学不仅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人文精神世界的窗户,更让我在现实生活中受益匪浅,对文学创作和内心境界都起到了重要的启发作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文学的世界,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让古代文学永远在我们心中闪耀。
文学考研心得总结范文书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完成了文学考研的旅程。
回首这段历程,既有挑战也有收获,既有艰辛也有喜悦。
在此,我想对自己在考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进行一次总结,以期对未来有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一、明确目标,坚定信念考研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过程,而明确的目标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在决定考研之初,我认真思考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明确了攻读文学硕士学位的目标。
这个目标让我在考研的道路上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二、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复习考研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合理安排时间至关重要。
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在复习过程中,我注重以下几点:1. 系统复习,全面掌握知识点。
我利用教材、辅导书等资料,对文学史、文学理论、作品分析等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确保对整个文学领域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2. 重视真题,强化实战能力。
真题是考研复习的重要参考,我通过做真题,了解考试题型、难度和命题规律,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3. 不断总结,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过程中,我注重总结归纳,将所学知识形成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三、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状态考研过程中,心态的调整至关重要。
面对压力和困难,我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以下是我调整心态的几点建议:1. 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 合理安排休息,劳逸结合。
在复习过程中,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听音乐等活动,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3. 保持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寻求心理支持。
在遇到困难时,向家人、朋友倾诉,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四、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参加学术讲座、撰写论文、担任志愿者等,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也为我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
总之,文学考研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明确目标、坚定信念、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心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就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古代文学研究生生活实录

古代文学研究生生活实录每每听到邓丽君的《甜蜜蜜》,心里总是暖洋洋的。
如今,在风景如画的杭州,每逢闲暇便坐在西湖边上听着鸟儿唱歌,翻着手中飘香的古籍,惬意之情,更胜歌中意境。
我,在故纸堆里寻到了甜蜜蜜。
“古人”是我的新偶像2007年,是我人生中一个新的里程碑。
考研之旅刚刚结束,以两分之差没有进入理想学校的我,但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成功的调剂来到了杭州,成为一名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初来乍到,一切对我来说都那么陌生,尤其是即将开始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习。
说实话,我对这个领域并不了解,只是略懂皮毛,总感觉文字晦涩难懂。
一说我是研究古代文学的,很多朋友都皱着眉头说“好深奥,好难懂呀”,“多枯燥呀,整天在故纸堆里搞研究”……可不管怎样,既来之则安之。
我怀着忐忑的心理开始了第一堂课,没想到第一次专业课就把我吸引住了。
这堂课是中国古代小说史,老师风趣幽默,把枯燥无味的课程演绎得精彩之极,《聊斋志异》中的精灵古怪、《红楼梦》中的儿女情长,都在我脑海上演了一番,这时我才知道自己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是多么的狭隘、肤浅。
研究生的学习不像本科生,上课方式可谓花样百出,情趣盎然。
我们的专业课经常是导师和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茶一边探讨诗词、戏曲、小说。
如果恰逢阳光明媚,我们的课堂就搬到了西湖边上,大家围坐在草地上,一边赏花品茶,一边谈论词,诗词中朦胧的意境缠绕着每一个人,我彷佛觉得自己就是白居易、李清照,好不惬意。
在这样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里学习,没有了课堂上的拘束,我们每个人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连平时很少发言的我也跃跃欲试,参与到激烈的讨论中。
但要在课堂上表达出有见地的观点,课后必定要下苦工夫——阅读大量古籍,这也是对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由于没有本科的古汉语基础,刚开始读原著特别费劲,看不了两页我就看不下去了,老师书单列出的书我总是第一时间把它们从图书馆搬回宿舍,到了还书的日期竟然又原封不动地搬回了图书馆,这样的日子着实郁闷。
2019年浙江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2019年浙江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分享一切都尘埃落定了,记录我的考研之路,谨以此文感谢考研路上遇到的人,也给后面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一个参考。
参考书:706和808:《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章培恒,《中国文学史》台静农,《中国小说通史》李剑国,《明代文学史》《古代戏曲小说研究》徐朔方,《中国散文史》郭预衡,《唐宋古文运动》钱冬父,《明清传奇史》郭英德,《唐诗研究》胡可先,《唐宋词通论》吴熊和,《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唐宋诗歌论集》《唐诗与宋词》《中国古典诗学的观照》《杜甫诗歌讲演录》莫砺锋,《文学史辅导习题集》顾大鹏,《中国文学批判史新编》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李壮鹰。
古代文学真题:新祥旭浙江大学古代文学学姐提供、文论写作的笔记。
(很多浙大古代文学的资料都有提供)英语:张剑真题黄皮书,《练练有词》和视频朱伟,新东方的英语作文范文政治:肖秀荣的考研政治书,1000题,肖秀荣八套卷四套卷,各路大神的三套卷、四套卷、五套卷、六套卷、八套卷……风中劲草的考研政治背诵点,政治考研APP。
以下部分是一些个人的心得专业课复习:1.多看文学史。
以袁行霈版本文学史为主,看了一遍之后,就开始看其他版本的,把自己觉得重要的知识点补充到袁版文学史中。
前面一遍看下来已经会有点犯困了,毕竟本科也古代文学,这个时候可以换一种口味的文学史看。
这是看多个版本文学史的一个原因,原因二,有助于理解文学史中的知识点,可以让我对文体、作品、文人有更立体的认识。
原因三,多看几个版本也会让我在不经意间就记忆下了一些要背诵的点。
但是!袁版才是重中之重,如果你仔细做真题,就会发现706文史基础的题基本上都是出自这个版本的文学史。
需要补充的是,对于文学史这块,我认为不仅是看通史文学史,也可以看看某个文体的文学史,比如散文史、诗歌史、清词史,还可以将一些文体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比如唐诗与宋诗。
2.做笔记和笔记使用。
我的笔记来源于新祥旭考研安排的浙大古代文学的学姐,新祥旭的一对一课程针对性挺好的。
古代文学心得体会

古代文学心得体会在我们的文化传承中,古代文学是重要的一部分。
它包含丰富的诗歌歌赋、小说漫画、笔记传记等文学形式,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智慧和思想。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是我们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指引我们当代读者审视现实、反思自我、提升灵魂的重要途径。
在接触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后,我对这些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有了一些感悟和心得,本文将分享一下我的体会心得。
一、诗歌的情感表达在古代诗歌中,我最喜欢的是李白、杜甫和王勃的诗。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以它凝练的神韵和意境,极大地表现了人类内心的情感宇宙。
通过这些诗歌,我领悟到了诗歌所蕴含的强大情感能力。
比如《将进酒》中的豪迈,令人振奋;《登高》中的高远和澎湃,令人神往。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惊人的思维敏捷性和对情感的充分表达。
二、小说的人物刻画小说是一种真实的虚构,通过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设计等手法向读者展现人性的多彩、生命的悲欢和世态的沧桑。
在我看过的几本小说中,《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形象的刻画非常深入、细腻,通过这些人物的不同性格、境遇和经历,刻画出了一个社会的风貌和文化价值;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唐三藏、沙和尚等人物的塑造,虽然通过神话的手法,但感人至深,令读者回味无穷;在《水浒传》中,则通过好汉们作为反抗当权者的历程,展现了另一种不同的民间传统文化。
三、传记的历史记载传记是一种介绍人物生平、经历、成就或者有影响力人物的文学形式。
一些主题和内容不同的传记,都是亘古不变的文化精华,如《史记》、《资治通鉴》等都是我最欣赏的作品。
通过这些文献体会到了传统思想、历史文化的厚重。
总的来说,在接触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文学的博大精深。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文学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也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和深刻。
在今天这个音乐、视频、游戏等创意文化盛行的时代,古代文学让我们重拾阅读的喜悦,让我们思索人类情感、思想和文化传承的本质。
古代文学心得体会

古代文学心得体会古代文学是一座闪耀着智慧和美丽的璀璨宝库,是中国文化宝藏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蕴藏的智慧和情感的力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对古代文学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在古代文学中我看到了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和表达。
古代文学作品中展现了人类的欲望、道德观念、情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红楼梦》中,贾、史、王、薛等一众人物形象鲜明,他们的思想、情感、行为都展示了虚荣、权力、爱情等人性中的弱点和冲突。
这些作品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深入刻画了人性的复杂性,使读者思考人性的本质和存在。
其次,在古代文学中我看到了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
古代文学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现实背景和社会意义,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个体命运的描述,揭示了社会的各种问题和不公正现象。
例如,在《水浒传》中,描绘了农民起义、官府贪污等社会问题,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批判。
古代文学作品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也是对社会改革的呼声,这种批判精神和社会意义令我深深感动。
古代文学中的诗歌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人以简练而优美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例如,杜甫的诗歌中流露出对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的关怀,孟浩然的诗中展示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这些诗歌不仅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也使我对生活和世界产生了思考。
古代文学中的散文作品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散文作品以自由散漫的形式,寓情于景,既虚拟世界又有真实感。
例如,韩愈的《师说》中,他通过对教育的批判,展现了他对人类精神、道德观念的关注,对人的成长和教育的深刻思考。
这些散文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让我更加珍视自己的人生和学习。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我还体会到了古代文人的追求和崇高品质。
古代文人志向高远,对理想和真理有着执着的追求。
他们恪守道德,坚定自己的信念,且常常遭遇困境和挫折。
他们的作品中体现了对自由、公正、人性和艺术的追求,这些品质和追求在现实社会中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古代文学学习心得.doc

古代文学学习心得.doc
古代文学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代文学的深刻与艺术的卓越。
以下是我对古代文学学习的心得。
首先,古代文学让我深入了解到古代文化的内涵。
古代文学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既有诗歌、散文、小说等以文字为载体的文艺作品,又有历史、哲学、宗教等方面的文化思想。
对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了解到古代社会的风貌、政治制度、人民生活等等,而对于文化思想,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古代人民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这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古代文学促使我反思当代文学的发展与创作。
古代文学作品固然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是作为当代年轻人,我们还应该关注当代文学的发展与创作。
通过比较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当代文学在多元化、创新化方面需要努力前进的方向。
最后,古代文学促进我对文学鉴赏的提高。
文学作品需要我们认真品味欣赏,不断探究其中的内涵和艺术表现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我认识到文学的价值不只在于传递信息和知识,更在于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如何全面地把握文学的艺术表现,是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古代文学,我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古代文化的内涵,更可以反思当代文学的发展与创作,并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这对于我的人文素养的提升和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浙大古代文学考研心得
方寸古代文学考研
浙大古代文学考研经验
——初试篇
这一路,我遇到很多好心人,受到学姐不少帮助,所以想着写一点自己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到那些勇敢追梦的学弟学妹们!(你们若是还有什么疑问就在下面留言吧,我看见就回复大家。
)
首先声明我是二战考生。
19年初试391分。
18年考研全当试水了,总分离复试线差4分。
18年的时候,我看书备考没怎么制定计划,全凭兴趣看书。
这导致我根本没怎么背文学史和文论教材。
后来想想对于参加考试来说,这种看书方式不太合适,还是要把教材抓起来的。
一战的经验教训就是备考期间要给自己定好计划!
19年备考我是从8月1日正式开始的!先定好月计划,再定好日计划和每日时间表。
关于时间表,我只有一个小建议,睡觉前一定不要刷手机,改成看或者回顾半小时书。
这么做还特别有助于快速入睡!
一、政治
政治不用很早开始,暑假以后再开始完全是可以的。
刚开始就是每日看一章精讲精练,然后做相应的1000题(建议用铅笔做,不要做太多标记,以便于二刷!)。
有的章节内容比较多也可以分成两三天完成一章!
政治不用太担心,紧跟肖秀荣就行!每日一章的速度过一遍之后,就二刷1000题,尤其要注意自己做错题!(二刷1000题的时候,建议从后往前做!)一定要多刷几遍选择题,记选择题的知识点。
这个时候是不不不需要背书的!
政治的重头戏就是11月份出的肖八和12月出的肖四!肖八肖四的选择题必须全部记住!连选项都要记住的那种!时间较宽裕的同学,可以把肖八的大题都给背了,时间比较紧的同学可以挑你觉得重要的背!但是肖四没得商量,全是精华!全部背!全部!
二、英语
我英语不是很好,只考了73.
我能给出的建议就是好好做真题,做个三四遍。
最近三年的题先别做,留着最后两个月的时候当模拟卷做!
暑假前,大家一般都是以背单词为主,不管什么单词书,你最好有一本,一定要每天背,一直不能间断!暑假前至少要背
两三遍!
暑假正式开始做真题!
第一遍的时候,不要求速度,就做阅读,一篇一篇的过。
做完一篇之后,全文翻译!全文翻译!圈画出不认识的单词!然后查单词,对着答案看自己的翻译,尤其注意答案出现的地方!这个过程刚开始会非常痛苦,所以不要贪多,就一篇篇的做!一定要坚持下来,一星期左右习惯了就好了!要做到没有全文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建议把你圈画的单词另抄录在一个小本子上,每天积累,每天背!)
第二遍的时候,记录好时间,四篇阅读一口气做完,然后着重分析错的地方,注意比较答案句和原文句子。
比较模糊的单词,还是要标记出来,继续重复记忆。
第三遍的时候,我是模拟考试,三小时内,一套题全做完(阅读和写作,看个人习惯,自己选择先做什么)。
这一遍我主要分析翻译题、新题型、写作。
写作一定要早点开始动笔。
自己试着写,然后参考范文修改,形成自己的写作套路!前期你把大小作文都整理出有自己的特色的范文,11月以后你就可以背自己的范文了!
背了以后,还要全文默写(背+默写),这样效果最好!
三、706古代文学史
我看过游国恩版、章培恒版和袁行霈版。
但还是以袁版为主,参考他版!
暑假前,你可以各种版本都看一看。
但是暑假以后就以袁版为主了,要非常细致地看,后面的注释都不能放过(填空题分布在全书的各个部分,所以必须非常仔细地看书,作标记)。
我不建议边看书边做笔记,除非你的笔记是一些观点的补充,否则你就不要浪费时间只是抄书式的做笔记!文学史教材一定要结合朱东润的作品选一起看!(浙大有好多填空题都来自朱版作品选。
)
暑假前你要非常熟悉真题,知道哪些都是浙大考过的知识点,不论填空还是大题,一定都要特别清楚!这样,你看书的时候就会特别敏感,看到考过的地方,自然会认真看,认真记背。
我是在看书的时候用荧光笔把浙大考过的地方都给高光标亮了,还写明哪年哪类题。
8月--10月中旬左右,我把袁四本按顺序看完第一遍,并且背诵,即看即背。
那些标记为简答和论述的大题更是背诵的重点。
这样看书,既看了,又背了,还把真题做了,我自认为三比较有效的。
我看完一章后,要列出框架和小标题,还要列出观点和具体诗文词曲例子。
这种诗词例子尽量都要会背,这样你答题的时候就好引用,不至于干干地只能写个诗词题目。
10月中旬—11月中旬,我按着分体文学的顺序看+背第二遍。
第一遍是按着三古七段的顺序看的,有利于掌握不同阶段的文学发展状况,比如有一年论述题是关于万历到乾隆这一阶段文学发展状况的。
第二遍是按各体文学顺序看,可以清楚各体文学的发展情况,比如有一年真题让简述唐以前游仙诗发展状况。
这两遍都是在掌握流脉,都是要把文学史串起来。
第一第二遍的时候,还可以动手做做真题,把自己记忆背诵的内容以真题的形式输出。
这个过程,你可以自由发挥组织属于你的答案。
想拿高分的话一定要在答出教材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观点。
11月中旬—初试,背第三遍。
合起书,要十分清楚每章的内容,还能记得大致在哪块儿地方。
每天都得大量回忆,回顾!回忆卡顿的地方,翻书加强记忆!后期就是大量背诵!
古代文学史中的诗骚、陶谢、王孟、李杜、苏黄、元好问、杨维桢、明代前后七子、小说、戏曲(汤显祖)等是必须特别熟特别熟!
古代文学史补充书:徐朔方《明代文学史》、吴熊和《唐宋词通论》、胡可先《唐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研究》、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目前只想到这些)。
浙大老师的课件也很重要啊,比如19年的简答题唐诗分期
说,三分、四分、五分法就全是课件上的内容,没看过这些课件的话,就只能答出个高棅《唐诗品汇》的四分法。
四、808文学评论与写作
1.先看南京大学周勋初《中国文学批评小史》,特别薄的一小本,拿它入门;
2.再看复旦王运熙版的文学批评史;
3.再看北大张少康版;
4.最后看李春青、李壮鹰版。
5.我看的还有蒋凡、郁源版,这本是我大学古代文论课要求的教材,我觉得这本写得也挺好,尤其是每个单元前的总论,概括性和脉络非常清晰,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
6.另外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估计大家没时间看完,那就看看一卷本。
看王运熙版,我是适量做笔记,觉得讲得不太清楚,或者自己觉得比较困惑的地方,我就翻看其他版本,最后综合整理做笔记。
尤其是明清的文论特别复杂,必须动手整理。
我是按照小说批评、戏曲批评、诗文词批评进行整理的,一整理出来非常清晰,后期回顾背诵也非常方便。
背诵的话就以王版为主+自己整理的笔记。
文论教材只是打底,是基础,是让你清楚有哪些批评术语、
评论角度、批评方法、具体批评家的观点等,而808是要你运用这些术语和方法,选取角度来分析评论具体作品、具体观点等。
可以先看大量论文,学习如何写作学术论文。
还可以试着对具体诗词进行鉴赏来练习文学评论与写作,一定要动笔写。
要有观点+分论点+例证+逻辑+引用(名家)+字数(60分的题至少也得1500字,90分的题至少也得2000字)+字迹(工整)。
另外《毛诗序》《文心雕龙》《诗品》这些一定要多背一点。
看批评史还可以加强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批评史可以增进我们对文学史的理解,批评史可以让我们发散思维,对我们答706和808都非常有用!
五、补充
1.浙大真题非常重要,反复考的内容很多。
2.浙大非常重视句读、繁简字,有好几年的808都是给出一段材料,让断句,写成简体。
即使初试不考,复试也是必考的!毕竟我们这个专业必须具备看竖排古书的能力。
我备考期间,每天都会写半页(A4纸)繁体字,就是用朱东润的作品选来练习的。
这样既练了繁体字,又看了作品选,还让自己的心静了下来。
大家也可以试试看!
3.与浙江有关的一切,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格外留心!
4.多看浙大老师的论文,真题答案有时就与这些老师的论文有关。
5.(想到什么,我再来补充……
最后,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好好吃饭,好好锻炼。
越到后期拼得就是谁的身体素质好!
附上给我带来好运的的锦鲤,传递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