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案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方法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方法嵌入式系统是指直接嵌入产品内部,在特定场合下,为产品提供必要的功能的电子系统。
嵌入式系统已成为现代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空调、电视、冰箱等众多产品中都得以广泛应用。
本文重点讨论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方法。
一、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思路嵌入式系统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思路:1、功能可靠性嵌入式系统是直接嵌入产品中,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关系到用户的信任和使用寿命。
因此,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应将产品的功能上限和下限掌握好,降低可能发生的异常事故。
2、底层硬件匹配嵌入式系统的设计需要选择正确的芯片和硬件,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硬件的选择应考虑使用场合、使用周期及系统运行速度等多方面因素,保证系统不易出现瓶颈。
3、软件功能丰富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功能应与产品整体需求相匹配。
软件应可以定制,适合市场不断变化和用户需求增加的情况。
要保证软件的可扩展性和可调整性,确保系统在更新机制、用户交互和数据传输方面的灵活应变。
4、可靠性与安全性嵌入式系统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系统的可靠性涉及多方面因素,要确保系统的重要信息不会丢失或泄露。
在硬件、软件开发时都应实现尽可能严格的测试,确保系统在最恶劣的情况下仍能运行稳定。
二、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实现嵌入式系统设计实现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1、硬件实现硬件设计通常包括原理图设计、PCB设计、焊接以及电路验证测试等环节。
硬件设计要考虑到元器件的可靠性、生产成本、产品的实际使用条件等问题。
硬件设计要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使用场合等因素进行分区,将所有部分组合在一起运作。
2、软件实现软件实现有相对成熟的软件模板。
在实现时,可以使用一些现有的嵌入式系统相应的实现工具:例如,MCUBoot、u-boot 等,这些工具可以通过一些跟板子匹配的配置文件就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并完成整个编译操作。
在软件设计阶段,同时考虑到实际产品的应用场景,充分考虑系统的性能、稳定性以及可扩展性等问题。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案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案嵌入式系统是指以特定功能为中心,嵌入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的计算机系统,具有高度可靠性、实时性和可扩展性的特点。
为了能够设计出一套优秀的嵌入式系统,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
一、硬件设计1. 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嵌入式系统之前,首先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性能、资源、接口等要求。
根据需求确定硬件平台的选择,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器、外设等。
2. 电路原理图设计:根据硬件平台的选择,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电路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功耗等方面的因素,合理布局电路板上的元件和线路。
3. PCB设计:在完成电路原理图设计之后,进行PCB设计,将电路原理图转化为PCB布局图。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信号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干扰和噪声的影响。
4. 封装和焊接:完成PCB设计后,进行封装和焊接工作,将元件焊接到PCB板上。
在焊接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控制和焊接质量,确保元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软件开发1. 系统架构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分析,进行系统架构设计,确定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接口和通信方式。
同时,确定软件模块的划分和功能分配,确保系统的高效性和可维护性。
2. 编程语言选择:根据系统需求和硬件平台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如C、C++、Python等。
在选择编程语言时,要考虑语言的效率、易用性和可移植性等因素。
3. 软件模块开发:根据系统架构设计,进行软件模块的开发。
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代码的可读性、可测试性和可重用性,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的可维护性。
4. 调试和优化:完成软件模块开发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和优化工作。
通过调试,发现并解决系统中的问题和错误。
通过优化,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三、系统集成1. 模块集成:在完成硬件和软件开发后,进行模块的集成工作。
将硬件和软件模块相互连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协作。
2. 功能验证:在模块集成完成后,进行系统的功能验证,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符合需求。
《嵌入式系统设计》教案

《嵌入式系统设计》教案嵌入式系统设计教案1.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学习使用常见的嵌入式开发板和开发工具;-能够完成一个简单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嵌入式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嵌入式系统概述: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嵌入式硬件设计:处理器选型、系统总线设计、存储器设计、外设接口设计等。
-嵌入式软件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驱动程序设计、应用程序设计等。
-嵌入式系统调试和测试:仿真调试、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技术。
-嵌入式系统实例:以一个具体的嵌入式系统为例,进行设计和实现。
学习方法主要包括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通过教师的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教学进度和安排本课程建议采用16周的学习周期。
具体教学进度和安排如下:第1周:嵌入式系统概述-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特点;-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
第2周:嵌入式硬件设计-处理器选型和系统总线设计;-存储器设计和外设接口设计。
第3周:嵌入式软件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驱动程序设计。
第4周:嵌入式软件设计(续)-应用程序设计。
第5周:嵌入式系统调试和测试-仿真调试技术;-硬件调试技术。
第6周:嵌入式系统实例设计(1)-系统需求分析;-系统结构设计。
第7周:嵌入式系统实例设计(2)-硬件设计;-软件设计。
第8周:嵌入式系统实例设计(3)-系统集成和调试。
第9周:嵌入式系统实例设计(4)-软件测试和优化。
第10周:嵌入式系统实例设计(5)-系统性能评估。
第11周:嵌入式系统实例设计(6)-系统实施和部署。
第12周:实验1-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实验第13周:实验2-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实验第14周:实验3-嵌入式系统调试和测试实验第15周:实验4-嵌入式系统实例设计实验(硬件设计)第16周:实验5-嵌入式系统实例设计实验(软件设计)4.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公开课程使用考评标准,以确保教师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能力和表现。
嵌入式系统设计课设报告范本

嵌入式系统设计课设报告福州大学《嵌入式系统设计课设》报告书题目:基于28027的虚拟系统姓名:学号: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年级:起讫日期:指导教师: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 (1)2、课程设计题目和实现目标 (1)3、设计方案 (1)4、程序流程图 (1)5、程序代码 (1)6、调试总结 (1)7、设计心得体会 (1)8、参考文献 (1)1、课程设计目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课设》是与《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
《嵌入式系统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经过课程设计,达到进一步理解嵌入式芯片的硬件、软件和综合应用方面的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开拓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会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并能不断接受新的知识。
培养大胆创造创造的设计理念,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过课程设计,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嵌入式应用系统的总体方案的设计;2.嵌入式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3.嵌入式应用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4.嵌入式开发系统的应用和调试能力2、课程设计题目和实现目标课程设计题目:基于28027的虚拟系统任务要求:A、利用28027的片上温度传感器,检测当前温度;B、经过PWM过零中断作为温度检测A/D的触发,在PWM中断时完成温度采样和下一周期PWM占空比的修正;PWM频率为1K;C、利用按键作为温度给定;温度给定变化从10度到40度。
D、当检测温度超过给定时,PWM占空比增减小(减小幅度自己设定);当检测温度小于给定时,PWM占空比增大(增大幅度自己设定);E、把PWM输出接到捕获口,利用捕获口测量当前PWM的占空比;F、把E测量的PWM占空比经过串口通信发送给上位机;3、设计方案-----介绍系统实现方案和系统原理图①系统实现方案:任务A:利用ADC模块通道A5获取当前环境温度。
任务B:PWM过零触发ADC模块,在PWM中断服务函数中,将当前环境温度和按键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并按照任务D的要求修订PWM占空比。
嵌入式系统安全启动方案设计

嵌入式系统安全启动方案设计一、背景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中,如智能家电、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
由于其运行环境较为封闭,安全启动成为保证系统稳定性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种嵌入式系统安全启动方案的设计。
二、方案设计1. 硬件安全启动硬件安全启动是整个安全启动方案的基础,主要通过硬件加密芯片实现。
首先,将系统固件加密后烧录到芯片中,然后通过硬件接口与设备连接。
在设备启动时,首先引导硬件加密芯片,通过解密固件验证设备硬件的完整性。
如果验证通过,则继续引导操作系统;否则,设备无法启动。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固件被篡改或非法替换。
2. 软件签名验证在硬件安全启动的基础上,需要对软件进行签名验证,以确保下载到设备的软件是可信的。
系统内置可信证书,对软件进行数字签名,并在设备启动时进行验证。
只有经过签名的软件才能被加载到设备中运行。
此外,还可以设置软件更新机制,只有经过签名的最新软件才能被安装。
3. 关键数据加密存储为了防止关键数据被窃取或篡改,需要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存储。
系统内置密钥,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后存储在设备中。
在需要使用数据时,首先进行密钥验证,只有持有密钥的用户才能解密数据。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保护关键数据的安全性。
4. 安全审计机制为了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事件,需要建立安全审计机制。
系统内置安全审计模块,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操作进行记录,并定期将审计数据上报给安全管理部门。
安全管理部门可以对审计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事件。
三、实施步骤1. 硬件加密芯片选型和采购;2. 固件编写和加密;3. 将加密后的固件烧录到硬件加密芯片中;4. 开发软件签名验证模块;5. 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存储;6. 建立安全审计机制,并配置相应的硬件和软件;7. 对用户进行安全教育,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8. 进行系统测试和优化,确保安全启动方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总结本文介绍了一种嵌入式系统安全启动方案的设计,包括硬件安全启动、软件签名验证、关键数据加密存储和安全审计机制等措施。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基于ARM的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教师批阅目录一、设计内容............................................................................................................. - 1 -1.1设计目的....................................................................................................... - 3 -1.2设计意义....................................................................................................... - 3 -二、设计方案............................................................................................................. - 5 -2.1设计要求....................................................................................................... - 5 -2.2方案论证....................................................................................................... - 5 -三、硬件设计............................................................................................................. - 6 -3.1设计思路....................................................................................................... - 6 -3.2系统电路设计............................................................................................... - 6 -四、软件设计............................................................................................................. - 8 -4.1设计思路....................................................................................................... - 8 -4.2程序清单..................................................................................................... - 10 -五、心得体会........................................................................................................... - 12 -参考文献................................................................................................................... - 13 -教师批阅基于ARM的温度采集系统摘要:本设计是基于嵌入式技术作为主处理器的温度采集系统,利用S3C44B0xARM微处理器作为主控CPU,辅以单独的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数据,实现了智能化的温度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与显示等功能,并讨论了如何提高系统的速度、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嵌入式系统方案设计

嵌入式系统方案设计引言嵌入式系统是集成了硬件和软件的计算机系统,通常被用于特定的应用领域,如汽车、家电、医疗设备等。
嵌入式系统方案设计是指在满足特定应用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稳定运行、高效执行任务的嵌入式系统。
本文将介绍嵌入式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嵌入式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嵌入式系统方案设计具有以下基本原则:1. 硬件与软件的协同设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需要密切衔接硬件和软件之间的需求。
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协同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嵌入式系统方案设计中,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团队应该密切合作,共同解决系统设计中的问题。
2. 高效的资源利用嵌入式系统的资源通常比较有限,包括处理能力、存储空间和能耗等。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系统资源,以实现高效的系统性能和更长的电池寿命。
3. 系统质量和可靠性嵌入式系统通常在复杂和恶劣的环境中运行,因此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设计目标。
在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容错能力、误操作防护和故障恢复等方面,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需求和隐私保护机制,以防止系统被非法侵入和数据泄露。
嵌入式系统方案设计的步骤嵌入式系统方案设计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嵌入式系统方案设计的第一步,需要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安全需求。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可以与客户和领域专家进行沟通,以确保完整和准确地理解系统的需求。
2. 架构设计架构设计是嵌入式系统方案设计的关键步骤,它决定了系统组件的组织结构和相互关系。
在架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系统的扩展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以支持系统功能的改进和升级。
3.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嵌入式系统方案设计的重要部分。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器、外设和传感器等硬件组件,并设计硬件电路和PCB板。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方案任务书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三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理工科软件机电专业适用一、目的《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既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又会加深理解学生在课堂所学习的理论知识。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又动脑,又动手,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1)掌握构建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平台的基本技能;(2)具备基本嵌入式系统下C语言编程能力、嵌入式操作系统基本调试的能力;(3)了解应用嵌入式系统技术开发一套嵌入式系统设备的方法。
二、设计题目基于ARM的滚屏LED广告牌开发三、设计原理1、点阵LED屏硬件原理EMBEST实验平台设计了一个 16×16的点阵屏。
点阵屏由发光LED矩阵块组成。
16×16点阵屏即屏上有 16×16 个LED发光二极管,每个发光二极管可理解为一个像素点,它们被按着行与列的形式整齐地排列,通过控制每个LED(像素点)的亮灭,点阵屏可与计算机同步显示汉字、英文文本和图形。
本实验平台的点阵屏电路如下图:图1 点阵屏的行扫描信号图2 点阵屏的列扫描信号图3 点阵屏的行驱动信号图4 点阵屏的接口电路本实验平台使用的16×16点阵屏上,每一行16个LED,它们采用共阳极的接法;每一列16个LED,它们采用共阴极的接法。
如上图4中,QL1~QL16是点阵屏的行驱动信号,每一个信号控制一行;LR1~LR16是点阵屏的列驱动信号,每一个信号控制一列。
故通过利用相应行线输出高电平,相应列线输出低电平,就可以点亮点阵屏上相应的LED。
如果按着一定的控制或扫描方法,就可以实现汉字、图形的显示。
为了能够稳定地控制点阵屏的显示,本实验平台采用了CD4094作为行线和列线扫描信号的控制芯片。
CD4094芯片简单来说就是一串入并出的功能,将CPU的串行数据转化为并行数据输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打印终端终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案阅读目录一项目概述 (2)二系统总体架构 (2)2.1.1 各功能部件作用 (3)2.2.1 手持式扫描仪 (3)2.2.2 嵌入式开发板 (4)2.2.3 微型打印机的选型 (5)2.2.4.远程服务器 (5)三软/硬件设计 (5)3.2 硬件设计 (7)3.2.1 嵌入式开发板和扫描仪的连接 (7)3.2.2嵌入式开发板和远程服务器的连接 (7)3.2.3 嵌入式开发板和微型打印机的连接 (7)四各驱动程序的设计(软件设计) (7)4.1 打印机驱动的设计 (7)4.1.1定义设备号和设备名 (7)4.1.2 设备驱动初始化函数和清除函数 (8)4.编译扫描仪制备驱动 (12)5.加载设备 (12)4.1.3 扫描仪驱动设计 (13)4.1.4 网络通信模块及服务器的开发 (14)4.1.5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15)五系统调试 (16)一 项目概述1.1 系统设计的必要性与PC 终端的比较在信息社会中,打印终端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超市的收银系统、图书管的借还书系统、移动营业厅的话费打印系统等场合,我们都可以看到打印终端的身影。
传统打印终端通常都是由PC 加上一个微型打印机构成,这种架构的打印终端价格比较昂贵,体积庞大,移动笨拙,使用十分不方便。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许多原来基于PC 的应用都纷纷转向基于嵌入式技术来实现。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产品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如价格便宜、功耗低、体积小及移动方便等。
具体到打印终端这个产品上来说,可以从下表看出基于PC 的打印终端和基于嵌入式的打印1.2 系统的主要功能本项目实例中拟开发的嵌入式移动打印终端是解决从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的一体化系统,它提供下列几个功能● 数据录入功能:支持从扫描仪端录入数据; ● 通过网络到数据库查询; ● 数据打印功能二 系统总体架构嵌入式移动终端是一套完整的嵌入式应用系统,包括和硬件和软件两部分,这一节先说一下硬件方面的设计。
2.1 系统硬件组成的部件● 数据输入部件(手持扫描仪)—完成数据输入功能;● 数据处理部件(嵌入式开发板和远程服务器)—完成数据处理任务 ● 数据输出部件(微型打印机)—完成数据打印功能; 各个部件之间的关系如图2.1.1 各功能部件作用○1数据输入部件通常一个系统可以有很多种输入数据的途径,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等.在嵌入式移动打印终端中,只采用了扫描仪来完成数据的输入工作,当然系统如果想要实用化,应该再加上键盘等其它输入部件,但在这里就只用为个来设计了.○2数据处理部件数据处理部件是一整个应用系统的核心,它的主要任务是得到扫描仪传来的数据信息,然后连接远程服务器,将数据传送到远程服务器端,完成查询任务后,从远程服务器端得到结果,然后将结果送给微型打印机打印.所以,数据处理部件包括嵌入式开发板和远程服务器两个部分。
嵌入式开发板和远程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线相连。
○3数据输出部件在超市收银系统中,收银员最后的一个动作总是打印顾客的单据。
同样,在嵌入式移动打印终端系统中,最后一个动作也是将查询到的结果通过一个微型打印机打印出来。
2.2对硬件的选择2.2.1 手持式扫描仪该扫描仪主要完成的功能其实是条码扫描的任务。
条码扫描是用来扫描条形码的设备,利用光学原理,把条形码的内容解码后通过数据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传输到电脑或者别的设备中。
根据实际情况,现在拟定了一个关于扫描仪的规格参数:2.2.2 嵌入式开发板嵌入式开发板是本系统的核心部件,它担负着整个系统中心枢纽的重担,同时,它的选型也直接影响到上层操作系统和其它部件的选型。
所以,在选择这个部件时,要站在整个系统的高度来进行。
在设计嵌入式移动打印终端系统时,根据接口类型、所支持的操作系统、性价比这几个要素来选取开发的类型与参数,具体如下表所示:ST2410 开发板相关参数2.2.3 微型打印机的选型微型打印机腹胀荣达科技RD-M系列微型打印机,该款采用独特的面板式嵌入结构,便可将整个打印机固定在仪表面板上,操作简单、方便。
下面是它的一些参数指标●打印方式:针打,针式撞击点阵打印:热敏,热敏加热热点阵打印●打印速度:针打,1.0行/秒,0.7行/秒,0.4行/秒:热敏,35毫米/秒●分辩率:针打,8点/毫米,384点/行。
●打印宽度:针打,16/24/40;热敏,32。
●打印字符:全部448个字符及图块,包括96个ASCII字符,352个希腊文\德文\俄文\法文等字母,日文片假名,部分中文汉字,数字符号,打印字符,块图符;32个用户自定义字符。
国标一二级汉字库中全部汉字和西文字、图符共有817个。
●字符大小:西文,5×7;块图符,6×8点阵;用户自定义字符,汉字,24×24,点阵,16×16●控制板;采用模块化驱动控制电路,有效保护打印头的绝对安全;专门的复位控制电路、电源监测电路以及近乎完美的软硬件看门狗控制的电路,确保打印机不死机、不乱打。
●控制命令:通用ESC/p打印命令。
●打印缓存:32KB。
2.2.4.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用于存在放在型数据库,它通过网络接口接收嵌入式开发板发来的数据,然后进行查询、更新等处理操作,最后把结果再传给嵌入式开发板。
所以,远程服务器必须具备较强的数据存储能力和网络通信能力。
要本系统中我们可以用一台普通PC来完成这个功能。
三软/硬件设计3.1 设计的流程嵌入式移动打印终端系统设计开发可以分为三5个模块:■开发环境的建立■硬件的设计;■扫描仪驱动的设计;■打印机驱动的设计■服务器数据库的设计及通信模块的开发。
设计思想是:从硬件到软件,从底层到上层的方法。
流程图如下3.2 硬件设计由于本开发系统中的核心部件采用已有的开发板,硬件设计的任务就大为简单,其核心任务就转化为通过嵌入式开发板将各个部件连接在一起即可。
3.2.1 嵌入式开发板和扫描仪的连接这一步骤是要把电路设计的图给出的,但是由于现在的设计都是从理论上做而已,没有真实的开发板,所以画不出来电路图。
3.2.2嵌入式开发板和远程服务器的连接这一步骤是要把电路设计的图给出的,但是由于现在的设计都是从理论上做而已,没有真实的开发板,所以画不出来电路图。
3.2.3 嵌入式开发板和微型打印机的连接这一步骤是要把电路设计的图给出的,但是由于现在的设计都是从理论上做而已,没有真实的开发板,所以画不出来电路图。
四各驱动程序的设计(软件设计)4.1 打印机驱动的设计按照编写嵌入式驱动的方法,打印机驱动的编写可分为下列的几个环节:■定义设备号和设备名■实现设备驱动初始化函数和清除函数;■设计所要实现的文件操作,定义file_operation结构,实现所需的底层接口调用函数;■将驱动编译到内核或编译成模块,用insmod命令加载;■生成设备节点文件。
4.1.1定义设备号和设备名4.1.2 设备驱动初始化函数和清除函数其中,在初始化函数weida_printf_init中完成设备注册任务和微型打印机端口初始化任务,具体函数如下:○1ret=register_chrdev(WEIDA_MAJOR,DEVICE_ANME,&weida_print_fops);完成设备注册任务,其中WEIDA_MAJOR为设备号,DEVICE_NAME为设备名,weida_printer_fops 为struct file_oerations结构休变量,其内部每一个成员都是函数指针,指向对应的微型打印机底层接口。
○2初始化GPIO端口Weida_printf_io_init()函数将调用一睦设置GPIO的函数将GPIO初始化:set_gpio_ctrl()函数用于设置GPIO口的相关属性,如set_gpio_ctrl(WEIDA_DA TA_READYIGPIO_PULL_DISIGPIO_MODE_OUT)设置GPIO_D0口的一些属性,其中WEIDA_DA TGA_READY为连接打印机的ready 口的GPIO—D0,GPIO-PULL-DS设置不需要上拉电阻,GPIO—MODE-OUT设置口为输出口,同样可以定义其它几个GPIO口相应属性。
式开发板向微型打印机发送ASCII数据n,其中具体实现代码如下:每次发数据时都要延迟几毫秒,以防向打印机发送数据过快,打印机来不及处理而产生丢失数据现象,所以要设置。
下面具体分析如何编写这些惛层接口操作函数。
(1)weida_printer_open/weida_printer_close;打开/关闭打印机:该函数完成打印操作,在该函数中,首先判断打印机是否在张,是否忙。
是否打印时用函数copy_from_user(kbuf,buffer,count)将数据从用户态到核心态。
○1weida_printer_ioctl通过该函数对打印机的字体、行距等属性进行设置,函数的具体实现代码如下:(2)weida_print_select4.编译扫描仪制备驱动假设上述微型打印机驱动代码存放在weida_printer.c 和weida_printer.h中并且放在5.加载设备编译好驱动模块后,可以通过网络将weida_printer.o文件传输到嵌入式开发板,在嵌入式开发板超级终端环境下执行下列命令将打印机设备运动模块加载内核:Inmsod weida_printer.o生成设备节点:Mknod/dev/weida_printer c23406.打印机驱动测试程序设计通过上面的几个步骤,打印机驱动模块已经注册到内核,在/dev目录下可以打到weida_printer设备,那么编写的设备驱动模块是否正确,能否完成所要求的功能呢?这些必须编写测试程序来进行测试.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测试程序代码,详细的功能测试代码可以在该程序的基础之上进行扩充.4.1.3 扫描仪驱动设计扫描仪直接接到嵌入式开发板串口上,对它的控制非常简单,只需要将串口1的波特率属性配置成和扫描仪一致,扫描仪扫描后直接可以从串口读出数据,读数据就为扫描仪扫到的条形码.1.编写串口设置函数Set_speed(int fd,int speed)用于设置串口速率,其中fd为打开设备文件,speed为速率,具体的4.1.4 网络通信模块及服务器的开发嵌入式移支打印终端和远程服务器之间采用C/S模式,PC作为服务器,客户端,两者之间通过以太网连接。
远程服务器数据据库采用SQL SEVER ,开发工具使用Microsoft Visual C++6.0;1.建立数据库在远程服务器上要建立3个表。
分别为bookinfo表,borrow表和userifno表。
具体内容在这里就不写了。
2.服务器端通信程序设计数据库建立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服务器端程序的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