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试题汇编(燃料及其利用)
2020届初三中考复习题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解析版)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
--培根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说法合理的是()A.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B.白色污染——废弃塑料袋焚烧处理C.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2.2015年5月,某养老院发生火灾,导致38人遇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
下列自救措施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B.赶快乘电梯逃生C.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灭火器材将火扑灭D.拨打火警电话并到窗口呼救3.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4.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是氮气B.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C.煤、石油、沼气、风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D.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5.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6.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研究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减缓大气温室效应B.开发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家用汽车替代公交车D.利用垃圾发电,变废为宝7.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B.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C.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会燃烧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9.2015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
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燃料及利用(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燃料及其利用(含答案)1.用嘴将蜡烛吹灭,最主要的原因是()A.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B.吹出大量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C.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D.降低了空气的温度【答案】A2.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煤块经粉碎处理后燃烧的更快,这是因为。
【答案】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煤粉与氧气有更大的接触面3.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邻居乱扔烟头,不慎引起火灾,烟头在火灾中的作用是。
(2)熄灭酒精灯火焰时要用灯帽盖灭,其原理是。
【答案】(1)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隔绝空气(氧气)4.固体CO2又称干冰,易升华。
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CO2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CO2不能支持燃烧D.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答案】A5.下列灭火的方法主要利用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的原理是()A.起火的油锅用锅盖盖灭 B.燃烧的木材用水浇灭C.关闭燃气阀门使燃烧停止 D.森林着火设置隔离带【答案】A6.许多家庭做饭用罐装的“煤气”作燃料,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石油属于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若厨房失火时,要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灭火原理。
【答案】不可再生清除可燃物7.燃料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请你运用所了解的燃料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三大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和。
(2)煤燃烧时排放的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
酸雨是指pH (填“>”、“<”或“=”)5.6的雨水。
(3)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我们在合理利用的同时,要努力开发新能源。
请你写出一种你所知道的新能源。
【答案】天然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风能8.我国从2011年5月1日开始实行“酒驾入刑”,饮酒后不能驾驶机动车。
饮用酒主要成分的名称是,化学式是,它是一种优质的可再生燃料,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生成、。
2020化学中考试题专题10--燃料及其利用(解析版)

2020化学中考试题试卷与解析专题10 燃料及其利用1.(2020广东广州)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CO2B.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C.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A【解析】A、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导致的是温室效应,故错误;B、石油分馏能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和柴油等产品,故正确;C、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都不是空气污染物,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正确;D、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故选A。
2.(2020辽宁沈阳)2020年3月起,沈阳市三环内全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下列为“禁止放鞭炮”标志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A、图标为禁止带火种标志,故A不正确;B、图标为禁止放鞭炮标志,故B正确;C、图标为禁止烟火标志,故C不正确;D、图标为禁止吸烟标志,故D不正确。
故选B。
3.(2020四川内江)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B.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干冰”灭火器扑灭C.“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D.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砍伐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势【答案】C【解析】A、加油站的空气中可能含有可燃性颗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故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不符合题意;B、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干冰”灭火器扑灭,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不符合题意;C、“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木材的着火点,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会被提高,符合题意;D、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砍伐一条“隔离带”,可以清除可燃物,以控制火势,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0云南昆明)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B.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C.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答案】C【解析】A、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若没有明火或高温,可燃性气体就不会燃烧,也就不会爆炸,A 选项错误;B、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温度,使温度降至油的着火点以下,B选项错误;C、木柴架空后,木柴之间的空隙被空气填补,因此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选项正确;D、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体的灭火应不留痕迹,尽量减少损失,因此应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D选项错误;故选C。
2020届中考化学《燃料及其利用》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燃料及其利用》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是()A.粉碎煤块B.制蜂窝煤C.减少空气的量D.液体燃料喷雾2.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C.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D.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3.下列做法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结束时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后停止加热B.燃烧的酒精灯用嘴吹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4.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A.高温煅烧石灰石制CO2B.白磷在氧气中的燃烧C.镁和稀盐酸的反应D.生石灰与水反应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① 2g 氢气与 8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10g 水② 用上图探究燃烧的条件,水中白磷与试管中红磷不燃烧的原理相同③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足量是为了充分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④ 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6.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要求的是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货车上运送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7.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石油B.天然气C.煤D.氢气8.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
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B.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C.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D.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放热B.只有燃烧才会放热C.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D.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10.用木材做木桩时,常把埋入地下的部分烧焦,目的是A.烘干木材 B.使木桩变得更结实C.烧死虫子 D.形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炭层11.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燃料及其利用》测试试题(含答案)

《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燃冰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C.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2.环境保护部将2015年环境日主题确定为“践行绿色生活”,旨在提升人们对“生活方式绿色色化”的认识和理解.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废旧电池回收利用 B.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C.超市购物提倡使用布袋 D.在城市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3.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严禁烟火B.禁止使用手机C.架高顶棚加强通风D.降低燃料着火点4.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A.天然气B.氢气C.石油D.煤5.野炊时,小华发现簧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A.方便添加木柴B.升高木柴的温度C.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D.降低木柴的着火点6.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A.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B.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C.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B.当氧气参与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空间里氧分子越多,反应越剧烈C.如果没有催化剂的帮助,过氧化氢也可以分解产生氧气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因此属于缓慢氧化8.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为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下列图标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A.B.C.D.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因为有机物中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有机物10.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全部正确的是()A.A B.B C.C D.D11.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12.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B.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分解成焦炭、煤焦油、汽油等物质C.地球表面约96.5%被水覆盖D.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资源储量无限,而且可再生1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微粒观: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C.转化观: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一氧化碳D.守恒观:18g氢气和18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36g水14.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15.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喝汽水后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前,先做灯火实验C.制糖工业中常常利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D.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碳在充分燃烧二、填空题16.水是生命之源。
2020中考人教化学:燃料及其应用习题附答案

2020中考人教化学:燃料及其应用习题附答案**专题:燃料及其应用**1、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在温度什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其主要原因是()A. 隔绝氧气B. 降温到着火点以下C. 移走可燃物D. 无法判断【答案】C2、许多人喜欢染发,经调查染发剂中常含有对苯二胺(化学式为C6H8N2),它有致癌作用,建议不要轻易染发。
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分析错误的是()A.由三种元素组成 B.氢元素所占质量分数最小C.属于有机物 D.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1 【答案】D3、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 燃烧一定是化学反应B. 燃烧不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C. 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D. 凡燃烧的物质,一定有火焰产生【答案】A【解析】【解答】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有的燃烧不需要氧气参加.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但是不是燃烧,可燃物燃烧时不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例如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没有火焰,所以A正确.4、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H2和空气B. H2和天然气C. N2和O2 D. CH4和CO2【答案】A5、“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减少能量消耗,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下列做法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大量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B.汽车使用乙醇等清洁燃料C.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D.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减少能量消耗,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A选项大量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是低碳生活;B选项汽车使用乙醇等清洁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低碳生活;C选项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与低碳生活无关;D选项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低碳生活,故答案选择C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操作A Cu(NO3)2溶液AgNO3溶液Cu 过滤B Na2CO3NaHCO3盐酸结晶C Fe Cu 稀硫酸过滤D CO2HCl NaOH溶液洗气A. AB. BC. CD. D【答案】A7、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A. 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给煤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B. 酒精洒到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隔绝空气又降低了温度C.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D. 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D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菜刀用后洗净擦干B.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C.坐公交车代替开私家车D.管道天然气泄漏,打开电灯检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菜刀用后洗净擦干,可以有效的反正钢铁的生锈,做法是合理的,B.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不仅可以吸附气味,也能吸附颜色,C.坐公交车代替开私家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做法是值得提倡的,D.管道天然气泄漏,不能打开电灯检查,否则会造成爆炸,故选D9、.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答案】D10、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A. 隔绝空气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清除可燃物D.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答案】D11、化学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有关主题知识与应用不正确的是()。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B.用聚乙烯塑料袋盛装食品C.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D.家里发生火灾时立即躲在衣柜里等待救援2.现在冬天大气污染较为严重,供暖是原因之一。
从环境角度考虑,下列燃料最理想是( )A.煤B.氢气C.汽油D.天然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传导光信号进行通信,Si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B.燃烧、爆炸或颜色发生了改变的变化过程一定发生化学反应C.C60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一种新型的碳的化合物,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D.目前提出的“低碳经济”,目标是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4.下列安全措施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马上打开抽风机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往上面浇水扑灭D.冬天关闭门窗用煤炉取5.单宁酸又称鞣酸,是一种多酚化合物,存在于柿子、茶叶、咖啡、石榴等植物组织中,单宁酸的化学式为C76H52O4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宁酸为有机化合物B.单宁酸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的C.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7:46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6.在我国的许多城市里,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 )①悬浮颗粒(如PM2.5);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氮气;⑥二氧化硫;⑦稀有气体;⑧二氧化氮.A.①③④⑥⑧B.②④⑦⑧C.①③④⑥D.①④⑥⑧7.下列气体的排放可能会造成酸雨的是( )A.CO B.CH4C.SO2D.CO28.在一次化学小 Party 上,几位外国留学生的讨论中,不正确的说法是()1/ 9A.詹姆斯: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B.霍华德:酒精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C.哈登:在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D.保罗: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9.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实验桌上酒精着火,可用湿布盖灭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扑灭森林火灾时,迅速开辟出一条隔离带D.厨房燃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黑色的固体变成红棕色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11.近日我州某地成功处置了一辆满载三氯化磷( PCl3)的车辆泄漏事故.三氯化磷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盐工业产品,无色液体、密度1.574g/cm3(21℃),熔点﹣112℃,沸点75.5℃,易燃.遇水反应生成亚磷酸(H3PO3)和氯化氢,与有机物接触会着火.下列对三氯化磷的说法错误的是()A.三氯化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B.运输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时,可以用水浇灭C.运输途中应防雨淋和防高温D.三氯化磷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Cl3+3H2O═H3PO3+3HCl↑12.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
2020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二十:燃料及其利用

2020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二十:燃料及其利用1.(2020牡丹江)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的是( )A .合理和综合利用煤和石油B .研制太阳能电池、海洋电池等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D .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2.(2020新疆)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B. 酸雨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C. 由于新能源开发,可以无节制地使用石油资源D. 生活中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都是石油产品3.(2020江西)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信号实现全球覆盖。
发射用的火箭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关于该燃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热值高,推力大B. 反应方程式是222 2H O 2H O 点燃C. 绿色无污染D. 贮存、运输和加注都容易4.(2020宁夏)学化学、用化学。
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洗发时,先用洗发剂后用护发剂B. 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露,立即开灯检查C. 室内着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贴近地面逃离现场D. 炒菜时发现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可调大燃气灶的进风口5.(2020江西)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B.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C. 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D. 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区域6.(2020海南)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氧气B.降低着火点C.隔离可燃物D.降低至着火点以下7.(2020江西)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A. 大理石B. 小木条C. 玻璃D. 泥沙8.(2020攀枝花)“化学链燃烧”是新的燃烧概念,即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燃烧,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试题汇编(燃料及其利用)1.〔晋江〕为确保生命安全,以下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连续前进B.厨房内管道煤气〔要紧成分是CO 〕泄漏,赶忙点火燃尽C.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赶忙用湿抹布扑灭D.炒菜时油锅着火,赶忙浇水灭火2.〔厦门〕依照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以下判定不正确的选项是....... A .现象①②讲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 .现象①讲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 .现象②③讲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D .现象①③讲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3.〔南平〕以下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讲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差不多上可再生的能源B .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差不多上有限的C .都属于混合物D .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4.〔绵阳〕王宁同学从资料中查得白磷的着火点是40℃,他将一小从白磷放入800℃的水中.并用导管对着热水中的白磷吹气,结果白放燃烧了起来。
除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一因素外,上述热水中白磷燃烧的可能缘故是A .嘴吹出的气体中仍含有可支持燃烧的氧气B .嘴吹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也可支持燃烧C .白磷这一可燃物专门容易燃烧D .吹气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使白磷燃了起来5.〔重庆〕关于乙醇汽油的以下讲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填序号〕。
A.乙醇属于可再生性能源B.乙醇汽油不能用作汽车燃料C.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约石油资源6.〔雅安〕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燃料架空的实质是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7.〔雅安〕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大气中CO 2浓度增加,由此导致A .温室效应 B.臭氧空泛 C.酸雨 D.白色污染8.〔肇庆〕卡拉OK 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
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
以下有关讲法错误的选项是......A .泡沫、海绵是可燃物B .泡沫、海绵的着火点专门高C .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D .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撒向安全处9.〔盐城〕以下讲法错误的选项是〔 〕A .燃烧一定包含着化学变化B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D .爆炸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10.〔鄂州〕以下图中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①白磷燃烧 ③红磷不燃烧②白磷 不燃烧 铜片 80℃的水小莹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④11.〔烟台〕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以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专门快就熄灭了。
对这一实验的讲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D)假设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可不能专门快熄灭12.〔北京〕以下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 C D13.〔晋江〕进展生态循环农业,有利于农村的可连续进展。
〝猪──沼──果〞是综合利用猪的粪便发酵的产物,如沼气、沼渣。
〔1〕猪粪便发酵产生沼气的过程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燃烧沼气用于煮饭、照明是将化学能分不转化为能和 能。
沼气的要紧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清洗沼气池时,要注意幸免明火,否那么容易发生 事故。
〔4〕用沼渣种植的某种橙中含有柠檬酸,该橙汁的pH 〔选填〝>〞、〝<〞或〝=〞〕7。
〔5〕写出〝猪──沼──果〞进展模式的一点积极意义 。
答案:〔1〕化学 〔2〕热、光〔或电〕 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 〔3〕爆炸 〔4〕< 〔5〕爱护农村环境〔节约资源等〕14.(厦门)我市正在逐步将管道煤气由石油液化气(要紧成分是丁烷)改为天然气,小明家要进行灶具和燃气泄漏报警器的调整。
请填空:(1)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 4H 10+13O 2点燃8CO 2+10H 2O请写出天然气要紧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设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
改为天然气后,同体积燃料燃烧消耗空气的体积将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那么灶具的调整方法是减小________(填〝燃料〞或〝空气〞)的进气量;(3)燃气泄漏报警器的位置要从低于灶具的地点移到高于灶具的地点,其缘故是__________。
热水热水答案:(1)CH4+2O2点燃CO2+2H2O (2)减小,空气(3)甲烷密度比空气小,而丁烷比空气大15.〔南平〕在成都市公交车燃烧事故的缘故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讲明汽油的着火点较(选填〝高〞或〝低〞);汽油要紧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以下物品禁止携带的是(填序号,可多项选择,下同)。
A.鞭炮B.瓶装饮料C.书刊杂志D.酒精(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咨询题的讨论,以下观点合理的是。
A.公交车内要配备消防器材B.公交车内坐椅用阻燃材料制成C.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答案:(1) 低2C8H18 + 25O2点燃16CO2 + 18H2O (2) 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3) A、D (4) A、B、C16.〔漳州〕学习化学后,我们能够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咨询题.。
〔1〕家用燃气热水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要紧有毒气体是。
〔2〕今年我市加大对九龙江水质的整治力度,请你讲出造成水质污染的缘故之一。
〔3〕形成酸雨的缘故是空气受SO:和氮氧化合物的污染,酸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危害有。
〔4〕某校九年级学生到郊外野炊,负责烧饭的同学引燃枯枝后,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燃烧不旺,并产生了专门多浓烟,缘故是;活动终止后,同学们及时用水把火熄灭,其要紧灭火原理是。
答案:〔1〕CO〔或一氧化碳〕〔2〕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其他合理答案〕〔3〕腐蚀建筑物〔其他合理答案〕。
〔4〕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降温到着火点以下并隔绝空气。
17.〔湘潭〕把握燃烧与灭火的原理,关于科学利用和操纵燃烧反应专门重要。
请简单的写出以下灭火事例中的灭火原理。
⑴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⑵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2〕隔离可燃物18.〔莆田〕乙醇汽油的使用,能够缓解石油危机。
所谓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
(1)乙醇汽油属于_________(选填:〝纯洁物〞或〝混合物〞)。
(2)从环境爱护的角度看,以下燃料中最理想的是___________ (填写字母编号)。
A.氢气B.煤C.乙醇汽油D.煤气(要紧含CO)答案:(1)混合物(2)A19.(福州)2009年3月7日起福州市民连续使用天然气。
(1)福州市区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①以下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选项是。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②天然气(要紧成分是甲烷)和液化石油气(要紧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不约为75%和82.3%,通过该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比液化石油气更环保的理由。
③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莆田输送到福州气门站的天然气需通过除杂、添加无毒臭味剂、减压等处理后才能输送到市民家中。
用分子的观点讲改日然气减压后体积会膨胀的缘故。
答案:⑴① B、C ②充分燃烧等质量的天然气比液化石油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少,可减缓温室效应。
③CH4+2O点燃CO2+2H2O ⑵分子间隔增大20.(福州)阅读材料,回答以下咨询题。
材料一:2018年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
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
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
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材料(填〝有机〞或〝无机〞)。
请回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
(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填标号)A.提供氧气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可燃物(3)依照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缘故。
(答一点)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有机可燃性(2) C (3)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Mg(OH)2△MgO+H2O ↑21.〔广州〕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
大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等环境咨询题。
①天然气〔要紧成分为CH4〕完成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②运算1g CH4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m〔精确到0.01g〕;422222.〔南京)某化学爱好小组用火柴、蜡烛、烧杯三种实验材料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提出咨询题]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猜想与假设]1.有可燃物2.温度要达到着火点3.与氧气(或空气)接触验证对比实验假设1 例如:加热烧杯,烧杯不可燃〔仿惯例如填写〕▲假设2 常温放置蜡烛,蜡烛不燃烧〔仿惯例如填写〕▲假设3 点燃蜡烛,蜡烛在空气中连续燃烧〔仿惯例如填写〕▲[得出结论猜想正确,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个条件,只要破坏个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反思质疑门氢气在氯气中能燃烧。
燃烧是否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查阅资料1]镁条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细铁丝能够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磷能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表达与交流]依照上述内容和课本中对〝燃烧〞的描述,你认为叫做燃烧。
[反思质疑2]依照〝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什么缘故会〝火星四射〞?[查阅资料2]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