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5章《探究电路》专训试题2:控制变量法与转换法的应用

合集下载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同步练习(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同步练习(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某同学将一盏台灯接入电路中,闭合台灯开关时,发现台灯灯泡不亮,同时其它用电器也停止工作,经检查发现空气开关跳闸,其原因可能是()A. 台灯灯座的两个接线柱相碰B. 进户线的火线与零线原来就相碰C. 台灯灯丝断了D. 台灯开关处短路2.甲乙丙三根相同材料的金属丝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金属丝甲电阻阻值最大B. 金属丝乙电阻阻值最大C. 金属丝丙电阻阻值最大D. 三根金属丝电阻阻值一样大3.如图所示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当滑动变阻器中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变大的是()A. B.C. D.4.不能用湿手摸用电器和开关的原因不是因为()A. 皮肤潮湿时电阻小,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B. 皮肤潮湿时电阻大,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C. 水流入开关内能导电,使人和电源相连D. 家用电器漏电时,人用潮湿的手触摸金属外壳时会有很大电流通过人体5.下列有关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A.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B.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 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电阻也为零D.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1、S2,测得U甲:U乙=5:2;若只断开开关S2,拆去电压表,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则I甲:I乙为()A. 1:1B. 5:2C. 2:5D. 25:47.双脚站在高压线上的鸟,没有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是A. 电线上有一层绝缘的保护材料B. 鸟的脚爪是很好的绝缘体C. 鸟两脚间的电压很低D. 鸟的两脚是非常干燥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地球上水体有很多是以固体形式存在的,青藏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耸立,是世界上最大的“固体水库”B. 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应对准火焰的底部喷射C. 保险丝能在电流过大时熔断,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D. 冰熔化时温度不变,但是内能是增加的9.一个标有“1.5A50Ω”字样的电阻,当它与一个标有“1A30Ω”字样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时,电路两端的最大允许电压为()A. 30VB. 120VC. 75VD. 80V二、多选题10.灯泡L1、L2标有“6V 3.6W”字样,灯泡L3、L4标有“6V6W”字样;把四个灯泡按如图所示连入电路中都发光,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1>P4B. R2>R3C. 最亮的灯泡是L1D. 最亮的灯泡是L211.对于欧姆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公式表明: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B. 公式表明: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 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D. 公式U=IR表明:导体两端的电压U是由通过它的电流I和它的电阻R共同决定12.图甲为某可调节亮度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a、b、c是它的是三个接线柱,a、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同向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电位器和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B. 电位器与灯泡并联C. 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D. 若只将b、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13.现在一般标准住宅内配电系统都使用了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三线插座等设备,有一配电系统如图所示.其中各个设备的特征是()A. 电能表上不能直接读出应该交的电费B. 空气开关兼具保险丝的短路保护作用C. 三线插座正中间的插孔应该接三脚插头的最长那只脚D. 漏电保护器用于当灯泡的灯丝烧断时,将电流导入大地14.用如图所示电路,不能完成下列哪个实验()A. 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关系B. 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C. 测量电阻D. 探究电功跟电流、电压和通电时间的关系三、填空题15.有一个电灯,它的电阻是10Ω,正常工作的电压为6V.现只有一个电压为9V的电源,为使电灯正常工作,应给它________(选填“串”或“并”)联一个阻值为________Ω的电阻.16.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为6V 保持不变,电阻R1=5Ω,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10Ω.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________.17.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下表给出了可供选择的几种导体,选用A、D 两根导体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________ 是否有关;要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用导体A和导体________ ;要探究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用________ 两,其中10Ω表示________,1.5A表示________.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R=10Ω,R'上标有“10Ω 1A”字样,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下端滑到上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________,电流表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探究电路测试卷.docx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探究电路测试卷.docx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测试卷一、选择(每题2分,共32分)1. 对于某个导体电阻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两倍,导体的电阻也增大两倍B. 通过导体的电流减小一半,则导体的电阻增大两倍C. 当导体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D.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2. 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将导体连入电路,电路中就有电流B.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电阻越小C. 有电流通过的小灯泡,其两端不一定有电压D. 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就越大3. 如图所示,将一根铅笔芯通过两个夹子接入电路中,当只把右端夹子向左移时,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小灯泡变亮。

导致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_ 顶刁Qi —一-;! A. 材料 (B. 长度C. 温度D. 横截面积 4,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小灯泡U-I 关系的是()。

5. 如图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示意图,当滑片P 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6.将两只滑动变阻器按图所示的方法连接,如果把a 、b 两根导线接入电路里,要使这两只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 总电阻最大,应把滑片Pl 、P2放在() .A.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右端jo — yo~B.Pl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左端C.Pl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左端D.Pl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右端7.如图为电阻箱结构示意图,要使连入电路的电阻为7欧姆,应将铜塞插入插孔的()D. b® d8.有两个可变电阻,开始时阻值相等,都为R,现将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将另一个电阻的阻值减小,则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将()A.—定大于RB. 一定等于RC.—定小于RD.以上结果都有可能9.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中间位置,闭合开关S,两____ 卜,个灯泡均能发光(假设灯丝电阻不变),此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则[V I ______________ IA.L1和L2都变亮B.Li变暗,L2变亮C.Li变亮,L2变暗D.L,和L2都变暗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是()A.电压表V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B.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C,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D.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11.下列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开关应该接在火线与灯泡之间B.若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使用了大功率用电器C.使用试电笔判断火线、零线时,手要按住笔尾金属体D.使用三线插头和三孔插座的目的,是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A.灯泡和两孔插座是串联的火军地线线线 12. 如图,是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当闭合开关后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正常,但电流表指针不动,问 题是()A. 电流表完好,但与导线未接牢B. 电流表烧坏,导致电路不通C.电流表短路D. 小灯座断路13. 如图所示,小华用裸铜导线的一端将两只小灯泡的螺旋套捆绑在一起,并让下面那个灯泡的尾部金属点与电 池正极接触,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负极接触(各处接触良好),下列有关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两灯都亮,两灯是串联的B. 两灯都不亮,这样连接时电路中不会有电流C. 两灯都亮,两灯是并联的D. 下面的灯亮,上面的灯不亮,电流不通过上面那个灯的灯丝 14.关于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保险丝是由熔点较高的材料制成的B. 正常情况下火线与大地间的电压为零C. 用电器的开关必须安装在火线上D. 电路连接处接触不良不可能引起火灾15. 如图甲为某可调亮度的台灯,如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心b 、c 是它的三个接线柱,a 、c 分别 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力与滑片相连。

2019-2020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探究电路质量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探究电路质量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质量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由欧姆定律I=UR变形可得R=U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电压跟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D.导体电阻跟通过的电流和它两端电压无关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2R2,闭合S、S1,断开S2时,电压表示数为5 V;闭合S、S2,断开S1时,电压表示数为7 V,则R∶R2为()A.3∶2B.3∶3C.7∶5 D.5∶7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R=10 Ω,当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2 V。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通过电阻R的电流是0.6 AB.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2 VC.通过灯泡L的电流是0.2 AD.灯泡L两端的电压是2 V4.如图,已知电阻R1=20 Ω、R2=30 Ω,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1与R2的电压之比为2∶3B.电路的总电阻为50 ΩC.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3∶2D.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大5.如图是一个环境温度监控电路原理图。

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其电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闭合开关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环境温度升高,R的阻值变大B.若环境温度升高,电压表示数变大C.若环境温度降低,通过R电流变大D.若环境温度降低,通过R0电流变大6.2015年10月31日俄罗斯A321客机在飞往埃及的途中于西奈半岛坠毁。

救援人员在其内部发现了记录飞机各种信息的“黑盒子”,其某一部件外壳上三个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U1、U2、U3,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1、I2、I3,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它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以下对各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A.U1=U2=U3 B.I1=I2+I3C.U1+U2=U3D.以上都不正确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让开关S1和S2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其位于变阻器的左端,此时灯泡L能够发光,电流表A和电压表V均有示数。

2020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5章《探究电路》专训试题2:控制变量法与转换法的应用

2020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5章《探究电路》专训试题2:控制变量法与转换法的应用

专训2:控制变量法与转换法的应用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物理学中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在探究“导体的导电性能、电阻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或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来推断导体的导电性能和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利用了转换法。

其中,根据电流表的示数作出判断更准确,而根据灯泡的亮度作出判断更直观。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然后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探究电阻影响因素的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探究导体的导电性能1.(中考·汕尾)某物理兴趣小组学习了导体电阻的知识后,对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①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②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③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第1题图)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a、b两金属片分别插入如图B甲、乙、丙、丁溶液中所示的位置(金属片a、b每次插入溶液中的深度都相同)进行探究:(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本实验电路中接入电阻R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3)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如图B甲、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________(填序号);为了探究猜想②,应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________两图所示位置;(4)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如图B乙、丁所示位置,若I乙≠I丁,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该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B.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就是创造了电荷B.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被规定为电流的方向C.人体、大地、塑料都是导体D.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3.小明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发现实验器材中电阻丝只有一根,其他器材足够,如果要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活动,不可能完成的是()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4.如图所示是某居民家中的部分电路,开始时各部分工作正常。

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在烧水的电热壶突然不能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工作。

拔出电饭煲的插头,电热壶仍不能工作。

把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能发光。

若电路仅有一处故障,则()A.电热壶所在电路的B、D两点间断路B.插座的接地线断路C.插座左、右插孔短路D.电路的C、D两点间导线断路5.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

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A.U AB>U BC,I AB<I BCB.U AB<U BC,I AB=I BCC.U AB>U BC,I AB=I BCD.U AB=U BC,I AB<I BC6.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用电器电线绝缘皮破损了仍继续使用B.在未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灯泡C.在家庭电路中安装空气开关或保险丝D.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7.某同学设计的煤气检测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Q为气敏元件,其阻值随煤气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闭合开关S,当煤气浓度升高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输出信号电压U ab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大,输出信号电压U ab变大C.电流表示数变小,输出信号电压U ab不变D.电流表示数变大,输出信号电压U ab减小8.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两个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故障可能是()A.电流表开路,并且L1、L2灯丝断了B.L1灯丝断了C.灯泡L2开路D.灯泡L1短路9.甲、乙两个电阻的U-I图线如图所示,若把两个电阻串联接在同一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电阻值小于乙的电阻值B.通过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是2:1C.甲、乙两个电阻两端电压之比是2:1D.甲、乙两个电阻的阻值之比是1:210.压敏电阻的阻值是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单元检测卷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单元检测卷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单元检测卷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L1、L2均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灯L1和灯L2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B.灯L1和灯L2通过的电流一定相等C.越亮的灯泡通过的电流越大D.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B.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C.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量小于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量D.电压表V1的示数和电流表A的示数比值不变3.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闭合开关S,灯泡L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测试a、b、c三点氖管均发光,再用测电笔测试插座的两孔氖管也都发光,该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A.进户零线开路B.导线bc间开路C.灯泡L开路D.插座内部短路4.如图甲所示电路,先闭合开关S,断开S1,电压表的示数是4.5 V,再闭合S1,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R1、R2的阻值之比是()A.9:15B.3:2C.15:9D.3: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a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滑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不变B.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乘积变大C.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变大7.将电灯、开关和插座接入家庭电路中,接线正确的是()A.B.C.D.8.从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R=U I,对电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B.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C.当电压为0时,电阻也为0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二、填空题9.图是小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

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5章 探究电路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5章 探究电路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单元测试【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1. 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一段电路中有电流,其两端就一定有电压B .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C .电压、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不为零D .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时,电流不一定变大 【答案】B【解析】电压是导体形成电流的原因,一段电路有电流,则两端就一定有电压,故A 选项说法正确;电路两端有电压,如果开关没有闭合,电路没有构成通路,则电路中也没有电流,故B 选项不正确;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电流无关,故C 选项说法正确;电压一定时,其电阻越小,通过的电流越大,选项中没有说明电压不变,所以电阻变小时,电流不一定变大。

故选B 。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加在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B.电阻丝横截面积发生变化C.连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发生变化D.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强度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发生变化,导致电路中电流变化,导致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都发生变化,接入电路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电阻丝长度的变化,电阻发生变化的结果是电路电流变化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的变化。

整个过程中电阻丝的横截面积都没有变化。

3.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V 时导体中的电流是1 A ,如果将电压减少到2V 时,导体中的电流为( )A .2AB .0.25AC .3AD .0.5A【答案】D【解析】因电阻的大小与两端的电压无关,所以当其两端电压减到2.0V 时,电阻的阻值不变; 所以有:1212U U I I = 所以2211210.54U V I I A A U V==⨯=,故选D 。

4.如图,R 1=10Ω,R 2=30Ω,R 3=2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S 1、S 2都闭合,则电路中的总电阻是( )A .40Ω B.60Ω C.12Ω D.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当S 1、S 2都闭合,R 1被短路, R 2和R 3并联。

精品试卷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专项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

精品试卷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专项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专项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是“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部分电路,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本身都有电阻,所以测量会有误差,关于该电路测量R x阻值的实验误差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值小于实际值,测量值的本质是电流表电阻R A和待测电阻R x串联后的总电阻B.测量值小于实际值,测量值的本质是电压表电阻R v和待测电阻R x并联后的总电阻C.测量值大于实际值,测量值的本质是电流表电阻R A和待测电阻R x串联后的总电阻D.测量值大于实际值,测量值的本质是电压表电阻R v和待测电阻R x并联后的总电阻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5V,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定值电阻R1标有“6Ω 0.5A”,在保护电表及其它元件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1两端电压变化范围是0~1VB.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是1~3VC.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是0.33~0.6AD.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4~9Ω3、如图所示电路,在a、b两点间接一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后灯泡能发光。

现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灯泡亮度变亮,则图所示的接法中正确的是()A.B.C.D.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各实验器材完好,开关由断开到闭合,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V1与V的示数均不变B.A和V的示数均变大C.V的示数与A的示数的比值不变D.V1与V的差变大5、在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其中a是锰铜合金,b、c、d是镍铬合金,a和b长度粗细相同,c和a、b的长度相同但c比较细,d和c的粗细相同,但d 比较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电流表示数越大说明电阻越大B.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可以选a和dC.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选b和cD.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可以选a和c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专训2:控制变量法与转换法的应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物理学中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在探究“导体的导电性能、电阻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或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来推断导体的导电性能和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利用了转换法。

其中,根据电流表的示数作出判断更准确,而根据灯泡的亮度作出判断更直观。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然后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探究电阻影响因素的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探究导体的导电性能1.(中考·汕尾)某物理兴趣小组学习了导体电阻的知识后,对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①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②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离有关③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第1 题图)如图A 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a、b 两金属片计了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图B 甲、乙、丙、丁溶液中所示的位置(金属片a、b 每次插入溶液中分别插入如的深度都相同)进行探究:(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本实验电路中接入电阻R0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_判断;(3)将金属片a、b 分别插入如图 B 甲、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________(填序号);为了探究猜想②,应将金属片a、b 分别插入________两图所示位置;(4)将金属片a、b 分别插入如图 B 乙、丁所示位置,若I 乙≠I丁,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中考·陕西)雨天乘车时,小华发现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刮水器随着雨的大小,刮动的速度相应地发生变化。

雨停后,刮水器自动停止工作。

小华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它的工作电路中安装有“雨水检测金属网”装置。

小华想,该装置究竟在刮水器工作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于是他自制了如图甲所示的雨水检测金属网(以下简称检测网),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模拟电路进行探究。

(第2题图)(1)小华按照所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实验时,检测网未放入雨水中,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再将检测网放入雨水中,电路接通,表明雨水是________(填“导体”或“绝缘体”)。

小华通过观察电路中____________的变化,来判断电动机转速的变化,从而反映刮水器刮水速度的变化。

(2)将检测网竖立并浸入雨水中不同深度处进行实验,记录如下数据:检测网浸入雨水中部分未浸入1/3 浸入2/3 浸入全部浸入电流表的示数/A 0.16 0.20 0.32①结合上述实验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②分析数据可知,检测网浸入雨水中深度越深,电流表示数越大。

这说明a、b 间接入电路的电阻在_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根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知:a、b 间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是由导体的______________变化引起的。

(3)小华设计的电路在无雨水时,电动机不能转动,无法实现车窗的清洗。

请你在不拆卸原电路的基础上,在该电路中加装一个电路元件,以解决此问题。

加装的元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简述你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探究电阻的影响因素(控制变量法)3.(中考·哈尔滨)小明、小红和小亮在做“探究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有关。

猜想二: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猜想三: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了 4 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

实验室提供(mm2)编号材料长度(m) 横截面积A 镍铬合金0.25 1.0B 镍铬合金0.50 1.0C 镍铬合金0.25 2.0D 锰铜合金0.25 1.0(第3题图)(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在M、N 之间分别接上不同导体,通过观察相关现象来比较导体电阻大小,小明、小红和小亮对图中的电路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小明认为:电流表是多余的,观察灯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小红认为:灯泡是多余的,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因为灯泡可以保护电路,从而防止小亮认为: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更好烧坏电流表。

你赞同________(填“小明”“小红”或“小亮”)的观点。

(2)为了验证猜想二,可依次把M、N 跟________、________(填“A”“B”“C”或“D”的)两端相连,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3)依次把M、N 跟电阻丝A、B 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分析比较A、B 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__________的关系,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小丽在探究同样的课题时,手边只有一根电阻丝,那么,她利用这根电阻丝和上述电路,不能够完成猜想________(填“一”“二”或“三”)的实验验证。

(5)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被称为控制变量法。

下列4个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A.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B.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C.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D.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4.(中考·白银)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知识后,同学们发现电流与水管中的水流相似、电压与水压差相似。

李明和同学们提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能与水管对水流的阻碍作用相似,所以针对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导体电阻大小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类比管道长短);细)。

有关(类比管道粗猜想二: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的电阻丝,于是他们从实验室借来了某合金材料制成的各种长度和横截面积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第4 题图)(1)连接电路时,开关S 应处于________(填“断开”或“闭合”)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___(填“a”或“b”位)置;(2)闭合开关后,他们发现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你判断他们的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电路连接正确后,他们经过认真测量,得到了下表所示的数据: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长度L/m 2.0 4.0 6.0 2.0 4.0 6.0 2.0 4.0 6.0 ⋯⋯横截面积2 S/mm 1.0 1.0 1.0 2.0 2.0 2.0 4.0 4.0 4.0 ⋯⋯电阻R/ Ω 2.0 4.0 6.0 1.0 2.0 3.0 0.5 1.0 1.5 ⋯⋯比较表中数据,要验证他们的猜想一,可选哪三组数据作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表中数据,要验证他们的猜想二,可选哪三组数据作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4)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结束后,细心的同学发现还有一个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没有研究,这个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专训答案专训1.(1)断开;保护电路(2)电流表示数的大小(3)①;甲、丙(4)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2.(1)导体;电流表示数(2)①0;②变小;横截面积(3)开关;将开关与检测网并联电路点拨:(1)放入雨水中,电路能接通,说明雨水是导体;可以通过观察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来判断电动机转速的变化;(2)①在检测网没有浸入雨水中时,电路是断开的,故电流表的示数应为0;②检测网浸入雨水中部分越多,电流表的示数越大,说明电路中的电阻越小,这也说明a、b 间接入的电阻越小,a、b 间接入的电阻横截面积变化引起的。

(3)要想在无雨水时电动机能这是由于可。

够转动,可在电路中加装一个开关,让开关与检测网并联即3.(1)小亮(2)A、C (3)导体的长度;在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4)三(5)C确地反点拨:(1)灯泡的亮度可以明显地显示电阻的大小,而电流表可以精映电阻的大小,两者串联接入电路中,在兼顾上述优点的同时,灯泡还可以起到仅保护电路的作用。

(2)研究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A、C 进行实验。

(3)利用仅长度不同的电阻丝A、B 进行横截面积不同的电阻线实验,可研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的关系。

(4)将一根电阻丝接入不同的长度在电路中,可研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的关系;将一根电阻丝一半接入电路,或对折后并联接入电路,可研究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

一根电阻丝的材料无法改变,不能用来研究电阻与导体的材料的关系。

(5)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利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4.(1)断开;b (2)电阻丝处断路(3)1、2、3(或4、5、6,或7、8、9) 1、4、7(或2、5、8,或3、6、9) (4)控制变量法(5)材料合前应将滑点拨:(1)为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开关闭电源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到最大阻值处,即图中的 b 端;(2)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压,说明与用电器并联的电路发生断路;(3)要验证猜想一:导体电阻与导体的长度的关系,应选取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的导体接入电路,:导体电1、2、3(或4、5、6,或7、8、9)组;要验证猜想二据为则应选取的数同的导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取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1、4、7(或2、5、8,或3、6、9)组;(5)在实验过据为体接入电路,即选取的数。

程中选取的导体的材料都相同,无法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