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四章电磁波总结及练习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四章 电磁波总结及练习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四章知识点总结及练习第十四章电磁波第一节电磁波的发现知识点: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例题:关于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稳定的电场周围能产生磁场B.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一定也是变化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一定也是均匀变化D.振荡电场周围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练习:1、一个电子向一个固定不动的质子运动过程中,( ) A.有可能发射电磁波B.不可能发射电磁波C.电子和质子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定守恒D.电子和质子组成的系统能量一定守恒2、下列关于电磁波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是横波C.机械波和电磁波都是传播能量或信息的一种方式D.公式v=λf都适用3、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是电磁场由近及远的传播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为3×108m/sC.电磁波也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D.电磁波由真空进入某种介质时,波长将变短第二节电磁振荡知识点:电磁振荡电路将电键扳到2,此时可以见到G表的指针来回摆动。
2、总结:能产生大小和方向都都作周期发生变化的电流叫振荡电流。
能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振荡电路。
其中最简单的振荡电路叫LC回路。
3、振荡电流是一种交变电流,是一种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它无法用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只能是由振荡电路产生。
4、那么振荡电路中的交变电流有一些什么样的性质:0 T t对应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q0 T t(2)电路分析:甲图: 电场能达到最大,磁场能为零,电路感应电流i=0甲→乙: 电场能↓,磁场能↑,电路中电流i ↑,电路中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叫放电过程。
乙图: 磁场能达到最大,电场能为零,电路中电流I 达到最大。
乙→丙: 电场能↑,磁场能↓,电路中电流i ↓,电路中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叫充电过程。
丙图: 电场能达到最大(与甲图的电场反向),磁场能为零,电路中电流为零。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第14章《电磁波》课件+强化作业+章末小结+限时检测(9份)章末小结14

解析:电磁波在介质和真空中都能传播,选项A错误;周 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电磁波,均匀变化的电场不能产生电磁 波,选项B错误;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产生变化的电流,能够产 生电磁波,选项C正确;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赫兹用 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D错误。
3.(2012·浙江理综,20)为了 测量储罐中不导电液体的高度,将 与储罐外壳绝缘的两块平行金属板 构成的电容器C置于储罐中,电容 器可通过开关S与线圈L或电源相 连,如图所示,当开关从a拨到b 时,由L与C构成的回路中产生周 期T=2π的振荡电流。当罐中的液 面上升时( )
辐射
都是c=3×108m/s 小→大 大→小
由七种色 光组成
一切高温 物体都能
辐射
伦琴射线 管中高速 电子流射 至阳极产
生
放射性元 素衰变时
产生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紫外线、伦琴射线和 γ 射线在真空中的传播 速度都为 3.0×108m/s B.红外线应用在遥感技术中,是利用了它穿透本领强的 特性 C.紫外线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红外线在水中的传播速 度 D.日光灯是紫外线的荧光效应的应用
答案:C 解析:只要是波就产生衍射现象,A错误;常用的遥控器 是发出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B错误;多普勒效应可判断物 体的相对运动速度,C正确;由爱因斯坦相对论知识知,光在 任何惯性系中的速度都相同,D错误。
2.(2013·四川理综,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 C.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 D.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答案:C
答案:D 点评:对于感生电场的考查是高考的冷点,以后复习中应 注意,这是学生的弱点。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14章《电磁波》总结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 3-4 第 14 章《电磁波1.课程内容标准(1)初步认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以及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的意义(2)认识电磁波的产生。
经过电磁波领会电磁场的物质性。
(3)认识电磁波的发射、流传和接收。
(4)经过实例认识电磁波谱,知道光是电磁波。
(5)认识电磁波的应用和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复习导航电磁振荡电磁波部分此刻均为 A 级要求,主要出此刻选择题部分。
在重点:1. 电磁场要深刻理解和应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大支柱: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场产生磁场。
能够证明:振荡电场产生同频次的振荡磁场;振荡磁场产生同频次的振荡电⑵依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老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离的一致的场,这就是电磁场。
电场和磁场不过这个一致的电磁场的两种详细表现。
2. 电磁波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从产生的地区由近及远地向四周空间流传开去,就形成了有效地发射电磁波的条件是:⑴频次足够高(单位时间内辐射出的能量形成开放电路(把电场和磁场分别到尽可能大的空间隔里去)。
电磁波是横波。
E 与B 的方向相互垂直,并且都跟波的流传方向垂直,横波。
电磁波的流传不需要靠其他物质作介质,在真空中也能流传。
在×10 8 m/s3. 电磁波的应用要知道广播、电视、雷达、无线通信等都是电磁波的详细应用。
第 1 课时电磁场电磁波1、高考解读如下图,半径为r 且水平搁置的圆滑绝缘的环形管道内,有一个电荷量为电子。
此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其磁感觉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平均变化的磁场将产生稳固的电场,该感觉电场电子将有沿圆环切线方向的作使劲,使其获取加快。
设t =0时辰电子的速度大小为v 0,方向顺时针,此后开始后运动一周后的磁感觉强度为则此时电子的速度大小为A. B 1 reB. m 2 v 0 2 2 r keC. mB 0 D. re m v 2 0 2 2 r m ke 2解:感觉电动势为E =k πr,电场方向逆时针,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112 2 2子用动能定理:k πr ,B 正确;由半径公式知, A 也正e = mv - mv 0222、知识网络考点 1。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四章 电磁波基础知识梳理

3. 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
4 / 16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1)无阻尼振荡:没有能量损耗的振荡。无阻尼振荡必是等幅振荡. (2)阻尼振荡:有能量损耗的振荡,若能量得不到补充,振幅会逐渐减小。 二、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1.电磁振荡的周期与频率 (1)周期: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要的时间,用“T”表示。 (2)频率:1 s 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用“f”表示。 (3)周期和频率关系:T= 。
就是 LC 电路的振荡周期, =
,在一个周期内上述各量方向改变两次;电容器
极板上所带的电荷量,其变化周期也是振荡周期, =
,极板上电荷的电性在
一个周期内改变两次;电场能、磁场能也在做周期性变化,但是它们的变化周期是振荡
周期的一半,即 ' = =
。
5 / 16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三、LC 振荡电路各量变化的对应关系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第十四章 电磁波
一、电磁场和电磁波
14.1 电磁波的发现
1.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 (2)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注意: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电场,叫感应电场或涡流电场,它的电场线是闭合的;
静电荷周围产生的电场叫静电场,它的电场线由正电荷起到负电荷止,是不闭合的。 二、电磁波的产生机理
四、正确理解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1.电磁场与静电场、静磁场的比较 三者可以在某空间混合存在,但由静电场和静磁场混合的空间不属于电磁场。电
磁场是电场、磁场相互激发形成的统一体。 注意:
(1)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跟闭合电路是否存在无关; (2)有单独存在的静电场,也有单独存在的静磁场,但没有静止的电磁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 第十四章 电磁波 测试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 第十四章电磁波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0分,共60分)1.为了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高考时很多地方在考场使用手机信号屏蔽器,该屏蔽器在工作过程中以一定的速度由低端频率向高端频率扫描.该扫描速度可以在手机接收报文信号时形成乱码干扰,手机不能检测从基站发出的正常数据,使手机不能与基站建立连接,达到屏蔽手机信号的目的,手机表现为搜索网络、无信号、无服务系统等现象.由以上信息可知()A.由于手机信号屏蔽器的作用,考场内没有电磁波了B.电磁波必须在介质中才能传播C.手机信号屏蔽器工作时基站发出的电磁波不能传播到考场内D.手机信号屏蔽器是通过发射电磁波干扰手机工作来达到目的的2.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从红光改为紫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一定变大C.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3.如图所示电路中,L是电阻不计的线圈,C为电容器,R为电阻,开关S先是闭合的,现将开关S 断开,并从这一时刻开始计时,设电容器A极板带正电时电荷量为正,则电容器A极板上的电荷量q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图中的()A.B.C.D.4.振荡电路的线圈自感系数为L,电容器的电容为C,则电容器两极电压从最大值降到零的最短时间为()A.2πB.πC.D.5.图示为无线充电技术中使用的受电线圈示意图,线圈匝数为n,面积为S,若在t1到t2时间内,匀强磁场平行于线圈轴线向右穿过线圈,其磁感应强度大小由B开始均匀增加,该段时间线圈两端a和b之间的电势差为-U,则在时刻t2磁感应强度大小B′为()A.-+BB.-BC.D.+B6.下列电磁波中,波长最短的是()A.无线电波B.红外线C.γ射线D.紫外线7.关于真空中的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大B.无线电波传播不需要介质且波速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波长越大传播速度越大D.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产生电场8.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和机械波都需要通过介质传播,它们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都不变B.发射无线电波时需要对电磁波进行调制和解调C.雷达发射的是直线性能好、反射性能强的超声波D.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电磁波中的电场和磁场互相垂直,电磁波是横波9.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0×108m/s.某广播电台发射波长为50 m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波的频率是()A. 1.50×106HzB. 6.0×106HzC. 5.0×106HzD. 3.0×106Hz10.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射线的频率比其他电磁波的频率高B.可见光比无线电波更容易发生干涉、衍射现象C.傍晚的阳光呈红色,是因为大气对波长较短的光吸收较强D.电磁波谱中的紫外线不具有能量11.若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频率增大,则该电磁波传播的()A.速度不变,波长减小B.速度不变,波长增大C.速度减小,波长增大D.速度增大,波长不变12.在LC振荡电路中,当电容器的电荷量最大时()A.电场能开始向磁场能转化B.电场能正在向磁场能转化C.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完毕D.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13.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的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A.红外报警装置B.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C.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B.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叫解调C.所有波都能发生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D.麦克斯韦首先提出了电磁波理论,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第Ⅱ卷二、计算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6.已知一广播电台某台的接受频率为4×106Hz,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求:(1)该电磁波的波长为多少;(2)若接受者离发射台的距离为3 000 km,电磁波从发射到接受所经历的时间.17.某高速公路自动测速仪装置如图甲所示,雷达向汽车驶来的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每次发射时间约为10-6s,相邻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为t,当雷达向汽车发射无线电波时,在显示屏上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时,在荧光屏上呈现出第二个尖形波,如图乙所示,根据两个波的距离,可以计算出汽车距雷达的距离,请根据给出的t1、t、t2、c求出汽车车速的表达式.18.在波长分别为290 m、397 m、566 m的无线电波同时传向收音机的接收天线,当把收音机的调谐电路的频率调到756 kHz时,(1)哪种波长的无线电波在收音机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2)如果想接收到波长为290 m的无线电波,应该把调谐电路中可变电容器的动片旋进一些,还是旋出一些?三、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分)19.如图中A为某火箭发射场,B为山区,C为城市.发射场正在进行某型号火箭的发射实验.为了转播火箭发射的实况,在发射场建立了发射台用于发射广播与电视信号.已知传输无线电广播所用的电磁波波长为550 m,而传输电视信号所用的电磁波波长为 0.566 m.为了不让山区挡住信号的传播,使城市居民能收听和收看火箭发射的实况,必须通过建在山顶上的转发站来转发________(填“无线电广播信号”或“电视信号”).这是因为________.20.如图所示为振荡电路在某时刻的电容器的带电情况和电感线圈中磁感线方向情况,由图可知电容器在________电,电感线圈中的电流在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振荡电流的周期为π×10-4s,电容为C=250 μF,则自感系数L=________ H.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电磁波在空间的存在,不会因手机信号屏蔽器而消失,故A错.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错.由题意知手机信号屏蔽器工作过程中以一定的速度由低端频率向高端频率扫描,干扰由基站发出的电磁波信号,使手机不能正常工作,故C错,D正确.2.【答案】C【解析】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控制变量法,故A错误;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Δx=λ,若仅将入射光从红光改为紫光,由于红光波长大于紫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小,故B错误;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越强,故C 正确;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3.【答案】B【解析】开关S闭合时,由于线圈电阻为零,线圈中有自左向右的电流通过,但线圈两端电压为零,与线圈并联的电容器极板上不带电,本题LC回路的初始条件是线圈中电流最大,磁场能最大,电场能为零.断开开关S时,线圈中产生与电流方向相同的自感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减小,使线圈中电流继续自左向右流动,从而给电容器充电,B板带正电,A板带负电,电荷量逐渐增加,经电荷量达最大,这时LC回路中电流为零,从~时间内,电容器放电,A板上负电荷逐渐减少到零.此后在线圈中自感电动势的作用下,电容器被反向充电,A板带正电,B板带负电,并逐渐增多,增至最多后,又再次放电,所以A极板上电荷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B所示.4.【答案】C【解析】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T=2π;则第一次放电完毕的时间,即电容器两极电压从最大值降到零的最短时间为:T==,故C正确,A、B、D错误.5.【答案】D【解析】题目已经说明磁通量增加,故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U=nS解得:B′=+B故选D.6.【答案】C【解析】电磁波按照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伦琴射线)、γ射线;故无线电波、红外线、γ射线、紫外线中波长最短的是γ射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故选C.7.【答案】B【解析】在真空中任意电磁波的速度均相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大小为3×108m/s,和电磁波的频率大小、波长长短、周期长短无关,故A、C错误,B正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说明变化的电场能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故D错误.8.【答案】D【解析】电磁波不需要通过介质,而机械波都需要通过介质传播,它们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都不变,故A错误;发射无线电波时需要对电磁波进行调制,而接收时,则需要解调,故B错误;雷达发射的是直线性能好、反射性能强的微波,故C错误;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电磁波中的电场和磁场互相垂直,电磁波是横波,故D正确.9.【答案】B【解析】根据c=λf得f===Hz=6×106Hz.所以无线电波的频率为6×106Hz,故B正确,A、C、D错误.10.【答案】C【解析】γ射线的频率比X射线高,A错误,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B错误,C正确,电磁波都具有能量,D错误.11.【答案】A【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由c=λf知: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故A 正确,B、C、D错误.12.【答案】A【解析】在LC振荡电路中,当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最大时,电场能最大,磁场能为零,是电场能开始向磁场能转化的时刻,也是磁场能向电场能转化完毕的时刻,故选A.13.【答案】A【解析】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的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红外线报警装置是感应红外线去转换成电学量,从而引起报警.而遥控器调换电视机的频道的过程,也发出红外线.故A正确;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实际是将声波转化成电信号的过程,故B不正确;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是将压力转化成电信号的过程,故C不正确;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是将温度转化成电信号的过程,故D不正确.14.【答案】A【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A正确;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故B错误;声波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光可以在真空中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D错误.15.【答案】C【解析】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横波,A错误;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叫调制,将声音和图象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这个过程是调制的逆过程,叫做解调,B错误;所有波都能发生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C正确;麦克斯韦首先提出了电磁波理论,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错误.16.【答案】(1)75 m(2)0.01 s【解析】(1)根据波速=波长×频率,即c=λf可得:λ==m=75 m.(2)根据t=,代入数据,则有:t=s=0.01 s.17.【答案】v=【解析】第1次测量时汽车距雷达距离s1=,第二次测量时汽车距雷达距离s2=,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为t,则汽车车速v===.这里有一个微小误差,即t不是两个位置的时间差,准确值应为t-+,但和相差很小,对v计算结果的影响可略去不计.18.【答案】(1)波长为397 m的无线电波(2)旋出一些【解析】(1)根据公式f=得f1==Hz≈1 034 kHz,f2==Hz≈756 kHz,f3==Hz≈530 kHz.所以波长为397 m的无线电波在收音机中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2)要接收波长为290 m的无线电波,应增大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因此,应把调谐电路中可变电容器的动片旋出一些,通过减小电容达到增大调谐电路固有频率的目的.19.【答案】电视信号电视信号波长较短,很难发生衍射现象【解析】从题中知,传输无线电广播所用电磁波长为550 m,根据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知该电磁波很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绕过山坡而传播到城市所在的C区,因而不需要转发装置.电视信号所用的电磁波波长为0.566 m,其波长很短,衍射现象很不明显,几乎沿直线传播,能传播到山顶却不能传播到城市所在的C区,要想使信号传到C区,必须通过建在山顶的转发站来转发.20.【答案】充减小10-5【解析】根据题图中的磁感线方向,用安培定则可判断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为由下往上,故正在对电容器充电,磁场能正在转化为电场能,电流正在减小,又由T=2π可得L=,所以L=10-5H。
2018-2019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第十四章 电磁波》课后练习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第十四章电磁波》课后练习试卷【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物体做受迫振动的共振曲线,其纵坐标表示物体().A.在不同时刻的振幅B.在不同时刻的位移C.在不同驱动力下的振幅D.在不同驱动力下的位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单摆做阻尼振动,振幅越来越小,周期不变,振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物体的振动频率与受迫振动频率相等。
当固有频率与实际平率接近时振幅越大。
共振曲线表示的是振动物体的振幅随驱动力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所以纵坐标应当表示振动物体在不同驱动力下的振幅.所以C正确考点:共振图像点评:看图要看坐标的物理意义。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托马斯·杨通过光的单缝衍射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B.自然光斜射到玻璃、水面、木质桌面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D.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后来由他又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托马斯·杨通过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自然光斜射到玻璃、水面、木质桌面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根据,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因为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后来赫兹由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选项B正确。
考点: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及光的偏振现象。
3.如图所示,某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1m。
t = 0时,波源S开始振动,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振动由此以1m/s的速度开始向右传播。
t = 1.0s 时,波源S第一次到达波峰处。
备战高考物理选修34第十四章电磁波(含解析)

备战高考物理选修34第十四章电磁波(含解析)2019备战高考物理选修3-4第十四章-电磁波(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波不能发生反射B. 光速不变原理表明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都以光速C传播C. 一切动物、墙壁、地面、车辆、飞机等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D. 电磁波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不携带能量2.某电路中电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能发射电磁波的电场是哪一种?()A. B.C. D.3.无线通信设备如手机和广播发射系统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也造成危害,这种危害其实是由于下列哪种污染造成的A. 声音污干涉实验,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6.关于电磁场的理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一定是变化的 B. 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的电场一定是变化的C. 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的电场也是均匀变化的D. 振荡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也是振荡的7.关于LC振荡电路,下面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 电容器开始放电时,电路电流最大B. 电路中电流最大时,电路中的电场能最大C. 电容器放电完毕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D. 电容器反向充电开始时,电路中的磁场能最小8.卫星定位系统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定位时,接收器需要获得卫星发送的信号.卫星发送的是()A. 声波B. 电磁波C. 次声波D. 机械波9.为了增大LC振荡电路的固有频率,下列办法中可采取的是()A. 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并在线圈中放入铁芯B. 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距离并增加线圈的匝数C. 减小电容器的两极板的距离并在线圈中放入铁芯D. 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并减少线圈的匝数10.关于电磁辐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子设备不论是否使用,都向外辐射电磁波B. 长期、过量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伤害C. 电磁辐射对电器设备的影响不大D. 由于电磁辐射会影响人的健康,因此人们不应使用微波炉、电磁炉等家用电器11.雷达采用微波的原因错误的是()A. 微波具有很高的频率B. 微波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C. 微波的反射性强D. 微波比其它无线电波(长波、中波、短波等)传播的距离更远二、多选题12.下列关于电磁波谱各成员说法正确的是( )A. 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的是无线电波B. 紫外线有明显的热效应C. X射线穿透能力较强,所以可用来检查工件D. 明朗的天空看起来是蓝色是光散射的结果13.关于电磁波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磁波频率越高,越易沿地面传播B. 电磁波频率越高,越易沿直线传播C. 电磁波在各种介质中传播波长恒定D. 只要有三颗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传递微波,就可把信号传遍全世界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摄像机实际上是一种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B. 电视机实际上是一种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的装置C. 摄像机在1 s内要传送25张画面D. 电视机接收的画面是连续的15.下列对无线电广播要对电磁波进行调制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过调制后的高频电磁波向外辐射能量的本领更强B. 经过调制后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得更快C. 经过调制后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波长不变D. 经过调制后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波长改变16.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 MHz至1 000 MHz的范围内.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真空中上述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1.5 m至0.3 m之间B. 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C. 测出从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D. 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反射性能越强17.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B. 各种颜色的可见光都是电磁波C.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小都相等 D.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越大三、填空题18.某防空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屏幕上尖形波显示,从发射到f=3×103MHZ接受经历时间△t=0.4ms ,那么被监视的目标到雷达的距离为________km ,该雷达发出的电磁波的波长为________m .19.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第一个用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20.如图所示的LC振荡回路中振荡电流的周期为2×10-2S。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十四章电磁波课后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选修3-4

1电磁波的发现2电磁振荡1.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B.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C.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只有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但变化的电场周围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如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的是稳定的磁场。
根据以上分析,选项B、D正确。
2.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表达式v=λ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长越长,传播速度越快B.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C.发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越快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各类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
在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3.关于LC振荡电路中的振荡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振荡电流最大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最大B.振荡电流为零时,线圈中自感电动势为零C.振荡电流增大的过程中,线圈中的磁场能转化成电场能D.振荡电流减小的过程中,线圈中的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电场强度为零,A错误;振荡电流为零时,振荡电流改变方向,这时的电流变化最快,电流变化率最大,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最大,B错误;振荡电流增大时,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C错误;振荡电流减小时,线圈中的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D正确。
4.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上带的电荷量从最大值变化到零所需的最短时间是()A. B.C.πD.2π解析LC振荡电路的周期T=2π,其中电容器上的电荷量从最大值变到零所需的最短时间为t=,只有选项B正确。
答案B5.用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判断,表示电场(或磁场)产生磁场(或电场)的正确图象是()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N S可知,感应电动势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成正比。
类似的,感应电场也与成正比,E与B的相位相差,故选项C正确。
选项B中为定值,故选项B正确。
答案BC6.甲如图甲电路中,L是电阻不计的电感器,C是电容器,闭合开关S,待电路达到稳定状态后,再断开开关S,LC电路中将产生电磁振荡,如果规定电感器L中的电流方向从a到b为正,断开开关的时刻为t=0,那么图乙中能正确表示电感器中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乙解析S断开前,ab段短路,电流从b→a,电容器不带电;S断开时,ab中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减小,给电容器C充电,此时电流负向最大;给电容器充电过程,电容器充电量最大时,ab 中电流减为零;此后,LC回路发生电磁振荡形成交变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四章知识点总结及练习第十四章电磁波第一节电磁波的发现知识点: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例题:关于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稳定的电场周围能产生磁场B.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一定也是变化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一定也是均匀变化D.振荡电场周围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练习:1、一个电子向一个固定不动的质子运动过程中,( ) A.有可能发射电磁波B.不可能发射电磁波C.电子和质子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定守恒D.电子和质子组成的系统能量一定守恒2、下列关于电磁波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是横波C.机械波和电磁波都是传播能量或信息的一种方式D.公式v=λf都适用3、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是电磁场由近及远的传播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为3×108m/sC.电磁波也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D.电磁波由真空进入某种介质时,波长将变短第二节电磁振荡知识点:电磁振荡电路将电键扳到2,此时可以见到G表的指针来回摆动。
2、总结:能产生大小和方向都都作周期发生变化的电流叫振荡电流。
能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振荡电路。
其中最简单的振荡电路叫LC回路。
3、振荡电流是一种交变电流,是一种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它无法用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只能是由振荡电路产生。
4、那么振荡电路中的交变电流有一些什么样的性质:0 T t对应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q0 T t(2)电路分析:甲图: 电场能达到最大,磁场能为零,电路感应电流i=0甲→乙: 电场能↓,磁场能↑,电路中电流i ↑,电路中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叫放电过程。
乙图: 磁场能达到最大,电场能为零,电路中电流I 达到最大。
乙→丙: 电场能↑,磁场能↓,电路中电流i ↓,电路中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叫充电过程。
丙图: 电场能达到最大(与甲图的电场反向),磁场能为零,电路中电流为零。
丙→丁: 电场能↓,磁场能↑,电路中电流i ↑,电路中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叫放电过程。
丁图: 磁场能达到最大,电场能为零,回路中电流达到最大(方向与原方向相反),丁→戊:电场能↑,磁场能↓,电路中电流i ↓,电路中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叫充电过程。
戊与甲是重合的,从而振荡电路完成了一个周期。
综述:① 充电完毕(充电开始):电场能达到最大,磁场能为零,回路中感应电流i=0。
② 放电完毕(放电开始):电场能为零,磁场能达到最大,回路中感应电流达到最大。
③ 充电过程:电场能在增加,磁场能在减小,回路中电流在减小,电容器上电量在增加。
从能量看:磁场能在向电场能转化。
④ 放电过程:电场能在减少,磁场能在增加,回路中电流在增加,电容器上的电量在减少。
从能量看:电场能在向磁场能转化。
归纳:在振荡电路中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通过线圈的电流,以及跟电流和电荷相联系的磁场和电场都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叫电磁振荡。
例题:在LC 回路中,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 )A .在t 1时刻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B .在t 2时刻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达到最大C .从t 2到t 3的过程中,电容器中的电场能不断增大D .从t 3到t 4的过程中,线圈中的磁场能不断减小练习:1、关于LC 振荡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容器放电完毕瞬间,回路中的电流最大,电场能最大B .若线圈的电感增大,则充放电过程变慢C .若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则充放电过程变快D .每一个周期内,电容器完成一次充、放电过程2、要增大LC 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下列可行的方法是 ( )A .减少线圈匝数B .在线圈中插入铁芯C .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D .将电容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3、在LC 振荡电路中,电容器上的电荷量从最大值变化到零的最短时间为 ( )A .LC 4π B .LC 2π C .LC π D .LC π2第三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知识点:麦克斯韦理论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2、麦克斯韦研究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他预言既然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那么变化的电场也能产生磁场。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3、分析 ①恒定的电场周围无磁场,恒定的磁场周围无电场。
②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电场。
③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存在同周期的磁场,周期 性变化的磁场在周围产生同周期的电场。
4、电磁场的形成: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是相互联系着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电磁场。
麦克斯韦预言:这种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无限远处的空间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
且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跟光速相等。
麦克斯韦的预言最后由物理学家赫子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进一步分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00×108m/s 电磁波的波长由V=λf 得到f=C/λ5、无线电波: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叫做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的波长从几毫米到几十千米。
通常根据波长或频率把无线电波分成几个波段————长波、中波、中短波、短波、微波。
6.无线电波的接收(1)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的现象。
(2)调谐电路(3)检波: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中“检”出所携带的信号。
例题:电磁波传播需要一段时间,0.48s1.某调谐电路的可变电容器的动片从完全旋出到完全旋入,仍接收不到某较低频率的电台发出的信号。
则要接收到该信号,可行的方法是( )A .增大调谐电路中线圈的匝数B .增大电源电压C .在线圈两端并联一个较小的电容器D .减小电源电压练习:1、一台无线电接收机,当它接收频率为535kHz 的信号时,调谐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容为270pF ;若调谐电路的线圈电感不变,则要接收频率为1605kHz 的信号时,调谐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容应变为 ( )A .30pFB .90pFC .150pFD .710pF2、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MHz 至1000MHz 的范围内,则 ( )A .真空中上述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0.3m 至1.5m 之间B .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C .测出从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D.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反射性越强3、关于无线电波的接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相同时,该电磁波所带的信号就被接收了B.使接收电路中产生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C.收音机的调谐电路是LC振荡回路D.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中“检”出所携带的信号,叫做检波第四节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知识点:电视和雷达⒈电视⑴电视的历史1927年,美国人研制出最早的电视机。
1928年,美国通用公司生产出第一台电视机。
1925年,美国开始试验发射一些电视图像,不仅小,而且模糊不清。
1927年,纽约州斯克内克塔迪一家老资格的无线电台开始每周三次进行试验性广播。
1939年,全国广播公司在纽约市试验广播。
美国最早的电视机,荧光屏是圆形的,只有5-9英寸大,差不多要坐在电视机跟前才能看清。
但是,电视很快以惊人的速度冲进了美国人的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电视的发展一度陷入停顿。
1947年美国家庭中约有1.4万台电视机,1949年达到近100万台。
1955年,将近3000万台,1960年,达6000万台,于1951年问世的彩色电视机以及大屏幕电视机也进入美国人家庭。
目前美国约有l.2l亿台电视机,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有一台电视机)。
中国最早的电视诞生在1958年3月17日。
这天晚上,我国电视广播中心在北京第一次试播电视节目,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后改为天津通信广播公司)研制的中国第一台电视接收机实地接收试验成功。
这台被誉为“华夏第一屏”的北京牌820型35cm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如今摆在天津通信广播公司的产品陈列室里。
我国在1958年以前还没有电视广播,国内不能生产电视机。
1957年4月,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把研制电视接收机的任务交给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厂领导立即组织试制小组,黄仕机同志主持设计。
当年,试制组多数成员只有20岁上下,他们对电视这门综合电、磁、声、光的新技术极其生疏,没有见过电视机,参考资料也很少,通过对资料、国外样机、样件的研究,他们根据当时国内元器件生产能力和工艺加工水平,制定了“电视接收和调频接收两用、通道和扫描分开供电、采用国产电子管器件”的电视机设计方案。
我国第一台电视机的试制成功,填补了我国电视机生产的空白,是我国电视机生产史的起点,今天我国已成为世界电视机生产大国。
⑵电视的录制电视在电视发射端,由摄像管(图18-14)摄取景物并将景物反射的光转换为电信号。
摄像镜头把被摄景物的像投射在摄像管的屏上,电子枪发出的电子束对屏上的图像进行扫描。
扫描的路线如图所示,从a开始,逐行进行,直到b。
电子束把一幅图像按照各点的明暗情况,逐点变为强弱不同的信号电流。
天线则把带有图像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
扫描行数:普通清晰度电视(LDTV——Low Definition Television的简称)200-300线,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500-600线,高清晰度电视(HDTV)1000线以上。
⑶信号的调制与发射调制过程见图18-17甲图。
请注意,摄象机无法在屏幕上显现声音信号,因此,这里还有一个同步录音后,将声波(机械波)转换成点信号的过程。
最后,图象(电)信息和声音(电)信息都要同时调制在高频载波中去。
摄像机在一秒内传送25张画面,这些画面都要通过发射设备发射出去。
电视接收机也以相同的速率在荧光屏上显现这些画面。
由于画面更换迅速,眼睛又有视觉暂留现象,所以我们感觉到的是连续的活动景像。
⑷电视信号的接收在电视接收端,天线收到电磁波后产生感应电流,经过调谐、解调等处理,将得到的图像信号送到显像管(图18-16),还原成景物的像。
显像管里的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也在荧光屏上扫描,扫描的方式和步调与摄像管的扫描同步。
同时,显像管电子枪发射电子束的强弱受图像信号的控制,这样在荧光屏上便出现了与摄像屏上相同的像。
电视机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除了载有图像信号外,还有伴音信号。
伴音信号经解调取出后送到扬声器。
电视技术还广泛应用在工业、交通、文化教育、国防和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
现代化的办公室常常用到传真机。
电视传递的是活动的图像,而传真传递的是静止的图像,如图表、书信、照片等。
传真的原理和电视相似,也是把图像逐点变成电信号,然后通过电话线或其他途经传送出去。
介绍:数字电视和等离子电视数字电视是电视数字化和网络化后的产物。
相对于传统的模拟电视,它可以同时传输和接收多路视频信号和其他数字化信息,同时令信息数字化存储以便观众随时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