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本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语文试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复兴中学“文字作坊”文学社每学期都会制作主题不同的校刊,本学期的主题为“盛世中华·何以中国·我的家国情怀”。
制作过程分为“设计刊物外观”“打磨刊物内文”“感悟·编者后记”三个环节,请你跟随“文字作坊”文学社的社员们开始我们的编书之旅。
第一站设计刊物外观(18分)刊物制作第一站,设计刊物外观。
泱泱中华,万古山河。
探古追昔,何以中国?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
不论“有名”还是“无名”,家国情怀都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铭刻于骨,融化于血,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
为了更好地理解家国情怀,文学社社员根据本期主题搜集美诗、美图,撰写“设计有感”,选取最符合主题的刊物外观。
第一步封面选择(15分)封面外观A:鞠躬尽cuì______,死而后已。
设计有感:泱泱华夏,少不了叱咤.______(A.chàB.zhà)风云的杰出人物。
封面外观B: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设计有感:坚韧不bá ______,爱护人民,爱国情思在奉献中流淌。
封面外观C: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朝民歌《木兰诗》) 设计有感: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义无反顾,保家卫国。
封面外观D:不知何处吹芦管,③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设计有感:笛声扩散,愁思蔓延。
封面外观E: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设计有感:诗人不以衰老言弃,卫国戍边的报国之志始终不渝。
封面外观F: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设计有感: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鞍马倥偬,万千思念凭君传语。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班级 姓名 成绩一、积累与运用(24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召.唤(zhào) 炽.痛(chì) 浊.流(zhuó) 呻.吟(shēn)B.田垄.(lǒng) 污秽.(huì) 磅.礴(páng) 怪诞.(dàn)C.辔.头(pèi) 山巅.(diān) 硬.住(gěng) 哺.育(pǔ)D.啾.啾(jiū) 机杼.(zhù) 督.学(dū) 嗥.鸣(háo)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B.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
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D.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3.根据下面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3分)(1)黑色的土地,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大豆…… 的关东原野啊!(2)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 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3)放眼望去,塔里木河两岸 的胡杨林似一道绿色的长城。
4.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两个画线病句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在学校开展戏剧学习、戏剧实践的过程中,①很多家长努力为孩子争取上台演出。
他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②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得到改善。
看来,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A.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B.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C.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D.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5.写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完整word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号一二第二元卷三四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卷分150 分 (此中卷面写占 5 分 ),考150 分。
2.答程中,能够随使用你所的《新词典》。
一、文累与合运用(35 分 )1.默写古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在以下横上填写出古文名句。
(6分)①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
(王《竹里》)② 家玉笛暗声,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笛》)③________________ ,双袖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④ ________________ ,关山度若。
(《木》 )⑤________________ ,壮士十年。
(《木》 )⑥ 李白《春夜洛城笛》中直接引思之情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默写愈的《晚春》。
(4 分 )2.下边的文字,达成(1)~(4)。
(9分)我原来打算趁那一xu ān 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但是那天,全部偏安寂静静的,跟礼拜日的清晨一。
我从开着的窗子望去,看同学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麦先生呢,踱.来踱去,胳bo底下着那怕人的尺。
我只能推开,当着大家的面走静静静的教室。
你能够想象,我那多么,心多么慌!⋯⋯ 我道就没有自己的地方?我不是经常你下功替我花?我去的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一天假?⋯⋯(1)加点字注音,依据拼音写出相的字。
(3分)xu ā n()踱来踱去()胳bo().(2)文中有字的一个是“ ________,” 个的正确写法是“ ________。
”(2 分 )(3)文中“踱来踱去”中“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 )(4)将以下反句改述句,不得改原意。
(2 分 )我道就没有自己的地方?我不是经常你下功替我花?我去的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一天假?3.运用外累的知,达成。
(4分)《祥子》是代作家________的代表作。
主人公祥子本来________( 性格 ),最大的梦想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在当的社会条件下,他被残忍霸道的主剥,的又被 ________去,一次次的事件使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了,他与命运的抗争最以惨束。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屏障(píngzhàng)。
B.XXX(háo míng)。
C.祈祷(qí dǎo)。
D.山巅(shān diān)。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懊恼(ào nǎo)字帖回环曲折。
B.斑驳(bān bó)戎装尺九曲连环。
C.田笼(tián lǒng)镐头扑朔迷离。
D.摩擦(mó cā)体魄一泻万丈。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B.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D.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没有改正确的一项是() (3分)从2017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
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质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而且也是全球首次。
③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④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A.句子①删去“大约”。
B.句子②“全球”与“我国”互换位置。
C.句子③在结尾处加“的国家”。
D.句子④把“实现”改为“推进”。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流出了漫无边际的黄土地,流出了黄皮肤人的群落。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19年4月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得分:一、积累与运用。
(3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哺.育(pǔ) 惩.罚(chéng) 胡骑.(jì)B.气魄.(pò) 污秽.(huì) 澎湃.(bài)C.屏.障(píng) 可汗.(hán) 挚.痛(chì)D.燕.山(yān) 泛.滥(fàn) 镐.头(gǎo)2.下列词句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澎湃山巅怪诞愿为市鞍马B.崎岖阻抑亘古出郭相扶将C.挚痛哺育机杼但辞爷娘去D.狂澜哽住懊悔木兰当户织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
B.我家阳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新中国成立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
B.入夜,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C.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
D.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5.为了使语言连贯,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语句是( )(3分)能发问、勤发问的人, ,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B.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C.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D.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A.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C.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D.宝宝的脸像熟透了的红苹果。
7. 按要求写句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 第二单元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测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3分)A.气魄.(pò)挚.痛(zhì) 澎湃.(bài) 哽.住(gěng)B.哺.育(fǔ) 惩.罚(chěng) 懊.恼(ào)亘.古(gèi)C.屏.障(píng) 山巅.(diān) 滋.长(zī)参差.(cī)D.惨.白(chǎn)默契.(qì) 镐.头(gǎo)胡骑.(jì)(解析:A项中的“湃”应读pài;B项中的“哺”应读bǔ;D项中的“惨”应读cǎn。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3分)A.臆测绝壁摇篮泛滥B.暇疵装潢穿带魄势C.坦荡景至翘手浩荡D.恫吓字贴蚱蜢杳然(解析:B项中的“暇疵”应为“瑕疵”,“穿带”应为“穿戴”;C项中的“景至”应为“景致”,“翘手”应为“翘首”;D项中的“字贴”应为“字帖”。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D)(3分)A.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B.春晚节目《扶不扶》令人忍俊不禁....,同时又发人深省。
C.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D.看云识天气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解析:“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
此处宜用“变幻莫测”。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C)(3分)A.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B.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C.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D.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解析:C项是陈述句,应将问号改为句号。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解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单元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呜咽(yè)胸膛(táng)____________ 九曲连环(qǔ)B. 丰饶(ráo)____________ 哺育(f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蜷起来(quán)C. 骨碌(gū)____________ 矗立(chù)____________ 咀嚼(jué)D. 掰断(bāi)____________ 挚痛(zhì)____________ 碾谷子(liǎ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气魄屏嶂钥匙攀谈B. 狂澜俏壁酣然督促C. 默契斑斓罐输挚痛D. 丰饶污秽亘古泛滥3.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调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B. 黄河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 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D.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培训,大家懂得了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受益匪浅。
B. 为了杜绝不出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C. 小勇说他被骗的原因是由于轻信骗子,错输验证码造成的。
D.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5.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____________ 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各地援鄂医疗队逆行出征,以忘我投入和惊人业绩____________ 了医护人员不惧生死、敬佑生命、为民族担当高贵品格之内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温馨提示: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②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③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④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⑤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共6分,每小题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采用互文的手法,概述了战斗的激烈和战争岁月的漫长。
②成语“刮目相待”出自《孙权劝学》中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共4分,每小题2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该句不得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xuān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bo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诫尺。
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
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xuān(喧)闹踱.来踱去(duó)胳bo(膊)(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诫尺”,正确写法是“戒尺”。
(2分)(3)文中“踱来踱去”中“踱”的意思是慢步行走。
(2分)(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2分)我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
我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
我去钓鱼的时候,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哺.育(pǔ)惩.罚(chéng)胡骑.(jì)B.气魄.(pò)污秽.(huì)澎湃.(bài)C.屏.障(píng)可汗.(hán)挚.痛(chì)D.燕.山(yān)泛.滥(fàn)镐.头(gǎo)2.下列词句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澎湃山巅怪诞愿为市鞍马B.崎岖阻抑亘古出郭相扶将C.挚痛哺育机杼但辞爷娘去D.狂澜哽住懊悔木兰当户织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情。
B.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放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
B.入夜,亮化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C.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
D.我们对别人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5.为了使语言连贯,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语句是(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 ,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B.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C.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D.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C.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D.宝宝的脸像熟透了的红苹果。
二、情景默写7.按要求写句子。
(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地做准备的几句诗是__________。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诗是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回答问题。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①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
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
②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
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③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④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9.画线句①中“监狱大门”指的是________,“钥匙”指的是_____。
全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10.画线句②中“恨不得”和“一下子”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心情。
11.小弗郎士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的原因是( )A.对韩麦尔先生即将失业感到可怜。
B.对韩麦尔先生被迫离开阿尔萨斯感到同情。
C.对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一种伤感。
D.对韩麦尔先生即将离开学校表示同情。
12.画线句③是____(环境、细节、场面、心理)描写,挂在铁杆上的字帖,烘托出________的气氛。
13.画线句④的含义是。
14.选段给我们的教育是( )A.集体主义教育。
B.认真学习本民族文字的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尊重知识、尊重老师的教育。
《一碗混沌》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
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
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
“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
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
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5.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
16.点的两个“又”字的作用各是什么?17.⑦自然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18.⑥段为什么独句成段?19.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⑨段的理解。
五、作文20.书包里有褶皱的书本、崭新的文具;书包里有妈妈亲手装的水果,有自己偷偷放进去的漫画书……一笔一纸勾起儿时的记忆,一字一句唤出青春的希望。
孩童的懵懂、少年的青涩,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诲,都在书包里积聚!请以《书包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不少于65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A项中“哺”应读bǔ,B项中“湃”应读pài,C项中“挚”应读zhì。
2.C【解析】试题分析:“但”应为“旦”。
点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3.A【解析】试题分析: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中学语文的重要基础知识点,在许多省市的中考乃中占有一定的分值,因而是语文学习的关键环节。
所谓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
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凡是表达意思不能做到简明、连贯、流畅的句子,就叫病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病句题型的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 →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
B项中“花卉”诗歌集合名词,因此要去掉“卉”;C项中中国属于世界,世界上没有,我国也不会有;D项中品德没法浮现在脑海里。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
解答此类题目,要先理解词义,而且还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搭配习惯,更要注意结合语境。
本题C项中“煞费苦心”是“形容费尽心思、费尽心机”的意思,含贬义,与语境不合,因此用在这儿不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A【解析】试题分析:所选的句子要与“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形成对偶,因此A项最恰当。
6.C【解析】试题分析:A项是拟人;B项是比喻;D项是比喻。
C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7.(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解析】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鞍鞯”“辔”“啾”等字词的书写。
8.打开我东边绣楼的门,坐坐我西边内房的床。
脱下我从军时的战袍,穿上我在家时的衣裙。
(但是让)雄雌两兔一起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著”“傍”“走”“安”等字词的翻译。
9.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法国语言牢记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求得民族解放。
10.对敌人的抗争和对未来充满希望。
11.C12.细节爱国13.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愚蠢14.C【解析】【分析】9.试题分析:考查小说关键性语句的欣赏能力。
这也是考查描写性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恨不得”和“一下子”,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对敌人的抗争和对未来充满希望”。
10.试题分析:“失业感到可怜”“被迫离开阿尔萨斯感到同情”“当了奴隶的一种伤感”这些对内容的判断都是错误的。
11.试题分析:原句“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是典型的细节描写。
“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也是是一种烘托手法,烘托出爱国的气氛。
12.试题分析:原句“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表达对德国侵略者的憎恨愤怒,表现了爱国的主题。
13.试题分析:C. 爱国主义教育。
《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15.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一位老婆婆的开导下,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
16.第一个“又”字,表明女孩与母亲发生的争吵不止一次,从而反映出女孩对母亲的误解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