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家汇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共21页

合集下载

徐家汇公园,微缩了上海版图

徐家汇公园,微缩了上海版图

徐家汇公园,微缩了上海版图★旅游地点:上海徐家汇公园从昆虫博物馆出来,稍稍过了饭点,我们搜了一下人气美食,很不辞辛苦地乘坐公交车去了老鸿兴,据说这是一间百年名店,店里的上座率很高。

即使已经比正常的饭点略晚,但依然有八成的上座率,确实是肉眼可见的“人气美食”。

牛肉煎包和蟹黄汤包味道还不错,但是我们点的水煮牛肉就没那么地道了。

可能这家上海老店比较擅长做本帮菜,川菜估计也是经过了一点改良,辣度和麻度都不太够。

蛋汤的份量很足,满满的一大盆,味道很清淡。

徐家汇公园的入口处有一处比较宽阔的绿化,从这里走进去不远就是老城厢,以黄浦江的形状来勾勒,配合黄浦江缩影水系,在水河的环抱中划出了一个印象中的旧上海老城厢。

在湖面的第一个弯道处,设计了上海著名的豫园景观,“黄浦江”上架设了四座大桥,正是横跨黄浦江的徐浦大桥、卢浦大桥、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的缩微版本。

用青砖铺地的小径,给人以历史的感情。

老城厢花园虽然占地不大,但也算给出了一个意思。

横纹花坛的手法,是老城厢内交错的道路网。

其实上海的历史并没有太久长,所谓的老城厢却已经是上海人眼中的历史了。

转过一幢红砖三层小洋房,是美国著名雕塑家曼纽尔·卡博内尔制作和授权的大型雕塑“新一代”。

这是法国知名人士柴立伟女士等捐赠的,整个雕塑的主题表现的就是新生命的诞生。

我们再回头看红砖洋楼,占地面积近两百米,建筑面积不到五百米,是荷兰式建筑风格的独立花园住宅,北立面中部表面用石材处理,南部阳台双柱支撑,门窗是方形的,俗称小红楼。

这是东方百代唱片公司亚太地区的总部,也是中国唱片业的诞生地。

上海电通影业公司的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就在这里灌制。

后来,这首歌被定为国歌。

小楼没有开放,我们只能隔着窗户看到里面有一台刻纹机,这是立体声翻片机,主要由立体声刻纹放大器和刻纹机组成。

看到那个高高耸起的圆柱状物体的时候,我一时没看明白它的用途。

后来看到旁边的介绍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烟囱,原来是中华橡胶厂的排烟设备,高度二十八米,建于一九二六年。

徐家汇体育公园方案

徐家汇体育公园方案

徐家汇体育公园方案概述徐家汇体育公园方案是一个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综合性体育公园项目。

该公园的建设旨在提供一个多功能的空间,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和休闲活动。

本文档将对徐家汇体育公园方案的设计和规划进行详细介绍。

设计目标徐家汇体育公园方案的设计目标如下: 1. 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设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2. 创造一个宜人的休闲环境,提供多种休闲活动。

3. 保留和强调自然环境,提供自然与人工共存的场所。

4. 提供舒适的公共空间,鼓励社交互动和互动。

设计方案1. 设施规划徐家汇体育公园方案将包括以下主要设施: - 室内体育馆:为居民提供室内运动设施,如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

- 游泳池:提供室内游泳设施,包括标准游泳池和儿童水上乐园。

- 室外运动场:设计多功能室外运动场,可供足球、篮球和网球等运动。

- 儿童游乐区:提供多样化的游乐设施,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

- 健身区:设立户外健身区,提供各种健身器材。

- 瑜伽广场:提供瑜伽练习的开放空间,供居民进行休闲锻炼。

- 步道和自行车道:规划步道和自行车道,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

2. 环境设计徐家汇体育公园方案将注重环境设计,以提供宜人的休闲环境: - 绿化景观:丰富的植被将被广泛种植在公园内,创造一个绿意盎然的环境。

- 水景设计:公园内将设置人工湖泊和喷泉等水景,以增加观赏性和休闲感。

- 座椅和休息区:公园内将设立舒适的座椅和休息区,供居民休息和社交。

- 照明设计:为了确保公园在夜晚也能安全和舒适地使用,照明设施将被合理规划和设计。

3. 环保措施为了提高徐家汇体育公园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将采取以下环保措施: - 太阳能发电:在公园内安装太阳能发电设施,以提供部分电力需求。

- 雨水收集系统:设立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浇灌绿化景观和冲洗公共设施。

- 垃圾分类站:设置垃圾分类站,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减少环境污染。

- 节水设施:在公园内安装节水设施,如节水灌溉系统和节水马桶。

上海徐家汇公园景观规划分析

上海徐家汇公园景观规划分析

上海徐家汇公园景观规划分析冯馨仪摘要:上海徐家汇公园(以下简称徐家汇公园)由加拿大蒙特利尔W.A.A景观设计事务所和上海园林设计院合作设计,整个规划布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由于徐家汇公园在我的成长中可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此次,我将对上海徐家汇公园的总体景观规划进行浅析。

一、公园地理位置概述徐家汇公园位于上海市繁华地段徐家汇商业中心(上海市西南部),毗邻徐家汇广场东北部。

北起衡山路、南至肇嘉浜路、西临天平路、东近宛平路,占地总面积约为8.66万平方米。

二、公园基础设施概述徐家汇公园共分三期建设,一期为原大中华橡胶厂,占地3.3公顷,有标志性的保留建筑大烟囱和贯穿整个公园的景观天桥,景观精致典雅。

二期为原中国唱片厂,占地3.7公顷,保留具有法式风情的小别墅及百年古树,留下了人文历史的烙印,衡山路一侧更有“人在园中走,车在绿边行”的特点。

三期工程占地1.47公顷,虽然面积不大,但实用功能更趋完善。

它在传承和延续一、二期精髓的同时,突出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在整个地块布局上首次将篮球场、小型足球场等一批群众体育健身场所规划进绿地。

三、公园地形分析徐家汇公园位于上海西南部,由于上海市地势平缓,全市主要以坦荡地坪的地势为主。

所以公园内所建设施,如:运动场、草场、公众场所阶梯、人行道等均可符合其不同土地类型对坡度的要求。

徐家汇公园平面图-1 徐家汇公园俯视图-2四、公园内景观分析1.设计原则:(1)整体性原则徐家汇公园作为城市副中心的一个构成要素,必然与其它组成要素如物质实体要素、社会形态要素等相互影响和作用。

因此,公园设计必须从更高一个层次出发,明确它在整个城市大系统,至少是徐家汇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也就是说它是作为一个中心商业区的生态开放空间而存在,它的功能应该是与徐家汇广场周围的公共活动互补的,从而使其与周围的其他功能板块达到某种角色上的“平衡”。

(2)连续性原则连续性原则是城市生活的基本特征在公园设计中的反映。

基于景观原型的设计方法——以徐家汇公园文化空间塑造为例

基于景观原型的设计方法——以徐家汇公园文化空间塑造为例
2 原型 与景观原型
原 型就像一种 无形的容 器 ,倒不空 ,填不满 ,不 能被物 质化 ,它会随 着时 间的改变而 得到新 的阐释 。 原型是集体无意识 的主要内容 ,同时也是人类集体 无 意识的承载方式 。景 观原型作为城市公 园空 间形态 的 主要设计来源和依据 ,是设计构思 的深 层次体现 。 2.1 原 型
城市公 园作为城市 的窗 口,在城 市生态 、文化 以 及游憩 活动中扮演的 角色越 来越 重要 。它在改变城 市 形态 、改善城 市海市现代公 园的重 要 代表 ,不仅提 供 了多样化 的休 憩空间 ,也借助景观 原 型的提 取和演 绎塑造 了多重体 验的文化感知和体验 空 间,向游 客诉 说上海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
l 解读文化
上海作 为一个海纳百 川的城市 ,在 其形成和发 展 进程 中 ,城 市文化也在不断地积淀 。昔 日开埠 的上 海 , 立足于 中国传统文化 ,又融 入 了西方的现代文 明 ,在 多彩的社 会文化下孕 育出“海 派文化”。徐家 汇公园无 论是从 其所在 区位 的文脉 来讲 ,还是从其 中西 结合景 观 设计 手 法来 看 ,都被 深深 地 烙上 了海派 文化 的 印 迹 。在徐 家汇公 园的设计 、建设和使用过程 中 ,也 经 过各种景 观原型的抽取和演 绎 ,最终形成 自身独特 的 城 市 公 园文 化 。
设计 方式表 达历史和文化 ,与使用文字表达 历史有很 征性 元素进行表 达 ,演绎着 地域和 历史的景观 原型 ,
大 的不同 ,它是无形的 ,需要靠 人们理 解和感知 。
极大地丰富 了公园的文化气息 。
(2)功 能 原型 的提取 。徐 家汇 公园 的使用 主体 涵 盖跨度较大 ,有 周边 工作 的 白领 、外出购物者 、周边 居 民和外地游 客等群 体 ,他 们的活动需 求存在一 定的 差异性 ,对 公园场地 所具 备的功能性空间的心理需求

徐家汇公园案例研究

徐家汇公园案例研究

上海市徐家汇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1.明确评价对象、目的及内容1).评价对象上海市徐家汇公园及周边环境。

2).研究目的(1)以环境艺术学的理论为基础,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检验徐家汇公园的设计与人们需求的契合程度,评判设计得失,找到今后改进的方向。

(2)对本课题提出的城市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方法和技术进行应用并检验其适用性、可行性,有效性,探讨较精确的量化与质化方法结合的有效途径。

(3)关注使用者关心的因素,完善城市公共空间这类环境的评价因素体系。

3).评价内容评价旨趣:根据前文普遍情况的研究,徐家汇公园城市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以徐家汇公园的品质为综合评价,结合环境形象质量及使用功能两个焦点评价,其中焦点评价是核心。

4).评价操作流程根据上章总结的评价方法体系的初步结构,结合本案的研究特点进行过程的取舍,如图(图A-1)。

2.前期研究准备探索性研究——发现问题1).非参与性研究——研究对象状况简介(1)徐家汇公园周围环境徐家汇公园坐落于繁华的徐家汇地区,是在原“三废”企业基地上开辟的一块绿岛,基地形态呈梯形,属于开放式公园,徐家汇公园的西侧,是上海著名的徐家汇现代繁华的商业中心,在北侧是具有浓郁欧陆风情的衡山路都市休闲街,足可突显徐家汇公园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南边是车水马龙的交通主干道——肇嘉浜路,东面是较安静的宛平路。

总的来说,徐家汇公园周围的环境北侧偏“静”,南侧偏“闹”(图A-2)。

(2)徐家汇公园布局徐家汇公园的整体平面布局:形似上海的版图,弯曲的黄浦江、古老的城厢、立体高架,民族工业的大烟囱……徐家汇公园总占地面积约8公顷,四边临近四条道路,公园将自身与人行道结合起来,使得四条道路上处处都可以进入公园,相当开敞,同时也丰富了人行道的形式,宽敞而绿化充足,美化了街道空间。

按照分期建设的过程,整个公园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期为原大中华橡胶厂,占地3.35公顷,主要包括公园的主入口广场、贯穿整个公园的景观天桥,其中一条河流贯穿其中,景观精致典雅。

形式到空间形态的重要性——浅谈徐家汇公园的设计风格和手法

形式到空间形态的重要性——浅谈徐家汇公园的设计风格和手法

4 徐家 汇公 园设计 中存在 的 问题
徐家汇公园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3 点: ①灌木的层次、 色彩和 种类还不够。 大面积的灌木色带可以形成不错的景观视线, 但是
看得 多了 , 未 免感到稍 显单调 , 如 果能够 增加一些 野趣 的植物 、 水生植物会 给人感觉更 为 自然。 由于堆坡造型不是很 多 , 因此 , 植物上下 的层次 变化设计 就显 得更 为重要 。②缺少立体式 的大 型活动空 间。 现代 的生 活需要大 型户外 的活动广场 , 可 以满足小
你会发现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本 文通过研 究徐 家汇公 园的设计形态 , 总结 出空间形 态的主要 要素和手法。 关键 词 : 开放绿地; 形式; 空间形态
1 概述
的特性 , 使 得 它是独 一无 二 的 , 有文化 内涵 的。
徐家汇公园与上海最大的徐家汇商业区为邻 ,它北起衡
山路 、 南 至肇嘉 浜路 、 西 临天 平路 、 东 近宛 平路 , 占地 面积 约 7 . 2 7 万m , 它 是城 市 里不 可 多得 的一 块 宝地 , 同时 它在 设 计 的 初 期就 定位 为一 个开放 式绿 地 , 这 个与 它 的周边 环境 的定位
是分不开的, 多个出口的设计能够方便吸纳人流, 如同多孑 L 的 海 绵一 样 ,便于 吸纳水 分 ,对 徐家 汇地 区具有 明显 的集 聚效 应。 为 了能够 纵观全 园 , 最好 的参 观路线 是从保 留烟 囱处 的南 入 口进 入公 园 , 沿着人 行 天桥经 过儿 童乐 园— — 小红 楼 , 最后
拟 上海 老 县城 的形 状 , 与人 工河 共 同成 为上 海黄 浦 江和 老城 厢的缩影。( 5 ) 空间抬高 。 和其它新建绿地不同, 徐家汇公园 没 有 营建 大面 积 人 造 山地 , 作 为抬 高 空 间 , 而是 采 用 了 一些 小 尺度 的“ 抬高 ” 。 ( 6 ) 轴线 衔接 。 徐 家汇 公 园中 的景 观天 桥横 贯东西 , 天桥 与 蜿 蜒 的 湖 面 、 滨水 主 园路 以及 2 条 主 要 轴线 道 路立 体 交叉 。不 仅使 桥 上和 桥 下空 间互 动 , 而且 创 造 出 丰 富的视点 和画面 , 轴线将整个园区很好地串联起来 , 成 为一 个 完整 的景 观 系统 。

上海徐家汇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上海徐家汇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社会价值
经济价值
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强市民的 归属感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徐家汇公园对 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游客具有积极作用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02
徐家汇公园的总体规划设 计
空间布局
空间层次
空间连接
徐家汇公园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将 公园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休 闲区、运动区、儿童游乐区等,以满 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的结合
在植物配置中,既考虑了乡土植物的适应性,又引入了外来植物的 多样性,丰富了植物种群。
景观小品
雕塑小品
公园内的雕塑小品,以简洁明快 的造型,传达出深刻的文化内涵
和艺术气息。
设施小品
座椅、灯具、指示牌等设施小品,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融入 了景观设计中,提升了整体的美
感。
互动小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对于受损的生态系统,徐家汇公园采取了一系列 生态修复措施,如湿地恢复、土壤改良等,促进 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
雨水收集与利用
雨水收集系统
徐家汇公园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通过集水沟、集水池等设施,将 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植物灌溉、清洗道路等园内日常用水需求。
生态湿地处理
利用湿地对雨水进行自然净化处理,通过湿地植物、微生物等自然 净化方式,降低雨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实现雨水的自然净化。
建筑功能再利用
除了保留建筑外观,徐家汇公园还注重挖掘和利用这些建 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如开设博物馆、艺术馆等,让游客在 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
文化元素融入
01
地域文化展示
徐家汇公园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了上海地区特有的文化元素,如石库门、

园林工程 徐家汇公园

园林工程 徐家汇公园

功能:给游人步行 形式:宽度26cm 侧石高10cm 材料:混凝土
功能:给游人步行 形式:宽度11.2cm 材料:预制石块
功能:给游人步行 形式:宽度12.4cm 材料:混凝土
功能:下水带 形式:长37.4cm 宽18.6cm 材料:混凝土
形式:汀步
水景:植物
形式:瀑布 水景:植物 瀑布 石景
徐家汇公园
公园位于徐家汇广场东侧,北起衡山路、南至肇嘉浜 路、西临天平路、东近宛平路,占地面积约7. 27万平方米。 徐家汇公园的设计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绿为主,特别突 出与原有徐家汇繁华商业圈以及衡山路殖民地时期的花园 别墅风格的融合,以茂密的大乔木、各类花灌木、地被植 物构成绿地的要素,绿化配置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也引 进了一些特色绿化景观,有挺拔茂。 以茂密的大乔木、各类花灌木、地被植物构成绿地的 要素,绿化配置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引进了一些特色绿 化景观,有挺拔茂密的竹林,四季常青的松林,有展示热 带风情的海枣和椰子,也有季相明显的栾树林,沿湖还有 芬芳的桃李和摇摆的垂柳,绿化品种丰富,搭配合理。同 时通过保留建筑、雕塑小品、平静的湖面、贯穿东西大半 个园区的景观天桥以及保留并重新修缮的大工业时代留下 的烟囱等景观将绿地连接为完整的城市绿色景观。
花坛

草坪
树丛
树丛
徐家汇地区高楼林立,徐家汇商圈内100万 平方米的建筑总量,密度较高,给人一种拥挤、 空间不够开阔的感觉;从交通情况看,徐家汇 广场连接城市主干道网的一横一纵,又是上海 西南门户,交通十分繁忙,噪声污染较大;从 周边环境看,徐家汇商圈内有大中华橡胶厂 (即徐家汇公园建址),是三废污染企业,给 商圈环境质量、居民生活和交通带来了较大影 响;从徐家汇地区的绿地结构来看,公共绿地 只占总用地的1.12%,比例极少,而且缺少供市 民休憩的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设计手法感受
1 环境文化:所处地段是旧上海的租界,区域城市道路已经是各种不为90度的夹角,发射状。 公园设计道路肌理相呼应。 2 规则花坛 3 几何形水池
THANK YOU
谢谢!
1 多样的休息空间
休息亭的座椅: 朝内朝外坐皆可 ,柱子可让人靠 。
4.1细节借鉴
2 地形处理
3 亲水平台
空中廊道入口是 平的。
亲水平台,倍受人们的欢迎 。
4.2细节反思
1 植物选种:小道旁植物有刺。
2 空中廊道铺地:木条铺地,间 隙大,穿高跟鞋的女士可能很难 走。
3 高差频现,适老性不足。
4.3节点
03
景观设计
Comparison&association
3.1入口标志景观
1 肇嘉浜路天平路上主入口,远远望见高耸的烟囱。
2 衡山路宛平路入口,易进入的铺地广场,易识别的雕塑标 志物和水池。
3 主入口,对称构图,有庄严之感。
04
细节与手法
Comparison&association
4.1பைடு நூலகம்节借鉴
整体布局呈上海版图状,公园湖设计成黄浦江形状,特别是“黄浦江”上架设 了“徐浦”、“卢浦”、“南浦”、“杨浦”4座“大桥”,并在湖面第一个弯道 处设计了豫园景观,更显示了公园人文景观设计的巧妙构思。架设了一座长约200 米的观景桥,“时光隧道”,上海的昨天、今天、明天不断呈现。
在绿地北侧中央,靠近衡山路处保留了中国最早的一座唱片制作楼,这座现被称 之为红楼的小洋楼是东南亚地区最早的录音基地,三四十年代不少大牌明星就是从 此地走红的。徐家汇公园的东南侧还保留了上海三四十年代建造的典型上海民居。
徐家汇公园
景观设计分析
CONTENTS
01.公园区位 02.公园简介 03.景观设计 04. 细节手法
01
公园区位
background
1.1公园区位
公园位于徐家汇广场东侧,北起衡山路、 南至肇嘉浜路、西临天平路、东近宛平路, 占地面积约7.27万平方米。徐家汇公园的设计 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绿为主,特别突出与原 有徐家汇繁华商业圈以及衡山路殖民地时期的 花园别墅风格的融合。
保留的烟囱成为公园的标志物 几级落水吸引人的注意 落水带来悦耳的自然之声 步道穿插于两级落水间,亲水性很好
夹景的手法,强烈透视感 纵横的景墙围合、分割,增加空间层次 横向的墙与竖向的植物搭配 花坛、景墙、树木的高低层次
4.5设计手法感受
1 休息亭座椅:古典园林中亭子是原型 2 框景的运用:古典园林中框景手法的现代运用方式, 体现在入口花架,以及公园中厕所的设计中。
02
公园简介
General situation
2.1公园实景
上海徐家汇公园由加拿大蒙特利尔W.A.A景观设计事务所和上海 园林设计院合作设计,整个规划布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2.2总平面图
2.3鸟瞰图
2.4周边用地
2.5公园特点
徐家汇公园有三大特点:
原大中华橡胶厂的那根烟囱,在公园建设中不仅没被拆除,反而增高了11米。 “长高”部分的内部设计为布满光导纤维、外观镂空的“高帽子”,烟囱一旦通 电打开,光导纤维发出的光亮透出外罩,就像是烟囱顶端冒出的白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